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七巧只笑着道:“方才不小心,给树枝刮到的,这会儿可破相了。”李氏听刘七巧这么说,也放下了心道:“一会儿洗脸,小心别沾了水,可疼了。”李氏站起来,又对着刘七巧的伤口瞧了两眼,确认没什么大问题了,才道:“你以后走路小心些,我这几天瞧着,这府里每一个姑娘走路,那都比你看上去稳重,你如今是大姑娘了,也要学着端庄起来。”

在未来七巧的未来婆婆面前,李氏觉得自己应该塑造一个潜心教女的形象。

刘七巧带着绿柳回了自己房中,将把脖子压得快吃不消的一头东西给解了下来,打散了头发披在一旁,绿柳只端了脸盆过来,让刘七巧洗脸,在一旁道:“七巧,你这脸上的伤,分明是方姨娘打的,方才她那么说你,你怎么也不反驳几句。”

刘七巧撑了一个懒腰道:“今儿院子里人多,我要是跟她在那边吵了起来,引了人来,让外面人看了王府的笑话,我也于心不忍啊,如今太太身子还没好利索,怎能让她因为我这事情又心烦呢。”刘七巧低着头就这脸盆把脸洗干净,伸手接了帕子擦干脸道:“虽然我对这方姨娘确实不待见,可是二姑娘倒也对我不差,我总不能一点儿不给二姑娘面子吧,这事儿闹出去,最没脸的就是二姑娘了,今儿安靖侯老夫人也在,可不能让她们这些八卦高手给听了去,那事情就闹大了。”

绿柳只撇撇嘴道:“我就说你心里还就是一个好人,有人还不信,非说你厉害。”

刘七巧想了想,能和绿柳说这种话的,估摸着也就只有知书了,便笑着道:“厉害和好心又不矛盾的,我厉害我的,只要我不害人就好。至于好心吗?我一般只对好人好心些。”

刘七巧换了一身轻便的家常衣裳,绿柳为她梳了一个稍微随便一些的发髻,但用一个翠绿的发簪给固定了,脸颊上洗去了脂粉,露出刘七巧本来就滑嫩白皙的皮肤,那一条浅浅的红印子反而越发明显了。刘七巧对着铜镜照了照,估摸着也就两三天就能下去了,便起身到外头来跟李氏她们说话。

李氏从刘七巧小时候一直开始说,只说当时刘七巧是怎么救了自己,又救了刘八顺。又说刘七巧偷偷出去帮人家接生,被刘老二关在家里。又说道小时候刘七巧得了疟疾,差一点儿就死在了求医的路上,李氏每每说到这里,就忍不住落下泪来,只擦着眼泪道:“那时候我怀着她弟弟,大着肚子走了多少里路,大夫们都说没救了,我在雪地里哭了半晌,最后总算是救了回来了。”

刘七巧也还记得那一场雪,真是彻头彻尾的冷,她张开眼睛的时候,就看见李氏抱着她,眼睛眉毛上都染了雪花片,见她睁开眼睛,抱着就痛哭了一场。从那天起,刘七巧知道自己有了一个土得掉渣的名字叫刘七巧。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七巧和大郎都是一样的,说起大郎,我也没少操心,从小到大,再没有一天是不让人操心的,就说今年年初那一次,整整昏迷了三天三夜,老太太急的连冲喜这种事都想了出来,我当时就想,我就一个儿子,若是大郎没了,我也不想活了。”

两个人谈起了惨痛了育儿历史,顿时有了无数的共同语言。杜太太一边说,一边擦着眼泪道:“我当时又后悔,我怎么不早想着给他爹纳个妾,万一大郎真的没了,我也跟着去,他爹也不至于成了孤家寡人。”

李氏见杜太太哭的伤心,急忙安慰道:“孩子们有得是后福呢,太太快别难过,我给七巧算过命的,都说是旺夫旺子的好命,有七巧在,大郎的身子准能好起来。”

杜太太顿时破涕为笑,只点头道:“前几天我也拿着他们的八字去合了,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把我们家老太太乐的直拍手叫好。”

刘七巧一边听一边只觉得脸上热辣辣的,果然是被人贴金贴多了。今儿中午才有一处说刘七巧是送子观音转世的戏码,这会儿又被李氏套上了旺子旺夫的属性。刘七巧觉得自己越活越像吉祥物了。

里头一群人正热闹闹的笑着呢,那边寿康居派了丫鬟来传话道:“老祖宗想请七巧姑娘和杜太太往寿康居那边说会儿话。”

原来冬雪回了寿康居,把方才在海棠院门口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都悄悄说给了老王妃听。方才寿康居人多,老王妃不好发落,这会儿人总算是散了,便让丫鬟们喊了人过去。

老王妃这些年也极少插手管王爷后院的事情,一来是因为王妃宽厚,后院里也算和乐;二来是因为她如今也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懒的管这些。不过经过了林姨娘的事情,老王妃觉得这后院还是不得不管一下的。

“你确实瞧见了那方姨娘打的七巧?”

“奴婢没瞧真切,方姨娘自己说是她想去拉七巧姑娘,不小心伤到了她的脸,可奴婢看着不像,谁扶人有往人脸上扶的吗?”

老王妃虽然鲜少出寿康居,可这八卦也没少听,二姑娘前两日从锦绣院哭着出来的事情,她也是知道的。她虽然平常看着一视同仁,私下里对二姑娘,也好过二房的那几个庶女的。自然也知道二姑娘这一番是为了什么。不过王府的姑娘,是该有几分气派的,所以她从没当面说她,今儿见她和刘七巧也和和气气的,心里便知道,肯定是方姨娘不知道又在二姑娘面前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老王妃想了想,直接开口道:“你去锦绣院跟方姨娘说一句,这二姑娘眼看着就要出嫁了,我有些舍不得她,让她出嫁之前都搬到寿康居来住着吧。”冬雪只点了头要出去,又被老王妃给叫住了道:“二姑娘那边,你什么都不用说了,直接领了丫鬟婆子去搬家就得了。”

