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江湖》作者:北南

文案:

霍临风X容落云

风云制霸天下!(不是)

高手来去,乱中取胜

又杰克苏又玛丽苏

文名的霍与霍临风的霍无关。本文与一切历史人物及事件无关,总之就是无关。

定北侯之子霍临风遭奸臣算计,中断征战生涯,被派遣至西乾岭做官。西乾岭有一不凡宫,四大宫主恶名远扬(简称西乾岭F4),其中二宫主容落云美貌非常,传闻是个变态。霍临风为铲除恶势力,潜入不凡宫当卧底,不料和容落云产生了奇怪的感情,进一步与敌人达成共识百年好合……并解开一系列过往恩怨和秘密,最终携手干一票最大的。

恩怨纠葛,爱恨情仇。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江湖恩怨 情有独钟 欢喜冤家

搜索关键字:主角:霍临风容落云 ┃ 配角:许多 ┃ 其它:

上卷:潜龙

第1章

小说明:五章之后自己看了一遍,太粗糙了,节奏也乱,会一章章重修调整好。谢谢大家的包容。

塞北大漠,两军酣战数月,雍军大营捷报频传。

接近交战处,厚积的沙土面上楔了根帅旗,旗布上是浓墨磅礴的一字——霍,这地界,常年啸着呼呼的风,旗布迎风展着,有股子描述不出的精神气。

此刻晌午刚过,日头最是毒辣,风也起着势叫嚣,可远远的,人声竟盖过了风声,还掺一味铁器撞击的动静。大雍的兵丁和突厥人厮杀正烈,大雍的兵丁更明白些,这一仗眼看要胜了。

常言,闻脂粉香知女子,兰草淡馨是闺阁女儿,山茶清味属田间丫头,扑鼻灼人的便是馆中小妓,战场上,个个杀红了眼,吼得青筋虬结,只得看铠甲分辨军衔。

群兵中部,一匹乌黑大马,钉着铁掌,踏出深浅脚印,马背上的男人生一副刚毅面孔,哪怕眉头紧锁,也觉得威、怒而非恶,当真没半分奸相。

他着一身暗金铠甲,胸前护心镜折光,显得人也亮堂。剑拔弩张时,臂上扬着条藏蓝巾子,抖擞着,如主帅身份一般威风。

紧前头拼杀的男人,年轻模样,穿银灰铠甲,因面上溅着血,故掩去三分英俊,杀人劲头劈山填海的,泄了十二分的英勇。

他的臂上也缠巾,红通通的,在一抹子黄沙里煞是好看,衬得铠甲冷光也有了丝热乎气。“噗嗤”,剑攮进肚子里的声儿,带着喷血的湿润,还有肺腑攮烂的黏糊,抽出来,叫风一吹贴上沙,刃厚了半分。

本恶战正酣,这一剑弄得周围人一息,原来是突厥将军被攮透了。擒贼先擒王,这领头的人丢命,兵将自动慌忙七分,却还有更戾的,这突厥将军被一剑削去首级。

塞北盛传,雍朝霍家的小将军钟爱砍削人头,大小战役,逢战必取对方首级,并要招摇一番。这不,新鲜热乎的脑袋如同血球,被他挂在鞍上,仿佛挂条玉佩那般简单。

这塞上的风没断过,黄沙却小了,吹不散,叫水洼似的血和成了泥。将领已死,残兵眼看大势尽去,凡是腿脚尚全的,陆陆续续全逃个干净。

胜了,主帅振臂:“——俘兵回营!”

令一下,无论伤的、疲的、小死的,俱要放开嗓子散散余下的杀气,却不料,缠红巾那位副帅偏不,抿着唇,不吭不哈的,狠夹马肚奔去追杀残兵。

“霍临风!”主帅吼了一嗓,没唤回来,“站住!”又一嗓,却只见身影身影,那身影远得只剩片影儿了。

马蹄踏血,霍临风追出七八里地,提着剑,鞍上人头颠颠的,几分鲜活错觉。目光所及,那队残兵败将远远一撮,共三十四个,对方见他追来,相觑几眼打个商量,便停下欲背水一战。

“吁”霍临风三十步开外停下,估摸跑得热了,一把摘下头盔,细密汗,高马尾,一股脑全见了光。他抹把脸,鬓边血迹晕染开来,熏人的腥。

一队残兵踩着穷途末路,举刀过头,心往下沉:“冲啊!杀啊!”眼里流露出的,却在说,“我做好了必死的准备。”

