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七巧道:“我前几天就告假了,这不今天赶早就出来了,这几日王府办丧事,没命的吹吹打打,我头疼的厉害,只想好好睡一觉。”

这时候春生从厨房出来,见了钱大妞便道:“大妞,大娘说的爪篱呢?你拿来了没有,大娘说今儿顺便做些散子吃。”

钱大妞回头瞪一眼春生,没好气的说:“吃吃吃,你就知道吃,人家杜大夫还知道去给老爷把个平安脉,看看身子呢,你算什么东西,没事钻人家厨房里。”

春生一下子不好意思了,红着脸蛋道:“我…我…我这不也在帮忙吗?”

钱大妞哼了一声,转身就走了。刘七巧去后面院子里给刘老爷请安,杜若正站在那边对着刘老爷的背敲敲打打道:“年纪大了不能贪凉,晚上睡席子要盖上被子,不然容易扭到腰。”

刘老爷享受着孙女婿的按摩,高兴道:“这还不是因为你,给我送了那一坛子海马酒,一下子给没忍住…”

刘七巧是学医的,她再怎么迟钝也知道海马酒是个什么东西,顿时睁大了眼珠子看着杜若。杜若更是一脸无语,低下头红着脸想:老爷子,感情你这腰不是受凉扭的啊…

刘老爷见到刘七巧进来,便喊了她来道:“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本来只想去喊你回来吃个中饭的,王府里还办着事儿吧?”

刘七巧道:“前几日就跟太太告了假,太太知道今儿我生辰,还赏了我几样首饰。”

刘七巧瞧了一眼杜若,脸上似笑非笑:“杜太医怎么今儿也在?还真是巧啊!”

“我老咯,昨晚扭了腰,这不,让大妞去宝善堂喊个大夫来瞧瞧,谁知道来的居然是杜太医呢!”刘老爷一脸淡然的开口。

刘七巧心想:爷爷,平日里你扭腰,顶多让沈阿婆给你抹几回红花油,什么时候还去请过大夫?现在好了,杜若若彻底沦为老刘家的家庭医生了。

杜若显然是非常之喜欢这样的巧合,他俊朗温雅,朝着刘老爷笑得恭敬谦和道:“我今日不过也是正好太医院轮休,就到鸿运路的店里来看一看,谁知道看见你家来请大夫,就过来了。”

刘七巧一脸不大相信的看着杜若,扯了扯嘴角道:“杜太医太不容易了,堂堂太医还要做按摩师父,杜太医不如开两幅药给我爷爷吃一吃就好了。”

刘老爷闻言,装作瞪了刘七巧一眼道:“丫头,是药三分毒,你这心肠可没杜大夫好。”

杜若笑着道:“老爷夸奖的是。”杜若看了看刘七巧,见她脸上带着些疲惫,知道这几日王府办丧事,她肯定是没睡好的,便道:“七巧,我去你那边,帮你也把把脉,上次给你的药,你都吃了没有?”

杜老爷听了便道:“快去快去,老爷子我抽口烟,别把你们呛着了。”

杜若跟着刘七巧来到她的房间,刘七巧坐在梳妆台前的墩子上,把小背包里面的几样首饰拿出来,问杜若哪个好看?

杜若对这种东西的审美观点实在不怎么样,若是看药材那种好一点,他还能更专业一点。刘七巧见杜若实在眼光不好,很气馁的说:“上次你给我选的耳坠子,不是挺好的吗?怎么这些你就看不出个好坏呢?”

其实刘七巧对这些朱钗的好坏也分不大清楚,而杜若则是按照上面镶嵌物的大小来分的,换言之他觉得好看的那个,肯定是最值钱的。刘七巧从几只簪子里头挑了两样出来,放到一旁道:“一会儿这个给娘,这个给大妞,还有这对小耳坠给喜儿。”

杜若看着刘七巧白皙细嫩的脸颊,她的眸子澄澈清明,这种时候的刘七巧,有着少女最烂漫的笑容,不像危急时刻老气横秋的样子。

“七巧,今儿是你的生辰,怎么你倒是给别人送礼物去了?”杜若问她。

“怎么?你不舍得?怕我攒不够嫁妆?”刘七巧皱着眉头,跟杜若玩笑道:“我家很穷的,到时候肯定没有什么几十抬的嫁妆,到时候会不会让你觉得很丢人?”

杜若想了想道:“没事,我事先多准备些彩礼,偷偷的送过来,到时候你再抬回去,大家都以为是你家的。”

刘七巧见杜若一本正经的样子,笑着倒到了他的怀里:“傻子,傻子,我说着玩呢!”刘七巧说着,叹了一口气道:“少奶奶那事儿,你大概也知道王府的人是怎么处置的了吧?”

杜若点点头,揉了揉刘七巧的发丝道:“我正预备了一份生辰礼物给力,想来想去,什么东西都不如它。”

刘七巧撇撇嘴,不以为然道:“什么东西那么好?还样样不如它?”

杜若悠然一笑,从怀里拿出一叠银票来,递到刘七巧的手中:“前天老王妃派了人过来,给我送了一千两银票。”

刘七巧睁大了眼睛看着银票,张嘴道:“老祖宗果然豪爽,封口费给那么多?看看,幸亏我带着你去,让你赚到了那么大一笔的外快,是不是要分我一半啊?”

杜若蹭蹭刘七巧的额头,小声道:“这都全给你了,我不是说了吗,样样不如它!”

