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太奶奶只是太累了。”霍长渊忽然抓了赵菁菁的手,放到了太皇太后的手中,他冲着她笑,“菁菁,你摸摸,是不是太凉了,太奶奶病才刚好,可受不住这些。”

“霍长渊……”赵菁菁望着他,泪盈盈道,“太皇太后崩逝了。”

霍长渊怔了怔:“不可能。”旋即他望向跪在身后的李贵妃,满怀希望的问,“李贵妃娘娘,您天天都来,太奶奶的身体一日日的好起来,今儿只是睡的多了些时候。”

李贵妃早早已泪流满面,她在太皇太后跟前侍候了二十多年,早已经是亲如祖孙的关系,太皇太后突然崩逝对她打击颇深,但凡一点都能惹得她悲泣不已。何况跪伏在那的是太皇太后一手带大的孩子,只唤了一声‘长渊’便已泣不成声。

赵菁菁觉得眼前怎么也看不清,抹了抹眼,没多久又是一片湿润模糊,看着霍长渊耐心地一遍一遍唤着太皇太后,想把人叫醒这一幕令她的心像是被揪起了一般的疼。

“长渊。”她轻轻唤着他,既怕惊扰了他,又想要唤醒他,就在昨天,他还在说要如何把这十五灯会给弄的好看点,请个小戏班子,在这春禧宫内,让太奶奶好好高兴一番。

“长渊,皇祖母走了。”开口说话的皇帝,寒潮来时他也受了些影响,病了好几日,如今宫内外都是事,年关不太平,他操劳万分,人看起来一下老了许多。

皇上说完这句,眼里又一次盈了泪光:“皇祖母去时没苦痛,是喜丧,她平日里最是疼爱你,你这般,怕是让她去的不安心。”

霍长渊轻颤了下,红着眼眶却至此都未落下一滴泪,他也不喊太医了,只是整个人像是失了魂一般跪在那儿,不肯接受这现实。

赵菁菁忙抹了把泪上前扶住他,看一眼榻上阖目的太皇太后。

就是两天前而已,老人家才拉着自己的手说的那些话,如今看来仿佛是临终托付,那双眼里曾有不舍眷恋,和无奈,当时不觉,此刻异常心酸悲痛难忍。

太皇太后总说,人活到她这岁数,还有什么不通透的,有什么看不明白的,也早就算的到自己的日子。

她或许早就有预感自己命不久矣,却又要来宽慰他们……

所幸太皇太后走的时候,身边人有不少,李贵妃这段时间都是日夜侍奉的,皇上也送了最后一程,可就是她最最疼爱的玄孙没能见她最后一面。

春禧宫内哭声一片,霍长渊在其中,仍旧是怔怔看着,没有眼泪,失了魂一样。

天亮了,大雪覆盖了整座郾城,宫里宫外白雪皑皑,春禧宫内外跪满了女眷。

无数个火盆子被置在了走廊里,雪地里还搭了临时的白帐篷,喜庆的红灯笼尽数撤下,白绫奠灯,与雪色混在一起,一片哭寂。

宫内与寒山寺的丧钟一直未停下,郾城的正月里,寒风犹是冷厉肆虐,天空灰蒙蒙一片。

宫墙内外飘扬的是白色的灵幡,整个郾城始终都笼罩在国丧的愁绪中。

太皇太后的丧事由皇帝亲自料理,诏三公典丧事,赐号‘慈懿’,太皇太后一生慈善,受后辈敬重,受百姓爱戴。

举国哀悼,哭灵三日,再行三日守灵,第七日出丧。

赵菁菁随同皇室女眷,一直守在春禧宫内,哭灵三日,许多身子羸弱的都守不住。

周皇后跪的第一天就病下了,许多事都是李贵妃在料理,她深知太皇太后不会希望这些孩子们这般辛苦,让宫人备足了厚实的衣物和跪的褥子,里外都安置妥当,不至于累倒那么多人。