霍临风端上看死人的眼神,轻身一纵,靴尖儿点马首,他晓得回去越晚,那主帅气得越凶,他要快些。

于是他夸张至极,出手即为绝招,金光火星扬起漫天黄沙,他操纵千斤之势,阎罗样,一剑索了一遭性命。除了来去的风,有声儿的,皆叫他斩尽杀绝。

辽辽大漠疾风扑面,上一秒活人惊叫残喘,下一秒死人黄沙盖尸,转身蹬马,就连骸骨都被吞噬干净。

牵缰回营,途径战场时避不开狼藉,霍临风停住哼起一段调子,央央沉沉,是一首无名的悲歌。每一战之后,无论输赢他都要哼唱此曲,以慰牺牲将士的白骨孤魂。

一曲毕,驰骋回营,营帐遥遥处,晃见主帅威立于前。一干小卒营门外等着,擒着腿将他拽下,“哎!”他呦咽,押送至帐前,对上主帅的铁面。

“属下愿领责罚。”他先声认错争个从轻发落,再贴贴补丁,“属下绝不再犯。”

主帅霍惊海,霍临风的同胞兄长,沉稳犹如海中礁,刚正不可攀:“身为副帅,穷寇莫追的道理,难道你不懂?”认错也无用,没得商量,“罔顾上级军令,按军法处置杖责六十。”

事已至此,霍临风只得乖乖受杖,若要他重选,他一定还追穷寇。识字便读兵书,年十三初登战场,时至今日,手中性命多过所啖食粮,既敢追,便敢认。

钳制稍松,剥了甲,脱了衣,旧疤交错的精壮身子露出来,伏低受杖。十杖现红痕,三十杖肿如小丘,六十杖毕,若不是武功护体,早烂了筋肉。

霍临风未痛哼一声,却也有怨,偷偷瞪了霍惊海一眼。

这场恶战长达半年,断断续续的,死伤难计。这一胜,登时快马加鞭禀告大雍天子,边陲之乱已平,天子阅后定再派人传信,许些封赏。

左右是等,急不得。霍临风先前扮龇牙的老虎在沙场征伐,如今甫一太平,立马做起懒散的纨绔,在帐中娇养了三天,坦背赤膊的,小卒的两腿都要被他使唤断。

伤口结痂,他总算肯穿衣裳,一件深蓝近乎黑的常服,搭右衽系结,窄袖,缘边滚着织纹,配暗色冠子。他整饬妥当,当得起“玉树临风”。

离帐寻霍惊海,“大哥,”挨骂挨打的气消了,他叫得亲昵,欢欣上马,“回城喽!”

兄弟二人驰骋至城外,城中百姓簇拥相迎,有种结喜事的热闹。霍临风疲于应酬:“大哥,我先行一步。”他背弃兄长,扯着缰,疾疾去了。

塞北辽阔,城池内鳞次栉比,长街一眼望不见头。“吁!”宽街,霍临风下马,三阶青灰砖石,丹楹刻桷,当值的守卫朝他抱拳,他应了,迈入这宽门阔府。

门上高悬乌木匾——定北侯府。

门内小间,守门子的老管事探头:“呼!少爷没伤,老仆得还愿去!”

霍临风的步子大喇喇的,过去了,闻声回头,像个起哄告状的轻浮伢子:“六十军杖才结了痂,大哥亲自监着打的。”

后话没听清,他穿过前院,叫围廊边的景儿吸住。恁般高的一树玉兰,刚破苞儿,生机勃勃的,梢头拂了斗拱。叫玉兰打眼后,他入了头厅,直出旁侧小门,将门上厚重的帘子掀得且晃悠一会儿。

扫地的,洒水的,小厮丫头瞧见他,停下活儿,切切地喊声“少爷”,年岁大的嬷子晃见:“哎呦!”夸张的“小祖宗”还没呼出来,人远了,抚着心口一顿搓揉,“老啦,眼都花实啦!”