刘七巧摇摇头,万分无奈的道:“这就是自家员工和外聘人员的区别啊,果然给人当丫鬟是亏本的买卖。”

杜若笑着道:“你这嘀嘀咕咕的说什么呢?快把银票收起来,别弄丢了。”

刘七巧抬起头,看着杜若道:“我在想,没准过不了几天,你还能收到另一笔封口费。”

刘七巧说的不错,宣武侯府的侯爷醒来之后,果然也命人给杜若送去一笔不菲的封口费。这里暂且按表不提。

杜若蹙眉一想,果然想了起来道:“听说宣武侯因为得知少奶奶的死讯,悲痛过甚,邪风入中,已经在床上躺着了,这几日都是太医院的陈太医去看的,我倒是不太清楚。”

刘七巧摇摇头,心道只怕不是因为少奶奶死了悲痛过甚,而是因为家里剩下的那个蛇蝎女儿吧!

“虽然少奶奶是咎由自取,可是害死她的人终究还是逃脱了法律制裁。”刘七巧叹了一口气,这种事情在标榜法律社会的现代都时有发生,更何况如今她生活的地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封建社会。刘七巧觉得,自己要适应这种世界观,才能让自己活的更开心一些,也更开朗一些。

“对了,你堂弟家的那个妾氏怎么样了?”

听刘七巧问起这个,杜若忍不住又皱起眉来道:“昨晚又闹了一宿,老太太想着不然就把她送到庄子上去,对外宣称她得了失心疯了。不过被我爹和二叔给拦了下来,毕竟人现在还病着,要是去了庄子里,真的出了人命,杜家的名声也不好听。”

刘七巧叹了一口气,真叫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不然一会儿吃了中饭,我随你去你家看看吧,总觉得要是不把她搞定,你奶奶对乡下丫头这几个字是要恨之入骨了。”

杜若听说刘七巧要去他家,顿时又是紧张又是兴奋。古时候再没有未婚的姑娘自己提出去男方家的,刘七巧虽然知道这个习俗,可是她觉得治病救人比较要紧,也就不在意这些小细节了。

刘七巧拿着礼物出去找李氏她们,并且把王妃赏的东西也分给了她们。至于那一千两银票,刘七巧觉得应该趁着哪个没人的时候,和李氏好好的说,不然她肯定会一惊一乍的,然后在那边啰嗦大半天。

一家人吃过长寿面,钱大妞和春生在厨房里头帮着哑婆婆洗碗。李氏送了刘老爷往后院里面休息。刘七巧跑到后面,对李氏道:“娘,我有些事儿,要跟杜大夫去药铺一趟。”

李氏如今也不拦着她,毕竟有婚书在手,李氏觉得手里握着尚方宝剑一样自信,便往外头道:“那你早些回来,别太晚,等你吃晚饭。”

刘七巧应了一声便出去了,厨房里钱大妞还在跟春生洗碗,钱大妞平常就是个火急火燎的性子,见春生动作慢了,便道:“行了,你一边去,洗一碗折腾半天,能被你急死。”

刘七巧对春生非常同情,钱大妞是不会明白,当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的时候,不管跟她做什么事情,一定会放慢速度,因为这样才能跟她多待一会儿。

杜若背着药箱从大厅里出来,对着厨房喊道:“春生,走了。”春生这才依依不舍的从厨房出来。

刘七巧上了杜家的马车,马车从巷子里一路晃出去。街口柳树下几个摸牌九的老人儿见了,直摇头道:“这刘老爷也不知道怎么了,大夫看了一上午,前几天还跟他摸牌九呢,不会生了什么大病吧?”

另外一个老头子听了,偷偷凑到那老子耳边说了几句,那方才说话的老头立马眼珠子放光道:“真的假的?这么有效?改明儿我也上宝善堂去买上一坛子。”

“可不是,实不相瞒,我前几日也已经去买了。”然后那个老头子笑的眉飞色舞红光满面。

刘七巧坐在马车里听着,耷拉着眼皮横了杜若几眼,心想杜若就算是穿越到了现代,就凭这个方子,大概也可以赚的满盆满铂的。她一早就听说了,药房从来两种药卖得最好:避孕药和壮阳药。

说起这个来,刘七巧忽然想到一件事情,便很有好奇心的问杜若道:“若若,你们家有没有什么药方,是男女行房事之后吃了,可以让女的生不出孩子的?”

杜若的脸顿时刷一下子便的通红,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刘七巧,好像在说:你问这个做什么?是想让我犯罪吗…

刘七巧瞪他一眼,伸手捏捏他的脸皮道:“你又乱想什么?我就是想知道有没有这样东西而已,你知道的…我现在还那么小,要是明年就成婚了,一早就要生孩子…”刘七巧越说声音越小了起来。

杜若这才放下心来,认真的回答刘七巧的问题:“是有避子汤一说,但是以我之见,也并非每一剂都管用,况且这避子汤是寒凉之物,久用势必为影响女子身体,致使今后难以受孕,故而我们宝善堂是不卖的。”

刘七巧点点头,也渐渐明白过来了,电视剧果然不可信啊。什么宠幸之后一碗避子汤就可以万无一失,果然只存在于电视剧情中。刘七巧越来越觉得,在一个没有避孕套和避孕药的年代,她和杜若若要保持性福,她还真的得重视起自己的个人健康以及月经规律了。不然的话,到时候算不准安全期,一年一个的生…刘七巧顿时觉得自己的将来会很阴暗。

杜若哪里知道刘七巧心里的想法,见她神色有些失落,便道:“我们家没有用避子汤的习惯,便是二叔的那几房姨太太,也都不用的,多生几个孩子,家里热闹,老人家都是喜欢儿女成群的,我奶奶对我二叔家那几个庶子庶女可都疼着呢,你不用担心生多了,以后没人疼他们。我娘就我一个儿子,早就盼着要抱孙子了。”

刘七巧听杜若说的头头是道,苦着脸郁闷的说:“时间都用来生孩子,这样真的好吗?”

