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老夫人救我!这件事,我确实事先不知道啊,那一套玉雕里,怎么会混了其他成色的东西,我平日里只是管账,管家,对玉石也不是很懂,正因为不懂,所以,我在把寿礼准备好之后,还特意请二爷去看了一眼,二爷当时也没说有什么不好的,如今出了事,怎么能就怪到我一个人头上来呢。”

宁氏的话让段氏敛目,想了想之后,到底是没有抽回宁氏抓着自己的衣袖,宁氏是老三家的,是她的嫡亲儿媳,若因为老二几句话,就完全把老三家的推出去,那今后岂不是让老二在府里的声势更大了嘛,段氏考虑再三,心里也有了决定。

看向了蹙眉立在傅远身旁的傅庆昭,段氏说道:

“老二,老三家说的可是实情?你之前看过寿礼?”

傅庆昭似乎早就想到段氏会这么问,上前一步,对答如流:“回母亲,是。她的确给我瞧过一眼,我当时没往这方面想,疏忽了。”

段氏与宁氏对视一眼,拔腿来到傅庆昭跟前儿,说道:“哼哼,好一个疏忽了。这府里,乃至整个京城之中,谁不知道你傅二爷的才学,简单的分辨玉石,连你都做不到,何况是个深宅妇人?这件事,我倒是觉得老三家的颇有些冤枉,若她自作主张,一手包办也就算了,可她在准备之后,还特意给你瞧过,你自己没分辨出来,如今出事,倒要将所有罪责怪到她一个妇人身上,还兴师动众的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你觉得妥当吗?”

傅庆昭鼻眼观心,不卑不亢:

“母亲所言差矣,正所谓有心算计无心,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我纵然生了七窍玲珑心,也抵不过家里人的有心算计。母亲只怪我疏忽,却不知玉石分辨本就不是简单之事,单凭一眼,很难看出异样。母亲也不必急于替三弟妹开脱,我既然告了她的罪,那便绝不会是信口雌黄,请母亲与父亲及诸位兄弟,见过证人之后再做分说不迟。”

作者有话要说:爹爹醒悟过来之后,战斗力也是爆表的。明天继续!明天三更!但是——

从下章开始,花叔又要做防盗了!

请大家理解,作者写文不易,每天拼肝到爆,写出来的文字,却被盗文网秒盗,那感觉实在郁闷,现在有很多作者都开始做防盗,其实作者们也怕麻烦,也怕引起读者的反感,也怕受到拘束,但是真没办法,盗文网太猖獗了。

防盗章尽管没什么大用,但是防盗的态度还是要有的。能多防几小时,几分钟,也就算了有了意义。

防盗的话,一般每天都是三章,凌晨发出来,白天里分早中午三个时段替换,也许有点不准时,但当天肯定会全部替换掉,如果当天没替换,我会发红包跟大家请罪。而替换的字数绝对比防盗章的字数要多(因为晋江的设定程序就是v章字数修改时,只能多,不能少,所以大家放心。)

最后说一句:希望大家支持正版,做一个正直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这里感谢每一位支持正版的读者,因为有你们的坚持和支持,作者才能继续走下去。谢谢~~~

第29章

第29章

晋/江/独/家/发/表,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与/分/享,请/盗/文/自/重/!

傅庆昭从前只是不管事,可现在一旦管起来,便如他自己所言,绝不会是信口雌黄,定要做好万全准备。随着他话音落下,傅安便走到门外,一击掌后,两个护院便押着宁氏身边回事处的管家孙福过来,宁氏瞧见了孙福,脸色就沉了下来,目光中现出了慌乱。

两个护院在傅安的指挥下,将垂头丧气的孙福押着跪到了众人面前,孙福结结巴巴的给众人磕头行礼,却是不敢去看一旁怒目瞪着自己的宁氏。

傅庆昭走到孙福面前,居高临下,冷声说道:

“孙福,你且将你知道的说与老太爷与老夫人听听,不得隐瞒。”

