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首次合作愉快,给刘老大家的母猪接生出十八头小猪仔。田氏看着一窝的小猪头凑在一起围着食槽吃东西,哼唧哼唧的样子,笑的嘴巴都何不拢了。连声道:“这几年都没产过这么多的一窝,这算是发了,你二牛哥娶媳妇的银子算是有了。”

刘七巧道:“二牛哥的人家订好了吗?”

田氏道:“定好了,是隔壁沈家村的姑娘,前两年家里死了老人,所以在守孝呢,估摸着也就这几个月便出了孝期,你大伯和我商量着,是不是在年底之前就办了,这样明年就又能抱孙子了。”

刘七巧瞧瞧田氏,又瞧瞧小李氏,心里暗暗道:这孙子就有那么好的么?跟猪仔一样眼看着就快抱一窝了。

田氏看完小猪仔,见小李氏提着篮子过来,瞧了一眼篮子里的东西,脸色就不太好,两人在角落里说了几句,小李氏有些气愤的折了回去,过了一会又出来,刘七巧这才看清,篮子里放着小半篮的鸡蛋。

给人接生,那是要拆红的,可是给猪接生,刘七巧也是第一回。估摸着方才两人在角落里嘀咕,大概就是为了这鸡蛋的数量。

刘七巧和钱大妞到井口打了水洗干净了手道:“大娘,我和大妞回去了。”

田氏连忙从小李氏的怀里把鸡蛋给接了过来,小李氏在那头还有些不情不愿的,见田氏抢了篮子走了,一转身撩起帘子就往屋子里去了。

田氏提着篮子过来:“七巧,这一篮子鸡蛋你拿着,就当是拆红的钱,自然不能跟你正经接生相比,但这是大娘的一些心意。这些年没少得你们家的好处,鸡蛋也不值几个钱,就是意思意思,煮熟了给八顺带学堂里吃去。”

刘七巧知道田氏为人比王氏好很多,是一个憨厚直接的性子,所以就没推迟,直接接了过来,递给了钱大妞。

“大娘,鸡蛋我收下了,不过,可不能说这猪是我刘七巧接生的,这你得帮我保守秘密啊!”

田氏忙道:“哪能呢,接生这么简单的事情,大娘估摸着自己也会,对吧?”

刘七巧忙点点头道:“嗯嗯,我和大妞都不会,我们都是来看热闹的,嘿嘿。”

钱大妞揣着篮子,朝田氏笑了笑道:“大娘,那我和七巧就先走了。”

田氏送了刘七巧出门,回头见小李氏在房里生闷气,扯着嗓子道:“就你这小气劲儿,一辈子都别想发财。那几个鸡蛋算什么?往后到了庄子里,你有多少鸡蛋吃不到?眼皮子怎么就这么浅呢?你难道就没瞧见你三婶子是个什么下场?你二叔没开口,你三叔就没那个胆量去把你三婶接回来。咱们现在都指着你二叔家呢,你怎么就是这么个木鱼脑子?”

小李氏梗着脖子道:“她们家那么有钱,还缺几个鸡蛋吗?上次还送了一颗金花生给我弟媳妇,我还记得呢!”

田氏冷笑了一声道:“钱是人家的,她爱给谁给谁,你不服你还能去抢吗?还不去做饭,我这饿一晚上了!”

小李氏这会儿也只能低着头不开腔了,摔了帘子往厨房弄吃的去了。

第 38 章

刘七巧和钱大妞一起回家,钱大妞一手挎着篮子,一手打着方才她们出来是带着的灯笼。刘七巧回头看了一眼,上前去提了灯笼过来道:“大妞,你胆子还蛮大的嘛!我当你会害怕,谁知道你还真干上了,下次我接生就带着你去。”

钱大妞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我是想,我和七巧你一样大,你都不怕,我为什么要怕呢。”

这话说起来简单,但是刘七巧知道,她可不是古代普通的姑娘家,她那是有了前一世近三十年的经历呢。况且她还是专业人士,受过专门训练,就是死人放在前头那都不过是个物件,和害怕根本就挂不上勾的。她和钱大妞一样大的时候,家里死了一条狗还不敢一个人睡觉,都要让老妈自己陪着睡两天才行。

“大妞,反正我看着你就挺行的,你就别走了,在我家住着吧!”刘七巧真心的挽留起了钱大妞。

钱大妞低下头,月光朦朦胧胧的照着少女的脸庞,她有些不好意思的抬头瞧了一眼刘七巧,小声道:“七巧,我跟你说个事儿,你能不要告诉你娘吗?”

刘七巧咋了眨眼道:“你说吧,我不说。”

钱大妞加快步子走了两步,来到刘七巧的身边跟她并排着走,小声道:“我舅妈还没有把我卖掉,前几天她带了一个牙婆来看人,我姥姥和姥爷吓坏了,以为她真的要把我卖了,所以…所以…”

钱大妞的声音越来越小,但是刘七巧已经听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说不生气,那肯定也是虚伪的;可是说生气呢?好像也没有多大的气。这年头谁不想能有口饭吃,有好日子过。刘七巧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七巧,我起先不肯来,可是我姥姥说,你们家是好人家,况且我妹子又在你们家,她年纪小,不能在你家白吃白喝,我来了,就算做牛做马当丫鬟,好歹也是一个劳力,我没想着占你家的便宜,我只想有个活处。”钱大妞看着刘七巧,大眼睛湿润润的,让刘七巧一时间也颇有感触。

“大妞,你是一个好孩子。”这句话才说出口,刘七巧就觉得自己有那么点小学班主任的味道,急忙改了口道:“我知道你的心思,这不我也是这么个想法,可是我娘是老实人,她是做不出把姐妹的孩子当丫鬟使这种事儿的,你明白吗?”