杜若和刘七巧回到杜府的时候,正好是杜老太太和两位杜太太歇中觉的时候。刘七巧下了马车,大大方方的跟在杜若的后头,往杜家的后院走去。

刘七巧是很明白那些小丫鬟们看热闹的心情的,一来她们大概是鲜少见过有人跟他们家大少爷同进同出的女子。而来她们肯定跟王府里的丫鬟一样,觉得杜若是她们的隐形目标,当然这其中有一个人,在看见刘七巧走在杜若身边的时候,还是忍不住顿了顿脚步。

刘七巧和杜若早已经在马车上套好了话,就说刘七巧是宫里专门给宫女看病的医女,是杜若从宫里请了来专门给二少爷的沐姨娘看病的。

前面领路的春生因为一早就把刘七巧当成了自家少奶奶,所以特别恭恭敬敬。在加上他现在看上了少奶奶家的姑娘,所以越发的殷勤了起来。

到了西跨院的二门口,春生不便进去。杜若喊了看门的丫鬟道:“不用惊动二婶,我带了一个医女来,给沐姨娘看病。”

这西跨院的丫鬟,这几日也是被沐姨娘给闹的不轻,听说自家当太医的主子给又请了一个医女来,纷纷对刘七巧露出救苦救难的表情。

杜若正领着刘七巧往里头走,那边服侍沐姨娘的丫鬟忙不迭就从小院里给冲了出来道:“不得了了,不得了了,沐姨娘割腕了。”

刘七巧和杜若听闻,急忙加快步子往里头走,才跨入房中,便闻到了一股子扑鼻而来的血腥味。刘七巧连忙走上前去,伸手握住沐姨娘手腕上流血的地方,从兜里抽了钱喜儿送给自己的帕子,在她手腕的上部先扎了一下。

杜若因为从外面回来,背上还背着药箱,就急忙打开了药箱取药出来。

那沐姨娘看上去情绪很糟糕,整个人很低落无力,就连刘七巧握着她的手腕,也连看都不看一眼,嘴里只喃喃自语道:“让我死,让我死…让我死。”

刘七巧见她这幅模样,知道她是病的不轻,这样的病人往往情绪低落、脾气暴躁,心中只有自我。刘七巧觉得,心病还须心药医,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光靠刘七巧的三寸不烂之舌,只怕说到猴年马月也未必就能帮这位沐姨娘开解。

“杜大夫,你去把沐姨娘的娃儿抱过来吧!”刘七巧想了想,既然病得不轻,那就得用一副狠药,好好的根治了才行,于是便吩咐杜若把孩子抱过来。

杜若不知道刘七巧想干什么,但是他相信刘七巧一定有她的道理,所以对门外的丫鬟道:“去二少奶奶哪儿把大姐抱过来,就说一会儿再给她送过去。”因为孩子才出生不久,所以尚未取名,按照排行来算,沐姨娘生的这个闺女,应该是杜府的庶长女。

谁知杜若的话才没说一会儿工夫,外头杜二太太的陪房徐妈妈走了进来问道:“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啊?哎哟我的好姨奶奶,你这一天两天的闹到底图个啥呀?你还真能闹出个天啦?看看二少爷都被你闹的不敢回家了?你不就指望二少爷吗?如今连他也没指望了不是?你若是真的想死,就干脆找个地方,清清静静的死,别连累着一家人跟着为你提心吊胆的。”

杜若实在看不下去了,劝说道:“徐妈妈你好歹少说两句。”

徐妈妈是个直爽性子,估计就是因为这样,杜二太太才特意让她来看看情况。她听杜若这么说,更来劲道:“大少爷你和我们二老爷一样,你是做大夫的,自然当她是病人,我看着她压根就没病,她是不把别人整出病来不罢休呢!”

徐妈妈这边说着,那边沐姨娘忽然发起了狠来,一把扯了刘七巧的手绢,挥舞着流血的臂膀,赤着脚从床榻上爬了起来,往外头冲着道:“你们一个个都想着我死,我就是死,我也要抱着大姐儿一起去死,省的她活着受你们的欺负,你们一个个都不想放过我们娘两。”

正这时候,刚刚杜若派出去的小丫鬟领着大姐儿的奶娘过来,对着杜若福了福身子道:“大少爷,大姐儿来了,二少奶奶说了,只给看看,不给抱。”

刘七巧见那奶娘抱着孩子过来,也不着急去拦着那沐姨娘,她方才检查过她手臂上的伤痕,不过就是用银簪子划破了皮肉,是属于无意识的自我伤害范畴,流一时半会儿的血还死不了。

刘七巧走上前,从那奶娘的手里接过了孩子,低下头看了一眼。确实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粉嫩嘟嘟的,竟然不像她接生过的很多古代婴儿,有一种没长开的感觉。刘七巧以前虽然不是专业抱小孩的,可她是专业生小孩的,所以对于她来说,这样的小婴儿和小猫小狗完全没有区别。

刘七巧抬起头,一只夹住那包在三角包里的小婴儿,就这样提着,对眼前的沐姨娘道:“怎么?想让孩子配你一起死?你下的去手吗?不然还是让我帮帮你吧。”

刘七巧说着,居然把那小孩子举过头顶,一双眼睛盯着那沐姨娘道:“这孩子真是可怜,好不容易出身在一个好人家,原以为不愁吃不愁穿的,结果自己的亲娘竟然怕她被人欺负,也罢了,现在还小,这会儿下去还能投生到更好的人家。”

刘七巧说着,作势就要把那孩子给砸下去。这会儿几个老妈妈才算是反应过来,吓出了一声冷汗不说,都急的跪了下来道:“这位姑娘,你可千万别听沐姨娘胡说,我们哪里会亏待姐儿,人人都可劲的疼她,你看看她身上穿戴的,像是被苛待过的样子吗?”