随着孙福的出现,段氏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她有心护着老三家的,可是老三家的太不争气,做手脚便罢了,给人抓了现行,还留下了这等后患,人证物证齐全,目光微动,将衣袖从宁氏手中抽出,很快的做出了决定,她的确不希望三房被二房压着,但那是在不会牵连自己的情况下,如今二房证据确凿,她若强行为老三家的出头,到最后,人未必能救下,她自己还会惹了老太爷不高兴。

“回老太爷,老夫人,还有诸位爷,诸位夫人,小的是一时糊涂,听了三夫人的话,在二夫人的寿礼上做了手脚。”孙福出卖起宁氏来,一点都不含糊,傅远听了眉头立刻又竖了起来,指着宁氏忍着怒火,对孙福道:

“说下去!她如何让你在寿礼上做手脚了?我倒要听听,这人心到底能龌龊成什么样!”

宁氏吓得惊声尖叫,对孙福吼道:“孙福你胡说八道什么,收了人家多大的好处,才让你这般诬陷于我?”

孙福被宁氏的话吓得身子一抖,也不敢回头与宁氏对峙,只把头磕到了地面,瓮声继续说道:“小人不敢诬陷,句句属实,那副生肖玉雕是城东珍宝阁的东西,市面价卖三千两银子,十二座玉雕都是用的一整块玉质,那尊青石玉的羊雕,是后来找春柳巷中的王匠人,按照原来的羊雕样子另外做的,王匠人是城内出名的造假师傅,单单那一尊仿制羊雕,就花了整整一千两,这笔银子便是从账房出去的,小人句句属实,绝不敢有一丝胡说啊。”

宁氏整个人仿佛疯了一般,扑上去厮打孙福,泼妇一般叫骂:

“胡说!全都是胡说!这些是谁教你说的?我何时让你去做玉雕了?你敢说,是我吩咐你去做的吗?你敢拿你那刚出世孙儿的性命来发这个誓吗?若非我亲口授意你,你那孙儿便不得好死,你敢说吗?”

这样的宁氏,谁也没见过,全都被吓了一跳,傅远拧眉不语,段氏犹豫片刻,见孙福不敢言语,便跟着追问:

“孙福,你先前所言之事,可是三夫人亲口吩咐你的?”

孙福被打了好几巴掌,也不敢还手,听段氏所言之后,便抬眼看了看双手拢入袖中,好整以暇站在一侧的傅庆昭,然后缓缓摇了摇头,道:“不,不是三夫人亲口吩咐的,是三夫人的贴身婢女香柔来传话的。”

得了孙福这么一句话,宁氏便又激动起来:

“老太爷和老夫人明鉴啊,不是我吩咐的,这事儿我从头到尾就不知道,香柔,香柔呢,传香柔来问,若是这件事是我吩咐她做的,我便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宁氏这番话声情并茂,声泪俱下,看着实在不像是作假,萧氏转头看了一眼傅新桐,傅新桐在她手背上拍了两下,算是安慰,不过,心中却对接下来的发展趋势有了数,宁氏绝非好对付之人,就算傅庆昭抓到了孙福,并成功让他站出来指认宁氏,却也没算到宁氏还有后招,不用想也知道,宁氏既然敢把香柔给推出来,那香柔便定然会认下这罪名,解救宁氏于水火。

段氏也想到了这一点,知道宁氏敢传香柔上来,绝不会是自寻死路的做法,只要宁氏有把握让香柔认下罪名,那今天这事儿就还不算太糟。

宁氏含泪的目光紧盯着段氏,带着乞求,段氏起身说道:“去,将香柔给传来问话,事已至此,定要有个说法出来。”

门外婆子应声而去,片刻便将香柔给擒了过来,香柔脸色惨白的被押到了众人面前,偷偷摸摸看了一眼宁氏之后,便被段氏的大喝声给吓得跪趴下去。

“香柔,二夫人寿礼之事,你可有说的,如今孙福指证,说一切都是由你口中传达,是你让他做手脚害二夫人,是也不是?有没有人指使你,这事儿与三夫人可有干系?你且好生回答,若有假话,我扒了你的皮!”

