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一直让人看着,这便去问问。”

一杯茶的功夫,华久就回来了。“小姐放心,几处地方都是满的,城门外的两桶更是不久前送去的,大家都担心生病,每天都会喝上一两碗。”

可就算如此,还是常有人死去,华久大半辈子呆在扬州,后来又在岛上呆了两年,见惯了繁华平和,这么频繁的死人却是头一遭,现在他都不乐意出去了。

这还是在有小姐和姑爷在的昌邑,下面八郡还不知道有多惨。

“希望能熬过去吧,周荣,下雪天你就别出去了,将东西整理整理,要是实在还有想知道的就将人叫这里来。”

周荣笑得眉眼舒缓,看着格外清俊,“是,小姐。”

这场雪下得大,却在第二日早上便停了。

雪不算薄,一脚下去也到了小腿,好在比起之前还是能接受。

有了周荣带来的两船粮食,华如初底气足了,琢磨着应该是能熬到三月份去,到那时土地解冻,能吃的东西就多了。

可同时,粮食种子却是大问题。

晚上华如初和闻佑说起此事,闻佑眼神温软的道:“这事我已经给皇上去信了,皇上答应会支援一部分,剩下的得靠我们自己,前几日我见了昌邑富户,他们答应会以记帐的形式先借给百姓,等丰收时再收帐,八郡我会去公文,他们现在正担心我算总帐,这点事应该能办下来。”

“你就不担心他们从中捣鬼?”

“他们要真敢这样才好,八郡太守之前受文家牵连的有三人,早就被拿下由他人顶上了,现在八人虽不是世家嫡系,却多少都和太原世家有些关系,他们要是不犯错我自然不会刁难,可要是占着位置却只想着捞好处,我绝容不下,等着看吧。”

华如初微微点头,将话题岔开了去。

好在这一场雪后直至立春都没有再下。

熬到立春,还活着的百姓皆是掩不住满脸喜悦。

春天,是他们的希望之始,只盼望着这一年不要再有去年的灾难不断。

天还是很冷,和早先的阴冷却有了不同,太阳照在身上终于有了点温度。

城外的大棚内不时有人离去,而每每离去的人都会在城门口磕上一个响头,将这恩情铭记在心。

华如初看所剩的粮食还多,估摸着立春后会有人离去,便着人做了些馒头饼子,离去的人都能拿上两个,撑不了多久,却也是她的最后一份心意。

从雪灾开始到现在,她所花的银子绝不是笔小数目,要说不心疼是假的,对生存不易的百姓她有怜悯,适逢其会时会去救助,可绝不会如此无私。

她会这么做一则是为了闻佑,另外也未尝不是为了自己的以后做打算。

从她决定要将兖州做成茶叶之乡开始,人力便是最需要的,一个人心甘情愿的为你做事维护你和只是拿你一份钱替你做份事相比,哪个更好?

毫无疑义是前者,她现在种下的是因,以后收获的便是果。

她不否认自己的自私,但她自私的同时也让众人受益,于是便能理直气壮。

到得二月底,天气大好。气温回升许多。

田里土里百姓开始忙活,闻佑派出大量兵力帮百姓重新建房。

百姓都相信灾难已经过去,晃眼看去,处处都是一派的欣欣向荣。

因为亲身承过州牧大人的恩,州牧夫人的德,所以他们都相信只要兖州有这两位在。他们的日子一定能好起来。

被寄与厚望的这两人此时却都忙得脚不沾地。

大运河上这条财路,华如初将两端的终点定为扬州和冀州。

扬州有周荣,冀州有王林,兖州有黄清源,中间几处没有开琳琅阁的地方都交给了马柏。她自己掌全舵。

南货北卖,北货南卖,说起来容易。真要操作起来却难,尤其是最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得试探着来。

华如初要不是自认手底下的人都是能手,她也不敢做这买卖。

显然,所有参与进来的人都没有让她失望。

三月底,黄清源亲自带着十一艘船南下,而十一艘船里,真正装了货的只得两艘船。千疮百孔的兖州此时已经到了极限,凑不出更多东西来。

黄清源会在途经的几州停船收货卖往南方几州。

再由周荣收好货装船卖往北方,当然。着重点是青州和冀州,兖州现在无力消费。

只要负责一方的人能提前将货收好,两个月足以一个来回。一年便能跑上六次,紧一紧,说不定能有七次,这还是一切都只是开端的情况下,到得明年也许可以更多。

四月底,葛壮来了。

大概真是因为父子档齐上,葛榔头在家里出了大力,这次来南朝足足装了有十二船货,五船留在了扬州,剩下的七船北上。

“你爹又买船了?”