刘七巧还是一脸冷淡,依旧把孩子举在头顶道:“你们跟我说没用啊,沐姨娘觉得你们苛待了她,得问她去,她想着让这孩子陪着她一起死,这是她的愿望,你们都是明理人,怎么也要成全她这一份慈母心啊!”

徐妈妈这会儿也急了道:“好姨奶奶,你好歹说句话啊,少奶奶可半点没苛待姐儿!”徐妈妈说着,便指着刘七巧哭道:“这是哪里来的不讲道理的疯丫头,要害死我们姐儿,你们还不出去喊人吗?”

杜若虽然不知道刘七巧这激将法有没有效果,可是他看见沐姨娘的情绪似乎平静了下来,看着刘七巧手中高举的孩子,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刘七巧觉得这样还不够,索性大拇指在孩子的屁股上掐了一把。那睡梦中的孩子吃痛,猛然大哭了起来,小手小脚不断的在刘七巧的头顶上挥舞着。

这时候早已经有丫鬟把杜二太太跟杜家二少奶奶赵氏一起给喊了过来,两人路程比较近,因为没见过刘七巧,都不知道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见刘七巧举着孩子要摔,吓得都不敢靠近。赵氏这几日照顾这小娃,心里疼爱的紧,看着孩子哭成这样,也忍不住劝道:“姑娘,我们家没得罪你,你好歹别拿着孩子吓唬大人。”

刘七巧见了赵氏,冷哼了一声道:“她又不是你生的,你紧张个什么劲儿,她自己亲生母亲还在这儿站着呢,你们一群人,不是个个都苛待她和她的生母吗?今儿我就要替天行道,让她们两个人早死早超生。”

刘七巧说着,索性假装下了狠手要往地下砸去,吓的几个老妈妈急忙跪着抱住刘七巧的身子,又不敢上去抢,生怕弄疼了孩子。刘七巧看着站在那边呆愣着的沐姨娘道:“你怎么不过来帮我一把,我这都是为了你好,你觉得她们都苛待了孩子,你想跟着孩子一起死,我成全你,你怎么倒不动了?”

那沐姨娘身子颤了颤,一时无语,跌跪在地上。刘七巧举着十斤重的婴儿站了大半天,一双胳膊早已经酸的快没了知觉。这时候杜老太太也闻讯赶来来,人还没到,就在外头喊了起来道:“谁敢动我家大姐儿,什么人那么嚣张,给我打出去!”

刘七巧急忙收回了胳膊,把孩子递到一旁的奶妈手中,上前几步拉住了沐姨娘的手道:“你听听,你看看,这就是你说的要苛待你孩子的长辈老人,她们哪个人不比你这个当妈的更关心你的孩子?你不过就是因为做了小,没资格抚养自己的孩子,就寻死觅活的,你这是爱自己的孩子吗?”刘七巧说着,把她扶了起来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卖,如今好歹你的孩子那么多人喜欢着,你何必还要给她招恨呢?难道你希望,等她长大了,丫鬟婆子们都在她背后指着说:就是她,亲妈是个不要脸面的姨娘?”刘七巧依稀记得,《红楼梦》里面,探春经常为了这个烦恼的。

那沐姨娘愣了半天,最后脸上挂着泪道:“我只想多看几眼我的孩子。”

刘七巧道:“看孩子还不容易吗?你是以前享福享习惯了吧?大户人家的姨奶奶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就说我当差的王府吧,每日一早,姨娘们就要给正室请安,服侍这个服侍那个。你每天去二少奶奶那边请安,难道她们还不给你看一眼孩子吗?”

沐姨娘的悲剧在于,她以一个乡下丫头的身份,妄图做杜家二郎的外室,以为不在杜府待着就可以不用尽一个姨娘的义务。可偏偏杜府让她进了门,她一开始以为凭着杜衡对自己的喜欢,总能有些办法的,结果又高估了男人的专情程度,造成了如今一败涂地的境地。

第 77 章

沐姨娘听刘七巧说完,有些不确定的问:“她们真的会把姐儿给我看吗?”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无辜,是常见抑郁症病人病发时常有的表现。

刘七巧连忙扭头,给了各位太太一个眼神示意,赵氏率先接到了刘七巧的指示,提了一口气上来,想了想道:“你是孩子的生母,没道理不给你看孩子,这不是你如今还坐着月子,怕你落下病根,所以才没让你看孩子的吗?”

赵氏这会儿觉得自己正室地位稳固,有婆婆和婆婆的婆婆撑腰,就也松了一口气。

刘七巧又转身安慰沐姨娘道:“你听见了,她们从来没这个意思。”刘七巧说着,急忙向那奶娘招了招手,那奶娘小心翼翼的抱着孩子上前。刘七巧伸手摸了摸小娃儿的小脸蛋道:“你看看,这是你女儿,多可爱,你真舍得让她死吗?”

