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柔自然是没有错过眼前少女面容的变化,她轻轻叹了口气,而后是把人揽在怀中。一面抚着她的后背,一面柔声说道:“我的娇娇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我只是突然觉得,我的娇娇是真得长大了。”

“以前我总担心你长不大,担心这又担心那,生怕你被人欺负又怕你受了委屈……”

“可如今看来,即便真得没有我,你也能够过得很好。”

骤然听到这一番话,王珺心下一紧,只是还不等她说话,就听到身边崔柔与她说道:“你当日问过我的那些问题,我都仔细想过了,你说得对,或许我的确是该好好为自己考虑下了。”

这些日子,她想了很久,却一直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甚至就在昨日之前,她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么选择,可听完林雅说得那些话,看到周慧如今这样的结局,她以为自己会高兴,却发现自己心里平静得竟然没有丝毫涟漪,她不觉得高兴也不觉得难受,就像是在听一件稀疏平常的事。

而后,她又想起。

昨日在正院,王慎起身离开时走到她的身边,显露出来的神色,愧疚、懊悔,还有些许逃避。

她突然觉得释然了。

就这样。

她不应该再让自己的女儿为她担心了,她也的确应该好好考虑下自己的以后了。崔柔直起了身子,她温柔的手心轻轻抚着王珺的脸,而后是缓缓说道:“我唯一担心的,便是你的弟弟,我若真得走了,那他——”

耳听着这一番话,王珺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小祯如今还在朱先生那未能回来,甚至就连家中的这些事也都是瞒着他的,要是让他知道发生的这些事,以及母亲的决定……那他?王珺想到这,一双远山眉也轻轻蹙了起来,她刚想开口说话。

只是话还没出口,外头便传来一阵脚步声。

脚步声不轻不重,倒是正好阻拦了王珺的话,两人循目望去,便见一个黑衣少年打了帘子走了进来,他的墨发高束,显露出来的那张脸褪去了少年的天真,多了些这个年纪不该有的稳重,竟是王祯。

王祯似是走得很快,额头都是密密麻麻的汗,可说出来的话却很是平稳。

他直直望着崔柔,一字一句得说道:“母亲不必担心我,我长大了,能照顾自己了……”等这话一落,王祯是又看了一眼王珺,才又继续说道:“阿姐的意思便是我的意思,只要您日后可以幸福安稳,我们就高兴了。”

耳听着这一番话,无论是崔柔还是王珺都吓了一跳。

她们没想到王祯会在这个时候回来,也没想到他竟然全部已经知晓。

崔柔心里到底还有些不自在,她原本是打算等到小祯回来后,好好问一问他的意思,没想到……倒是王珺先回过神来,她笑着起身去握住王祯的手,而后是牵着人走到崔柔面前,同人笑道:“母亲不必担心我们,您想做什么决定都可以,只要您日后开心就好了。”

望着眼前这一双儿女,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崔柔还是忍不住红了一双眼眶,她什么都没说,只是握着两人的手,好一会才略带哽咽得轻轻“嗯”了一声。

余后王珺姐弟是又陪着崔柔说了会话才告辞。

等走出东院,王珺也没让人跟着,看着一直沉默不语的王祯,却是过了有一会,她才开口问道:“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按理说,小祯日日待在朱先生那,家中上下也是严令禁止了的,应该无人敢给小祯递消息才是。

难道?

她刚想到这,身侧便传来王祯的声音:“我先前进门的时候,知道的。”

果然如此。

王珺想起先前王祯进门时,脸上那密密麻麻的汗,而后是想起方才在母亲面前,他的表现……突然之间知道了这么多事,小祯该多难受?她心下说不出是什么感受,只是轻轻叹了口气,而后是朝人看去,略带叹息得说道:“小祯……”

她的嗓音带着几分歉意,就连脸上亦是如此。

她应该对小祯说声“抱歉”的,家中发生那么多事,即便事出有因也是为了他好,可到底还是瞒着他了。

只是她这句“抱歉”还没说出口,便又听到王祯说道:“我知道阿姐要说什么。”

