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背你。”

“啊?”

他大概误会了我的意思:“没事儿,他们发现不了。就算不用幻术,这里也足够黑了。”

我跳到他的背上,他的手托住我的腿,动作也顿了一下,然后才站直身迈步向前走。

我的心跳得很快,不知他有没察觉——除非他是块木头才感觉不到。

“你不累吗?”

“不累。”

我不经意间触到他的耳垂——

好象有些热啊。

不自在的不止我一个人。

我伏在他背上,小声说:“对了,我荷包里还有糖,你吃不吃?”

不等他说不吃,我从荷包里摸出两颗硬硬的糖粒,往师公嘴里塞了一颗,自己嘴里也塞了一颗。

梅子糖酸酸的甜味在舌尖上泛开。

糖粒在嘴里含了许久才消失,我觉得从喉咙到肚肠都是甜意。

队伍终于停了下来。

我在师公背上又踏实又舒服,都快睡着了,这会儿眨眨眼,拍拍他的肩膀,从他背上溜下地。

“到了吗?”

“嗯。”

我闻到了熟悉的气息。

地底下那种潮湿的泥土气味儿,别处没有。

队列后头的人还不知道前面是个什么样的情形,已经开始焦躁起来——

这不奇怪,有好处的时候,谁愿意落于人后?后头的人八成想着,好处别都让前面的人抢光了,自己连点儿渣都摸不着。

他们开始朝前挤。你推我,我踩你,前面的人呼喊着让后头的人不要着慌,可是越是这样喊,后头越乱。

师公拉着我的手避到一旁凹进去的地方,有人的火把挤落在地,四下里一团黑,兵刃相交的声音响起来。

混乱在黑暗中传染的特别快,有了第一个拔刀的人,旁人不管想不想动手,都无法躲避,也必须把兵刃拔出来。

惨叫一声接着一声,不知道受伤的是什么人,也不知道哪处受了伤。

还没见着遗宝,血腥气已经在地底弥漫开了。

这一乱,差不多有小半个时辰。前头北剑阁的人赶过来,点起了火把,呼喝制止。

情势渐渐被控制住,光亮总算让人们寻回了理智。

一检点人数,已经死了四十多,带伤的更多,火光下可以看见四处溅的鲜血。

师公拉了我一把:“走,去前头看看。”

我们穿过人丛,一直向前走。通道越来越宽阔,忽然间头顶一空,眼前的火光明亮起来。

这里正是师公和我曾经来过的地方。

————————————————

俺在认真的写,出书版有些太仓促了,而且影响了网络版的思路。

正文 第六十二章 地底二

沙湖山庄的地底深处,是恶蛟曾经的巢穴。

这里大概很久没有这样热闹过。

队列前头的人已经散开了,火把的亮光零星散布着,在靠近石壁的地方,在那个巨大的坑底,在甚至有人攀着石壁往上去,犹如壁虎一样在头顶、半空之中。

这些人走了大半夜的山路,没有休息过,大多数人也没吃东西,还有人身上带着轻伤,可是一点都看不出疲惫来。大概是马上就能找到遗宝,马上就能出人头地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没有一个退缩向后的。

他们拿着火把,提着灯,在这里来回的搜寻。水潭干涸之后留下的那个巨大的坑穴,以他们这点可怜的人手,就是搜罗上几天,也无法全部巡梭过一遍。他们一遍一遍的从那留着剑痕的石壁前经过,却对上面的印痕视而不见。

大概每个人都觉得他要寻找的是金光闪闪的遗宝,是秘籍,是宝剑…石壁上那些凌乱而陈旧的痕迹,没人去注意。

照这样找,就算找上一百年,他们也不会发现真正的秘密。

师公摸出一个油纸包给我,打开来,里面是一迭压得实实的粉片糕,里面芝麻猪油饴糖量都足,闻着就是一股甜香。

我笑了。

师公总是面上冷,可是心里热,而且十分细心。

当然了,不细心的人,怎么能成为幻术名家?心细如发都不为过。我和他比起来就差多了,但是和师公相比,我有更丰富的精神世界,想象力比他丰富多了。

我拈了一片糕吃,师公仔细观察着底下的那些人,右手食指在掌心飞快的点算。

他肯定在这里布了幻阵,现在在算计人数与距离。

我对幻阵不是十分上心。这东西布起来难,耗时耗力,但是破起来却容易。例子就是当初巫真在惊雁楼上的船上布阵,被师公和雁三轻易破去了。

吃着粉片糕,我发现了另一个人,跟在文飞身边的那个个子稍矮的人。

他们的衣装打扮都差不多,那个人并不显眼。除了身边的人,旁人没看出她的身份。越彤穿着男装,包着头巾,看上去象个小个子的男人。

巨大的坑底突然传来一声叱喝:“钱旷!你怀里是什么东西?”

另一个声音有些底气不足:“什么东西?你胡说什么?”

“你刚才捡起什么东西揣进怀里了。别以为旁人都没看见。”

下头传来兵刃交击声,然后是一声闷而短促的惨叫。

一个。

我紧紧靠着师公,坐在坑沿的边缘。

他本不愿意让我一起下来的。是我坚持。

没过多久又是一声惨叫。

那个叫钱旷的终于被人制住,怀里的东西被搜了出来。

那是一个黑沉沉的盒子,上面沾满泥污,看上去象是已经有了几百年的来历了。

抢到盒子的那人讨好的抹拭净上头的泥污和血迹,将盒子举高递给了文飞。越彤也抬起手来接。但是文飞已经拿过了盒子。

她凑近了问:“这是什么?”

