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在余市等许向华, 许清嘉和秦慧如顺便和同学朋友叙旧。许家阳见状, 翻了翻自己的同学录,也去找小伙伴玩了,要不显得他多没人缘。许家康抓紧时间和夏莲约会。

孙秀花却是待不住的, 许芬芳刚刚生下第二个儿子, 遂她搭着正好来余市送货的许家武的车先回了崇县。

两天后,许向华抵达余市, 一家人携礼前往江家拜年。

“嘉嘉漂亮的我都认不出来了。”何云溪拉着许清嘉不住打量, 满脸都是笑。

许清嘉抿唇一笑:“何姨风采更胜去年。”

何云溪轻轻掐她脸:“小丫头都会打趣我了。”又去看许家康和许家阳,转脸对秦慧如道:“你说说你是怎么养孩子的,一个个都养的这么好。”

秦慧如笑:“你怎么养一白, 我就是怎么养的。”

何云溪摇头失笑:“一白可不如你这三个懂事,这小子没少给你们添麻烦吧。”在余市蹭吃蹭喝, 去了北京, 照样蹭吃蹭喝,这小子还真是不见外。

“哪有什么麻烦的,一白懂事的很。”秦慧如笑, 转而问她:“你们什么时候回北京?”

何云溪:“得二十八才能走。”

秦慧如惊道:“今年怎么走的这么晚了, 能赶上年夜饭吗?”从余市到北京得两天多,尤其现在冰天雪地的更不好说。

“去沪市坐飞机过去。”何云溪看一眼江平业:“原本二十五就能走,可谁叫他临时来了事, 幸好还能买到机票。”

江平业无奈一笑。

秦慧如便道:“能买到票就好, 一白就等着你们回去过年。”

何云溪埋汰儿子:“他才不惦记呢, 这小子在北京乐得清闲自在, 终于没人逼着他整理房间练字了。”

秦慧如忍俊不禁。

“男生是不是都这样。”许清嘉揉揉许家阳的脑袋:“他也不爱整理房间,之前还喜欢练字,这半年心野了,必须得盯着。”

许家阳红着脸扭了扭身子:“我作业太多了。”

“你一个小学生好意思喊作业多,不就是贪玩嘛!”许清嘉戳他的脸。

许家阳嘿嘿直笑。

何云溪:“男的都这个德行,懒死鬼投胎。”

在场另外三名男士对视几眼,失笑不已。

闲话几句,江平业和许向华去书房,许向华让许家康跟上来听听。这两年方便带上许家康的场合,他都会带上,他觉得耳濡目染是最好的教育。

“听你四叔说你在广州干的不错,”江平业目光温和地看着许家康:“不错,年轻人就要敢想敢做。”

许家康提起地上的水壶给二人倒茶,笑:“江叔说笑了,我那就是上不得台面的小打小闹。”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谁还不是一点一滴逐步积累起来的。积土成山,风雨兴。”江平业指了指旁边的许向华:“你叔不也是从小打小闹开始的。”

许向华笑:“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在他这年纪,可没他厉害。”

许家康打了个唉声:“四叔您就别臊我了,我这是赶上了好时候。”

江平业和许向华都笑起来,笑着笑着,感慨万千,几年前哪敢想会有今天,说一句日新月异都不为过。

打趣完小辈,言归正传。

江平业看着许向华:“你说的那港商具体什么情况?”电话里说的不甚明白。

许向华笑着道:“他祖籍咱们浙省,是宁波人,三十年代举家迁到了香港,眼下改革开放了,就想回来投资。”

“他想做哪方面投资?”江平业问道。

许向华:“初步计划是在省城建一座旅游酒店,省城旅游资源好,交通也便捷。”这一两年,得益于越来越宽松的政策。不只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华侨来杭,国内各地也有不少人慕名而来。

相对的,国营招待所和饭店无法满足越来越旺盛的旅游需求。

江平业笑:“这倒是好事,要是他成功了,能带动一批投资商过来。”

“可不是,就是他自己,如果这次合作顺利,也会加大后续投资,他们家在港城也是数得着的,不差钱,差的是市场。”

江平业不觉笑:“那我可得好好谢谢你,给我找了这么个财大气粗的投资商。”

