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话唠儿们都在厨房里忙,那个位置上坐了一个穿着粉色卫衣的女孩儿,卫衣的帽子上是一对长长的兔子耳朵,现在就乖顺地垂在她的后背上,她的面前则摆了一盘饺子,上面所说的那些种类,这一盘饺子里一个都不缺。

一口三鲜的,一口黄花鱼的,一口…

一口一个饺子,就连蘸醋都是只在外皮上沾一下,这个兔子女孩儿的吃法不可谓不豪迈,只不过她背对着食客们,大家只能看见她背后的兔子耳朵伴随着她吃东西的动作轻轻晃悠着。

守在厨房里检查工作的沈主厨透过帘子看她吃得香甜,又亲自占了一个熟菜案,切了一点猪头肉加点大葱拌和调味汁再放点香油拌了,让小帮厨送了出去。

“师、师姑,那大明星吃饺子也吃得生猛啊,看着嘴也不大啊,吃起来那个劲儿,跟饿惨了似的。”

“可不是饿惨了,干她们这一行,别人胖了点不过是丑,她们胖了那是跟钱有仇,去国外一拍戏几个月,连口饺子皮都不给吃,这个日子你想想?”

想都不用想!

热气满满的厨房里,小帮厨打了个冷战。

沈主厨转身盯着一个厨子做炖菜的火候,斜眼看见小帮厨在厨房里转悠了一圈儿又捡了一碟子炸刀鱼给门外那个“可怜的大明星”送了过去。

这个被小帮厨可怜的人自然就是跑来海城自我放飞的池迟,沈大厨带着沈家的一众老爷子和他妻子孩子一起出国了,沈主厨一个人就得看着饕餮楼、似锦楼还有沈家这个小饺子馆,一家大酒楼,一家私房菜馆,一家小餐馆,不同规模不同面向群体的这三家店在沈主厨的手里都被兼顾得极好,大家各行其是自有规矩。

昨天池迟到底跟着她去了饕餮楼混了一顿“春日宴”,一个人吃十二道菜,一道菜顶多吃三口,虽然确实精致好吃,池迟却觉得不如前天的那两顿家常菜,所以今天沈主厨就把她随手拎来了饺子馆。

“反正穿着兔子衣服,踩着兔子拖鞋,戴着眼镜你就跟个高中生一样,也没几个人能认出你来,再说了,我这边的饭店人们来了都是吃饭的,多大的明星也不是没见过,你也不用担心别人认出你来就怎么着了。”沈主厨就是这么把池迟给忽悠出来的。

说起来,因为是从温暖的岛屿直飞了国内,池迟那些厚衣服都已经被她的助理们送回京城了,天气一冷,她没衣服穿,身上的这套还是沈主厨友情赞助的,至于三十多岁的沈主厨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套“萌萌哒”的兔子装,找出这些衣服放到池迟面前的某人只能回答“我家人的兴趣爱好”。

嗯,热衷于把家中小女儿打扮成萌物,这个兴趣爱好也是很可以的。

池迟当即一脸同情地说:“彩衣娱亲,辛苦了。”

沈主厨微笑回答:“现在是你彩衣娱我。”

不过池迟的本事也确实让沈主厨大吃一惊,说她像高中生,她穿上可笑的这一套衣服之后居然愣是让人认不出来面前站着的人是池迟了,她的表情变得像女高生一样带着点矜持和懵懂,上半身有些微僵硬和驼背,看起来青涩鲜嫩得就像门外槐树上抽出来的新芽。