段氏主母威风,香柔浑身打摆子,微微抬起头来,嘴唇都有些发青了,两只眼睛左右动了动,然后才跪着爬到了段氏跟前儿求饶:

“老夫人饶命,老夫人饶命啊!这事儿…这事儿跟三夫人没关系,是,是奴婢自作主张的。三夫人待我恩重如山,奴婢就算当牛做马也不能报答她,奴婢日日看着三夫人为家里操心劳力,日夜不分,身子都熬坏了,奴婢心疼啊,可三夫人做了那么多事,最终却还落不得好,二夫人仗着身份,总是让三夫人受气,处处给我们夫人为难,奴婢实在看不过眼,这才,这才动了护主的歪心思,奴婢错了,是奴婢私自让孙福去做手脚的,奴婢只是想让二夫人出个错漏,今后别那么嚣张,我们夫人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这件事情,奴婢错了,奴婢再也不敢了,老夫人饶命啊。”

香柔的这一长段自白,听得傅新桐冷冷一笑,宁氏难缠,她身边的人也是伶牙俐齿,也不知宁氏对她有什么生死救命的大恩,让她不顾性命替宁氏承担罪责的同时,还要发挥余热,踩一踩萧氏,居然把自己描述成一个看不惯主人被欺负而动心思护主的忠仆形象,而如果她这形象成立的话,萧氏就变成了那个最终欺压妯娌的恶人。

萧氏听了香柔这些话,算是彻底认清了这对主仆的为人,忍不住要站起来为自己分辨,却被傅新桐和傅庆昭一左一右按住,萧氏左右看了看这对父女,傅新桐对萧氏轻轻摇了摇头,递去一抹‘稍安勿躁’的目光。

现在不是回应这些话的时候,越是回应争吵,越能给宁氏机会,让她更有说服力来抹黑萧氏和二房,所以,不回应比回应好,倒要看看这对主仆,还能演出什么好戏来。

宁氏脸上满是震惊,指着香柔,痛心道:

“香柔,竟真的是你!你为何要如此害我?我待你如亲姐妹一般,你何苦这般…陷我于不义啊?”

香柔惭愧低头:“三夫人宅心仁厚,待香柔恩重如山,府中上下无人不说三夫人是菩萨再世,您待奴婢如亲姐妹一般,奴婢怎会不知感恩呢,正因如此,所以奴婢瞧见夫人被人欺负,心中便不忿,您处处忍让,替人着想,可是别人却总欺您,奴婢看在眼中,实在替三夫人不值啊。”

接下来的对话,肉麻的简直叫人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宁氏和香柔抱头痛哭,做足了主仆情深的戏码,厅内众人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审下去了,傅新桐敛目想了想,清脆的声音在厅中冷静的响起:

“说了这么多,那害我娘亲的到底是三婶还是香柔?怎么就哭上了?你们主仆恩情如何,与今日所言之事有关系吗?难不成就因为你们主仆情深,今次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对礼处中,我与娘亲差点被御前侍卫押着去太后面前认罪,只不知若真那般,我与母亲抱在一起哭一哭母女情深,太后会不会对我们手下留情,会不会原谅我们傅家以次充好,欺上瞒下的罪名。”

傅新桐的话没有留情面,一字一句说的分明,将有些歪掉的路子又给拨正了回来。

傅远一拍桌子,怒道:

“桐姐儿所言正是,你们别混淆视听,香柔,我再给你最后一个机会,你说清楚了,这件事是你所为,还是她所为?若是你所为,你可知道自己会是什么下场吗?”

香柔一缩肩膀,宁氏也抖着身子,抬起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泪水,目光低垂,不敢去看傅远的脸色。而香柔则深吸一口气,咬牙认道:

“老太爷,奴婢知道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这事儿确实不关我家夫人的事,从头到尾全是我一人所为,我家夫人并不知晓。老太爷要打要杀,便冲我一人来就好,今生有幸做三夫人的丫鬟,奴婢死而无憾。”

一番慷慨陈词说的傅新桐都不禁有些感动了,着实想不明白,这宁氏到底给香柔下了什么迷药,让她就算豁出命,也要护着宁氏周全,她不可能不知道,今天一旦替宁氏认下罪名,自己会是什么下场,奴婢算计主人家,犯下了这等弥天大罪,那可不是什么小小的偷盗,打一顿扔出去的事,这种罪名,就算是直接把她打死了,也是应当应分,没有人能替她开脱的。

