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知道元晦他收不收?

.........

杂七杂八的想了一通,马车倒是顺顺利利的到了庄子。

******

甄家的庄子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不过是二十亩的地,中间挖了个小小的池塘,半亩不到,正好养些鱼虾。池塘边上倒有几栋供人落脚的农房,搭的普普通通,颇有些田地人家的质朴,也可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对于甄家来说,这么一个小小的庄子也是极难得的,要不然甄倚云也不至于特特盯上这庄子,将之视为自己未来的嫁妆。

因着到庄子时便已将至午时,甄停云和甄老娘便在庄子里用了午饭。

庄头自是个机灵的,听说是主家老太太带着孙女过来散心,自然也是花了点心思,就地取材的做了几样的好菜:烤鱼,油拌芥菜,白菜豆腐汤,还有加了笋丝香菇丝煎出来的芙蓉蛋和腊肉蒸饭。

倒不是特别难得的,多是就地取材——烤鱼是拿池塘里新钓出来的肥鱼烤的;芥菜白菜等都是地里摘的,鸡蛋也是早上才摸来的热鸡蛋.......主要是东西新鲜实在,吃起来也是有滋有味的。

甄老娘尤其喜欢那腊肉饭,眼瞧着搁在白米上的那几片子肥瘦得宜的腊肉,再看看下头油亮亮的米饭,使劲吸了一口气只觉得那味道都是香喷喷的,叫她咽了口口水。

甄停云很有警惕心的提醒她:“您老人家可不好吃太多油腻的,这腊肉......最多就只能吃一片!”

甄老娘啧啧嘴:“难得出来,你说这些就没意思的啊。”

甄停云哼哼:“一片都多了!这饭里还不知多少油水呢!”

“行吧,一片就一片。”甄老娘生怕孙女说着说着,连饭都不给自己吃了,只得摆摆手,“就你事多!”

说话间,甄停云已经一筷子夹起一片蒸得流油的腊肉,先递给了甄老娘。

甄老娘这才满意了,慢悠悠的吃着腊肉。

对面的甄停云则是一口一片,再吃点儿解腻的油拌芥菜或是白菜豆腐汤,简直是吃得停不下来,感觉这腊肉味道真的很不错。

甄老娘都忍不住瞪她:就分一片腊肉给她老人家,自己倒是吃得香!

甄停云自然是注意到了甄老娘的目光,她半点也不脸红,还眨巴了下眼睛:“我这几天起早贪黑的看书练字,都廋了好多,只能多吃些补一补了!”

甄老娘:“!!!”

甄停云还很无耻的炫耀补充道:“而且,我又吃不胖,多吃点有什么关系。”

甄老娘真想拿筷子去敲孙女的脑袋!

祖孙两个说说笑笑的吃完了午饭,甄停云又往厨房去了——虽说甄停云早前是想着带着马兰头出门跑一跑,练个骑射的,可她平日里在家用功,眼下出了门却觉得胸口闷气似也散了许多,一时儿倒是提不起劲儿,只想放松一二。

所以,甄停云索性便就着庄头才摘来的芥菜,亲手包了些芥菜馅的饺子。然后,她拿食盒将这些饺子装好,拎着食盒与甄老娘道:“难得出来一趟,我就包了些芥菜饺子,正应时候,顺道给先生送一些去尝尝鲜。剩下的,祖母您要是想吃,叫人煮了做点心也是好的”

甄老娘原还以为元晦走就走了,也是上一回才知道元晦还住在京城边上的事情,想着元晦早前给甄停云送的那支紫玉箫,她倒没有拦着孙女的意思,只是道:“你那先生难道还缺这么点饺子?哪里值得你跑来跑去的。”

甄停云随口道:“礼轻情意重嘛。而且,我也不知道他今天在不在别院,就是顺路送一送而已。”

甄老娘想着元晦一抬手就是一支紫玉箫,甄停云做弟子的殷勤些也是应当的,摆摆手就叫孙女去了。

甄停云这头上了马车,想了想,还是将马兰头给带上了——元晦住的别院临近西山,要是他今日正好在,说不定也能跟着元晦在西山里练一练骑射什么的,听说山里也有许多野物的呢.......

