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许诺的半斤酥糖若是换在从前,秦昭昭会从心底乐开花。可是吃过大白兔奶糖后,酥糖已不能再让她满足了。小孩子一失望马上就会哭闹,她哇哇大哭:“我不,我不要酥糖,我就是要大白兔奶糖。你为什么不是上海人?外公外婆为什么不住在上海?”

她在妈妈面前又哭又闹了好久,爸爸加班回来后,听过事情缘故,没好气地一瞪眼:“这么小的孩子心倒不小啊,还想妈妈是上海人,好买大白兔奶糖给你吃。别不知足了,再闹送你回乡下,给你大伯做女儿,让你酥糖都没得吃。”

秦昭昭的哭声这才偃旗息鼓了。她年纪虽小,却也明白相比大伯家的孩子她无疑是幸运的。能生活在城里,有花裙子穿有蝴蝶结戴有酥糖吃,堂哥堂姐们都很羡慕她.就如同她羡慕乔穆一样。她换不到乔穆那个位置,可别惹得爸爸生气之下把她放到堂哥姐们的位置去了。

多年以后,长大的秦昭昭在某本书上偶尔读到一段话: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或拂帘幌坠茵席之上;或关篱墙落粪溷之中…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掩卷之余,她一直想着最后那句: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是呀,因果竟在何处?为什么有的人是幸运的坠茵席者?有的人是不幸的落粪溷者?命运究竟是怎么来的?冥冥中由谁在安排与决定?

没有答案,关于命运的由来,是人类史上几千年来始终悬而不决的千古疑题。

知道爸爸妈妈不可能会买大白兔奶糖给她吃,那张大白兔奶糖的糖纸从此成了秦昭昭的宝贝,在她收藏的糖纸中是至高无上的王者地位。

那时班上的小女生都收藏糖纸,经常一起互相比较欣赏,看谁收藏的精品糖纸多。秦昭昭这张大白兔奶糖的糖纸一亮相就把她们都镇住了,赢来许许多多道艳羡的目光。

可是招人艳羡并非什么好事,有道是“匹夫无罪,怀壁其罪”,秦昭昭有一张这么宝贝的糖纸,被班上的小班长,一个名叫夏琴的女生看中了。她要用五张玻璃糖纸跟秦昭昭换,秦昭昭当然不肯。于是夏琴就利用小班长的权力,联合全班的女生都不要再跟她玩了。

那个时候的小孩子比较厉害,因为从小就是一大群孩子在一起玩,玩耍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按孩子们不同的个人能力进化出了领导者,也就是所谓的孩子王。他们一般都胆子大脑子活主意多,孩子们都愿意听他们的,否则那么多人意见各异根本玩不到一块去。

夏琴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王,班上的女生们都听她的,她说不要跟谁玩了大家就都同仇共忾地不跟谁玩了。秦昭昭就因为那张糖纸被她们联合起来孤立了。下课后,再没有人叫她一起去跳橡皮筋、丢沙包、踢毽子什么的。她好孤单,好委屈。捱了三天后,终于捱不住了,主动拿着大白兔奶糖的糖纸去和夏琴交换。换来五张并不喜欢的玻璃糖纸,也换来天下太平。

不得已失去了心爱的糖纸,小小的秦昭昭难过极了,那个年龄的她还不懂得何谓忍痛割爱,只知道失去自己心爱的东西会好难过好难过。

4

小学一年级的下学期,学校组织了一次春游,老师要求学生们带上干粮和水,准备在郊外野餐。

一年级新生是头回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都开心地跑回家找爸爸妈妈准备野餐吃的东西。很多孩子趁此机会提要求,想要那些平时想吃却吃不到的好吃的。比如秦昭昭,她就希望妈妈能够买块面包或是蛋糕给她带去吃。

当时在长机地区,充饥的面点一般是包子馒头花卷等。馒头和花卷当时卖一毛钱一个,糖包子卖一毛二,肉包子则要卖到一毛七。除此外比较高级的面点是论斤卖的鸡蛋糕,黄澄澄软绵绵的鸡蛋糕又香又好吃,秦昭昭很喜欢吃,可是家里却很少买。偶尔买上半斤,妈妈一次只会给她吃一个,最多两个,实在太不过瘾了。年幼的她为此曾煞有介事地想:等我长大了赚工资了,我要买好多好多鸡蛋糕,敞开肚皮吃个够。

后来长机地区开始卖新兴起来的洋糕点面包和蛋糕。面包要卖五毛钱一个,而且看起来又大又圆的一个面包,其实吃起来根本不管饱,吃上一个感觉跟没吃一样。而四四方方一小块抹了一层白奶油的蛋糕更贵,比面包还要小却卖一块钱。精打细算的大人们过日子是绝不会花钱买这些玩意来填肚子,觉得物非所值。