所以,傅新桐真是有些不明白了。

作者有话要说:请大家理解,作者写文不易,每天拼肝到爆,写出来的文字,却被盗文网秒盗,那感觉实在太郁闷了,现在有很多作者都开始做防盗,作者们其实也怕麻烦,也怕引起读者的反感,但是真没办法,盗文网太猖獗了。在这里感谢每一位支持正版的读者,因为有你们的坚持和支持,作者才能继续走下去。谢谢~~~

第30章

第30章

晋/江独家发表

这种事情,最怕没有个结果,香柔当面认罪,成功把陷入泥潭的宁氏给换了出来。

宁氏听香柔说的时候,一直低着头在旁边哭泣。

傅远看了一眼傅庆昭,只见傅庆昭双手抱胸,目光沉沉的盯着宁氏,傅远出声问道:

“三郎,这事你怎么看?”

傅庆昭收回目光,来到傅远身前,深吸一口气,对傅远拱手道:“全凭父亲做主,儿无异议。”

傅远点点头,又调转目光到傅庆业身上,傅庆业紧张的赶忙站了起来,傅远叹息道:“既然有了定论,那便按照家法处置,香柔拖下去,杖责一百,若还活着,送去衙门,依法判刑,老三家的纵然脱身,却也难逃督管不力,身为主持中馈之人,竟不知谨言慎行,身边养了这般,那般的刁奴仍不自知,这般糊涂,我看你这中馈可以别管了,暂且收回段氏手中,去佛堂抄经,禁足三个月。”

傅远的话在傅家向来是说一不二的,一屋子的人没有谁敢提出异议,几个儿子躬身立起,拱手行礼称是,就连段氏在傅远面前,也是规规矩矩,不敢有任何造次。

这件事情的确很大,但不管是傅新桐还是傅庆昭,都没有指望,单凭这些就能将宁氏彻底除去,宁氏这么多年在傅家的功劳不可磨灭,纵然有错,到底没有酿成大祸,也没有外人知晓,并且家丑不可外扬,大家心里有数的情况下,继续追究,于整个傅家而言并没有好处,所以,傅远选择了到此为止。

而宁氏虽然一并受到了惩罚,但是这样的惩罚,比起香柔那种送命的下场自然是要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了,所以,尽管宁氏心中有所不甘,却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说什么,中馈的权利,可以慢慢再拿回来,禁足也有解禁之日,至少,首先得保住性命才行。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件事情尘埃落定的时候,傅新桐清脆的声音再次响起:

“香柔的事情还没完啊。就这样算了不成?”

众人将目光落到了傅新桐身上,宁氏侧目看她的眼神简直像是要吃人一般,傅庆昭也不知道傅新桐想要干什么,萧氏急忙在傅新桐身后拉扯她的衣裳,示意她不要再多说什么了。

傅新桐上前一步,不顾身后母亲的提醒,来到傅远面前,抬头与之对视,傅远看着这个从前没怎么注意过的孙女,蹙眉问道:

“桐姐儿还有什么想说的?”

傅新桐毫不畏惧,指着被两名婆子正要押出去的香柔说道:

“香柔说我母亲平日里欺压三婶,所以才让她产生了害我母亲的念想,可是她还没说清楚,我母亲平日里如何欺压三婶了?苍蝇不叮无缝蛋,空穴自不来风,我母亲平日的为人,大家有目共睹,绝非那等欺人之人,可如今有这等流言出来,自然是有人故意造谣的,若这回寿礼之事是香柔意气用事,为主尽忠,那么这个背后传流言之人,岂非才是罪魁祸首吗?因为她的流言,让香柔对我母亲产生了误会,所以做出此等恶事,若流言不除,那今后三婶身边还有多少个香柔要来找我母亲的麻烦,只有千里做贼的,没有千里防贼的,那谁又能保证,今后三婶身边,不会再出第二个,第三个香柔呢?”

