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了捏华琬的手,赵允旻与喜娘说道:“先为我们成礼,成礼后伺候太子妃更衣。”

“是,殿下。”喜娘立即吩咐宫婢准备喜秤和合卺酒。

大红蔽膝被挑起,现出春花晓月般的妙人儿。

喜娘奉上合卺酒,“祝太子和太子妃和合如意,子孙满堂。”

合卺酒交腕饮尽,礼便全了。

赵允旻深情地凝望华琬,“阿琬在殿里歇息,我尽快回来。”

送走赵允旻,宫婢为华琬脱下凤冠霞帔,洗去面上铅华。

换上柔软茜红常衫,华琬整个人松懈下来。

内殿烧了地龙很暖和,华琬靠在矮塌上犯迷糊。

不知过了多久,华琬感觉面上酥酥痒痒,似乎有人在用发梢撩她。

华琬睁开眼睛,对上赵允旻熠熠发亮的眸光。

华琬挠挠头,大喜的日子她不好好等夫郎回房,竟睡着了,“殿下喝了多少酒,可会难受。”

华琬要起身,被赵允旻按住,得意地说道:“安琚他们全醉倒了,横七竖八地倒在桌案下,唯有我心里念着阿琬,保全了清醒。”

“殿下说的甚醉话。”华琬刚睡醒,漂亮的杏眼蒙一层水雾,脸颊微透粉色,娇憨的模样令微醺的赵允旻心神荡漾。

“阿琬,为我更衣。”宫婢皆被赵允旻遣走,他不需要旁人伺候。

华琬笨拙地替赵允旻解下大红喜袍,柔软的手指碰在赵允旻硬实的胸膛,似点火一般,惹得赵允旻浑身发烫。

赵允旻忍耐着,迅速在华琬唇上映下一吻,“阿琬,我去沐浴,等我一会,千万别睡着。”

华琬羞涩地坐在铺银红褥子的矮塌上,琢磨自己是不是应该睡着了去。

不待华琬想明白,赵允旻已经披松垮的中衣进来。

走到华琬跟前,赵允旻半跪在地,双手揽住华琬柔软腰肢,声音轻缓地说道:“阿琬,今日你我终成秦晋了。”

“嗯。”华琬俯身吻在赵允旻鬓角,“山一程,水一程,与君共此生。”

赵允旻打横抱起华琬。

皎白月光照在随风轻动的红纱账,红烛春意、金风雨露,彼此交辉的相融胜却人间无数。

第269章大结局(上)

华琬疲累地窝在赵允旻怀里沉沉睡去。

撩开挡住华琬娇美侧颜的青丝,赵允旻看的痴迷,暗道此生得一心人足矣。

阿琬身子太娇弱,赵允旻又心疼又愧疚,寻思明日要令御膳房为华琬多炖进补的吃食。

守候华琬一夜,直到卯时中刻赵允旻才微有困意。

搂了搂华琬,彼此贴得更紧了,赵允旻才满足地闭上眼准备睡一会。

这两日不用上朝,旁的人不会打扰他。

刚迷糊,赵允旻察觉到有人往东宫疾行。

赵允旻无奈地抚了抚额,他第一次觉得听力太好也是件麻烦事。

“让开,快让开,再不让我进去我就生气了!”睿宗帝在东宫殿外大声嚷嚷,“都什么时辰,还睡,一会耽搁了上朝,耽误我大事。”

“皇上,今儿是殿下与太子妃成亲第一日,无早朝。”连公公一头汗地赶来,看见皇上叉腰数落东宫内侍,忙上前解释。

睿宗帝疑惑地看向连公公,“无早朝?谁说的,我怎么不知道。”

“皇上,这是规矩。”连公公寻思得快些将皇上弄走了,否则一会真吵醒殿下和太子妃。

睿宗帝得了返童症,心性与小儿一般,哪里听得懂甚叫规矩,唯有意识里深念几桩事,事未办完,他就没法像小陶那样安心地玩闹。

“好,我随你回去。”

四周宫人松口气,见睿宗帝跟在连公公身后便各自散开。

连公公躬下身要扶睿宗帝,却发现皇上猛地转身朝内殿冲去。

“哎呦、哎呦,皇上!不得了了。”连公公是欲哭无泪,皇上身子一日比一日硬朗,真跑起来,他这把老骨头哪里追得上。

宫人亦傻眼了,谁能料到堂堂新宋皇上还会出尔反尔,阻拦不及,眼睁睁地看着皇上进内殿。

“父皇。”