“我知道,大娘是好人,所以我想着,要是七巧你能教我接生,以后我也可以赚些银子,这样总比在你家白吃白喝的好。你娘也不会觉得把我当丫鬟使唤过意不去了。”钱大妞想了想道。

刘七巧看看钱大妞,不得不感叹一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想钱大妞这样能有上进心的,就算是到了那儿也是不会吃亏的,这会儿子能拉一把就拉一把吧。

两人回到家里,已经过了亥时,李氏坐在门口等着她们两个,一旁的矮几上放着一盏油灯,正在为刘七巧缝制新衣服。见两人身上脏兮兮的回来,笑着道:“都快去洗洗吧,沈阿婆烧了热水了!”

刘七巧和钱大妞两人,提着热水放了慢慢一浴桶,刘七巧舒舒服服的泡在里头,见了钱大妞道:“大妞一起进来洗洗吧,身上都有猪屎味。”

钱大妞这会儿已经把外头的罩衫给拖了,连忙摆摆手道:“不要不要七巧你自己洗吧。”说着脸都红了起来。

刘七巧顿时就知道了,大概是钱大妞在姥姥姥爷家过的不舒坦,连热水澡都难得洗,觉得自己身上不干净。刘七巧以前在现代是医生,虽然没有什么很怪异的洁癖,但是卫生习惯也是很好的,几乎每天都要洗澡。来了古代条件限制,所以改成了两三天洗一次,遇到癸水来了不能盆浴,熬一熬一周也就过去了。

刘七巧在水里跑了一会儿,也没用香胰子,就从水里出来了,她知道钱大妞肯定是想就着她的洗澡水泡一泡,所以一早就起来了,还特地取来了香胰子,对钱大妞道:“大妞,我去外头替你打点热水来,你慢慢洗。”

钱大妞看着刘七巧湿淋淋的从水里出来,刘七巧的身材可真是让人着急。她不想和刘七巧一起洗,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她的身材已经和刘七巧的身材很不一样了,这个阶段的女孩子总是有羞耻心的,钱大妞中觉得自己的胸口长的有点太高。

刘七巧却完全没想到钱大妞在尴尬这些,只当她是时间长了没洗澡,怕人看出窘迫。所以刘七巧很识相的就退出了洗澡间。

说起来这洗澡间的想法,还是刘七巧给想出来的。那时候刘家没有单独的洗澡间,每次洗澡都要从厨房提水,简直累人。后来刘七巧就跟刘老二撒娇,让他在后面一排厢房最边上加盖了一个小房间,里面添了一副灶头,专门用来烧热水的。正好在这里洗澡的时候,热水烧的整个房间都热起来,就算大冬天也不会太冷。

刘七巧穿了干净衣服,到外头来找李氏聊天。李氏拿新衣服给刘七巧比了比道:“好像有点长,明天我再改改。”刘七巧看着快踩到脚底下的新衣服道:“行了娘,这么长就给大妞穿吧,省的再改了,我新衣服多的是,再说了,在家还是穿旧衣服舒服。”

李氏敲着刘七巧,觉得她今天有点不一样,便问道:“怎么这会儿这么阔气了?白天我要把大妞留下,还怕你不答应呢。我正寻思着,明儿你爹回来,我怎么跟你爹交代呢,你说着事儿落得。”

刘七巧笑着往李氏的怀里靠了靠道:“我娘是大圣人,我刘七巧就不能也做做好人好事,咱帮助别人也得看对方是什么人,我看着大妞还不错,挺懂得知恩图报的。要是三婶那样的,那就算了吧。”

李氏拿针尖刮了刮头皮道:“娘只是想,家里不在乎多一双筷子,再说大妞比你身子骨结实,以后还能帮衬我一点,你看看你,虽然是个乡下丫头,我可从来没让你做过什么家务活。”李氏说着,放下针线,握住了刘七巧的手,轻轻的抚摸道:“你看看你这双手,说出去都没人信你是乡下丫头,哪个乡下丫头掌心没几个老茧的,偏你这手指又细又长的,掌心又软又滑的,我哪里舍得让你做那些个粗活呢。”

刘七巧点头道:“行,娘你这么想,那大妞这事儿,我就算应下了,不过她自己说了,不想在我们家白吃白喝,那就这么着,娘你就把家里她能做的家事交给她,每个月给她几吊零花钱,这样就算是我们家请了她当丫鬟,你也就不会觉得过意不去了,你说怎么样?”