许向华打趣:“那是你运气旺,刚当选副省,大户就来了。” 江平业上个月当选副省长,继续兼任余市市.委.书.记。他在余市的成绩有目共睹,无论是粮食增量,工业增长还是人均收入在省内都遥遥领先。

江平业笑而不语,他入省委主要负责的就是经济这一块。许向华把投资商给他送过来了,可不正是及时雨,新官上任这第一把火算是点亮了。

“你这要没问题了,我就给那边回电话,他们最早估计也得三月初才能过来。这一个多月,正好能准备下。”许向华徐徐道。

江平业颔首微笑:“你告诉他们,浙省欢迎他们前来投资。”话锋一转,揶揄:“你自己也是浙省出去的,不能挣了钱都投资在鹏城,把家乡抛一边去啊。”

许向华大乐:“我可没人家这么财大气粗,一出手就是上千万美金的投资,不过做点小生意倒还可以。”

江平业来了兴致:“听话头,你是有计划了。”

许向华喝了一口茶:“我打算在余市开个百货商店。以前我都是把货交给别人,由着他们去销售,相应利润也少了一块。这一块利润可不少,我在鹏城的那个商店,按我给别人的那个价钱算成本,半年挣了五万块。”他那店里家用电器、衣服、食品,进口国产的,什么都卖。

“可你的真实成本是出厂价,那你这利润还不得再翻一倍。”

许向华摆手:“哪有这么多。”

“可也不会少,你那商店两百几来着?”江平业一时想不起具体大小,蓦地想起名字,一阵好笑,嘉阳商店,老许也是够可以的,直接把儿女的名字拿过去用了。

“两百三十平方,三层楼,再高不给造了,也没设备。”许向华笑道:“打去年起鹏城最好的设备和施工队都在深南路那边,那座大厦据说要造20层,大概明年夏天封顶,造好就是鹏城第一座高楼。”

江平业戏谑:“你要是想在余市造个二十层,我能给你批,只要你有设备有资金。”

“我倒是想啊,可没这本事。”许向华摊手。

江平业笑:“以后会有的,我可等着你给咱们余市也建一座地标。”

“你这话说的我压力剧增啊。”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江平业笑眯眯道。

许向华也跟着笑:“那我可得努力挣钱了,”又问:“师大附近那条商业街快竣工了吧,是租还是卖?”

“可租可卖,大概二月底开售,到时候我通知你。”

“那好,我买两间打通了开店用。”在鹏城尝到甜头之后,许向华便打算逐步在运输队经常往来的那几个城市里都开上分店。余市是第二站,下一站他打算开去省城。

不知不觉就说了一个多小时,江平业对鹏城的发展十分感兴趣,觉得有些地方大可借鉴,有鹏城的例子摆在前面,在省内开展时受到的阻力也会小很多。

许向华在鹏城摸爬滚打两年,亦有不少经验。

两人谈兴正浓,若非许清嘉上来喊他们吃饭,还得继续说下去,吃过饭,继续回书房讨论。

本打算吃一顿午饭就走,还能来得及回乡下,结果是吃了晚饭才走的,自然赶不及了,遂又歇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再坐车回去。

到了崇县,没有直接回村里,而是去探望在坐月子的许芬芳,她在元旦当天生下一个儿子。

未满月的小家伙还有点红彤彤,许清嘉小心翼翼地抱起来,低头细细端详:“鼻子又高又挺,像姑姑,嘴巴像姑父。”

周红军唉声叹气:“这小子不会长啊,怎么就遗传了我,不遗传他妈呢,要不以后准是个帅哥。”

许清嘉乐不可支,又来秀恩爱。

秦慧如将一把小金锁和一副小金镯子虚虚套着襁褓外。

留在这儿照顾许芬芳的周母见了,忙道:“这太贵重了。”买个银子做的已经很客气了,这金子做的得多贵啊。

秦慧如含笑道:“向华从鹏城带回来的,那儿金价便宜。”

周母将信将疑,只能笑道:“飞飞长大了可得好好孝敬你小舅和小舅妈。”见许清嘉欢欢喜喜的抱着小孙子,遂笑问:“嘉嘉这么喜欢孩子,让你妈妈再给你生一个弟弟妹妹好不好?”秦慧如和许向华都才三十出头,看起来就更年轻了,完全还可以再要个孩子,反正他们家又不是养不起,在老人家看来总是多子多福的。

许清嘉愣了下,笑盈盈道:“只要他们喜欢就行。”她就没做过独生子女,所以也没独生子女情节,真要生,最好给她生个萌萝莉,她可以使劲打扮她。

抓着小家伙脚玩的许家阳闻言抬头,激动:“我要一个弟弟可以吗?”

