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真没想到,这件事儿会搞这么大,自己跟着小白从乾清宫一出来,就看见意慕容兰舟为首的众大臣在下头迎着,见了小白,齐齐跪下高呼万岁万万岁,只有一个人不跪,这个人是慕容兰舟。

这还真不是他自己要的特权,据说是先帝临死,给他的恩典,估计先帝也是想明白了,自己就一个儿子,还这么小,当了皇上也不能亲政,这朝政大权不还得掌控在慕容兰舟这个丞相手里吗,即便自己没发恩典,跪不跪的也难说,与其如此让皇上难看,不如自己先做个好人免了他的跪。

所以,在所有臣子都跪下给小白磕头的时候,慕容兰舟可以明目张胆非常自然的站着,你想想,别的大臣包括广场上站着的六百多个宫女,以及旁边儿的嬷嬷太监,自己跟李进忠都跟着矮了半截,就慕容兰舟跟皇上站着,那场景很有几分诡异。

晓晓觉得,这两人或许天生就是对头,即使弱鸡似的小白,站在御阶之上,看上去颇有些单薄,可那种君临天下的气势,还是给这气氛烘托的很像那么回事,而慕容兰舟虽立在御阶下头,从晓晓的角度看过去,身后的的朱墙金瓦重檐瑞兽都成了他的背景,他立在哪里有种遗世独立的不羁,还有一种天下尽在我手的霸气,令人不自觉去臣服,这就是气场。

而且,晓晓忽然发现,某个角度上,慕容兰舟跟小白有些相似,当然,这个念头不过一闪而过,没等她细琢磨就开始了选教引宫女的事儿。

皇上并未在正殿里就坐,而是搬了把龙椅放在殿前的穿廊间,慕容兰舟跟众位大臣列在左右,其实这个距离是相当远的,隔着玉石台阶,下头那些宫女别说眉眼了,啥也看不见,就只能看见一片油绿。

晓晓琢磨这些宫女实在不应该戴什么红花粉花,应该每人弄一头黄花儿,这样远远看去,跟到了油菜花田似的,多有意思。不过这也跟她没关系,她就是个陪选看风景的。

挽香几个也在下头,这是挽香几个连哭都求的跟李总管要求的,说既然皇上谕旨是全部适龄宫女都参选,为什么单单她们个别,连哭带求的,李进忠心一软,也就让她们参选了。

其实晓晓觉得,挽香几个此举完全就是脱了裤子放屁,多费一道手,天天在跟前伺候,近水楼台多少机会啊,小白都没看上,就是参选了,结果还不是一样。

就平常她们仨打扮的那妖艳劲儿,晓晓有时候都错觉,自己是不是跑青楼来了,几个花枝招展的扭腰摆臀的姑娘,对着小白这个唯一的客人,卖弄起风骚来真够一瞧的。

为此晓晓还曾偷偷想过,就仨人这卖骚的本事,将来出了宫就算没饭吃,进妓院弄不好也能混个头牌,可也没见小白流鼻血挺不住,每天都很淡定。

比小白更淡定的是她的夫子慕容兰舟,眼瞅这小白这第一步迈出去了,不仅没拦着,看这意思像是喜大普奔了,他知不知道小白破处之后,第二件事就是选秀纳妃,不然后头这帮侍郎尚书跟来凑什么热闹,还不是迫不及待的想先体验一下自己成为皇上老丈人的过程。

估计这会儿,好几个在心里YY加暗爽呢,可慕容兰舟一脸惬意是啥意思,莫非也想当小白的老丈人?她甚至看到了他略略勾起的唇角,充分表明他今儿心情极好。

慕容兰舟是心情好,这个好心情却不是因为朱子毓选教引宫女,是因为晓晓这丫头从出来就开始偷瞄自己,而且想瞄又怕人看,做贼似的模样儿,分外可爱。

还有…慕容兰舟的目光划过她的小脸落在她的发辫儿上,麻花辫跟平常一样,却她鬓边上那朵娇黄的芍药花,该是他一早使人送进来的吧。

这不是归元寺的,是他府里的,是前几日从归元寺移了几株芍药到相府,就种在书房庭前,连着泥土本株移过来,施肥,浇水,剪枝,俱不假他人之手。

今儿早上起来,推开窗就嗅到花香阵阵,出去一瞧,昨儿打了骨朵的花枝上,果然簪了数朵芍药,红黄粉白四色带着清露在日头下,令慕容兰舟不由就想起了晓晓来。

想着那丫头喜欢,遂唤人拿剪刀,把几支最好的剪下来,置于锦盒内,使元忠赶早送进宫,不想她这就戴头上了,到底是个爱漂亮的小姑娘,见了花就想戴 ,却她一张小脸在这朵芍药下,倒不好分辨哪个更好看些了。