跪过三日哭灵后,后三日夜里不必跪着,但皇家子孙仍旧需要守灵。

赵菁菁在偏殿内喝过半盅姜茶后问宫人世子在何处,随即来到了灵堂外。

灵堂内哭声低沉,梨花白菊铺了一地,人人的声都是哑的,素日里太皇太后待那些孩子们多好,这些孩子就有多不舍她离开。

殿内的铜炉里烧着金丝炭,火烧得不旺,宫娥嬷嬷进出亦是悄无声息的,一是为太皇太后,二是为了守灵之人,仿佛重一点儿,就惊扰了。

太孙霍文瑄就跪在霍长渊身旁,红着眼眶,一张张的往盆子里添纸钱。

霍长渊就着地上蒲团挨着灵柩倚靠而坐,哪儿都冷冰冰的,就好像他的心,他从没想过太奶奶离开自己会怎样,也拒绝去想,可现实却这样措手不及,他想挨着太奶奶,离得近点儿,哪怕是托梦也想再见她一面,可是再没有过。

“偏殿送了姜茶还有吃食,你一天没吃东西了,去吃一些。”赵菁菁走到他身旁劝道。

霍长渊抬起头看她,嘴角微颤,发不出声来。

“吃些东西,等会儿我再陪你来。”之后还有三日,纵然知道他的想法,赵菁菁也不能让他就此拖垮了身体,他已经三日没吃东西了,水都没喝,再这样下去,不等太皇太后出殡他就倒下了。

霍长渊摇了摇头,赵菁菁拉住他求道:“太奶奶若知道,该心疼了。”

霍长渊看了她一会儿,声音嘶哑:“你吃了?”

赵菁菁摇摇头。

霍长渊扶了一把身后的柱子,身子一晃险些要倒下,被赵菁菁快速扶住,他反手拉住她,缓缓往灵堂外走去,牵着她到了偏殿。

小桌上摆好了吃食,赵菁菁给他倒了姜茶,霍长渊却将盛好的粥递给她:“你别饿着。”

赵菁菁鼻头一酸,眼泪就要落下,她深吸了一口气,给他重新盛了一碗:“你若不吃我也不吃。”

霍长渊微皱着眉头,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拿起了勺子,给自己喂了一勺,就这么咽下了,丝毫都不察是什么味。

