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的姑娘说:“呀,跟老板一样。”

有人给晓维解释:“李总也是学生物出身的,参与过国家级科研项目,后来改行了。”

没发话的那人补充:“听说李总夫人去世的时候,李总正在实验室几天几夜没回家等结果。”

“哦。”晓维表了一下态,就像“三句半”的结束。

这天下午晓维再见到李鹤时,心中泛起怪异的感觉。她将这定义为“同病相怜”。

某一天晓维到某机构办理公事时遇上了故人。她排号等候时发现不远处正在那儿办手续的人有些面熟。她不能确定,也不敢乱认,然后便轮到她的号。“错过就错过吧。”晓维如此安慰自己。但是等她办完事情,那人却喊住了她:“林晓维?”

“罗依?”

已经快到中午,罗依坚持请晓维在附近吃顿饭。

“这么多年了,你的样子几乎没变。”罗依说。

他的样子却变了许多。晓维记得罗依以前因为常常打球的缘故,皮肤黑黝黝,看起来很壮实,短短的头发一根根竖着,笑容很阳光。可他现在坐在那边里,架着一副度数不小的眼镜,头发整齐服贴,看起来正经斯文。无怪她刚才不敢认。

罗依与她闲聊这几年自己在世界各地漂泊不定的经历以及这座城市的变化。他当年与周然很友好,但却只字没提周然。晓维想这些年他们应该是一直有联络的。

罗依几次欲言又止,晓维猜他可能想问乙乙,只是问不出口。所以当他们分别时,晓维主动提起乙乙:“你听过乙乙的节目吗?”

“听过。她跟以前的感觉不太一样了。”

“她结婚了。”

“我知道,我听说了……我是说,她自己在节目里说了。听起来她现在应该过得很快乐。”

“应该吧。”

“晓维,你是不是也怨恨我?”

“我不怨恨你,你有选择你自己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我只希望你不要再伤害到乙乙。”

周末,乙乙陪沈沉去了他曾经住过几年的福利院。那家有五十年历史的院子最近要搬迁了。沈沉给这里捐了一笔钱,乙乙则带来了一大箱玩具和书。

沈沉离开这里已有二十多年。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墙外的世界几经变迁,墙内却还是老样子。

沈沉一一告诉乙乙这里的历史,诸如:女院长二十多年前还是个年轻的美女;那位痴痴傻傻的智障老人从这里创办第一天起生活在这里,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他还带乙乙去看一棵梧桐树上的划痕,那是他六岁生日时偷偷用刀子刻下的自己的高度,因为破坏树木他被罚站一星期,并且失去收到节日礼物的机会。

沈沉说这些话时,口气平淡温和,听在乙乙心中却十分心酸。她抱抱沈沉的腰:“都过去了,别难过。”

“我没难过。很多事情听起来好像很不好,但实际上并不坏,回想起来也挺温暖。比如那位老人,别人都觉得她可怜,可她自己每天都过得很快活,像小孩子一样。”

这里也并非全无变化。从院长那里得知,沈沉幼时的那些伙伴都离开了,有人开了公司,有人成了劳模,也有人去世了。这里又多了不少小孩子,不乏看起来漂亮又伶俐的。有个姑娘与小伙伴在走廊里嬉闹时一头撞在乙乙身上,乙乙被撞退了一步,那孩子仰面跌倒。乙乙急忙去扶,本以为她会大哭,岂料她朝乙乙裂一笑,爬起来第一件事却是去揉乙乙被她撞到的地方。

“这孩子真可爱。他的家人怎么舍得不要他?”乙乙一边在心中想着,一边发现这孩子只有一只胳膊。

“我可以动员我的听众们经常到这里来关心一下这些孩子们。”离开后,乙乙对沈沉说。

“别那样,去的人虽多,但给予实质帮助的少。有人带着一种明显的施舍的姿态,甚至有人带着孩子们去接受自豪感教育。他们还不如不去。”

“那只是个案。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量。”

“也许有人是真心的,可那些偶尔的关注提升了这些孩子们的希望,又让他们不断地失望,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要打破他们安静的生活。”

乙乙的好意被驳,有些犯堵,不客气地说:“你这位地球卫士环保精英,怎么在谈到人的问题上就变得这么冷血漠然了?”

“我小的时候,非常不喜欢有人去看我们,”沈沉说,“他们看我时就像看笼子里的猴子;我也非常不喜欢他们送我的礼物,因为那都是别人不要的。”

“你小时候心灵阴暗。”乙乙说。

“经常被来参观的人捏脸扯鼻子摸头发,穿着别人捐赠的旧衣服,看着被涂得乱七八糟的旧书,还要往很多卡片上写感谢话,一个劲地鞠躬感谢。换作是你,你会喜欢?在福利院长大的人是我不是你,我是孤儿,你不是。”

“我也被家里的客人捏过鼻子摸过头发啊,我也不情愿地给很多人鞠躬感谢过啊……我发高烧快要死掉的时候一个人躺在床上,我妈在为她的学生们补习功课,我爸陪着一群烂人在夜总会。如果换作是你,起码还有阿姨照顾你。你讨厌别人施舍的东西?若不是有人帮你离开,你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旮旯里呆着呢。”乙乙气呼呼地说。

“真愁人,你这算是什么逻辑?”沈沉本欲继续辩论,突然改了主意,作一个休战手势:“OK,我错了,心灵阴暗,忘恩负义,我会努力改正。”

两人都沉默了。过了几分钟,乙乙把车窗打开一条缝,对着窗外一掠而过的银杏树小声说:“对不起。”

沈沉还是没作声。

乙乙扭头朝着沈沉大声喊:“喂!听见没?”

