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七巧也只笑着道:“稳是没有几分,但分量倒是真的重了。”

这话只逗得两个老人都哈哈的笑了起来,杜老太太又给大长公主见了佛理,三人才坐下聊了起来。

大长公主只开口道:“最近我这水月庵事情也多,每逢初一十五来的人多了,倒是有些日子没见到老恭王妃了,也不知她身子可好。”大长公主知道刘七巧出了月子定然会各处走动,故而问起了刘七巧。

刘七巧只笑着道:“我昨天才去瞧过,身子骨还算硬朗,可比起去年却是大不如前了,最近恭王府也有不顺心的事情。”

大长公主只点了点头,想来恭王府的事情她大抵也是知道的,虽然她不出门,可是这里往来的香客哪个不是京城的贵妇,闲聊之中透露个一二总是有的。

“自从你有了身孕之后,我这儿也走动的少了,如今你既然空了,往后可要多来几趟。”大长公主一边说,一边命小尼姑送了茶水上来道:“这是太后娘娘赏的新茶,我平常不怎么吃茶,今儿用来待客,总算没浪费了好茶。”

刘七巧抿了一口茶道:“其实太后娘娘那边,我也有小半年没进宫了,倒不知她老人家先下身子可好,上回进宫恰逢敏妃小产,也没来得及跟她老人家多说几句话。”

“太后娘娘母仪天下,她自然是好的。”大长公主只说着,脸上倒是露出一丝笑来,接着道:“不过只怕再过几个月,她可就要不好了。”

“这是什么意思?”刘七巧只不解问道。

“皇上说政务繁忙,要把赵王从金陵喊回来,还要给他选一个赵王妃,让他在京城常住了。”对于这个赵王,大长公主是没见过的,当年她没有跟着朝廷南下,所以自然不知道这个没见过的侄儿是个什么脾性。不过见太后娘娘提起赵王就蹙眉的样子,想来也是好不到哪儿去的。

不过刘七巧想一想,这皇上的如意算盘其实还真的很会打,十几年过去了,赵王好容易在金陵混的风生水起,一纸诏书就给喊回来。京城对于赵王来说,那可是一个完全没有来过的龙潭虎穴,这里既没有他的靠山,也没有人会把他当靠山。皇帝更不用害怕,在短短的时间内赵王能有什么异心,总之这张亲情牌打得还是极好的。

“那位赵王,我在金陵的时候倒是见过…”刘七巧皱了皱眉头,人家再不好,好歹也是个王,刘七巧倒是不知道怎么形容起他来,只笑着道:“其实,看起来似乎也是不差的,算起来,他还欠我一次拆红的钱。”刘七巧对这个倒是记得清楚的很。

352

在水月庵用过了素斋午膳,众人便辞别了大长公主,两个姑娘玩性大发,说还要去街上逛一圈。杜老太太不忍拂了她们的兴致,便答应她们去朱雀大街看看。说起来杜老太太已经有好些年没有到宝善堂的店里面来了,以前逢年过节的时候,老太太也曾带着年礼来犒劳店里的伙计。现在年纪大了,这些事情都交代了下去,二太太是不爱跟这些下人们打交道的,大太太也不喜欢这种场合,所以宝善堂的女主人,真的很久没有来店里的。

不过其实这一点老早被刘七巧打破了,自从刘七巧进了杜家的大门,倒是隔三差五会来看一看,时不时带一些小点心过来。但毕竟刘七巧出门的日子也少,大家也就是图个新鲜。

刘七巧说了要去宝善堂,杜苡和杜芊两个人也都想去瞧瞧,杜老太太便开口道:“一起去吧,也让你们看看杜家的产业是什么样的,以后就算嫁了人,也知道杜家是什么样的人家。”

杜苡和杜芊自是高兴,刘七巧便喊了车夫,直接往宝善堂的方向去了。

这时候正是用午膳的时辰,因为今儿是阴天,所以天气也颇凉快,马车经过杏花楼的时候,刘七巧命丫鬟去买了几盒绿豆酥来,一会儿带去宝善堂里头,让掌柜的分给伙计。

杜老太太见刘七巧想的这样周到,自然史高兴的很,只开口道:“还是你想的周到,这要是两手空空的就去了,倒不好意思了。”

刘七巧只笑道:“这些绿豆糕什么的,也直不了几个钱,不过就是意思意思,再说老太太许久没去了,带些东西,伙计们也高兴。”

又过了一会会儿,马车就已经到了宝善堂的门口,陈掌柜见是杜家的马车,急忙就出来迎接。刘七巧只稍稍挽了个帘子,瞧见陈掌柜出来了,才开口道:“老太太也来了,你先别伸张,我们去楼上坐坐就走。”

陈掌柜听说老太太来了,只惊的长大了嘴巴,抬起头才见刘七巧扶着杜老太太从马车里头出来。陈掌柜见闻,只开口道:“老太太倒是老当益壮啊,还和几年前一个样子。”

杜老太太见了陈掌柜,也很高兴,只笑道:“陈掌柜也没有老,怎么样,最近宝善堂的生意如何?如今我是越来越老了,这生意上的事情,当真是一点儿也不清楚了。”

“宝善堂的生意一直很好,老太太你不用挂心,东家就在上头厅里用午膳呢,老太太上去瞧瞧吧。”

刘七巧把绿豆糕给了掌柜的,只亲手扶着杜老太太上去。杜苡和杜芊两姐妹也跟在身后,几个伙计只探着头往楼上看,被陈掌柜一顿骂道:“看什么看,这也是你们能看的?快干活去!”

