裴清殊和傅家七小姐的婚期,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再过一个月,傅七姑娘就要进府了。

  对此,最高兴的莫过于淑贵妃。

  虽说她和裴清殊母子之间的感情非常好,但他们到底是没有血缘关系在的,俪妃这个生母又还在…

  淑贵妃希望裴清殊娶傅家的姑娘,倒不是为了自己能拴住裴清殊这个儿子,而是为了裴清殊的利益考虑。

  既然知道了裴清殊有要夺嫡的想法,淑贵妃自然会尽自己的一份力帮他。

  可淑贵妃很清楚,不管她自己有多信任裴清殊这个儿子,傅家人都没办法拥有和她一样的心境。

  只有裴清殊娶了傅家的小姐,才能让他和傅家紧紧地绑在一起,让傅家真正地为裴清殊所用。

  裴清殊进宫请安的时候,淑贵妃就拉着裴清殊说道:“你这个表妹呀,虽然是个庶出的,不过她是傅家这一辈儿最小的女孩儿,打小家里人就疼她。这回她出嫁,于情于理,我这个做姑妈的都要帮她添箱。你府里的宋氏和钟氏,应当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宋氏和钟氏嫁给裴清殊之前,她们的聘礼,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淑贵妃出的。

  不过对她们来说,淑贵妃是婆家人,所以自然不会帮她们添嫁妆。

  也就只有傅七姑娘,才会有这样独一份的待遇。

  裴清殊保证道:“母妃放心,宋氏是个心宽的人,钟氏也非常懂事,不会和傅七妹妹攀比这些的。”

  “那就好。家和万事兴,你这府里头的人虽不多,却也要谨防生乱。”

  淑贵妃知道裴清殊还有事,又嘱咐了裴清殊两句之后,就放他回去了。

  离开琼华宫之后,裴清殊并没有立即回府,而是抽空去了一趟庆宁宫。

  皇帝膝下一共有十四个计入排行的儿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年的庆宁宫乃是宫中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可是现在,皇帝的十四个儿子死了两个,其他的十一个也都出宫建府了。

  唯一一个还住在这里的,就是年幼的十四。

  皇帝十分宠爱十四,可从乾元殿到庆宁宫,并不如从乾元殿直接去钟灵宫方便。

  所以皇帝一度向俪妃提起过,说是反正钟灵宫里也没有外人,不如把小儿子接回钟灵宫住算了。

  被俪妃果断地拒绝了。

  让皇帝没想到的是,就连十四本人都不想再住回到钟灵宫去。

  虽说现在的庆宁宫很大,很空,年少的十四有的时候也会感到有些寂寞。不过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习惯了自己当家做主。

  现在再让他像个孩子一样,回钟灵宫去天天被父皇、母妃还有姨妈管着的话,十四反倒会觉得不习惯了。

  不过没人管他的后果就是…

  裴清殊看着眼前白白嫩嫩的小胖子,突然有些不知道从哪里开口比较好。

  他想了想,还是从功课开口问起比较自然,就问十四最近学上的怎么样。

  十四苦着一张脸说:“哥哥,还是你们那个时候比较幸福呀!现在在长华殿读书的就我一个皇子,剩下的全是我的侄子!尴尬的是,二皇兄家的敬文和大皇兄家的敬章,这俩侄子比我还大好几个月呢!我这个做叔叔的,一旦考不过侄儿们,就会被先生们批评,真是快把我给折磨死啦!”

  裴清殊看到面前皱成一团的包子脸,忍不住有点想笑。

  的确,和裴清殊他们当年都是和兄弟们一起上学不同的是,自打十三皇子大婚出宫之后,十四就只能作为皇子中的代表,一个人奋斗在长华殿了。

  从皇长孙,到七皇子的长子敬丰,目前共有十一个“侄子”和十四一起上课。

  明明是同窗,其他同学们都是兄弟相称,可到了十四这里,就成了“十四叔”…

  这个场面…想想都觉得十分好笑。

  十四看到自己这么悲惨,裴清殊还在笑,便嘟起小嘴巴,不高兴地说:“哥哥坏!”

  裴清殊好笑地把十四拉近自己,宽慰他说:“你换个角度想想,你哥我上学那会儿,可是整个长华殿里辈分最小的,谁都能仗着比我大,就跑来欺负我。可你就不一样了,你可是他们的皇叔,哪个臭小子敢惹你?”