沈沉一副如梦方醒的样子:“你是跟我说话啊。哦,没关系。”

乙乙气得磨牙。

在沈沉的提议下,他俩又去了乙乙当年的小学,与福利院只隔了一条街。但是比起那所二十年无明显变化的院子,这里已经面目全非,教学楼多了几幢,树不见了,操场变成了室内体育馆,已经没有任何乙乙熟悉的东西,最后只好指着空气中的某一点说:“原先那里有一个篮球架,三年级的时候,我在那里收到第一封情书。”

“后来呢?”

“后来我大哭着告诉了老师,老师狠狠训了他。”

“你小时候够坏的。”

“哪有。我这种行为当时在老师眼中,那可叫品行端正,还受表扬了,哈哈。”

学校外面没有足够的停车位。很多人顺便停在路边,但沈沉把车停到了三百米之外的收费停车场。他说在别处可以变通但这里不成,决不能教坏小孩子。

为了照顾乙乙的懒骨头,沈沉独自去取车,让她到马路对面等。乙乙在学校门口的宣传栏前磨叽了一会儿,估摸时间差不多了,才慢吞吞地穿过斑马线,结果却在横穿马路的时候走神了。一辆轿车在离她半米远的地方猛地刹住,轮胎刮蹭着地面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司机滑下车窗,冲着她大嚷:“X,你活腻歪了!”

乙乙惊了一身冷汗,连声说抱歉,快步跑到路对面。那司机把车停在路中间,骂骂咧咧地下了车。乙乙用手作喇叭状,朝那司机喊:“老兄,这是学校门口限速40,还有,你停在快车道上了。你超速又乱停车,可要小心交警和摄像头呀。”

那人愤怒地朝她挥挥拳,一副想揍人的样子。恰好沈沉的车开过来了,乙乙快速跳进他的车。

沈沉的眼神太好了,乙乙一上车他就问:“你刚才过马路时在看什么?那辆车开得那么快,差点撞到你,也差点吓死我。”

乙乙回了回神:“没事。起先我以为看见了一个熟人,后来又觉得不是。”

“所以你在马路中央走神了?”

“我知道错了。别用这种幼儿园老师的口气教我怎么过马路好不好?”

“下不为例。”

“你烦死了。”

林晓维陪老板李鹤去观摩一家客户公司的新品发布酒会。晓维穿着及膝的软缎旗袍,挽了个古典发髻,戴着珍珠耳坠,令李鹤大大地惊艳了一下:“这下他们总该记住我了。”

李鹤派给晓维的任务就是吃好喝好,顺便偷师酒会的创意,考察灯光音响饭菜质量和幕后这家礼仪策划工作室的服务水准,他自己则要去 “巴结”几位潜在客户。他边说边感慨:“男怕入错行。”

今晚这任务恰是晓维擅长的。她每个角落都转一转,每道菜都尝半口,对酒会的细节安排已经了然于胸。她还躲开了几个男人的邀舞,倒不是假清高,只是不习惯被陌生男人握着手扶着腰,那种别扭的感觉很久都无法散去。

晓维回想先前与李鹤的对话:“你怎么会选择这一行?”因为李鹤尚未到会场已经流露出头痛的表情。

“这是我妻子生前的志向。她尚未实现就去世了,所以我来替她实现。”

晓维有些艳羡这样的感情。她正发着呆,猛地有人扯她的衣服。她吓一跳,回头一看,一身淑女装扮的丁乙乙正一脸的坏笑。

“地球真小。”两人同时说。

“有人请我在专栏里写几句话。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我得实地考察一下。”乙乙说,“你这也是为了工作?”

晓维点头。

“你这样穿好看,显得气色也好。你早该重新加走进人群,多呼吸一些混浊的空气才有利于健康。”

“现在也来得及。”晓维边说边望向门口,那里刚刚来了迟到的新客人,酒会主人一脸堆笑地迎了上去,握手,拍肩,好不热情。她们离门口很近,听不清客人解释什么,但主人声音洪亮,非常清楚:“哪里哪里,你能来就已经很赏脸啦。”

新客人竟是周然。

第5章(2)

“这么一个小地方也会有这么多熟人,邪门。”晓维轻轻嘀咕。

“不奇怪,周然公司和这家公司一起搞过一个挺大的合作计划。”

“你知道的真清楚。”

“报纸上都有写啊。你从来不看本地财经新闻吗?”