杜苡和杜芊闻言,只扭头瞧了一眼,见几个伙计灰头土脸的走了,都忍不住掩嘴一笑。

朱雀大街的伙计比较多,所以这里专门请了做饭的厨子,平日里杜老爷要是有空,会去飘香楼吃个便饭,若是没空,就会让这里的厨子随便炒几个菜应付一下,跟几个大夫一起吃一点。

今儿病人不算太多,上二楼的时候几个诊室的门都是关着的,只有一间诊室门开着,里头有个病人千恩万谢的出来:“李大夫,多谢你了,那我们可回去了,这进城看一次大夫可不容易,耽误你用午膳了。”

李大夫送了他们到门口,只拧眉眉头认了认,开口道:“这不是嫂子吗?”陈大夫就是赵氏小产的时候被杜蘅给拖回家的老大夫,这年纪和老太太差不多,当年和杜老太爷还是拜把子的兄弟,见了杜老太太就还跟以前一样喊了一声嫂子,那天赵氏小产,杜家一团乱,所以没跟杜老太太说上几句话,今儿又见了杜老太太,难免就话多了起来。

“嫂子这些年可当真是一点没变,简直就是一个老寿星了。”李大夫捋着山羊胡子,笑呵呵道。

杜老太太也笑着道:“你才是老寿星样子呢!看看你这眉毛、胡子,一大把的白,可身子倒是硬朗,仙风道骨的。上回我那孙媳妇,辛亏有你去看了,如今也好的差不多了。”

李大夫提起那天的事情,只连连摇头道:“蘅哥儿那脾气,我是领教了,马车跑的太快,差点儿颠散了我这一身老骨头。”

杜老太太只笑道:“我记得了,回去就给你教训他。”

两人正有说有笑的,杜老爷从最顶头的房里出来,见杜老太太站在廊下,只惊讶道:“老太太怎么来这儿了?这…快…快里面请。”

杜老爷一璧说一璧上前扶老太太进去,又道:“老太太用过午膳了没有,儿子去飘香楼叫几个菜来?”

刘七巧忙道:“爹不用忙,我们在水月庵已经用过了,老太太说过来瞧一瞧。”

杜老爷只点点,领着杜老太太等人进去,又命婆子沏了茶过来。杜老太太见杜苡和杜芊也挺无聊的,便开口道:“你们两个带着丫鬟先出去玩吧,不过我可告诉你们,不能走远了,一个时辰之内就要回来,不然的话,下次可就不带你们出来了。”

杜若见两个侄女也在,只开口吩咐门口的婆子道:“派两个小厮远远地跟着,别遇上了坏人。”

杜老太太喝过茶,放下茶杯,才看见窗下的圆桌上放在三叠小菜,两碗米饭、一碗清汤。杜老爷忙解释道:“今儿其他大夫都出诊去了,李大夫年纪大了,儿子担心他跑来跑去太累,所以就让他这一个月都不用出诊了,这不忙了一早上,还没吃上午膳呢。”

杜老太太看了一眼杜老爷,十四出头的人,沉稳俊雅,一派儒雅,端得是个好相貌,难得的更是这品性,只开口道:“你们俩快吃吧,不用招呼我这个老太婆,我不过就是路过了,来蹭一杯茶喝的。”

刘七巧仔细看了一下桌上的菜色,见一盘是鸡蛋炒黄瓜、另一盘是凉拌莴笋、还有一盘刘七巧自己辨认了一下,是一盘茭白炒肉片,汤是一碗冬瓜汤。这些菜比起杜家府上吃的,那真是太一般了,杜老太太眼神不好,倒是没看清,若是看清了只怕是又要心疼了。

杜老爷和李大夫用完了午膳,老婆子进来收拾好了碗筷,杜老太太已经在房里坐了小半刻了,只开口问道:“怎么蘅哥儿不在这边呢?这几日他没有往外地跑,我还以为他会乖乖的在店里呆着呢!”

杜老爷只回道:“他今天去世康路上送香囊去了,最近天气太热,蛇鼠蚊虫都出来了,世康路那边多是穷人住的地方,我怕闹出传染病,就让他过去了。”

杜老太太闻言,只皱了皱眉头道:“世康路是个什么地方,我怎么没听说过呢?”

刘七巧倒是对着世康路有点印象,只开口道:“就是讨饭街,爹在那边开了一家安济堂,二弟应该是去安济堂那边了吧?”

“正是正是,安济堂刚刚开业,是要给那边的老百姓带去点福利的,不然的话,老百姓也不会上门买药去。”杜老爷一边说,一边又为杜老太太换了一盏茶道:“如今蘅哥儿外出买药这些都已经会了,下面要教他怎么搭理铺子了。”

杜老太太听着杜老爷这话倒是有些不对劲了,只开口问道:“你教蘅哥儿搭理铺子?那你的意思…?”