王祯的声音并没有多少起伏,甚至脸上还带着一抹温和的笑容,他停下脚步,微微低头看着王珺,而后是与人说道:“开始我的确生气,生气家中发生了这么多事,你和母亲却还瞒着我,可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

若是以他的脾气,早先知道这些事,必定是会做出一些不可挽回的事。

耳听着这一番话啊,王珺却有些没能反应过来,她怔怔朝人看去,也是这个时候,她才发现,不知不觉间,她的弟弟竟然已经比她高了许多……她看着他的时候,得稍稍仰头才可以。

而今,她就这样仰着头,看着眼前的少年,听他慢慢说着。

“我那会特别想去找父亲,想问一问他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也想去找那两个女人,想把她们扔出门去,或是直接杀了她们……”察觉到王珺陡然睁大的眼睛,王祯轻轻笑了下,忙又说道:“可后来,我却觉得不值得。”

为了这样的人,做出一些不可挽回的事,不值得。

有时候失望只是一瞬间的事。

何况他也早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莽撞的少年了,所以他可以平静得收拾起自己的心情,即便在听到母亲与阿姐说那番话的时候,也可以同她笑着说“母亲不必担心,我已经能照顾自己”的话。

王珺不知道怎么了,看着眼前的弟弟,竟然觉得有些想哭。

当初她的弟弟与她说“以后你可以不用那么辛苦”的时候,她心里是宽慰多些,却还是觉得自己的弟弟还小,总想着把这些事都收拾干净,不让他知道,省得他烦扰。

可如今……

如今看着眼前的小祯。

他的棱角开始渐渐分明,神情少了往日的天真烂漫,多了些稳重。

他就像往日他说得那样,真得在很快长大,长得可以用他那开始变得宽厚的肩膀来支撑起她头顶的这片天了。

王珺心下情绪复杂,她想伸手去抚一抚他的头,却发现如今两人的身高差,最后只能拍了拍他的肩膀,含着眼泪,同他笑着说道:“我家小祯是真得长大了。”

……

夜里。

崔柔在椅子上坐了很久。

屋子里烛火通明,轩窗紧闭,却还是能够清晰得听到外头的雨声,从午间开始便下起了雨,至今还没停。而她的目光直直得落在一侧红木案上的纸张上头,却是过了很久,才细细把那张纸卷了起来,而后便撑着伞出了门。

如今夜色虽然还不算深,可廊下却没多少人。

只有一个明和,照旧守在外头。

眼看着崔柔出来,明和忙迎上了前,只是目光在落到她手中那张纸的时候,她的神色一变,还未说出的话也咽了回去。

崔柔看着她脸上的神色也仍是柔声说道:“你就守在这,我去去便回来。”

明和耳听着这话轻轻应了一声,她知道自家夫人的脾气,看起来柔弱,实则决定了的事便不会回头。如今她既然已经做了决定,那么她们说再多也是没用的,因此她也只是奉上了一盏宫灯便又退了回去。

崔柔也未说话,接过宫灯便往外走去。

或许是因为下雨的缘故,她这一路穿过小道步入长廊,竟是连半个人影都没瞧见,直到走到书房,才瞧见安泰的身影。

安泰见她提着灯冒着雨过来,自是一愣。他忙迎上前,等朝人恭恭敬敬行了一礼,才关切道:“夫人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崔柔闻言也只是温和一笑,她没有说话,待朝身后紧闭的屋门望去,才问道:“二爷睡了吗?”