这么一想,甄停云就更盼着元晦能在西山别院了。

也是巧了——傅长熹这一日还真来了西山别院。

自回京后,傅长熹便一直很忙,忙着回忆旧事,忙着与小皇帝相处,忙着应付宫里的郑太后和内阁里的几只老狐狸,忙着处理朝政.......好容易这几日闲了些,几位大长公主又不知怎的,仿佛是约好了的,一个个的轮着来王府寻他说话,或是哭着与他回忆吴皇贵妃的事情,或是笑说子孙趣事,或是带几个漂亮活泼的姑娘,总之言里言外皆是劝他早日成婚。

傅长熹实在是不耐烦应付她们,偏偏论辈分这都是他的姑妈,也不好太过失礼,勉强敬着便是了。这日,他也是得了闲,为着躲人,索性便早早出了城,直接来了西山别院。

结果,他这头正浮生偷得半日闲,一人坐在屋里调试琴弦,便听得外头有人来报——

“殿下,甄姑娘来了。”

傅长熹闻声微微挑了挑眉,随即颔首:“叫她进来吧。”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厚吧?看了下收藏快满三千了,到时候再给宝贝们加更呀(小声暗示……)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良良 9瓶;Hedonist、944314 2瓶;小茹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芥菜馅的饺子

话声方才落下, 傅长熹又看了看自己琴案上的那架琴,他心念一转倒是有了主意:上回要赶时间,甄停云说到一半便走了人, 倒是没能吹箫。今日倒是赶了巧,正好试一试自家女学生箫曲上的进益。

傅长熹正想这事,很快便听到门外传来的脚步声, 轻盈, 欢快,像极了枝头跳动的雀鸟,只听着那声音便令人生出一种说不出的喜欢。

房门很快便被推开,随之而来的是甄停云的声音——

“先生,你在吗?”她从门外来, 带着春日那清新的气息和正午的阳光, 声音甜脆脆,“先生, 我给你带饺子了,我亲手做的!”

傅长熹仍旧坐在琴案后, 没出声,也没起身。隔着一座大屏风,他可以透过屏风镂空的缝隙看见左右张望的甄停云,看着她提着食盒到处寻人。

甄停云今儿穿一件嫩绿色短袄,配鹅黄色的长裙,硬是将原本高挑的身量也被拔高了一截,此时背光站在门边, 纤细袅娜,像极了仕女画里一步步走出来的美人。

午日阳光正盛,透过雕花木窗照进来,照在她的脸容上,脸蛋雪雪白,娇嫩的就像是一揉就会碎开的玉兰花,又仿佛最上等的美玉,哪怕是在光下也是莹莹发光。

傅长熹看着她,觉得她这模样像极了才踏入春林的小鹿,可爱的不得了,叫人很想伸手去摸一摸春天里才冒头的幼嫩犄角。

然后,他又想起了:是了,她也快要过生辰了,等过了生辰也就是十四岁的大姑娘了........

这一瞬间,傅长熹都不知道自己心里转过了乱七八糟的念头,但他还是及时止住了胡思乱想的自己,咳嗽了一声,止住了乱窜的甄停云:“我在这里。”

甄停云闻声,绕过屏风,这才看见了正坐在琴案前的傅长熹,不由笑道:“先生在抚琴?”

“只是试一试声罢了,”其实,这会儿见着甄停云过来,他也是高兴的,只他一贯端肃,便是心里喜欢,面上也是淡淡的,伸手面前的绿绮琴推开些,转口问道:“怎么想起来要过来?还带饺子?”