回头等她到府里来,由着她戴去吧,就怕到时候她挑花了眼,不知戴那朵好了,想到此,唇角略弯了弯,露出个淡淡的笑容。

这个笑容落在晓晓眼里,晓晓愣了一下,心里正琢磨他高兴什么呢,就听小白轻轻咳嗽了一声,晓晓急忙收回目光。

李进忠白了她一眼,从小太监手里传过茶来放在晓晓手里,晓晓再递在小白手里,小白看了她一眼揭开盖儿,撇了撇上头的浮沫,冲她使了个眼色,那眼色的意思晓晓明白,是让她注意点儿,这里毕竟是外头,周围老些人呢,不是就他们俩,真有个行差做错,恐不好办。

晓晓冲他眨了眨眼,示意自己知道了会注意,小白才浅浅抿了一口,递还给晓晓,两人一番眉眼来去落在慕容兰舟眼里,不禁略皱了皱眉,暗暗沉吟,他是知道朱子毓对晓晓不差,却没当什么,如今看来,两人似乎过于亲近了。

朱子毓扫了李进忠一眼,李进忠略低了低头,手里的拂尘一挥,叫下头左侧第一排上来,六百五十七个宫女一排二十个,低着头上了御阶先跪下磕头,站起来再分成五个一队,往皇上跟前分别见礼,同时报自己的名字。

其实晓晓有点儿同情这些人,尤其化了大浓妆的,太阳底下晒了这么半天,没晕菜都算好的了,那汗出的跟水里捞出来似的,要是她们不擦粉什么的还好点儿,至多就是出汗,现在倒好,和泥了,还是彩泥。

厚厚的铅粉跟红红的胭脂用汗水一调,一张脸真跟水彩画有一拼,还是属于抽象派的水彩画,红一道白一道,根本看不出本来模样儿了,别提美了,一个个跟鬼差不多少,这要是半夜出去一准能吓死几口子。

晓晓觉着小白要是能在这里挑出美人来,不是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就瞎猫撞上了死耗子,反正自己看了半天,都没看着一个像人样儿的。

晓晓正琢磨这是不是慕容兰舟使坏,故意让小白选不了呢,忽听下头一个熟悉的声音:“奴婢春桃,参加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晓晓一激灵,回过神,只见这一队中间立着的正是春桃,她倒是蛮聪明,脸上没擦脂粉,头上也没戴花,跟往常一样,就梳着条麻花辫,麻花辫儿拨到一侧胸前,辫稍用淡粉的头绳系住,一身宫女的制服,也比旁人宽大,虽宽大,却也没挡住她的好身材,长腿,细腰,丰胸,,这身材简直跟锦葵有一拼。

只不过锦葵有些过于风骚,春桃呢,看上去文文静静,规规矩矩,在一堆抽象水彩画里 ,她一张微有些汗意的小脸,越发显得清爽干净,垂目而立,脸上虽有些雀斑,倒显得她温婉中透出几分俏皮,应该说挺好看的。

自从新巧的事情过后,她跟这几个老乡基本上就不怎么来往了,先头槐花跟翠儿还变着法儿的来找过自己几回,见自己不怎么搭理他们,更不会依着她们想的,帮她们谋好差事,一来二去也就不来了。

这冷不丁一见春桃,晓晓真有些意外,人都说女大十八变,这还没到十八呢,就变得自己差点儿不认识了。

其实春桃的长相不算好看,尤其跟新巧翠儿比起来,要逊色良多,可她会打扮,有心计,还有运气,今儿这个场合,别人都成了鬼,就她一个是人,小白只要不想被恶心死,估计选她是毫无悬念的。

正这么想着,果见小白抬手一指,得,这事儿算落地了,选了半天选了个自己的老熟人。

第35章

宫里原有教引嬷嬷,就是晓晓她们这些小宫女刚进宫那会儿,教规矩的嬷嬷,都算教引嬷嬷,可春桃这个教引宫女,却跟嬷嬷不是一回事儿。

教引宫女,说白了就是亲身上阵教皇上怎么干那事的,不仅陪睡,还得身体力行的教,晓晓觉得这事儿有点儿悬,就算有专门的燕喜嬷嬷对春桃展开魔鬼式训练,毕竟是个才十五的女孩儿,懂什么啊。