眼也不眨地喝了一碗饺子汤之后,摸摸衣服上象征兔子肚皮的白色圆圈儿,池迟觉得自己已经吃饱了。

看着沈主厨大概过一会儿才出来带自己走,池迟默默掏出了手机。

一碗大馄饨,清汤上飘着葱花香菜紫菜虾皮蛋花,还带了一点香油星儿。一钵山药排骨炖的汤色浓白,配炝炒甘蓝和炸桃花虾。春日宴十二道菜的全景,有树上新芽,有岩边残雪,有桃花初放,有燕子来归…是菜也是景,带着厨师的心意和从仿佛主厨手中吹出来的曼曼春风。还有早上的炸酱面、水煎包,再就是今天的这顿饺子了,颜色各异的一大盘,每个都能勾动人的食欲,用来盛装的盘子是仿宋瓷的,如玉一般的釉质让这些饺子显得更高大上了很多…

每天六个蛋现在在休假:“馄饨是荠菜馅儿,炸桃花虾也叫金猴闹天宫,一年就只有短短的几天才有,晚来几天就要再等一年,吃了之后才知道为什么会让人一年又一年地期待着。每道菜都超级好吃!有人管吃管喝的休假生活就是这么让人心情愉快o(* ̄︶ ̄*)o。”

下面的配图就是她手机里收藏的这些菜。

现在的时间是十一点半,有些人正在等外卖,有些人正在赶往吃饭的地方…看见池迟发的微博,他们只能用哀嚎来表达自己悲愤的内心。

“只看一眼不回头,谁流口水谁是狗!汪!”

“我再次怀疑这是个纯粹的美食博主号,还是热爱报社的那种。”

“警报!警报!这不是演习,这不是演习!如果没有吃饭不要点开这条微博!高能预警!”

“#我的偶像每天都在报社#嘤嘤嘤,我不想去食堂吃猪食了,让我舔屏到饱吧!”

“吃吃你闭关这么久居然一出来就发吃的?你在国外过的是什么日子呀?好可怜的样纸!”

“吃吃你开始休假了?好好休息哦,我们等你新作品上映!加油!”

“我在减肥!为什么要这么伤害我!不行了我要去吃顿饺子!”

“求扒这是哪里的餐厅,我想去吃女神同款!”

池迟扫了一眼微博评论,看见下面的哀嚎遍野,心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愉悦之情。

看得到吃不到,美味这边独好!我就是越想越开心。

恰好小帮厨给她续了一碗饺子汤,刚刚还觉得自己吃饱了的池迟端起来又豪饮了一口。

正巧在这个时候,她的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惊呼声。

“快看!吃吃!!”

“噗。”

人果然不能因为体验到了别人暂时得不到的快乐就得意啊,得意就忘形,忘形就出事…

被饺子汤呛到的那一刻,池迟心里在念经。

“吃吃居然发微博了!”

“她也吃饺子啊!好巧啊!”

“吃吃难得发微博,一会儿吃完饭我得多刷几遍。”

“唉,你听说了么,池迟前几天脚受伤了,我记得当时就有人跑去看她,哎呀要是我跟她近了我也想去看,也不知道恢复了没有。”

“肯定没事儿啦,后面不是还在拍戏么。咱们也吃个全家福饺子吧?也是红的绿的黄的黑的都有…”

“我还是只想吃黄花鱼的饺子,你点个全家福的我也拍张照哦,吃吃什么时候能发张自拍呢?好想她啊!我经常会被吃吃的照片惊艳到,就是那种,哎呀吃吃居然比我想象中还好看的感觉。”

“我倒是没有,我只觉得吃吃越来越美了,不过她就算化成灰我也能认出来,妥妥的!”

两个女孩儿愉快地谈论着她们的偶像,在她们身后,她们的偶像用纸巾擦干净自己嘴,保持着背对她们的动作玩了一会儿手机,然后站起来,直接走进了厨房里。

“怎么了?”双手插兜盯着灶台的沈主厨看见池迟走进来,眼睛一挑问道。

“外面有个我化成灰也能认出来的。”池迟无奈地耸肩。

沈主厨愣了一下,忍不住笑出了声。

“你正好去秀一下演技啊。”

把平光镜摘下来揉眼睛的女孩儿说:“不行的,我因为个人原因不能让人发现在这里是一回事,特意去欺瞒和捉弄她们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她们也不过是喜欢我而已。”