侯府深深,正厅比高门里头的大小姐还遮掩,又迈一道槛,霍临风目光快过脚步,先闪入厅堂。“爹,”门敞着,不拢声,他一嗓子出来各角落都听得,“爹,我回来了。”见着人,又恭敬叫了一嘴。

厅里头,厚重的暗色花毯化了靴音,铜炉盘着四蟾,孔隙中飘出烟,袅袅的,衬的那蟾像要羽化升仙。正座上,楠木盒子装几块好蜡,一块鹿颈子的皮,擦剑使的。

桌边圈椅一人端坐,端出两三分架子,余下七八分尽是威严。

玄袍暗沉,封腰滚了道靛蓝缘边,股侧,挂的玉珏垂着,一绺红结子些许凌乱。衣裳细致,人更非等闲,颌上一把须髯,耸挺的眉骨、鼻梁,嵌两颗深邃的眼,头发乌黑油亮,冠华而高才衬得起身份。

此人四十多岁,乃霍临风的父亲,定北侯霍钊。

霍钊擦拭宝剑,眸子都未抬,不瞧瞧小儿瘦了几许,也不打量打量伤情。“听说,”目光幽寒似剑,声沉如钟,“你又违反军令了?”

霍临风先坐下,傍个躯体依托:“我受过罚了。”答非所问完,一掀小盖盒,里头豆饼、蒸梨、糖渍花片,都码好了。“大哥过于保守,穷寇勿追是不假,可敌我实力分明,叫乘胜追击。”规矩要有,他答完才拈了片蒸梨。

念谁来谁,霍惊海迟归,也未进门先唤“父亲”,行过礼,落座禀报军情。

霍临风嚼他的花片,甜透嗓子,灌一大口咸茶,端杯俯仰瞥见小门露一圆脸。耳垂挂珠子珰,显得脸愈发圆,是夫人的丫鬟梅子。

这是叫他呢!他搁下杯盏,溜了,一出小门到后头:“梅子,你少吃些!”挖苦了小丫头,过垂花门,那垂莲柱缠着条铃铛,他跃起一拍,叮铃铃地响了。

梅子掩嘴笑:“夫人专给您挂的,别人不叫碰呢。”

霍临风稀罕道:“我二十三了,还挂铃铛给我玩儿?”

梅子笑:“哪儿是,夫人惦记,寻思挂条铃铛叫您瞧见,准会跃起一拍,”指头一抬,朝内院,“夫人听见,就知道是您归家了。”

铃铛还正打旋儿,转得霍临风心头一热,飞奔进内院,佛堂外的下人忙把他往屋内请。佛前高声要挨骂,他压着嗓子喊一声“娘”。

霍门白氏,年轻时一等一的美人儿,经年迟暮,却如发间玉钗,磨得尽露宝质。她回头,一改波澜不惊的主母态,瞧见儿子,急急从蒲团上起身。

佛龛在上,霍临风浑言无忌:“娘,我都大获全胜了,还拜什么菩萨?”

白氏拿绢帕捂他的嘴:“不是叫板你大哥,便是冲撞菩萨。”捂了捂,移开一点,捧着霍临风的腮,“粮饷不够吃么,怎的瘦了好些?”

霍临风道:“吃多骑不动马,饿着点才杀敌利索。”

为娘的心疼,还未到用饭时候,不管不顾的,叫人备奢侈的酒宴。霍临风陪着白氏,嬉笑怒骂都不打紧,待白氏要看伤口,他脚底抹油速速溜了。

他单寝一院,数月未归,欲突击下人们有否胡来,悄悄一探,却见洒扫庭除各有仔细。“少爷!”陡的一声,他循着望,是他的贴身小厮杜铮。

杜铮矮个子,瘦窄身量,就那么一条,霍临风小他两岁,对他有救命之恩。“少爷!少爷!”他连喊三声,跑岔了气,却笑得憨傻可掬,“少爷,嘿嘿。”

那傻气熏得霍临风头晕,掉头回房,解了剑,无拘束地朝小榻一卧。杜铮跪坐榻边给他捶腿,肌肉铁骨,他没啥感觉,杜铮的糙手倒先红了。

“少爷,这一仗痛快不?”杜铮问。

霍临风答:“保护百姓、牵扯人命的事儿,谈何痛快。”严肃模样,眸子里什么东西沉淀着。撤去顽劣,不与父兄卖乖,不与母亲撒娇,如斯口吻情态,是绑着红巾沙里飞的霍将军。

“太平了,”他瞧窗外的光景,“无他,这便好了。”