葛壮看着像是又黑了壮实了,只是还是一如即往的憨实,“是的,爹说三小姐所需的货越来越多,我们葛家也要多努力才行,不能让别人抢了生意去,等到三小姐再开第四家琳琅阁便会从别人手里收货,定不会误了三小姐的事。”

“放心,轻易我也不想换个人合作。”华如初翻了翻货册,“兖州留下两船即可,太过贵重稀有的送去太原。”

葛壮瞪大眼,“两船?够吗?”

“兖州冬天遭了灾,情况比较惨烈,一时半会也缓不过来,太原现在的生意已经做开了,就今年正月就已经从这里拿走了两船货,不然早撑不到你来了,多送些去错不了。”

“是,听三小姐的。”

将货册交给华明,一旁的华久眉头跳了跳。

“黄掌柜不在,华明,你去清点货物,照着货册上的来,记得将贵重的挑出来,再从另外的船上挑些一般的。”

小姐这是要重用他啊!华明大喜,双手接过货册,旋即又有些不太自信的道:“小姐,小的这是头一次做这细致活,担心做不好…”

“知道你是第一次做,我让翠凝去帮你。”

“是。”

“葛壮,你一路辛苦,先在这里歇两日再走不迟。”

“听三小姐的。”

待人都走了,华久才出列,跪下就要磕头。

华如初就防着他来这招,忙示意秋谨上前扶起人来,“久叔,你也算是我的长辈,别这样,华明做得好了我自然用他,他要是不会做事,我就是有心也不会让他掺和这些的,倒是有件事要你多费心些。”

华久抹了抹眼角,“是,小姐您说。”

“等事情缓和下来,我想将翠凝和夏言的婚事办了,要准备些什么东西你帮着买齐了,嫁妆方面自有秋谨去准备,你只管大面上的就是。”

“是,是,老奴一定用心。”

ps:谢谢晴空萬月童鞋的和氏壁,么么啦,撑不住了,今天只有两更,求粉红。

第四百九十九章分蛋糕

“广建茶园?”

“是,原本我是打算自己先吞独上一年再说,但是这事我一个人还真做不来,人手都为了大运河上那条财路奔波去了,我手边剩下的人不多,所以我打算邀兖州的大户一起做,不局限于一个昌邑,而是整个兖州,至于做茶技术我也会教,这个事学会易学好难,在这一点上我占足上风,再者说如果其他人自行研究出来了新茶叶,也未尝不能形成一种良性竞争。”

华如初定定的看着阿佑,眼里仿佛有光在跳跃,“来了兖州一年了,平日里我也了解了不少,兖州没有能做为特色代表的东西,但是兖州的土用来种茶树却是最合适不过,不过这个买卖可没官府什么事,就算以后我不在这里了,这买卖也得是我的。”

可是到底受益的还是他,闻佑重重的亲了如初一口,点头应下,“放心,你的买卖谁想染指也得先问过我。”

“早先我便让周荣在扬州替我收茶苗了,黄清源回来时应该会顺道带回来,现在移栽虽说晚了些,却也非是种不活,所需的地方我也选好了,你得给个正式的公文给我,以免以后麻烦。”

“恩,有什么是我能帮得上的吗?”

“暂时不急,等我需要的时候我再和你说。”

次日,华如初将齐南叫了过来。

“之前我派了人回太原摘茶,现在应该都摘干净了,你再带一拨人去,找那些活做得好的将茶树挖出来,记得多带点泥,装船送来昌邑。”

齐南心惊的抬头,“夫人,几个茶园加起来怕有上万株茶树,这…”

“全弄来。兖州需要一个好的开端,太原那里我会让人去栽上幼苗,幼苗护理容易,正好将心力都放在兖州。”

齐南还是觉得这工程太大,可是想到小姐的性子忙顺应下来。

“我会让翠凝去协助你,我这里没有那些规矩。婚前好好处一处才能让你们感情更好,不过该注意的地方还是要注意,以她名节为重。”

齐南大喜,什么念头都丢开了去,只记挂着可以和未婚妻共事了。

“这事不能再耽搁。明天就出发,多租些船去,装满一船就发回来一船。”