看见池迟说的认真,沈主厨塞给了池迟一小盘白霜糖豆和一种叫用面做的当地小零食叫棋子。

“那边小马扎,你去坐会儿,五分钟,这条鱼蒸好了我就从后门带你回家。”

“好。”

池迟笑得眼睛都弯了,乖乖走到角落里坐下了,棋子她吃不下了,左右看看,她拿起了一捆芹菜开始给芹菜择叶子。

饺子馆里有两个小伙子都很喜欢池迟的电影,前天晚上就跑到了沈家院子门口求照片求签名。他们一个是做红案剁肉的,一个现在主要负责揉面做饺子皮,刚刚池迟吃饺子的时候他们还乐呵呵地说池迟吃了他剁得馅(擀得皮),现在看着池迟坐那熟练地摆弄着菜叶子,他们俩的表情同步,很耐人寻味。

“咱们下午用蛤蜊肉和芹菜做汤面吃吧?”

“要不就炒个芹菜吃米饭。”

池迟吃了我做的饭,和我吃了池迟择的菜那肯定是后者更有纪念价值啊!

沈主厨太明白他们的小心思了,挑了七八个蒜头放在池迟的面前让她改扒蒜皮。

“多扒点,多吃点蒜杀菌。”

两个刚刚还满口芹菜的家伙卡壳了,看他们的师姑一眼,再看乐滋滋扒蒜的池迟一眼,低头该干嘛干嘛去了。

外面的女孩儿还在对着“吃吃同款”饺子拍照,另一边,她们放假中的吃吃已经脚步轻轻地从后门走出去,走进了料峭寒风里。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为啥没认出来饺子是一样的,因为池迟吃的饺子种类更多,盘子也不一样,不特意去想,很难注意到。

十月马上就要过去了噢噢噢噢!营养液神马的再放就过期了哟!

池迟这种让人嫉妒的好日子就剩明天一章了噢噢噢噢!

来,抱抱(づ??????)づ

第246章 日出

整整七天,池迟就窝在海城那个小小的院落里,早晨起床就练拳,然后给院子里的花浇水,清扫一下地上的尘土,除了享用顶级大厨亲手制作的美味三餐之外,也就是看看无脑的情景喜剧或者沈家人的藏书来打发时间,沈主厨的书架上有颇多的法律学专著,其中大部分还是原文的,沈大厨爱看心理学和文学,偶尔看见书里的纸签,上面都写满了心得和注解,此外还有经济学和传统文化的书,显然这一家人都不止是能做一手好菜那么简单。

当然,也出过纰漏,沈主厨从她哥房间里找到书拿出来递给池迟,池迟打开看了一眼,又看看沈主厨,再看看沈大厨房间的门,表□□言又止。

沈主厨茫然地拿过来也看了一眼,然后默默扯掉书的外包纸瞅瞅,脸色已经有些发青了。

“我拿错了,你喜欢看悬疑小说么?英文的,上个月刚出的。”

两个人都假装刚刚那本书其实没有存在过,什么诡异的姿势啊画面啊植物啊,还有上面两个男人的这样那样啊,她们都没看见。

当天下午沈主厨和她大哥视频通话的时候,池迟听见她说:“你看就看啊,怎么外面还包着《传统建筑美学》的书套?我哥不让你看…你,你说你都几岁了,小晨和小晚知道了都要笑死了…”

在心里盘算了一下沈家的人物关系图谱,池迟在心里暗笑,原来熊猫集团的大老板的阅读爱好居然这么重口。

沈主厨新找出来的书倒是让池迟看的很开心,节奏不错,情节也很出人意料,在网上搜一下作者,是个很年轻的外国悬疑小说作者。

“喜欢就好,他一共写了五六本书呢,你要是喜欢我以后让他多寄几套回来。”

沈主厨难得笑得灿烂,仿佛这些书被池迟喜欢是一件很值得她高兴的事情。

池迟在这里过得就像是是这个院子真正的主人一样,沈主厨有天拎着一条石斑鱼回来,一进院子门就看见池迟正在用小刀打磨着木片。

“干嘛呢?”