甄停云闻声便眨巴了下眼睛,然后将食盒搁在一侧,伸手打开了给傅长熹过目,语气轻快的与他解释起来:“我今天陪祖母去庄子里散心,原就想着要来先生这里看看。午饭时正好吃了一道油拌芥菜,我吃着觉得味道不错,便也想叫先生尝尝味道。正好芥菜都是现采的,新鲜的很,我干脆就做了些芥菜饺子给先生送来。”

说着,她弯了弯眼睛,嘴甜如抹蜜:“可见是我这做学生的心里有您呢——但凡有好的,总是想着要来孝敬先生您的。”

傅长熹听着,心下颇是妥帖:他幼年失母,因此又被孝宗皇帝迁怒,年纪轻轻便去了封地,堪称是亲缘淡薄。虽说他手下多得是服侍之人,亦有许多忠心臣属,但细论起来倒也没有甄停云这样的贴心——当然,这也是因着那些人都知他的身份,到底没有甄停云这样的厚脸皮。

眼见着傅长熹脸色稍缓,甄停云自觉完成了“每日一马屁”的日常任务,紧接着合上食盒,将之交给别院的下人,让人去煮饺子来,口上道:“等煮好了,我陪先生吃一碗。”

傅长熹一时没忍住,嘴上挑剔道:“还说给我送饺子呢——统共只那么一点,你自己就要分一半去,可见是个不肯吃亏的。”

甄停云状若无辜:“我这也是为了陪先生啊。”

傅长熹微微抬眼,眼眸黑白分明,瞳仁乌黑如墨。他的脸容英俊且淡漠,看人时似乎没有一丝的情绪。

甄停云却不怕他,见状反倒玩笑着反问道:“要不然,我坐边上眼巴巴的瞧着先生你吃,先生怕也吃不下吧?”

对着甄停云这样的,傅长熹到底生不起气,只得又把目光收了回来,摆出都随你的模样。

甄停云哄好了傅长熹,一时儿又想起自己午间吃的腊肉蒸饭,不免懊悔,小声道:“哎呀,忘了带两块腊肉。我们庄子的腊肉都是自己做的,听说用的还是野猪肉,我吃着也觉味道不错,原是想给先生你带一些的........”

屋中多了个甄停云,倒是没了先时的幽静,只是傅长熹也不嫌烦,心情反倒轻松了许多,顺嘴道:“你要想吃腊肉,我叫人准备就是了。哪里值得你这样长吁短叹的......”

甄停云自己把自己给说馋了,犹豫了一下,便道:“那,就叫人做一点?”

这点小事,傅长熹自是随她,略一点头便将这事交代给了下头的人,这才指了指琴案对面的位置,道:“带箫了吗?”

甄停云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要考教她这些日子在箫曲上的进益。

她立刻就把饺子和腊肉蒸饭什么的抛之脑后,应声道:“带了的!先生你给我的紫玉箫,我都贴身带着,就怕丢了。”

不得不说,甄停云这话,傅长熹听着这觉顺耳,语声也稍稍和缓了一些:“那好,你便吹一曲,我为你伴奏。”

一时,两人隔着琴案,一坐一立,一者抚琴,一者吹箫,琴箫和鸣,乐声如流水般倾泻而出。

屋内窗扇半开着,这琴箫之声很快便随风传了出去。

彼时,燕王府小郡主正领人在西山游乐,听得这乐声也是一怔,便叫了人来问。

听说是山下别院的乐声,她素来冷淡的面上不由也是一喜,笑与左右道:“真是巧了,肃皇叔今日也来了。”

能被小郡主叫一声肃皇叔的,自然就只有摄政王。

在场诸人闻言都觉心头一跳,很有些惴惴。

倒是甄倚云,虽说一直惦念着还未见面的燕王世子,闻听摄政王之事仍旧是心如鹿撞,难免开口问了一句:“既摄政王在此,我们是不是要避一避?”