“是。”

华如初圈下来的那片地在昌邑城外五里左右。一半平原一半山,山峰普遍不高,却是一座连着一座,用来种茶叶最适合不过。

这日,城门口又出现了告示。

自从受灾时起,这个位置便极为受重视了,凡是贴在这里的东西识字不识字的都会过来看上一眼,不识字的就在那等着识字的过来念上一遍。

今日也不例外。

“招募启示:城外东边五里处将建大片茶园。需雇大量劳力,男女皆可,适龄者为十六岁至四十五岁。有意者可直接去城外东边五里进行登记,一日二十个铜板…”

高声念读的人还以为自己看错了,突然收了声。仔细又瞧了一遍,这一字没错啊!

他还是头一次看到写得这般直白的雇人告示,且男女都要。

“先生,你能不能再念一遍,我是不是听错了?”

被称为先生的男人收回心神,摇头道:“没有念错,就是东边城外五里要建一个茶园,需得雇大量劳力,男女皆可,年龄在十六岁至四十五岁之间,直接去那里就可登记。”

“真的是男女皆可?我回去叫我婆娘一声,二十个铜板啊,两个人就是四十个了。”

“我家崽子刚好满了十六,也可去。”

“我家那个才十五,不过长得高,说不定也可…”

一众人兴奋的交头接耳,有那心急的已经疾步回家了。

接连两年遭灾,家中有余粮余钱的百姓极少,粮食种子基本都是欠着债的,这让他们心里很有压力,只想快点还了债,现在有个门路让他们赚钱,在不知道人家要请多少人的情况下生怕这个机会被人夺了去,很快就都散了。

倒是那个识字的男人站在那里看了很久,这个告示很奇怪的没有落款,敢贴在这个地方他自是不担心是有人别有居心,他只是想知道这是谁的手笔。

兖州的茶叶仅有一家,众人皆知那是闻夫人的买卖,那现在大建茶园,又是以这种价钱大肆请人…

他想他知道了。

俗语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可这话放在华如初身上却是一点不合适。

明明她从未说起之事,甚至连面都没露,她建茶园之事便传遍了整个昌邑,知道是为闻夫人做事,百姓闻风而动,只要手里没有丢不开的事都去了城外东边。

“这倒是省事了,也好,等着别人找上门总好过明明是我将蛋糕分给别人吃却还得勉强着来。”

终于有了半日闲的华如初逗着已有八个月的儿子笑道,转而又说起了别的事,“娘,别让平平和安安早早就学走路,等他们的骨头长好一点会更好。”

任雅真和华清对望一眼,点头应下,终是没有将儿子写来的信中内容说出,亲家离得近,还是让夏家多照顾着点吧,女儿忙成这样,哪有时间照顾好孩子,真将孩子丢给下人带,她想着就不忍心。

要是媳妇觉得她偏心以后再说道就是,更何况儿子的意思也是先让她顾着如初这里。

华如初原以为会要等上几日才有人登门,哪想隔日众位夫人便相约来了。

打头的依旧是纪夫人杜氏。

“夫人是爽利人,民妇也不兜圈子了,我们此次前来为的就是那茶园之事,不知夫人可有什么说道的,也指点我们一二。”

“在这之前,我想先问问你们,你们祖祖辈辈在兖州生活了这许多年,可知道有什么东西是能代表兖州的,也就是说,在外提起某样东西,大家会知道这东西只有兖州有。看到那样东西就知道这是兖州的,有吗?”

众人对望一眼,再一想,纷纷摇头。

“我就是个俗人,喜爱黄白之物,也喜欢赚银子的痛快感。所以手底下有不少买卖,来兖州一年,大大小小的铺子也开了不少,可直至如今我也没能找出兖州的特色。”

眼光在众人身上扫过,华如初喝了口茶润喉。继续道:“不知有没有哪位去过太原,如果去过当知道茶叶曾是皇上未登基前一处来钱极快的店铺,而做茶叶的方法。却是我教的,皇上登基后将手底下的茶园全部赐给了我,这买卖才能在兖州做起来,皇上知道兖州情况不好,也是存了贴补之心的,不怕告诉几位,那个茶叶铺子虽说由我的人在经营,表面上也是交足商税。但是这个铺子的银钱我却是全交给了我家大人的。

非我之财我不会去贪,但是我心里却也有了点想法,兖州没有特色。我便做出特色来,我特意找人看了兖州的土质,是非常适合种茶树的。那么,是否能将兖州发展成一个茶叶之乡呢?想要做成那般规模,以我一人之力却也吃不下,所以你们不用担心,从一开始我便预留了你们的份,只要你们信得过我,是试种一些还是大范围种植都随你们的意,若是你们有意自己制茶,我也会让人去指点,当然,我更希望你们能将采摘的嫩芽卖给我,不知我说的可明白?”

