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佑亲了愣愣的如初一口,道:“你的办法很好,不止抑制了灾情,还让百姓多了份口粮,去年的旱灾死了不少人,今年比去年还厉害,死亡的人数却比去年要少,可是家有余粮的百姓实在不多,我现在又要担心这个冬天他们该怎么熬过去了。”

这个问题将华如初难住了。要她变出银子都比变出吃食来得容易。

脑子突然灵光一闪,华如初兴奋的抓着闻佑的袖子问,“上次给你的那两箱子种子有没有种出什么来?还有剩吗?”

“头一茬种下去的全死了,主要是太缺水,我将种子先留下来了,等雨停了倒是可以试试。怎么,这里面有好东西?”

“那天我没仔细看,你说起缺吃的我就想起来那两箱东西了,也不知道周荣从哪弄来的,说不定会有好东西。你让人抬来给我瞧瞧。”

闻佑二话不说就起身,开门吩咐了一声很快又将门关上。

想着今日风大,一会要将东西抬进来免不了门全要打开。如初受不得风…

左右看了看,闻佑将八页屏风扛到门前摆好,确定就算有风进来也吹不到如初后才放下心来。

华如初默默的用视线追随着他,笑意从脸上甜到心里,连平平和安安醒来了都不知道。

闻佑被那眼神看得全身发热,禁欲大半年的身体哪经得起这番视线挑逗,走回来狠狠的亲吻了如初一会,直到两人都气喘吁吁才停下来。

眼神深得仿佛要将人吸进去。

知道自己闯了祸。华如初忙装无辜。

闻佑用力刮了她鼻子一下,看她鼻子红了又心疼的去揉,“再装就不象了。”

华如初咧了咧嘴。眼角余光瞥到平平视线扫来扫去,将他抱起来放到他爹怀里灭火,动作快得平平想拽住母亲的衣角都没有拽住。

闻佑极少抱儿子。他向来是抱安安的。

倒不是不喜儿子,只是在他心里儿子是要有担当的,不像女儿就是用来疼宠的,所以大多时候他都是有意识的去抱安安。

被突然放到一起,两父子互相瞪视着,一时没反应过来。

华如初在一边笑得倒在了床上,“谁说平平像我的,那神态明明就像你嘛。”

“像你好,我希望平平安安都像你。”闻佑很快适应过来,尽量抱得让儿子舒服些。

平平也奇怪,平时他只肯让母亲抱,其他人抱就不乐意,现在在父亲怀里却也没有哭闹,只是看着…严肃了些。

华如初隐隐有些肯定,这孩子真是认人的。

才这么点大就知道认人了,可千万别是天才的好。

天才通常都短命,她希望她的儿子能长命百岁。

“大公子,夫人,东西拿来了。”

“抬进来。”

“是。”

秋谨和夏言将两个大箱子抬到床前不远处。

华如初这时倒不急着去看箱子里的东西了,上上下下的打量夏言一番,在夏言羞得都要逃走时开口道:“夏言,我好像有一阵没见着你了,仔细一想,应该是从黄清源来了后。”

“夫人…”

“撒娇也没用,这事就得说一说,黄清源追人都追到这里来了,你还不给人一个准信?还是说…你已经给过他准信了?”

夏言脸红得跟块红布似的,扭捏了一会干脆就放开了,“他说您已经答应了,婢子都听您的。”

“先说我已经答应了,又说听我的,不就是说想嫁人了吗?可你要是嫁了,我身边就要没人了,要不你去问问黄清源,要是他答应我你们成亲后你还来我身边侍候,并且住在官衙,我就点头,如何?”

夏言眨巴着一双大眼睛,“难道婢子成亲后就不能住这里了吗?”

秋谨在一边差点没忍住笑,啐了她一口道:“这里是官衙,你当是谁想住就住的。”

“可是冬菲,云书姐姐,双芷都住在这里啊,为什么她们成亲后都能继续跟着小…夫人,我就不能?”