虽然上回提出分家之后,二房的人没有提出什么来,可是杜老太太的心思,二房的人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到如今还没来说一句通气的话,明显就是还没讨论出个接过来。今儿这儿正好没有二房的人,杜老太太也变不藏着掖着,只开口道:“我的意思你定是明白的,大郎的身子不好,若是将来真让他接管生意,只怕他身子吃不消,我就是想让蘅哥儿跟着你在宝善堂干,可二房到如今还没给我一个准信,我心里也着急啊。”

杜老爷自是明白杜老太太的一片苦心,只开口道:“老太太为了大房着想这是好的,可是这样一样,二弟他们未必愿意。”

“他们有什么不愿意的呢?难道非要让我把宝善堂也拆了,一人一半才算是公平吗?祖上的规矩就是这么定的,可你们兄弟两在一起这么多年了,我实在不忍心让你们因为这个事情闹成了仇家。”杜老太太只叹气道。

刘七巧见杜老太太心急,只忙劝慰道:“老太太快别担心,其实老爷心里已经有了想法了,既然宝善堂不能分给二叔他们,那就把安济堂分给二叔家,这样一来,二叔家也有生意做,又不会影响到宝善堂的生意,不是一举两得吗?”

杜老太太只拧眉想了想,觉得有些道理,又问道:“那宝善堂的生意呢?谁管?大郎不还是要学生意吗?”

刘七巧只咬了咬牙,开口道:“老爷管得动的时候老爷管着,若是老爷管不动了,那我替老爷管着。”

杜老太太瞧了一眼刘七巧,又瞧了一眼杜老爷,只见杜老爷一脸赞许的点了点头,便知道杜老爷早已经有了这样的心思,只叹了一口气道:“我随便你们了,我这辈子对疼的就是大郎,只要不让大郎受苦受累的,我什么都认了。”

杜老太太和刘七巧回到家中,特意留了刘七巧在福寿堂用膳,只等杜苡和杜芊两个姑娘都走了,这才和刘七巧两人在厅里说起了话来。丫鬟们送了消渴的酸梅汤进来,刘七巧只接了一碗在手中,她知道杜老太太留她下来,定然是有话说的。

丫鬟们送了东西进来,便中规中矩的侍立在一旁,杜老太太只发话道:“你们都去外面守着吧。”便是百合听了这话也稍稍的愣了下,以前杜老太太再没有什么话是不在她跟前说的,不过老太太既然吩咐了,她也变带着小丫鬟们一起出去了。

杜老太太见人都走了,这才开口道:“七巧,说句实话,你刚进门的时候,我确实不喜欢你,便是现在,我对那些乡下来的姑娘也是不喜欢的,不懂礼数、粗野、做事毛手毛脚的比比皆是。”杜老太太说到这里,忽然话锋一转,只看着刘七巧道:“可如今我也知道,你和那些姑娘那是不一样的,还有一样,也是我最看重你的地方,那就是你和大郎的这份情。若说之前你们是不相识的,我还确实有些不信呢!”

刘七巧听着杜老太太话中有话的样子,倒是让自己心虚起来了,毕竟她和杜若的婚事,背地里还是使了心眼,哄骗了杜老太太。刘七巧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作答,只听杜老太太又继续道:“其实我早该想清楚的,只是我这个人也有一些固执的老毛病,说起来,你能嫁进杜家,也确实是用尽心机了。”

刘七巧听到这里,已经吓出了一声冷汗,杜老太太平时看着和蔼可亲,可是家长的威严还是不容小觑的,便是杜老爷在她面前,那也是毕恭毕敬的,如今她说出这些话,莫不是当初的那个谎言已经东窗事发了?刘七巧咬了咬唇,低下头心道:如今我曾孙子都给您老生了,您老这气也该消了吧。

“老太太…”刘七巧顿了顿,只拎起衣裙跪下了道:“你老说的对,我确实是用尽了心机,我若不用尽心机,如何对得起大郎对我的一片深情,老太太大概不知,大郎为了这个还病了一场。”

“我如何不知,不就是那年中秋宴上的事吗?你还真当我是老糊涂了?”杜老太太原本严肃的表情忽然就松范了下来,只笑着道:“快起来吧,看你吓成这样,我也算是给自己出了一口气了。”

刘七巧此时的心情就跟做过山车一样,一时间还真有些反应不过来,只问道:“您老、您老真的不生我的气了?”

“你连曾孙都给我们杜家生了,我就算生气还能拿你怎么样呢?”杜老太太只笑着道:“今儿你在外面拜佛的时候,大长公主已经把这件事情全告诉我了。没想到啊没想到,你的本事够大,伙同了大长公主一起来欺瞒我。”

刘七巧低头笑了笑,又道:“老太太您可千万别生气,当时是真的走投无路了,只能出此下策,况且那时候我也没想到,大长公主肯这么帮我。”

杜老太太扶了刘七巧起来道:“不管怎么说,七巧你如今是我们杜家的媳妇,我心里也认你这个媳妇,大郎就交给了你,你是个有本事的姑娘,这一点我一早就看出来了。”

刘七巧只一个劲的点头道:“老太太您尽管放心,我这辈子都会在大郎的身边,照顾他、陪伴他、爱护他。”

杜老太太闻言,只连连摆手道:“你们年轻人也真是不害臊,这总话都能张嘴说出来,行了行了,时候不早了,大郎大概也回来了,你就赶紧的,回去照顾他、陪伴他、爱护他吧。”

刘七巧只扑哧一笑,恭恭敬敬的给杜老太太行了一个礼,高高兴兴的回百草院去了。

刘七巧回去的时候,杜若正巧刚从如意居用过了晚膳回来,进门便问道:“今儿怎么老太太留了你在她那儿用晚膳?没什么事吧?”

