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人听得心里很高兴,抬眸见到珠帘外安容,笑道,“府里身份最尊贵的是世子爷和四姑娘,她可是太后的心尖肉,又有县主的封号,五姑娘可比不得。”

婆子连连称是,“四姑娘福缘深厚,能救太后一命,连萧国公府表少爷的亲都帮着退了,将来要是看中哪位贵家世子,去求太后赐婚,没有不应的。”

只不过太后身子骨不大好,谁知道撑不撑的到四姑娘有了意中人?要是太后驾鹤西去了,皇上还记得一个小小县主吗?

安容转了身,微微扬起头颅,让眼角的泪珠倒流回去,前世她能嫁给苏君泽,就是求的太后赐婚,她嫁进东钦侯府没一个月,太后便过世了。

太后过世,老太太和大夫人都是诰命夫人,要进宫送太后一程,原本老太太是递了帖子进宫,免了送行。

可是不知道为何,宫里没收,一定要老太太去送,那一天天气本来好好的,却忽然下起了雨,在大雨里一跪两个时辰,老太太回来便病倒了。

本来还算硬朗的身子骨,打那回起就一天不如一天,又因三叔,爹爹,大哥先后出事,老太太再抵不住打击,撒手人寰。

为什么宫里没有收请帖,就连苏君泽都说这不可能,不过是少去一个诰命夫人而已,宫里不会为了已经死了的太后得罪武安侯,他甚至怀疑请帖压根就没有送进宫。

安容的眼睛沉了下去,正好听到身后大夫人唤她,安容换了副笑脸,袅娜的打了帘子进去,福身请安,“给母亲请安。”

大夫人跟以往一样拉着她坐下,嘘寒问暖,而后叹道,“得了空,帮母亲去劝劝你大姐姐,她要是有你一半听话,母亲就心满意足了。”

安容被夸的脸颊微红,“我一直觉得大姐姐比我听话,她长的又漂亮,才情更是好,便是嫁给宣平侯世子都可以,却要她嫁给五少爷,确实委屈她了,昨儿不过就是一个意外,大家都不是故意的,不可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么?”

安容顿了顿道,“我和萧国公府表少爷定过亲都退了,大姐姐不过不想嫁而已…。”

大夫人知道她心肠软,和府里姐妹玩的好,不忍沈安芸受苦,可是她以诚待人,别人未必以诚待她。

“你和她情况不同,萧国公府表少爷性子冷,常年面具示人,容貌受损,你不愿意嫁给他情有可原,再者当初太后只是从中调解,你不愿意嫁,他也不是非娶你不可,这桩婚事才作了罢。”

当初太后把萧国公寻了去,只说安容胆小,萧湛那冷冽的性子,她见了都走不动路,做夫妻有些勉强,安容是她可心疼的,若是不妨碍两府交情,这亲事不妨作罢。

太后都这样说了,萧国公还能说什么,便同意了,太后才把老太太找了去。

安容上辈子怕萧湛,就是因为曾经退过他的亲,对他不满过,他虽然没说过什么,但安容心里犯嘀咕,见了他都是绕道走的。

上辈子安容从没有后悔过,这辈子心里还真有三分悔意,但是一想到他对清颜的疼爱,安容就不后悔了。

大夫人见安容有些走神,拍了拍她的手道,“我听说那日你摔倒就是因为大姑娘打趣你,说给你定亲吓的,太后能给你退一次亲,却不会一直帮你,你也过了十四岁了,大家闺秀大多及笄就出嫁,我出门做客,倒是有不少夫人想求娶你,老太太好几次叫我留心,我都不敢应,又怕生生耽搁了你,没法跟你爹交代。”

安容脸颊飞霞,心里却在冷笑,阮妈妈忠心于她,会不知道她倾慕苏君泽?