“葡萄架子上面有个地方的结构不牢固,我怕过几天又下雨又开花那个地方撑不住葡萄枝,干脆直接再补一下。”

说完,池迟前后看了一下手里的木片,转身就站在凳子顶上去修理那一点葡萄架了。

凳子上面还有个小凳子,也就池迟这样艺高人胆大的敢直接就蹿上去没依没靠地抬手干活儿。

把用塑料袋套着的石斑鱼随手放桌子上,沈主厨快步走过来给池迟扶着腿。

“我早就说了要把这个架子换成全铁的,我爷爷说什么都不愿意,说铁架子委屈这个葡萄了,年年我们都得检查这个架子顶上,去年台风的时候这些木条断了一半儿,满院子地上都砸了葡萄。”

“那太可惜了。”

池迟想象了一下半架葡萄都砸了的场面,心疼地咂了咂嘴。

“其实这棵葡萄不好吃,皮厚还酸。”

“哦…那还好。”

不是很好吃的葡萄,似乎就没有那么心疼了。

池迟不仅修理了葡萄架子,还重新设计了一下花圃里篱笆的造型,顺便又给院子里的树修剪了一下枝叶。

沈主厨对池迟的动手能力是很服气的,对她的审美也很放心,虽然偶尔会有“今天我家会被祸祸成啥样”的不确定感,但是有这么一个靠谱的设计师,沈大厨把自己的家很放心地交给了对方。

于是沈大厨某天回家的时候发现他们家的院子里的很多角落都被绘制了漂亮的图案。

“院子还是小了点儿,只能用手绘做个点缀,顺便增加以下纵深感。”

为了别让颜料弄脏衣服,池迟穿着沈主厨一条脏了的围裙,相对于她过分细的腰来说,那个围裙还是宽大了点,挂在池迟的身上有点晃。

隔着几棵竹子能看见一对漂亮的锦鸡,沈大厨一脸的麻木。

“可惜我只能在这里住几天,不然你们家还有很多细节可以再设计一下。”

池迟很喜欢沈家的这个小院子,从很多小细节上,她能看出来这个院子里几代人住在一起,每个人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不留遗憾的晚年,有生机勃勃的盛年,还有让人微笑的童真。

“早知道带你去城外的庄园,那地方大,你能设计个够。”

吃着虾仁儿鲜肉加笋丁的烧麦,喝着海参小米粥,再来两筷子红烧鲳鱼,沈主厨突然后悔自己没让池迟去搞一搞自家的庄园。

“等我下次来呗。”

炸蛎黄咬开酥壳之后是入口即化的鲜甜和滑润到让人屏息的美好口感,池迟眯着眼睛静静地享受着,脑袋轻轻晃了一下。

“好啊,下次你挑秋天来,庄园里的水果都很好吃,苹果、梨、桃儿我哥都是挑了最好的苗子种的。那时候人也多,板凳他们都爱那个时候来凑热闹。”

“嗯,好。”

点点头,池迟一筷子夹走了两块炸蛎黄。

第八天的早上,懒洋洋的时针刚刚指向了4的时候,池迟就被沈主厨从床上生生拖了起来,凉飕飕的湿毛巾往她脸上一抹,多少睡意都长了翅膀飞走了。

“走,我带你去海边转转。”

天空还是一片晦暗,沈主厨开着车子带着池迟到了靠东的一片沙滩上,说是沙滩其实也算不上,与海城那一些著名的沙滩比,这里的傻子粗粒,碎石也多,叫乱石滩也许更贴切一点儿。

“这里人少,看日出也清净。”