这话一说,沐姨娘忽然像感情奔溃了一样,嚎啕大哭了起来,抓着手中的秀帕在脸上胡乱的擦着,再看那小娃儿一眼,又哭一阵子。

几位太太看了她这样子,心里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倒是杜太太从法华寺回来之后,第二次又见到刘七巧,只觉得她似乎比上次见到越发的成熟懂事起来。

其实这是因为杜太太看见的都是工作中的刘七巧,刘七巧在工作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雷厉风行,严肃果敢的人。杜老太太听一旁的徐妈妈解释着方才刘七巧的言行,一边听一边点头,一边又摸摸胸口,显然还是有些后怕。

刘七巧见沐姨娘哭的差不多了,就搂着她的肩膀,安抚搬的拍了拍她的后背道:“我知道,男人的甜言蜜语有时候是靠不住的,跟你好的时候,恨不得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给你。别人肯定都说是你不好,想着富贵才爬了二少爷的床,我知道,你不过也就是被他的几句甜言蜜语给骗了,对不对?你不是那种贪慕虚荣的姑娘家,便是家里穷,也是希望将来能找一户好人家,就算穷一点,好歹是个正头太太,不用受闲气的,对不对?”刘七巧一边说,那沐姨娘任旧颤着身子一边哭一边点头道:“他说得好听,说就算让我做妾,孩子总也是能让我自己养的,我原不想进来,我家又不是杜家的家生子,我爹娘还想赎我出去的,可是我一听他说的这些,耳根就热了起来,就不管三七二十,跟他回来了。”

那赵氏听了,立时只觉得火冒三丈,脸上腾腾腾的冒出三团火来。刘七巧赶紧给杜若使了一个眼色,让他把她们一行人都带了出去。

沐姨娘说了自己的悲惨,心情反倒好了许多,刘七巧就接着她的话继续道:“有句老话说:宁可相信这世上有鬼,也不要相信男人那张臭嘴。尤其是男人在床上的话,那是最不能信的,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可如今你已经嫁给了杜家二郎了,生米做成了熟饭,就算寻死觅活,谁能知道你的冤屈呢?”

说实话,刘七巧也是第一次做这种小妾的说课。她也是一个小妾反对者,可是在古代这样的环境中,小妾是合理的存在,她可以要求杜若不能纳妾,却不能禁止全社会的男人都不准纳妾。

刘七巧叹了一口气,从杜若留下的药箱中找了金疮药出来,给沐姨娘包扎伤口道:“说起来,你能在杜家做妾,比起在别人家还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呢。我听说有的人家根本不把小妾当人,直接可以买卖,不喜欢的时候,主人家就直接把你卖了。小妾生出来的孩子,是没有名分的,哪里还能像姐儿这样,这么多老妈子护着。那些人家小妾生的孩子,都是拿来给嫡出的姐妹们当丫鬟的。”刘七巧越说越顺溜,只说得这沐姨娘一会儿张嘴,一会儿惊讶,一会儿又忍不住的问这问那。

刘七巧见沐姨娘的心情似乎已经完全的平静下来,拍了拍她的手背道:“既然已经这样了,与其闹的天翻地覆,最后顶多就是陪上了性命,不如就安安静静的看着娃儿长大,你想一想啊,再怎么说,你也是她的生母,她以后还能不认你不成?”

沐姨娘靠在引枕上,脸上一片颓然,咬着牙齿道:“一步错,步步错啊!”

刘七巧笑着道:“别介,你心里头千万个不如意,外头那些丫鬟们还指不定怎么个羡慕你呢,你说是不是?”

这沐姨娘听刘七巧这么说,顿时就不好意思了起来。再仔细想想,当初她和杜二郎那些事情,本来也就是你情我愿的,如今这姑娘在众人面前帮她解释的这般好听,她里子面子一下子都有了,忽然又觉得骄傲起来了。这一院子的丫鬟们没做成的事情,她沐姨娘做到了!

刘七巧见她脸上透出了笑意,觉得这事情估摸着也差不多了,起身道:“你好好休息,有事儿可以让丫鬟找了小杜太医来找我,不瞒你说,我也是个被人看不起的乡下丫头,从小就替人接生,明年就十五了,连个婆家都没着落。”刘七巧说着,拍了拍沐姨娘的手背道:“咱们乡下丫头,不能让她们给看扁了,咱们也是要人品有人品的,并不是稀罕着荣华富贵的,对不?”

沐姨娘被刘七巧说的热血沸腾,一个劲儿的点头,刘七巧叹了一口气道:“我走了,你好好保重自己,下回我来,要是还看见你这样寻死觅活的,我可不帮你。”

沐姨娘低下头,想了想又重重的点了点头。

刘七巧从沐姨娘的院子出去,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她方才做那么久说课,一口水都还没喝到。外面的小丫鬟见她出来了,忙迎了上去道:“姑娘姑娘,我家大少爷请你去福寿堂。”

刘七巧点点头,本想拿帕子擦擦汗,才想起来方才给沐姨娘包扎伤口的时候用了。刘七巧抬起胳膊,拿袖子擦了擦汗跟着小丫鬟一路往福寿堂去。

杜家的花园不算很大,至少跟王府比还是小了一点,但是几处院落倒是宏伟肃穆,这福寿堂是前年新修的,专门给杜老太太养老用的。刘七巧跟着丫鬟们进去,就听见里头有人在说话,见刘七巧来了,才停下了话头转身往刘七巧身上瞧。

这说话的人正是杜家的二太太,她方才正在杜老太太面前说刘七巧在沐姨娘房里头那凶悍的模样。杜太太一边听,一边朝她放去刀眼道:你这样抹黑我儿媳妇你给我等着瞧!