睿宗帝刚到琉璃隔前,就被赵允旻拦下。

睿宗帝没瞧见赵允旻身上临时披上的松垮氅衣,咧嘴笑道:“这不醒了吗,那些个不见眼的奴才,敢骗我。”

赵允旻一脸的无可奈何,“父皇,天还未亮,怎不多歇一会。”

睿宗帝小心翼翼地从袖笼里掏出明黄卷轴,警惕地看看周围,见宫人不再上前才与赵允旻说道:“好皇儿,你答应过父皇,成亲后即位,诏书一早写好,不若今儿把事办了,为父可安心。”

赵允旻哭笑不得,“父皇,不急,儿臣已经命礼部准备,三日后才是即位大典。”

“还要等三日?”睿宗帝登时跨下脸,正要哀嚎,赵允旻打了个噤声的手势。

睿宗帝心性像孩童,但人不傻,压低了声音嘟囔,“给儿子娶了个懒媳妇。”

这次睿宗帝是真离开东宫了。

赵允旻回到内室,见华琬揉着眼睛坐起来。

“阿琬,吵醒你了。”赵允旻拉过华琬的手放在他的绢丝裤子上。

华琬想起昨夜事情,羞得埋下脸,“殿下,父皇匆忙过来是有急事?”

“无事。”赵允旻伸手拢上柔软,慢慢摩挲,“三日后宫里会举行登基大典,阿琬是新宋皇后,是我这一生唯一的妻。”

华琬攀上赵允旻肩膀,软软的吻落在赵允旻唇边。

书中都教女子应该贤良淑德、宽容大度,相夫教子的同时还应为夫纳妾开枝散叶。

何况殿下将会是皇上。

可华琬不愿意,不管书中怎么说,她都不高兴旁的女子与她分享殿下。

如此她就借殿下对她的宠爱任性一次。

赵允旻高贵的眉眼荡漾欢愉,华琬樱桃小唇循了感觉一开一合,吻得甜蜜生涩。

赵允旻再也把持不住,栖身压下,扯开阻隔彼此温度的薄衫,有力地侵入华琬腿间。

难怪世间都道只羡鸳鸯不羡仙,少年恩爱的滋味,果能颠倒众生。

……

三日后。

睿宗帝下诏书让位,赵允旻登基为新皇,改年号为‘嘉乾’。

睿宗帝尊为太上皇,叶贤妃为贤太妃。

赵允旻准备了一处上佳宫殿请太上皇和贤太妃入住,可太上皇住惯萃音阁,不肯挪地,赵允旻遂命人将萃音阁重新修葺。

刚过及笄之年的华琬,不但拥有倾国容貌,更有高雅娴静的神态和雍容气度,待人处事大方、谦和,朝中无人质疑其出身和皇上对她的专宠。

很快赵允旻认小陶为义妹,封为云欣公主,赐公主府并接陶学录同住。

小陶最欢喜和期待的事情是进宫陪太上皇斗草、弹珠子,每日玩得不亦乐乎。

穆堂主在赵允旻的鼓励下,数次寻陶学录解释,可惜单在此事上,陶学录一句不听。

皇宫内还特意为华琬建了一所工事房,华琬虽贵为皇后,可仍喜欢工巧之事,皇上的九龙金冠和饰物,皆由她亲手制,六院匠师也常进宫与华琬探论技艺。

安琚被提拔为神策军中尉,赐婚云岚长公主,择当年五月成亲,正好与菡娘同月。

新皇登基三月,减免新宋国四十五项无端杂税,降五成丁粮和商、农税。

在赵允旻授意下,靳煜率刑部复查疑案,查出数百件冤案,缉捕真正的恶人和贪官,释放和补偿无辜百姓。

新宋上上下下迎来一片新气象,跟随赵允旻的兄弟皆得重视,兢兢业业地各司其职,唯有华琬的表哥李仲仁,从翰林院调至户部,升为四品侍郎却迟迟未上任。

李家早也搬到一处大宅院,葛氏进宫拜见华琬时,除了感激华琬,还忍不住数落李仲仁和耽搁李仲仁前途的小娘。

李家不知道寇妤泠身份,只言其来路不正,是个狐媚子,担心自家儿子再任性地不去户部公衙上任,最后惹恼皇上会被罢官,恳求华琬劝李仲仁。

华琬笑着安慰葛氏,虽知皇上不可能迁怒李仲仁,还是唤了李仲仁进宫说话。

“下官见过皇后,皇后万福金安。”