  “这倒是。”十四一想到平日里那些同窗是怎么捧自己的,就笑的很开心,刚才的烦恼似乎一扫而空,“不过哥哥,也不是所有人都对我很好的。二皇兄家的敬文,还有四皇兄家的敬霄,他们两个特别傲气,根本就不把我这个皇叔放在眼里。”

  敬文是二皇子的庶长子,比十四大了将近一岁。

  除了这个身份之外,敬文还是这一辈皇孙当中年纪最大的皇长孙,难免有几分骄傲。

  至于敬霄,敬霄是四皇子的嫡长子,裴清殊和他接触的机会很多。起码在裴清殊面前,敬霄可从来都没有过半点不敬。

  “是不是你上课偷懒,下课之后又不好好完成先生布置的功课,敬霄才不喜欢你的?”

  十四不说话,只是心虚地朝着裴清殊笑:“嘿嘿,嘿嘿…”

  “你呀!”裴清殊摇摇头道:“这样吧,回头我再替你寻一个学问好点儿的伴读。我没时间帮你辅导功课的话,就叫他督促着你一点儿。”

  “哥——”十四一听裴清殊要派人监督他学习,就觉得脑袋疼,抓住裴清殊的手臂直撒娇:“不要嘛,人家已经有两个伴读了,我这儿不缺人!”

  十四的伴读一个出身林家,是裴清殊和十四的外甥;另一个出身安家,是他们外祖母娘家的远房亲戚,都是信得过的人。

  裴清殊打算送给十四做伴读的孩子,则是卢维和永昌伯胞妹的独子卢劭。

  卢维和孟氏回京,可以说主要为的就是给他们的儿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

  但孟氏的娘家,永昌伯府的家学,学风实在是不怎么样。

  经过卢维启蒙之后,卢维便托裴清殊的关系,把卢劭送入了傅家的家学读书。

  不过傅家目前发展的趋势,略有一些重武轻文。再加上卢劭不是傅家的孩子,家学的老师难免不会那么上心,所以卢维和裴清殊一直都在琢磨着,给卢劭寻一个更好的去处。

  能进宫给皇子做伴读,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荣耀。而且皇宫里教学环境和师资条件,都比外头要好得多。想来裴清殊这样安排的话,卢维一定会很高兴的。

  “听话,哥给你送的这个伴读,是卢先生的儿子。卢先生你还记得吧?就是母妃的那个故人,教过我弹琴的那位先生。想来母妃要是听说此事的话,也一定会非常乐意的。”

  十四最怕的就是俪妃了,听裴清殊说起俪妃,十四只能鼓着小脸儿,老实地答应下来。

第194章 殷勤

  说完学习的事情之后,裴清殊又问:“现在庆宁宫里就剩你一个皇子了, 李忠宁他们伺候你应该十分尽心吧?”

  十四露出一副厌烦的表情道:“这老家伙, 现在几乎每天都往我这里跑一趟, 烦都烦死啦!”

  当年裴清殊刚搬进庆宁宫的时候, 李忠宁都快四十了。裴清殊算了算,李忠宁今年应该也有五十三四岁了。这么大的人了,还成天追在十四一个小屁孩身后,也是挺滑稽的。

  裴清殊捏捏十四的小肥脸道:“看得出来,他把你伺候的不错。不过阳儿,你平时尽量不要吃得太饱,对身体不好, 知道么?”

  十四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哥哥, 我是不是吃得太胖啦?都怪李忠宁他们, 每天变着花样儿地给我做好吃的…”

  “没事儿,你该吃就吃,你正在长身体呢,只是不要吃得太过油腻就好。”

  小十四长成现在这个样子, 一看就是喜欢吃肉多过吃菜, 水果也很少吃。

  别看他现在答应的好好的,可十四到底还是个孩子。裴清殊不放心,正想再吩咐伺候他的人几句,就听下人通传,说是李公公来了。

  李忠宁进门的时候,脸上原本便带着十分殷勤的笑意。等他见到裴清殊的时候, 那表情、那声音、那语气,干脆直接从殷勤变为了讨好:“哟,恒郡王殿下也在呀!是什么风儿把您给吹来了?奴才可好久都没有见过您了!”

  裴清殊浅浅笑道:“本王来看看十四弟。”

  李忠宁高兴极了,好像裴清殊是来看他的一样:“马上就要到晚膳的时辰了,不如您留下来一起用吧?”

  身为庆宁宫的总管太监,李忠宁自然知道裴清殊小的时候有多么得皇帝宠爱。

  虽说表面上来看,皇帝好像对十四皇子更纵容溺爱一些,可李忠宁这种在宫里呆了一辈子的老太监都是人精。他看得出来,皇帝虽宠十四,但那单纯是父亲对小儿子的疼爱。

  可对裴清殊就不一样了。裴清殊还小的时候,皇帝就很尊重这个儿子的意见。两人不仅仅是父子,君臣,甚至还有些像是朋友。

  想到裴清殊年纪轻轻,就获封郡王,可谓前途不可限量。比起一点实权都没有的十四皇子,李忠宁自然更乐意巴结裴清殊了。

  况且见十四皇子的机会天天都有,裴清殊这个恒郡王却是一个大忙人,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机会和他接触的。