方姨娘那边,见冬雪回去后就魂不守舍的,总觉得这心里七上八下的。她原先敢撞着胆量给刘七巧一巴掌,无非就是因为那边没人,就算刘七巧去太太面前告状,也没什么证据。如今她的所作所为都已经被别人看了去,如意算盘自然就落空了。且那冬雪最近很得老王妃的喜欢,常说她的嘴跟刘七巧的一样巧呢。

方姨娘才回了锦绣院,就让小丫头出去寿康居那边打听事情,可巧寿康居里头都是客人,小丫鬟一时无功而返,就回来了。谁知道小丫鬟回来没多久,那边冬雪就亲自带了几个老妈妈到了锦绣院,给二姑娘搬家。

方姨娘见冬雪一群人气势汹汹的过来,一颗心凉了一般,还当是要老王妃拖了自己去问话,当下就吓的瘫软在了地上。谁知道那些人竟理都没有理她,只径自去了二姑娘的闺房,将铺盖衣物全部都打包了起来。这下方姨娘着急了,只拉着冬雪的膀子跪下来哭道:“好姑娘,这是怎么了?二姑娘在这儿住着有什么不妥吗?”

冬雪方才见了方姨娘那副踩低捧高的德行,心里也厌恶的不得了,只挣开了她的膀子道:“好姨娘,二姑娘大喜啊,老太太说,这离她大婚的时日也近了,要亲自教养二姑娘,免得外头人嫌弃二姑娘庶出的身份,在老太太跟前养着,总比在姨娘身边的好。”

方姨娘闻言,身子震了震,忍不住大哭了起来,只大声道:“老太太何必做的那么绝呢,不过就是为了乡下丫鬟,如何就要这样待我,我服侍了王爷十几年,难道还不如一个丫鬟体面。”

冬雪见她又说起了胡话,只冷笑道:“方姨娘可别这么说,本来这事儿也没什么,只是七巧如今虽然是王府的姑娘,却更是杜家的准儿媳,你今天当着杜太太的面打了七巧,丢得可是整个王府的面子。”冬雪想了想,忽然低下头,凑到方姨娘的耳边道:“这会儿老太太已经派了人去蔷薇阁请人了,也不知道杜太太是不是个宽宏大量的人,我倒是劝姨娘不如省省力气,也替自己收拾收拾东西吧。”

“你…你说这话什么意思?”方姨娘原本瘫软在地上,忽然间又抬起头来,泪眼朦胧的看着冬雪道:“冬雪姑娘,我知道你在老太太面前如今最得体面,不如你帮我在老太太面前美言几句?”方姨娘说着,只从腕上退了一支绞丝镯子下来,想要塞给冬雪。那冬雪只是往后退了两步,笑着道:“姨娘这些东西还是留着贴己吧,以后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的得了。”

众丫鬟婆子们都是做事的能手,冬雪往周蕙的房里看了一眼,见一见打包的差不多了,只开口道:“你们先把东西带过去,薰儿你在这边待着,一会儿二姑娘回来了,让她自己瞧瞧,有什么东西落下了没有,可别少了什么东西,便宜了不相干的人。”

方姨娘看着众人把周蕙的东西一箱箱得搬走了,气得连锤地板的力气也没有了。

刘七巧陪着杜太太去了老王妃的寿康居,这会儿老太太们又老王妃身边的老妈妈领着去外面院子里赏花,寿康居里面并没有别的人,就连杜老太太也不早。杜太太见了老王妃,急忙上前行礼,老王妃在榻上摆了摆手道:“让杜夫人给见笑了,府上竟然出了这样的人,请了杜夫人过来,便是问夫人一个主意,夫人想怎么处置她,老身绝无二意。”老王妃说着,抬起头往刘七巧的脸上瞧了一眼。她毕竟年纪大了,眼神不太好,只伸手让刘七巧走到了她的面前,凑上去看清楚了,才开口道:“还疼吗?你这丫头,平时看你厉害的很,怎么也忘了躲一躲。”

刘七巧到并非没有躲避,只是当时正在想心事,所以躲避的不太及时,才会被刮了一条印子,不然的话,这会儿她脸上铁定是结结实实的五个手指印了。

杜太太听老王妃这么说,心里自然是高兴的,可她一个外人,如何管王府的家事,只笑着道:“老太太快别这么说,我也不过就是路上正好遇见了,原本我是不想开口的,可是实在舍不得这丫头受委屈,才略略说了几句,我正想着要找老太太和太太请罪的,倒是我逾越了。”

杜太太不亏是出来的人,说话间礼数周全,实在是让老王妃叹服。又想着刘七巧有这样一个婆婆,倒是前世修来的福气了。

“杜夫人这么说就见外了,今日本来这么好的日子,因为一个贱婢,扫了杜夫人的兴致,实在是我们王府的不是。”老王妃正说完,外面小丫鬟挽了帘子起来,冬雪从外头进来,见了杜太太和刘七巧,先是行了礼数,才开口道:“回老太太,二姑娘的东西,已经搬到了后面的抱夏里头的,这会儿二姑娘许是在三姑娘那边玩,人还没回来,奴婢喊了薰儿在那边等着三姑娘,若是有什么遗漏的,一会儿奴婢再派人去搬过来。”

杜太太是知道王府有几个庶出的姑娘的,这二姑娘应该就是王妃庶出的闺女,见老太太这样雷厉风行的做派,只怕方才打刘七巧的人,应当就是这二姑娘的亲姨娘。

“二姑娘倒是有福了,听说已经许了人家,能在老太太跟前教养,是她的福分。”

“我年纪大了,懒怠的带孩子,以前小时候她们都在我跟前住过一阵子,后来各自大了就散了,如今各自又要出嫁,以后也不知道还有多少日子能陪着我,我是越发舍不得了。”老王妃说着,只抬头看了一眼刘七巧道:“七巧,你以后也要多往这寿康居走动走动,知道不?”