李仲仁朝华琬见了礼,身上新制的秋香色直缀显得宽大。

华琬皱了皱眉,表哥又清瘦了。

“表哥仍时常去城郊?”华琬询问道。

李仲仁点点头又摇摇头,心绪平和,“以后不用去了,寇家娘子已想明白,隐姓埋名,自请前往济仁堂做善事,下官也答应家里说亲。”

“表哥能放下,我们就都放心了。”华琬感激一笑。

李仲仁是她表哥,亲事备受瞩目,寇妤泠的身份,早已不可能当李仲仁正妻。

第270章大结局(下)

时年五月,云岚和菡娘的全礼相隔六日,华琬皆亲自前往为手帕交添妆。

这日参加完安琚和云岚全礼宴,华琬离开公主府时忽觉身上不适,分明未吃什么,小腹却胀得慌,头也一阵阵犯晕。

“阿琬,小心。”临登马车华琬身子晃了晃,赵允旻忙扶住华琬。

见华琬脸色不好,赵允旻将马匹交给侍卫,抱着华琬一同乘马车,“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华琬点点头,“有些犯晕,大约是天热了,赵郎不用担心。”

赵允旻吻了吻华琬额头,“一会让御医把脉,殿内再多放两盆冰瓮。”

“嗯,都听赵郎的。”华琬乖巧地偎依在赵允旻怀里,安心地阖眼歇息。

……

“你是说阿琬有身孕了!”赵允旻很激动,立即吩咐御医为华琬开养身子和安胎的药,又紧张地问道:“阿琬瘦弱,怀孕可会疲累和伤身。”

御医笑道:“皇上放心,皇后脉象很好,喜脉也足,只要好生调理,定是无碍的。”

幔帐里华琬听见赵允旻和御医的对话,缩手扶在肚子上,心里喜滋滋的。

她与殿下成亲数月,得此喜讯,自然满心欢喜。

宫里因为皇后有身孕而紧张起来,尤其是御膳房,孕妇不能吃的全部被清出,皇上也跟着不肯吃那些。

华琬不能常出宫,大家便轮流进宫陪她。

这日罗院使、辛苍、辛芜陪华琬用过午膳,说了会话,正准备告辞让华琬休息,辛苍忽然支支吾吾的不肯走。

“怎么了?”华琬问道,她怀了身子不能多做工巧之事,可得空还是会指点辛苍和辛芜,华琬知道上月辛家姐妹为北梁皇上,亦是原先的北梁二皇子,制了一顶花丝图腾金冠,技艺纯熟,已经不亚于她。

“皇后娘娘,昨儿我们收到北梁寄来的书信,皇上召我们姐妹回去,要求即日启程。”辛苍不舍地看着华琬,辛芜眼里更泛起泪花。

严天佑除了召姐妹回北梁,还送了许多名贵雪山奇珍和一张无暇的雪狼毛皮指名给华琬。

华琬愣了愣,辛苍和辛芜是以她徒弟的身份留在新宋,但这段时日相处下来,已情同姐妹,辛苍和辛芜更是帮了她许多忙,救过她数次。

虽说一直知道二人学成要回北梁,不可能勉强,可一时间心里难免空落。

华琬招了招手,让两姐妹在身边坐下,将二人的手叠放在掌心,“北梁皇子此时节召你们回去是好的,天气暖和,再迟些北梁下雪路就难行了,学成文武艺,自该报于国家,我不会强留你们,一会我就吩咐人准备,除了路程上需要的粮资和皇上备的礼物,还有我手抄的花丝编册一起带走,你们在京中最后陪我几日,待行装备妥,便上路吧。”

“谢谢皇后。”

辛苍和辛芜走下白玉阶,朝华琬深深叩拜。

……

嘉乾九年。

赵允旻见华琬闲的无趣,干脆将朝政之事放一边,和华琬一起换上寻常袍衫溜出皇宫。

微服私访的同时,顺道去游栏听两场戏,寻些有趣的事。

街边商铺繁盛,宾客往来,挑夫叫卖声中气十足,孩童的玩闹声清灵可爱。

这些年新宋国在赵允旻的治理下繁荣富庶,两年前新宋和北梁联军压境大燕,大燕迫于压力不得已割让西南、西北两方各三千里土地给新宋和北梁。

新宋分得的土地虽贫瘠荒凉,却是饲养战马的良地。

新宋军力大增,甚至培养出了不逊于北梁的铁骑。

内安外强,民间百姓过上路不拾遗、门不闭户的生活,新宋是一片大好光景。

华琬到小贩那买了包零嘴,拈了颗葡萄干送到赵允旻嘴边,两人正偎依在一起说话,忽听见不远处的杂货铺子传来熟悉的声音。

华琬牵着赵允旻悄悄地走过去,瞧见自家儿子和云岚公主府的小郡王安晨希在里面。

华琬立时板下脸,两小子不安分在弘文馆念书,偷偷跑到集市上闲逛,身旁还只带了两名愣头愣脑的小内侍,昨日太傅才和她告状言太子越来越不服管束的。

华琬一甩湖蓝衫袖,要进去抓儿子赵清奕,被赵允旻一下抱住,带到墙角,贴在耳边道:“我们儿子已经很出色了,常出来到坊间也是好事,我们听听他们在干嘛。”