天稍晚,丫鬟里拣高挑个,捏一只香,曳着衣裙点一串灯火。小厮手粗做不来,往往一条廊子没完,香先夭折。

点到园中四角亭,纱灯明亮,滚水烹着茶,便给主子斟杯再走。霍临风瞥见葱指丹蔻,翻一页书:“我这儿不必来点。”懒洋洋地吩咐,明里暗里,嫌人家扰了他清静。

丫鬟叫抱月,柔声细语的:“夫人叫奴婢巡全乎些,扫了少爷雅兴,少爷别怪罪。”

默默走就是了,怎还搭上前情?霍临风一挥手:“以后甭了,忙你的罢。”

抱月提裙走远,摆着腰,那副款款的样儿,看出是个受宠爱的丫头。“少爷,”杜铮冒出来,奉上茶,将纱灯移近些,“嘿嘿。”老实巴交的脸面,难得闪过一簇精光。

霍临风略嫌:“整日傻笑什么?”

杜铮道:“好事临头,我当然笑。”他迫不及待要做报喜的吉官儿,大胆凑了凑,“听梅子说,夫人早不叫抱月做粗活啦,钿头玉珰赏着,打算给少爷收了房呢!”

还未婚娶,收一二中意的丫头,是寻常事。啪嗒,霍临风合了书,借着抻腰将杜铮杵开,好没意思,收一房丫头算什么喜事?想来想去,许就点灯方便些。

霍临风回房里去,仗打完,一腔子真气团着不舒坦,索性吹了一路烛火。杜铮跟在后头,眼皮一皱巴:“少爷,怎的吹了……”似是懂了,眼皮瞪得紧绷起来,“你不喜抱月呀!碧簪如何?我瞧晚笙也不赖的……”

咣当,雕花门震了一震,霍临风耍起性子。杜铮再不敢言,弄一蒲团挨着门,盘坐住,揣起袖口,安安生生守夜。

他偷偷地想,主子可不要相中梅子哪,梅子,他喜欢呀……

霍临风不知小厮内心,滚在床里,丝枕滑溜溜的,颇觉不惯。军营简陋,硬板床铺粗麻被褥,枕芯儿不知灌的什么谷皮,战况急时铠甲都不脱,躺尸似的。

其中俩仨月驻在大漠上,夜里点几丛篝火,将士们依偎着休息。躺不得,半夜会被风沙埋住,就两两坐着夹一面盾,可凉了,也可苦了。

霍临风忆起这些,骨碌半坐,团纹的锦被团着,撩了帐,乌麻麻当空没一点亮光。他想,该收个体己的伴儿了?在眼下这时候,倚他怀里,听他讲,给他拢拢乱跑的枕头?

他脑中、心中也乌麻麻的,没个具体的轮廓,没张生动的脸儿。只肯定,抱月不行,碧簪不行,晚笙也不好,梅子,那圆脸丫头,吃嘴就够了,要什么汉子……他想有一个,让他愿意讲出来的人。

那人什么样子,在天涯还是海角,听他讲完困得眯眼儿,还是巴巴地慰一声“小侯爷”,他全然不知。

安乐生烦恼,他撂下帐,隔着里衣摸摸伤,待一落痂,还是回军中去罢。

霍临风仔细将养,除却与霍钊、霍惊海议事,此外游手好闲。先是觊觎玉兰树,削一枝,移栽他的别苑。出门子,途径勾栏碰上休沐的兵丁,他做东,叫优伶吹弹战歌,痛饮个把时辰。

掌门的小厮换班:“好大酒气,哪个不长心的。”老远,嗅见味儿,待人近了,吓得兜嘴,“少爷,怎么是您哪,我叫人煮酸汤去!”

霍临风道:“我又没醉,不必醒酒。”三大坛,可眸子晶亮,如两眼深泉。去内院厢房,白氏听他来,叫孩子似的招手,他扯凳坐好:“娘,我饮了点小酒。”

白氏捂着绢帕,叫他熏的,又招手:“抱月,给少爷煮碗酸汤。”

霍临风未拒绝,十指交握,拇指捋着食指,酸汤煮好,那截子皮肤都捋热了。他搅一搅,啜一口,抬个眼尾都像劳了他的大驾。

“酸汤,咂着也不酸啊。”他瞧抱月,抱月立旁边,藕粉的裙配一张粉面,叫他一挑刺,粉面生晕。

他只饮了一口,起身:“你这碗酸汤不够酸,索然无味,以后不必煮了,只点灯就好。”说罢,对上白氏遗憾的目光,“娘,我伤好了,明早回军营练兵。”