李氏想了想道:“那感情好,等你爹回来了,我跟他商量看看,这事儿还得你爹做主。”

过了不一会儿,钱大妞也洗完了,穿着李氏给她找的刘七巧的衣服,果然下头短了一截。李氏看了看钱大妞,又看了看刘七巧道:“怎么同样是十四的人,七巧就矮了这么一大截呢?”刘七巧很不服气的哼了一声跑了。

当夜,钱大妞和刘七巧一起躺在炕上开卧谈会。那时候他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钱大妞、刘七巧、还有方巧儿,她们经常在一起去玩耍开卧谈会。

“七巧,不知道巧儿现在怎么样了,我听我姥爷说,她被她娘给卖到城里了,也不知道过的好不好?”

刘七巧听钱大妞提起方巧儿,便想起了杜若来,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杜若也没把方巧儿送回来,看来这冲喜八成是成功了?杜若真的把方巧儿给纳了,如今他们已经是郎情妾意和和美美的了?刘七巧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想的心烦意燥了起来,嘟囔着道:“你就别操心她了,你知道她被卖到哪一家了吗?是京城宝善堂的杜家,世世代代给皇帝当太医的,放心吧,她肯定不会吃苦的。”

钱大妞打了一个哈欠,这一天跑来跑去的,也确实累了,便糊里糊涂道:“原来是这么好的人家啊,巧儿长得漂亮,没准还能被他们家的少爷看上了,做个通房什么的,也比在家里整天被她那个娘吼来吼去的强。”

刘七巧撇撇嘴皮子,总觉得心口酸溜溜的,心道:我管那门子的闲事做什么呢,反正他们爱干嘛干嘛的,和我也没一毛钱的关系。不过,最后刘七巧还是没管住自己的嘴,翻身摇了摇昏昏欲睡的钱大妞道:“大妞,城里头的小老婆可不好当啊,动不动就要给正室站规矩,而且怀了孩子还不知道能不能生出来,遇到心狠手辣的,直接帮你把孩子给打了,生了儿子还是庶出,还不给你自己养,要到嫡母跟前站规矩,待遇还不如个丫鬟,你说可怜不可怜?”

原本昏昏欲睡的钱大妞一下子给刘七巧吓醒了,唬得她一背心的冷汗,大叫:“妈呀,七巧你别骗我啊,我胆小。”

第二天一直到下午,刘老二才跟刘老三和刘老大回了刘家。可惜刘七巧身上不利爽,已经被大姨妈斗败在了炕上,捂着肚子哼唧哼唧。钱大妞给刘七巧熬了红糖小米粥,送到刘七巧的面前,刘七巧没精打采的接过喝了几口。

“七巧,我听我娘说,这东西只要等嫁了人就好了。”钱大妞看刘七巧一副要死要活的模样,心生怜悯,好心的给她出主意。

其实刘七巧心里估摸着钱大妞都不明白为什么嫁人了和痛经有直接关系,但是看她这样一副大义凛然热心的样子,还是很配合的装作疑惑的问了一句:“你说的这是真的吗?”

钱大妞急忙点点头道:“真的,我娘以前也疼,后来生下我之后就好多了!”

这不…条件已经提高,从嫁人以后就好了,变成了生了孩子就好了…

刘七巧捂着肚子,靠在炕上,脸色苍白。钱大妞安抚道:“七巧你好好躺着,我出去帮大娘干会儿活。”

刘七巧心道:这会儿要是能有一万止痛药,就是毒药她也愿意一口闷啊。前世她是一个多么健康的女孩啊!她一直以为所有的女孩子都是跟她一样的,来不来大姨妈都可以身轻如燕的。以前看室友一来大姨妈就在床上装死她是多么的鄙视啊!哎…如果真的有机会回到现代,她一定要对那位室友说一声:对不起,我低估了大姨妈的战斗力!

刘老二回家,听说刘七巧又躺下了,笑着看着李氏道:“看样子,还得真的抓紧给闺女找个婆家,老这样不行啊。瞧那张脸都白成了什么样了。”

李氏想了想道:“我真要跟你说呢,等改明儿去了城里,找个大夫好好给闺女瞧瞧,以后要是真的进了王府,每个月雷打不动的躺几天,倒觉得我们家太过娇惯了。”

刘老二想了想道:“那也只能请宝善堂杜家的大夫了,上回不是有个杜大夫来过吗?怎么就没让他瞧瞧。”

刘老二一说,李氏的脸就微微红了起来道:“那杜大夫还是个年轻公子哥呢,怎么能让人家看着毛病,再说我们闺女你不了解吗?好了伤疤忘了疼,等过了这几天,她又生龙活虎的。”

刘老二点了点头,算是把这事儿给记在了心里。刘老二只在家里呆了半天,下午又带着李氏的爹娘往另外一个庄上去了。他估摸着把手上的事情安排好,就能带着李氏一起回京了。这几天李氏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收拾起了行李。

李氏把钱大妞的事情跟刘老二说了,刘老二瞧钱大妞干活利索的很,倒也一下子就答应了李氏的要求,把钱大妞给留了下来。

刘七巧一觉睡到晚上,钱大妞已经给她换了好几个烫捂子。钱喜儿又给她端茶送水,刘七巧觉得,自己还真有那么点小姐的感觉了。在床上伸了伸胳膊道:“喜儿,你出去跟八顺玩吧,我这儿多没意思呢。”

钱喜儿低着头道:“八顺在写大字,我一个都不认识,他不要我在他跟前站着。”

刘七巧这才意识到钱喜儿和八顺一样大,可她确实一个字也不认识。要是八顺长大了真的看上了钱喜儿,那以后这家可就是钱喜儿当家,当家的媳妇怎么能不认识字呢,少说也得把数字认清了,可以看明白账本,才能不吃亏。

于是刘七巧问她:“喜儿,那你想不想和八顺一起去上学呢?”

