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只摇了摇头,一本正经道:“宝善堂最好的稳婆,自然是七巧,可是她如今也有了身孕…”

安之远闻言,只哈哈笑道:“谁让你媳妇过来接生了,你把你媳妇当稳婆,我可没有,你就给我介绍一个可靠的、年长的、经验丰富的稳婆过来,我就放心啦。”

杜若一听安之远要的不是刘七巧,只松了一口气道:“这好办,哪怕你要两个,我都替你请来。”

安之远点了点头,又有点不好意思道:“还有一件事情,还得求你帮忙…”

杜若见安之远那为难的样子,就知道并不是什么好帮忙的事情,这问道:“还有什么事?”

安之远拧眉道:“这事儿是我嫂子求我的,按理她给你朋友保了大媒,她自己求你也成,可她非要我来。”安之远吞吞吐吐的继续道:“我家嫂子不是吃了你们宝善堂胡太医的药,就怀上了吗?她家弟媳妇也是这毛病,所以想请胡大夫看看,可每次看病都要排好长的队,我嫂子家爹娘等着抱孙子快等不及了,你能不能…”

杜若想起那天刘七巧帮着宁家插队的事情,杜老爷当时虽然是松口了,但还是一副下不为例的表情,显然杜老爷是知道插队的人太多了,京城权贵又多,每个人都这样插队,总要得罪人的。

“这事情还真的不简单,胡大夫那边生意太忙,只怕很难抽空。”杜若也为难了起来,杜若灵机一动,忽然想出一个办法来,只笑道:“不如这样把,改日我抽空去一下你嫂子娘家,给她把个脉,到时候我去店里把脉象同胡大夫说一下,再请他开一剂方子来,这就跟胡大夫亲自上门看过一样了。”

安之远闻言大喜,只笑着开口道:“这就好了,我嫂子弟媳妇今儿正过来瞧老太太呢,这会儿应该还在我嫂子房里没走,我这就派人请她过来不就行了!”其实在安之远心里,他觉得杜若的医术未必就不如那个胡大夫,不然怎么杜若是太医,那胡大夫就不是呢?可人一旦有了名声,那就不一样了,什么阿猫阿狗都喜欢找他看病,一旦形成了这种心理,就连吃他开出的药,也觉得疗效好了几分。

没过多久,世子夫人就亲自带着她弟妹过来了。世子夫人的娘家是顺天府尹赵家,也就是当初看中了刘七巧想让她去萧家给自己外孙当小妾的那个,赵夫人太过心直口快,在京城人脉圈里头那是有名的破落户儿,也就是肚子争气,生的几个闺女儿子都不错,不过这回生不出孩子来的,是她的大媳妇。

世子夫人请了赵家大少奶奶入座。杜若这才开始凝神诊脉,只闭上眼睛略略思索了一会儿,问道:“大少奶奶的癸水如何,是否每月都准时。”

赵家大少奶奶见安之远也在场,有些害羞,安之远恍然大悟,拍着脑门都就往外头去了,赵家大少奶奶这才开口道:“从有癸水至今,都不算准时,药也吃过不少,吃的时候是好的,只等停了,又是老样子,所以后来渐渐的也不吃了。” 赵家大少奶奶说着,只顿了顿道:“小产之后,就更混乱了,鲜少有定时按月的,就连吃药也不管用了。”

杜若的手指继续搭在赵家大少奶奶的脉搏处,只略略点了点头,又看了眼赵家大少奶奶的气色,她虽略施粉黛,终究还是难掩肤色里头的一丝暗黄。杜若松开脉搏,起身道:“方子等明日我和胡大夫商榷之后,再送到贵府上,大少奶奶不必担忧,我们先调理身子,等身子好了,自然有好消息传来。”

世子夫人闻言,也略略松了一口气,起身谢过了杜若,命小丫鬟送了他出门。

296

杜若从安靖侯家出来,手里还捧着那个玉枕,一颗心却是悬着的。按照刘七巧说的,这玉枕若是真有问题,那就万万不能带回家,刘七巧这会儿正怀着身孕,万一有一个三长两短,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杜若坐在马车里,把玉枕从锦盒中拿出来,反复的看了几遍,最后也没有回太医院,而是直接去了朱雀大街专门治玉的品玉轩。

品玉轩是京城老字号的玉器店,掌柜的是一个眼睛狠毒的高人,一般经他的法眼看过的玉石,没有不好的。杜若觉得如今最要紧的,就是确认一下这玉枕的材质,如果是真的玉石,应该不会像刘七巧说的那么邪乎才是。

杜家也是品玉轩的常客,掌柜的见杜若前来,亲自相迎,杜若说明了来意之后,掌柜的便领着杜若,进了后堂的一件小客厅里头。

杜若看见小客厅里头放着各色的.裸.石原矿,不经也感起兴趣来,只随意挑选了一小块,放在手中把玩。想起上次来选的那紫罗兰色的料子刘七巧很喜欢,就忍不住又想送点小东西给刘七巧。

杜若拿出了玉枕,放在桌上,洪掌柜拿着一副放大镜,在玉枕的表面反复的翻看,又用手指敲击表面,过了良久才,才略略沉思了一会儿,只点了点头道:“这玉枕是空的,里头有东西。”

杜若闻言,只放下手中的石头,凑过去将那玉枕搬起来放在手中反复翻看了一眼,问道:“我看这很完整,抱起来分量也够。”