赵菁菁跟着吃了一勺,要盯着他将粥喝下,又这么哄着压着让他喝了些茶,看着他迅速消瘦许多的脸庞,说不出的心疼。

三日米水未尽,如今也吃不了太多,小半碗后霍长渊又去了灵堂,赵菁菁知他所想,也不劝阻,只是默默陪着,陪他度过这个坎儿。

三日之后,寒山寺的僧人做法封棺,灵柩被抬起时,霍长渊伸手去拦,起身踉跄着险些昏过去。

可他愣生生咬牙撑着,从宫门一路送到皇陵,看着灵柩下葬,跪拜着道别。

大雪还在下,送葬的队伍从皇陵绵延到城内,大部分都是郾城的百姓,呼啸冷冽的风中满是呜呜的哭声。

霍长渊不肯走,还想要留下来陪着太皇太后,但皇上下令,直接命人将他给抬回了江林王府。

回到安园后,霍长渊一声不吭在床上躺了足足三日,不吃不喝,也不言语。

先前守灵时吃的东西还是赵菁菁硬逼的,送葬时他几次要昏过去都撑下来了,如今再三日不吃不喝,整个人憔悴的不成样子。

已是初七,郾城中走亲访友的动作都轻了许多,更别说什么娱乐,国丧期间禁屠宰娱乐,二十七日的功夫,这元宵灯会自然也不会有。

江林王府内皆是一身素色,王爷那儿也差人来过几次,还请了太医,可有些事儿太医也是没辙,只能开出些补养的方子来调剂世子的身体。

张嬷嬷和秦嬷嬷私底下也抹了好几回眼泪,看着霍长渊如此,心底更是难受,劝不了世子那儿,可也不能纵得这样下去。

赵菁菁自然也不会纵着他那般。

中午,看着丫鬟又一次将原封未动的吃食拿出来,赵菁菁杵在门口好一会儿,去小厨房熬小米粥,加了几味补血益气的药,仔细熬煮着。

一个时辰熬成一锅,她舀了一勺尝过了味道,便端去了主屋。

赵菁菁把托盘搁在桌上,便去床边唤他起来,但看他胡子拉碴,双眼凹陷的模样,去拉起的动作改成了扶:“都好些天没吃东西了,再不吃点,人就得饿坏了。”

霍长渊见是她,双眼里聚起了一点神,嗓音沙哑:“我不想吃。”像是刮磨着耳朵。

赵菁菁这回可不由得他,他这样下去是想去陪了太奶奶不成:“不吃也得吃,我熬了一个时辰,难道你就忍心辜负我一片好意,再说了,太奶奶若泉下有知你现今这样子,你叫她怎能安心!”

霍长渊被她拉拔着坐起,仍是满身颓丧,就着这姿势突兀地抱住了赵菁菁。

原只想拉他起身的赵菁菁突然僵住了身子,唤了一声:“霍长渊,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奈何腰身被箍得紧紧的,像是要把她嵌进骨子里似的,才听到霍长渊幽幽开了口:“我留不住太奶奶,终有一日,我兴许也留不住你。”那种抓不住一切,又或许他本就孑然一身的凉薄完全攫住了他,使他畏惧惶恐,却不知该如何排解这种惶恐,只想抓住身边唯一有的。

抓得紧紧的。

谁也夺不走。

赵菁菁愣住,这才想起来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竟是自己那时说过的和离成了困住他的念头。

赵菁菁心中冒起多种念头,最终化作眼前现实,她掩下叹声,须臾方开口:“你松手,弄疼我了。”

果然,霍长渊就松开了些,虽没完全放开她,但圈着多了一层小心翼翼,令赵菁菁脱了身。

“人都有生老病死,太奶奶年岁大了,终有这一遭,她生前最放心不下你,与我交代了许多,你怎忍心让她一直这样为你担忧。”

——长渊那孩子,我看着长大,若没了我,那孩子身边就没有至亲至信的人了。

——他觉得自己和他父王一般,骨子里流着一样的血,做的一样的混账事,活得浑浑噩噩的,可有了你之后就不一样了。

——你答应老婆子,你们俩一定好好的,可好?

霍长渊抿唇不语,一面他知道赵菁菁说得对,自己这般定是让太奶奶不放心,可一面心底就像是坠进了冰窖里,不想动,不想吃,什么都不想,只想梦一梦太奶奶。

再听她与自己说话。

“我小时候顽皮,从宫中回到王府,府上没人尽心管我,有了一餐用一餐,过了就是过了,我也不定想吃,去厨房偷吃,是要被打手心的。灶头管事的报了刘侧妃那,刘侧妃的话也不好听,去宫中拜见太奶奶,看我又瘦了,总是备下许多好吃的。”

“就连回府上,都会让人给我捎带上许多,让我藏着,莫分了旁个吃。”

霍长渊说起带了几分回忆恍惚:“还有宫苑里的皇子看我瘦弱故意欺负我,太奶奶知道,就领着我去,既是打架,双方动手才算,让我吃饱了去揍回来。我把他按倒了怼他屁股揍,揍得他直哭,那苑的妃子来寻理,太奶奶在,那妃子便押着小胖子给我道了歉。那会儿她身子骨还很健朗,能带着我在宫里到处走。”

有太奶奶在,便是有家在。

可如今,太奶奶没了……

“赵菁菁,我想太奶奶,她应了我十五之约,日子还没到,她怎么能爽约了呢。”霍长渊抬眸,直勾勾凝着她,仿佛是守着约定的稚子,在问她为何不来了。

赵菁菁忍着眼泪:“今年的十五花灯取消了,但你若想放给太奶奶看,我陪你去如何?”