“想。”钱喜儿想都没想就破口而出,随后却又低下头,摇摇头小声道:“不想。”

刘七巧揉揉她的脑袋,笑道:“行了我知道了。”

到了第三天,刘七巧总算是从炕上给爬了起来了。刘老二依旧早出晚归安排庄子上的事情,等一家人终于坐下来吃团圆饭的时候,已经是第四天的晚上了。

刘老二喝完了酒,便招呼大家一起坐了下来道:“明儿我先回京城,在那边打点打点,请人把房子打扫打扫干净,过几天就正式过来接你们。”

李氏低着头听刘老二说话,刘老二看着她道:“家里孩子多,你稍微看着点,该打点的也打点一下,什么东西带不走的,就放在这里,以后咱们逢年过节还要回来住。那些个鸡鸭牛羊的,我已经让村长明儿过来拿走了,总共不值几个钱,就当我刘老二为了村里做些贡献罢了。”

刘七巧吃着香喷喷的牛肉饺子,抬头问刘老二道:“爹,那你几十来接我们?”

刘老二掐着指头算了算道:“今天是初七,那就十六来接你们,你娘十五喜欢上土地庙去,正好让她在去一次。”

刘七巧算算,十六的话,那她正好可以去参加初十林家庄的满月宴,于是也高兴的点了点头。

一家人吃完了晚饭,照例是钱大妞和沈阿婆在厨房收拾,刘七巧来到门口乘凉,听见外头有人的声音,叽叽咕咕的,就在门口也不进来。刘家的大门白天是不关着的,绕过了影壁就能进到里头院子,外头说什么话里头听的很清楚。

“我说你到底进不进去?你别当我没警告过你,你要不进去,你给我回娘家去,我刘老三就当没你这个老婆。”

“刘老三,这话你也说的出来的啊?那天当着村里面那么多人的面,我给你面子,我捡了衣服就回娘家了,这几天我在娘家没少被人数落,我的脸都丢尽了。现在你发达了,要和你大哥一起去给人家看庄子里,就说出这种绝情的话来,我…我一头撞死我!”

“你消停点行不行啊?上回是谁说要来给老二认错的?还不是你吗?”

“上回我说了认错,你不是照样赶我走吗?那还认什么错,反正我已经没脸了,何必还要来做戏呢,你不就怕刘老二跟你闹掰了,不让你去当庄头吗?你就是要为了他休了我吗?”

“那是气话,行了行了,我错了还不成?你女人怎么那么小气呢?我当不了庄头,你能当庄头夫人吗?”刘老三说着,就拉着王氏的手要往刘七巧家去。

这时候刘七巧已经听的差不多了,也没啥耐心,扯着嗓子喊道:“外面那是谁呢,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门外头的刘老三和王氏一听,顿时脸就变了颜色。刘七巧再往外头走了两步,便见脚步声越来越远,两个人又骂骂咧咧的走了!

刘七巧算是看出来了,她这个三叔这辈子算是被王氏给吃定了。刘七巧走到门口,见两人的身影远了,冲着两人的背影开口道:“三婶,明儿一早再来吧,这黑灯瞎火的,谁能知道你这是来赔不是的呢?明天我刘七巧一定把门口扫干净了等你来!”

李氏从里头出来,听见刘七巧在门口自说自话,便问:“七巧,你这是跟谁说话呢?”

刘七巧道:“没,就是两条狗在门口乱嚷嚷,我把它们给赶走了。”

李氏走到门口,远远的见了那背影,转身问刘七巧道:“那不是你三叔三婶吗?他们刚才来过吗?”

刘七巧耸耸肩膀道道:“没有啊,他们来了怎么会不进门呢,你说是不是?”

第二日一早,刘七巧果然举着一个大扫帚把门口的地扫的干干净净的。刘老二准备好了马车,已经打算往城里去,见了刘七巧一早起来赶的热火朝天的,便笑道:“七巧,今儿太阳从西边出了啊,你都做起家务来了?”

刘七巧道:“今天一早起来就听见枣树上有喜鹊叫,我想着今天没准有好事儿,所以就把门口扫扫干净,省的好事儿不入门。”

李氏给刘老二带上了几块腌肉,一捆腊肠,又悄悄的把几双刚做好的鞋子打了包袱放在里刘老二的马车上,柔声道:“她爹,出门在外凡事都要小心些,以后给东家做事的时候,也要想着家里头,别一个劲的好勇逞凶的,知道不?”

刘老二点点头,一把揽了李氏,凑到她耳边道:“知道了,你好好给我看着七巧,不许她再出去接生了,知道不?”