傅新桐仍旧带着稚气的声音在花厅中响起,厅中只有她一人之声,说完了好一会儿,厅内都是鸦雀无声的。

连傅远都惊愕的看着她,一时不知如何接话,倒是与自己有切身关系的宁氏,率先反应过来,声音中透着阴沉与隐忍:

“三姑娘这话是什么意思?”

傅新桐两手一摊:“意思都在话里,谅谁都能听懂。今日要么香柔说出来我娘平日里是如何欺负三婶的,要有证据,有具体事件,不能随便瞎说;要么三婶就把传出这些谣言之人交出来,这些打着为主尽忠的旗号的刁奴,背地里编排主人家的事儿,挑拨离间,着实可恶,难道傅家还能留他们不成?尽数赶了出去才好。”

看似天真无邪的笑脸之下,藏得是一颗借刀杀人的狠心。

并且,所有人都看的出来,这姑娘一点都不想掩盖自己的这份狠劲儿,肆无忌惮,百无禁忌,不在乎跟谁撕破脸,也不在乎旁人对她的看法和评价,她的目的很简单,这事儿没完,至少,三房只折一个香柔进来,是不够的,她这是要宁氏再自断几条臂膀出来。

“三姑娘…”宁氏的声音听起来已经有点咬牙切齿的意思了。

“三姑娘真要如此吗?”

宁氏第一次从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姑娘身上尝到了苦头,明明心里恨得厉害,表面上却不能表现出来,因为她现在本来就是戴罪之身,说白了,一条丧家犬,她需要时间来修养,需要时间来修复自己的形象,可是,这姑娘她不想给她时间,甚至还觉得她此次受伤太轻,要给她身上多加几道口子。

傅新桐沉下面容,眉峰紧蹙,郑重以待:

“自然要如此,老夫人总是跟我们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府里人犯了错,就该要承担错误,就好像三婶这回明明是受了刁奴连累,但是老太爷依旧惩罚了三婶,所以说,规矩是公平的,既然三婶都受了责罚,那么又有什么理由,放过那些嚼舌根的下人呢?三婶身边也不能总是留着这些人,将来指不定又出来几个香柔,瞒着三婶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大房和二房受陷害便罢了,可若是再连累三婶受罚可如何是好?谁也不知道,将来再出事的时候,三婶还有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只是被罚禁足和抄经了。”

傅新桐的话说的有些刻薄了,傅远的脸色都变了,段氏更是气的两颊发红,其他人也对这位三姑娘彻底的另眼相看了,傅庆昭觉得有些不妙,女儿锋芒太露,这样与长辈树敌,并非明智之举,赶忙出声:

“够了,大人的事情,自有老太爷和老夫人做主,你一个小孩子多什么嘴,还不退下。”

这么说是为了保护傅新桐。

但傅新桐却并不想收敛,上一世的经历明明白白的告诉了她,对付坏人,就该乘胜追击,每一次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敌人受到最重的伤,就算难以当场毙命,至少能够拖延坏人休养生息的时间,人生是一场有一场的战斗,时间是战斗中,最有用的武器,可以帮人占据良好的地理位置,让人先发制人,有时候,成功和失败其实就差那么一点点的时间罢了。

“若是正确之事,又怎拘泥大人还是小孩,只要道理对,谁不能说?我明知三婶身边有奸人恶仆,却不出声提醒她,难不成真要看着三婶被那些刁奴害了才开口吗?老太爷乃当朝一品太子太傅,我傅家以家学素养闻名于世,若连府中这等刁奴的小事都管理不好,传出去岂非落人笑柄?父亲制止我,无非是觉得我不该这般无礼对长辈说话,可若我说的话,是对长辈有利,对家族有利,那又有何不能说的呢?”

傅庆昭感觉头疼,被女儿这一番慷慨陈词说的头疼。偏偏她表现的极为正常,仿佛真的是一个为长辈操心的真挚模样,正直的叫人挑不出毛病来。

可是事实上,傅庆昭又怎会不知这丫头背地里的想法呢,而他能看出来,其他人又怎会看不出来?