刘七巧进门,敛衽向杜老太太和杜太太行礼,杜太太是关切的上去扶她,杜老太太则是点了点头。

刘七巧见杜若也站在一旁,便先开口道:“听杜太医说,家中有个乡下丫头,平日里脾气不太好,我听了便道,我也是脾气不太好的乡下丫头,没准我能劝得动她,所以我就来了。”

刘七巧说话的时候落落大方,并没有半点小女儿的娇态,但是有一种发自人胸怀深处让人折服的感觉。杜老太太听了,只摇头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倒是让姑娘你看我家笑话了。”

“这算什么笑话呢,不过就是点小事,大户人家哪家没有个几房姨太太,那样还不过日子了吗?”刘七巧说着,又向站在一旁的赵氏福了福身子道:“二少奶奶,方才我在那院中说的关于二少爷的话,都是我瞎编了哄人用的,实不相瞒,沐姨娘这样,其实也并非是她的本心。”刘七巧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古代人意识到世上有一种病,叫做产后抑郁症,所以她拧了眉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了切入口。

“就跟杜老太太信佛一样,相由心生,迦叶尊者拈花一笑,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而如今的沐姨娘,也不过就是一念之差,入了魔的人,若不经引导,那就魔性大生。相反只要引导适当,她还是可以回归正途的。”

杜老太太和杜太太都信佛,刘七巧这么一说,两人各念起了一句阿弥陀佛,杜老太太道:“没想到我一个老婆子,心胸还不如你一个姑娘家宽阔。”

刘七巧笑着道:“世上的事情并非都是非黑即白的,老太太您没做错,这沐姨娘也未必觉得自己错了,听说杜二老爷有四房姨娘,都相处的和睦融洽,杜二太太肯定是一个很懂这方面道理的人,不如让杜二太太传授那么一招半式的给二少奶奶,没准二少奶奶还会跟沐姨娘成为好姐妹呢。”作为方才杜二太太夸大她彪悍的回礼,刘七巧很不地道的给杜二太太出了一个难题。

谁知道杜老太太听了之后,连连点头道:“正是正是,当初就是你不好好的管着蘅哥儿,才弄出这么事情来,你这当婆婆的,管好了自己的院子,好歹也帮你媳妇一把。”

杜二太太有口难言,只窘迫的不知说什么好。一旁的杜太太低着头,若无其事的抿唇笑了笑。

刘七巧见事情解决的差不多了,便转身对杜若道:“杜大夫,既然事情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那七巧也该回去了,只是杜大夫千万记得,她这虽是心病,但也要服药,药物能让她的情绪安定下来。”

杜若点了点头,眉眼中满是赞许的看着刘七巧,见她说要走了,又是不舍得,可又没办法挽留。这时候杜太太忽然开口道:“七巧姑娘难得来,不如上我那边坐坐。”

未来婆婆挽留自己,刘七巧自然不敢说不,只是不太好意思的低下头。杜若忽然想起了留下刘七巧的理由来,便开口道:“七巧,我院里的丫鬟方巧儿,听说是你老乡,你难得过来,我去把她喊来,你们聊两句。”

刘七巧当即愉快的答应了,杜太太道:“还是去我的院子吧,你去把方巧儿喊过来。”

杜老太太没觉得有什么异常,便让人散了,自己继续歇中觉。

刘七巧来到杜太太的院中,几个人一起在正厅坐下,杜太太命丫鬟为刘七巧上了茶,便把人打发了出去道:“就是因为西跨院里那人,把整个家闹的不得安宁,老太太如今便是用下人,也绝不用乡下来的,弄得我们都尴尬的很。”

刘七巧笑着道:“龙生九子,也未必个个都是有出息的,老太太这样固然不对,可是也不是没她的道理,只不过…”刘七巧顿了顿,不好意思的低头道:“七巧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丫头,这一点只怕是一辈子都改不了了。”

杜太太见刘七巧如今这副含羞带笑的模样,才觉得她有几分闺女的贞静娴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杜太太从手腕上退下一个春带彩的紫罗兰翡翠玉镯来,上前抓着刘七巧的手腕给带了上去道:“听大郎说今儿是你的生辰,还让你来我们家看了这么一出,这就算是我给你的见面礼,你快收着。”

刘七巧对金银首饰的价格可能不太了解,可是在现代的时候,她也是一个玉器发烧友,买不起看得起!所以这样一只手镯,放在现在的价格绝对能达到七位数以上。刘七巧急着要推迟,那边杜太太只按着她的手腕子,笑着道:“这手镯按说还有点来历,是我当进门的时候,老太太给我的,听说是专门用来给儿媳妇的。”

刘七巧回想了一下,好像方才在二少奶奶的手腕上,似乎确实有一个品相差不多的手镯。刘七巧这下不好意思了,脸颊一下子涨得通红,只低着头任由杜太太给自己带上了。

难得有这样一个时候,可以说几句贴心话,杜太太恨不得把她一肚子的话都说给刘七巧听,只听她继续絮絮叨叨的说:“我家大郎命苦,出身的时候正缝战乱,差点儿就养不活了,一直到了七岁才会走路说话,后来身子骨也一直不好。家里的老人想着早些为他娶了媳妇,也好为杜家开枝散叶,可他这病病歪歪的,愣是没好过,一拖就拖到了现在。”杜太太说着,脸上倒有了几分庆幸的表情道:“不过也是亏得没给他早张罗了,不然错过了这么好的姑娘,他岂不是要悔死了。”

杜若听杜太太这么说,脸一下子涨红到了耳根,急着开口道:“娘,你怎么能这么说,我跟七巧这是…这是缘分。”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受难牵。刘七巧和杜若,他们之前原本相隔的何止千里,更是千年。刘七巧想到这里,也觉得分外的安慰。低着头道:“太太说的我都知道,以后我会好好照顾他的,他这身子,先天不足,后天总算还没失调,以后肯定会长命百岁的。”