刘七巧笑着道:“老祖宗快放心吧。七巧除了嘴快,脚也很快的,一天不让我走几步路,浑身憋着不舒服,我以后天天都来给老祖宗请安。”

老王妃只拍了拍她的手背,心疼道:“今儿客人还没散呢,丫鬟婆子忙了一整天,也是时候要歇一会儿,等一会儿客人散全了,我一定会给方姨娘寻个好去处,走之前少不得还得好好的赏她一回。”老王妃这话虽然说的云淡风轻的,可是听起来那威力确实不容小觑的。刘七巧也越来越明白,其实有时候看起来慈祥的老王妃,才是手段真正老辣的那一位。

送走杜老太太和杜太太之后,刘七巧原本是想去王妃那边瞧一瞧的,可想起脸上的刮痕,想想还是罢了,毕竟这大喜的日子,她也不想给王妃填堵。

方姨娘见老王妃派人来势汹汹的搬走了二姑娘的东西之后,居然就没有了下文,只当是这事情已经过去了,便悄悄的躲在了佛堂里,也念了几遍经文。那边周蕙从外头回来,就被小薰给拉住了,将今天的事情说了一遍,又让周蕙回房里去瞧一瞧有什么漏掉的东西。周蕙听了方姨娘的糊涂事情,只急得连哭都哭不出来,咬着牙齿道:“姨娘这下可闯了大祸了,这可如何是好呢?”

那方姨娘却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听周蕙这么说,只笑着道:“打就打了,老祖宗也发落过了,不过就是把你给搬过去她那边住了,我刚开始还想不明白,如今想想对你却是一件好事儿,外头的人家听说庶出的闺女是在老太太跟前养着的,还能高看几分呢。”

周蕙心里却不这么想,她一个快出嫁的姑娘,也不在乎这几日跟着谁了,只怕安靖侯府一早就把自己给打听清楚了,压根不用再做这场面上的事情。怕只怕这事情还没那么容易完呢!

“姨娘你也太糊涂了,论身份,如今七巧是正经的王府主子,你虽然是个姨娘,可只是半个主子。论辈分,你是做姨娘的,大了七巧一辈,众人都对她疼着爱着,唯独你在这边欺负她,你这不是明摆着不给老祖宗和太太脸面吗?如今你竟打了她,也不知道背地里有多少人会说,你这一巴掌打的不是七巧,而是她背后的老太太和太太。”周蕙说着,只又呜咽了起来,嗔怪道:“姨娘也不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这事情若是被外面人瞧了去,又要笑话王府的人不懂规矩,父亲最是重脸面的人,若是知道了,还不知要怎么生气呢!”

方姨娘原本都一句劝服自己了,这会儿听周蕙说出那么多的不是来,心里又七上八下了起来,悻悻然道:“哪有你说的这样严重,不过就是一个乡下丫头…”方姨娘正说着,从外面闯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媳妇进来,见了方姨娘道:“方姨娘,这会儿夜深人静了,宾客也散全了,老太太说了,该办的事情,还是要办办齐全的。”

方姨娘一听,吓的顿时从靠背椅上滑了下来,只觉得手脚冰冷,话都说不出来一句。

第 151 章

刘七巧是第二日去给太太请安的时候,才知道方姨娘被送到庄子上去的事情的。刘七巧进青莲院的时候,就看见冬雪正在大厅里给王妃说昨儿的事情,见刘七巧进来,也没特意停下来,只向刘七巧点了点头,继续道:“老祖宗如今把玮哥儿给了陈侧妃养着,一来大姑娘出嫁后,陈侧妃一个人也寂寞;二来太太这边如今有瑞哥儿要忙,只怕也分*身乏术,况且嫡庶终究有别,所以老祖宗只让玮哥儿跟着陈侧妃,让太太宽心养身子,这府里头的事情,老太太还应付的来。”

原来老王妃向来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昨晚宾客一散,就让婆子们去锦绣院里面收拾了方姨娘,命老婆子赏了她掌嘴五十,拖着就往外头走,一件衣服都不让带着。那方姨娘自然是不肯的,无奈婆子更是厉害,只笑着传达了老太太的意思道:“春月姑娘如今在庄子上也快生了,老太太的意思,这孩子还是要自家人才能料理好,别人她也不放心,便劳烦方姨娘去住一阵子,等孩子平安出世了,再回来也不迟的。”

方姨娘哪里不知道这不过就是一个借口而已,老王妃如今还能给她个借口,也算是体面了,不然的话,直接让婆子们捆了出去,也不是不能的。

王妃见刘七巧进来,只伸手拉了她到身边,看了一下她脸上的伤口。今儿已经不红肿了,只结了一道铁锈红的疤痕,看着也不明显,大抵也不会留下什么伤痕,便也叹息道:“如今我身子没好,难为你倒要为我受这份委屈。我知道你并不是个会忍气吞声的人,想必是因为昨日人多,要保全王府的名声罢了。”

刘七巧见王妃句句都说中了自己的心思,难免就有些不好意思了。她难得这样退避三舍受一次委屈,这一个两个三个的跑出来为她做主,倒让自己觉得自己越发金贵起来了。

“太太这么说,我到不好意思了,原本想着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方姨娘也是一个糊涂人,可毕竟二姑娘不像她,我们关系也一直不错,原本也是因为这个,才想给方姨娘几分面子的,不曾想还是让老祖宗和太太知道了。”

“傻孩子,你给人面子,也要看人家懂不懂这道理才行。”王妃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端了茶盏低头喝了一口,只继续道:“方姨娘这个人,我平常也是知道的,这些年她在王府,也确实拿大了点,除了我和老祖宗,从不把其他人放在眼底的。我念在她为老爷生了一子一女的份上,也确实从不曾治过她,大概也是因此,她太得意忘形了一点。上次为了二姑娘的婚事,她哭到老祖宗跟前,我念她是为了儿女着想,也就罢了。这次的事情,老祖宗虽然没支会我,可我心里觉得老祖宗罚得还不够重,少说也得让她在你跟前亲自致个歉才好。”

刘七巧从来没指望过这些,自然也觉得这无所谓,反倒劝慰起了王妃道:“太太快别为这些烦心事操心了,正正经经养病的好。”刘七巧的话还没说完,外面的小丫鬟只兴高采烈的从外面飞跑了进来道:“太太大喜,世子爷回来了。”

王妃听了,只高兴的从软榻上就坐了起来,刘七巧急忙上前扶了她起来。王妃忙问道:“世子爷这会儿人在哪儿?”