想想自己十五的时候,对这种事儿根本连门都摸不着,更何况,春桃还兼具着教小白的任务,晓晓自行脑补的情景,是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脱光了用被子裹成个被窝卷被太监驮过来,然后小白剥开被窝卷,春桃含情脉脉的看了小白一眼,叫了声皇上,然后小白立马热血沸腾,跟吃了十斤春,药似的扑上去,这样那样,那样这样一番。

不过,这一个被晓晓坚决点叉,貌似这种方式不适用春桃跟小白,是皇上翻了绿头牌临幸嫔妃才有的方式,别说小白的后宫空空如也,就算将来有了嫔妃,春桃的身份也不见得能上得了绿头牌。

说起来挺难理解,费这么大劲儿,差点儿打破脑袋争来的教引宫女,竟是这么个受累不讨好的角儿,且对自尊心啊什么的真是极大的挑战,可春桃却无比欢欣雀跃,一点儿不担心即将发生的事儿,她甚至心情极好的对着镜子左照右照的臭美起来。

晓晓有点儿无语,坐在她后头的凳子上看着她捏着盒子里的花在鬓边比划一会儿又放下,问晓晓:“筱筱你伺候皇上的时候长,定然知道皇上喜欢什么花,你说是牡丹还是芍药,是不是芍药,早上我瞧见你头上戴着一支嫩黄的,配着一身绿衣裳好看的紧呢”

她不提醒,晓都快忘了自己干过如此傻缺的事儿,早上相府的元忠送来一盒芍药,红粉白黄,每样两支,开的真好,尤其那朵黄的,嫩黄的花瓣一层层展开,露出中间娇弱的香蕊,花瓣儿上还挂着两滴晨露,可见是刚摘下不久。

晓晓脑袋一抽,就把这朵黄的插脑袋上了,然后外头他干爷爷李进忠就催着他去东暖阁,说皇上寻她。

晓晓应一声,先把花收拾起来,怕放在盒子里蔫了,寻了个敞口瓶子注了清水,把花都插在里头,这一忙活,就忘了自己头上还戴着一支,到了小白那儿,小白也没吱声。

晓晓琢磨他要是说一句,自己不早把花摘下来吗,这倒好,一路戴着跟他选了春桃回来,下了值,在水盆里一洗手,才看见自己脑袋上晒蔫了的芍药花,晓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合着她戴着这个丢了一天人。

丢了人,拿花儿撒气,拔下来丢在地上还不解恨,抬脚上去踩了两脚 ,正给进来的丁香看见,丁香瞥了她脚下一眼道:“现如今御花园的芍药也才打骨朵,没见开呢,不知你从哪儿弄来这么好的,晒蔫了,有什么,喷上点儿水一会儿就支楞了,丢了都可惜,你倒好,还踩上两脚,不防你倒是个祸害花的能手,回头我可得让御花园的王六儿多瞧着你点儿,省得哪天你姑奶奶一不顺心,跑花园里一通祸害,我们再想戴花都没处寻了。”

丁香本该着两年前就该放出宫去的,她也都收拾好了,不想临了临了忽然变了主意,说不出去了,后来晓晓才知道,她家里哥哥混账要把她卖给个老头子呢。

那些日子刚着宫女会亲,她娘来跟她道:“娘这会儿偷着来瞧你,就是想着嘱咐你,能拿主意的时候趁早拿个主意,你哥那张嘴自来听不得,满嘴大瞎话,听他什么接你出去一家子过日子的话,你哥的混账性儿你也知道,跟人赌钱输了,拉了一屁股两肋的胀,你捎出去的银子哪里够他挥霍的,知道你到了岁数要放出去 ,一早给你寻了个癞头痨病鬼的糟老头,定钱一早收了给他拿去填了赌帐,就等着你出去,往那家里抬呢,你哥不许娘跟你说,娘却不能把自己亲闺女害了,心里想着,与其嫁给那么个汉子,不如还在宫里待着吧,至少有吃有喝有穿有住的,比出来强。”