“能有什么事儿呢?还不是老太太想我多陪她一会儿吗?”刘七巧上前,拉着杜若坐下了,又把丫鬟送上来的茶亲手递给了杜若道:“老太太教导我呢,说我以后一定要好好的照顾你,陪伴你,爱护呢,让我处处都要以你为先。”

杜若一下子老不习惯的,只接了刘七巧的茶喝了一口,放下茶盏道:“老太太没事把你喊去用晚膳,就为了跟你说这些?”

“那还要说哪些?照顾她的大宝贝孙子,就是老太太的头号大事儿呢。”刘七巧只绕道杜若的身后,挥舞着小拳头给他捶背,又问道:“今儿你去诚国公府了吗?那小姑娘是怎么说的?”

“那小姑娘同意了,说病着也好过好了出去被人折磨的好,所以我稍稍调了调药方,只怕这张方子她要吃上个两三年了。”杜若说着又叹了一口气道:“看着还真是挺可怜的,我们能帮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你要是真觉得她可怜,就私下里稍微留心些,等再过几年,看看有什么好人家可以介绍,我瞧着那诚国公府也不会给她找什么好人家的,到时候别好好的一个姑娘给糟蹋了。”刘七巧只出谋划策道。

“这事情还早着呢,你倒是想的挺长远的,可惜我们韬哥儿还小,不然这样的姑娘做儿媳妇,我都是愿意的很。”杜若只随口道。

刘七巧扑哧一笑,正打算接话呢,奶娘抱着韬哥儿走了进来道:“哟哟哟,小哥儿,爹娘可算回来了,咱想一天娘了是不是?”赵奶娘说着,只福身对七巧道:“下午的时候哥儿想你呢,我和小宋怎么抱都没辙,后来哭累了才算睡着了,这会儿还没喂奶呢,奴婢想着奶奶这出去一天,这会儿肯定有奶,赶紧给抱过来了。”

刘七巧见杜文韬窝在赵奶娘的怀里一个劲儿的吃手指,就知道他是饿极了,只接过来抱着道:“好怪该,想娘亲啦?娘亲给你喂奶奶。”

杜若见刘七巧进屋,也只跟着一起进屋,刘七巧只回身道:“你进来做什么?也想吃奶吗?”

杜若顿时就面红耳赤,整个人都不好了。一旁的赵奶娘闻言,只笑着道:“大爷也可以吃奶啊,听说大人吃奶是补身子的,大爷身子弱,倒是真的可以吃奶补一补的。”

杜若闻言,脸上已经不能用面红耳赤来形容,只结巴道:“我…我…我去书房里头看书。”

刘七巧抱着杜文韬喂完了奶,已经是热的一身汗,只命丫鬟们打了水沐浴过后,才去了杜若的书房。杜若看书的时候神情很专注,拿着一管笔一边看一边做摘记。刘七巧只走到一旁,从书架上拿了一个本子下来,递给杜若道:“这是我这几天想的,要是宝育堂真的开业,那地方就放在公主府,我前几日让绿柳去公主府那边看过,弄了一张平面图回来,里头一共有七个自成一体的别院,我打算把地方改造一下,弄几个专门的院子,再弄几个可以多住几个人的院子,中间正好有花园隔开,各自不相扰。你想想看,有钱人家生个孩子,花上个上千两银子不为过吧?”

“杜若翻了几页书册,只开口道:“不过没钱人家,终究还是享受不起这些来。”

刘七巧只想了想,开口道:“这个我也想到了,胡大夫不是带了两个徒弟吗?让那两个徒弟,每个月逢三就开义诊,专门给怀孕的妇人诊脉,这样既可以加强他们的医术,有可以让更多住不起宝育堂的孕妇能够对自己的身体状态有一个更好的了解,你说怎么样?”

“这个办法倒是不错,我学医这么多年,也有所感悟,若是要提高医术,光看医案是没有用的,还是要遇上了病人,亲自把脉诊断,几副药方吃下来,才能知道效用,况且每个病人的体质不一样,医案上面的药方,也是不能完全照用的。”杜若说着,只伸手握住了刘七巧的手腕,摸了一会儿方开口道:“比如现在,夜深人静,正是要就寝的时候,娘子体内便有些燥热,需要为夫为你纾解纾解。”

刘七巧甩开杜若的手,笑道:“越发油腔滑调了,肯定是最近跟二弟呆在一起时间长了,学坏了,我明儿就找二弟算账去。”

杜若闻言,只急忙道:“娘子别生气,不关二弟的事情,是为夫想纾解纾解了,还不行吗?”只见杜若一边说,原本白皙的脸颊也跟着一起红了起来。

刘七巧只忍不住笑了起来,扭着身子坐到杜若的大腿上,在他身上不安分的动了动,笑着凑到他耳边道:“那你答应我,一会儿来的时候,不准吸上面,不然儿子的口粮就真的被你给吃了。”

杜若涨红这脸埋到刘七巧的胸口,只乖乖的点了点头,将刘七巧整个人抱起来往房里去了。

刘七巧蹦上床,解开了帐子,从里面透出头来道:“相公快去洗漱吧,我就在床上等着你。”