霍长渊看了她一会儿,忽然又猛地将她抱住,紧紧的抱着,喃喃喊着她的名字。

“虽然城里不能,我陪你去皇陵罢,在那儿给太奶奶放个花灯,戏班子肯定是不能去的,皇陵幽静,不能惊扰了祖辈,我还可以陪你在皇陵守几日,但你如今的身体,便是去了太奶奶瞧见也不会安心,咱们且让她走的安心些,可好。”

霍长渊不语,就这么抱着她。

赵菁菁知道他,这便是应了,于是轻轻的拍了拍他后背,安抚似的,等着他缓过来,去吃些东西。

她很担心他。

从太皇太后崩逝,霍长渊就未流过一滴眼泪,这反而叫人更担心……

好生劝着下,霍长渊总算开始吃些东西了,虽然不多,但好歹有吃下去,两位嬷嬷和赵菁菁费了许多心思,在这吃食里添了补药,将他这十来天亏空的补回来。

好在他身体原本是不错的,十五这天中午,赵菁菁陪着他出了门,两辆马车前往皇陵。

郾城的这个新年过的很沉闷,天灾人祸,即将过年时太皇太后又崩逝,就连皇上,在丧事结束后都病了两日没上朝。

马车内很安静,没有往日霍长渊逗她的声音,赵菁菁掀开帘子往外看去,街巷内倒是有几个孩子在玩耍,但穿的都是素色的衣裳,没有过年的喜庆。

赵菁菁轻轻翻了翻袖边,转过身,发现霍长渊在看她。

“怎么了?”

“你瘦了些。”说着霍长渊伸手摸了摸她的脸。

“之前吃多了,如今瘦一些也好。”赵菁菁两句话带过,并不想说下半年操劳的事儿太多,她也没歇息上几日。

马车内再度安静下来,出了大道后一段山路,到了皇陵前。

马车在这儿就得停下,之后步行入内,香琴和来福他们扛着箱子,从立柱往内,一段坡路,尽管是下午的天,四处却都透着森冷。

守陵的士兵见是江林王世子,查了人数和带来的东西后便放了他们进屋,皇陵内因为常年都有人来守,还会有宫中妃子因为各种原因被送到这儿来,所以建有屋舍。

太皇太后崩逝日子不长,皇上派了人来要日日烧纸祭典,屋舍内倒是一应俱全,赵菁菁让香琴将带来的酒菜备好,和霍长渊一起去了墓前,扫了雪,给太皇太后祭酒。

“太奶奶,我们来看您了。”赵菁菁抚去碑前落下的雪,将酒递给霍长渊,后者缓缓倒下,眼眶泛着红,却没有说话。

赵菁菁看了下天色:“天快黑了,让来福他们摆灯。”

灯架摆在墓的不远处,一盏盏的灯都是这几日赵菁菁带着安园的丫鬟们扎的,数米长沿在屋前,一盏盏点亮后,犹如是一条花灯路,照亮着这皇陵的寂静。

花灯中有霍长渊许诺过的,也有他当时特意安排要说给太皇太后惊喜的,那些字,还曾时他提过,要让太奶奶猜了拿奖励的。

赵菁菁将一支香递给他:“你亲手去点剩下的几盏灯。”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第一天上班,上午忙忘了设置存稿箱时间,让大家久等了

第064章 .我不会让你离开我

剩下的灯都是霍长渊题字的, 每点亮一盏,里面字就会映衬出来,“永享安康”四盏灯点亮后, 霍长渊的手轻轻一颤。

“我听两位嬷嬷说起过, 太奶奶在先帝在位时就不理宫中事物, 她在宫中多年,许多事看得通透, 唯独只放心不下你。”