丁香听了心都灰了,在宫里虽说熬得慌,总比出去被她哥卖了强,便断了出去的念头,她不出晓晓最高兴。

这么些日子,晓晓也算品出来了,乾清宫里也就丁香靠得住,宫里待的年头虽长,心地却好,说话行事儿样样稳妥,不该说的花儿,一个字也不会露,该装糊涂的时候比谁都糊涂,按理儿说这是个精明人,这宫里凡是精明人没几个心善的,可丁香心善,举凡下头人犯了错,能瞒过去的都会瞒过去,实在瞒不过的,也会说两句人情,李总管跟前说的上话,她一句人情比别人说一车话都有用。

而且,她对自己实在好,从一开始就有意无意的点拨自己,还有新巧那事儿,现在想来不是她暗里帮着自己,新巧偷茶叶的事儿,也不是那么容易就翻出来的。

晓晓如今算想明白了,宫里有些事儿,瞅着像是水到渠成,其实暗里不定多少人一块儿使劲儿呢,也不用商量,一个眼神,一句模凌两可的话过去,就明白了,这方面晓晓欠缺太多。

她干爷爷李进忠常恨铁不成钢的说:“白生了个伶俐样儿,就一张嘴甜。”她夫子一般会叹口气说:“念再多书也没用了,你这丫头的心眼是根儿实心的擀面杖。”

后来晓晓才想明白,夫子这是说她一窍不通呢,对于这个,晓晓不以为意,她觉得这大概是现代人的通病,就算现代的职场再复杂,跟古代这些人比起来也不值一提,尤其自己,在现代也没混多好,穿到古代一样成不了人精,这是胎里带的毛病,她就这么块料儿,怎么雕琢也没用。

不过可以找点儿捷径,例如身边儿放个厚道的聪明人,时不时提醒自己两句,想也不会出什么的大错,晓晓选的聪明人就是丁香。

只不过有一点儿不好,丁香虽然聪明却也唠叨,一点儿小事能唠叨一天,有时候晓晓都替她累得慌,不过她对自己是真好。

就春桃这事儿,丁香就跟她说了一句话:“这个春桃跟新巧都是你的老乡吧!”

然后晓晓再傻也明白了,这是提醒她呢,别当老乡是什么好人,逮着机会踩你一脚,能踩死你,而且,春桃从六百多个宫女里脱颖而出,可见这也不是个寻常的角色。

根本不是当年的新巧能比的,现在想想,当年刚进宫的时候,春桃算是话少的,轻易不说一句,几个人一起吃吃喝喝聊闲天的时候,就她跟槐花的花的话少,却从一进宫,就分得了最好的差事,便她有一手好针线,针工局也不是那么好混的。

尤其,晓晓知道针工局的掌事嬷嬷跟秦嬷嬷死不对付,秦嬷嬷可是她们的教引嬷嬷,按说春桃分到针工局,肯定要受挤兑,可人家硬是混的风生水起,如今还脱颖而出混到御前来了。

虽说在晓晓看来陪睡不是什么好事儿,可其他人不这么想,估计这会儿不定多少人暗里扎春桃的小人呢。

晓晓自己想的入神,春桃跟她说了几句没见她应声,春桃抿了抿嘴儿,从镜子见她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儿,起身过来推了她一把:“想什么呢,我问你话都没听着,你瞧瞧我戴的花儿正不正?”

晓晓这才回神,扶着她的脸看了看,点点头:“挺好看的。”目光闪了闪最终没忍住问了一句:“ 那个,春桃你怕不怕?”

春桃用一种颇复杂的目光看着晓晓,半晌儿却答非所问的道:“咱们一起进宫的几个,也就你一路混到乾清宫,成了御前大宫女,我们几个,我跟翠儿算好的,我分在针工局,翠儿在御膳房当差,都以为我哪儿清闲,翠儿哪儿油水足,可你瞧瞧我这两只手。”

说着伸出手让晓晓看,晓晓低头一看,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春桃的手应该算挺好看,手指纤长,骨节细小,粗一看去没瞧出什么,仔细一瞧那指头上一层一层的老茧,不知脱了多少层皮才磨出来的,老茧下密密麻麻的针眼儿,数都数不清,看的人心里麻应儿的慌。

春桃看了她一眼,收回手,去那边儿寻了个锉刀坐在窗下,对着窗外的光亮修指甲,一边修一边儿道:“刚开始那会儿,脱了皮,再拿针扎一下,真疼的钻心,可疼也得忍着,谁让咱们是刚去的呢,不止手疼,做不好活儿,管事嬷嬷也不兴打,手里捏着针,一针扎在你身上,有哪儿是哪儿,那才叫疼的,你叫唤一声,嬷嬷扎的更狠,说疼了就记住了,不疼不痒永远记不住,再说翠儿,都说她哪儿油水足,她还不如我呢…”