汽车就停在路旁,公路比乱石滩高一些,沈主厨依着被海风侵蚀的栏杆对着池迟说。

日出之前,冷冷的夜风在人们的脸庞边上最后地放肆着,池迟理了一下头发,裹紧了身上的羊绒披肩。

池迟没说话,她的目光一直看着没有幽深的远方。

大海是天空的镜子,阴霾的天面对的永远是黯淡的海,朗朗晴空下,海面也是让人心旷神怡的绿或者蓝,就像现在,这片天在黑暗中孕养着新的光明,大海也涛声阵阵,仿佛在期待和欢呼。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我每次心里有了烦恼,就喜欢看着太阳升起来,后来知道了这句诗,觉得那个诗人也算是我的同好,可惜后面跟的句子不好,‘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沈主厨说着说着就笑了,转头看一眼站在自己身边的女孩儿,她接着说。

“如果有什么不开心的,多看看天空,想想我们就在这个地球上,它孕育生命,我们被阳光照射着,它供养万物…与整个宇宙来说,人类的存在就是无数次巧合中创造的奇迹,我每个人能站在这里,也都是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或是生命的,或是时间的。”

“是啊,奇迹。”

池迟歪头倾听了一会儿海浪撞击礁石的声音,很严肃地对沈主厨说:

“我也不喜欢诗的后面那一半,如果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块铁,就应该把那块铁打造成每个人自己期待的样子,如果是刀,就该越来越锋利,不平也好,愤怒也好,都该成为磨刀石,最终让一个人的心就变成你的折雁流鱼刀一样,又快,又锋利,又独一无二。”

“那照你的意思,这两句诗应该变成’野夫怒见不平处,磨砺胸中万古刀’了。”

沈主厨随口把诗改了,池迟还很捧场地点了点头。

“嗯,改的不错。”

“谢谢夸奖。”

两个人相视而笑,看着远处渐起的朝阳。

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有浓云,有山峦,层层叠叠,像是遮掩光明的、属于黑夜的最后屏障。

太阳依然是太阳,它从来没有爽约于大地,每天灿烂地升起,放肆地照耀,即使也会有层层云朵掩盖的时候,她一直在。

看着深红色太阳一点点攀爬,最终跳了出来,天空变成了红与紫交汇的长卷,大海也变得斑斓华美,池迟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她的心中总是充满着火焰般力量,但是也会疲惫,也会想要休息更甚于事业,但是就像日出一样,该做的事情总是要做的。

属于她的那一把刀,总是希望能锋利一点,再锋利一点的。

沈主厨看着池迟,觉得这个女孩儿现在就像是一朵向日葵,或者,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补充了她的希望和力量,让现在的她她整个人都仿佛在发光一样。

看完了日出,池迟跟着沈主厨去买了新鲜的食材,见识了一下沈主厨神乎其技的银丝面手艺,顺便吃了整整四碗用鲜虾打底的海鲜汤面,她就去了机场,坐上飞机去往京城。

从国外拍戏回来的第九天,常驻机场的娱乐记者们终于捕获到了池迟那久违的身影,黑色的利落短发,款式精致的白色高领毛衣,配着牛仔裤和短靴,CH去年经典款的红色手镯戴在她的瘦削有力手腕上——又是一套很简单又很池迟的装扮。

“听说她早就回国了,怎么到现在才一个人出现啊?她的助理呢?”

手不停地拍了几张照片,一个记者问另一个。

“大概跑哪度假去了吧?”

另一个记者也表示了自己对池迟的无知。

来接池迟的人是穿了一身黑宛若黑衣人登场的窦宝佳,看见池迟的第一时间,她双手掐腰似乎想说什么,结果强硬的姿势还没坚持十秒钟,她自己就先败在了池迟的微笑之下,乖乖搂着池迟的手臂带着她离开机场。

这一天的下午五点,池迟如约出现在了《大燎寨》电影的第一次碰头会上。

剃掉了胡子的宫行书笑眯眯地对着她招手。

“你是喝啤的还是干脆来点儿白的?聊剧本的时候干聊忒没劲。”

剧组里的其他主要人员都在场,面前都有那么一份杯中物。

“我要一瓶矿泉水就行。”女孩儿笑着说,“对我来说,世界上可没有比角色更带劲儿的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叉,也是一个诗意狂放诗胆包天的主儿,他的作品经常被人误以为是李白的。

第一次看见这个名字,我还以为是刘×的意思,就是名字已经消失于历史长河了…事实证明我想多了┑( ̄Д  ̄)┍

当当当!最后一个完整描述的剧本!