前世爱的那么深,最后除了苦笑得到了什么,她这辈子都没有嫁人的打算,可是她知道,这不可能。

“羞死人了,母亲就知道打趣我,我去给祖母请安,”安容声音弱如蚊蝇哼。

说完,转身便逃。

她可不能把话随便丢出去,到时候可就没有反悔的机会了。

大夫人看着安容跑远,眼神渐渐冷了下去。

“夫人,您也太疼四姑娘了,自古儿女的亲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么能事事顺着她呢,”王妈妈奉茶过来道。

大夫人轻啜了一口,声音不冷不热道,“我嫁进来就是为了好好照顾他们兄妹,不得让他们受一星半点的委屈。”

屏风处,安容站在那里并没有走,而是整理裙摆,听到王妈妈和大夫人的话,心中冷笑更甚。

大夫人乃是她娘江氏的庶妹。

江氏生安容时难产过世。

建安伯,也就是安容的外祖父怜惜他们兄妹,有意把族中一个侄女嫁过来做填房。

周姨娘主动提出把女儿嫁过来。

建安伯觉得她们母女重情重义,就应了,还把周姨娘扶正做了建安伯夫人。

舅舅,表哥先后出事,侯爵落到周姨娘所出二老爷头上。

而武安侯府,嫡系就剩下大夫人所出的沈安孝,因年纪小,暂由二老爷继承爵位,等沈安孝长到十六岁,再把爵位还给他!

最后,不论是建安侯府还是武安侯府都是他们一家子的!

有些人活着,就妨碍了别人,该死。

这句话就像是阴霾围堵着安容的心,缠紧。

PS:求收藏,求推荐。

第二十三章 苛待

更新时间2014-12-6 9:12:12 字数:2447

 有些人活着,就妨碍了别人,该死。

这句话就像是阴霾围堵着安容的心,缠紧。

让她险些窒息。

“姑娘?”秋菊见安容的脸色骇然,轻唤了她一声。

安容冰冷的眼神一斜。

眼光如刀,胜过冷冽的寒风。

秋菊冷不丁的打了个哆嗦,背脊蹿过一阵寒意,恍惚间,又觉得自己看错了,温和待人的四姑娘怎么会有那样的气势呢?

再抬眸时。

安容眼神温和,嘴角的笑容更似春风。

真的看错了。

秋菊晃晃脑袋,低眉顺眼,亦步亦趋的紧随其后。

松鹤院,正屋。

安容迈步进去,没有跟往常一样见到老太太,眉头眨了两下,问丫鬟,“祖母去哪儿了?”

屋子里擦拭高几的小丫鬟忙道,“昨儿夜里老太太受了些凉,这会儿在里间歇息呢,怕过了病气给姑娘们,这两日不用来请安了。”

安容心微微疼,祖母真的年纪大了,迈步朝里间走去。

里屋,饶过富贵牡丹的屏风,安容就见到老太太倚靠在大迎枕上,孙妈妈在给她喂粥,老太太吃了一口,便摆摆手不吃了。

“老太太再用一些吧,好歹吃半碗,”孙妈妈有些焦急,吩咐红绸道,“快去看看,大夫来了没有。”

红绸刚转身,就见到了安容,忙福身行礼,“见过四姑娘。”

老太太正用帕子捂着嘴咳嗽呢,瞧见安容过来,忙摆摆手,让安容出去。

安容酸涩着鼻子,只有疼爱小辈的祖母才会不要她们侍疾。

老太太见安容眼眶红着,摆着的手就放了下来,心里暖洋洋的,“你这傻孩子,祖母不过是受了些伤寒,又不是什么大病,怎么哭起来了。”

老太太说着,心里也有些酸,到底年纪大了,身子骨大不如前了,不过是嫌炭火烧多了,胸口闷的慌,就开了半扇窗户,还用了屏风挡着,没想到就受了寒。

老太太见安容坐到一旁的绣墩上,这样乖巧的孙女儿,老太太舍不得轰,又怕她病了,回头心疼的还是她。

孙妈妈伺候了老太太几十年,最是了解老太太,便道,“四姑娘是孝顺老太太您呢,见您病了自然心里担心,一会儿大夫来瞧过,伺候您吃了药,四姑娘就会放心回去了。”

安容在一旁连连点头,老太太嗔看了她一眼,“合起伙来要我老婆子吃药呢。”

正说着,红绸就领着柳大夫进来了,柳大夫一身直辍,穿的很单薄,可面色红润,给人的感觉就是他走路过来,有些热了。

安容就羡慕道,“柳大夫的身子骨真好,你可得帮我祖母好好调理身子,最好是跟你一样,大冬日里穿这么淡薄都不怕冷。”

老太太哑然失笑,笑骂了一句,“净胡说,祖母怎么能跟柳大夫比,他可是习武之人,你还要祖母天天蹲马步吗?”