杜若只觉得下身一紧,跳进浴桶里面胡乱洗了洗,就忙不迭出来了。紧接着,一大堆河蟹浩浩荡荡的趴过…

353

第二天一早,正是杜若休沐的日子,也是杜若第一次去讨饭街的安济堂开义诊的之日。杜若起了一个大早,看起来精神奕奕,刘七巧在床上扑腾了两下,也跟着一起起床。刘七巧一边打哈欠一边迷迷糊糊的让丫鬟们服侍着穿上了衣服,杜若已经在院中打了一套五禽戏进来,额头上已有了微微的汗湿。

杜若自从上一次病愈之后,越发注重锻炼身体,现如今已经养成了每日起来打一套拳的习惯。天气正热,他穿着宽阔的长袍,倒是也能看见胸口依稀有了那么点肌肉。为了让刘七巧和杜文韬更加有安全感,杜若其实也是蛮拼的。

刘七巧递上了汗巾让他擦了一把脸问道:“听说今儿你要去讨饭街开义诊,一会儿中午我给你送饭过去。”

杜若忙道:“天气热,你不用亲自来,让丫鬟送过去就好,其实也大可以不必送,二弟平常都是在外面吃的,我跟着他吃一些就好了。”

“你能跟二弟比吗?二弟一顿能喝两斤烧酒,你只能喝两口,二弟走南闯北什么东西没吃过,你是什么肠胃,还是给我安生点吧。”刘七巧说着,只上前为杜若更衣,到了梳头的时候便喊了连翘过来,连翘只上前解开了杜若的长发,一边梳一边跟站在身后的佩兰解释道:“大爷的头发很细,你梳头的时候一定不要用力,大爷平常不喜欢用头油,你千万不要为了方便就用上头油,还有大爷平时不怎么带冠,常用的是木簪,这妆奁里面都是平时大爷常用的,你跟衣服配上,挑着给大爷带,你明白吗?”

佩兰只站在身后一本正经的点头,连翘瞧着她也很认真,便松开了手道:“你过来试试,记得要小心点,不能太用力,但也不能不敢用力,不然盘的头发不牢固,一会儿就会松下来。”

佩兰只小心翼翼的上前,接过连翘手里的梳子,慢慢的梳了起来,不一会儿果然就已经在发顶扎盘起了一个发髻,连翘伸着脖子看了看,最后递给她一根乌木簪,佩兰只一手固定这发髻,一手将乌木簪子慢慢的推进发中。连翘只在一旁指点道:“要是推不进去,就稍微绕一绕,千万别把头发拉伤了。”

刘七巧上前瞧了一眼,只笑道:“不错了,佩兰年纪小,手还没长大,确实有点难为她了。”对于这种精细的活刘七巧自己都觉得困难重重,一个小姑娘能梳得这样有模有样在她看来已经很不错了。

连翘见了,只上前接过佩兰的簪子,重新固定好了道:“算了,以后你还是现在房里,找几个小丫鬟的头发练练吧,不能拿爷的头发来联系。”

杜若梳好了头,站起来道:“我瞧她梳得挺好的,慢慢学就是。”

众人按例去了杜老太太的福寿堂请安,然后再回如意居用了早膳。杜太太听说杜若今儿要去义诊,特意让厨房做了杜若最爱吃的花卷和素烧卖,一个劲的嘱咐杜若要吃饱一些。

刘七巧只笑着道:“娘你不用担心,一会儿中午我给他送饭去。”

杜太太如何不了解自己这个儿媳妇,送饭是假,想出去溜达溜达只怕是真,可是见儿子媳妇感情这么好,杜太太也不好多说什么,只笑着道:“那行,不过记得早些回来,昨儿韬哥儿睡醒了找不到你,哭得那叫一个揪心。”

这一招着实奏效,刘七巧也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心软道:“我走之前一定喂饱了韬哥儿,然后早早的就回来。”

杜太太见刘七巧这么说,这才点了点头道:“这才对,有了孩子,要懂得心疼孩子。”

刘七巧只默默点头,想了想又道:“不过,孩子他爹也还得心疼着。”

杜若正埋头喝粥呢,被刘七巧这一句差点呛得岔气了。杜老爷也正在喝粥,听了刘七巧这一句,顿时感觉非常有道理,最近杜太太的心思几乎都在杜荣和杜若的身上了,自己这个相公太没存在感了,只连连点头道:“对对对,七巧这话说的极有道理。”

杜太太见杜老爷附和,顿时也明白了过来,只夹了一个蒸饺送到杜老爷的碗里道:“老爷最近也辛苦了,多吃点。”

杜老爷满心欢喜道:“是是,是要多吃点,你最近要理家事,你也多吃点。”说着,也给杜太太添了一筷子小菜。

杜太太眉眼含笑的低下头,慢悠悠的吃了起来。

送走杜若,刘七巧回到百草院的时候就感觉胸口涨得厉害,今儿一早她喝了一碗酥酪,所以到这个时候正是奶水最多的时候。可惜那小家伙居然还没睡醒,这都是半夜不肯睡觉给闹的。刘七巧见杜文韬没有半点醒的样子,也不忍了,只把他抱了起来,解开了胸口的衣襟就喂了起来。原本以为小家伙不一定会吃,可谁知道刘七巧的胸口才碰到杜文韬的脸颊,那小家伙就闻到了奶香,一个劲的就往刘七巧的胸口钻,一口含住了大吸起来。

刘七巧只捏着杜文韬的小屁股道:“又馋又懒,你倒是像谁呢?这么饿也不醒醒,还睡呢?”