霍临风行事利落,放出话,回去便整饬行李。左不过一些衣裳、布袜,包袱打好,见半扇窗开着,透下些月光。他凑到关着那扇的后头,借光擦擦决明剑,他一等一的宝贝。

有步子声,杜铮又来守夜,过会儿,一段轻盈些的,不晓得是谁。“……不敢生气,她怎敢生气?”梅子的嘀咕声,伴着杜铮附和,“碧簪她们都笑话她呢,奇怪,她们连煮酸汤都没机会,还不如抱月。”

杜铮道:“少爷说不酸,抱月就该端碟陈醋去呀!”

两人咯咯地笑,掩着嘴,在窗下乐出花来。霍临风擦完,探头一瞧:“还有逗趣儿招笑的吗?没有的话,我歇着了。”

杜铮骇得仰着面,梅子圆脸通红,和小厮挨着说三道四,还叫主子逮着,捅天啦……霍临风心头划过点坏的,觉着,这二人模样活像被捉奸。但不能说,若是说了,梅子不出一个时辰必定投了湖去。

“没词了?”他问,摆摆手,“那散了罢,乏了。”

第2章

胜仗后忽而太平,着实闲一阵,却也要忙一阵,俘兵、领地、降民,事事皆需安排。霍临风正埋首军帐,理百余把突厥兵器,锋刃短刀、铜鸣镝,大姑娘挑花似的,看哪个都喜欢。

记点簿的文官进来,先作揖:“将军,马具已归档在册,请您过目。”

霍临风接来,突厥人骑射无双,回回战后,得恁多的马具:“莫贺鲁的马衔呢?”那位突厥将军,骑草原良种马,一对骨头制的马衔,他垂涎许久。

到后头,物件儿实在是多,连手钏都有。霍临风从不怵规矩,按军衔高低,叫兵们排着队来挑。等天一暗,燃篝火,架肥羊,腥膻酒气浓的呀,搅稠了大漠的寒夜。

恶战,还活着,便是赚了、是积了德、是祖坟泛了青烟。

“鸟叫一般,大点声!”歌声起,霍临风刺儿一句,抽出匕首,刃上不知凝着谁的血。他割了片羊腿肉,嚼完顺口酒,那歌声响亮了。

他有只鹰骨笛,手掌大,吹出来的声儿煞是哀婉。将来某天,也许三十岁、五十岁、命好的话,七老八十?总之,他这一生,死,定要战死在沙场,当然,若那时四海太平,浑当他胡想。

他眼眶一烫,心绪靠拢份旖旎,旖旎地琢磨,他那个不具名的体己人,既听他讲心里的话,还要在他战死后为他吹一吹笛子。招他的魂,复他的骨,人家若愿意,再商量商量来生。

琢磨远了,他低头讪讪地、有点羞地笑,不体面。

庆祝至半夜,散时,三三两两的,勾肩搭背入帐,醉狠了的,索性席地而眠。都估摸,那将军痛饮高歌,怎的也要多睡会儿,没成想一夜过后,鸡未叫却先鸣了号角。

霍临风着一身素甲,精神头吊得足足的,将巡城的、探信的、留营的一一安排妥当。天明便操练,抱肘穿梭群兵之间,喊号子,加沙囊,罚起人来奇招百出,连口含黄沙都干过。

这便是无战时的生活,日复一日有股别样的安稳。

霍临风这一回离家,半月有余未归,这日晌午,他正在校场练兵,自远而近的,有一人骑马而来。“少爷!”原是杜铮。

杜铮熟门熟路,以往常来送换洗衣裳,或是拿些吃食。霍临风跃下施令台:“呆子,怎的两手空空?”

“少爷,此番是叫你回家!”杜铮颇为兴奋,比划着,“长安来大官啦!腰带上镶宝石,官靴,人家的靴底儿这么厚。”

霍临风道:“你再扯远些。”

杜铮赶忙拽回来,讪笑着说:“人家说‘圣旨到’,侯爷便差我叫你速归。”

圣旨?算下来,战后捷报已传,想必是封功行赏的圣旨。霍临风不敢耽误,即刻上马回城,一出军营却没忍住,于颠簸马背显摆:“呆子,看我的马衔如何?”