又望着柳大夫道,“她年纪小胡闹,柳大夫莫要放进心里去。”

柳大夫也是个妙人,捋着胡须笑,“四姑娘心念着您,有这样孝顺的孙女儿可是您的福气,要是四姑娘舍得老太太您跟我吃苦头,我还真愿意教您习武强身。”

安容满脸窘红,扭着绣帕道,“就非得习武么,就没有别的法子么?”

说完,像是下定了决心似的道,“不如我跟柳大夫您学医吧?”

柳大夫先是一怔,随即大笑,“这是怕我藏起医术不给老太太您用呢,要不您这孙女儿就给我做徒儿了?”

老太太有些想抚额,拿安容一点办法没有,“往后我这老婆子都不敢病了。”

安容坐在那里,一脸的忧伤,她是真想学医,可显然没人把她的话当真,全当是笑话听了,她怕再不把医术巩固下,过不多久就全还清颜了。

柳大夫看了安容两眼,眼睛闪了闪,莫非四姑娘真想学医,他想到了在琥珀苑,她眉飞色舞的样子,许是有了些成就感,心里对医术萌发了好奇,可是这样的好奇撑不了多久,更何况她是武安侯府嫡姑娘,要学的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不是医术。

柳大夫把脉过后道,“先吃两剂汤药,老太太的身子骨弱了些,不妨每日服用一颗养荣丸。”

养荣丸,乃济民堂的镇堂药丸,一两银子一粒,与柳记药铺是对头,安容有些钦佩柳大夫,竟然会推荐对手的药丸,是个医德高尚之人,难怪前世清颜对他是赞不绝口。

不过安容犹豫的却是另外一件事,又抬眸看了柳大夫两眼,手里的帕子扭捏了两下,似是下定了什么决心。

柳大夫去开药方,安容迈步走了过去,柳大夫打趣安容,“莫非四姑娘手里又有奇方?”

安容脸颊飞红,心道真是个小气的大夫,一点子小事这会儿还记得,不过她挺直了背脊,挑衅的看着他,“柳大夫还真的说对了,我手里头还真的有奇方。”

柳大夫一鄂,摸不准安容是成心的刺激他,还是真有,便把手里的笔递了过去,“四姑娘请开方子。”

安容也不扭捏,接了纸笔就唰唰的写起来,一旁的红袖轻唔了下唇,掩去一丝笑意,四姑娘给六姑娘开的药方子,把柳大夫震住了,四姑娘显然是打趣他的啊,他怎么当真了。

很快,安容就写完了,递给柳大夫,柳大夫看了两眼,眸光凝了起来,倒让一旁的红袖心生雾水了,难道四姑娘真的有奇方?

只听柳大夫颤抖着声音道,“真是奇方,四姑娘你?”

安容很得意,“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知道两个奇方不足为奇,我就想问问,我祖母的身子可能调理好?”

柳大夫忍住心潮澎湃,柳记药铺和济民堂斗了十几年,一直被他压一筹,要是有这张方子,绝对能让柳记药铺名声大噪。

柳大夫平复了下心情,大笑道,“老朽对四姑娘是甘拜下风了,有此药丸,老太太再活二三十年不是难事。”

“胡说,我祖母是要长命百岁的,”安容怒道。

柳大夫捋着胡须大笑,躺在床上的老太太心头一震,柳大夫跟她说过,她没几年好活头了,怎么会?

就听柳大夫问,“不知这药方?”

安容既然写给了他,就不藏着掖着了,“我用这方子入股,利润占一半,两成孝敬我祖母,另外三成送给顾家大姑娘,柳大夫可同意?”

柳大夫有一半的利润,他很吃惊,更让他吃惊的是她竟然一份利润也不要,孝敬给老太太他懂,可是给顾家大姑娘做什么?

“顾家大姑娘,顾清颜?”柳大夫不确定的问了一句。

安容点点头,柳大夫更不解了,“这方子与她有关系?”

安容犹豫了下,现在的清颜还在藏拙,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藏着,可她不能坏了她的事,便笑道,“若不是有她,我也不大可能得到这药方。”

越说柳大夫越糊涂,前几日闲聊时,还听铺子里的大夫说起顾家姑娘,大冬天洗衣服,又身子差,累晕倒了,言语之间对顾家主母这样苛待嫡女唏嘘不已。

第二十四章 账册

更新时间2014-12-7 9:12:11 字数:2380

 柳大夫忽然有些明白了,估计是四姑娘起了同情心,可也用不着送这样一份大同情吧,她可知道三成股意味着什么?