洪掌柜瞧了一眼杜若,只摇了摇头道:“要不然怎么说我们这一行,要坑就坑门外汉了,你垫着重量差不多,我方才掂了一下,确实也差不多,这就是这造价之人的厉害之处。”洪掌柜说着,拿起放大镜往玉枕的一侧照了一下,杜若果然瞧见上面有一条天然的裂缝一样的东西。

杜若只不解道:“上回听洪掌柜说,这玉石上头的纹理都是自然形成的,这裂缝难道不是天然的。”

洪掌柜瞟了杜若一眼,笑道:“小杜太医,论医术我不如你,可论这鉴赏玉器的功夫,那我可比你厉害些,你瞧瞧,这倒裂纹下上下两处裂纹的纹理都不一样,怎么可能是天然的呢,这地方,一定是有高手用了东西把两块颜色差不多的玉石给粘起来的,你看看,这一道裂痕一直延伸到拐角,若是老夫猜得没错,这里头,应该填了东西。”

杜若心下一震,只问道:“那掌柜的能不能把这个打开,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洪掌柜伸手摸了摸这玉枕,拧眉道:“小杜太医,你这多少钱买的?打开是可以,可一旦打开了,只怕这东西也就碎了,不值钱了。”

杜若只摆摆手道:“这不打紧,你快打开了看看,这里面到底填了些什么东西进去。”

洪掌柜的见杜若主意已定,只叹了一口气,从角落里拿出一个榔头来,想了想只把榔头递给了杜若道:“小杜太医,这是你自己要砸的,你自己来,到时候你后悔了,也怨不着老夫了。”

杜若接过榔头,紧了紧拳头,只咬唇想了想,闭上眼睛朝着那玉枕就是一榔头。只听哐当一声,玉枕从中间碎裂开来,果然露出一个中空的窟窿,只是这窟窿里面,放着几块.乳.白色的石块。

杜若伸手拿了那石块瞧了几眼,没看出什么所以然来,那洪掌柜的一时也好奇心起,只上前拿着放大镜,对着那石块研究了半天,忽然大惊失色道:“这是西域传过来的一种石头,我们品玉轩的史料上有记载,前朝公主下嫁西域的时候,西域王送了一个石茶几,雕工精美,皇帝非常喜欢,可是没过多久,皇帝就忽然病死了。后来小皇帝即位之后,就把那茶几赏给了后宫里的人。我们品玉轩祖上的东家有幸进宫见过那石茶几,皇帝上他品鉴一番,他回来之后,就把那石头的特性记录在了书中。”

杜若听说前朝的皇帝死了,只灵机一动,问道:“你说的那位死了的前朝皇帝,是不是永泰帝,他的儿子是丰德帝?”

洪掌柜的只拧眉想了想道:“这我还真记不清了,不过那本书还在店里的书房放着,我去给您查一查。”

杜若一阵欣喜,只急忙道:“那快去查,我在这边等着你。”

洪掌柜虽然不知道杜若想知道这些干什么,不过他自己也对这种没见过的东西有很强的好奇心,不一会儿就连着那书一起拿了过来道:“小杜太医,我查到了,那死的皇帝真的是永泰帝。”洪掌柜的把书一起递给杜若。

杜若凝眉看了起来,上面记载的是某一天,永泰帝请了品玉轩的老板进宫,让他为自己瞧一瞧那西域藩王送的茶几。品玉轩的老板就有幸看见了那样的一个茶几,玉石光亮剃头,似有光芒,表面平滑,雕工精美,纹理细致。杜若那了那有些碎的石头看了看,果然是这样的。

洪掌柜这时候也正拿着一块石头查看,又感慨道:“做这玉枕的人还真是多此一举,就算是用这玉枕里头的石头雕一个玉枕出来,只怕想要买的人也多的是呢!”

杜若闻言,只摇了摇头道:“这石头只怕不是什么好石头,不然永泰帝一项康健,为什么自从用了那茶几之后,就病了呢!”很多话杜若现在也不敢说,但潜意识里面,很多疑点已经显现出来了。

杜若想了想,方才那句话已经透露了太多的信息,又怕洪掌柜的起疑心,只急忙道:“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洪掌柜,这回多亏了有你,不然我可亏大了,这些碎片我先带走了,改明儿一定找那个人算账,居然拿一个假的玉枕来骗我。”

洪掌柜闻言,只笑哈哈道:“要选玉,还是到我们品玉轩来,上好的玉枕多的是,小杜太爷要不要去看看。”杜若见洪掌柜热情,只便笑着道:“既然这样,那就请洪掌柜的帮我挑一个,实不相瞒,这玉枕是要买给我夫人的,如今砸了,我也不好回家交代。”

洪掌柜见生意上门,早把方才的事情给忘了,只高高兴兴的出去给杜若挑玉枕,杜若便趁着这个间隙,把那碎了的玉枕重新放入锦盒之中。

洪掌柜的选好了玉枕,杜若签了条子,请洪掌柜明天直接上宝善堂去拿银子,这才从品玉轩里出来。杜若看着锦盒,里头的东西显然是烫手的山芋,是万万不能要的,杜若想来想去,这东西还不能扔了,留在手里,少说也是一个证据,却也不能放在人跟前,这若是又害了人,也就不好了。杜若想了想,只让春生想个地方,把这东西给埋了,还得记住地方,不能到时候想不起来。

春生只拧眉想了半天,觉得实在没地方给埋,只一拍脑袋道:“实在不行,我埋我爷爷坟堆里头算了,这地方我准忘不了,也保证不会有人去偷,谁没事挖咱老百姓的坟头呢!”