现代医学证明,早产儿在后天成长中,只要调理得当,是可以得到跟正常人一样的寿命的,所以刘七巧从来没担心杜若会因为身体不好而英年早逝。

杜若听刘七巧这么说,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忽然抬起头来,对刘七巧道:“我看你倒是先天很足,后天失调,看来是要好好调理调理了。”

刘七巧瞪了一眼杜若,又坐下来喝了一杯茶,对杜若道:“一会儿能放巧儿半天假吗?我想带她去我家玩玩,晚上我娘还要给我做好吃的。”

“去吧,我让春生在你家等着,吃了晚饭再回来吧。”

刘七巧很开心的点了点头,起身向杜太太行礼道:“太太,那我就先回去了。”

杜太太也从位置上站了起来,慈爱道:“去吧,好好照顾自己的身子,过些时候,我再去拜访你母亲。”

刘七巧有些不好意思的点头,心道这下李氏肯定又要紧张死了,于是又道:“太太,我娘胆子小,是个特朴实的乡下媳妇,您见了可要多担待着点。”

杜太太点了点头,让杜若送刘七巧出门。这时候方巧儿已经在杜太太的院外候着,见了杜若便先恭恭敬敬的行礼喊了一声少爷,然后才抬起头,看着刘七巧道:“七巧,你怎么来了?”

刘七巧上前一步,拉着她的手道:“听说你在杜家,所以就来了,今儿是七夕,我生日,走跟我去我家去,大妞也在我家呢。”

方巧儿跟着刘七巧走了几步,回头看了一眼杜若,见杜若点点头才敢跟着往外走。

杜若送她们来到门口,对春生道:“你陪着巧儿在七巧家吃完了晚饭再回来,我就不过去了。”

春生一听他又有时间跟钱大妞在一起了,顿时点了点头,兴高采烈的跳上了车。

方巧儿先上了马车,刘七巧转身,对凑到杜若耳边道:“怎么我还没走,就觉得有点舍不得了。”

杜若捏了捏刘七巧的脸蛋,也是万分不舍的轻声说:“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一直在一起了。”

刘七巧使劲点头,悄悄在杜若脸上亲了一口,然后顺着踏板,钻到马车里去了。

马车里头,刘七巧拽着方巧儿的袖子问:“巧儿,杜家的人对你怎么样?几个月不见,你越发漂亮了呢!”

方巧儿一脸没劲的摊了摊肩膀道:“杜家的人倒是都很好的,只是杜少爷似乎是个不近女色的,他的院里头没有通房丫鬟,只有两个伺候起居的,我原本是送来给他冲喜的,结果还被退货了…”方巧儿说到这里,便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当初杜若是想放她回牛家庄的,是她自己哭着喊着不想回去。回去的话除了被自己的娘再卖一次,方巧儿真的想不出自己能有什么下场。

刘七巧听方巧儿这么说,对杜若越发放心了起来。刘七巧自己心里清楚,杜若到底跟大多数的纨绔子弟不一样,洁身自爱的很呢!

刘七巧想起当日在马车上和杜若谈起方巧儿的事情,便问道:“那你现在在杜家是做什么的呢?干活累不累?”

方巧儿摇摇头,有些不好意思说:“我现在如今专门管百草院里面的那些花卉药草什么的浇浇水,若是少爷那两个贴身丫鬟不在,就上去倒个茶递个水什么的。”

这活计倒是跟刘七巧在玉荷院里头做的差不多,又轻松又没压力,确实是一个好差事。不过…方巧儿这样,终究也不是个办法,明年她也及笄了。

“巧儿,你有没有想过回牛家庄呢?明年你就及笄了,难道你打算在杜家当一辈子丫鬟,你不是杜家的家生子,她们是不会给你张罗婚事的,到时候你怎么办呢?”

方巧儿低下头,脸上也是一脸的失落,垂头丧气的说:“我也不知道,可是我现在回去,我娘会不会再把我卖给别人呢?”方巧儿抬起头,一脸无奈,换了话题道:“先别说我了,大妞怎么会在你家呢?她妹子和娘呢?”

“钱婶子死了,我家领养了喜儿,大妞舍不得离开妹妹,就在我家当丫鬟呢。”

方巧儿听了,又是一惊,脸上带着几分伤感道:“七巧,我们三人中,就属你的命最好了,爹娘疼爱,家境富足,要是你再能嫁个好人家,你的一生也算是完满了。”

刘七巧听方巧儿这么说,也是有些感慨的搂着方巧儿的肩膀道:“呐,我们三个呢!一定都会嫁得如意郎君的,巧儿你不要这么丧气,你说是不是?”刘七巧说着,又继续道:“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王老四也从牛家庄来了京城,这回跟着我爹和王爷一起上前线了,他说他要挣个将军当当,到时候回牛家庄光宗耀祖。”

方巧儿想起老王是那虎背熊腰,人高马大的样子,扑哧一笑道:“没准老四还真的能当将军呢,他从小跟人打架,就没有输过的。”

刘七巧瞅了一眼方巧儿眼神中的崇拜,有些贼兮兮的想:打架和打仗可是两回事儿,不过!老四带着我娘给他求的平安符呢,他们一定都可以平安回来的!