文飞看了看,并没有当着她,当着众人的面打开盒子。

这对夫妻看来并不是相互间坦诚亲密。

“再仔细找找,一定还有别的。”

越彤举高手里火把,但是火把只能照亮他们身周的一小片地方。

“我有位先祖的笔记中记着,他也曾经苦苦寻找剑仙留下的手札佩剑。可是一直到死也没有找到。”越彤声音中带着敬畏与骄傲:“想不到,我却能做到这一切。”

文飞含糊地应了一声。

坑边上只有他们两人,其他人都在那个巨大的深潭底下寻找。

“盒子给我看看。”

文飞看了她一眼。越彤又索要了一回。

他慢慢的把盒子递了过去。

越彤左看右看,也没看出什么名堂来。他们甚至找不到盒子从哪里打开。这盒子象是一个整体,这里又昏暗,只能出去再想办法。可越是看不出来,他们就越认定了这上头必然大有玄机。

坑底下又传来大呼小叫的声音。他们又找到了两片残破的竹简。

这些东西都哪儿来的?坑底原本就有的吗?师公在这里待了这么久,还没有他们搜得仔细。

我也懒得管那么多。托着腮看得津津有味。

他们又搜寻了半天,再没找着旁的东西,却依然干劲儿十足。

远远的有脚步声传来,还有杂乱的人声。

我觉得奇怪,转头看一眼师公。

刚才来的这些人已经都在这里了,后面又来的是什么人?

师公低声说:“这些人只怕各有私心,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怎么保得住秘密?”

文飞他们全神戒备,后来的一拨人也没想到有人先来,各自一惊,兵刃都拔了出来,一人高声笑着:“我当是谁,这不是文阁主和文夫人么?怎么,二位不在沅陵待着,跑到这穷乡僻壤来做什么?”

“王帮主来做什么,我们自然也是来做什么的。”

两边都忌惮对方,一时僵持住了。后来的这拨人多,但是文飞名望在那里放着,后来的这些人也不敢妄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拨人也来到了,这一拨人更杂,人数也多,浩浩荡荡足有百余人。

三个和尚没水吃,场面比刚才更乱更危险。

师公在我耳边低声说:“这戏如何?热闹吧?”

我用力点头。

太热闹了。

就象山庄后头农家的孩子捕鱼一样,拿只罐子系起来,只留个小口,罐里放些饵食,投进水里去,鱼儿便钻进罐子里去找吃的,互相争抢不休。却不知道自己都在旁人的算计之中,一扯绳子,一罐子鱼都被捉住。

三方的人你防我,我瞪你,都不肯退让一步,可也不敢翻脸动手,谁知道谁和谁是一边儿的?万一另外两边儿合起来对付自己一方怎么办?再说,就算是同来的人里头也不见得心齐,刚才还闹了一通内讧呢。

惊雁楼的人呢?

刚才进来时还看见他们,这么半天怎么都没听见他们的动静?

————————————————

祝大家周末快乐。

正文 第六十三章 地底三

文飞和北剑阁的威慑力非同一般,先来的这些人已经隐然以他为首。这种寻宝的事儿,人越多,能分润的好处就越菲薄。所以先来的敌视这些后到的。但是文飞也有他的考量。东西还没寻到,要是现在就为了分赃不匀动起手来,未免可笑——还不知会寻着什么呢。要是什么都没寻着,岂不可笑?

而且眼见这地方又深又阔,不知要寻多久,人手多多益善。至于寻到了之后怎么样,我相信以文飞的老谋深算,一定自有安排。

其实这样的粗活,他完全可以不必亲自前来——越彤就更不必来了。以他们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还用得着亲自出马?

可是问题在于,这两个人,都十分多疑。既信不过对方,也信不过属下。剑仙遗宝实在太有诱惑力了,为了这个,夫妻可以反目,属下也可能背叛。

所以得亲自上阵,而且夫妻都一同来了。

果然众人拾柴火焰高——后来的这些人又带来了不少火把,可以看出有的就是在山间匆匆砍下来的树枝,缠上油布什么的点了起来,一股烟气,很呛。但是把地底也照得更亮了。那些人四处敲打,翻寻,挖掘,任何他们觉得不一样的东西,哪怕是发现了一块形状奇异的石头,都如获至宝。

这些人…

我看了师公一眼。

他们没有想过,要是来时的路被堵住了,该怎么办?或者,这地方如果塌了呢?也许不会所有人都葬身在此地,但大部分是逃不出去的。

不费吹灰之力,我和父亲的仇就能报了。

“累了?”师公问我。

我们靠坐在一起,我把头枕在他肩膀上。有人来来去去的。就从我们脚下头经过,有一个人个子很高,头顶都碰着我的脚底了。

“累就睡一会儿。”

我嗯了一声。

确实有点儿累了。

我迷迷糊糊的打了个盹,也不知道自己睡了多少时间。

说实话,我还有一段记忆是空白的——没有接续起来。

关于我留下的那两本册子,我全无印象。

那两本册子,应该是在百元居的时候写的。但是在我的记忆中,从我出了事之后,到我死去的那天,都没有写过。

我是在什么心情下写的那两本册子?

后来百元居被焚烧。父亲隐居起来,这册子又流落到了雷家堡——

总觉得有哪儿不对劲。

可到底是哪儿不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