华如初被问住了,可不是,都是她身边人,怎么冬菲她们就能继续住这,夏言就不行了?

看她那一脸委屈的小模样,华如初投降,“行行行,你嫁了人还住这里,不过那也得黄清源同意了才行,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住在官衙里的,更何况他自由惯了。”

“他不同意我就不嫁他。”

“哎呦哟哟,我同意你嫁了吗?一个姑娘家将嫁字挂在嘴上羞是不羞。”

夏言脸嘭的一下就红了。再一看到大公子秋谨都在笑,好像连小少爷都是在笑的,更是羞得没了边,腰一扭,人就到了外面。

华如初大笑出声。

终日被捂在屋里的郁气总算是出了些。

对于她这点小趣味,大家都是纵容的。

只是看如初要下床。闻佑还是记得要制止,“今天天气凉,才变天你要多注意,以免以后骨头里疼,我将箱子再放过来些。你坐在床上也能看到。”

不用他去做,秋谨就将其中一个箱子推了过来。

华如初无奈,她有经验。这种时候胳膊再粗也是拧不过大腿的。

箱子打开,里面的东西基本没怎么动,还好好的用油纸包着。

华如初干脆趴在床上一样样打开来看。

比起上次,这次她用心多了,而且是有目标的用心。

很快,箱子就见底了。

“没有吗?”

趴得有些难受,华如初改为跪坐着,示意秋谨将这箱推走。另一个箱子推过来。

“我再找找,周荣说这此东西就来自周边地方,应该是有的。”

闻佑微微点头。帮着用脚踢了一把,箱子靠床更近了些。

最上面的一层没有。

下面的油纸包有大有小,想着那东西个头不小。专挑大的动手。

从大到小下来,箱子又快空了,还是没有什么。

华如初都失望了。

最后几个油纸包在角落里,秋谨帮着拿过来顺便打开。

华如初只是晃了一眼,“不是…等等。”

华如初迅速将油纸剥了,露出里面小小的四截东西。

怪不得找不着,原来只有这么点。

“是这个?”

“就是这个。”

华如初宝贝似的将东西重新包好,“这东西叫番薯,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但是…”

华如初皱眉,生长环境要求不高,但是天气还是有要求的,现在都九月份了,兖州恐怕到十月就比较冷了…

还种个屁啊!

白高兴了!

身体往旁边一歪,华如初顿时泄了气。

“怎么?不行?”

“这东西我记得要四五月份种植的,秋冬是采挖的时候,哪还能种。”

闻佑虽然有些失望,却也没有其他心思,示意秋谨将东西收拾走,摸了摸如初的脸道:“那就明年再种,今年总能有办法撑过去的。”

“我还不知道你。”华如初斜她一眼,坐起来逗弄儿子,“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了,你哪会在我面前说,不就是想看看我有没有其他办法吗?”

闻佑笑,“还是没瞒过你。”

“这有什么可瞒的,我是对他们没好感,但也没有到要眼看着他们死的程度,我再想想。”

“别多费脑子,偶尔想一下就好,我不想你以后头疼。”

“我哪有那么娇弱,你别被江伯给吓到了。”

“江伯是大夫,他说的我信。”

自己的身体好坏被人这般惦记着,华如初哪会不高兴,全身散发出来的都是喜悦的信息,闻佑看她一眼,又看一眼,总觉得怎么看也看不够。

“你别看了,你越看我越觉得现在的样子肯定难看死了,阿佑,我想沐浴。”

“再忍几天,就快了。”

“忍不下去了,你让人偷偷的打水来,不让江伯知道,我就擦擦身。”

“不行,这事没得商量,二十多天都忍过来了,不差这几天。”

“身上痒,头皮痒,总觉得有东西在咬一样,肯定起虱子了。”

“不会,就算你起虱子了我也爱,再撑几天,恩?”

华如初看他一眼,身体往侧里一躺,她决定今天都不要理他了。

ps:嘤嘤嘤,难道我真要三更到月底去么?想想就暗无天日啊!