“刚进了玉荷院,说是换一套衣服就来见过太太。”

“让他先去老祖宗那边,一会儿过来瞧我也不迟。”王妃心里虽然见子心切,却还是不忘礼数,只吩咐外面的小丫鬟道:“你快过去跟世子爷说一声,别坏了规矩。”

小丫鬟只开开心心的应了一声,一溜烟转身就出了青莲院的大门。

原来朝中已经派了人去边关议和,虽然大军还驻扎在边境,但已经没有了战事。周珅知道家中有喜事,就向萧将军告了假回来,带着恭王府的一干家将回来。谁知道在路上竟然遇上了一伙儿山贼,周珅正是年少气盛的年纪,就帮着当地的县衙,把那一伙山贼给剿灭了。不过这回没上次剿匪收获大,并没有一个像春月一样如花似玉的姑娘跟在身边回来而已。

周珅解决了山贼的事情,再回京正好错过了王府的满月宴。不过这次他也是机缘巧合,居然就立下了一个大功。

周珅从寿康居出来,便往青莲院拜见王妃。几个月不见,他越发便的沉稳内敛,嘴角依然是严肃的表情。周珅看了一眼刘七巧,见她身上已经换去了平常丫鬟的衣服,穿着打扮跟府里的姑娘一般无二,脸上的表情似乎有着一点松动,却最终没有说话,只向王妃请安道:“儿子给母亲请安,母亲可一切安好。”

“安好、安好,你在外头可好,你这是第一次上阵打仗,有没有伤到了哪里?”王妃最近卧病在床,所以王爷并没有将周珅涉险险些全军覆没的事情告诉她。她见周珅如今好端端的站在自己面前,虽然口中还是这么问,心里却早已放心了起来。

“儿子吉人自有天相,倒是不曾出什么意外。”周珅说着,视线再次落到了刘七巧的身上,见她比自己走的时候,似乎又高出了寸许,那原本毫无可取之处的身材,如今也越发有了少女的丰韵。周珅低着头,压抑着嗓子道:“母亲倒是辛苦了,不光为儿子添了一个弟弟,还多了一个妹子。”周珅听说王妃认了刘七巧做干女儿的时候,便知道自己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他和刘七巧既已成了兄妹,如何还能成为夫妻,这么做分明就是堵了他最后一条能得到刘七巧的路。

刘七巧听周珅这么说,只低下头,微微向周珅福了福身子,小声道:“妹妹给兄长请安,哥哥一路归来,风尘仆仆,大抵也累了,不如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

周珅脸上闪过一丝涩笑,点了点头道:“七巧说的对,儿子确实有点累了,这就告退了。”周珅说着,放下手中的茶盏,起身离去,只走到门口的时候,忽然转过头来,看了一眼刘七巧道:“不知义妹可否愿意送愚兄一程。”

刘七巧心里咯噔一下,却也并没有推脱,在这王府之中,光天化日之下,她也不怕周珅做出些什么来,便点了点头道:“妹妹自当送兄长一程。”

刘七巧和周珅出了青莲院,外头深秋的阳光虽不毒辣,却也晒的晃眼,一路上几棵梧桐树已经落下了叶子,铺了一地的树叶。刘七巧踩在上头,咯吱咯吱的响。

“你就当真那么讨厌我,不愿意和我在一起吗?”周珅依旧冷着脸,侧眸看了刘七巧一眼,见刘七巧低着头,纤长的睫毛一颤一颤的,心里越发生出几分不舍来。

“世子爷人中龙凤,府中的丫鬟们人人趋之如骛,又何必在乎七巧一个呢?”这种话说出口虽然有点空洞,可是刘七巧搜肠刮肚的,却也只有这么一句话好说了。

“你说的不错。”周珅点了点头,脸上似笑非笑,继续道:“但那些丫鬟,我一个不喜欢,我喜欢你而已。”

刘七巧却并没有因为被别人表白而高兴的冲昏了头脑,只冷笑道:“世子爷说喜欢我,可是世子爷却从没考虑过,我并不喜欢世子爷这个问题?对不对?那么世子爷,七巧再问你一句,你是打算让七巧做世子妃,还是只做你众多女人中的一个?也许我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心里也在笑,刘七巧,你真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姑娘,居然说出这种话来。可是世子爷,我可以告诉你,七巧这辈子只做正房,七巧的男人也绝不会纳一个通房或者妾氏。在七巧的心里,永远坚持一生一世一双人,即便大多数人觉得这很可笑。”

周珅听刘七巧说完这些话,从一开始是平静到后来的冷笑,再到最后的震惊。刘七巧站在她的面前,她身量虽然不高挑,可脊背挺得很直。周珅第一次觉得,眼前这个姑娘,和自己是平等的,她说出的话虽然听来如此大逆不道,可自己却拿不出任何理由去驳斥她。过了良久,周珅才缓缓停下了脚步,抬起头看着天边一处火烧云,怔了半刻,才回头道:“七巧,我祝你幸福。”

刘七巧勾起嘴角,笑容在阳光下更显得灿烂无暇,只重重的点了点头。

刘七巧回到蔷薇阁的时候,心情特别好,恰逢杜若正好从太医院下值回家,便往这边绕了一圈,带了一些去腐生肌的玉肤膏来送给刘七巧。杜若昨天听杜太太说刘七巧在王府被人打了,只郁闷的一宿没睡好觉,恨不得一早就过来瞧瞧,这会儿见刘七巧脸上这道杠杠已经浅得快看不出来了,便知道昨晚杜太太简直是夸大其词。

杜若将玉肤膏交给了钱大妞收好,便开口道:“过几天是十月二十八,母亲便会正式上门纳彩。按照礼数,是需要让媒人先来一趟的,只不过你我的媒人是大长公主,她是佛门清静之人,实在不敢再去劳烦,只好省了这一步。”杜若看着刘七巧,只严肃道:“但是七巧你放心,六礼的步骤,杜家是一步也不会少的。”

第 152 章

刘七巧前世是搞剖腹产的,并不是民俗研究人员,自然不知道这“六礼”指得是什么。不过她是在厨房混过好一阵子的人,光听厨房里面的那些婆子唠叨,也差不多明白这所谓的“六礼”指得是那些步骤。反正当这“六礼”正式完成的时候,刘七巧也就真正的成为了杜若的妻子。

这会儿杜若和刘七巧坐在蔷薇阁后院的一处小凉亭里,一汪清泉通往王府的后院,泉上有小桥,这凉亭就建在小桥中间。杜若伸手,挑起刘七巧鬓边的一缕秀发,指腹轻轻的摩擦过刘七巧脸颊上的那一抹伤痕,眉眼中含着温柔道:“昨儿听我娘说,还以为你破相了,害我急的一晚上没好好睡觉,今日一早就去了太医院,求方太医把平日里给娘娘们配的玉肤膏匀了我一盒,只等下值了就给你送过来。”

刘七巧听杜若这么说,扑哧笑了一声,扭头道:“怎么,我这伤口没达到你的想象水平,失望了吗?非要我破了相你才开心吗?”