甄倚云颇知小郡主为人脾气,这话听着似劝实是暗暗推了一把。

果然,小郡主闻言秀眉微蹙,便看了过来:“这有什么好避的?既肃皇叔在此,我做侄女的自是要过去见礼的。”

甄倚云低了头,没再说话——她也就是想试试能不能跟着小郡主去见见这位摄政王。

虽然里对这摄政王的描述并不多但也隐隐的提过一些,暗示拔出沈太后和沈家一党,并且敲定燕王世子的储君之位的人就是他。所以,甄倚云心里实在是有些好奇,很想见一见这个里“权倾朝野,不婚不嗣”的摄政王。

有傅长熹在侧弹琴配合,甄停云倒是十分流畅的吹完了一曲。

一曲罢,甄停云很是自得的收了紫玉箫,转头去看傅长熹,朝他眨眨眼睛。

傅长熹只当她是眼抽筋,问道:“......怎么了?”

甄停云只好开口暗示:“先生,你觉得我吹得怎么样?”

“还好。确实是进益良多。”傅长熹忍了忍,还是夸了她一句。

甄停云美得冒泡,如果她有尾巴的话,此时应该已经开始摇尾巴得意了。

傅长熹实在见不得她这当面讨夸,一夸就要上天的模样,便端出为人师长的架子与她道:“你起步晚,底子薄,若是真想在此道有所成就,必得比旁人更勤勉才是。”

甄停云对着学习这事倒是认真的很,闻言便跟着点头,认真应着:“嗯嗯。”

不等傅长熹接着往下说,甄停云便又在琴案对面坐下,拿手撑着自己下巴,好奇的问道:“不过,我听人说,勤学苦练固然能使技艺精深,但也仅止于技,而未及道。真正的天才都是闻一知十,一通则百通,远胜常人。”

傅长熹微微抬眼,并未直接回答,只是道:“这样的天才到底少有,世上更多的还是寻常之人。你既只是想考女学,那么也无需艳羡天才的天赋,只需自己刻苦,胜过那些寻常人便已足够。”

其实,要说天赋,甄停云还真有那么一点。要不然,就只这么短短几月功夫,她断不会有今日水平。

傅长熹眼界极高,自然能够看出:甄停云如今已是摸着了门槛,唯一欠缺的是时间——待她用时间将技艺磨砺成熟,圆融如一,再有她的天赋,顺其自然,当是会有所成就。只可惜,六月就是女学考,她最缺的也是时间。如今也只能叫她自己回头苦练,到时候再去女学里碰碰运气,指不定真能碰着个有眼力的名师。

当然,天赋这种事,傅长熹肯定是不会告诉甄停云的——就甄停云这一夸就得意的习惯,傅长熹还真不敢与她多说。

倒是甄停云听了傅长熹这话,倒是另有一番理解:也是,她本就只是想考个女学,然后挑个好人家嫁出去,远离甄家这个麻烦窝,远离梦里那些事。所以,这方面其实也不必太计较,真要有兴趣那也可以等到女学之后才继续专研。

想通了这个,甄停云也就没再深究,反到是从位子上站了起来:“我去看看,饺子煮好了没有。我陪先生你吃一碗再走。”

傅长熹点点头,瞧她出去了。

不一时,甄停云便用红木托盘,端了两碗煮好的芥菜饺子上来,一碗大,一碗小。小的那一碗里约莫也就五六个饺子,少的很。

傅长熹多看了两眼,不由问:“你就吃这么点?”

甄停云满不在意的样子:“我就吃一点尝尝味道,等晚上还有腊肉蒸饭呢。”

闻言,傅长熹不由又看了看自己那一大碗:“.......”