赵奶娘见了,只笑道:“奶奶你现在跟小少爷说话,他也听不懂啊,他现在就只知道吃啊睡啊。”

刘七巧只笑道:“你还漏了一样,他也会?”

赵奶娘疑惑:“除了吃喝睡他还会什么?”

“拉呗!”刘七巧只笑着道。

一众丫鬟们听了,也只都哈哈大笑了起来。绿柳忍不住上前道:“奶奶快别说了,哪家的奶奶会说这种话的,被人听见可羞死了。”

刘七巧只笑着道:“我不说,难道他就不拉了吗?”

大家又是一顿笑,绿柳只捂着肚子道:“我不行了,笑得不行了,肚子疼了。”

刘七巧喂玩了杜文韬,又去了小书房里头研究宝育堂的计划书。不过她自己还没亲自去公主府看过,倒是不知道怎么改造好,很多事情都要实地考察了才行,不然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赵氏小产,安规矩是要做完小月子的,所以最近一直没有见到她的人影。刘七巧也隔三差五的会去瞧她,带一些随常的礼物,赵氏是肯定看不上眼的,不过就是用来打赏丫头们罢了。

刘七巧理完了资料,见时间还早,便打算去赵氏那边串串门子。杜二太太如今也要跟着杜太太管家,只怕赵氏那边是不常去的。杜老爷虽然有四个姨娘,可是姨娘跟嫡子的媳妇,也攀不上什么交情,自然也是不常去的。杜太太事情忙,去的也少,如今也只有刘七巧是看起来闲,不能少去几次的人。

赵氏这几日心情倒是不错,看上去人精神了不少,所以按照刘七巧的想打,心宽体胖不是没道理的。料理家务的时候,事情繁多,难免心眼就会越变越小,整天跟鸡毛蒜皮的事情打交道,难免视野也会越来越窄。如今赵氏赋闲了,倒是又豁达了起来。

“前几天二郎说下回他去金陵的时候,带我也去玩玩,说那个什么秦淮河边上,比京城的朱雀大街还要热闹,我倒是要去瞧瞧了。”赵氏兴奋不已的跟刘七巧唠嗑。刘七巧只拧着眉头想:这杜蘅到底有没有说清楚这秦淮河是做什么生意的?怎么赵氏那它和朱雀大街比却不和长乐巷比呢?

“其实也一般般,要是金陵城真的那么好,那朝廷还回京城做什么?肯定是没京城好,所以才巴巴的就迁回来了。”刘七巧只一边笑一边递了一块蜜瓜给赵氏,“我之前去的时候,正好是冬天,我到觉得哪儿也没什么好的,阴冷阴冷的,雨水特比多,我还是喜欢京城的天气,秋高气爽,呼吸起来也舒服。”

赵氏原想去接那蜜瓜,一旁的丫鬟只急忙上前道:“奶奶,您还在做小月子呢,这些冷东西可不能吃。”

赵氏只没趣的把手又缩了回去,刘七巧只笑道:“不碍事,这又没那冰块冰着,不过是普通的水果而已,大热的天怎么就不能吃,我坐月子的时候,还吃了好几个呢,其实只要不多吃就好了,吃几块尝尝味道还是可以的。”

赵氏早就忍了很长世间了,见刘七巧这么说,便拿了一块小的吃了几口道:“这瓜好甜,嫂子你不知道,我这几天可没什么好吃的,真是闷死了,不过就是个小月子而已,以前我生了两个娃,也不过就这样,这回也没怎么样,怎么非要也睡满一个月?”

刘七巧只笑道:“小产和生娃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小月子还是要坐的,不过你也不必太拘谨了,天气太热,每日擦洗身子那是必须的。”要不是这房里熏着香,刘七巧还真的要被赵氏身上的汗味给熏跑了。

两人正聊着,忽然外头有个小丫鬟急匆匆的往里头来,见刘七巧正坐在里面,忙低头行礼。刘七巧对赵氏房里的丫鬟也不熟,不过看那架势,倒是有事禀报的样子,刘七巧这会儿也已经坐了一会儿,便只起身告辞了。

小丫鬟一直目送刘七巧走出了院子,这才又重新回了房间,银红只开口道:“你这冒冒失失的做什么呢?”

那小丫鬟只睁大了眼睛道:“奶奶,我方才去厨房吩咐午膳,你猜让我听到了什么?”

354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杜二太太做的那些事情,最终还是传了出去。

刘七巧才回百草院,就命小丫鬟赤芍在外面留神打探消息,不一会儿,赤芍果然进来回话说:“二奶奶也不知道怎么了,一边哭一边往老太太的福寿堂去了,身后好几个小丫鬟跟着呢,两个奶娘还抱着瀚哥儿杰哥儿。”

刘七巧犹豫了半刻,想了想还是不去掺和那趟浑水了。

百草院的远门一直都没关着,一会儿赤芍又进来道:“方才老太太那边派人去议事厅,把两位太太都给请了过去呢。”

刘七巧只抱着刚睡醒的韬哥儿哄了半刻,笑着道:“娘不管闲事,一会儿就给你爹送午饭去。”

刘七巧这前头话刚说完,后头丫鬟就进来回话道:“大奶奶,老太太让您去福寿堂走一趟呢。”刘七巧心想这下好了,二房的事情又摊到自己身上来了,这么看来,还是分家了干净,至少这些事情不会找自己评判。