  李忠宁本还担心裴清殊不答应,谁知裴清殊正好想看看十四的饮食状况,便从善如流地答应了下来。

  晚膳上来之后,裴清殊便皱起了眉头。

  果然和他想象当中的一样,十四现在吃得太油腻了。

  李忠宁一见裴清殊的神色,就马上说道:“十二殿下可是对今晚的菜色不够满意?奴才知道您喜欢荤素搭配着吃,已经让人通知御膳房做几个素菜过来了,估摸着马上就能送到。”

  裴清殊点点头,夸了他一句:“李公公有心了。”

  李忠宁听了这句漫不经心的夸奖,脸上却笑得皱出了一朵花:“十二殿下过奖了,这都是奴才的本分。”

  “不过…”裴清殊话锋一转,看了一旁的十四一眼,对李忠宁说道:“十四弟每天这样大鱼大肉地吃着也不好。本王知道,现在庆宁宫里就他一个皇子了,你们这些宫人肯定都是想把他伺候的舒舒服服的。不过他年纪还小,很多事情都不懂,你们也不能太顺着他的心意来了,不然反倒是害了他。李公公,你明白本王的意思么?”

  李忠宁听到“不过”两个字时,便心叫不好,等听裴清殊说到他这么惯着十四可能是害了他的时候,李忠宁吓得膝盖一软,直接跪了下来:“恒王殿下恕罪,是奴才考虑不周,奴才知错了!以后奴才一定会督促好手下的人,多加注意的!”

  裴清殊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就好。李公公起来说话吧。”

  李忠宁擦了擦头上的汗,站了起来,净手之后,亲自伺候裴清殊用膳。

  裴清殊平日里是用惯了小德子的,不过他知道李忠宁这是想争取一个在他面前表现的机会。裴清殊刚刚才敲打过他,也怕把李忠宁给得罪狠了,于是就给了他这个面子,没有反对让李忠宁给自己布菜。

  用过晚膳之后,裴清殊就要走了。

  十四很想留裴清殊和他一起睡一晚,但十四自己也知道这是不现实的,只能恋恋不舍地拉着裴清殊的手臂,求他晚一点走。

  “乖,等过些日子,哥哥带你出京一趟,好不好?”

  十四一听到这话,双眼立马亮了起来,激动得直蹦高:“真的假的?!哥哥你要带我去哪儿呀?”

  “不远,就去河北。”裴清殊目光沉静地说:“去探望一位故人。”

  十四是在河北建福宫出生的,前年夏天,皇帝也带他去过行宫避暑。

  不过和父母出京,和同哥哥出京,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出宫这几天,就不用去长华殿上课了,小十四乐意的很。

  裴清殊摸摸他的头,回府去了。

  其实裴清殊很早就想出京一趟了,不过之前大齐还在打仗,局势还不是很明朗,裴清殊放不下府中的妻儿,所以才一直没有成行。

  趁着调去户部之前,他还有一点空闲时间,在得到皇帝的首肯之后,裴清殊就向礼部告了几天假,带着十四,和九皇子一起出京去了。

  没错,这次和裴清殊约好一起出京的,不是和他最为要好的七皇子,而是九皇子裴清宇。

  因为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去祭奠已经过世了十年的六皇子裴清跃。

  十年过去了,现在皇宫之中,已经很少有人还会记得当年那个天资聪颖,谦卑温和的少年。

  可九皇子从来都没有一天,忘记过六皇子的存在。

  裴清殊也一直记得,当年那个最受父皇和太后宠爱,却一直不忘初心,甚至还自己亲手抄书的皇兄。

  当时六皇子所带给裴清殊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

  以至于他现在都还不能忘怀。

  裴清殊听淑贵妃说起过,在六皇子去世之后,俪妃还没有回宫之前,皇帝因为太过思念六皇子之故,甚至曾经动过念头,想要和现在的宁妃、当时的宁贵嫔再生一个孩子。

  说不定,就能再生出一个像六皇子一样聪明懂事、又健康的孩子来呢?