李氏忙点头道:“我拿根绳子拴着她总行了。”

刘七巧吓的急忙躲到了沈阿婆的身后道:“阿婆,你看,爹娘都欺负我,还要拿绳子栓我。”

沈阿婆笑着道:“可不要栓起来,都快要出嫁的姑娘家了,整天还跟猴子一样,出门一溜烟就不见了,不拴着你,拴着谁呀?”

刘七巧又躲到钱大妞身后,指着沈阿婆道:“大妞大妞,阿婆现在都不疼我了,只疼你,我失宠了…呜呜呜。”

钱大妞笑着道:“大伯大娘,以后我看着七巧就好了,保证不让她乱跑。”

钱喜儿立马举手道:“大伯大娘,还有我,我也会看着七巧姐姐的,绝对不会放她乱跑的。”钱喜儿说着,从后面串出来,一把抱住了刘七巧的腰,小丫头片子,力气倒是还蛮大的。

一家人正在这门口有说有笑的给刘老二送行,果然不远处的田埂上,出现了两个久违的声音。刘七巧伸着脖子看了眼,心想总算是把你们给等到了。

第 39 章

不远处,王氏正被刘老三又拉又拽的往刘七巧家来。见刘七巧一家都在门口呢,也就不好意思拽了,王氏抻了抻衣服,笑脸迎人的走上来道:“哎呀,这不是老三吗?怎么才回来几日又要走啦?听我我们家老二说,你这是要接嫂子和娃出去呢?”

刘老二瞄了王氏一眼,点了点头,也没喊她一声二嫂子,王氏脸上有些挂不住,便不开口了,刘老三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老二,这不是见你要走了,过来跟你说声对不住吗?”刘老三说完,扯了王氏一袖子道:“你还要不要脸了?谁让你来套近乎的,好好说了。”

王氏有些忸怩的低着头,偷偷抬眼看了一下刘老二。不得不说,刘七巧他爹这几年在外头给大人物做事,脸上的神情动作都跟着牛家庄里头的农民汉子不大一样了,很有一股让中年妇女心动的彪悍男人味。王氏小声道:“他二叔,这事儿是我犯浑,我想着老刘家的地,怎么能让老李家种去呢,心里一个气愤就做了那烂事儿。那些人都是以前我赵家村的亲戚朋友,我这不也是想着要帮衬着他们一把吗?我脑子不好使,尽出不了好主意,就只有那馊主意了,他们也都是一些村妇,欺负不了七巧和嫂子。”

刘老二神色冷峻的听完,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地是我刘老二家的,不是老刘家的。欺负不了七巧和她娘,也并不代表你们可以来欺负。三弟妹,你是什么心思的人,咱们这么多年亲戚下来,我心里一门清。我捎给七巧和她娘的东西,这些年打你手里过少了的,她娘从来没往我这里说一声,都睁一眼闭一眼,我跟三弟是好哥们,不想让他为了一个女人为难。说句不中听的话,我三弟要是心里没你了,前脚他休你出门,后脚我刘老二就给他介绍个新媳妇,我刘老二说的出做得到。”

刘七巧看着刘老二,瞬间觉得他爹的形象艾玛简直从来没有比今日更高大威猛的了。

刘老三脸上无光,可是他向来服刘老二,只拉着王氏道:“行了,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了,说完了就回去带孩子吧,省的在这里讨人嫌。”

王氏被刘老二一番话说的已抬不起头,便也没好气的就往回走。刘老二见王氏走了,抬起头来拍拍刘老三的肩膀道:“老三,刚才那些话我不是说来吓唬人的,不过你和王氏这么多年的情分,我知道你舍不得,但是有一句话我得跟你说,你是家里的男人,顶梁柱,什么事情得你做主,不能软了耳根让女人爬到你前头去,尤其是这样的女人。”

刘七巧听着他爹的话,觉得他爹简直天生是女人的克星啊。

刘老三颓丧着脸道:“二哥,你也知道,我年轻时候就没用,我娘给我配个厉害媳妇是为了不让我吃亏的,谁成想她也厉害过头了。”

刘老二拍拍他的肩膀道:“她再厉害,也是你的女人,一个女人降服不了,你下辈子干脆也当女人得了。”

刘七巧听着这话又觉得不对了,看来男人还真不能夸,她才夸她爹呢,她爹就自信到天上去了。

刘老三又在那边奉承:“我没二哥你的命好,能娶到嫂子这样的人,就算是整个牛家庄那也是难找的啊。”刘老三憨实的笑了笑,继续道:“二哥,要是没啥事儿我就先走了,家里的地还没弄完呢。”

刘老二点点头,目送刘老三离去,又喊住了他道:“十二那天我会去庄上,你和大哥记得过来,那边老庄主的账簿大概已经整理好了,我们一起去看看,交接一下,省的到时候说不清。”

刘老三点着头应了,独自一个人离去。众人把刘老二送上马车,刘老二挥起鞭子一甩,马便慢慢的跑了起来,李氏看着马车跑出了村口的槐树,这才转身进门。

刘老三走后,李氏见刘七巧雀跃的心情,又想了想昨夜的事情,便闻她:“七巧,今儿你三叔是你喊来的?”

刘七巧皱了皱鼻头道:“我可没,我哪能喊的动三婶呢。”

李氏摇了摇头道:“你这孩子,怎么就是这么一个直性子呢,你信不信,一会儿你三叔回家,他们两准又吵一顿!”