杜若被刘七巧这一句顶了回来,顿时觉得无言以对,只摇头叹息。便见远远的绿柳从前院走过来道:“七巧,二姑娘带着礼物来看夫人了,这会儿正在前面厅里坐着。”

刘七巧听了绿柳的话,便知道是周蕙过来了。其实刘七巧家刚搬来那几日,也有陆陆续续府里的管家媳妇还有婆子们上来串门的。不过姑娘们倒是一个没来,刘七巧也知道,周蕙这次来,只怕也是为了方姨娘的事情。

杜若见刘七巧有客人,便起身道:“我也该走了,你这里有客人,便去招待客人吧。明儿一早我去水月庵为大长公主复诊,晚些再来给你消息。”

刘七巧送走杜若,来到厅中,见周蕙正坐在李氏的对面。眼圈还有些红,似乎刚刚又哭过。周蕙见刘七巧进来,便起身和刘七巧见礼,刘七巧只上前,将她按坐了下来,周蕙低着头不说话,李氏却是一个心善的,方才听了周蕙的来意,便开口道:“七巧,听说方姨娘因为昨儿的事情,被赶到庄子上去了,二姑娘正为了这事儿伤心,想…”

李氏的话没说完,却被刘七巧给拦住了道:“娘,这是王府的家务事,我们管不着,昨天是王府的好日子,宾客满座,我也是为了王府的体面才忍了下来。可如今事情已经惊动了老太太和太太,她们也有了处置,女儿自然不会去多这个事情。”

周蕙听刘七巧这么说,心里早也是一冷,她原是不肯来的,纵使心里有救方姨娘的心思,也知道这一趟必定是要碰一鼻子灰的。只无奈方姨娘娘家还有几个嫂子,听说了这事儿,一早就悄悄的喊了小丫鬟,非要自己想个办法出来,便说周蕙好歹也是方姨娘养的,自己的姨娘落了难,好歹也是要拉一把的。周蕙向来对老祖宗有几分敬畏的,自然不敢自己去求。王妃那边,这事情原本就不是她处理的,周蕙若是说过去,只怕也没有多少作用。想来想去,周蕙也觉得,唯有刘七巧这边走一趟,或者让刘七巧求老祖宗收回成命,或者还可以救方姨娘一次,于是也只好候着脸皮来了。 

李氏听刘七巧这么说,也不好再开口什么,见周蕙又红了眼圈,便只开口道:“二姑娘快别伤心,或许等过一阵子,老祖宗那边忘了这件事情,你再找个由头,请太太把你娘接回来,那也是一个办法。”

周蕙擦了擦眼泪,站起身来,看了一眼刘七巧道:“我原本也没指望你真能帮我,我也不是糊涂人,只是耐不过下面那些人的口角,只说我一味的拍太太的马屁,自己的亲姨娘落难了也不管。可是那些人哪里能知道我姨娘的糊涂,从我懂事起,姨娘在府里就过的风光得意的,她是得意过头了,以为老太太和太太都由着她呢,落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也是她活该要受的。”

刘七巧倒是没看出来周蕙能说出这一番话来,心下还真觉得有些可惜,这样的姑娘若是投生在了太太的腹中,那倒也不辜负了她这番深明大义的性子。

方姨娘的事情最终还是没翻出什么大浪来,王爷最近得了新的侍妾,一时间对方姨娘也没什么留恋的,再加上平常方姨娘就不是宽厚的主子,也没什么人替她求情,这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十月二十八日,正是一个宜嫁娶的黄道吉日,一早上王妃那边便喊了丫鬟将刘七巧和李氏都请去了青莲院。

王妃的已经足足休养了有一个半月,身子已经好了很多,如今已经可以在院子里稍微走动走动。李氏这会儿也开始显怀了,甚少出蔷薇阁,只有王妃请她过去聊天的时候,才往青莲院里走动走动。

一大早杜家的下人就已经陆陆续续的开始往王府里送纳采礼来了。礼物虽然是经王府前门进来,东西却是无一不漏的送往了蔷薇阁去。因为之前杜太太一时心急,早就偷偷的打听了刘七巧的生辰八字去庙里问过了,所以问名这一步,不过也就是做了做样子,将刘七巧的生辰八字写在了红贴里面,给了杜太太。

既然八字也合过了,结果自然是“吉,则不敢辞”,杜太太也不含糊,当即就请了下人回家传话,把她这准备了整整几个月的聘礼,都无一不漏的给搬了过来。这送聘礼的队伍都占了王府外的一半条大街。

外面的小丫鬟如何见过这等世面,只进来传话道:“青梅姐姐,外头洪妈妈说,东西太多了,只怕蔷薇阁的小库房放不下,请姐姐喊上几个人过去,把蔷薇阁另外两件厢房给清理一下,好放东西。”

刘七巧只坐在青莲院里,也不知道外面是个什么光景,又想出去瞧瞧又不好意思。李氏也不知道杜家都准备了些什么,那蔷薇阁的库房,本来就很宽大,就跟刘七巧家在牛家庄的中厅那么大了,如今听说放不下,还不知道是多少东西呢。

杜太太只把贴身丫鬟喊了过来,将她手里一本厚厚的本子接过来递给了李氏道:“这是聘礼的礼单,一会儿亲家太太回去后再慢慢的清点。”