第 78 章

刘七巧带着方巧儿回了刘家大院,牛家庄三朵花难得重逢,大家的心情都很愉快,各自问候了几句,就开始聊了起来。

方巧儿问起钱婶子的事情,钱大妞和她都难过了一番,最后还是钱大妞说:“今天是七巧的生辰,不兴说这些难过的事情。”

三人之间,刘七巧的岁数最小,当然如果算心理年龄的话,她们两个还没刘七巧的一半大呢。钱大妞是二月份生的,过完年就十五了;方巧儿是四月份生的,也比刘七巧早三个月。在古代姑娘家及笄了之后,就代表了成年,可以嫁人了。很多女孩子都期盼着那一天的来到,因为从此以后,她们的生活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氏做了刘七巧爱吃的猫耳朵,刚炸出来脆脆的。刘七巧领着方巧儿去了自己的房间,从梳妆台中拿了一朵石榴花的朱钗送给她道:“巧儿,这个送给你的,你皮肤白带红色的最好看。”

刘七巧把东西塞到方巧儿的手中,悄悄的回过身,把方才杜太太给她的那个价值连城的手镯给退了下来,用帕子包了起来,放在妆奁的最下面一层。

却说杜若送了刘七巧走后,被杜太太叫进了房里,一本正经的开口道:“明年的今天,七巧就及笄了,提亲自然要在这个之前就办好的,到时候就在这附近挑一个好日子,早些过门了的好,没得自家媳妇,给别人家当丫鬟使。”

杜若听杜太太终于提起了这个事情,心里自然是乐得不行,又有些担忧道:“祖母那边,到底什么时候提起来,好一点呢?”

杜太太想了想,最后摇摇头道:“不要再等你祖母那边了,娶媳妇可不是件轻巧事情,中间要安排的多了,我这几日先去找了靠得住的媒婆,上七巧家提亲,先合过了你们的八字再说。”杜太太越看刘七巧越喜欢,心里便存了一个心眼,她和杜老爷都是至孝之人,从来没忤逆过杜老太太,如今杜老太太那边形势不明了,万一她到最后都没松口,到时候为了这事情红脸,一件大喜的事情,反倒生出了麻烦来。

故而杜太太觉得,这事儿不如先埋着杜老太太,等她这边生米做成熟饭,杜老太太就算再不高兴,也只能忍下了这股气。至于这以后嘛,还得看杜若和刘七巧自己的能耐,最好是三年抱两,让老太太忙着抱曾孙没时间置气了,那就最好不过了。

杜若倒是没想到他母亲想的这般通透,虽然有些担心,但还是乖乖的说:“一切就交由爹娘做主了。”

杜太太这会儿才算捡起了气势来,站起来戳了一下杜若的额头道:“这会儿想起来要爹娘做主了?你看上人家姑娘的时候怎么不想想,这婚姻大事,本就应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亏得七巧是个好姑娘,若是跟西跨院里面那个一样的,我一早就先把你打断了腿。”

杜若连忙缩着脖子认错,杜太太这会儿也来了精神,便不歇中觉了,只叹了一口气道:“只盼着西跨院那个真能好了,老太太还能稍微释怀一点。”

杜若低下头,想了片刻,才抬起头道:“七巧的父亲随着恭王爷去了边关,只怕这文定的事情,还是得等他回来了才能定下来。”

杜太太也叹了一口气道:“只盼着这仗早点打完,大家都可以过安生日子。”

母子两又谈了片刻,杜若方才告退。

到了晚上,方巧儿在刘七巧家吃了晚饭,看见李氏对钱大妞和钱喜儿都好的很,心里想起把自己卖了的那个娘,顿时又伤心了起来道:“婶子,你真是好人,我娘就只知道把我卖钱。”

李氏知道方巧儿是和刘七巧一年的,如今年纪也大了,她这样被家里卖了的丫鬟,若是家里人不去赎,主人家也不会给她张罗什么婚事,这终身大事只怕就这样耽误了。

李氏想了想,心道如今方巧儿是在杜家做丫鬟,以后刘七巧是要进杜家当少奶奶的,两个人从小玩到大,一个做丫鬟,一个做少奶奶,没准心里头会不舒服。李氏是最疼七巧的,总觉得这样也尴尬的很,于是便道:“巧儿,你娘不要你,大婶要你,当时你是多少银子给杜家买去的?大婶把你赎了出来,以后再贴你一份嫁妆,咱们就在城里,找个上进的小伙子嫁了,到时候你娘要是还能念着你,你就回去瞧瞧她,要是不念着你,你就当没那个娘。”

刘七巧没猜出李氏的想法,只当她的圣母病又犯了,连忙道:“娘…你行了,人家杜家本来就没想把巧儿强留下来。”还是刘七巧一时多嘴,让杜若给方巧儿一条生路,人家这才没把方巧儿送回牛家庄。只是…当初的刘七巧又怎么能知道,她和杜若会走到这一步呢!

李氏见刘七巧没想明白,直接拍着胸脯道:“你们三人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如今又都在城里,我虽然是个没能耐的,好歹也希望你们都能顺顺当当的,将来都能找个靠得住的人家嫁了,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改明儿我就上杜家帮巧儿赎身。”

方巧儿被这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给砸晕了,只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时间竟不知道是要开心好呢,还是郁闷好。她也是迷恋少爷团的一员,虽然杜家如今很多丫鬟,因为沐姨娘的事情,对做姨娘有些绝望了,可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觉得大少爷和二少爷是不同的。大少爷温文尔雅,俊朗沉稳,而二少爷天生遗传了二老爷风流倜傥,处处留情的基因,两个人是有天壤之别的。离开杜府,就代表着方巧儿彻底没有机会了。

李氏虽然善良,但并不是缺心眼,她见方巧儿脸上并没有露出雀跃的神情,就猜出了一二分其中的隐情,便笑着道:“巧儿你不用不好意思,大婶一辈子就生了七巧和八顺两个,还嫌这院子冷清呢,这不,原本大妞是要去学接生的,因为没人手,生生就给耽误了,若是你肯来,大妞也可以放心出门学艺了。”

钱大妞也帮腔道:“巧儿你来嘛,现在七巧在王府里头当差,十天半月的才出来一次,我真的脱不开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