“嬷嬷说, 你与太奶奶是缘分, 当初你生下来时太奶奶还没见过你, 便与你心系着, 后来王妃去了寒山寺,你在府中被照顾的不周还生了病, 她便将你接入了宫,这么多孩子之中,她最疼爱你。”

宫里不是每位皇子公主都过得好,母妃不受宠的, 照样要被宫人欺负,但太皇太后并非每个都会去插手。

所说的缘分,便是如此罢,未见时心系着他, 见了他便再也不舍得他受苦,养在身边悉心照料,什么好的都给他, 只要霍长渊开口的,太皇太后必定都会给他。

如果他要求个一官半职的,在太皇太后那儿绝非难事,皇上是个孝顺的,对皇祖母又是极为的敬重,只要她提的要求没什么不答应。

“就是因为这样,太奶奶更希望你好好活着,像以前一样,否则她泉下有知,就该为你担心了。”赵菁菁仰头看他,见他不动,轻轻按下他的手,点下最后一盏福寿灯,“老人家有说喜寿,太奶奶这岁数,走的无病无痛,也是老天爷给的福泽。”

“你可知太皇太后为何要接我入宫?”

赵菁菁望着他没作声,等他往下说。

霍长渊看着香顶端的星火,看着一路亮着的花灯,缓缓仰头,又浸入了夜色中:“母妃走后,父王将我留在了自己院内,几个奶娘照顾我一个,但我当时闹腾,谁的都不愿意喝,便瘦了许多。”

“后来接连换了很多奶娘,我吃的依旧不多,到能吃奶羹时已经一岁多了。但因为换过的人太多,那一场病,太医诊出了中毒,却始终查不到原因。”

赵菁菁一怔,真的是中毒?!

“消息到底还是走漏了些,但这些年宫里说起来都是病了一场,太奶奶听闻后,本已不理这些事,直接命人把我从王府接到了宫中。”霍长渊扭头看她,嘴角有一丝笑意,“那是我最快乐的几年。”

没人敢欺负他,也不会因为他不吃饭,就剩下些冷的羹汤摆在那儿,太奶奶还会哄着他睡觉,让他睡在内榻中,拍着他入睡,给他讲皇家事,讲过去的一些官员,讲她年轻时入宫前离开郾城去游历。

霍长渊那时才知道,自己也不是没人疼的,不用哭着去父王那儿要母妃,也不用一点错就要挨手心板子,更不会被李侧妃说些不好听的话,他有人护着有人疼,他有靠山。

“六岁那年,太奶奶生了场病,皇祖父担心她身体,便让父王把我接回王府,彼时我已经开始识字了,也到了去学堂的年纪,皇祖父就让我和太孙他们一起念书,每日由来福他们陪着我入宫,下午回来,我还是能每天见到太奶奶。我学得好连皇祖父都夸我,但没多久,我又病了。”

赵菁菁揪着帕子,心尖儿一阵闷疼。

是秦姨娘说的那件事,险些要了他性命。

“也是多亏了我挑食的毛病,没有吃几口就放下了,不过从那以后我知道,这王府里,不是有人厌恶我,而是有人不想让我活。”霍长渊顿了顿,那就是从那时开始,他学会了一个词,叫藏拙。

太皇太后的话还在赵菁菁耳畔回荡,霍长渊的话又让她心颤,五六岁的孩子就要学会如何掩藏自己。

所以了,江林王府内没有兄友弟恭,也没有子女长孝,他从能开始玩的年纪就玩起来,成了这郾城中头号的纨绔,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坐着世子之位被人数次上奏都无所谓。

可他真的是无所谓吗?