但孩子们却很馋这些玩意儿,面包和蛋糕好香好香啊!像秦昭昭每次看见买面包蛋糕的小推车过来了,总会站在一旁深呼吸,吃不到嘴里,多吸几口香气也是好的。

有一次小丹姐姐来买蛋糕吃。小丹姐姐的二哥,十七岁的小钢哥哥去年高中毕业后赶上最后一批顶替政策,顶了他妈妈的工作岗位进长机厂做学徒工。每个月有几十块钱工资可拿后,因为年轻,手头大方,他经常一块两块地给妹妹零花钱。在几分钱就能买到零食吃的年代,手里有几块钱可花的孩子简直就是小富翁。秦昭昭为此非常羡慕她,且不切实际地幻想小钢哥哥要是自己的哥哥就好了。

看见小丹姐姐买了一块蛋糕,秦昭昭实在忍不住,可怜兮兮地朝她伸出一只小手:“小丹姐姐,给我吃一点好吗?一点点就够了。”

因为钱来得容易,也因为小丹姐姐一向不小气,她很大方地掰了一角蛋糕给秦昭昭吃。

这是秦昭昭第一次吃蛋糕,她觉得比馒头包子花卷要好吃多了,也比鸡蛋糕要好吃多了。它也是用面粉做的,可是为什么它就这么糯软香甜呢?秦昭昭真希望自己可以天天吃蛋糕,不吃馒头包子花卷了。天天吃当然不可能,能够偶尔吃上一次也就满足心意了。所以她向妈妈提要求,妈妈满足了她的心愿,买了两个包子后再给她买上一块小蛋糕,让她心满意足地出发了。

当天的春游野餐,大家带的东西都大同小异,充饥面点不外是馒头包子鸡蛋糕等,零食不外乎是水果糖果丹皮酸梅粉无花果之类的大众零食。那时候,家家户户的孩子们都是吃这些东西长大的。

只有一年(2)班的一个小男生带的东西与众不同。他爸爸是厂供销科的干部,经常出差,也经常带回各地特产。那天他很神气地带了一瓶包装很漂亮的芒果罐头,比厂商店那些简陋玻璃瓶装的水果罐头要高级多了,轰动他们整个班。那时罐头本来就是一般人家很少买来吃的奢侈品,更何况这个芒果罐头。原产热带的芒果在长机这个半城半乡的地方有几个人见识过?更别提一帮才六七岁大还没见过什么世面的的小屁孩们了。他们班的男生们一下就把他给围住了,七嘴八舌地一起乱嚷:“左志兵给我吃一点,左志兵给我吃一点。”

乱哄哄的人群中,那个左志兵的声音神气之极地传出来:“都别吵都别吵,罐头还没打开呢。”

罐头是请老师帮忙打开的,左志兵很慷慨地请老师吃第一口,老师也没跟他客气。长机子弟学校的老师大都不是什么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而是厂里一些读过初中或高中的职工家属代为授课。她们见过的世面也少,也是头一回有机会尝尝芒果罐头的味道,当然不会假客气地错过。

那位老师吃了她四十多年人生中的第一口芒果罐头后,不无感慨地说:“现在的小孩子真幸福,小小年纪就有这些好东西吃。”

左志兵那瓶芒果罐头根本不够分那么多人吃,只能由他决定给谁吃不给谁吃。他优先照顾和他关系好的同学,很神气地逐一点名:某某,给你吃一口。某某某,给你吃一口…

被他点到名的孩子欣喜万分,没被他点到名的孩子没精打采。秦昭昭一直站在旁边看,她和左志兵不是一个班的,也不是很熟,不可能会有她的份,但她就是舍不得走开。

一罐罐头很快就分食完了,空罐头瓶也被老师要了去,说是装茶叶很好。秦昭昭咽着口水走开,吃着奶油蛋糕时都感觉没那么香甜,因为她的心思又被芒果占据了。唉,为什么她爸爸不是供销科的干部呢?如果是该多好呀!那样她就也有芒果罐头可吃了。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因为嘴馋,秦昭昭开始学会撒谎骗钱。

因为上学了,有时候需要买铅笔橡皮或作业本,爸爸妈妈会给她钱让她自己去买。几次三番后,她无师自通地琢磨出如何向父母撒谎骗钱。比如把铅笔藏起来,只说弄丢了要另买新的,要到钱后就可以拿去买零食吃了。所以,她经常“丢”笔,或是“丢”橡皮,骗钱去买零食吃。

买得最多的是酸梅粉,五分钱一袋,里面装着一把小勺子,舀着粉末放进嘴里含着吃,一种酸酸甜甜的味道就在嘴里化开了。当时的男生女生几乎都喜欢吃这个,每天几包几包地买。不仅因为便宜又好吃,还因为每袋里面装着的小勺子是不同的。有着各种颜色、各种形状,和收集糖纸一样,大家热衷于收集这些小勺子。好朋友之间常常互通有无:“这种形状的勺子我有两把,给你一把,我们是好朋友嘛。”