傅远坐在主位之上,用审视的目光看着傅新桐和傅庆昭,似乎在判断,这番话到底是傅新桐自己说出来的,还是经由三郎教授而出的,若是她自己说出来的话,那这孩子将来必不是平庸之辈,若是由三郎教授而成,那便说明三郎对宁氏的处置方式存有疑义。

不管是哪一种原因,都让傅远感觉有点难办。

宁氏屏住呼吸,咬着唇瓣,跟其他人一起等待着傅远的定夺,傅新桐那臭丫头分明就是不怀好意的,她想要借刀杀人,想将计就计的再从她身边除掉一些人,宁氏恨在心里,却不能多言。

所有人都在等着傅远发话,片刻之后,傅远深吸一口气,沉着声音对傅新桐问道:

“那…依你所言,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置?你说吧,我们都听你的好了。”

傅远的声音听起来有点危险,熟知他脾气的家里人都知道,这是发怒的前兆,一个个全都不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说话,就连傅远自己也觉得,他这样说了之后,那丫头如果是个聪明的,就该见好就收,不再多纠缠,事实上,他的心里已经断定,三郎的这个闺女,是个有脑子的聪明人,所以,他已经做好了谁都不敢说话的准备,然而,这一回他却判断错误了。

傅新桐朗声清晰道:

“有老太爷和老夫人,还有父亲母亲,伯父叔父在,我不敢决定处置方法,只能根据府里的规矩说一说看法。要将三婶身边伺候的那些人全都盘查一番,查查看到底谁嚼了三婶和我娘的舌根子,一旦查出来,按照府里规矩赶出去,等三婶从佛堂解禁出来,与我娘便不会因为那些挑拨是非的刁奴而坏了她们妯娌间的情分。一个家里,总要太太平平的,不知道我说的对还是不对?”

作者有话要说:晚了。抱歉。

第31章

第31章

整个花厅里充斥着傅新桐清亮的声音,看似单纯幼稚的话,将她的想法表露无遗,没有隐藏,没有惧怕,没有担忧,让人清楚的知道,她这么说不为别的,只有一个目的——要让宁氏受更多的惩罚。

宁氏盯着傅新桐的目光简直像是最锋利的箭矢,当场就想把傅新桐射死一般,两手捏着拳头,骨节都泛出了白,看得出来,她在很努力隐忍着怒火吧。

段氏也为傅新桐的胆大包天所震惊,萧氏紧张的抓住了傅庆昭的胳膊,傅庆昭拍着她的手以示安慰,但目光却始终没有从傅远面上离开,今天的事情,傅庆昭早就想好了结局,傅远的反应和他想象中的没有太大差别,宁氏最多也就是被禁足,削权,心有不甘,但傅庆昭知道进退,不会在这件事上紧追不舍,因为他知道,凭着这一回并未真的出事的情况,很难再进一步惩罚宁氏,所以他对这个结果算是妥协了,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妥协了,他的女儿却没有妥协,对宁氏,乃至于对傅远仍旧步步紧逼着。

傅庆昭顿时有点搞不懂女儿这么做的意图,若说她年纪小不懂事,可是这回的事情能够扭转乾坤,说到底,也都是那丫头的主意,所以,傅庆昭不相信女儿会不懂得‘见好就收’这个道理,那么她现在紧追不舍又是为什么呢。

傅新桐再次将问题送到了傅远的手中,整个厅中的人也都在等着傅远这个大家长做出反应,因为这个答案,没有其他人可以代替回答,傅新桐说的每一句话都在理,所依照的也确实是傅家的规矩,身边的下人嚼舌根,确实是不容许的,所以,如果傅远驳回傅新桐的建议,那就是对府中规矩的质疑与不遵从,但若是不驳回,便只剩下同意这条路。