李氏只觉得自己手里捧着千金重的东西,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她是个不识字的,如何做的了这些。平常她看得最多的文字类的东西,也不过就是老刘家的那几分地契和房契。

“亲家太太,实不相瞒,我是个不识字的,这些东西都是你给七巧的,等七巧嫁过去杜家的时候,定然原封不住的都陪嫁回去,这会儿我便当着你的面,把这些都给了七巧。”李氏说着,只又赶紧把烫手的山芋又丢给了刘七巧。

杜太太心里却是前所未有的松了一口气,起初她见到李氏的时候,觉得她人不错,只不过似乎也尤为溺爱小儿子。杜太太生怕李氏会偏袒小儿子,虽然杜家不怕结交这门穷亲戚,可若是亏待了自己的媳妇,杜太太心里也是不乐意的。所以今儿她故意把这礼单给了李氏,就是想看看李氏究竟会怎么处理。如今杜太太见李氏竟然毫不动心的就给了刘七巧,也暗自笑自己杞人忧天了。

众人在青莲院里头散了,刘七巧又陪着杜太太去寿康居给老王妃请安。那边老王妃只笑着道:“当初重阳宴上,你家老太太还说要自己过来,怎么如今还是你来了,可见她对我们家七巧定然还是不满意的。”老王妃说话向来不留什么情面,倒叫杜太太一阵脸红,只笑着道:“最近家里事情多,老太太也不闲着。”

杜太太只说着,便把姜梓歆和齐昀的事情也说了说,自然是省去了里面曲折离奇的过程。前几日梁夫人来找老王妃玩,早就把这姜梓歆的事情给说了七七八八的,如今听杜太太这么说,只皮笑肉不笑道:“这姜姑娘倒是好本事,这么快就能给自己找到一个如意郎君,只可惜我们七巧倒是白白摔了那一跤,竟没帮上什么忙了。”

刘七巧听老王妃说起那一跤,也恍然大悟,见杜太太脸上疑惑的神色,便小声道:“那日重阳宴我进宫,在御花园的花房里摔了一跤,原本以为是自己不小心刮到了树枝,绊的,后来才知道是姜姐姐在后面踩了我的衣裙。”

杜太太平素是有涵养的人,听到这里也不由就觉得心跳加速。老王妃听刘七巧这么说,只笑道:“你这丫头,我还以为你不知道呢,原来你也知道了。”

刘七巧只笑着道:“我是个笨的,要不是梁夫人提点,我这辈子都想不出来呢。”

这会儿杜太太才算恍然大悟道:“我说她自从来了京城,深居简出,如何得罪了梁家,竟让她去给一个傻子当媳妇,如今看来,这姑娘倒是一个心大的。”杜太太再想了想那齐家少爷,十七岁的大人了,连个举人还没中,也不是什么好的,这两人在一起,也算齐全了。

刘七巧送走杜太太,回到蔷薇阁中,看见大院里还放着几十箱的东西,却是绿柳正在和钱大妞一起帮忙清点杜家的聘礼。李氏虽然一项谨慎,可是就刘家那些东西,哪里需要用本子记录,用脑子便可以记得清清楚楚的。可杜家送来的东西太多,离刘七巧出嫁却还有一段日子,这一段日子中,她还要负责安保工作,自然是要更加谨慎的,所以就请了识字的绿柳,和钱大妞一起清点一下再入库。

李氏见刘七巧回来,急忙拉了刘七巧的手道:“这些东西我看着都怕,怎么这么大的手笔,倒像是我们要卖儿卖女一样的。”李氏指着放在几案上的几个黑漆托盘,里面各放着金元宝十六锭、银元宝十六锭、珍珠链子六条、各色赤金嵌宝头面十二套,各色戒指一盒、手钏一盒。外面的十几个箱子里,放的是绫罗绸缎、山珍药材、都是上等的东西。

刘七巧一边看,一边也暗暗感叹,杜太太是知道他们刘家家底薄弱,有意拿了这些东西,给自己添妆呢。

“娘你可太瞧得起我了,就算把我卖了也不值这些钱的。”刘七巧说着,只把李氏给拉进了房里,安抚道:“娘,我们家有多大的能耐,就办多少事情,你可千万别为了我伤了根本,杜家不差我们家这一些东西,娘你也是知道。”刘七巧说着,从妆奁下头把上回杜若悄悄塞给自己的一千两银票给掏了出来,递到李氏手中道:“爹的腿如今也好的差不多了,又跟着王爷到处跑,我这事情少不了要让娘操心,这银子是大郎悄悄给我的,他家里人也不知道,我今儿就给娘了,不用花在我的身上,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这还是我们家进城过的第一个新年,可得好好热闹下。”

李氏虽然不识字,银票却也是认识的,只看了一下面额,下巴差点儿就掉了下来,只开口问道:“你怎么好意思拿他的钱呢?你这孩子,你这还没过门呢!”

刘七巧撇撇嘴,美滋滋道:“他人都是我的,花他点钱算什么呢?”

李氏只摇了摇头,将那银票拿在了手中,想了想道:“他给你的银子,自然还是要花在你身上。家里头不像以前那样艰难,你是我和你爹唯一的女儿,无论如何,要让你体体面面的出嫁的。”

刘七巧只笑着,伸手摸了摸李氏凸起的小腹道:“娘你怎么知道肚子里这个就不是个小妹妹呢?”

李氏见刘七巧和自己开起了玩笑,也只摇着头笑了起来。刘七巧走到院子里,见绿柳正指挥婆子搬东西,小院的一个小角落里,青儿和喜儿两个小姑娘正在看什么东西,两个小脑袋奏在一块,有说有笑的。

“青儿姐姐,你看这东西还是活的呢,你说它会飞吗?”