秦昭昭班上有个小男生,曾经为了收集不同兵器造型的小粉勺,大胆地偷了家里两块钱,全部买了酸梅粉,足有几十小包。结果被他爸爸打得鬼哭狼嚎。更惨的是,他还没来得及开封的酸梅粉又全部被拿去小卖部退掉了。可谓是白白挨了一顿打,啥也没捞着。

当时小卖部里最贵的零食是麦丽素,漂亮的红色包装袋,一包要卖一块钱。一块钱啊,可以买一百颗棱角糖,可以买二十包酸梅粉,秦昭昭绞尽脑汁骗来的五分一毛根本买不起,只能空看着它想像是何等美味。

后来,坐在前排的女生家里开了小卖部。她有次带包麦丽素来学校吃,分了几颗给几个要好的同学吃,秦昭昭有幸得了一颗。这颗黑呼呼的小糖球看着虽然不咋的,可吃到嘴里后那叫一个好吃呀。她只觉不过瘾,但人家不可能再给她吃了。她决定以后骗来的钱都存起来,一定要存够一块后自己去买一包来吃个痛快。

秦昭昭为此“丢”东西的频率更高了,妈妈终于起了疑心:“怎么又丢了?你这个月丢了几次铅笔了?”

到底还是小孩子,妈妈一反问就紧张了,涨红着小脸蛋结结巴巴答不上话,一付作贼心虚的样子。妈妈顿时就明白了:“我给你的钱你是不是根本没买铅笔橡皮,而是乱花掉了?”

被拆穿了,秦昭昭顶不住,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小孩子骗钱在大人眼中是很严重的过错,一向和蔼的妈妈也板起面孔打了她的屁股,打过后还罚她写了一百遍“我以后再也不敢撒谎骗钱了”。

她才上小学二年级,这句话中很多生字都还不会写,依葫芦画瓢地一笔一划跟着描,一百遍写下来几乎写得手抽筋。好痛苦哇,比挨打还要痛苦。

被妈妈打过和罚过后,秦昭昭再也不敢撒谎骗钱买东西吃了。

而秦妈妈也因此意识到小孩子渐渐长大了,有自己的渴望与需求,完全不给零花钱是不行的,只会逼着她想方设法去弄钱。深思熟虑后,她和女儿约定,只要考试考了一百分,就奖励她五分钱。

物质奖励的效果非常明显,秦昭昭为了“赚钱”而努力学习,经常拿着一百分的考卷回家领赏金。有时候她甚至会嫌学校的考试次数不够多,影响她“赚钱”。

终于存够了一块钱,大大小小的一堆硬币与纸币,一分的、两分的、五分的、一毛的、两毛的…她细致地一一叠好,攥在手心里兴冲冲地冲去厂商店买麦丽素。

在厂商店门口,她迎面遇见来帮爸爸买烟的乔穆。他身上穿着一套簇新的海军衫,脚上蹬着一双锃亮的小皮鞋,浑身上下,从头发丝到指甲缝都干干净净。他真不像是长机地区的孩子,这里的孩子一百个加起来也没他一个干净,更没他洋气。商店里几个售货的阿姨一看到他都笑着说:“哟,小上海人来了。”

秦昭昭和乔穆是同时进的商店,可是阿姨们仿佛都看不见她,全部热情有加地围着乔穆说话,还有人慷公家之慨地从糖果柜台里抓出几颗糖要塞给他。那些糖换了秦昭昭会迫不及待地接过来,但乔穆却毫不在乎地摇头谢绝,拿了烟就走。

秦昭昭好惋惜那几颗乔穆不要的糖,如果给她多好。可是阿姨们是不会给她吃的,乔穆一走就又放回柜台里去了。

5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开始学习写作文。

小学生的作文要求并不高,但对于一群才八九岁的孩子们来说却很为难。很多学生都不会写,绞尽脑汁也憋不出几个句子,于是都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抄作文书。

秦昭昭那时已经爱上了看小人书,并仗着识了几百字,还煞有介事地看起了爸爸借阅的章回小说,什么《薛仁贵征西》《薛丁山征东》之类,看得有趣时一个人在那哈哈大笑。可是她只会看不会写,作文课每每上得头痛万分,总对着摊开的作文本咬着铅笔头发呆。所以她也和同学们一样,小小年纪就当起了文抄公,每次的作文都找小学生作文书上大同小异的文章抄,以此蒙混过关。

有道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她蒙了语文老师几回后,有次露了馅。那次的作文题目是《节日的晚上》,当时是过中秋节,老师要求学生们写这个。她回家翻出一本作文书,找到一篇写节日夜晚的文章,提笔就照抄:“正月十五的晚上…”

可怜秦昭昭那时年纪小,根本弄不清这些节日的农历日子是什么几月初几,所以头一笔就露了馅还犹不自知,照交上去给老师批改。结果可想而知,语文老师用了整节作文课来批评她,挨训挨得眼泪汪汪。