傅远之所以觉得生气,并不是因为孙女的咄咄逼人,而是气她把他架到了一个为难的境地,进退似乎都不对,宁氏身边的下人有问题,就算傅新桐不说,他也会派人去查问,但那样的话,主动权仍旧在他手中,是他自主去做的,和现在被她推着去做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身为太子太傅,在朝为官数十载,傅远已经很多年没有尝试过这种被人逼迫的感觉了,这丫头是聪明,可是未免聪明的太过了,她仿佛谁也不相信,不相信从别人那里能得到让她满意的结果,所以她争锋相对,咄咄逼人,就为了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傅新桐鼻眼观心,面容恬淡,仿佛先前说出那番话的人,并不是她一般,如其他人一样,沉静安稳的站在那里等待傅远发话。

半晌之后,傅远从主位上站起,深吸一口气干咳了一声:“桐姐儿既然是按照府里的规矩说话,那便没什么错的,嚼舌根的下人的确是不能留,三房伺候的人,是该好好的清理清理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傅远便捻须来到了傅新桐面前,低头看着这个还没长开,瘦瘦小小的漂亮孙女,听不出喜怒的问了一句:

“不知道这么处置,桐姐儿可满意了?”

傅新桐抬头,用两只圆滚滚的眼睛盯着傅远,认真的说道:“满意不满意的,与我何干,全凭老太爷吩咐便是。”

傅远的脸色沉下来,还没说话,就见傅新桐被傅庆昭给拉到了身旁,傅庆昭上前为女儿打圆场,对着一旁忍着怒火的宁氏说道:

“今日之事,便到此为止,既然幕后指使之人已经抓到,确认是我错怪了三弟妹,我便在此对三弟妹说一声抱歉好了,还请三弟妹原谅我未经查证的鲁莽。”

宁氏这下鼻子简直是要气歪掉了,这对父女简直坏透了,明明已经将她逼到如此地步,先折了香柔不说,如今连她身边伺候的人都要被清洗,手中管家的权利也暂时没有了,出手这样狠辣无情,居然还在这里假惺惺的与她道歉,宁氏暗自咬紧牙根,这笔账,她总要连本带利讨回来的。

三老爷拉着宁氏离开了主院,大老爷和大夫人也行礼告退,傅远甩甩衣袖,也打算离开,段氏随在身旁,在傅远面前,段氏是不敢多说什么的,一切都以傅远为尊。

傅庆昭带着萧氏和傅新桐退到一边,给傅远他们让路,傅远经过他们身旁,在傅新桐面前站定了一会儿,面上的表情似乎带了一些怒意,傅新桐鼻眼观心,只当没有看到,并不在意,反倒是傅庆昭和萧氏紧张的很,傅远盯着傅新桐看了一会儿,又将目光落到了傅庆昭身上,冷声说道:

“哼哼,我瞧着你这姑娘将来出息的很啊。”

傅庆昭惭愧的低下了头,傅新桐此时倒是学乖了,一改先前咄咄逼人的架势,装起了纯洁无暇的小白花,对自己先前的表现,丝毫不觉得后悔。

对于傅远的警告,傅庆昭认真点头对应:

“父亲放心,我回去定会好好的教训她。”

傅远眼神复杂的瞥了一眼傅新桐,伸手在傅庆昭的肩膀上拍了两下,然后才头也不回的走出了主院,段氏只冷冷用眼角睨了他们一眼,便跟了出去。

所有人都离开之后,主院花厅之内就只剩下傅庆昭,萧氏和傅新桐了,傅新桐察觉到周身空气有点凝滞,心道不妙,便想赶紧溜走,可刚行了福礼,准备开溜,就被傅庆昭给提溜了回来,低下头,傅新桐现在知道不好意思了,脚尖在地面上蹭了两下,两手搅动着衣摆,原以为傅庆昭要训她,可等了一会儿,傅庆昭也没开口,傅新桐不禁抬眼看了看他,对上了一双与她有那么点神似的深邃黑眸。

傅新桐干咳一声,摸了摸鼻子,咧嘴笑道:“爹,您生的可真好看,娘当年除了看中您的才华,是不是还看中了您这张脸?”

没正形儿的话刚问出口,就被傅庆昭伸手打了一个爆栗子在额头上,傅新桐捂着额头,乖巧的躲到了萧氏身旁,寻求母亲的保护,萧氏在外面很软,但是在打孩子这方面还是相当护短的。

傅庆昭看着这样的闺女,简直有些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