杜若只横了春生一眼,连忙阻止道:“那可不行,那是对你爷爷不敬,绝对不可以。”

春生这会儿也犯难了,只皱眉道:“那我也想不到什么地方,这随便找一个地方埋了,准忘了,这城里又不像乡下人家,到处都是人,少爷您又说要离人远远的,那不得找个死人地方吗?”

杜若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安全可靠的地方,只点了点头道:“行吧,替我给你爷爷上一柱香,让他老人家担待着点。”

“少爷你放心吧,没准我爷爷乐还来不及呢,您看他都去了,还能给少爷您当差,你说是不是?”

杜若被春生逗得笑了起来,又一本正经道:“这件事情,对所有人都守口如瓶,包括紫苏,知道不?”

春生连连点头,立下军令状。

杜若经过今儿一早的事情,也没什么心思回太医院,便索性到了宝善堂总店里头帮忙。杜老爷见杜若抱着个锦盒回来,就问了他几句,杜若只好笑着说道:“马上天走热了,给七巧买了一个玉枕。”

杜老爷闻言,大大嘉奖了杜若一番,想了片刻又道:“你小子怎么就给你媳妇买了,没给你娘也买一个?”

杜若一拍脑袋,这还真没想到呢,当时就想着赶紧把洪掌柜打发了走人,所以才选了一个的,哪里能想到这么多呢。

杜老只摇了摇头,见杜若蹙眉,只笑道:“行了,一会儿我让伙计去品玉轩再选一个回来,你娘和七巧一人一个,你回家也好交差了。”

杜若这会儿总算是放下了心来,连忙谢过了杜老爷,杜老爷今天心情看上去很不错,只笑道:“这也不是免费的,你今儿就别走了,在这边帮忙看诊吧。”

杜若连连点头,背着自己的药箱上楼给亲爹当苦力去了。

297

杜若从宝善堂回来的时候,刘七巧已经在杜太太的房里等他了。刘七巧今天和赵氏也算是小小的和解了一下,虽然两人都还没有正式见面,不过今儿刘七巧这么大方,也算是给了赵氏一些面子了。杜若回来,先是很乖巧的给了杜太太和刘七巧一人一个玉枕,杜太太果然很高兴,只笑着问道:“你怎么有这份心思,还买这东西回来。”

杜若只笑道:“上回七巧进宫的时候,说景阳宫的敏贵妃有这样一个玉枕,枕的挺舒服的,我便留意了,既然要买,那自然和母亲的一起买了。”

杜太太拿着玉枕在手中看了几眼,她也是富贵出生,手指间摸一摸,也知道这玉枕不便宜,只笑道:“这东西挺贵的吧,你花了多少银子?”

杜老爷这会儿就卖乖了,只笑道:“怎么能让儿子花钱呢,这钱自然是我来付的,儿子能有这份孝心,已是不错了。”

杜太太心里头正是这个意思,闻言只心花怒放道:“这才好呢,儿子每日去太医院上值,也很辛苦,总不能让他花这个钱的。”

“自然自然。”杜老爷和气的点了点头,杜若笑的就有些勉强了,这回老爹算是救了自己一回,以后老爹要开口帮忙,他也自然就不能推脱了。

杜若正巧想起了下午给赵家少奶奶把脉的事儿,只笑道:“明儿我沐休,就去长乐巷上帮胡大夫看诊吧。”

杜太太听说杜若沐休也不在家陪媳妇,只皱了皱眉头道:“十天才休息一回,你又要出门,不如在家里陪陪七巧,不是更好吗?”

杜若想起今儿老爹的贿赂,只忙道:“胡大夫如今在京城享有盛名,多少人想去拜师还赶不上,我难得有这个机会,自然是要多学一点的。”

杜老爷也跟着连连点头:“大郎说的有道理,胡大夫如今可不比从前了,不过这也要谢谢七巧,若不是安富侯家少奶奶的事情,让胡大夫一炮成名,只怕如今胡大夫还明珠蒙尘呢!”

刘七巧见杜老爷说话间又连带着夸了自己几句,也不好意思说不让杜若出门的话了。况且杜若本就爱专研医术,就算他在家,少不得也是半天窝在书房里头,也不见得会多陪她。

“爹说哪里的话,我不过就是随口一提而已,还是胡大夫自己有本事,大郎是应该去跟胡大夫学一学的,娘,您就让大郎去吧,反正他在家也是在书房看书,也不见得会陪着我们娘俩的。”

杜太太听刘七巧这么说,只笑着摇了摇头道:“你这丫头,怎么就这么实心思呢,一点儿都不懂心疼自己相公,我想着办法替他躲懒,你还推他出去。”

刘七巧见杜太太这么说,也只能装作委屈道:“不然能怎么办呢?爹方才一顿夸奖,说的我都不好意思开口不让他去了。”