过后没多久,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去公园参观菊展。语文老师要求学生们观菊展后要写篇作文,还要求带上纸笔,看菊花时把菊花的形态记录下来。

秦昭昭之前抄作文被抓了反面典型,被老师批评了,让她很难过。因为这个年纪的小学生很在乎老师对自己的看法,都希望老师能够喜欢自己,就算不喜欢至少也不要讨厌。上一回被老师批评,她很怕老师会从此讨厌她。所以这一回她想将功补过,于是特别听话,老师怎么说她就怎么做,极力要在老师面前良好表现。观菊展那天,她按老师的吩咐拿着纸和笔在公园里边走边看边写,把她喜欢的菊花什么形状什么颜色记得一清二楚。回家后整理一下,居然写了两页纸的一篇作文出来。

在刚开始学写作文的小学三年级,小学生们最多写上一页纸就算长篇了。秦昭昭写了两页,光这页数就让语文老师激动了一把。再细细一看她还写得很认真,把公园里最受欢迎的一盆金菊花的形态颜色描写得很到位,仅此一点她能肯定这篇作文不是抄来的。

当时那篇作文具体是怎么描写来着,秦昭昭如今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语文老师那天来上课时特别高兴,又用了整节作文课的时间表扬她。这也算是在哪里跌倒又在哪里爬起来,她心里那个得意呀!小胸脯挺得高高的,小脸蛋满是光彩。

小学四年级的六一儿童节,市教育局搞了一场小学生文艺汇演。长机子弟学校也有一个合唱节目参加演出,秦昭昭光荣地被选为合唱组中的一员。她兴奋极了,因为之前的六一儿童节都只是在学校的小操场上表演,而现在要去市里大礼堂的舞台上唱歌了。

校方对这次去市里演出很重视,要给合唱组的学生们统一服装效果。以前每次学校搞活动,统一服装效果就是让学生们都穿同样颜色的衣服。比如男生一律白衬衫蓝裤子,女生一律白衬衫红裙子,谁要是没有相应颜色的衣服就去想办法借。可是借来的衣服有款式不同和颜色深浅之分,不能达到完全的统一效果。所以这一次,学校决定让合唱组每人交二十块钱,统一做成一模一样的白衬衫和蓝背带裤或蓝背带裙。至于鞋子,就全部穿成黑色的皮鞋。

学校在服装方面的要求,孩子们回到家照本宣科地向父母要求。二十块钱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在长机厂普通工人的月工资才一百来块钱。故此秦昭昭的爸爸一听就皱眉头:“这套衣服也太贵了!还要穿黑色的皮鞋,那整套行头还不得要花上四五十。咱不买,别去了。”

秦昭昭马上就哭了,眼泪一串串地往下掉:“我不,我要去,我就是要去。”

在最任性的小时候,秦昭昭的口头禅总是老三篇“我不,我要,我就是要”,每每还会配合哭声以壮声势。

秦爸爸没好声气:“哭什么哭?你爷爷还在医院住院呢,哪有闲钱给你买新衣服新鞋子去参加表演。”

乡下的爷爷已经病了有些日子了,年纪大了百病缠身,前阵子叔叔伯伯们特意送他进城看病,因为城里的医疗条件比乡下要强。秦爸爸作为家族中唯一一个城里人,进城后自然是事事由他张罗。爷爷在市医院住了半个月的院,全是秦爸爸掏的医疗费。平时老父亲住在乡下,他能尽孝的时间少,全是由兄弟们照应。现在父亲进城治病,他当然要掏这笔钱了。

住院花了不少钱,这让秦爸爸和秦妈妈都眉头深锁。钱难赚,花起来却不经花。两口子的工资加在一块也才两百来块,日子过得并不宽裕。但对于乡下赤贫的亲人们来说,他们是吃国家粮的城市工人,再怎么艰难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些苦处根本没法说。只能尽量精打细算地过日子,能省则省,不乱花一分钱。

花四五十块钱置一身昂贵行头让女儿去市大礼堂站几分钟唱一首歌,在秦爸爸看来未免太华而不实,他不想花这个钱。秦妈妈欲言又止,终究什么也没说。

眼看去市大礼堂表演的机会要泡汤,秦昭昭好伤心啊!哭得晚饭都没有吃,小小的孩子在心愿不能实现时,除了哭以外又能做什么呢?眼泪既是她渲泻委屈的渠道亦是她赖以打动父母的武器。秦妈妈终于还是被她哭得心软了,第二天给了她二十块钱去交服装费。至于黑色皮鞋就没有再花钱买,而是想办法替她借了一双。

表演节目那天,秦昭昭是光荣的领唱,她穿着崭新的白衬衫和蓝背带裙站在舞台中央,小脸蛋上涂着两块胭脂红,愈发显出一张苹果般红润的娃娃脸。一束灯光打在她身上,台下所有观众都看着她。她有些紧张地开口唱起来:

“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处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荡漾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起初因为紧张,声音有点涩,但唱着唱着就放开了,清脆明亮的童音带着纯银般的质感响彻大礼堂,掌声四起。

这是小学时代秦昭昭最荣耀的一天。

长机子弟学校的这个合唱节目拿到了团体节目的二等奖。团体一等奖让市实验小学的舞蹈队捧走了,个人节目的一等奖也是实验小学的学生拿了,他就是乔穆,表演的节目是电子琴独奏。弹得那叫一个行云流水,十根手指灵活如蝶般在黑白琴键上来回舞动着,赢得全场观众掌声如雷。

获奖的节目当场颁奖,小演员们一个个轮流上台领奖。秦昭昭代表长机子校合唱组去领了一张奖状和一摞软皮抄笔记本,封面上盖着一个红色的“奖”字印章,合唱队的队员们将人手一本。团体一等奖是每人一本硬皮抄笔记本,个人一等奖除了硬皮抄笔记本外还多发一支漂亮的钢笔。

领了奖的小演员们在台上站成一排,准备合影留念。乔穆捧着他的奖状和奖品站在秦昭昭旁边的旁边,他手里的奖品每一样她都好喜欢,羡慕的目光频频看向他。看到那张奖状时,她突然发现,乔穆的名字竟是一个她从没见过的“穆”字,以前她还一直以为是木头的“木”呢。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学校里无论男生或女生,几乎都迷上了同一部动画片——《圣斗士星矢》。

秦昭昭也不例外,每天傍晚守着电视机看《圣斗士星矢》,六点准时开播一集,只有短短的十五分钟,片尾曲却总是在剧情最紧张刺激的时候响起来,实在很吊人胃口。第二天到了学校,男生们喜欢聚在一起模仿天马流星拳、庐山升龙霸等等;女生们则叽叽喳喳着扎堆儿讨论雅典娜和希露达谁更漂亮,还有十二黄金圣斗士哪个是自己的最爱。

《圣斗士星矢》这部动画片中,十二黄金圣斗士绝对是最喧宾夺主的配角。在黄金十二宫篇没播出之前,孩子们对星矢、紫龙、冰河、一辉和阿瞬五位主人公忠心耿耿。可是十二位黄金圣斗士一亮相,不知多少小观众变了心,尤其是女生们。无他,只因黄金圣斗士们实在是个个都太有魅力了。温文尔雅的穆;完美飘逸的沙加;冷傲却不乏温情的卡妙;邪恶与善良交织的撒加;还有米罗的酷帅、修罗的狂傲、阿鲁迪巴的刚毅、艾俄里斯的忠诚与艾奥里亚的勇敢…每个人物都那么个性鲜明、独一无二。怎么能怪一帮小女生们不我为“黄金圣斗士”狂?

《圣斗士》系列如今已被誉为日本动漫的经典之作,虽然严格说来,它总体的故事情节老套单调,并无出采之处。但气势恢宏的战斗场面;华丽精美的人物造型;个性鲜明的角色塑造;血肉丰满的感情刻画;赋予了这个故事经久不衰的吸引力,二十年来,它始终拥有圣迷无数。

当时小女生们在一起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是,谁是十二黄金圣斗士中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呼声最高的是白羊座黄金圣斗士穆和处女黄金圣斗士沙加。

穆和沙加是女生们公认的最帅的两位黄金圣斗士,虽然双鱼座的阿布罗狄有着“最美貌的黄金圣斗士”之称,但因为他代表着邪恶的一方,所以受欢迎程度远远不及穆和沙加。班上的女生几乎不是偏爱穆就是偏爱沙加。秦昭昭是拥穆派,她好喜欢动画片里那个温文尔雅的穆先生,喜欢到了零花钱不再用来买吃的,而是一张又一张地买圣斗士不干胶贴画。班上的女生们也大都是如此。

夏琴也喜欢穆,热衷于收集每一张有穆的不干胶贴画,谁买的新贴画中如果有哪张穆的画纸是她所没有的,百分百会被她要走,哪怕已经贴上了笔记本也要撕下来。因为她在班上的“女王”地位,女生们再舍不得也要给她。

秦昭昭已经吸取之前大白兔糖纸的教训,从不把自己的圣斗士不干胶贴画带到班上去,吃了一次亏还是学会乖了。她的零用钱有限,买到手的不干胶贴画本就不多,再被别人要了去自己岂不是更加没有了。

当时的不干胶贴画分大张和小张两种,小张二毛钱一张,大张则要五毛。五毛的贴画画面大一点,人物也清晰一些,秦昭昭宁缺勿滥,总是存够了五毛钱就去买一张大的。然后一张张小心地撕下来,贴在笔记本里慢慢欣赏。

有一天中午放学回家吃饭,秦爸爸刚好从街上回来,他把秦昭昭叫进屋,拿起一本旧杂志翻给她看:“我给你买了一样东西。”