她们这边说着话,周然已经摆脱了主人和几个与他寒暄的客人,朝她俩走来。

“你俩怎么都在这里?”周然淡淡地笑着问。他的笑容平时不觉得有多特别,但在这放眼望去满场的发福奸商之中,简直显得非同一般的迷人。

晓维有一丝尴尬。她以前不愿陪周然参加这样的酒会,现在却与别的男人一起出现,虽然是为了工作,她仍然觉得不自在。

“来这里工作。”乙乙替晓维以及自己回答,“喂,那边有人在等你呢,别管我们,快去忙吧。”

乙乙驱赶着周然,因为这两人之间诡异的气场已经严重地辅射到她这个无辜的路人。虽然她与周然也不错,但她总归是要先站在晓维这一方的。

有个浓妆艳抹的漂亮女子自周然出现后就开始打探林晓维,目光里带着肆无忌惮的敌意。不只晓维自己有感觉,连乙乙都发现了:“你是不是欠她钱了?

“谁知道是谁欠的。”晓维下意识地朝周然的方向看了一眼。

那女子发现自己正被乙乙无礼地注视,狠狠地剜了她一眼,扭头走了。

乙乙噗地笑出来,小声对晓维说:“哎哟,我认出她来了。电视台记者兼新晋女主持人陈可娇,她的出现把市台的整体水平拉低了一个档次。”

晓维似笑非笑,乙乙有些了悟:“不会吧?周然什么时候沦落成这种格调了?”

“周然有‘包容异己观点,兼收各方文化’的优点,这是我们高三班主任给他的评价。”晓维用力地对付冰淇淋桶。冰淇淋冻得太结实,她很久也没挖出一碗。

“她瞪你,你就该把她瞪回去。跟冰淇淋较什么劲儿。”乙乙上前帮她。

不一会儿乙乙走开了,晓维又落了单,她移步到一个不引人注目的角落。没多久,那位半红不紫的媒体人陈可娇也过来了,站在晓维身后,又不讲话。

“请问有事吗?”晓维很反感陌生人距离她这么近。

“周太太?百闻不如一见。”

“不敢当。”晓维移开半米,谨慎地与她保持着安全距离。

“这件旗袍真好看,显得您年轻又苗条。”

晓维等她继续说下去。

“我真想向你讨教如何看起来比实际年纪轻的办法,您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已经过了三十岁的样子。每次我一想到自己再过几年就三十了,都觉得好可怕呀。”

晓维笑了,就算傻子也听得出她的重音一直落在“三十岁”上:“别做太多无聊的事就能少生皱纹,皱纹少了就显得年轻了。”

陈姑娘不知是否真的没听懂晓维的挪揄,天真地说:“受教受教。”又指指晓维的胸针,“哎呀,这深紫色胸针跟这浅紫色裙子特别搭配,显得您又高贵又优雅。看来紫色真的适合年纪大一些的女人,像我,再喜欢这颜色也总是不像。”

这姑娘的那点司马昭之心如此明显,连一点点含蓄都不会,晓维顿生退意,懒得跟她再纠缠下去了。她放下杯子,抚了抚旗袍上的褶子,朝她微微一笑:“是啊,你说得对。我先告辞了。”她走开时经过陈可娇身边,微微侧向她,低声又说,“那男人不喜欢香水的味道,尤其讨厌你现在用的五号。难道你从来都不知道吗?”

虽然陈可娇没从晓维这里占到什么便宜,可晓维被她一搅局,心里也疙疙瘩瘩地不舒服。她四下里张望着找李鹤,想问他能否提前离开。李鹤没找到,倒见着陈可娇正仰着头与周然说话。阿娇姑娘一脸的迷恋与幽怨,周然则一脸的漫不经心,是他惯常的礼貌客套的敷衍姿态。

“有人惹你不高兴了吗?表情这么奇怪。”有人突然出声。

晓维回头一看是李鹤。“没有,没有。”她极力否认。

“我刚知道你丈夫也在这现场。你怎么不去陪他?”

“因为我在工作啊。”

他们正说着话,这边就来了不速之客。周然从大厅另一侧走过来,客客气气地说:“我想借这位女士几分钟,可以吗?”

李鹤含笑作了一个“请”的手势,表情耐人寻味。

晓维心下有些难堪。她出于礼貌,向周然介绍说:“这是我的老板,李鹤先生。”又向李鹤介绍周然:“这是周然。”她希望李鹤不要太细心地发现她介绍周然时没加称谓。

李鹤笑着说:“刚才在那边我跟周先生就经人介绍认识了。”

周然向李鹤伸手:“刚才还没谢谢你照顾晓维。”

李鹤也伸出手:“哪里,这么优秀的员工,应该感谢的人是我。”

晓维几乎要被他俩的对白酸倒,李鹤走远了她都没发觉。

“能请女士跳支舞吗?”周然很有绅士风度地邀请。

“对不起,我脚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