其实刘七巧一开始把这个事情压了下来,倒也不是想包庇杜二太太,只是正赶着杜茵出阁,家里若是太乱了,人来人往传出去了,伤的还是杜家的门缝。原本以为这事情过了这么多天了,也差不多就该消停了,也不知怎么的,今儿竟然就又提了起来。

看着怀里雪白粉嫩的哥儿,偏巧这个时候睡的跟个小猪仔一样,半点要哭的样子也没有,不然的话,好歹也能帮你娘逃过一劫。至于要是让刘七巧自己在杜文韬的小屁屁上捏一把让他哭吧,刘七巧确实也狠不下这份心肠来。

刘七巧到福寿堂的时候,丫鬟已经扶着赵氏坐在了厅中的靠背椅上,赵氏一副不胜娇弱的模样,低着头暗暗擦眼泪。赵氏不管怎么样,对杜家的家风还是关照的,方才虽然伤心,倒也没有跟无知妇女一样把二太太的事情在路上就一路唠叨过来。不然的话,明儿安泰街上可就有新文了。

杜二太太跪在地下,额头上还带着汗珠,杜太太站在一旁是扶也不是,坐也不是。

杜老太太见刘七巧进来了,只发话道:“老大媳妇,大郎媳妇,你们都坐下吧。”

杜太太闻言,只恭恭敬敬的福了福身子,推到一旁坐下,刘七巧也坐在了杜太太的下首,装作一样懵懂模样。

“老太太这是怎么了?发这么大的脾气,是二婶娘管家出错了吗?”这时候不能说添油加火的话,刘七巧只能这样不咸不淡的试探。

杜老太太只冷哼了一声道:“管家出错倒是其次,别的地方出了错,可就不可饶恕了。”

杜二太太听杜老太太这么说,只吓的脸都变色了道:“老太太明鉴,儿媳不知何罪之有,还请老太太明示啊。”

“我不明示是给你面子,你还要我明示?”杜老太太看了杜二太太一样,只恨恨道:“我问你,蘅哥儿媳妇的孩子是怎么没的?”

杜二太太见杜老太太问起了这件事情,越发就心虚了起来,这件事情本就只有几个搬箱子的婆子知道,后来赵氏小产之后,杜二太太生怕事情泄露出去,还单独让秀儿赏了她们几个。按说都是她跟前得用的老人了,如何就让别人给知道了呢?

“蘅哥媳妇小产,不就是因为天气太热,中暑晕倒了,所以才…”

“你还有脸说,有你这样的婆婆,也是蘅哥媳妇没造化了。我原本以为齐家没落了,你也知道收敛着过日子了,没想到还这样拎不清,你这是在害谁?你害的是你儿子的亲生骨肉、你的亲孙子!”杜老太太气急败坏道:“那件事我也就不提了,是老二对不住你,可如今谁又对不住你了?蘅哥儿媳妇对不住你了?我看你是在大宅里面过舒坦了,想去庄子上送送皮肉了。”

杜二太太一听要到庄子上,顿时吓的整个身子都瘫软了,跪走几步拽住了杜老太太的衣袍,哭道:“老太太,我不是故意的,我…我也没想到会这样的,要是我知道她有了身孕,我怎么可能…我!”

杜老太太只扭头不去看杜二太太,冷冷的不说话,杜二太太见状,急忙就转身求杜太太道:“大嫂,我这次真的错了,大嫂,你知道我这个人就是这样,最看不得别人小看我,我是…”

杜太太虽然有几分恻隐之心,但想了想,还是开口道:“最近正好天气热,听说庄子里头有山有水的,还可以避暑,不如你带着丫鬟去住一阵子吧,等老太太消气了,自然会接你回来的。”

杜二太太还想求,杜太太只缓缓的摇了摇头,杜二太太这会儿倒是不傻了,见没什么希望了,只跪下来,朝着杜老太太磕了几个头道:“老太太,儿媳妇不在您身边,您要保重身子。”

杜老太太只戏谑道:“没你在身边惹我生气,指不定我就长命百岁了。”

杜二太太顿时脸羞得通红的,正欲还要开口,只听杜老太太道:“答应了就赶紧收拾收拾东西走吧,等老二回来,我会跟他说的。”

杜二太太此时已是欲哭无泪,忽然间瞧见刘七巧也在厅里坐着,只转身又求起刘七巧道:“七巧,老太太向来疼你,你倒是给二婶娘说句好话呢。”

这个时候刘七巧正神游呢,思索着老太太刚才所说的那件事,莫非就是之前杜太太跟她说起的阮姨娘的事情?忽然听见杜二太太喊她,只稍稍回了回神,想了想才道:“二婶娘,太太说的挺有道理的,庄上应该是比城里凉快些,二婶娘不然就当是去避暑去的吧。”

老太太都让你走了,我刘七巧才不做那个圣人呢。

杜二太太见没人替自己说话,只悠悠的看了一眼赵氏。赵氏依旧是支着额头一副病恹恹的样子,杜二太太没得就涌起怒意,提着衣裙从地上站了起来,哭着飞奔了出去。

杜老太太瞧着杜二太太的背影,也只无奈的摇了摇头。其实杜老太太原本也没打算直接把杜二太太给撵到庄子上的,可转念一想,她最近跟二房提了分家的事情,若是杜二太太在她这边吃瘪了,回头使劲给杜二老爷吹枕边风,这可不得了。为了杜绝此类事情发生,杜老太太一狠心,就把杜二太太给撵走了。

众人从福寿堂散了,刘七巧跟着杜太太去了如意居,杜太太在路上笑着问道:“怎么今儿没给你二婶娘求情,倒是不像你的做派了?”