在场的毕竟都是少有出门的女人,花了些时间消化完这话中的意思后,一个大眼妇人出声问,“夫人愿意将做茶叶的技术教给我们?”

华如初笑,“南朝九州得有多少人,茶叶是消耗品,我就是心再大又岂能独吞下这么大个市场?你们放心,我既然敢应承就绝不会敷衍,你们只管回去和家人商量此事就是,要是有心有门道的,这时候移栽还来得及,再晚些却是不合适了,得等到十月左右才能移栽,不然会难种活,到时损失就大了,且若是茶苗,今年种下明年小有采摘,但是量不会太多,后年会好许多,但真要大丰收得两年后,这个你们要有心理准备,投进去的钱不是马上会有回报的,但是等到茶树长成,却至少能丰收几十年,要是护理得好了,上百年也未尝不可能,这点你们回去也要说清楚。”

听到茶树少说也能丰收几十年,一众女人的眼睛就亮了,就算一开始投入得多点,这买卖也不赔啊!

还是那个大眼妇人接话,“可我们并不会护理…”

“我的人也还在摸索当中,多少也有些心得了,到时一定不会藏私。”

“可是您和闻大人不可能在这里呆上一辈子,到时…”纪夫人迟疑的说出心中担忧。

“我的茶园在这里,到时自不会丢下你们不管。”华如初放下茶杯,双手交叠着放在小腹上,上身坐得笔直,“我跑不了。”

“夫人,我不是这个意思…”纪夫人大急,忙站起来解释。

“我知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们,做什么买卖都有风险,做茶叶同样是,要是再来一次去年那样的早灾雪灾,茶树的收成肯定是要受影响,相比起其他买卖,这已经算是小风险了,再者说我只会比你们投入更大,要是真那么倒霉我肯定是最垫底的那个,这么一想,你们是不是觉得这事值得一拼了?”

大眼妇人站起身来福了一福,“民妇这就回去和夫君商量,民妇告退。”

有人带头,几乎是几息间,刚才还满屋子的人这会全空了。

华如初笑,这事,成了。

ps:前几天写灾难的剧情,我觉得整个人生都是昏暗的,家里持续低气压,给儿子喂饭不吃时我还吼他:人家都没饭吃了,你还名堂多,家里保姆是亲戚,说我疯了…

然后今天,终于将那段写过去了,一切都要好起来了,我就觉得今天太阳都格外好,带着儿子出去玩了会,因为写书,我很久没带他出去玩了…

写ps这一段的时候,心情超好。

写于二十三日,没有三更的这日。

第五百章解惑

事情确实是成了。

第二日闻佑便收到了纪子兴的帖子,并极为婉转的说明想请夫人一起。

闻佑将帖子递给如初,“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银子。”华如初笑得眉眼弯弯,仿佛看到了银子往自己荷包飞的场景。

闻佑也笑,兖州的税收一直就不多,要是能将茶叶做起来,官府也就不用那般紧裤腰带了。

要是没来兖州呆上这一年,他绝不会相信官员能当到这程度,一个地方能穷到这程度。

回过头去看,那么难的局面他都不敢相信自己居然硬撑了过来。

当然,如初是幕后最大的功臣。

抱着人重重亲了一口,闻佑软声道:“他们估计是知道明日休沐,这帖子才来得这般及时。”

“就是不休沐,这帖子说不定都会来,我觉得他们应该是等不及了,昨日我便告诉了那帮娘子军,茶树的移栽时间已经快过了,他们急了。”

闻佑笑,眼里尽是缱绻绵绵的情意,“他们信你这个州牧夫人,觉得跟着你没错。”

“本来就是,我什么时候做过赔本买卖了。”华如初骄傲的抬起小下巴,正好方便了闻佑,一低头便吻了上去。

一夜春光无限。

闻佑难得能睡到太阳升起时,在他臂弯里的如初更是睡得脸红扑扑的,看起来就跟少女无二致,一点不像生过孩子的妇人。

想到孩子,闻佑心底更添柔软,也愧疚,他太忙了,早起去点卯时他们还未醒,等他回来时他们已经睡了,要不是偶尔会挤时间回来一起用饭,恐怕孩子都要不认得他了。

华如初动了动。往背后的暖源处蹭了蹭,本来还迷糊着的脑子在感觉到抵在自己臀部的硬物时瞬间清醒了。

“醒了?”

