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无珩闻言,便也未再多说什么,老师的性子,他是知道的,既然他已经做了决定便不会更改。想到这,他也只是举起手中的茶盏,与人道:“既如此,也好。”

“日后老师在长安,我也能多陪着您。”

于他而言——

皇宫里的那位只是给予他一半血缘的人,而眼前人才是他想孝敬的人。

李正雍耳听着这话,脸上的笑意也温和了许多,而后外间小厮过来布菜,两人倒是也未再多说什么。

只是等到萧无珩走后,李正雍才从那书架的夹层里取出原先那一副画,眼看着画中那个明艳而又娇俏的女子,修长的指尖落在悬空的地方,就以这样的方式拂过她的眉眼。

外间的日头很好,有不少打在他的身上,使得他的眉眼也变得越发温和起来。

指尖一寸寸得拂过,口中是跟着一句:“你的儿子长大了,也有喜欢的姑娘了,我先前瞧过,她很好……”说到这,他的语气却又添了些怅然:“若是你还在的话,瞧见他们,一定会开心的。”

第134章 (一更)

三日后。

成国公府,王家。

今日是王珺的及笈礼,虽然因为冯婉的死,不能大办。

可到底也是姑娘家的好日子。

何况庾老夫人心中总觉得太过委屈了王珺,虽然不能大办,可该热闹的地方还是得热闹的……只是摒弃了礼乐之物,没请众人过来大操大办。

不过无论是酒水、还是宴席上的用料都是用了最高规格的,比起去岁王珍及笈时花的银钱还要多上许多。

这若是放在以前,三房那几位知晓后,肯定是要闹上天的。

不过自打冯婉没了后,三房的几位主子倒是也变得安静了许多。王恂本就没把冯婉当回事,见她死了反而乐得轻松,只是恐庾老夫人瞧见,倒是也没去外头,只是日日待在云姨娘那处。

至于王珍和王祀。

他们两人心中各自有事,自然也没说什么。

倒是王珠知道后,免不得同王珍吐露出几句不高兴:“听说祖母不仅把她那副血玉头面和东珠头面都送给了王七娘,私下还给人贴补了五千两银子,虽然今日没有请人过来大办,可那酒席上花得钱可不少……”

“祖母可真是偏心的很。”

只是无论她说什么,都不见王珍作答。

久而久之,她也就懒得说了。

再说她心里嫉妒,却也不敢真得跑到王七娘跟前说道什么,她那位七姐的本事,她可是经历过了,可不想再被人当众羞辱。

何况今次王七娘因为母亲的死不能大办,若是她再去闹,只怕回头祖母知晓后又该责罚她了。

……

旁人是怎么想的,王珺一概不知。

不过即便她知晓,也懒得拿这些当做一回事。

她今日一大早便由人服侍着起来,又是沐浴又是焚香,好一通忙活,等到杜若等人过来的时候,她这处也操持得差不多了。

虽然冯婉丧期未过,家里也没有张灯结彩,不过王珺这屋子却还是仔细布置了一番的,那里头摆着的物件,件件桩桩都透着一股子喜气。

这会时辰还早。

王珺索性就同崔静闲等人坐在那铺着白狐毛毡的软塌上说着话。

屋子里摆着上好的银丝炭,烧得整个屋子都热烘烘的,几人围坐着的红木茶几上也摆了不少果盘、糕点,还有几盏刚刚奉上来的茶水,这会茶水还都在冒着热气,甚至还有些清淡的茶香在屋子里飘荡着。

今日在屋子里坐着的,都是王珺的亲友。

杜若是她多年的好友,而崔静闲和王瑛是她的姐姐。

几人起初是在说着闲话,到后头,杜若看着这冷清清的样子,还是忍不住低声说道:“到底还是可惜了,原本我还想着你这大好的日子,肯定会很热闹才是,没想到……”

她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掺着不平。

女儿家的及笈礼这么重要,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这世上哪一个姑娘不希望在这样的日子里,在众位亲友的见证下,一步步行完自己的成年礼?

偏偏因为三房的事,不能大办。

怎么不可惜?

崔静闲和王瑛虽然没说话,可脸上的神情和杜若的也差不多。

其实她们也知道,冯婉是因病去世又是家中长辈,纵然再不平再不满也不好多说什么,可站在王珺的这处,她们心里总归还是有些不舒坦的。

王珺耳听着这一番话,又看着身侧三人一副打抱不平的模样,忍不住露了个笑。

她把手中的茶盏置于一侧的茶几,而后是看着她们柔声说道:“你们也不必替我委屈了,今日虽然没有大办,可祖母也没有委屈我。”

庾老夫人怕她冷清,不仅请来了舅舅一家,还把杜家伯母和杜若也都请来了。

除了还在外头游学的小祯没有回来。

不过他的礼物倒是早早就送来了,不仅如此,他还给她写了很长几页信,与她说了许多外间的事。

她能够感受出,这一趟小祯出门,真得长大了不少。

再说,请那些人来家里,也不过是让他们看个热闹,还得劳累她去说那起子场面话,她最厌烦这些场合,倒不如现在这样轻松。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必拘着端着。