周母笑呵呵问他:“为什么是弟弟,不是妹妹。”

“弟弟可以跟着我玩啊,妹妹跟姐姐玩。”许家阳认真道,说着扭头去看秦慧如:“妈妈,你什么时候生弟弟啊?”。

闹得秦慧如尴尬不已,一时说不出话来。

许向华一巴掌扇在儿子后脑勺上,笑骂:“你考全校第一名的时候。”

许家阳苦恼的皱了皱鼻子,打商量:“前十名行不行?”第一名难度系数太高了。

“当然不行。”许向华拒绝的干净又利落。

许家阳幽幽一叹:“难道我要跟小白哥哥一样头悬梁锥刺股,放假也得补课。”

许清嘉一本正经的点头:“我相信你可以的。少年,为了弟弟加油吧。”

许家阳沉吟,似在思考,最后愁苦:“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不可能有弟弟了。”

“没出息。”许家康弹了下许家阳的脑门子。

许家阳不甘示弱的瞪他:“哥哥也没考过第一名。”

许家康理直气壮:“不跟你姐姐比好,就跟我比差,你就这点出息了。”

许家阳讪讪摸鼻子。

周母含笑看着许家兄弟闹:“这兄弟姐妹多了,就是热闹。”转过脸对秦慧如道:“听说以后这计划生育会抓的越来越严,芳芳这一胎怀的时候还被他们领导谈话过,说咱们家已经有一儿一女了。”

许芬芳无奈:“幸好只是提倡还没强行要求,怀了也只能让我生下来,可领导也说了,以后不能再生了,身为机关工作人员,我得起带头作用,一出月子就要我去上环。”

许清嘉皱了皱眉,大概也就这一两年计划生育就要写入宪法,抓得严的时候,就算是怀了也得打掉。

许向华拧眉:“对你身体有影响吗?”

“一般是没有的。”许芬芳在医院里了解过节育环,上就上吧,二儿一女她也尽够了。其实小儿子是意外之喜,他们没打算再要孩子。不过既然怀上了,当然不可能打掉,怎么舍得。

许向华眉头皱的更紧:“万一有影响,严重吗?”

许芬芳顿了顿:“这个定期检查就好。”

许向华遂道:“那你自己注意点。”

许芬芳点了点头,瞅瞅许向华,再看看秦慧如:“四哥,嫂子,你们要是想再要个孩子,可得趁早,往后就没机会了。”

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秦慧如笑着摇了摇头:“我们这一把年纪的, 还是算了吧, 何况研究中心事情多,我正式上班还没一年就要休产假的话,领导那也说不过去。”

说来也是这个理, 这上班的人就是没做生意自由, 许芬芳如是想,又笑:“什么叫一把年纪啊, 过完年嫂子你也才三十四, 年轻着呢。我认识一人,两口子都四十了,一听说以后要抓的严了, 赶紧去医院调理。他们俩也是好玩的,之前悠哉悠哉的不急, 一听说要抓计划生育, 就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秦慧如便笑:“都这样,我在那边也听说了好几回这种事,都想着趁政策还没落实赶紧再生一个。”就是在京大也有人顶着领导的黑脸怀孕的, 这一年她可是送出去好几个红包。计划生育立法的消息在北京已经传的很是沸沸扬扬。

许芬芳笑了:“原来首都也这样。”又说起哪个大家都认识也怀孕了。

她们说她们的, 许清嘉就爱不释手地抱着小表弟玩,这么小小一团,怎么看怎么可爱, 忽见他嘴角往下一撇, 随即闭着眼哭起来, 许清嘉着急无措:“诶诶, 你别哭啊,他怎么哭了?”