刘七巧也笑着道:“太太不也没给二婶娘求情吗?我还觉得不像太太的做派呢!”

杜太太只无奈的看了刘七巧一眼,摇头笑道:“我和她之前的冤仇,结得可深了,打从她进杜家开始,可没少给我添堵,我没有落井下石都算是好的了。”

杜太太说起这些倒是坦然的很,刘七巧就越发敬佩起杜太太,只笑着道:“其实这件事二弟妹小产那天我就已经知道了,大姑娘也知道,是她求了我不要伸张,我便只当不知道的。”

杜太太闻言,只叹息道:“只可惜了大姑娘,这么懂事的孩子,摊上这样的娘。”

“我当时虽然答应了,但我心里清楚,这种事情如何能瞒得住,府里上下对二太太有怨言的也是一个两个,我是怕那时候闹出来,耽误了大姑娘出阁的日子,倒是得不偿失了。”

“她的小辫子一堆呢,最近管理家务,少不得又得罪人了,不然怎么可能东窗事发呢。”杜太太只叹了一口气道:“先去我那儿用些午膳,一会儿给大郎送饭去吧。”

又过了一会儿,外头小丫鬟进来,说是二太太打发了小厮想去姜家给大姑娘报信,被老太太派人给拦了下来,还说老太太发话了,今儿这事情不准传出去,谁要是传出去了,直接撵出府去。

刘七巧不得不赞叹杜老太太的手腕,明知道自己也是心疼杜茵的,到时候要是杜茵哭哭啼啼的回来,她这会儿还是新婚燕尔呢,如何能让她伤心,少不得心软了,岂不又便宜了杜二太太,索性连消息都不让递出去。

却说杜若今儿倒是真的忙坏了,这在京城开义诊的药铺本来就不多,况且老百姓还听说是个太医开义诊,那还得了,这排队就差排到路口了。杜若一早上写了一叠的药方子,话说得嗓子冒烟,毛笔都写坏了一根,抬头看了眼,这后面还陆陆续续有人排队进来。更有甚者,因为天气太热,排队排一半直接中暑晕了,然后先被送了进来,有人发现这个办法不错,也就效仿着晕倒,一早上就光看晕倒的病人,都看了有七八个了。不过杜若的医术可不是盖的,但凡把脉把到假晕的,立马请了他重新到队伍的最后头去排队,这样一来,倒是没有人再敢假装晕倒了。

杜蘅倒了一杯茶递上来,见杜若一个劲的埋头写药方,额头上沁出细细密密的汗珠来,只把茶杯递给了春生,从袖子里拿出一块帕子递给杜若道:“大哥哥,我给你擦擦。”

杜蘅的手还没靠过去呢,杜若只急忙把头抬起来仰过身子道:“女人用过的,你自己留着吧。”

杜蘅只拿着帕子闻了闻,一脸不解:“这女人用没用过,还能闻得出来?我怎么闻不出来?”

355

刘七巧用过了午膳,杜太太早已经吩咐了丫鬟们准备了午膳,因为杜蘅也在安济堂,所以饭菜都准备了双人份儿的。杜太太还特意让丫鬟准备了酸梅汤,用冰块冰着,让刘七巧一并带了过去。

刘七巧刚从外头进来,就听见杜蘅在那边自言自语,只笑道:“你大哥哥的鼻子可比狗灵,不管是什么味道,他都闻的出来,这店里所有的药材,你只蒙着他的眼睛让他闻一下,他也能全部都说出来。”

杜若见刘七巧果真来了,眉梢顿时露出了笑意来,却并不与她接口,只是又细细问起了下一个病人的病情。杜蘅见刘七巧来了,只羡慕道:“大嫂子怎么也来这里了,这可真是蓬荜生辉了。”又道:“缘何我和大哥哥都是杜家的子孙,我怎么就没遗传到一些天赋呢?”

“你以为什么都是靠天赋的吗?这都是后天学的,你出生时候也不会做生意,怎么现在也已经有了满肚子的生意经了呢?”刘七巧笑着道,又命身后丫鬟们进来,只道:“你们去里头布膳吧,一会儿菜放的时间长了,也会不好吃了。”

杜蘅闻言,便走到门口对着后面排队的人道:“大家伙等一下,杜太医一早来看诊,还没用午膳呢,我们先让杜太医用个午膳。”

外头天气炎热,虽然安济堂的门头上有一排的屋檐,稍微挡了一下阳光,但还是晒的很热。刘七巧看着外头的病人,转身对杜若道:“你先进去吃些东西吧,快一点就好。”

杜若看完手边这位病人,下一个病人又坐了下来,杜若真要为她诊脉,那人只开口道:“杜大夫不用着急,先吃饭去吧,我等着。”杜若这才擦了擦汗,跟杜蘅一起进了内间。

六菜一汤,还有酸梅汤饭后消渴,杜太太实在想的周到。杜蘅只一边吃饭一边道:“我在宝善堂那么久,我娘就从来没给我送过吃的,好容易娶了个媳妇,我媳妇也从没想到过给我送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