“真的?”刘七巧有点不相信的问道。

“你三婶子是个什么性子,在外头吃了亏能这么算完?依我看肯定会在你三叔面前好好的数落一阵子才是。”李氏想想,也懒得去烦,对刘七巧道:“算了,你三婶也是活该的,这些年没少受她的闲气,就当是教训拉到。”

再说那刘老三回了家,见王氏一边在那边抱娃一边抱怨道:“你说那老二,怎么一点面子也不给你呢?好歹你们是兄弟,怎么就能说出这种话来?他那种人,肯定是在外头混的日子长了,见惯了年轻漂亮的姑娘家,觉得我们年纪大了,自己坏了也就算了,怎么还跟你说这种话,明摆着是没想我跟你好吗?”

刘老三听的实在聒噪,反手就是一巴掌把王氏打得愣在了当场,吼道:“你给我少说几句,这日子还要不要过,你要觉得心里不舒坦,你就回娘家,这里没人求人你留下来。”

王氏不过就是抱怨了几句,谁想着刘老三还真发起了狠来,吓得她当场噤声了,捂着半边脸颊呜咽,最终还是忍不住道:“光知道回来打女人有什么用,有本事你也跟人刘老三一样,在城里做有头有脸的人。我这是为了什么,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吗?要不是我们全家要靠着他,我能有这么多牢骚这么多委屈,怪就怪你没本事,没本事还要回家打女人!”

王氏哇哇大哭了起来,怀里的小宝贝儿也大哭了起来,小王氏从房里出来,见了这阵仗,上去也不是,回去也不是,只好硬着道:“公公、婆婆,你们别吵了,看把子辰都吓哭了。”

王氏抹了把眼泪,上前把孩子往小王氏的怀里一丢,摔了门就出去了。

刘七巧吃过午饭,去田里找王老四,商量着一起去林家庄赴满月酒的事情。王老四的亲事也定下了,所以刘七巧和王老四见面反而没有以前那么拘谨了。

刘七巧找到王老四的时候,王老四正在挑水灌地。牛家庄算是在北方,平常雨水不多,种菜种果蔬之类,都需要挑水灌溉。王老四肩上挑着一担水,一边往前一边跟刘七巧聊天。

“七巧,听说你爹今儿一早又走了,你们家啥时候搬家呀?”

“就十六,我爹来接我们出去,我娘已经在整理东西了,老四,下次再见面,也不知道是哪年哪月了。”刘七巧说到这里,莫名就有些伤感。

“七巧,我嫂子还没生呢,你可不能走啊,万一我嫂子要生了那可怎么办呢?”

“隔壁村不就有稳婆吗?才几里路,你赶了驴车,也不就是半柱香时间么,我哪里就那么重要。”刘七巧觉得人生有些迷茫,不禁感叹道:“我爹以后不准我给人接生了,我想我是真的不能跟他们对着干了。”作为刘家的一份子,刘七巧觉得,她不能不考虑到家中其他人的想法,毕竟那些都是她最亲的人,也是最关心她的人。

王老四放下担子,刘七巧蹲在水桶边上,拿着水瓢瓦着水浇着地里的蔬菜。王老四则拿着锄头给菜秧们松土,见刘七巧不太开心,便劝慰道:“其实七巧,我不觉得你接生有什么不好,起码你可以救人,要不是因为你,林庄头家的少奶奶和孩子就都没命了。如果她们都死了的话,那么就没有过两天的满月宴了,七巧,你给别人家带去了希望和欢乐,你应该开心才是啊。”

王老四的话很朴实,但确实是刘七巧来到古代之后,得到过的最真实也最质朴的赞美。他让刘七巧稍微有些失落的心情慢慢的似乎又燃起了一线希望。是啊…如果是一件好事,如果这个时代需要我…刘七巧抱着双膝,默默的想着,也许去了京城,她的路会越来越宽广的。

“老四,那你呢?你有什么梦想吗?你是打算明年乖乖的娶亲然后生儿子吗?老四要是你媳妇生儿子,我一定帮她接生的!”刘七巧很有仗义的说。

“我也不知道。”王老四留下手里的锄头,反手枕着头靠在大树上,蹙着眉头道:“七巧,你说人为什么非要长大,然后娶媳妇嫁人生孩子,然后又变老,最后死掉,这一辈子有啥意思呢?就为了这么走一着,感觉老没意思的。我就想着,要是北边还打不过,我就偷偷的跑去从军,你说我要是上了战场,能当将军不?”

刘七巧见王老四心心念念都是从军当将军,心里也不免有些担忧,牛家庄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人,他要是去,也只能当炮灰,将军只怕是没指望了。

“这样吧老四,等我去了城里,看看能不能在城里给你谋个差事,咱没必要非要从军当将军,就是去城里小店里当个店小二,那也算是开了眼界了,你说是不?”

“七巧,那可说定了啊!”王老四从树底下跳起来道:“能跟你爹一样,那也够威风的了!”