说着顿了顿,大约觉得说这些没意思,便道:“不说了,说多了,白膈应了你,我们的命到底不如你,所以那么些人争抢着应选教引宫女,或许你瞧不上眼,与我们来说,却是求之不得的机会,伺候了皇上,至少不会再受这种罪了。”

晓晓听得毛骨悚然,不知是不是日头落下去的干系,她觉着浑身一阵阵发冷…

第36章

或许是白天听春桃说的多了,晚上到了文渊阁,晓晓便有些心不在焉,下棋的时候都走神儿,慕容兰舟都落子儿半天了也不见她动一下。

慕容兰舟看了她一眼,才发现小丫头两眼发直,眼睛是盯着棋盘呢,心里不知琢磨什么呢,慕容兰舟手里的折扇,挥起来毫不留情的敲在她额头上,啪一声脆响。

晓晓吃痛回过神,连忙落了子,慕容兰舟却丢开手里的棋子,道:“本来就是个臭棋篓子,还走神儿,日后出去不许说是我教出来的徒弟,你自己是朽木不知上进,夫子我还要脸面呢,没得跟这你这个不成器的徒弟把我的脸都丢尽了。”

晓晓挠挠头,她就是没下围棋的天赋怎么办啊,她夫子常说,字多练就能练出来,如今她的字写的还挺过的眼儿的,至少她自己这么认为,就是这下棋,怎么学也不成。

要说是慕容兰舟这个师傅教的不好吧,从她这儿过手教给的小白,小白那棋艺,跟慕容兰舟一样,每次都能把自己杀的片甲不留。

晓晓有时候寻思慕容兰舟总嫌自己下棋笨,没灵性,若是换成小白,恐怕就从无奈变成欣慰了,只不过晓晓无法想象,这两人会有坐下对弈的一天。

以目前的趋势来看,恐怕这辈子都没戏,随着对慕容兰舟的了解,晓晓越来越无法理解他的做法,从根儿上说,晓晓觉得慕容兰舟是个淡泊名利的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他向往那种担风袖月看尽天下美景的生活,他该是博学多才潇洒不羁的隐士,不该是玩弄权术的佞臣。

这么说,晓晓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他,可这是事实,他对权利没有想象中那么狂热,甚至,晓晓觉得,大夏的江山,金銮殿上的宝座,之于他根本算不得什么,他这么干就是不想让小白痛快,不想让满朝文武大臣痛快,至于老百姓只要风调雨顺,不闹灾荒,没有战乱,谁当皇上跟他们没多少关系。

当然,这是晓晓的想法,晓晓心里的天平,从一开始就是偏向小白的,但她总还是有良心的,慕容兰舟对她太好了,好到现在一面对他,想到自己帮着小白算计他,心里就忍不住愧疚。

忽然头上又挨了一下,晓晓回神,不满的瞪着慕容兰舟:“夫子做什么又打我?”

从去年慕容兰舟对她的惩罚方式就变了,晓晓深恶痛绝的戒尺消失了,代替戒尺的是他手里的扇子,最可恶那扇子还是自己送给他的,提起扇子,晓晓忽觉自己对夫子太坏了,每次回他什么礼,都用扇子糊弄,一点儿诚意都没有。

尤其这会儿,因为帮着小白愧疚上来,脑袋一热就说了一句:“要不我给夫子做双鞋吧!”

晓晓觉着自己的针线虽说拿不出去,可做鞋还算成的,当初大妮娘可教了自己半宿呢,慕容兰舟挑了挑眉:“还道教了个弟子文不成武不就的,原来竟有做鞋的本事,好歹是你一番孝心,为师就等着穿了。”

晓晓忽觉这话头不对,他不会以为自己做的特别好吧!真那样,等自己做完了给他,肯定会大大失望的,有些事儿还是先打好预防针的好。

想到此,晓晓咳嗽了一声:“那个,夫子也别期望太高,你穿的朝靴我是做不来的,就给您做一双软底青缎面的鞋,底儿软,穿着舒服,平常不出去的时候,您在府里穿着玩儿还成的。”