杜老爷闻言,心道七巧果然是通透的人,只捋着山羊胡子,也笑了起来。

一时间众人用过了晚膳,杜老爷还有些生意的上的事情,要去书房处理一下。杜若和刘七巧在如意居陪着杜太太说话。

“后天就是恭王世子的大婚之日,礼单都备好了吗?”杜太太虽然如今不管家事,但毕竟也做过多年的管家媳妇,在这一方面是很敏感的,只开口继续道:“去年你小婶子家的弟弟大婚,礼单是我跟二太太一起预备的,我估摸着你小婶子的为人,应该不会添的,我这里也备了几样东西,明天一起送过去,只当是我的添礼。”

刘七巧见杜太太想的这样周到,只点头道:“礼单今天她送过来给我瞧了,说是和之前一样的,我这边也有几样要添的,所以就这么定了。”

杜太太闻言,只点点头道:“这样也好,公中的礼自然是要一样的,都是姻亲,若是因为王府门第高了,就少了赵家的,只怕她也不高兴,索性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们自己添上些,涂一个省事罢了。”杜太太说着,只端起茶盏饮了一口茶,继续道:“你们俩那件事情,我也听说了,她是个聪明人,若是在这件事情上面放不下,倒是我看错她了,我觉得她比起二太太,还是要强一些的。”

刘七巧只一味点头,深觉的杜太太明理,偏生人又这么厚道,能遇上这样的婆婆也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了。

“我也觉得她是个聪明人,所以当初才会想了这个法子躲懒。”刘七巧低下头,说起这个来她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自己的婆婆那么看得起自己,让自己管家,可她偏偏就不爱这些,只能另请高明了。

“你如今有了身孕,就算不躲懒,我也舍不得让你管家的,那可是一桩劳心劳力的事情,若是她不管,少不得还得二太太来管,说句大实话,二太太还不如她呢!”杜太太和杜二太太也算共事了这么多年了,对杜二太太那是相当的了解的,只略略笑了笑道:“我寻思着,这件事情怎么传到老太太耳中的,没准还有她的一份功劳呢!”

杜太太说着,只拉着刘七巧的手道:“你才进门不久,这府上的人世也只粗略的看了看,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的关节的,我听百合说,那天在老太太窗前说这些话的人是珍珠,那珍珠是谁啊,是二太太身边翠儿的干姐姐。”

刘七巧哦了一声,心道大概是杜老太太也心里有数,这才会全了赵氏的面子,也没去揭杜二太太的短。

“母亲教导的是,七巧确实在人事方面太大意了。”刘七巧很谦虚的低下头去。其实刘七巧作为一个现代人,对着宅门里头的小丫鬟之间的勾心斗角压根就看不上眼。以前她看《红楼梦》的时候,就觉得那些丫鬟太没意思了,就算这样斗来斗去的,到头来还不是一样做小妾的命?既然不能改变结局,何不安安稳稳的过日呢?

杜太太瞧了一眼刘七巧,只摇摇头道:“我看你不是太大意,是根本没把这心思放到内宅上来吧,老爷也说了,你跟我们不一样,不是养在深闺的姑娘家,可我心里想着,你跟我们再不同,那还不是一样嫁人生孩子,如今你有了身孕,一切都要为孩子着想,不可以再像以前一样胡来了。”

刘七巧听了杜太太这一席话,心里头是又愧疚又感动,只一个劲儿的点头道:“娘,我知道了,你这样说,我越发不好意思了,我自己是个大夫,会注意自己的身子的。”

杜太太闻言,只笑道:“大夫?哪有稳婆说自己是大夫的。”

刘七巧顿时反应过来,她刚才一激动,居然…说自己是个大夫。刘七巧立马扭头,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端茶盏正准备喝的杜若。

杜若见刘七巧的视线闪了过来,只清了清嗓子道:“稳婆怎么就不是大夫了,可不就是给人接生孩子的大夫吗?”

杜太太见杜若这般护着刘七巧,也只无奈笑道:“罢了,你们早些回去吧,明儿大郎还要去店里,早些回去睡吧。”

刘七巧和杜若起身告辞,两人并肩出了如意居,刘七巧才撅起嘴问道:“快说,今儿怎么好端端的,想起来送我们玉枕来着?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杜若只郁闷道:“原本只买了一个,后来父亲说不能没有母亲的,所以又买了一个,我又付不起钱,只能安心给父亲打工,明儿去长乐巷上工去了。”

刘七巧见杜若这副表情,倒是比起他平日一本正经的样子更灵动几分,见丫鬟们跟的远,便往他怀里蹭了蹭道:“没关系啦,反正将来你是东家,就当是给自己打工算了。”杜若一把环住刘七巧的腰身,只觉得那小腹越发凸的明显了,想一想那里头睡着自己的孩子,心里就有几分激动,忍不住低头要去吻刘七巧。

刘七巧稍稍躲过了,笑道:“还没回百草院呢,若是被人瞧见了可不好。”杜若只点了点头,抓着刘七巧的手,连脚步都变快了些。

两人才回了百草院,家里头紫苏正迎出去,才开口问要不要上茶,杜若已经抱着刘七巧往房里去了。连翘和绿柳回来,才要进去服侍,只被紫苏给拦住了道:“快别进去了,已经睡了吧。”