第四百六十二章福星

四天后,雨像是终于下够了,从大雨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华如初时不时就撑头想一会耐寒的农作物有哪些。

其实要说种菜,弄个大棚就行。

可是…她完全不懂。

这里没有电,她根本不知道那温度要怎么解决,可替代薄膜的东西又是什么。

隐约记得小麦好像有一种冬小麦的,在秋天种植,可以熬过寒冬,次年收割,可是这里的小麦都不见踪影。

是没有还是没人发现?

华如初想得入神,闻佑进来了都不知道。

看了秋谨一眼,秋谨低声道:“这两天夫人时常这样。”

闻佑有些后悔了,他不该告诉如初那些的。

被声音拉回思绪,华如初看着屋里多出来的人也不觉得奇怪,“散衙了?秋谨,摆饭吧。”

“是。”

闻佑坐到床沿,摸了摸她的头道,“别想了,这不是你的责任。”

“放心,我爱惜着自个儿呢,一定不会为这些事多伤神,刚才就是想起了一样东西,可又不知道这里有没有。”

闻佑心里一动,“能吃的?”

“对,能吃,还有许多种吃法,就是需要一个磨盘磨碎,磨盘这里有吗?”

“磨盘什么样?”

华如初心里一咯噔,该不会问题就出在这了吧。

如果没有磨盘,小麦就不能磨碎,对了,小麦还得脱壳,是不是就因为不会这些,小麦的存在才被人忽视了?

“你帮我拿纸笔来,我画给你看。”

上辈子学过素描,这辈子又在画画上下过功夫,华如初画出来的东西很有辩识度。

闻佑拿着磨盘看了看。摇头,“没见过。”

华如初想了想,又将麦子画出来给他看,“这个呢?”

闻佑同样摇头,“也没有。”

华如初有些失望,那可能这里真没有小麦这东西。

“你多画两张大的。我让人贴到外面去,这些东西百姓比我们懂,说不定他们有人见过。”

华如初此时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但还是依他的画了两张大的。

闻佑马上拿走,让人贴到公示榜上去。

一顿饭。华如初都吃得心不在蔫的。

闻佑要是不给她夹菜,她就光扒米饭去了。

吃了快一个月的煮菜,她想念辣白菜的味了。这次葛壮带来不少辣椒,很辣的那种,得让春玉再做点儿。

等等,辣白菜?

白菜?

“阿佑,白菜这里是种几季?”

“白菜是什么菜?”

“菘菜,就是菘菜。”

对于这些,闻佑实在答不上来,只得道:“你问这个是因为菘菜可以现在种?冬天也能活?”

“恩。有一个地方特别冷,冬天能吃的菜就这个。”华如初胡编着,心里越发觉得这个可以有。只要有点吃的人就死不了,就是水煮大白菜也是能果腹的。

显然,闻佑对华如初知之甚深。很快就和她想到一块去了。

看她一眼,闻佑放下筷子一抹嘴,“我出去将这事问明白,你多吃点,其他事先别想了,恩?”

华如初看着他微微点头,其实两人心里都隐约清楚,这里的菘菜只怕都是种一季的。

华如初更想亲自出去看看,因为有孕,又是双胎,自打来了兖州后她便没怎么出过门。

以前看杂书,她总有种感觉,每个地方的地理不同气候不同,所生产出来的东西也不同,但是有句话叫做天无绝人之路,既然容许了人类的存在,老天爷便不会不给人留一点活路。

她上辈子生活富足,对农家之事一点不懂,但是那个年代有电脑,不出门也能知天下事,她又是个喜欢追根问底的,从一个新闻能查开一天的事,无意中就懂了许多本不该是她这个富家小姐不该懂的事。

只是这个懂也只是皮毛罢了。

在其他地方可能派不上用场,在这里却一定能。

但凡能指认出几样东西来百姓就受用不尽了,也许它们的名称变了,也许它们的样子稍有不同,但是这总归也是条路子。

总比现在束手无策要好。

闻佑很快送回了消息。

“这里的菘菜都只种一季,兖州的冬天很冷,没人会在外面种东西。”