慕容兰舟听了唇角翘了翘,手一抬,扇子未落下去,晓晓已经偏开脑袋躲到了一边儿,撅撅嘴:“夫子既嫌弟子驽钝,手下留情些才是,弟子的脑袋壳儿厚,敲打几下无妨,就是怕回头打的更傻了,传出去说丞相大人收了个傻弟子,落了夫子的面子,名声可不好听。”

慕容兰舟嗤一声乐了:“学问上不见你如何,棋艺更糟,倒是这张嘴生的巧,也罢,瞧在你有这份孝心,今儿夫子手下留情些。”说着执起扇子,把手边的茶往前推了推:“说了大半天话,想必嗓子都干了,吃些茶润润嗓子,省得一会儿想说都说不出了。”

晓晓嘿嘿笑了两声,她也不想当话痨啊,可跟慕容兰舟在一起,不说话的时候,总感觉他在看自己,他的目光又跟小白不一样,小白就是瞪着大眼看自己一天一宿,她都不觉得怎样。

那小子生的粉嫩,眼睛也大,专注盯着自己的时候,里头一闪一闪的,晓晓总不由想起动画片里的小鹿,能激起她心里不知名的母性。

有时候,她觉着小白像她儿子,当然,她是绝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儿子,不过要是按照她现代的年龄,在古代有这么大个儿子,貌似也不是太难的事儿。

想的远了,总之小白算自己从小看大的,自己又十分对得起他,谁白了,无愧于心有什么可怕的,慕容兰舟却不一样,自己心里头有鬼,这人啊,心里一有鬼,自然就虚的慌,人家稍微那么一瞧,自己心里就打鼓,疑心是不是给人家瞧出了什么。

尤其慕容兰舟,那双眼好看是好看,就是太深太难测,晓晓都不敢跟他对视,总觉着他的目光像荒山野岭里的深潭,不知积了多少年雨水,不见底不说,没准还有个什么精怪在水底,你一看,嗖一下就把你拽进去吃了。

晓晓也不想这么迷信,可她就是胆儿小,所以给他这么看着,即使不跟他对视,晓晓也觉浑身发毛。

后来晓晓找了个解决的法儿,就是说话,天南海北,海北天南的跟他胡扯一顿,就算没理儿,她还会蛮缠呢,反正他是夫子,自己是学生,两人的师徒关系摆在哪儿,蛮缠儿点儿也不能怎么着。

久而久之她就成了话痨,慕容兰舟手里的扇子也开发了新功能,时不时敲打她一下,不过夫子对自己还是蛮好的。

晓晓揭开碗盖儿,茶是敬亭绿雪,用越窑的盖碗儿盛着,越瓷青,茶色绿,光这鲜亮的颜色就让人喜欢。

慕容兰舟是个活得挺精致的人,讲究生活情趣,先不说别的,只说诗画上,举凡出自他手的,哪怕是写废了的字儿,拿出去也值不少银子呢。

晓晓之所以知道这个,还是因为福平那个贪财的小子,去年也是这个月份,有一回让她瞧见福平收拾书案的时候,把慕容兰舟写废了的纸偷着塞进袖子里。

她就留了个心眼,转过天,一早出了乾清宫,就在文华门边儿上的穿堂后躲着,果瞄见福平鬼鬼祟祟的出来,一路往御膳房那边儿去了。

晓晓在后头远远跟着,到了御膳房外没见他进去,缩头缩脑的往里头摆了摆手,不大会儿功夫出来个矮胖的小太监,离得远都能感觉到那股油滑之气,正是福海。

宫里没人不认识福海,这小子能,宫里宫外的门路都有,来回倒蹬东西,赚了一手好钱儿,就算大总管李进忠,也有用得着他的地儿,故此,上回新巧偷茶叶那事儿,从新巧哪儿就给掐住了,没往下查,想必李尽忠心里也明白,再查,一准查到福海头上。

真查到他哪儿,到时候这小子狗急跳墙,豁出去胡乱攀咬一通,自己也落不上好儿,索性就糊里糊涂的过去了,反正就是为了收拾新巧,目的达到就得了,没得把这些闲七八杂的人也扯进去,可见这小子的本事,福平找他来肯定是得了好东西,想换银子使。

晓晓躲在一株绿萝后头瞅着两人,离得远,说的话听不着,却瞧见福平从袖子里抻出一张纸来给了福海,福海打开瞧了瞧,二话没说从腰里的荷包里捏出块碎银子扔给福平,福平接过去,眉开眼笑的走了,心说,今儿好运气,得了这钱晚上去外头把那几个杂碎的银子都赢回来。