许清嘉求助看向许家康,难道是她抱的不舒服,怎么可能,甩锅:“肯定是你戳的太用力了。”

许家康心虚,找其他借口:“尿了还是饿了?”

瞧着两人这手足无措样,许芬芳乐不可支。

秦慧如伸手抱过小外甥,探进去摸了摸尿布:“尿了。”

许芬芳就要喊出外面的周母进来换尿布。

“不用了,我来换。”秦慧如笑着对许芬芳道,说着已经把宝宝轻轻放在床上,熟练的解开他的襁褓。

许清嘉好奇的望着秦慧如动作。

秦慧如好笑:“帮妈妈倒一盆热水来。”

许清嘉哎了一声,正要动,许家康已经顺手倒好,热水壶和盆都在他那边。

秦慧如便给小家伙换起尿布来。

许芬芳见秦慧如做得有模有样,不禁笑:“这么多年了,嫂子还这么熟练。”

“又不是多难的活,还能忘了不成。”秦慧如将脏了的尿布放进水盆里,笑看一眼满眼新奇的许家康,别有深意:“幸好没忘了,再过个几年,也就用的着了。”

许家康和夏莲的事儿,她一年后才在无意中发现,一问才知全家就她和许家阳被蒙在鼓里。真是叫人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弄得跟地下党似的。

知道后自然不会阻止,她也是这个年纪过来的,只叮嘱许家康不许胡来不许影响成绩。

眼下两人也谈了两年半,感情稳定。夏家那边也知道两个孩子的事了,孩子就在眼皮子底下,再迟钝也不可能两年多都没发现蛛丝马迹。夏家父母也是开明的,并没有棒打鸳鸯,也是等考上大学后再说的态度。

再过半年夏莲就要高考,秦慧如就琢磨着等她拿到录取通知书,他们两家长辈坐下来吃顿饭,未必要订婚,就是过个明路。

两个孩子也会更加郑重的对待这段感情,毕竟见过家长了。

许家康罕见的老脸一红。

许清嘉看得啧啧称奇,想不到他这么厚的脸皮也会红啊。

“我端出去。”说着,许家康拿起脏水盆往外跑。

“哎呦呦,还害羞了,康子,别走啊,告诉姑姑,你在学校有没有谈朋友?”许芬芳笑的合不拢嘴,见他抢出门了,故意大声道:“你可得上心了,没听你四婶说,等着做奶奶帮你带孩子呢,你可得加把劲儿。”

许家康赶紧把门给关上了,他姑还真是啥都敢往外说。

坐在客厅里的人都听见了,皆是好笑,许向华揶揄地看着窘迫的许家康:“我跟你婶年纪大了,只能指望你生个孩子让我们稀罕下了。”

许家康打了个唉声,委屈:“叔你也欺负我。”又痞痞一笑:“叔你和我婶哪儿老了,走出去,人家还以为你们是我哥嫂呢,你们想生尽管生,我给你们带。”

许向华白他一眼:“先把你自己带好再说。”转脸看周红军:“元旦我去学校看他,好家伙,床上乱的跟狗窝似的,一宿舍都是,单看人都人模人样,就是不能看床铺,伤眼睛。”

许家康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我们那一层楼,我们算是好的了。我们隔壁有一哥们,脏袜子直接塞枕头底下,一个月洗一回,那味儿不可言说,他们宿舍的差点跟他打起来。”

周红军就想起自己读中专那会儿来的趣事儿来:“这种人也不知道脑子里在想什么。”

说笑了两句,周红军拿出一根香烟:“四哥,咱们去外面抽根烟。”

许向华笑看他一眼,站起来往门外走。

许家康看看两人,弯了下嘴角,他觉得姑父有事找四叔说。

许向华随着周红军一路到了天台上,推开周红军递过来的烟:“早戒了,你也少抽点,对身体没好处。”在许清嘉的坚持不懈下,许向华成功戒烟,除了应酬场合躲不开,私下一根烟都不沾。

周红军便收了回去,自己也没抽。

许向华静等一旁,等他开口。

半响周红军似乎斟酌了话语才开了口:“四哥,年后我想在南街那边开个小饭馆,你觉得怎么样?”