安容见他目露疑惑,有些挠额头,扯了个谎言,“书上写了,这方子乃是一位顾姓大夫所开,若是后世有缘人要用,心里务必念着顾家人之好,姓顾的,我就喜欢顾清颜,不给她给谁?”

柳大夫有些无言,四姑娘也太天真了吧,书上写的就信,还把大头让给她,做的好听点是心底仁厚,说的难听点,就是缺心眼,天生合适做大夫啊,病人没钱了,一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自己掏腰包把要钱垫上了。

可正是她信了,这方子才有机会到他手里来,不能不说四姑娘好心有好报。

不过安容傻,柳大夫不可能就这样听任她了,提出把另外五成股平分,安容也没什么意见,那点钱清颜还不会看在眼里,她只求心安而已。

柳大夫拿了方子,又去看了看老太太,老太太激动的问,“柳大夫方才所言可是真的?”

柳大夫神色有些凝重,叫老太太把心提了起来,却听柳大夫道,“四姑娘赠我奇方,一心盼望我不要藏着掖着,要是老太太您跟我学些强身健体的功夫,再配合雪荣丸,长命百岁不是问题。”

老太太心一松,笑的格外的慈和,“再有十年活头,我就心满意足了,可不敢奢望长命百岁。”

柳大夫捋着胡须大笑,手里的药方子攥的紧紧的,“明儿我就派人把雪荣丸送到府上,以后每月给您送一盒来。”

老太太眸光轻动,听柳大夫的话和神态,雪荣丸比养荣丸更好,那一粒最少也得一两银子啊,京都多少老太君会日日服用,其中的利润不言而喻,宛容那傻孩子,利润就这样给了她一个老婆子和个外人,老太太无奈的笑笑,向柳大夫道谢。

孙妈妈封了谢仪来,柳大夫拒绝道,“我可是得了四姑娘天大的好处,这谢仪可要不得。”

说完,还行了退礼,才拎着药箱子急急忙赶回去。

孙妈妈看柳大夫那兴奋的模样,忍不住笑道,“虽不知道那雪荣丸是个什么样,单瞧柳大夫这样急切,绝对差不了。”

安容迈步过来,有些脸红道,“祖母是不是也觉得我傻?”

老太太靠在大迎枕上,朝安容招了招手,安容忙坐了过去,老太太拍着她的手道,“傻人有傻福,你屋子里的书不是你娘留下的就是从府外面买回来的,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人的手,他们都没有你有福气,做人该厚道,可是也不用厚道成你这样。”

要是方子真好,连柳大夫都占不了五成股,到底是年纪轻,厚道惯了,“祖母不需要什么股,都给你留着,将来给你做陪嫁。”

安容脸颊绯红,“祖母,柳记药铺的股是安容孝敬您的,安容不要。”

像雪荣丸那样的方子,整整有一本,她全记在脑子里,清颜的药铺她有半成股,一年的分红足够她奢靡的活十年之久。

安容说着,瞅了孙妈妈一眼道,“祖母,您把孙妈妈借我用一用可行?”

孙妈妈忙道,“四姑娘有什么事吩咐一声就成了,哪用的上借字?”

安容微微低了头,“以前娘的陪嫁都是祖母帮我打理的,我要回去之后,交给阮妈妈管,下个月母亲过寿,三姐姐给我出了个主意,用黄金铸三十个寿字,我找阮妈妈拿钱,她说送舅舅不用送那么重的寿礼,可是昨晚又出了府把钱拿了回来,我才知道她竟然动用了铺子上应急的钱,祖母说过,除非不得已,应急的钱决不能动,安容怕再这样下去,娘留给我的陪嫁迟早会全被我败光了,原是想祖母您帮我看看的,可您病了,孙妈妈会看账,所以就想她帮我看看。”

三十个黄金寿字,府里的老爷给她祝寿都算是重礼了,安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给母亲过寿,送一个也足够了,难怪安容会这样大方,原来都是被人拾掇的。

老太太眼睛冷了起来,安容送给舅舅就没钱,后来却又有了,甚至还动用了铺子上应急的钱,这里面要是没点猫腻她会信?