越想心里越美儿,小曲哼着就往回走,昨儿伺候了半宿,就在文渊阁凑乎着睡了,今儿还得回去收拾了才能回住处。

天有些热了,一早出来连口水都没顾上喝一口,这会儿渴上来,嗓子眼儿都跟着冒烟儿,一抬眼见到了文华殿东角门,索性从东角门穿进去,先到了传心殿。

都知道宫里的水不好吃,有股子涩味儿,皇上吃的水都是每天,天不亮从京西的玉泉山上拉回来的,却这传心殿里却有一口好井,都说这井下通着泉眼呢,打上来的水沁凉甘甜,大暑天吃上一口,都能抵得上冰碗儿了。

若弄个西瓜用绳儿在井里头吊上半日,到了晌午拿出来,劈开,荷,红瓤黑子儿,甜的透心凉,越这么想越觉着渴,几步钻进了井亭里,猫着腰摇着辘辘杆儿,咕吱咕吱,不一会儿摇上来一桶,撂到井台上。

拿起旁边儿挂的瓢舀了半瓢,咕咚刚灌了一口,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儿道:“好喝不?”

福平一口水呛到了鼻子里,咳嗽了半天才缓过来,心说,大白天的这位姑奶奶怎跑这儿来,他可惹不起这位,忙放下瓢,打跌起谄媚的笑脸迎过来道:“姐姐怎来了,赶是昨儿落下了什么东西不成,您使福安来知会小的一声,回头给您送过去,姐姐跑一趟,白累了腿脚儿。”

晓晓知道这小子嘴甜,可今儿她不吃这一套:“走这几步还累不着我,昨儿忘了,今儿一早才想起来,昨儿夫子给我写了半篇字儿当帖儿临着写,一忙活就忘了捎回去,刚进去找了一圈没找着,就来寻你,赶不是你收起来了…”

第37章

福平一听,刚喝下去的一口井水瞬间就结成了冰疙瘩,堵在胸口连心都拔凉拔凉的,心说自己这事儿是没少干,可也分得清白着呢,哪些是能拿出去的,哪些是不能动的。

昨儿晚上,这姑奶奶的东西可都是自己收的,笔墨纸砚,连带相爷给她新写的那张贴儿,他瞧得真真儿,仔仔细细收在了提盒里,还用那个玉狮子的镇纸压着,生怕路上一颠卷了角儿。

自己袖起来那张,明明是相爷写废了的,那张纸上统共就三个字儿,他是没瞧见写,估摸是这位姑奶奶写的不好,相爷手把手教着写来着,以前多少回都是这样。

要说这位姑奶奶真不知怎么投生的,这命好的,连老天爷都帮着她,在乾清宫御前混的风生水起不说,相爷跟前更得意。

有时候,福平在外头瞧着,就着灯影儿,两人的脑袋都并成了一个,哪家夫子这么教弟子啊,可见相爷眼里,这位真是头一份的要紧,得罪了这位,他死都找不着坟头,明知道她这是有意为难自己呢,福平也不敢说什么,却也不能承认,支支吾吾的道:“姐姐莫不是记差了,小的不记着有落下的贴儿。”

晓晓嗤一声笑了,目光从他脸上落在他的袖子上,伸手一指:“你袖子里那块银子怎么来的?”

听了这个,福平心里是一点儿热乎气儿都没了,闹半天这位姑奶奶闲的没事儿,一早跟着自己呢。

论说这事儿她知道自己倒也不怕,她再得意,不过一个宫女,没权利处置太监,可架不住她身后头的根儿硬啊!不说告诉相爷就是捅到李总管哪儿,也够自己喝一壶的,倒不如求求她,这位姑奶奶心一软,就让自己混过去了也说不定。

想到此,福平也不吝惜,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假模假似的抹了抹眼角:“姐姐可饶了小的这遭儿吧,小的家里头穷啊,上有八十老母,下有…”

说到这儿自己噎住了,晓晓倒替他接了下去:“怎么着,你不会告诉我,你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吧!不成想你本事倒不小,都进宫当太监了,还能下小的。”

这话糙的,福平脸都有点儿红,有时候福平就纳闷,相爷究竟看上这丫头哪儿了,依自己瞧,这丫头两面三刀的手段,比自己使的还好呢,当着相爷一面,扭过脸去又一样儿,十四五的姑娘家,有时说的话儿比老爷们都糙。

福平有些不自在:“那个,小的没那本事,小的想说,下头还有几个弟妹得指望着小的。”

晓晓懒得听他漫天海地的胡扯淡,直截了当的问:“我问你,相爷的字儿在外头怎么个行情,这你总知道吧!跟我说了,今儿的事儿只当没瞧见,若不说,你自己掂量着吧!”