“她教我为人处世,教我如何孝顺父母,教我如何去待你,可我都没来得及孝顺她,她就走了。”霍长渊怔怔看着墓碑方向,甚至,他都没来得及见她最后一面,“若是我,我细心点,早点发现她的异常,不对,我那几日就该每天守在宫中的,守在她身旁,或许就,或许就不会……”

霍长渊忽然低声喃喃,神情都变得有些魔怔,赵菁菁连忙拉住他:“霍长渊,人有生老病死,就算是你守在宫里,太奶奶还是会走的!”

霍长渊忽然低吼:“可明明已经好转了的人,为什么会说没就没了!”

说罢,他直直的望着她,像是在求证一个答复,更像是他完全没有接受太皇太后已经过世的这个事实,打心底里觉得这是个梦。

“我也不信。”赵菁菁抬手,看着他此刻的脆弱,轻轻抚了下他的眉头,“我也不信,好好的人怎么就这么走了,明明还与我们说着话,与你有约,可长渊,太奶奶是真的已经崩逝,你得接受这件事。”

寒风吹来,花灯内烛火晃动,光忽明忽暗,霍长渊怔怔看着赵菁菁,花灯衬着她的脸庞,许是风吹得冷,将她的面庞吹起了一抹受冻的红潮,连鼻尖一点都有点红红的,晃动着自己倒影的黑眸里,掩不住担忧与关怀。

她的柔劝声还在耳畔响起,那抬起的手轻轻柔柔抚过他的眉间,然后缓缓的擦拭过落在他脸颊上的雪粒。

霍长渊怔怔的,眼泪从眼眶内滚落下来,湿了赵菁菁的手。

赵菁菁愣了下,拿起帕子,想替他把眼泪擦了,她没见过有人把无声哭泣哭得这样令人难受。“霍长渊……”

还不待说完,一双手猛地将她揽到怀里,在她尚来不及反应过来之时,听到了闷闷的哭咽声传来:“我再也没有太奶奶了,她再也不会管我了,赵菁菁,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了。”

霍长渊哭的像个孩子,抱着她,呜呜的哭着,宣泄着这么多天以来的伤心,他忍了多久,心中就有多少的难过。

在守灵时他甚至都不能像几位郡主她们那样的哭,他不能趴在那棺椁上,更不能哭晕过去。

他什么都没来得及做,答应的,想孝敬的,今后也一样都做不了。

他失去了他心中的依靠,从今往后,就回到了他的小时候,成了没有人护着的人。

他失去的不仅仅是他的亲人,还是他长久以来心中的信仰和坚持。

赵菁菁一下一下的拍着他的后背,任由他宣泄,也盼着他能够宣泄出来,唯有这样他才能真的从太皇太后崩逝中走出去。

寒冷凛冽,花灯不断晃动,已经被吹灭了好几盏,皇陵这儿风比城中大很多,灯架以外的一切都是黑暗的,只有遥远处的城中有灯火,像是在等回家的人。

“赵菁菁,你会离开我吗?”霍长渊紧紧抱着她问出了这一句。

可不等她回答,他又说了句:“我不会让你离开我的!”

赵菁菁拍着他后背的手一顿,唤了他一声:“霍长渊。”

霍长渊松开了她,看着她问:“你还打算一年后与我和离?”

赵菁菁微动了下嘴角,脑海中再次回荡过那个声音,很多事都变了。

太皇太后并非如她当时那样还活着。

齐景浩娶了孙氏,越佩茹在齐家如今状况凄惨。

若儿活下来了,国丧后陆家二少爷很快会上门提亲。

而她,嫁给了江林王世子,与他吵吵闹闹,竟也过了快一年。

牵一发而动全身,许多事都变了,事在变,人也在变,她最初醒来时所有认为的事,许多都朝着她无法预计的方向发展,就如她预计不了太皇太后会忽然崩逝,同样,对于自己的未来,她也无法预计。

而眼前这个,过去与她八竿子打不着边的人,如今抱着她,推心置腹的,将她视作最信任的人,将他那不敢示人的眼泪落下。

谁没骄傲。

她赵菁菁有,他霍长渊就没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