安泰闻言刚想回答,可还不等他开口,身后的屋门便被打开,一身常服的王慎就站在门后,他的身上披着一件外衣,神色也有些困倦,似是伏案刚醒,温润的脸上还有些印子。看见崔柔在外头的时候,他的脸上是一片未加掩饰的欣喜模样,可目光在落到她手上握着的那张纸,立时就变了脸色。

崔柔看着他的面容,便知他是已经猜到了。

她也没说话,朝人点了点头,眼见人让开了身子便收起了手中的伞,走进了屋中。

屋门被安泰在外头重新合上,崔柔把手中的伞放在墙角又把宫灯放在桌上,而后是朝屋中扫了几眼,并不算宽阔的软榻上只有一条单薄的被子,边上还堆着一些杂乱的衣裳,她也没说话,只是走上前替人收拾起来。

“如今已经入秋了,二爷夜里用得被子太单薄了些,过会你记得让安泰着人给你换一条厚的过来,免得夜里受凉又该咳嗽了。”

崔柔的嗓音一如旧日一样,轻柔而又缓慢,她一边收拾着,一边是同人继续说道:“你冬日的时候脚底爱出汗,费袜子,绣娘做得袜子,你总嫌弃针脚做得不密实,我这些日子替你做了十几双,你日后换着也方便。”

“寝衣我也给你做了四套。”

“还有上次你说你的络子磨边了,我又替你重新打了一个,回头也会让人给你送过来。”

这一句句犹如叨家常的话在屋中响起,明明是这样温馨的话语,却让王慎的心下一沉,他一瞬不瞬地看着崔柔的背影,突然哑声喊道:“阿柔。”

崔柔耳听着这喑哑的一声轻唤,手上的动作一顿,她也没回头,只是继续收拾着手上的东西,等一应拾掇好了,她才转过身朝人看去,仍是旧日的一张笑颜,只是说出来的话却让人如坠深渊。

“二爷心里明白,我今日是为什么来的,那么我也就不多说了……”崔柔一边说着话,一边朝人走去,而后是把手中的那张纸递给他,跟着是缓缓与人说道:“该写的内容我已经写了,只缺二爷的印子和名字了。”

“二爷,签了。”

第87章

虽然早已经猜到崔柔来的原因,可听着这一番话,王慎这颗心还是被刺得疼了下,尤其是看着烛火之下,眼前人一如最初的温和笑颜,那股子疼就跟止不住一样,越扩越散。

他张口想说些什么,却什么话也说不出。

他只能一瞬不瞬地看着崔柔的笑颜,而后看着那张被她递过来的那张纸,在周遭烛火的照映下,上头用三个娟秀大字写着“放妻书”。

放妻书……

王慎浑浑噩噩得接过那张纸,而后低头看着那纸上写着“盖说夫妻之缘,伉俪情深,恩深义重,若结缘不合,比是冤家,故来相对。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纸上所写的内容并不算多。

可他却看了一遍又一遍,像是要把那张纸上所书的东西一字不差得记进脑中,最后他握着那张纸,呢喃念着:“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他怎么可能会欢喜?他不会,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欢喜了。

他后悔了,他早已经后悔了,他想向崔柔认错,想让她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可心中的羞愧,却让他无法说出这样的话,他只能抬起头看着崔柔,看着眼前这一张温和而又包容的笑颜,略带哽咽得哑声问道:“阿柔,我们真得回不去了吗?”

听到这一句话的时候,崔柔脸上那抹温和的笑容有一瞬得凝滞,只是也就这转眼的功夫,她便恢复如常。

她仍是噙着那抹最温和的笑容,一如最初时的模样,温温柔柔得,说出来的话却格外坚决,没有丝毫犹豫得答道:“二爷,你既然心里都已经清楚了,又何必再问?”等这话说完,看着被人紧紧攥着的和离书。

她想了想,便又朝人福身一礼,跟着一句:“夜深了,我先回去了,这份和离书,我明日再遣人来取。”

等这话说完,她便转身往外走去。

只是步子还没迈出一步,就被身后的男人握住了手腕。

修长的指尖带着彻骨的冰凉,紧随其后得是王慎仓惶而又急迫的一句:“阿柔。”他早些年在朝中也是舌战过群儒,笔下也是写过一篇篇锦绣文章的,可此时握着她的手,除了唤她的名字,他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

崔柔被人握住手腕,脚下的步子一顿。

不过她没有回头也没有转身,只是望着西窗下那枚烛台,轻轻说道:“二爷,你知道吗?在今日之前,我是犹豫过的。”

耳听着这一句话,王慎终于开口问道,他的嗓音有些哽咽的哭音,握着她手腕的动作又用了些力:“那为什么,你不再犹豫了?”