“要被你宠坏了。”华琬娇嗔地瞪赵允旻一眼。

“阿琬替我生个小公主,我就不宠儿子了。”赵允旻朝华琬耳根吹热气。

华琬红着脸拿手肘撞赵允旻肚子,“别说话,我都听不清儿子在说什么。”

赵允旻亲了亲华琬,也仔细听起来。

“这只瓷娃娃很可爱,送给萱妹妹一定喜欢。”赵清奕笑道,年仅八岁,说话处事已显稳重。

胖嘟嘟的安晨希抓起瓷娃娃,“奕哥哥,瓷娃娃由我送给萱妹妹好不好,前儿我惹她生气,她不理我了。”

“当然可以,不过以后你得大度些,尤其是对女孩儿,父皇……”赵清奕说错话顿了顿,“我爹凡事都让着我娘,我娘说什么爹就应什么,如此我娘天天开心。”

安晨希挠脑袋,皇上和皇后怎样他不懂,他只知道自己爹娘总吵吵闹闹的,不过下人言他爹娘感情越吵越好。

是太子哥哥说得对,还是他爹娘对呢?小安郎想不通了。

华琬与赵允旻相互一望,忍不住好笑,姚凝萱是菡娘和姚大郎的嫡长女,比安晨希晚生一月,冰雪聪明,打小就是美人胚子。

华琬未料两孩子小小年纪就知道讨小姑娘高兴。

赵清奕和安晨希哥两好的手牵手出铺子,赵允旻忙和华琬躲往一旁,

两人猫腰跟在孩子身后,两孩子看到一处茶肆围满人,又挤进去瞧热闹。

华琬朝茶肆望去,原来茶肆二楼格窗外的挂栏上坐了一位年约六、七岁的小娘。

两条小腿儿凌空晃啊晃,华琬吓一跳。

“赵郎,这孩子胆子真大。”

“不用担心,真掉下来我会去接。”

华琬和赵允旻说话间那小娘站了起来,挂栏不过三寸宽,随着众人惊呼,小娘一脚踩空。

赵允旻要去救人,发现他儿子先轻功跃起,抱住小娘稳稳地落在地面。

赵允旻满意地点头,华琬拍抚胸口,她被吓出一身冷汗。

安晨希跑到赵清奕身旁,先问赵清奕好不好,再看向小娘时直了眼睛,他还没见过比萱妹妹更漂亮可爱的小娘。

“谢谢你救了我。”小娘弯起眉眼,朝赵清奕笑道,声音甜甜的很好听。

“姑娘无事便好,往后万万不可再做如此危险的事,对了,姑娘怎会一人在茶肆,你家人呢。”赵清奕懂事地问道。

小娘不以为意,也不后怕,摇头晃脑的,“我叫戚千瑶,是石鼓书院的学生,随师兄、师姐出门采风……”

孩子们说什么华琬听不清,赵允旻却听见了,若有所思地与华琬说道:“阿琬,我们快些将儿子培养出来,让他登基当皇上,然后我带华琬游山玩水、把酒桑麻可好?”

华琬眼睛一亮,忙不迭地点头,叮嘱赵允旻要对儿子再严格些。

另一处赵清奕觉得鼻子有点痒,抬手揉了揉,他还不知自己被爹娘‘算计’了。

阳光暖暖地照在焕然一新的国家,赵允旻和华琬携手于史书上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宋迎来空前盛世,这对璧人更成为世代称颂的明君贤后。

繁华之下史书仍在翻页,历史还在继续,一个传说的结束,亦是许多故事的开始。《华簪录》写了八个月,今天更大结局章心里挺舍不得的,不知道亲们满意不

还有几章番外,下周一开始更,亲们记得回来看。

番外一清秋诉流年(赵允旻篇)

九岁那年,我被送到了北梁。

北梁是每年有一半时间被雪覆盖的国家,很冷,冬日的风能吹得人眼角眉梢覆满冰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