许向华笑了笑:“挺好的,村子里有鱼有肉也有蔬菜,食材这一块你就不用愁了,就缺一个好厨师,找到了吗?”

周红军想开饭馆,也是想着有三家村在,他进货渠道就有了,至于厨师:“是我一个亲戚,烧流水席的,手艺不错,我跟他谈的差不多了。” 这小半年他都在琢磨这个事,然后找人找店面。

许向华又问:“你是一边工作一边管着饭店,还是直接辞职?”

“先不辞职,要是生意好,再辞职也不迟。”周红军接着道:“我和芳芳商量过了,她支持我。四哥不是外人,我跟你说句大实话,三个孩子我跟芳芳养是养的起,只是要想养得多好,却不行了。总不能叫孩子跟着我们吃苦,趁着我现在还没老,我就想折腾折腾。”

做点小生意的念头其实早就有了。许向华做生意做的风生水起,老实憨厚的许向党日子也过得红火起来,说不羡慕那是骗人的。

只他那工作也不差,安逸的生活让他没有改变的勇气。不过小儿子这一来,想不改变都不行了,作为父亲作为丈夫,他必须得给妻儿创造一个衣食无忧的生活坏境。

许向华也是三十岁上开始创业,他今年也正好三十,希望还不晚。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衣食无忧。

许向华手指敲了敲栏杆:“店面找好了?”

周红军:“看好两个还没决定,就想问你讨个主意。”又嘿嘿一笑:“四哥,你走过的地方多,也想让你给我规划规划这店怎么弄。”

许向华看了看手表:“吃好饭,我们去看看。”沉吟了下,他又道:“我这还有个建议,你听听看。”

周红军忙道:“四哥你说。”

“咱们这县城有点小,如果饭菜做得好,应该能做下去,可想做大有点儿难,消费力摆在那儿。你要是想把生意做大,可以考虑开到市里去,师大附近那条商业街造好了,店铺可租也可买,要是买的话,还能迁一个户口。到时候再让芳芳把工作调过去,你们一家子都能过去,三个孩子的教育资源也会更好。”许向华话锋一转:“当然这条路风险更大,去了市里,你这工作肯定要辞了。”

周红军眉头皱起来,苦笑:“四哥,这么大的事,这一时半会儿的,我还真没法做决定。”

许向华拍怕他的肩膀:“谁让你现在做决定了,那边起码要二月底才开售,你有的是时间慢慢琢磨,钱这方面你不用担心,我先借你们。南街那两个铺子也照样去看。”

原本他就在琢磨着让周红军帮他管余市那个百货商店,周红军在商场里干了这么多年,有经验,上手快。

结果他自己已经跨出了这一步,许向华只有更高兴的,打工哪里比得上自己干挣钱快,亲戚之间相处也更轻松。

许向华就想再推一把,周红军走的快一点,妹妹就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市里终究比县城更有发展前景,对他们夫妻俩的事业好,对三个外甥的将来也大有裨益。

周红军一时说不出话来,只能道:“谢谢四哥。”

“一家人说什么客气话,风大了,下去吧。”

吃过饭,许向华陪着周红军去南街走了一趟,然后接了秦慧如四个回乡下。如今县城到村里的汽车不再只有早晚这一班,而是从六点开始到傍晚六点,每隔两个小时就有一班,大大方便了老乡进城买卖东西。

好几个公社还通了电,据江平业讲,他计划在三年内让全市百分之九十的村落都通电,剩下百分之十则是山旮旯那些地方,自然条件摆在那儿,他也无能为力。

三家村运气好,去年十一月就通了电。

见了他们回来,孙秀花就问:“芳芳还好吧,飞飞怎么样?”

“姑姑精神很好,小飞飞也挺好的,”许清嘉笑眯眯道:“姑姑说,出了月子就带着飞飞他们下来看您。”

孙秀花就笑:“大冷天,折腾个啥。”看他们喝了几口热水,才对许向华道:“去看看你爸吧。”回来了不去老屋一趟,到底说不过去。

许向华淡淡一笑。

提了一大堆营养品和礼物带着妻儿前往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