  可惜,不知是因为宁贵嫔伤心过度,还是年龄大了,不易受孕,总之宁贵嫔之后都没能再怀上孩子。

  后来俪妃怀了十四,回了宫,受到皇帝的专宠,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因为带着年幼的十四,裴清殊他们前进的速度并不算快。而且为了保证安全,裴清殊和九皇子一人带了二十多名府兵。人一多,难免就会拉低行进的速度。

  好在两人都请了半个月的假,来回一趟时间足够了,所以他们也并不急着赶路,而是十分悠闲地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因为怕十四年纪小,不肯自己坐一辆马车的缘故,这次出行,裴清殊特意准备了一个宽敞一些的马车,供十四和自己同坐。

  马车可以非常富裕地坐下四个人,所以白天的时候,九皇子也经常会过来和他们一起说说话。

  不过九皇子对于十四这样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显然没什么兴趣。他主要都是在和裴清殊聊天,聊他们最近看了什么书,或者聊一聊时政。

  当然,偶尔也聊一聊八卦。

  “五哥听从了十二弟的建议,最近正存钱买庄子呢。”九皇子笑了笑说:“因为这两场战事,大齐花了不少银子的缘故,现在吏部尚书正在带领着我们‘节流’。同僚们中午偶尔出去下个馆子,都要自己掏钱。结果五皇兄为了攒钱,好几回都不去。他这个郡王,当的也真是不容易啊!”

  裴清殊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不过倒不是他瞧不起五皇子,只是单纯觉得五皇子这样很有趣而已:“五皇兄可真是个老实人啊。”

  “不仅是个老实人,还是个妙人呢。”九皇子看着裴清殊,脸上露出一种微妙的表情来,“你们没有和五皇兄共过事,可能感觉不到,甚至还有人觉得五皇兄这个郡王是捡漏捡来的。但要我说啊,还真不是。别看五皇兄看着憨厚,其实他心里有一杆秤。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他都特别有数。要论打太极、和稀泥的功力,我想咱们这些兄弟之中,没有谁是他的对手。”

  裴清殊想了一想也是,五皇子一直都是皇子当中没什么存在感的,但这也代表着,他没有得罪过任何一个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皇位之争当中,不管最后是谁胜出,五皇子都会非常安全。

第195章 祭奠

  裴清殊比十四大了将近十岁,就算是这样, 他已经是所有皇子之中和十四的年龄差距比较小的了。

  九皇子比裴清殊还大两岁半, 也就是说他大了十四皇子整整十二岁。加上十四搬去庆宁宫时, 九皇子已经出宫建府的缘故, 这兄弟二人见面的机会非常少,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见到,熟悉程度和不怎么联系的远房亲戚差不多。

  所以九皇子和裴清殊说话的时候,十四就无趣地趴在裴清殊腿上,经常趴着趴着就睡着了。

  看着裴清殊小心翼翼地给十四盖上小毯子的样子,九皇子忍不住说道:“你们兄弟俩的感情,好像还不错?”

  裴清殊好笑地说:“都是兄弟, 兄友弟恭不是应该的么?”

  更何况, 他和十四还是同母所出的亲兄弟。

  当然了, 这句话裴清殊并没有说出来,省得显得他和九皇子这样的异母兄弟就差了很多似的。

  九皇子摇摇头道:“我要是你的话,可能会不喜欢多出一个这么小的弟弟来。我记得十四出生之前,父皇最疼的就是你、六哥, 还有十三弟了。虽然十三弟的年纪比你小, 可打你从冷宫里搬出来之后,连十三弟都不如你受宠。可有了十四之后,终究是和从前不同了。”

  九皇子说的是事实不假,不过裴清殊的想法和他有所不同:“兄弟姐妹的出生,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也不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 而是父母的权力和选择。不管父皇对我的关爱比从前多,还是少,都不是十四的错。我怎么能因此而迁怒于十四呢?”

  想起先前,因为裴清殊和小十四太过受宠,十三皇子和定妃就来找裴清殊麻烦的事情,裴清殊不由讽刺地牵起嘴角:“和一个小孩子置气,算什么男子汉大丈夫?”

  九皇子有些敬佩地望着他说:“十二弟,你的这份胸襟和气度,实在是难得。”

  他顿了一下,忽然有些好笑地说:“小时候你生得好,还不肯和老十一起撒尿,所以老十还在外头瞎说,说你是个女孩儿呢!哈哈,真是好笑!”

  听到老十这样在背后编排自己,裴清殊无奈地说:“现在我儿子都有了,总不至于还有人相信他的鬼话了吧?”

  “哈哈,那当然了!”九皇子哈哈大笑,“其实就算是当年,也没人相信老十的那张破嘴。十二弟你只是讲究了一点而已嘛,没什么可奇怪的。”

  听九皇子这么说,裴清殊就安心了。

  其实这么多年来,他都快点忘了自己曾经是女人的事情了。对于自己身下的这位小兄弟,裴清殊早已经完全习惯,甚至说要让他现在就和九皇子下车去一起撒尿的话,裴清殊也是无所谓的。

  …

  几天过后,裴清殊兄弟三人平安抵达河北皇陵。

  给守陵人看了皇帝的手谕之后,裴清殊他们十分顺利地进入了皇陵。

  大齐的皇陵分为东陵和西陵两个陵寝,占地面积都非常广阔。

  东陵是帝后陵,里面葬的是大齐的历代帝王和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