眼见王珺当真没有不高兴,三人倒是也没再说什么。

到底不是一件开心的事,几人便又说起了其他的闲话来,说到后头,免不得说起了杜若的婚事。

如今她们几人里头,崔静闲已是和萧无琢定了亲,日子就定在今年十二月,而杜若前些日子也已同王祈定了亲,日子定在来年二月。

王珺心里是觉得奇怪的。

前世二哥和杜若虽然互相钦慕彼此,只是婚事却一直耽搁着,这次怎么会这么快就定了亲?不过这样也好,前世这两人的结局一直是她心里的遗憾。

这世,他们两人可以早些修得正果,她也高兴。

王珺想到这,脸上挂着笑,口中是同杜若笑说道:“我早就盼着你能做我嫂嫂,如今可总算是快实现了。”

王瑛听得这话,也忍不住说道:“那日二哥一下朝便急匆匆得跑到了母亲那儿,我们还以为是怎么了,没想到他是要母亲去杜家提亲。”

说到这事的时候,王瑛免不得是想起那日的哥哥,想着他那副模样,乐不可支得继续说道:“你们都不知道,哥哥那日的样子,倒像是去晚了,杜家姐姐就会被人抢走了似得。”

耳听着这些话,先前还同几人笑说着的杜若倒是难得有些娇羞起来,她把手中的茶盏置于一侧,而后是看着几人说道:“好端端的,你们怎么说起我来了?”

话是这样说——

可杜若脑海中也忍不住回忆起王祈。

前些日子也不知王祈抽了什么风,突然大晚上得跑到她那,同她说“要娶她”。

这样的话,以前王祈不是没有同她说过。

只是当初王祈也同她说过,他想查出杀害王伯父的凶手再同她成亲,如今王伯父的凶手还没查到,她自然也不会以为王祈会立刻与她成亲。

其实她的年纪已经不算小了,母亲私下也问过她几回。

她也都据实同人说了。

好在母亲是个开明的,虽然心里不高兴,却也没有干涉他们两人之间的事。

可她没想到,那日王祈说要娶她,翌日一大清早就差人请了永安伯府的夫人来说亲了,等到后头她私下问起王祈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时候。

那个男人才与她说——

“父亲对我而言很重要,我以后还是不会放弃追查他的死因。”

“可杜若,你对我而言也一样重要。”

“你愿意等我是我几世修来的福分,可我却不能让旁人再说道你什么,我想娶你,想以后日日都看着你。”

……

那一日,王祈同她说了许多话。

以前说过的,或是没有说过的,那个男人都同她说了。

眼看着杜若低着头,面若桃花的模样,王珺几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刚想再说些什么,外头便连枝便打了帘子进来,等福身行礼后便同她说道:“郡主,永寿公主,永昌公主来了,这会正朝这处过来了。”

萧无琼和萧无珑怎么来了?

王珺心下疑惑不解,不过碍于两人快到了也不好多说什么,便起身站了起来。

其余几人也都跟着一道起来了。

没一会功夫,外头便先后走来两道身影,正是精心打扮的萧无琼和萧无珑两姐妹。

“请两位公主安。”王珺领着几人朝两人行了礼。

“快起来吧。”

萧无琼看着她们笑说一句,等瞧见几人起来,才又同王珺说道:“本宫知道今日是长乐的及笈,虽然今日不能大办,可我们到底是从小到大的情分,你这大好的日子,我们也不能不来。”

“长乐不会介意我们不请自来吧?”

这些都是场面话,何况纵然她介意,这两人不还是来了?因此听得这话,她也只是笑了笑:“原本也是想给两位公主送去拜帖的,只是家里出了这样的事,又怕冲撞了你们,这才只能耽搁了。”

说完,她是又朝侯在一侧的连枝说了一句:“给两位公主上茶。”

等到丫鬟重新上了茶。

萧无琼接过后才又同王珺笑说道:“今日哥哥和五弟也来了,哥哥知道你今日及笈,早早就备了礼,也不知是要送你什么,神神秘秘得,连我们都不肯说。”

“可不是——”

萧无珑也接过话说道,只是与萧无琼不同的是,她话里却掺着些妒意,不过她如今年纪小,说起来倒像是女儿家的娇嗔似得:“哥哥以前对我们都没这么好过,若是长乐姐姐日后……”

她这话还没说完,王珺却突然开口说道:“公主慎言。”

王珺这一道声音并未掩饰什么,也丝毫未给两人面子,她对两人有礼是因为今日自己是主人,她们是客人……不过这两姐妹要是觉得自己身为公主,可以在她面前为所欲为,胡乱说道什么,那便是大错特错了。

突然被人抢了白,萧无珑的脸色其实有些不太好。

她到底还小,性子也没那么沉稳,刚想发作,就被萧无琼拉了下袖子。

而后——

萧无琼便同王珺说道:“长乐也别生气,你也知道永昌的脾气,她自幼就爱同你一道玩,这才口没遮拦。”