杜铮点头如捣蒜,心底羡慕,这少爷待马比待他好。

一路快马加鞭,侯府官兵在城中开道,免得烈马惊了百姓。畅通无阻至府门前,霍临风下马,正正玉冠,抻抻衣襟,阔步入府时解下剑塞到小厮怀里。

穿堂过院,在正厅瞧见了承旨官。

承旨官面前,霍钊跪着,身后是白氏与霍惊海。霍临风速速跪好,垂着首,能瞥见承旨官的靴尖儿,当真很厚。

“边陲之战,戡乱有功,”承旨官宣读道,“定北侯一门实朝廷之砥柱,征战河西,功高难书,特授主帅霍惊海镇边大将军,统帅西北三军,再赐黄金、珠玉、征袍。”

意料之中,霍临风沉心静气,实则金银珠玉于他,还不如战后缴来的铜铁稀罕。至于名号与兵权,纵他轻狂年纪,也知但凭天子定夺,不可自妄。

承旨官念道:“副帅霍临风,绞莫贺鲁首级,英勇当先无人可出其右,威震蛮夷,特召与定北侯霍钊入长安面圣,亲领封赏。”

霍临风陡地一惊,他绞杀的蛮贼首级何止莫贺鲁,震慑蛮夷也非一两日之威,怎的这回……

“钦——此。”读毕,承旨官将圣旨合住,“定北侯接旨。”

满门跪谢,霍钊接下圣旨,玉轴凌锦,却烫得厉害、扎得厉害。霍临风闪着余光,瞥父亲,觑兄长,那二人皆面色凝重。

一门虎狼尚且如此,遑论娇柔女眷。

他扶起白氏:“娘,无事。”摩挲手背安抚,亲自将白氏送回内院,叨了好一会子动听话。

白氏心中难舍,而嘴上撵着:“去和你父亲大哥商议商议,别守着娘啦。”

霍临风道:“不急,夜里定要细说。”主帅尚不必入长安,他这个副帅却被点名,惴惴时,也能觉出一二不妥。

“娘,半月有余没回,瞧我瘦了么?”他哄白氏,“大哥得了赏,叫他分我些好不好?”

白氏默着,瞧着他,那恻恻眼神与出征前看他一样。他待到月牙挂梢儿才走,用了饭,为白氏脱簪解髻,又奉安神汤。

小厮来唤,书房。

霍钊与霍惊海同榻,相隔棋盘博弈。霍临风去霍惊海身边坐好,噤声观棋。忽地,霍惊海偏头:“要去长安了,高不高兴?”

说得像游历,霍临风戏谑:“霍主帅,怎不叫你去?”

霍惊海落下最后一子:“扮什么小儿无知,招人厌。”

好端端的,霍氏侯府就是太好端端了。朝廷之砥柱,要粗细正好,数量不可过多,霍钊定北,霍惊海镇边,合成一股已颇为雄壮,再拧一股霍临风,那霍家这砥柱,可就有破天之势了。

眼前父子三人,皆知这个道理。

名将遭忌是宿命,何况戍北多年树大根深,不意外。“命也……无法。”霍钊长叹,意料之中不代表情理之中,毕竟忠心无惧,故而格外寒心。

盘中胜负已定,眼看父兄二人失了兴致,霍临风便打乱棋子,列阵模拟布防:“大哥,瞧我的蛟龙阵。”兴致勃勃的,“可破?”

霍惊海无心配合,道:“万事小心,倘若犯错被捉住,可不是六十军杖那般简单。”说罢,刚毅模样松动半分,浮起点冷傲,“却也不必太过唯诺,奖,受之无愧,罚,哪怕含了冤也得傲雪欺霜,不可掉霍家的脸面。”

霍临风点点头,语气很轻:“大哥,唯诺于我如登天,触怒龙颜的可能倒大些,若那般,你会如何?”

霍惊海道:“解了征袍,奉了虎符,镇边的大权换我弟弟平安回边,想必圣上会网开一面罢。”他拍拍霍临风的手背,声低了些,“但你若闯下弥天大祸,我与父亲皆无计可施的话,也只能听天由命。”

所问乃玩笑话,亲大哥却答得真心,霍临风乖乖地说:“大哥放心,分寸张弛,我自有把握,定不会让父亲与你身陷难堪境地。”

本是深夜,围棋夜话几句便已夜半,烛火噼啪,三父子却不散场。圣旨一颁,明早即动身,归期则无定数,何时再聚于一堂,万般难断。

月牙掉了梢儿,纱灯褪光,鸟登枝。

五更将至,车马随兵待命,早起的百姓纷纷停下看热闹,满是喜气。“咱侯爷要出门子呢!”不知谁说,也不知谁附和,“那是小侯爷的马,小侯爷也去,呦,难不成提亲哪?”