连翘和绿柳顿时就明白了过来,几人吹了灯,先回了各自的房中去。

杜若把刘七巧放在床上,只低头吻住了刘七巧的唇瓣,深深浅浅的卷弄着她的舌尖,一时间生出无数难舍难分的情愫,将她搂入怀中。其实杜若在这方面是很节制的,刘七巧怀孕之后,也只开荤过一两回而已,但这火已经点上了,也只怕很难在自然熄灭了。

云雨之后,刘七巧有些懒怠,杜若的精神头却还很好,杜若想起今儿玉枕的事情,只正色对刘七巧道:“敏贵妃宫里的玉枕,我已经弄了出来。”

刘七巧原本还有些困意,听杜若这么说,顿时就来了精神,只急忙从床上爬起来靠在他肩头问道:“你弄出来了?那你放哪儿了?那东西究竟怎么伤人的,我也不清楚,你可千万别把他留在身边。”

杜若只点了点头道:“嗯,我把它毁了,远远的埋了,不然的话,今儿也不会想去品玉轩买玉枕了,这不是给掌柜的封口费嘛!”

刘七巧听说杜若把玉枕毁了,也松了一口气,一时间困意来袭,就睡过去了!杜若郁闷,他的话还没说完呢!

298

杜若从宝善堂回来的时候,刘七巧已经在杜太太的房里等他了。刘七巧今天和赵氏也算是小小的和解了一下,虽然两人都还没有正式见面,不过今儿刘七巧这么大方,也算是给了赵氏一些面子了。杜若回来,先是很乖巧的给了杜太太和刘七巧一人一个玉枕,杜太太果然很高兴,只笑着问道:“你怎么有这份心思,还买这东西回来。”

杜若只笑道:“上回七巧进宫的时候,说景阳宫的敏贵妃有这样一个玉枕,枕的挺舒服的,我便留意了,既然要买,那自然和母亲的一起买了。”

杜太太拿着玉枕在手中看了几眼,她也是富贵出生,手指间摸一摸,也知道这玉枕不便宜,只笑道:“这东西挺贵的吧,你花了多少银子?”

杜老爷这会儿就卖乖了,只笑道:“怎么能让儿子花钱呢,这钱自然是我来付的,儿子能有这份孝心,已是不错了。”

杜太太心里头正是这个意思,闻言只心花怒放道:“这才好呢,儿子每日去太医院上值,也很辛苦,总不能让他花这个钱的。”

“自然自然。”杜老爷和气的点了点头,杜若笑的就有些勉强了,这回老爹算是救了自己一回,以后老爹要开口帮忙,他也自然就不能推脱了。

杜若正巧想起了下午给赵家少奶奶把脉的事儿,只笑道:“明儿我沐休,就去长乐巷上帮胡大夫看诊吧。”

杜太太听说杜若沐休也不在家陪媳妇,只皱了皱眉头道:“十天才休息一回,你又要出门,不如在家里陪陪七巧,不是更好吗?”

杜若想起今儿老爹的贿赂,只忙道:“胡大夫如今在京城享有盛名,多少人想去拜师还赶不上,我难得有这个机会,自然是要多学一点的。”

杜老爷也跟着连连点头:“大郎说的有道理,胡大夫如今可不比从前了,不过这也要谢谢七巧,若不是安富侯家少奶奶的事情,让胡大夫一炮成名,只怕如今胡大夫还明珠蒙尘呢!”

刘七巧见杜老爷说话间又连带着夸了自己几句,也不好意思说不让杜若出门的话了。况且杜若本就爱专研医术,就算他在家,少不得也是半天窝在书房里头,也不见得会多陪她。

“爹说哪里的话,我不过就是随口一提而已,还是胡大夫自己有本事,大郎是应该去跟胡大夫学一学的,娘,您就让大郎去吧,反正他在家也是在书房看书,也不见得会陪着我们娘俩的。”

杜太太听刘七巧这么说,只笑着摇了摇头道:“你这丫头,怎么就这么实心思呢,一点儿都不懂心疼自己相公,我想着办法替他躲懒,你还推他出去。”

刘七巧见杜太太这么说,也只能装作委屈道:“不然能怎么办呢?爹方才一顿夸奖,说的我都不好意思开口不让他去了。”

杜老爷闻言,心道七巧果然是通透的人,只捋着山羊胡子,也笑了起来。

一时间众人用过了晚膳,杜老爷还有些生意的上的事情,要去书房处理一下。杜若和刘七巧在如意居陪着杜太太说话。

“后天就是恭王世子的大婚之日,礼单都备好了吗?”杜太太虽然如今不管家事,但毕竟也做过多年的管家媳妇,在这一方面是很敏感的,只开口继续道:“去年你小婶子家的弟弟大婚,礼单是我跟二太太一起预备的,我估摸着你小婶子的为人,应该不会添的,我这里也备了几样东西,明天一起送过去,只当是我的添礼。”

刘七巧见杜太太想的这样周到,只点头道:“礼单今天她送过来给我瞧了,说是和之前一样的,我这边也有几样要添的,所以就这么定了。”

杜太太闻言,只点点头道:“这样也好,公中的礼自然是要一样的,都是姻亲,若是因为王府门第高了,就少了赵家的,只怕她也不高兴,索性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们自己添上些,涂一个省事罢了。”杜太太说着,只端起茶盏饮了一口茶,继续道:“你们俩那件事情,我也听说了,她是个聪明人,若是在这件事情上面放不下,倒是我看错她了,我觉得她比起二太太,还是要强一些的。”

刘七巧只一味点头,深觉的杜太太明理,偏生人又这么厚道,能遇上这样的婆婆也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了。

“我也觉得她是个聪明人,所以当初才会想了这个法子躲懒。”刘七巧低下头,说起这个来她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自己的婆婆那么看得起自己,让自己管家,可她偏偏就不爱这些,只能另请高明了。

“你如今有了身孕,就算不躲懒,我也舍不得让你管家的,那可是一桩劳心劳力的事情,若是她不管,少不得还得二太太来管,说句大实话,二太太还不如她呢!”杜太太和杜二太太也算共事了这么多年了,对杜二太太那是相当的了解的,只略略笑了笑道:“我寻思着,这件事情怎么传到老太太耳中的,没准还有她的一份功劳呢!”