“它本来就是天上飞的,要是放了它,肯定会飞走的。”

“你看它翅膀上流血了,肯定是受伤了,喜儿,不然我们给它包扎一下吧。”

两个小姑娘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完全没在意身后站着的刘七巧。青儿回过头来,见刘七巧站在后面,吓得赶紧行礼道:“姑娘,我陪着喜儿在这边看大雁呢。”

刘七巧这会儿才看清这角落里放着的东西,原来是两只被绑住了翅膀的大雁。古人也不知道为什么,提亲要用大雁,不过这会儿已经是深秋了,北边早就找不到大雁了,而从这两只大雁身上的伤口来看,大概也是伤了有些时日,从南边给运过来的。可见为了上门提亲,杜家确实是花了不少的心血。

刘七巧松开了大雁的翅膀,让青儿去房里拿了小药箱出来,又让钱喜儿到厨房拿了一些酒过来,给这两只大雁消毒了伤口上了药,只在它们的腿上绑着绳子,把它们养在后院的柴房里头。

钱喜儿是小孩子,最好奇这些事情,便信誓旦旦的说要承担起照顾雁子的事情,刘七巧笑着道:“行啊,你们得好好养着这两只大雁,不过千万别养的太肥了,不然的话到时候就算放了它们飞走,只怕也飞不起来的。”

钱喜儿听的认真,高高兴兴的点了点头,转身对青儿道:“那我们两个就轮流来给雁子喂食,你可千万别忘了提醒我,不然我铁定会忘了的。”

绿柳和钱大妞把东西都清点完了,才让老妈妈们都封箱装好,还正儿八经的贴上了封条。到了晚上,刘老二终于回来了,原来今日杜太太带着下人来王府提亲,杜老爷却也是早已经下了帖子,请了王爷和刘二老去朱雀大街的飘香楼里面见了一面。双方就刘七巧和杜若的婚事,确定了最后的迎亲时间,定为来年的八月初八。

刘七巧是七月初七生的,到明年乞巧才真正的满十五周岁,到达可以成婚的年纪。杜家人虽然着急,却也没办法将这提前,便只约定了刘七巧及笄之后一个月的八月初八,作为迎娶刘七巧的黄道吉日。

晚上,刘七巧坐在被窝里掰着手指头数了数,离自己真正嫁给杜若的那一天,却还有整整十个月的时间。 

杜太太和杜老爷也是忙了一整天,回到家中也是疲惫不堪。杜太太刚回到了家中,便听见院子里有小丫头在议论梨香院里的事情。杜太太把那小丫鬟喊进来问了一声,才知道今儿齐家也来纳采了,可是那些聘礼却实在是看着寒酸。原来齐昀的母亲知道这姜家如今没了依靠,不过是孤儿寡母的,且就这样赖上了自己的儿子,心中正不痛快的很呢。齐老太爷虽然是答应了亲事,可毕竟这些庶务是不插手的,便只由自己的儿媳妇安排,所以就这样疏忽怠慢了。偏生梨香院的那几个知道杜家今儿要去王府提亲,一早就让下人们看着呢,更是看见了杜太太准备的那些聘礼排场,如今已是把肠子都悔青了。 

姜梓歆这会儿心里也是又恼又恨,只坐在窗前哭个不停,可她仔细想想,她当日踩了刘七巧那一跤,分明就没有人看见,如何就倒了这样的大霉了。她之前头一次瞧见杜若,虽然心里也已经有些意思,可毕竟女孩子是要贞静娴淑的,她也不想自己吓坏了这位表哥,一味的矜持着。她不是一个甘于命运的人,且在江南的时候,爱慕的少年公子也不少,何尝知道进了京城,自己便一下子受到了冷遇。

沈氏是一个没主意的,见了齐家的聘礼,便开口道:“我看二太太平常也是一个体面人,如何娘家竟然已经这样不中用了吗?”

姜姨奶奶看了那两箱子不新不旧的面料,只气的捶胸顿足道:“简直欺人太甚,我倒是要去让二太太瞧瞧,让她给咱们评评理。”

姜梓歆听见外面祖母和母亲两人啰啰嗦嗦,只擦了擦眼泪跑出来道:“如今我也没别的法子,只能先嫁进去,等我进了门,看她还这般作践我不成,齐家也是,家里还有人在朝中当差呢,女儿不信他们会不要这个脸面。”

姜姨奶奶只哭着道:“你若不着急,那咱们就把日子定后头一点,等你弟弟考完了科举,若是他高中了,到时候你再出嫁,兴许还能多收些添装呢。”

姜家原来在金陵的时候,也没这么潦倒,只是男人死后,两个女人又不懂经营,偏生姜姨奶奶又是一个谨慎人,便把铺子都兑成了银两,只捧着一大笔钱不敢花,是专门等着姜梓丞考上科举后,为他铺路用的。所以这些银子,自然是一个子也不会花在姜梓歆的身上的。

姜梓歆想了想,却开口道:“不必等开春了,找个日子嫁过去便好了,若是哥哥明年高中,我也能在他家挣些脸面,若是没高中,也不至于被人笑话。若是真等到了那一天,确实空欢喜一场,那才下不了台了呢。”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亥时,杜太太替杜老爷宽了衣服,两人并肩躺下了,丫鬟们吹熄了蜡烛,服侍了一整天了,也是时候歇一歇了。杜太太翻了一个身,借着窗外的月光看着杜老爷的脸侧,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大郎的婚事总算是谈成了,我和老爷也可以安枕无忧了。”

杜老爷伸手将杜太太揽入了怀中,侧头看了一眼杜太太温柔细致的眉眼,开口道:“七巧的年纪还小,等过门了你别太着急,若是姑娘生投胎伤了身子,后面就不好生养了,你是过来人自然知道,别太着急了。”

杜太太只娇嗔的往杜老爷的胸口挤了挤,开口道:“没见你这么疼我,倒是疼起了媳妇来了,我有说了要让七巧赶紧给大郎开枝散叶吗?”