耳听着这一番话,王珺倒是也没再说什么。

只是到底因为这一桩事,屋子里许久都无人说话,到后头还是萧无琼开了口:“这位姑娘,我以前倒是没见过。”

她说这句的时候,望着得是杜若的方向。

杜若见此便起身又朝人福身一礼,口中是道:“小女姓杜,单名一个若字。”她说话的时候,语气从容,姿态如兰,纵然是面见公主也是一副不卑不亢的模样。

“杜若……”

萧无琼看着她这幅模样,唇齿之间轻轻碾磨过这个名字,而后是笑跟着一句:“原来你就是王家二公子的未婚妻。”她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挂着笑,可眼中却好似有一抹化不开的阴沉。

这一抹目光被她掩饰得很好,别人未曾察觉。

可杜若心细,却是察觉到了,只是等她掀起眼帘朝人看去的时候,瞧见得却依旧是端庄清贵的萧无琼。

第135章 (二更)

屋子里一众人坐着又说了会子话。

外头庾老夫人便差人过来请了,道是“时辰差不多了,舅家老爷他们也都到了,请姑娘准备准备过去吧。”

耳听着这一番话——

屋子里其余几人也就停了话,她们是不能同王珺一道去的,便先起身同人告辞了。

崔静闲要落后她们几步,等她们出了门,便握着王珺的手又轻声同她说了一句:“过会别紧张。”

看着表姐脸上的担忧,王珺却是忍不住轻轻笑了下。

她是真没觉得有什么好紧张的,大抵人都是这样,对于以前经历过的事总会少几分陌生,自然也就少了几分不安。

不过看着崔静闲未掩担忧的面容。

她还是握着人的手,轻声同她说了一句:“知道了,表姐先过去吧,我准备准备也过去了。”

崔静闲见她当真无事便也未再多言,只是又嘱咐了王珺身边的几个丫头,这才举步往外走去。

眼瞧着屋子里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

连枝便走上前来,替她重新拾掇了下衣衫,等到一应事物皆全,她便又低了头,与她恭声说道:“郡主,好了。”

“嗯。”

王珺点了点头。

外间丫鬟已掀了帘子,她提了步子往外走去,只是临来走到外头,想起先前萧无琼说得那番话,才又低声朝连枝问了一句:“齐王没来吗?”

先前萧无琼说得是萧无珏和萧无琢,却没有萧无珩。

想到这——

她便轻轻拧了一双眉。

连枝知道早些时候齐王曾应允郡主,因此如今听得这句,便轻声回道:“或许王爷有什么事耽搁了也不一定。”

说完,又看了一眼王珺的面容,跟着一句:“保不准过会就来了。”

王珺倒不是非要萧无珩过来观礼,只是知道他的性子,既然他说要来便一定会来,难不成他是出了什么事不成?

心下这个念头刚起便又被她压了下去。

萧无珩这么厉害,他能出什么事?或许真得如连枝所说的一样,有什么事耽搁了。

……

王珺的及笄礼是在王家宗祠那里办得。

等她走到那处的时候,今日过来观礼的人也都在了,少了礼乐之声,观礼得也只有十多个人,瞧着难免有些冷清。

若不是亲眼所见,只怕谁也不会想到堂堂大燕的长乐郡主,成国公府的嫡女的及笄礼竟然会如此冷清。

不过与这种冷清所不同的,却是场上的气氛。

因为身在宗祠的缘故,又有王家列祖列宗在里头看着,使得众人的神情看起来也都忍不住端肃起来。

这宗祠以前除了大年初一,王慎会领着家中老小过来祭拜列祖列宗,平日很少开启,庾老夫人这也是为了弥补王珺的及笄,才会选择在这样一个端肃威严的地方举行。

地上铺着猩红的毛毡,王珺穿着一身采衣打外头进来。

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相熟之人。

穿着一身紫檀色锦衣的祖母站在最中间,父亲和母亲便分站在两侧,舅舅和舅母因为是宾客的缘故便站在另一侧。

还有表姐等人也都分站在两侧。

场上无人说话,众人只是静默而又专注得望着她。

眼见王珺打外头进来,王慎惯来温和的脸上此时也有些掩不住的激动,只是到底碍于如今宾客皆在才强自压抑着,眼瞧着王珺停下脚步,他便重新理了理衣裳,上前一步同众人说道:“今日是小女笄礼,今请请诸朋好友来此贺小女笄礼,望其通孝悌忠信,不负众望。”

王慎这话说完,王珺便朝众人福身一礼,而众宾客也跟着回了礼。

等到王慎退后,笄礼也正式开始了。

由庾老夫人担任笄者,谢文茵为正宾,杜若担任有司,崔静闲担任赞者……而王珺经历过“三加三换”之后,叩拜双亲,聆听庾老夫人的训话,再致谢众位亲长和观礼之人,这笄礼就算是彻底成了。

……

等礼成。

庾老夫人便让王慎领着男客去外院用膳,而女客便留在内院用膳。因为宫里几位小主子都来了,未免家中太过冷清,庾老夫人还让人快马去城里的梨园喊了一个戏班到家里搭了戏台,便当做饭后休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