老太太忍着怒气,温和的问安容,“你打算送什么寿礼给你母亲?”

安容低敛着声音道,“一个绣屏,昨儿才开始绣,母亲应该不会嫌弃我的寿礼比不上大姐姐她们吧?”

安容有些担忧,老太太拍拍她的手道,“只要用了心,一个绣屏比三十个黄金寿字更让你母亲高兴。”

安容的愁容一扫而尽,老太太吩咐孙妈妈看仔细些,又对安容道,“你年纪也不小了,等祖母身子好些了,就教你看账。”

安容皱陇了眉头,“看账啊,密密麻麻的字看的人头疼,祖母,要不我每天给您捏肩捶背,您帮我看账,或是让孙妈妈帮我看好不好?”

老太太也知道看账很烦,可也不至于烦到宁愿捏肩捶背的地步吧,这往后嫁了人,那些账全交给妈妈管,被人坑了都不知道,老太太硬起心肠,“先让孙妈妈帮你看些时日,回头就跟祖母学,不可再偷懒了,你母亲惯着你,该教的不教,将来出嫁做了当家主母,怎么管理下人?”

安容苦大仇深,望了望孙妈妈,想她帮着求情,孙妈妈侧过脸,当没看见,四姑娘这样子,自己帮着求情那是害她。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说话声,是沈安姒她们来了。

进来后,先是看了安容一眼,才福身行礼道,“我们怕打扰了祖母休息,没敢来,听说四妹妹来祖母这儿了,才知道祖母没有歇下,祖母身子没大碍吧?”

先解释为什么没来,又指责安容不该打扰祖母休息,安容动了动眉头,没有说话。

看着这么多孙女挤在屋子里,说话勾心斗角,偏安容傻乎乎的什么都不知道,老太太头真疼了,摆摆手道,“都出去玩吧。”

沈安玉暗扭了下帕子,四姐姐在屋子里一待半天,祖母都不嫌弃烦,她们一来,祖母就嫌弃了!

安容最听话,老太太叫她走,她就福身了,“祖母,你乖乖吃药,我和三姐姐她们出去了。”

安容出去后,吩咐夏荷道,“一会儿派丫鬟去前院拿账册。”

夏荷笑着点头,“奴婢记下了。”

沈安姒好奇的睁大了眼睛,“四妹妹,你拿什么账册?”

安容边走边道,“自然是我娘陪嫁铺子的账册了,这两年铺子被我折腾的差不多了,我在求祖母帮我救救它们呢,以后要节省点用度了。”

沈安玉脸色微变,沈安芙关切的看着她,“五妹妹怎么了?”

“没事,”沈安玉摇了摇头,心道这笨蛋,当年花了那么大的力气才拿到账册,竟然又乖乖的送回去了,可是账册…

第二十五章 选择

更新时间2014-12-8 9:12:11 字数:2443

 安容要拉她们出去玩,沈安姒眼珠子轻转,压低声音道,“我们就在松鹤院玩,一会儿宣平侯府肯定要派人来。”

安容心底微沉,她还真当她们是来看老太太的,原来是来看热闹的,“祖母病了,大姐姐的亲事母亲就可以做主。”

“娘说听祖母的,”沈安玉道。

安容冷笑一声,招人恨的事她就不做,丢给祖母,好叫大姐姐以后心里记恨祖母,她可真是会做人。

安容几个就在暖阁玩,老太太喝过药后,起床梳洗了一番,没一会儿宣平侯府就来人了。

大夫人领着宣平侯夫人进了松鹤院,一路上有说有笑。

几人透过张来的窗户,见到丫鬟抱着一架箜篌来,还有漆金托盘里,放着一件大红的斗篷。

沈安姒咯咯的笑着,“这宣平侯府莫不是想用箜篌做定亲信物吧,这可就好玩了,箜篌可是四妹妹你的。”

安容脸一红,要真是箜篌做信物,要是沈安芸还给她,这门亲事岂不是她的了,安容怒看着沈安姒,“我借给大姐姐的箜篌是独一无二的,损毁了就没有了,就算要还,也不用这一架!”