杜老爷瞧了杜太太一样,只笑着道:“怎么没有?我看你每日瞧蘅哥儿家孩子的时候,那眉眼里可透着欢喜呢。”杜老爷说着,半侧身抱着杜太太,凑到她耳边道:“其实,七巧的接生技术那么好,你若真心想孩子,倒不如我们自己添一个的好。”

杜太太听杜老爷说得这样直白,只一下子把脸羞得通红,一把推开了杜老爷独自睡去。

第 153 章

一眨眼却已是过去八九个月,这八九个月中,王府倒是不曾清闲过,年前的时候二姑娘的婚事就定了下来,赶在正月里的黄道吉日,就过门了。接着又是三姑娘,二姑娘过门不过两个月,那边诚国公府的老爷子身子不好,怕万一遇上了白事要耽误日子,就也早早的给嫁了过去。二房的二少爷周琰中了举人,老王妃高兴,就也许了他和二太太娘家表妹的婚事,六月初六的时候嫁了过来。这位表妹本就看上去没什么主心骨,对待妾氏也算宽厚,倒是和赵红芙处的很好。

刘七巧身上穿着米黄碎红撒花交领纱衣,下身是一条草绿色绣白玉兰长裙,长发及腰,手上拿着一方白帕子,只在白玉一样的脸颊上微微擦拭了一下,朝着大门里面的人道:“车都在外面等着了,你们倒是好了没有。”

里面人应了一声,走出来一个二十五六的年轻媳妇,怀里抱着个奶娃娃,只笑着道:“七巧姑娘也忒急性子了,夫人还在里面整理呢,这及笄是大事情,可千万不能漏了什么东西。”原来这奶妈手中抱着的,就是李氏为刘七巧新添的小妹妹,因为刘七巧和刘八顺的姓名缘故,这可爱的小妹妹也有一个通俗简单的名字,叫刘九妹。大家都很亲切的喊她九妹。

刘七巧不知道九妹以后长大了会不会也发出刘八顺一样的吐槽,不过眼前看着她眨巴着小眼睛吐泡泡的样子,当真是可爱的不得了。李氏这会儿总算忙完了,从房里出来,手中捧着一个紫檀木匣,这次她们回牛家庄主要有连个目的,第一呢,就是为刘七巧行及笄礼,第二就是将刘九妹添入族谱,也算是正式加入刘家这个大家庭。

刘老二前几日就已经回了牛家庄安排,今日便是刘七巧带着李氏等人,一起回去。李氏自生过了刘九妹之后,因为请了奶娘,不需要自己每日辛苦,竟养得比以前富态很多,越发显不出她的老态,倒是看着比以前从牛家庄进城前还年轻些。

熊大嫂把几个包裹一齐摆上了马车,开口道:“夫人,这东西都装好了,我们一起上路吧。”

刘家人少,所以只备了三辆马车,一辆上面装的都是给亲戚邻里之间的东西,另外一辆上坐着绿柳等几个丫鬟婆子。刘七巧带着奶娘、李氏还有钱喜儿还有刘八顺一起坐一辆马车。

马车行驶到城门口的时候,忽然就被人给拦了下来。刘七巧挽起帘子瞧了一眼,却见是春生和齐旺两人,各驾着马车在一旁候着。杜若从车里出来,到刘七巧的马车前站定,因为知道李氏也在马车里,所以微微行了一个揖礼,只开口道:“母亲说及笄是大事,她想当七巧的笄宾,顺便也去庄上散散心。”

刘七巧闻言,心里却是说不出的感激,杜太太春日里被测出了喜脉,这会儿正是四五个月的光景,原本是预备请了当笄宾的,可是一想到她这身子,刘七巧也只好作罢了,谁知道杜太太却还是这样疼自己。

刘七巧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见了杜若便嗔怪道:“你是怎么当人家儿子的,这大热的天,让太太赶路,万一路上出了什么事情,怎么好呢,依我看还是回去吧,我们是逃不过这礼数,不然谁愿意回去呢。”

杜太太坐在马车中,听见刘七巧这么说,自然也是知道这儿媳是关心自己,只笑着道:“你不要怪大郎,是我坚持要去的,你若是觉得不好意思,等下个月过了门,便把我身上的一应事务都接了去,我好安安心心的享清福,便算是你的孝顺了。”

刘七巧听杜太太这么说,也不好推辞,便嘱咐道:“那你们的车可慢着点,千万可注意着点,只是这天实在太热…”刘七巧正想继续往下说,杜若接着道:“我们临走时运了小半车的窖冰,就在后面跟着。”杜若说着,就已经让老妈子给凿了几块冰,送到刘七巧的马车里去。

一行人在路上走走停停,到了中午最热的时候,便正好在李子村的孙三虎家休息了半日,直到了申时二刻,接近日落西山的时候,才又启程出发。到达牛家庄的时候,正好是酉时二刻。

刘老二和刘老爹等人一早就在门口等着了,见刘七巧的马车这会儿才姗姗来迟,只笑着道:“我还以为你们半道上遇了什么事,后来想想,大抵是中上太热了,在路上找了人家避暑去了。”

李氏从车上下来,连忙道:“老爷,亲家太太也来了,是给七巧做笄宾来的。”刘老二一听,急忙就往后面的马车那边迎了上去,杜太太正由几个老婆子扶着下车,这一路虽然走走停停,但是对于一个高龄孕妇来说,也是不容易的。

刘七巧忙上前,亲自扶了杜太太进门,让她坐在偏厅的软榻上,自己则搬了一个墩子,为她揉捏着有些肿胀的小腿。杜若则坐在另一边,为杜太太揉捏另一条肿胀的小腿。杜太太看着自己的儿子媳妇,一时间简直欢喜的心里都要流出蜜水来了。只安逸道:“再过一个月,七巧可算是要进门了,我这盼得哟,眼睛都直了。”

杜若听杜太太这么说,心里虽高兴,脸上却还免不得透出些红晕来。这过去的几个月杜若也是过的不容易,若不是因为他这大夫的身份,要是跟其他规矩人家一样,都是非要避嫌不可的,那他一定是早就得了相思病,也是时候病入膏肓了。

刘七巧见杜若那样子,心里也是带着几分甜蜜的期盼,只笑着道:“头一次觉得,这日子过得实在太慢了,前两天太太还对我说,这王府的姑娘一下子少了两个,如今我又要嫁人了,她就越发冷清了。”

杜太太笑着问道:“听说王爷得了一个六姑娘,是养在太太跟前的,也总算圆了太太一心想要女孩子的念想。”

说起这六姑娘,刘七巧心里是知道的,这便是春月和世子爷生下来的孩子,王府为了世子爷的名声,就假说这六姑娘是被赶去庄子里的方姨娘生的,所以出生了好几月都不曾带回来,直到日子对了,才领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