为什么,你不再犹豫?

为什么,你要离开我?

为什么……

听出男人话中未加掩饰的哭音,崔柔似是一怔,可也只是这一瞬,她便又回过神,轻轻说道:“因为我发现,我突然不在意了。”

她边说话,边转头朝人看去,温柔的双目直视着王慎,口中的话也没停:“我不再怨恨,也不再生气,甚至在看到如今周慧的结局,连一丝痛快都没有。”

“我只是觉得啊,原来就是这样啊。”

手腕上的力道慢慢松懈开来。

王慎眼中的那抹希冀好似也在慢慢散开,徒留下那张脸上未加掩饰的痛苦,他低下了头,好似羞愧用现在的模样去看她。可她的嗓音却还是如期而至,未加遮掩得穿入他的耳朵:“二爷,你是一个很好的人。”

“能嫁给你,和你做夫妻,和你生儿育女,我是真得开心的。”

“可是二爷——”

崔柔似是停顿了一瞬,才又继续说道:“那些美好是真的,可伤痛也是真的,我不能忘掉我们之间的不愉快,也不能忘记这段时间的失望和痛苦。”

察觉到眼前的男人,肩膀轻颤,她轻轻叹了口气,而后是伸手捧起了眼前男人的那张脸,看着他眼中的热泪,崔柔用纤细的指尖,一寸寸滑过他脸上的泪痕,而后用极尽温柔的嗓音与他说道:“二爷,有时候放下并不是一件坏事。”

“你看,我们的人生还很长,我会记得你的好,然后慢慢地忘掉我们所有的不愉快,纵然日后相见,我们还可以心平气和得说上几句话。”

“比起那些怨偶,我们这样不是很好吗?”

王慎看着她脸上的笑,听着她温柔的嗓音,将近四十的年纪,此时却像个孩子一样泣不成声,他什么话都说不出,只能伸手紧紧得抱着崔柔,痛苦而又压抑得哭着。这哭声起初很低,可最后却越来越响,喉间吞咽着得是无尽的歉意,以及一句又一句“阿柔”的呢喃声。

屋中烛火轻轻晃动。

崔柔没有挣扎,只是任由他抱着,脸上挂着得仍是那抹温和而又包容的笑,她伸手轻轻拍着他的背,似是在安抚他此时的情绪。不知过了多久,等到他的哭声消停,等到他渐渐松开手,她才收回手。

而后她也未说什么,只是弯腰捡起伞,而后提着灯,推门出去。

安泰侯在外头,看着崔柔出来,张口喊她:“夫人。”先前里头的话,他也都听见了,他没想到夫人和二爷竟然会分开,他想劝一劝她,可看着那张侧头看过来的面容,一时竟什么也说不出。

崔柔看着他神色的变化,也只是柔柔笑道:“安泰,以后记得要照顾好二爷。”等到男人应了是,她也就未再多言,独自一人提灯撑伞,往前走去,她的身形纤弱,可步伐却很沉稳,一步一步,往前缓缓慢行。

纤弱的身影立于天地之间,不带丝毫柔弱。

“二爷。”安泰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回身看去。

王慎却没有应声,他只是一瞬不瞬地望着崔柔离去的身影。

天上的雨仍旧密密麻麻下个不停,甚至踩在地上的时候,还有些雨水溅在那月白色的裙摆上头,雨中的那道身影明明很纤弱,可她的步子却踩得很稳,她就这样独自一人穿行在这雨夜之中,好似这无边黑夜、倾盆大雨,都阻止不了她前行的步子。