甄停云求生欲十分顽强,立刻就转了口:“我就那么点胃口,自然吃不多,先生您就不一样了。您这每日里忙里忙外,还要抽空指导我这个笨学生,真真是辛苦,肯定要多吃点的嘛。”

“看,我特意给您包的芥菜饺子,特意给您挑的大碗。您可得尝尝。”说着,甄停云便先将其中那个大碗递给傅长熹,笑盈盈的模样。

傅长熹淡声说她:“巧言令色。”

甄停云只当没听见,状若无事的捧着自己的那一碗饺子,放在桌上,收好托盘,然后就开始坐下吃饺子了。

傅长熹也跟着拿起汤匙,舀了一口吃了,饺子皮薄得很,只一咬便是满口的热汁,芥菜的清香和肉馅的鲜美交融在了一起,如同复苏万物的春天般鲜活甜美。

傅长熹忍不住又吃了一个。

甄停云见着,唇角微微翘了翘。

两人对坐着吃完了小半碗的饺子,傅长熹才想起另一件事:“我记着,你的生辰是在四月?”

傅长熹不提这个,甄停云差点就要忘了这事。

甄停云自小与甄老娘在乡下老家长大,倒也不是京城这些闺秀那样爱办生辰宴,早几年的时候甄老娘都是随便对付一下就过去了。还是后来祖孙感情好了,甄老娘待孙女也仔细了,这才想起来要给孙女过生辰。当然,乡下地方也没什么大讲究,甄老娘又是个吝啬抠门的,也就是亲自下厨给甄停云做一碗寿面。

说真的,甄老娘那手艺,还比不上八珍呢。不过甄停云还是每年一碗,认认真真的给吃了。

如今想起来,甄停云面上神色跟着缓了缓,随即方才回过神来,点了点头:“是,就是四月十九日。”

傅长熹点了点头,像是思忖着什么,忽然又转了个话题:“我上回给你的骑射小记可是看过了?练得如何了?”

说起这个,甄停云就把生辰这事给忘了,她简直愁的连饺子都吃不下了。她将手上捏着的汤匙放回往里,叹着气道:“其实我在家里的时候还是会叫人在院里立个靶子,闲了就拿弓箭练一练的。可我听说,女学考试的时候,考射艺时是要骑在马上射箭的........”

主要也是她条件不足,没地方练骑射。这要是条件好些的人家,自己就有马场,随你去练骑射。可甄家也就是一般人家,甄停云还和甄倚云住一个院里,别说是院子里跑不了马,就算是跑得了马,也万没有在自家院里乱跑乱射的。

虽然裴氏说过城郊这个庄子可以给她练习骑射,可甄停云又不傻,她早就摸清楚了:这庄子裴氏已是交给甄倚云打理,她要是真的有事没事的跑过去,甄倚云八成是忍不下去的。就连这一次,她都是趁着裴氏心里愧疚提出来的,这才得了上头两位大家长的点头,可这法子也不能总用吧?

傅长熹倒是早有预料,略作沉吟便道:“我这些日子也忙,想必是不能总在别院,不过我已与这里的侍卫交代过了。你自己安排一下,可以隔几日来一趟,在这里练一练骑射。若我不在,你就让侍卫在边上看着,这样也安全些。再者,他们也多是精于此道的,你有什么疑难也可请教他们。”

甄停云闻言果是大喜,喜过了之后又忍不住拿眼去看傅长熹。

她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乡下来的土包子的,心里很是清楚能在西山有别院的都是权贵,而且元晦这别院边上还守着侍卫!她之前还悄悄数过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之十个还多,这还是没算上暗处的那些。

所以说,元晦这人究竟是什么来历?什么身份啊?

傅长熹自是注意到了甄停云目光中的怀疑。事实上,他也已经做好了回答甄停云问题的准备。

结果,甄停云眨巴眨巴眼睛,居然还真憋住了,没问!

一时间,傅长熹都不知道自己心里究竟是什么滋味。

反到是甄停云,她忽而耳朵一动,像是听到了什么,小声道:“外头好像有人过来了?”顿了顿,她忍不住有些诧异,“感觉这声音似乎哪里听过。”

随即,甄停云便猛地醒过神来,不敢置信的看向了傅长熹:来人声音听上去确实是熟悉的很,颇似......燕王府那个小郡主!