杜太太说着,只拉着刘七巧的手道:“你才进门不久,这府上的人世也只粗略的看了看,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的关节的,我听百合说,那天在老太太窗前说这些话的人是珍珠,那珍珠是谁啊,是二太太身边翠儿的干姐姐。”

刘七巧哦了一声,心道大概是杜老太太也心里有数,这才会全了赵氏的面子,也没去揭杜二太太的短。

“母亲教导的是,七巧确实在人事方面太大意了。”刘七巧很谦虚的低下头去。其实刘七巧作为一个现代人,对着宅门里头的小丫鬟之间的勾心斗角压根就看不上眼。以前她看《红楼梦》的时候,就觉得那些丫鬟太没意思了,就算这样斗来斗去的,到头来还不是一样做小妾的命?既然不能改变结局,何不安安稳稳的过日呢?

杜太太瞧了一眼刘七巧,只摇摇头道:“我看你不是太大意,是根本没把这心思放到内宅上来吧,老爷也说了,你跟我们不一样,不是养在深闺的姑娘家,可我心里想着,你跟我们再不同,那还不是一样嫁人生孩子,如今你有了身孕,一切都要为孩子着想,不可以再像以前一样胡来了。”

刘七巧听了杜太太这一席话,心里头是又愧疚又感动,只一个劲儿的点头道:“娘,我知道了,你这样说,我越发不好意思了,我自己是个大夫,会注意自己的身子的。”

杜太太闻言,只笑道:“大夫?哪有稳婆说自己是大夫的。”

刘七巧顿时反应过来,她刚才一激动,居然…说自己是个大夫。刘七巧立马扭头,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端茶盏正准备喝的杜若。

杜若见刘七巧的视线闪了过来,只清了清嗓子道:“稳婆怎么就不是大夫了,可不就是给人接生孩子的大夫吗?”

杜太太见杜若这般护着刘七巧,也只无奈笑道:“罢了,你们早些回去吧,明儿大郎还要去店里,早些回去睡吧。”

刘七巧和杜若起身告辞,两人并肩出了如意居,刘七巧才撅起嘴问道:“快说,今儿怎么好端端的,想起来送我们玉枕来着?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杜若只郁闷道:“原本只买了一个,后来父亲说不能没有母亲的,所以又买了一个,我又付不起钱,只能安心给父亲打工,明儿去长乐巷上工去了。”

刘七巧见杜若这副表情,倒是比起他平日一本正经的样子更灵动几分,见丫鬟们跟的远,便往他怀里蹭了蹭道:“没关系啦,反正将来你是东家,就当是给自己打工算了。”杜若一把环住刘七巧的腰身,只觉得那小腹越发凸的明显了,想一想那里头睡着自己的孩子,心里就有几分激动,忍不住低头要去吻刘七巧。

刘七巧稍稍躲过了,笑道:“还没回百草院呢,若是被人瞧见了可不好。”杜若只点了点头,抓着刘七巧的手,连脚步都变快了些。

两人才回了百草院,家里头紫苏正迎出去,才开口问要不要上茶,杜若已经抱着刘七巧往房里去了。连翘和绿柳回来,才要进去服侍,只被紫苏给拦住了道:“快别进去了,已经睡了吧。”

连翘和绿柳顿时就明白了过来,几人吹了灯,先回了各自的房中去。

杜若把刘七巧放在床上,只低头吻住了刘七巧的唇瓣,深深浅浅的卷弄着她的舌尖,一时间生出无数难舍难分的情愫,将她搂入怀中。其实杜若在这方面是很节制的,刘七巧怀孕之后,也只开荤过一两回而已,但这火已经点上了,也只怕很难在自然熄灭了。

云雨之后,刘七巧有些懒怠,杜若的精神头却还很好,杜若想起今儿玉枕的事情,只正色对刘七巧道:“敏贵妃宫里的玉枕,我已经弄了出来。”

刘七巧原本还有些困意,听杜若这么说,顿时就来了精神,只急忙从床上爬起来靠在他肩头问道:“你弄出来了?那你放哪儿了?那东西究竟怎么伤人的,我也不清楚,你可千万别把他留在身边。”

杜若只点了点头道:“嗯,我把它毁了,远远的埋了,不然的话,今儿也不会想去品玉轩买玉枕了,这不是给掌柜的封口费嘛!”

刘七巧听说杜若把玉枕毁了,也松了一口气,一时间困意来袭,就睡过去了!杜若郁闷,他的话还没说完呢!