隔得远了,其实已经看不真切了,只能透过两边的灯笼,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

可王慎却还是没有收回目光。

他的手扒在门上,弯腰咳嗽起来,目光却还是追随着崔柔的身影。

而后他的脑海中想起了许多事。

第一次初见时,她坐在母亲的身边,穿着一身浅蓝色绣小花的银缎袄,底下是一条石榴裙,梳着双丫髻,模样清丽而又动人,像是枝头的白玉兰,又似被人精心培育的兰花。即便只是安安静静得坐在那边,也让人目不转视。

后来,相处久了,便越发喜欢,越发忘不掉。

往日对男女情事从来不在意的他,在知晓母亲想要崔、王两家定亲时,头一次未曾阻止,还生出几分不可言喻的欢喜。

后来金榜题名,明明无需亲自去看榜,却还是早早守在了那头。看见自己的名字,便急匆匆得跑到崔家,失去了平日的沉稳像一个毛头小子一样,跑到她的跟前与她说起此事,听到她说“高兴”的时候,却比看到自己上榜还要高兴。

再后来……

洞房花烛,他站在她的面前,看着她红盖头下的脸,就像个傻子一样痴痴愣愣得看着她,即使被旁人笑话也还是直愣愣得望着她笑。

所有的欢喜都是真实的。

犹如走马观花一般,在他的眼前出现。

可最后却是那人望着他说“二爷,能嫁给你,我很高兴,可以前的欢喜是真的,现在的痛苦也是真的。”

“二爷,我们回不去了。”

“二爷,放手。”

那人的身影早已消失在这寂寂黑夜之中,再也寻不见了。王慎的咳声还未停止,他就这样望着她离去的方向,握着手中的纸,直到再也忍不住,彻底晕了过去。

“二爷!”

身侧传来安泰焦急的声音。

余后奴仆走动,匆匆忙忙,一声又一声,却没有他想听到的那道声音。

……

九月出头。

天气也是越发凉了。

王珺穿着一身胭脂色的小袄,底下是一条石榴裙,眼看着王祯独自一人收拾东西,行事有度得竟然不用小厮、丫鬟也能收拾个干净。她就这样望着他,脸上还有些不舍,口中却是强忍着,冷静得与人说道:“外头不比长安,你既然跟着朱先生去游学,便要听他的话。”

这次王祯回来,也是想同家里说道这桩事。

他生性聪慧,该学得都差不多了,以朱先生的意思,留在这长安城中再读这些书,倒不如出去看看外头的风景。

王珺觉得这个法子不错,书读得再多可若不出去看看外头的世界,到底也只是纸上谈兵。

可知道是一回事,想着要有几个月不能看见他,何况外头风餐露宿的,也不知道小祯能不能受得了,会不会吃苦,她这心里就跟被针扎了一样,坐立难安。

王祯正在打包衣服,听着这番话便扭头看去,眼看着自家阿姐脸上满是担忧,却还强忍着露出一副冷静自持的模样便觉得好笑。他把手上的包袱打了个结,而后是朝人走过去,边走边同人说道:“阿姐别担心,我知道该怎么照顾自己。”

“何况,我这趟也只是出门几月,等过年,我便回来了。”

“只是——”王祯说到这的时候,脸色却有些难看啊:“下个月便是阿姐的及笈了,我怕是赶不上回来。”

王珺耳听着这话,却是轻轻笑了下:“不过是个及笈,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和朱先生在外头好好的,我就放心了。”她不是没有经历过及笈,去岁及笈的时候,父母皆在,弟弟也在,可那又如何?

最后不还是落得那般结局?

倒是如今,虽然父母已经分开,弟弟也要远行,可事情却都在变好。

相较前世,她更满意如今的情况。

王祯闻言,倒是也没再说,只是朝人点了点头,而后又与人说了一句:“阿姐放心,即便我不能回来,阿姐的生辰礼,我也不会忘得。”等这话说完,外头小厮便恭声回道:“九少爷,马车都已经准备好了,时辰也差不多了。”

耳听着这番话,王珺也收拾起了自己的心情,与人说道:“好了,快去,别让朱先生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