春生拿着林家送到杜家的请帖,匆匆的往杜若住的百草院去了。杜若这时候这在院子里侍弄药草,这些都是他的老宝贝,当初杜家的院子扩建,他搬到这里来住,所有的花草树木都不准家里的花匠园艺动手,愣是把院子改造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田畦,在这里种下了各种的药草。

“少爷,林庄头派人送帖子来了,邀您和老爷二老爷过几天一起往林家庄去,他孙子办满月酒。”

“这么快就满月了?”杜若掐指算算,好像时间是过的挺快的,丫鬟打了水来,让杜若洗了洗手,擦干之后,杜若拿起了汗巾擦了擦,将帖子看了一遍,又问:“林庄头派来的人有没有说些别的?”

春生抓抓脑门道:“说些别的?说哪些别的呢?”他拧着眉想了半天,抬起头道:“哦哦,那送帖子的人说,你们要见的人,他也派帖子送过去了,就是不知道来不来,听说是要搬家了。”

杜若是知道刘七巧家是有搬家这么一说,可也没想到这么就赶巧了。原来他回来之后,把在林家庄、赵家村的所见所闻告诉了他在宫里当太医的二叔。林二老爷也对这个刘七巧非常感兴趣,认为这样的人物,一定要坐在对面好好攀谈一番,所以特地给林庄头去了信,让他办满月酒的时候,把刘七巧一起给请过来。

杜若想起刘七巧那张带着肉的小脸以及完全没有几两肉的小身板,不由的笑了笑,转身道:“春生,你去替我到店里打五斤红糖、三两当归、半斤大枣、半斤阿胶、半斤益母草回来。”

春生的爹是药铺里的掌柜,所以他对这些药材也很是熟悉,笑着道:“少爷,你要这些做什么?这些不都是给女人吃的么?”

杜若瞥了他一眼道:“少废话,再废话就给你吃,快去帮我弄了来。”

其实是杜若这几天研究一本医典古籍,看见上面记载了前朝有一些南方的偏远山村,用古法熬制红糖,在里面放上可以调理女性身体的药材,做成成品,既可以当平常的休闲食品,又有保健治病的功效。杜若见过刘七巧,虽然没有给她把过脉,但是望闻问切,四项里面有两项他还是做到了。所以,按照杜若的判断,刘七巧应该是有血虚的毛病,癸水大抵是不太准的。

杜若在院子里生了一个小炉子,将当归、大枣、益母草等都熬成了汤汁,然后放入红糖,最后等所有的药汤收汁,只剩下浓厚的汁液,才把它们分罐装在瓷罐里面,等凉了以后,用盖子改好封口。

几个小丫鬟都在外头远远看着,也不懂他在弄什么,要上前帮忙吧,他也不让插手,而且这院子里种的东西她们也不认识。所以只好在外头看着。可是那一股子药味夹杂着甜味,倒是有一种香香的味道。

杜若把药罐子里剩下的最后一点棕色浓厚的液体倒在一只瓷碗里面,用热水兑了,见外头几个小丫鬟探头探脑的,便招招手让她们进来,指着碗里面被稀释过的药汤道:“你们都来尝一尝,这难吃吗?”

方巧儿也在其中,见杜若这么说,便装着胆量,第一个上前,心想不就是试药吗?喝一口应该不会死的。

方巧儿一开始先小心翼翼的抿了一口,没尝出啥味道来,便咬牙多喝了一口,在嘴里咂了味道出来,才道:“不苦,是甜的,就是药味比较浓,还有一股香香的大枣味道,就是汤里头浑浑的,是有什么东西吧?”

杜若点点头道:“浑浑的那是阿胶,已经磨的很细了,又怕当成药渣子倒了可惜,可能影响了点儿口感,不过这本来就是药,有几分药的样子也好。”

另外几个丫头也喝过了,都道:“这哪里是药,这比我们平常生病时候吃的药好吃多了,甜甜的,还有一股子大枣香,跟大奶奶喝的玫瑰露也没什么区别,就是闻着药味挺冲的。”

杜若听了众位丫鬟们的评论,心想这试验差不多也算成功了,刘七巧再不好伺候,应该也挑不出什么不妥之处了。杜若顿时心情大好,抱着瓷罐子回房去了。

众丫鬟们看着自家公子难得笑嘻嘻的离开,怀里还抱着个瓷罐子,心想这一罐子东西最后也不知道会出现在谁的房里。没准就是老太太,或者大太太的房里。她们怎么知道,老太太现在已经用不着这东西了,大太太呢,也快用不着了。

到了十二这日,刘七巧一早就和王老四讲好了地方,在村口会面。刘七巧穿着李氏给她新做的裙子,下头是雪青色的流仙裙,上面是雪青色镶嵌月白色的上襦,这是平日里村里姑娘们都不穿的样子,但是李氏说城里的姑娘都这么穿,今天既然是去参加宴会,自然要穿的好看一点。

刘七巧还未及笄,所以只梳了两个垂髻,李氏给扎上了带流苏的丝带,看着也很好看。

李氏把刘七巧打扮好了,嘱咐道:“中午吃完了和主人家打个招呼就回来,不然娘会担心的。”

刘七巧一本正经的点点头,李氏又道:“去了别人家不要太多走动,跟女眷在一起就好,别乱跑。”

“行了,娘我知道,娘你这么不放心,不如我们一起去。”

李氏忙摆摆手道:“行了行了,我少说几句总可以的,还是那句话,礼到了人早些回来,别弄的人尽皆知的,知道不?”