福平眨了眨眼,冻成冰疙瘩的心忽悠就暖了过来,暖呼过来之后,心里头纳闷啊!便问了一句:“姐姐扫听这个做什么?”

晓晓白了他一眼:“管呢,说不说吧!”

能不说吗,由此晓晓算知道了,她这位夫子的字儿真值钱呢,一字千金都不夸张,字儿画论尺算,他夫子正经写一篇字或画一幅画,一千两银子一尺也有人抢着要,只不过他的字画轻易流不出去,估摸正是因为少,才更值钱。

正经渠道得不着,福平这儿捡了漏,隔三差五的就能得一笔外财,晓晓那时候还琢磨过,就夫子给自己写那些字贴儿,都加上足有厚厚一大摞了,这要拿到市面上去,得换多少银子啊!

这么一想,顿时有种天上掉金砖的感觉,不是怕这金砖太大把自己砸死,她还真想把那些字弄出去卖了。

话题又远了,扯回来接着说她夫子,书画刚说了,一字千金,可见其造诣,再说旁的,琴,晓晓没听他弹过,倒是听过他吹箫。

去年见御花园东墙根儿那几竿儿竹子挺翠,那阵子正跟小白正读李白的诗,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古园情,见这几竿儿竹子,便起了歹意,一拍脑门,琢磨用竹子做个笛子玩儿。

她自己是不会做,小白更不用指望,这点儿小事麻烦李进忠,晓晓自己都觉得,对不住他干爷爷,太大材小用了,好在身边儿还有个万能的弟弟。

叫了福安过来问他知不知道宫里谁会做笛子,不想那小子听了嘿嘿一笑:“我爹就干的这营生,砍了竹子做葫芦丝也有,箫,笛子也有,做好了年根儿底下,挑到市集上能换几个银子,只我进宫早,只学会了挖萧,旁的没学会,却这新竹子不成,需晾晒干透的竹子方能使唤。”

晓晓一听眼都亮了,心说,自己白捡的这个弟弟还真是个人才啊,先头竟没瞧出来,因要用干透的竹子,也就没祸害御花园的景儿,寻人从别处弄了干透的竹管儿,交给福安做了一支。

竹箫做出来,晓晓拿着吹了吹,撒气漏风,连响都不响,琢磨着让人教教自己,就想起了慕容兰舟,顺嘴问了一句,不想她夫子真会,让她拿了她的竹箫过来,他先过过眼。

晓晓拿过来,他却直摇头,说这箫做的太粗,给小孩子当玩意儿还成,便这么说着,也应景的吹了一曲,吹的是什么曲子,晓晓不得知,只觉着潇声悠悠扬扬穿过朱阁绮户荡在月色中,说不出那么好听。

可见她夫子精通乐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他夫子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子,再说衣食,先头晓晓见他大都穿着官服,大夏朝的官服不算多好看,至少在晓晓看来,不如汉朝的漂亮,不过慕容兰舟穿上倒是挺顺眼。

明紫色团领配上窄翅乌纱帽或璞头巾,虽威严却也不失俊朗,后来见得日子多了,经常见他穿大襟袍戴四方巾,大襟,右衽,宽袍,多是蓝色,用银线盘绣着团花,或是五福捧寿,或是缠枝莲,花样不多,但穿在他身上,比穿官服多了几分倜傥,越发显得俊眉朗目身姿修长。

想到这个,晓晓不觉有点儿脸热,不是她自己瞎乱想,主要她是个无比正常的女人,身边儿有这么个帅气的男人,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很难不瞎想,尤其慕容兰舟虽位极人臣,年纪却实在不算大,论真实的心理年龄,自己跟他比跟小白近多了,虽说自己经常装萝莉,也实属无奈之举,偶尔他靠自己太近的时候,晓晓那颗心还是不争气的乱扑通。

又有点儿远,回来再说吃,晓晓不大清楚他在家天天吃什么,不过逢着节气,他让人给自己送来的吃食点心,样样儿不输宫里的御膳房,甚至更精致。

有几次,晓晓还琢磨是不是他把御厨叫到相府里去了,还有这茶,茶慕容兰舟只吃这一种,敬亭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