一阵哄笑。这时霍钊出府,霍临风跟在后头。

“出来啦,咱快让让,别扰了侯爷威风!”齐心协力的,将挑担卖饼的老孺扶开,拾拾地面的落叶,霎时间端得恭敬。

一行人上马,霍惊海扶白氏立在阶上,霍钊下令出发,走了。

霍临风直着背,要走远了,忍不住缓缓回首,百姓登时欢欣地朝他看,喜乐地叫了声声“小侯爷”。那老孺抱着一包袱热饼,追不上,塞给后头的杜铮。

二十有三,初离塞北,未出关,已尝别乡亲父老之滋味。

待出关,抛却繁琐故梦,只看前头了。

皇命在身,此行不得片刻耽搁,好在定北侯的队伍非常人脚力。极快,无阻般,叫霍临风一路走马观花。

半月有余,抵达长安城。驿站,一水儿的亲卫军与御侍恭候,天赐的排场,不得不接的浩荡隆恩。

近黄昏,庭院叫余晖淹了,红得厉害,霍临风出屋,索性赏一刻绚烂。

“少爷!”惯会打扰,杜铮跑来说,“少爷,饭菜布好了,趁热。”瞧霍临风不理,也不欢欣,他仆解主忧,“少爷,长安真繁华,街恁长,这日头仿佛也比别处红火。”

霍临风道:“如斯好,你在这儿寻个人家入赘得了。”

杜铮悄声,怕被守哨的亲卫军听去:“可不行。少爷,你十五那年把我从蛮贼手里救下,我便要为你当牛做马,来前,我与夫人保证了,要伺候你周到。”

霍临风搔搔耳朵,这话听得他起茧,不争气的,回回听还有些动容。恰好残阳遭月逐,殆尽,他转了身:“用饭去,今日得早眠。”

不料,早眠却难眠,没怎么睡,忖着忖着便到了时辰。

官服备好,霍钊乃正一品,外氅盘缫丝麒麟,中郎将亲侍,霍临风正四品,穿戴好,剑不可佩,挂了条白玉三元牌。

出驿站,骁骑都尉开道,威风凛凛。清了街巷,两旁空空如也,家户楼阁却启开窗缝,百姓欲一睹定北侯风姿。

及至皇宫,阵仗愈加浩大,霍临风无心留意,眼观鼻鼻观心地跟在后头。所经雕栏玉砌、画栋飞甍,都比不上家中围廊下,那一株清白的玉兰。

大殿在前,文武百官在内,天子则在上。

拾阶,他暗窥霍钊氅尾的麒麟。麒麟,寓太平,他们护大雍太平的一门,正跨过这殿门,也不知,将得到点抚慰,还是失去些自由。

殿内列百官,衣冠分明,却好似千人一面。霍钊昂首在前,霍临风挺拔在后,步履同辙,血脉相连。近前站定,父子俩在这片千人一面中,如两棵孤松。

霍钊颔首跪拜,声如洪钟:“定北侯霍钊,参见圣上。”

“臣,霍临风。”撩袍屈膝,铁拳相抱。

霍临风无澜道:“——圣上万年。”

第3章

成帝抬手:“快快平身。”

霍临风低这眼慢起,不观天子龙仪,余光倒缥缈地、含糊地窥见几分。金砖铺就,绛色毯,两方铜鎏金瑞兽。年逾五十的成帝端坐高位,说着体贴臣下的话,周身却一股杀伐决断的气概。

“侯爷跋涉辛苦。”成帝道,“经年未见,见着了,知侯爷康健如当年,朕便放心。”

霍钊拱手,谢皇上关怀。谢过,圣意难测,不如先声伏低:“启禀皇上,老臣此番携次子临风前来,实在惶然,恐小儿顽劣冒犯皇上,还请皇上恕罪。”

成帝不以为然:“侯爷哪里话。”目光轻转,挪至霍临风身上打量,“你这顽劣小儿怒削莫贺鲁首级,其英勇早传到长安了。霍将军,今年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