买什么东西了?秦昭昭不明所以然地看着爸爸翻旧杂志,他翻了一遍,又翻了一遍:“咦,我明明夹在这里面的,怎么没有了。”

翻第三遍时,杂志内页里终于露出一张圣斗士的大贴画。秦爸爸拿出来递给女儿:“喏,我在街上看见卖这个顺便给你买了一张,以后要听话啊。”

爸爸居然不声不响给她买了一张圣斗士贴画,秦昭昭好意外。她不知道爸爸是几时把她的喜好默默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并且主动为她买了一张。街上像这种卖不干胶贴画的小摊多半都是一群小孩子围着,想像一下一位三四十岁年纪的大人也夹在中间挑贴画…她的心突然间就好柔软好柔软,拼命点头:“爸爸,我以后会听话。”

以前秦昭昭不喜欢爸爸喜欢妈妈,因为觉得爸爸对她不好,动不动就骂她或打她。小时候她不敢反抗,渐渐长大,虽然明的还是不敢反抗,暗里却总是对他发阴脾气,一不高兴就不理他,他跟她说话也假装没听见。可是这张不干胶贴画,让她明白了爸爸其实是疼爱她的。当时整颗心突然间变得好柔软好柔软的感觉,后来她才明白那种感觉叫“感动”。

这张圣斗士的贴画,秦昭昭都舍不得撕下来贴了,就那样始终一张完整地收着。每次看到它,心里总觉得很温暖。

夏琴收集了无数张穆的不干胶贴画后,在班上宣布了一个重大发现:“你们有没有觉得,住在‘中南海’的那个小上海人乔穆跟动画片里的穆好像呢,而且他们的名字都是同一个字呢。”

很像吗?一干好奇的小女生们为此三五结伴地找去‘中南海’看乔穆。他也长大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被母亲管得死死的,时常会下楼在‘中南海’的院子里练习骑单车。

小女生们看过他后都纷纷认同:“真是好像呢。”

其实乔穆怎么会像动画片中的白羊座黄金圣斗士穆呢?穆在圣剧中的第一次出场可谓令人惊艳,帕米尔的雪域冰原上,那道遗世而独立的身影,令人自然而然地想到四个字——神仙中人。穆,不是神仙,胜似神仙。一头淡紫色的长发,一双浅绿色的眼睛,眉间两点朱砂痣,愈发衬出他风神如玉。所谓神仙中人也莫过如此吧!这样精致而唯美的穆,只有存在于动画的虚幻世界中,人间哪得几回闻?

她们之所以会觉得乔穆像穆,是因为他是一个干干净净斯斯文文的小男孩,那种干净斯文类似穆的温文尔雅。秦昭昭夹在人群中,对着不远处的乔穆左看右看,也觉得越看越像。

乔穆在院子里团团转圈地骑着单车,丝毫不觉门口几个小女生在朝他指指点点。最后胆大的夏琴恶作剧地扬声叫起来:“穆,穆,穆…”

乔穆停住车子一脸迷惑地朝她们看过来,显然他搞不清楚她们究竟是不是在叫他,半张着嘴也不知该不该应。他那付迷惑茫然的表情很好玩,几个小女生都忍不住笑了,夏琴一边笑一边叫得更大声:“穆,穆,穆…”

三楼的阳台上,乔穆的妈妈穆兰闻声走出来,眼睛往楼下一扫,马上就叫儿子上楼。他很听话地上去了,夏琴很扫兴地叹口气:“就走了,真没劲。”

后来她们又去过几次‘中南海’,却很难再看到乔穆在楼下骑单车,偶尔在,也有他妈妈在一旁陪着。穆兰在场,最胆大的夏琴也不敢造次,老老实实地领着几个女生掉头走人。

动画片中黄金圣斗士版的穆离她们很遥远,现实中凡人版的穆看似近在咫尺,其实,也很遥远。

6

小学六年级的那个冬天特别冷,天一冷秦昭昭就不想出门去上课,想躺在被窝里睡懒觉,于是隔三差五装肚子痛不去上学。

有一天她又装病,舒舒服服地在厚棉被里睡了一个懒觉醒来后,听到外屋的妈妈和小丹姐姐的妈妈周大妈正在谈着她。

是周大妈先问起来的:“你家昭昭今天又没去上学呀?”

“是呀,最近也不知怎么回事,老是说肚子痛,该不是闹蛔虫吧。”

“这么大了还闹什么蛔虫啊,没准是要做大人了。”

秦妈妈似是吃了一惊:“不会这么快吧,她还没满十二周岁呢,就要做大人了?我那时候十六岁了才做大人。”

“现在的小孩跟以前怎么一样,你小时候吃什么,她们小时候吃什么,早熟一点也很正常。”

秦昭昭刚刚睡醒,迷迷糊糊地听了几耳朵外屋的谈话,听得不甚明白,也没往心里去。第二天去上学时,刚进校门,前面台阶上正走着的班主任吕老师偶一回顾看见了她,扬声问道:“秦昭昭,你的病好了?”