第二天一早,杜若便神清气爽的起来了,刘七巧稍稍睡的晚了一些,等杜若洗漱完毕了,才从床上爬了起来。刘七巧原本今天有点不想去杜老太太那边请安的,可想着明日就是周珅的大婚之日,少不得今天得去跟杜老太太说一会儿话,明天两个人安排个时间一起去的。

刘七巧才起来,杜太太那边就遣了丫鬟过来传话道:“回大少奶奶,太太这边让我去给二奶奶送给恭王世子添的礼单,让我到奶奶这边一并拿了过去,一会儿二奶奶去老太太那边,老太太少不得要查看礼单的,到时候若是没添进去,老太太问起来,也不好了。”

刘七巧闻言,只拍了拍脑袋,可不就是这样,明天就要去送礼了,少不得今天赵氏要把礼单呈给杜老太太过目,这上头要是没一些添补,只怕赵氏脸上也不好看。只要礼单能在杜老太太那边过关,谁会去查这里头的东西是谁的呢。

刘七巧只忙点了点头道:“那你一并过去替我说了吧,我再添上一箱子的云锦,一对天青色汝窑花瓶。”那箱子云锦是在金陵时候杜二老爷家送的,料子也是极上等的,那一对天青色的汝窑花瓶,那是太后娘娘过年时候赏的,宫里头出来的东西,总归是没有不好的。刘七巧也不想着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传家宝下去,到那时候是个什么时代,也不知道的,不如现在拿出去做人情了,也不心疼。

那丫鬟点了点头道:“那奴婢这就去给二奶奶传话去了。”

刘七巧送走了这丫鬟,只惭愧道:“我做事总是不够周全,竟然没想到这些,幸好有太太提点着。”

连翘见刘七巧郁闷,也只谢罪道:“方才还想跟奶奶说的,可巧那丫鬟就来了,还是太太周全,以后我们也要多学着点才好。”

不过其实刘七巧心里头还是觉得有些奇怪的,她以前不是这样没粗心大意的人,难道世界上真的有所谓的孕傻这回事情?可看着杜太太的样子,明明没傻,难道偏偏自己就孕傻了吗?刘七巧对着镜子叹了一口气。

杜若见状,见连翘梳头已经梳得差不多了,只挥手示意她退下,亲手帮刘七巧选了一根发簪带上了道:“七巧,你想什么呢?愁眉苦脸的。”

刘七巧眨眼看了看杜若,拧眉问道:“你说,怀孕的人会不会真的变笨呢?”

杜若闻言,只笑了笑道:“俗语有云:一孕傻三年,这也并非是空穴来风,之前也有怀了孩子的嫔妃传我去请脉,说是自己便笨了,但是从脉象上来,还是看不出任何变化来。”杜若说着,只一本正经的搭上了刘七巧的脉搏,细细的摸了起来,过了一会才松开道:“我们家七巧似乎…”

刘七巧见他话中有话,只急忙问道:“似乎什么,你快说说看!”

杜若抿唇一笑,只低头在刘七巧的脸颊上亲了一口道:“似乎还比以前聪明了。”

刘七巧一听就知道杜若油嘴滑舌的哄自己开心,只伸手在他脸颊上捏了一下道:“哼,对着我说谎都不脸红了。”

杜若没想到刘七巧这样毫不留情的就揭穿了自己,一下子脸又红到了耳根上,刘七巧见他慢慢涨红的脸颊,只没忍住就笑出了声来。

两人都梳洗完毕,这才去了杜老太太的福寿堂请安。今儿太医院沐休,杜二老爷也没有去上值,这样的日子一般都是和杜若一样,去宝善堂免费上工的。不过今儿一早齐家派了人来,说齐老太爷身子似乎不太大。自从年前那一场牢狱之灾之后,齐家虽然幸免于难,没有被抄家,但也是元气大伤,如今日子越发过的拘谨了起来。

齐老太爷看着一大家子过成了这样,也是后悔莫及,他原本是想赚些家业,让小辈们过好日子的,没想到如今却害了一家人。

杜老太太听杜二老爷说起了齐老太爷的病,只点头道:“你和你媳妇回去瞧一瞧吧,年纪大了总有个病痛什么的,小心照料着,只别严重了才好。”

杜二老爷忙接话道:“孩儿知道,今天就在那边多呆一会儿,等晚上才回来,早上就不陪老太太一起用膳了。”

“去吧,二媳妇也有日子没回去了,你们两个先回去用一些早膳,别空着肚子出门,知道不?”

杜老太太交代完了,那边赵氏才姗姗来迟,跟杜二太太正好打了一个照面。赵氏自然是恭恭敬敬的行了礼数,又进门给杜老太太请安,只先开口道:“昨儿收到二爷的信了,说过几日就回来了。”

这时候杜老爷正好也在,见赵氏这么说,便也跟着道:“这回二郎收的人参极好,寄回来几个样本,我瞧着比前年那一批还要好,等东西回来了,先找几个最上乘的,那出来给老太太配药丸。”

杜老太太只摆手道:“你们拿去卖吧,我可吃不了这样的好东西,只记得帮我留几个整的,品相好的,我留着以后送人用。”

“这个是自然的,不过老太太的药丸,也是要用好的材料配的。”

杜老太太只笑道:“你当我不知道呢,老太爷在世的时候说过,这人参的效用,其实跟大小个头没什么关系,主要是年份的问题,那些参须什么的,若是长在有年份的人参身上,那也是很管用的,配个药丸嘛,用参须就好了,送人才要体面好看呢!你们说对不对?”