不过,很快的,甄停云也顾不得去看傅长熹,自己就有些慌了:今天甄倚云是去赴小郡主的宴,她会不会也来了吧?

想到这里,甄倚云还是强自镇定了下来,然后转目去看傅长熹:“先生,我好像听到了燕王府那位小郡主的声音?”

傅长熹:“.......”

虽然已经想好了随其自然,人家问了就直说,可甄停云真就问到了,傅长熹忽然就有点不想说了。

沉默片刻,傅长熹还是道:“可能,是你听错了吧。”

顿了顿,他从位子上起身,抬步便往外去,口上道:“你先留在这里,我出去看看.........”

甄停云也确实是不想出门,乖乖的点了点头,目送着傅长熹离开,心里仍旧转着个年头:所以说,元晦他究竟是什么身份啊?总不至于是小郡主金屋藏娇的那个娇吧?

甄停云越想越歪,只把自己恶寒得不轻,最后只得耸耸肩:不能再乱想了,还是等元晦回来再问他吧。

*******

傅长熹从屋里出来,果是见着了等在外头的小郡主傅年华。

自然,还有跟在小郡主身后的那些千金闺秀——这些都被傅长熹一眼略过了,只当没看见。他扫了眼这位甚少见面的小侄女,勉强耐下性子,问了一句:“怎么了?”

“肃皇叔。”眼见着傅长熹这位皇叔从里头出来,小郡主那张一贯冷若冰雪的脸上也不由绽开笑容,连忙上来行礼,口上解释道,“今日侄女在院中摆宴,正好闻听到皇叔箫曲琴声,便想过来与皇叔问安。”

傅长熹点点头。

小郡主还要说话。

傅长熹已出声打断了她的话,淡淡道:“既是来问安的,现已问了安,你是不是该走了?”

小郡主:“......”

小郡主脸上的笑容差点就要撑不下去了,心下不由暗道:难怪母妃常说皇叔性子孤僻,不好招惹,怎的真就是一点面子都不肯给人........

好在,小郡主到底是燕王妃一手带大的女儿,对着甄倚云这些人时她自是矜持冷淡,对着傅长熹这样的长辈除了仰慕亲近之外更有许多小心。眼见着傅长熹脸色不好,直接开口赶人,小郡主也不会死赖着不走,这便礼了礼,温声道:“是,侄女这便走了。”

小郡主起身要走,跟在她身后的那一群闺秀千金自然也不好留,只得跟着一起走了。

甄倚云跟在最后的位置,临去前还悄悄的看了傅长熹一眼,抓着袖角的手指都是紧绷的,心口更是砰砰乱跳:她还是去年才来的京城,眼下还未见过书里那个“深目高鼻,薄唇如削,常着紫衣,仿佛天上玉人,似无情却有情”的燕王世子,就连摄政王那日入城,也不过是站在酒楼上远眺了一眼。所以,这也是她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看见这么个人,实是没想到书里那个只提过寥寥数句的摄政王竟是这般模样。那样的容貌和气势,根本不是前世那些明星所能媲美的,甚至是言语所无法形容的。

这样魂不守舍的跟着人走到了门边,甄倚云方才稍稍回过神来,悄悄环顾左右,见诸人皆有些心不在焉,她这才放松了些。然后,她才扯了扯边上裴明珠的袖子,小声道:“真没想到摄政王是这样子的。”和当初在酒楼上远远看见的一点也不一样。

裴明珠也才回过神来,拿手捂了捂自己还有些发烫的脸颊,小声应和:“是啊,真没想到......”

小姑娘们说着悄悄话,离了院子,傅长熹方才转回房间去看甄停云。

结果,这一回甄停云是真憋不住了,忍不住道:“先生,刚刚来的应该是小郡主吧?”她虽没听到傅长熹与小郡主说话的声音,在屋里却是仔细想了一回,越想越觉得自己初时没听错。

所以,她仰头看着傅长熹,微微睁大眼睛,一副“我读书少,你别骗我”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