“恩。”华如初不敢再动,经验告诉她,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再动,不然后果,得她负。

昨晚折腾了半宿。她对这门子事暂时不爱了。

闻佑眼中闪过笑意,低头亲了亲她额头,道:“起吧,中午得去赴约,上午我们多抱抱孩子。”

“好。”华如初求之不得。从他怀中坐起身来掀了被子就要下床,一接触到冷空气马上反应过来——她不着寸缕。

“如初,这是在勾引我吗?不如。我们不要这么早起了…”身后的男人贴上来,还蹭了蹭她,再清晰不过的硬物抵着她,华如初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现在已经不早了,阿佑,你都好些天没有抱抱安安了。”

闻佑忍不住低低的笑出声来,将被子好好的搭在如初身上,自己掀起被子先下了床。

身高腿长的男人一鉴无余。

身材好到让华如初眼睛都移不开。什么超模名模,和阿佑一比都是渣渣。

“如初,眼神不要这么热情。我会忍不住…”抓着衣服,闻佑回头,昂扬着的某处地方仿佛在替他做证一样。

华如初瞬间红了脸。这一大早的,她到底是想怎样!

“穿这套衣服如何?”逗够了人,闻佑看了眼自己手里抓着的衣服,在如初的衣服里挑了一件颜色接近的出来。

“恩,好。”扯过旁边搭着的肚兜穿上,又将亵裤摸进被子里套上,华如初才敢掀了被子。

走近阿佑接过衣服草草穿上,华如初先侍候着给阿佑穿好衣服束好头发,这才扬声叫人进来侍候。

等到两人收拾妥当走出房间时已是日上三竿。

对于两人的晚起就连任雅真都没有多说半句,女儿女婿都太忙了,难得有一天休的,她巴不得他们能更迟些起。

用了早饭,和儿女玩了一会,华如初才和娘亲说起要出门赴约之事。

任雅真瞪她,“你就不能在家好好歇上一日,怎么好像天底下就你最忙似的。”

“我还真有这感觉,这天下底恐怕没有比我更忙的女人了,但是娘,我快活。”华如初笑得眉眼弯弯的模样整个透出来一股子快活,不用说其他人也感觉得出来。

就是因为如此,任雅真才会如此放任她。

优雅的白她一眼,“我懒得管你,佑儿好不容易才能歇上一日,你别净拉着他忙活。”

华如初直喊冤,“我这么忙活是为了谁啊,娘,您不能这么偏心。”

“你为谁忙活是真,为了银子也是真,养你十多年,我还不知道你了,行了行了,赶紧走,别在我跟前惹我烦。”

闻佑忍笑朝岳母施了一礼,拉着人走开。

华如初委屈的直扁嘴,走远了都还拧了闻佑腰上一把,“我娘现在净疼你去了。”

闻佑的眼神一直都是有笑意的,此时却是真的笑出了声,“娘疼我,我双倍的疼你,还不是一样?”

这么一算,华如初心里舒服了。

不过嘴上还是不饶人,“我娘疼你,你是不是挺得意的?”

“早先你不是还担心我会不自在吗?现在这样你不是应该觉得高兴?”

她当然高兴,娘心疼阿佑她更是求之不得,她总觉得阿佑付出太多,所得太少,他自己祁盼的更少,这就让她更想将世上最好的东西都送到他面前来。

她想看阿佑笑。

就跟现在一样。

不过心里是这么想,她才不会真这么表现出来!

哼了哼,华如初撇开头不接话了。

闻佑牵着她慢悠悠的走,神情温柔的和上衙时完全判若两人。

纪家搬回了之前的老宅子,比文家自是不如,看起来却也是宅第深深。

纪子兴亲自在门口守着,看到马车忙整了整衣服迎上去。

经过这一年,有心人都知道闻大人喜骑马,今日却是坐马车前来,这让纪子兴不解的同时又有些担心,可别不是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