刘七巧很认真的听玩了李氏的话,蹦蹦跳跳的往村口去。王老四已经在赶着驴车在村口等她,王老四穿了一件崭新的短打,看上去肌肉发达,威武雄壮的样子。见刘七巧今天穿的这么好看,不由有些脸红道:“七巧,你今儿穿的真好看,我去过几次城里,城里的姑娘都没你好看。”

刘七巧瞅了眼王老四,嗔笑道:“你这到底是夸我衣裳好看呢,还是夸我人好看呢?”

王老四被刘七巧这么一问,顿时脸更红了,结巴道:“衣裳好看…人人人更好看。”

刘七巧跳上了王老四的牛车,从怀里掏了一个荷包出来,里面是用红绳子串着的一个小小的金元宝。去参加人家满月宴总不能空手而去。

“老四,这就是我们送的贺礼,一会儿咱们吃了中饭就回来,我娘又担心我在外头瞎混。”

王老四啪啪的赶着牛车,回头瞧了眼坐在后头的刘七巧,心里那个美滋滋哟。只可惜,他这一颗青春懵懂的少男心,刘七巧能懂几分呢?

这一路上还算顺当,所以刚到午时,刘七巧就已经到了林家庄。林庄头家得了孙子,这可是林家庄的大喜事。远远就看见林宅的门口就挂着红绣球,一路上遇到几个村户,也都说是往林家庄去的。

刘七巧见有一个村妇一只手抱着小孩,一只手还牵着一个,便让王老四停下来,抱着那小孩子一同坐在了牛车上。那村妇上车的时候,刘七巧才看清她的肚子已经又有七八个月那么大了。

“嫂子,你这是第三个呢?”刘七巧问她。

“是啊,前头两个丫头了…”那村妇说到这里有些吞吞吐吐。

刘七巧笑着道:“是不是婆家不乐意了?非要生个男孩子才行?”

那村妇为难道:“姑娘可快别这么说,为夫家传宗接代那是应该的,我哪好意思说不乐意呢,只是…”那村妇想了想继续道:“只是我总觉得这一个还是女娃,和怀前两个的时候,没啥区别,听人家说怀的男娃都像是皮娃子一样,整日整夜的吵着睡不着,我这个,安安静静的,到跟没事儿人一样。”

刘七巧听了,不由就有些奇怪了,按照道理,胎儿是每天都会有胎动的。孕期检查的时候,数胎动也是孕妇的必要功课。她再看看这位村妇的脸色,竟然是暗黄色的,唇角有一些发黑。刘七巧想了想便问那村妇:“大嫂子,你这娃几天没动了?”

那村妇想了想道:“我这倒没在意,平常家里事情多,我又要照顾老的,又要忙小的,肚子里这个还真没在意呢。”

刘七巧觉得事情有些复杂,忙让王老四把车停了下来,对那村妇说:“大嫂子,你不介意让我听听你小宝贝的心跳吧?”

“听心跳?真能听的出来吗?”那村妇半信半疑的问道。

“当然了,不就隔着你一张肚皮吗?我顺便问问他,是男孩还是女孩?”刘七巧玩笑道。

那村妇一下子眼睛就亮了起来道:“真能问的出来,我不信。”

刘七巧笑着说:“你不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给林少奶奶接生的那个稳婆刘七巧呀。”

刘七巧这么一说,那村妇的眼珠子更亮了道:“我就听她们说还是个姑娘家,这么一看你都还是个孩子呢,就会接生了,我信你,你给我听听。”

刘七巧见她同意了,便让她躺了下来,先用手确认了一下腹中胎儿的位置,然后俯下身子,贴在村妇的肚皮上,闭着眼睛侧耳聆听。

没有心跳…连胎儿吐泡泡打嗝的声音也没有。刘七巧脸上的神色不由有些变了,但还是很镇定的坐了起来,心道今天这种日子,也不知道杜家会不会有人来,要是有人的话,请大夫再给把把脉,看看这位的喜脉还在不在。

第 40 章

杜若和杜二老爷一早就从京城出发,路上整整花了两个半时辰,总算是在午时的时候赶到了林家庄。杜若掀开帘子看看村里头一望无际的湛蓝的天色,顿时觉得心情很舒畅,马车进了林家庄,车速就慢了下来,杜若掀开帘子,见前头的驴车上坐着几个人,其中一个穿雪青色衣裙的姑娘,打扮倒是很入时的,可惜盘腿坐着,很没坐相的样子,光看一个背影就知道她是谁了。

“旺儿,快一点,追上那驴车。”杜若松开帘子,看见角落里放着的瓷罐子,心想一会儿找个什么理由才能把这东西送给她呢?不然就让林庄头代劳好了,那也不行,这种事情还是不要让别人知道的好。他抬起头,看了一眼正坐在对面闭目养神的林二老爷,还是底下头自己想心思。

马车不一会儿就到了驴车的后头,村道比较窄,想超车是不可能的,刘七巧正觉得后面有声音,转头便看见赶车的齐旺。刘七巧笑着向他招招手道:“旺儿,你们家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