秦昭昭突然就想起了昨天听来的话,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吕老师,我妈妈说我没病,她说我是要做大人了。”

长机子校和家属区一样,也是依着一个小山坡建的。进门就是一排长而高的台阶,上完台阶是一个大操场,操场再上去十来层台阶后,左右两边各有两排教室。左边教室属于厂小学的学生,右边教室属于厂技校的学生。

吕老师问秦昭昭话的时候,她已经走到台阶最上端去了,而秦昭昭刚迈上台阶。因为距离较远,所以一个扬声问,一个扬声答,声音都不小。

秦昭昭的话刚一出口,台阶上端的吕老师就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了,而台阶上正走着的几个十七八岁的技校学生,无论男生女生也都纷纷掩嘴而笑。

秦昭昭不明白自己的话何以这么惹人发笑?一直到她送作业本去老师办公室时,吕老师见了她还要笑,并且整个办公室的七八位老师都看着她笑,显然都明白了她刚才闹的笑话。可是她想破头,也想不出自己说的那句话哪里好笑了。

吕老师收下她的作业本后,忍笑告诉她:“秦昭昭,以后要做大人了这种话不要那么大声对人说。”

秦昭昭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带着满腹疑惑回家问妈妈,妈妈听完一脸哭笑不得:“你这傻孩子。”

可她到底怎么傻了?妈妈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这是小学时代秦昭昭心头最大的疑惑,一直到上初中后才渐渐知晓了自己当初傻在哪里。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因为小学即将毕业,班上的同学们都互赠明信片留念。明信片一套要卖好几块钱,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便宜。而这一年里,秦昭昭乡下的爷爷奶奶先后去世了,他们一家人两次回乡奔丧花了不少钱。几个月来,妈妈买菜总买便宜的青菜,她原本就不多的零花钱也因此更加紧张,她没有太多钱买明信片去送人。

但她不送明信片给别人,别人却会送给她,收了人家的怎么能不回赠一张呢?她硬着头皮找妈妈要钱买明信片,嗫嗫嚅嚅:“好几个同学都送了给我,我不能不送一张给她们的。”

秦妈妈听完很久没吭声,当秦昭昭还以为没有希望了时,妈妈却默默地掏了五块钱递给她。她喜出望外地拿着有生以来第一笔巨款和几个女同学一起进城买明信片。

十字路口最繁华的百货商店旁边,有一排小摊专卖明信片不干胶贴画发夹头花电子表等学生们喜欢的小玩意儿。正值星期天,每个小摊面前都围满了学生,秦昭昭和同伴们也各自挤进去挑选明信片。

形形□的明信片中,以小虎队的套装明信片卖得最好。这三个青春无敌的大男孩彼时作为第一支由学生组成的组合乐队,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红透了全亚洲,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青春偶像时代,赢得了无数青少年的喜爱与迷恋。他们的歌声几乎陪伴了秦昭昭整个小学时代。学校很多同学都超喜欢他们的成名曲《青苹果乐园》,秦昭昭更中意那首《彩色天空彩色梦》——彩色的天空,彩色的梦想,听这首歌时,眼前的世界仿佛都变得缤纷无比。

班上有同学买了小虎队的磁带,秦昭昭曾经借回家听过。她家没有录音机,是拿到邻居李伯伯家去放的。李伯伯家的录音机可是宝贝,他不让小孩子碰,亲自守在一旁放磁带,放完A面换B面。秦昭昭坐在他家的小板凳上入迷地听完了整盒磁带。听完还想再听一遍,可是不好意思再麻烦李伯伯了。倒是李伯伯主动又翻了一面继续放:“这盒歌带是挺好听的。”

秦昭昭心花怒放,那天她在李伯伯家听磁带一直听到妈妈来叫她回家吃饭为止。

把一溜小摊看遍,秦昭昭精心挑了两套明信片,一套小虎队的,一套圣斗士的,正好五块钱。付了钱要走时,一转眼又看到角落里摆着一套翁美玲的明信片。她曾经喜欢过的俏黄蓉已经在几年前香消玉殒了,但她还记得她,尤其记得幼时曾“梳妆打扮”扮过她饰演的黄蓉。拿起那套明信片看了看,都是翁美玲在《射雕英雄传》中的经典剧照,定格着她最娇俏最风光的时刻。她很想也买下来,却没有钱了。

想要,却没钱买,怎么办?鬼使神差地,秦昭昭溜眼看了看摊主,他正低头找钱给别人,丝毫没有注意到她。她手里捏紧那套明信片,下意识地挪动脚步朝外走,一步,两步,三步,四步…走出好几步后,她加快脚步跑起来,心脏咚咚咚,随着飞快的脚步一起飞快地跳动,几乎要跳出喉咙。