杜若只笑道:“老太太说的有道理。”

赵氏只笑着道:“说起送礼,明儿是恭王世子的好日子,我这边已经备好了礼单,还请老太太过目。”赵氏一早得了杜太太和刘七巧添的礼,就写再了上头,如今看着这礼单,已经是相当体面的。赵氏原本是想等着杜老太太问起了在拿过来给她瞧的,如今既然看着差不多了,她也就拿来了。

杜老太太看过礼单,果然点了点头道:“嗯嗯,这礼也尽够了,也配的上他们王府的门第了。”杜太太又往下扫了一眼,见上头写着:一对天青色汝窑花瓶,心里头便也清楚了。这汝窑花瓶不常见,府上有的几对,也都摆了出来,一对在杜老爷的书房,一对在自己的房里,还有一对在她的私库里收着,这一对明摆着是刘七巧后添上的,是过年时候太后娘娘赏的那一对呢!

杜老太太低头笑了笑,又继续往下瞧去,见上头写着玉兰鹦鹉镏金立屏一个,心下就暗暗冷笑了一下。这一件杜老太太也是知道的,是杜太太进门时候的嫁妆,早些年在南边的时候,摆过一阵子,后来收了起来,赵氏自然是没见过的。

去掉这两样像样的东西,杜太太再看看这礼单,便觉得有些轻了,只想了想道:“我这边还有一尊白玉观音,也一并添在里头,老王妃肯定喜欢。”

赵氏原本觉得这礼单上的东西已经仅够了,谁想杜老太太反倒阔气的又添了一样,便只笑着道:“这样一来,这礼倒是厚了。”赵氏想起去年自己家弟弟大婚的时候,杜老太太就没有添礼,心里便有些不痛快,但也只能陪笑道:“既然这样,那一会儿老太太尽管遣人送去,我吩咐下人都包好了,也省得明儿一早赶太急,若是忘了什么就不好了。”

刘七巧对于杜老太太添礼,也是很意外的。虽然她知道杜老太太很阔气,没事就会从指缝里漏一点小钱给姑娘们,可这公中礼尚往来的事情,说白了话了自己的钱,以后收回来的时候,却不能归自己所有,想来想去也是一件亏本生意,而且还没人感激你。刘七巧有些不明白一项睿智的杜老太太,为什么会有这样不明智之举。

只有一旁的杜太太,虽然从未开口,可脸上一直挂着恬淡的笑容,仿佛对这一切是了如指掌的。众人从福寿堂出来,杜若和刘七巧去了杜太太那边用早膳。杜若用过早膳就跟着杜老爷的马车走了,只留下刘七巧还存了一肚子的疑问,杜太太见刘七巧拧着眉头,只笑着问道:“你是在想,为什么老太太会给礼单添礼了,是不是?”

刘七巧只点了点头道:“娘,难道你知道?快说给我听听呢!”

杜太太笑道:“说你实诚,你还真实诚,不然我一早让丫鬟去问了你添礼的东西做什么。你若是一早不给她送去,免不了要等老太太问起了,她才会去给老太太看,若是老太太不问,也就这样过去了,你跟我随的礼,也就充公了,哪里还有人记得我们的好呢。”

杜太太说着,只端着茶盏稍稍抿了一口道:“她这会儿想邀功给老太太看,老太太自然知道这礼单上的东西,其中有一件是我娘家带来了,老太太看一眼便知道,这不是从公中出的,自然也就心中有数了。”

刘七巧正端着茶盏喝茶,闻言只差点儿咳了起来道:“怪不得老太太添礼添得那么利索,我添的礼是太后娘娘赏给我的那对花瓶,全家也就只有我那边有了…”刘七巧心里暗暗郁闷,这要是赵氏回过神来,会不会又觉得刘七巧阴了她一把呢。

杜太太闻言,也只哑然失笑,只戳了戳她的脑门道:“你这丫头,看来还真不是管家的料!”

299

杜若用过早饭,就跟着杜老爷一起出了门。今儿正好是胡大夫在宝善堂坐诊的日子,一大早宝善堂的门口就已经排着一长条看病的老百姓。老百姓们请不起大夫上门,只能过来排队,不过胡大夫看病比较仔细,所以半天下来,顶多也只能看五十来个病人,五十人以后的,店里头的伙计就要请他下次再来了。

杜若去的时候,伙计正在劝退后来的人,让他们后天早上赶早再来,不然没准今儿等一天都未必能看上病呢!这时候正好有一个伙计在跟一个病人周旋。

“我说这位少爷,您就回去吧,您看看这到你都七十多号人了,胡大夫肯定看不了那么多病人,你待着也没有用的。”

那年轻男子只拧着头不肯走,蹲在地上道:“我为了来看病,今儿天没亮就起来了,我容易吗?”

“您是不容易,可这边还有些病人是天没亮就在这排队了,还有昨晚就在这儿打地铺的呢,您不走我不拦您,可您也不能在这白耗着这一天啊。”伙计劝了半天,那男子也没有走的意思,只蹲在地上不说话。

杜若上前,上下瞅了两眼,倒觉得这个人有些眼熟,只蹙眉想了半天才试探着开口道:“孙…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