现在才九月份,华如初也不知道现在种还来不来得及,建议道:“要不要试试看?种子花费不了多少,总好过到时饿死人。”

“我已经吩咐下去了。”闻佑坐在床沿,眼光灼灼的看着她,继续道:“磨盘我也让人去找了,还有你画的图,有许多百姓冒雨来看了,要是有人见过,一定会上报的,我们再等等。”

华如初苦笑,“我是很想帮你解决问题,可是这个小麦…就算是真有,最多也就是找到一点野生的,到时还得留种,这时候种下去得明年五六月份才能采收,今年的问题靠这个解决不了。”

闻佑心下微微有些失望,但是兖州是个天灾频发的地方,就算要明年才能用上他也乐意,“这东西很能帮上忙?”

“很能。”华如初毫不犹豫的肯定,她记得在原来的世界,小麦做为粮食作物的产量还排在稻米的前面。

“这个东西要去壳才能吃,煮着吃可以,但是最好是用那个磨盘磨成粉,可以做许多面食…阿佑,只要能找到这个,兖州再不会有人要活活饿死。”

闻佑没想到这个小叫麦的东西这般有用,要是以后各州都种了,是不是天下就再无人挨饿了?

要真是如此…

“我一定让人将这东西找到,你再画几张图给我,我让人去临摹,多散发一些出去让人找,要是实在找不到,我便上呈皇上,知道小麦的作用,皇上必会上心的。”

“好。”

被闻佑带动得也有了希望。华如初很是画了一些。

他们这里的动静将相谈甚欢的江轩和华老爷子都惊动了。

听明白了事情原委,两人也各拿了一幅画细看。

好一会后,江轩和老爷子同时开口,“我…”

江轩想着上门是客,客气道:“你先说。”

老爷子也不客气,“我好像在哪里看到过。”

“我也是。不过印象不是特别深刻,应该是在哪里采药时无意中见过。”

“我得想想,想想。”

闻佑大喜,让众人走路都轻声些,别扰了老爷子的思路。

好一会后。老爷子苦笑着摇头,“到底是老了,明明觉得就在哪里见过。可就是想不起来。”

闻佑轻轻吁出一口气,“不急,您慢慢想,别逼着自个儿,一时想不起来没关系,慢慢来。”

老爷子微微摇头,又问,“这是华丫头提起的?”

“恩。”

“她从哪里见过?要是见过的。去买些种子来不就行了吗?”

“就因为买不到才要这般找。”闻佑替如初将话圆了,轻飘飘又将话题带开了去,他一直都知道如初有事瞒着他。他曾经失落过,一开始只觉得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强大到让如初放心,后来却看出来了。那是如初心底不可碰触的东西。

于是她不提,他便不问。

雨终于停下来。

天却没有放晴,依旧阴着,仿佛随着又会飘下雨来。

在停雨的空当,百姓将土地翻了翻,听从号召将菘菜种子种了下去。

就如告示所说,试一试总好过冬天时要挨饿,那种感觉只要试过一次的人绝不会想再尝试。

要是今年都熬不过去,还谈什么明年。

昌邑码头边停着六艘大船,初来时引起了很多人围观,可好几日没有动静后众人也没再注意。

这日,自建好后便没有打开门过的四层小楼终于将门打开了。

而一直没有动静的六艘大船今日也终于架起了梯子,在码头寻活干的都挤着往前凑,眼巴巴的等着,就希望自己能被看中,赚几个钱补贴家用。

黄清源带着二十来人上船。

六船的东西这点人自是不够。

这二十来人是监督的,真正的苦力得从码头上找。

直到一个个箱子送进琳琅阁地下仓库,也有人有意无意的透露,对这房子猜测许久的昌邑百姓才知道这居然是琳琅阁!

琳琅阁!居然是琳琅阁!

不是只有最繁华的地方才有琳琅阁吗?

比如说繁华天下知的扬州!

比如说作为皇城的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