那天秦昭昭是一口气跑回的长机。当时长机地区的人进城一般都不坐公交车,一来不方便,要走出偌大厂区到外面的大马路上才有车坐;二来来回还要花车费不划算。进城要么骑自行车,要么干脆抄小路走到城里去。秦昭昭是和几个同学一起走路进城的,结果一个人不告而别地先跑回来了。汗涔涔的手上捏着三套明信片,两套买的一套偷的,回到家喘了半天还没喘匀气息。

第二天在学校,同去的女生问起她昨天怎么一个人就不声不响先走了?她红着脸撒谎,说临时急着要上厕所就急急忙忙跑去找厕所了。上完厕所后找不到她们就自己先回来了。

秦昭昭有了三套明信片,每套有十张,足以回赠所以送过她明信片的同学。每套明信片她都为自己留下一张最喜欢的,小虎队那套留了一张最帅的合影;翁美玲那套留了一张最深入人心的俏黄蓉形象;圣斗士那套留了一张十二黄金圣斗的“全家福”;爱惜地收藏在一个铁皮饼干盒里。这个盒子是她的百宝箱,收藏着一切她眼中的宝贝。

夏琴是班上明信片收得最多的学生,她把收到的明信片在桌上一摊,整张课桌都摆满了,班主任老师走进来看了都讶异:“这么多人送明信片给你呀!”

她满脸骄傲的笑容:“大家都喜欢跟我玩,所以明信片就收得多了。”

但是明信片收得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收了人家的要还礼,收得多就得还得多。夏琴的父母也只是普通的车间工人,而且她母亲还因为身体原因长期病休,家境只能勉强用一般来形容,她也没有太多零花钱去买明信片。秦昭昭真替她发愁要怎么弄那么多明信片去回赠人家。

结果,夏琴果然就因为明信片而出事了。

和秦昭昭一样,夏琴没有足够的钱买明信片后也起意在小摊上偷。她胆子大,在这摊上偷一套得了手,被胜利冲晕了头脑,不赶紧走人,又跑去另一个摊子上偷。结果被摊主逮了个正着,他暴跳如雷地揪住她两个巴掌狠狠扇过去,说这几天他已经被偷走了好几套明信片,这些贼娃子不好好教训一下怎么行呢?

这时旁边的一位摊主也发现夏琴手里有套明信片是他摊上不翼而飞的那套,两位摊主同仇共忾地一起教训她。他们倒不再打骂她,而是用一根皮带把她绑在旁边的一棵树上示众,杀鸡给猴看,哪个贼娃娃再敢来偷东西,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路人一茬茬地停下来围着夏琴指指点点地看,她低低垂着头一直哭一直哭,平时的胆大霸道全部无影无踪。有路过的长机地区的人认出了她,指着说这不是厂里五车间那个夏师傅的女儿嘛。摊主一听高兴了:“你们认识她,正好,替我通知她家长来领女儿吧。这么小就学会偷东西,不好好教育教育可不行。”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带话的人一回到长机,不出一天功夫,整个长机厂家属区几乎家家户户都知道了厂五车间夏师傅的女儿在市里偷东西被抓,夏家丢人丢大了。夏师傅黑着一张脸进城把女儿领回家后,反锁着房门把她往死里揍了一顿,凄厉的哭声持续了好久。

夏家门口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秦昭昭也和一帮小孩子跑过去探头探脑。夏琴的哭声听得她心惊肉跳,想起自己也偷过明信片,幸好没被抓住,否则…她后怕得出了一身冷汗,

挨过父亲的一顿暴打之后,夏琴回到学校上学时,再不是以前那个神气活现的小女王了。她总是低着头不跟人说话,而班上的同学也基本不再主动跟她说话,因为家长们差不多都叮嘱过不要跟那个偷过东西的同学玩。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品行有污点的孩子接近,生怕他们会跟着学坏。

夏琴以前经常联合班上的女生孤立不听她的话的同学,比如秦昭昭,现在却轮到同学孤立她了。秦昭昭其实挺同情她,但她不敢表露出来,怎么可以同情一个做小偷的人呢?

1994年的夏天,秦昭昭从长机子弟学校小学毕业了。

她是长机子校最后一届毕业生中的一员,次年长机子校就关闭了。关闭的原因主要有二,一则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开始渐见成效,人口出生率的降低造成学生生源的逐渐减少,在长机子校就读的小学生一年少过一年;二来长机子校很多老师都不是师范毕业生,只有普通高中或初中的学历,教学能力比较薄弱;综合两方面的原因,市教育局决定关闭这所厂矿子弟小学。在校的小学生们都被分流去了附近几所公立小学。

长机子校的两排校舍从此闲置,学校正门和相连的长台阶随后不久还被推平了,成为一处厂职工集资建房的宅基地。建房时的打桩声、机器轰鸣声,取代了昔日童音朗朗的读书声。

童年的日子,就这样从时光的指缝里悄悄溜走了。

【第二卷 情窦初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