被喵挠了爪子,现在是九指神草!

第247章 情火

“你放心,我的剧本肯定比别的都让你觉得带劲儿。”听见池迟的话,宫行书满脸笑容地接话道。

池迟恰到好处地笑了一下,抬头看着整个房间里的其他人。

“虽然大家都熟了,我也带着她跟大家打个招呼。”

开碰头会的地方是一个私人俱乐部的包间,装修风格相当的硬朗,很有些金属朋克的味道,没有圆桌,也没有整齐的椅子,所有人都是坐在黑色懒人椅或者黑轮胎充当的坐墩上,喝着酒聊着剧,俨然一群俗世潇洒人,看见池迟,他们一个个都表情丰富双眼放光。

“池迟,国产电影最年轻的丰碑,是吧,老严你家上次做节目是这么说的吧?”

宫行书所说的老严池迟觉得有些眼熟,尤其是额头上的一块胎记和灰白头发的搭配,细想一下,说不定就是B影的木校长或者杜安在哪次电影人的活动中带着她见过。

“老书你得了啊,在小姑娘面前拿我耍嘴皮子。”

老严从两个轮胎组成的“长沙发”上坐了起来,拍拍屁股走到池迟的面前。

“池迟,我们是见过的,还记得我么。严鹤,在咱们这行我就是个闲人,要么就干编剧,要么就找个看顺眼的人合作当导演,闲着没事儿也在电台弄个什么电影专题节目,自己弄着玩儿的。”

一开口,池迟就听出来这个严鹤的年纪绝对没超过四十岁。

“我要是能和严导一样闲出一本《三代油坊》,大概做梦都能笑醒,可惜天分不够,思想深度也差了点,更没有那么惊才绝艳的文笔,所以只能靠演戏混口饭吃。”

与这样闲出屁的意气文人打交道,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夸他们的作品。

面对池迟的夸奖,严鹤笑了笑,对宫行书说:“我还以为你带来的个美人瓶儿,没想到是个带响儿的,还忒好听。”

“老严是咱们电影的副导演,也算是编剧之一。”

宫行书没搭理严鹤的打趣,继续向池迟介绍着其他人。

除了演员之外,他们这些人年轻的三十多岁,老一些的就四五十岁,是这个电影的编剧、统筹、副导演。

他们这些人在业内都是响当当的新生代人物,与杜安的御用班底不同的是,他们和宫行书没有从属关系,每个人除了这个片子中的职务之外,在外面也有各自的事业,比如电影点评人,比如作家,甚至有一位副导演乐呵呵地说:“我还是个群头儿,老书他们这波人开工了,我就是副导演,他们休息了我更喜欢蹲影视城门口当个龙套。”

“真巧,我也特喜欢当龙套,可惜现在别人都以为我很贵,没人请我当龙套了,我就只能一路当到国外去。”池迟和这位叫王韦的副导演握手的时候笑得格外亲切。

王韦愣了一下,拉着池迟的手狂戳宫行书的肩膀:“这个人我真喜欢啊,你真难得找来一个我喜欢的,行啊,继续保持啊。”

宫行书特假地对他呲牙笑了一下,劈手夺过了池迟的手不让他继续握着。

王韦身后一群人大笑:“她现在是老书的女主角,你一个串戏的副导就别占便宜啦。”

这样的一群人凑在一起,让池迟想到了一群创业的年轻人,与其说是同事,不如说是朋友,个顶个儿的朝气蓬勃着,对即将实现的东西充满了期待——他们也确实有把那些东西实现的能力,因为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成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