随即又捂嘴笑了,“别人定亲信物不是簪子就是手镯玉佩,能随身佩戴,大姐姐的箜篌,要是挂在腰间的话…。”

不但是安容,就是沈安姒几个也都捂着肚子笑,要用帕子打安容,“我要告诉大姐姐,看你是怎么打趣她的!”

安容哼了鼻子道,“就许你们拿大姐姐打趣我,就不许我说笑了,我要找祖母评评理。”

沈安芙忙拉住了她,好言好语道,“开玩笑的话,你怎么就真当真了呢,你这一冲出去,祖母肯定不许我们偷听了,你就不好奇大姐姐的亲事能不能成吗?”

安容这才作罢,趴在门边,听正屋说话。

宣平侯夫人一身绣金丝牡丹裙袄,配青色襦裙,珠翠环钗辍于乌黑发鬓间,神态从容,未说话先笑三分,让人瞧了就觉得她是个慈眉善目的人。

上辈子宣平侯世子上门送纱巾是自作主张,宣平侯夫人并不知情,她对沈安芸的亲事并不满意,虽说有嫡出的身份,可到底不是正室养大的,沈安芸出嫁后,她也没少给她小鞋穿,不过安容觉得这鞋穿的应该,便越看宣平侯夫人越是喜欢。

她说话声也温和,“老太太,我来给您赔不是了,是我没教好府里的少爷,让他冲撞了府上的姑娘。”

伸手不打笑脸人,老太太性子又温和,哪会摆脸色,理解的笑道,“孩子大了,总有自己的想法,哪是教了就会听的,在府里还好,出了门就跟长了翅膀似地东飞西蹿,让父母跟着操碎心。”

宣平侯夫人连连称是,又说起林成远的事,“昨儿的事他错的有些离谱了些,侯爷罚他跪了一夜的祠堂,今儿去看他,冻僵硬了还直挺挺的跪在那里,叫人瞧了直心疼,我琢磨着这场意外未尝不是两人的缘分。”

听到林成远跪了一夜,老太太对宣平侯府的家教微微动容。

祠堂重地,除了供奉的香烛,不会有别的东西,能跪一夜,还挺直了背脊,那孩子倒是个有心气的。

只是性子还是毛躁了些,好奇心太重,这样的人最是容易学坏了。

宣平侯夫人见老太太眉间有犹豫之色,便道,“府上大姑娘才情摸样上挑,我也知道是高攀了,来之前,侯爷叮嘱我,务必要让老太太您消了气。”

老太太拨弄着佛珠,“气倒是说不上,我想林二少爷不是故意的,只是好奇心重了些,要是能沉稳些,这亲事我没什么不能应的。”

宣平侯夫人眉头一挑,笑道,“他年纪还小,出了这事,侯爷哪还不上心,往后只怕也不敢这样胡闹了,不如亲事先定下,您先瞧瞧,要是那小子一直不长进,这门亲事还可以再商量。”

暖阁内,沈安姒低声道,“话说的好听,一旦订了亲,哪是那么轻易能退亲的,四妹妹退亲还是求的太后呢,大姐姐求谁去?”

安容望着大夫人,见她好整以暇的听着,嘴角还挂着笑意,老太太问她的意思,才开口说了一句,“媳妇听您的。”

老太太见大夫人没意见,便准主允了这门亲事。

等大夫人送宣平侯夫人出了门,沈安玉几个也待不下去了,跑了出去。

老太太知道她们几个没走,还敢趴着偷听,狠狠的数落了她们几句。

几人乖乖认错。

沈安姒看了看宣平侯府送来的箜篌,笑道,“四妹妹,这可比你借给大姐姐的箜篌好上十倍呢。”

老太太眼睛一凝。

沈安玉轻拨了下箜篌,点点头道,“是好不少,看来宣平侯府对大姐姐很中意呢,只是我听大姐姐说她以后都不弹箜篌了。”

安容走到老太太身边坐下道,“那是大姐姐在气头上说的话,哪能作数?虽然我借大姐姐的箜篌被她弄坏了,也不算什么,原本我就有意送给她的,哪能要她赔啊?”

老太太拍了拍安容的手。

还未说话,珠帘一晃,疾步走进来一个俏丽的身影。

扑通一声,跪下来便哭道,“祖母,我不要嫁给他!”

沈安芸身后跟进来两个婆子,也跟着跪了下来,连连求饶道,“老太太,大姑娘用发簪顶着脖子,奴婢们不敢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