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让儿子辛苦些,就算脱层皮儿子也愿意。”

“呸,呸,”季四太太吐了两口,“别说这样不吉利的话,你安心去,如今苏州那边是太子的门生坐镇,但凡又是你就将周大人的手书递过去,他会保你平安。”

季元斌得意起来:“谁敢动我,我这是为太子爷办事。”

季元斌离开京城,季元征就将消息送到了太子跟前。

太子正被人侍奉着从床上坐起来,一脸笑容的官员拿了溺盆上前,规规矩矩侍奉着太子爷净了手。

季元斌低着头不敢说话,只听太子与那官员道:“你都已经做了官,怎么还能做这些下人做的事。”

官员笑着道:“小的就算做再大的官,也永远都是太子爷身边的下人,该想方设法为太子爷解忧。”

太子叹了口气:“人人都像你这样想就好了,你是我身边的人,有事我自然会为你做主,”说着顿了顿,“季承恩的案子早就已经了结了,季氏为何又要提起,这样不是很好吗?季承恩也没有死,季家上下平平安安,季氏也该知福了。”

第二百零二章 来个搅局的

季元征依旧不敢抬起头去看太子,他生怕在太子面前出半点的差错。

太子道:“季卿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季元征身体躬得更加厉害,远远看过去就像一只虾米。

季元征吞咽一口润了润嗓子才道:“李季氏从小就不服管束,有她在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安生过,这次我家二弟就怕她在江南胡乱作为,今天一早就赶了过去。”

“季家总算有个明白人。”太子亲手倒了杯茶给季元征。

季元征哆哆嗦嗦地接了过去。

太子道:“当年江南都成了什么模样,还是我遣了人过去收拾残局,这些年总算有了些眉目,我是不愿意再出什么乱子,你们季氏一族也是好不容易才回到京城落脚。”

“太子爷放心,”季元征道,“我们季氏族中其他人绝没有那些心思。”

“没有就好,”太子脸上有了些许的笑容,“我也是怕会祸及你们,你能入仕周卿不知道花了多少的心思,若是能这样一路顺利地晋升上去,将来定然比李雍还有前程。”

李雍定然会被季嫣然牵累。

让太子都不安的人,怎么可能会有好结果。

“太子爷,河北道的人回来了,就在外面。”

太子点点头:“让他进来吧!”

季元征忙退到一旁,很快穿着一身短褐的人大步走进来,那人满脸仓皇和急切,见到太子立即下拜:“太子爷,河北道守关的将军战死了,督办粮草的官员也被副将斩了,这是要跟平卢一样闹出乱子来。”

太子脸色一变:“又死人了?”

官员嘴唇苍白:“今年大旱,只怕粮草不济,平卢和河东战事不断,若是河北道也跟着乱起来,那我们…”

太子本来慌张的神情却慢慢地平复下来:“别急,朝廷有那么多驻军在,不会出事的。”

十年前林家和常宁就跟他说,若是不整顿边疆重镇,万一乱起来只怕武朝门户大开,现在想想林家和常宁不过就是要利用他对付江家罢了,就因为那次的事他差点不能自保,多亏林让没有让突厥人打进来,最后只是死了个常宁,就将一切都遮过去了。

这几年他不与江家人计较,在东宫里韬光养晦果然再也没有什么让人担惊受怕的大事。

太子道:“他们为国捐躯,明日本王会上奏朝廷好好抚恤他们。”

官员扬起脸,他脚上的靴子已经磨破,脚底板一片血肉模糊,强撑着精神就为了能够示警,没想到他千里迢迢送回来的消息就是这个结果。

“你可有发现别的异常?”太子想了想又问那官员。

官员不知太子爷指的是什么。

太子道:“有没有人想要趁机谋反。”若是有确凿的证据拉下江家人,他会出手。

在太子灼灼的目光下官员低下了头:“属下并没有发现…”

太子很泄气接着道:“那些将领也不是死在江家人手中吧?”

官员摇头:“就跟崔老将军一样,都是战死的。”

战死都很寻常,闹不出什么风浪来,他也从中很难获利,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到这里太子挥挥手:“你下去好好休养,今日之事不要再说出来,河北道的战报很快就会送进宫中,到时候看父皇怎么决断!”

“太子爷,”官员不甘心就这样算了,“江家有很大的嫌疑。”

太子脸上满是威严:“本王会让人去查问的。”

太子爷真的会去查就应该立即将户部和兵部的人叫来问问,看看今年还剩下多少的军粮可以调配,下一步又该怎么防备江家。

官员还想接着说,就听到外面一阵嘈杂声。

“太子爷呢?我来了,这戏台子搭在哪里?”

官员皱起眉头。

太子吩咐管事道:“出去看看,这成什么样子,不要让他再吵了。”

“哎呦,太子爷您就别害臊了,太子妃去慈宁宫了,这府里上上下下还不是你说了算,这小娇娘扮上的时候你就盯着瞧,现在…不过咱们得说好了,我们就是唱戏可不带干别的。”

冉六大声吵嚷着:“快点都动起来,好酒好菜搬上桌,咱们今天就让太子府热热闹闹。”

官员忍不住向太子看去,太子爷的心思显然已经不在这里。

紧接着帘子被掀开,冉六笑嘻嘻地走进来邀功似的道:“太子爷,您去看看吧,都弄好了。”

太子沉下脸来:“谁叫你过来的。”

冉六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啊,太子爷生辰到了,普天同庆,我送不得别的礼物,搭台子唱戏是手到擒来。”

冉六说完上前去拉扯太子,太子百般不愿却轻易就被冉六拉起来推出屋去,侍奉太子的人立即追上前。

河北道的官员怔愣地站在屋子里。

“兄弟。”冉六折返回来,伸出手臂搭在那官员的脖子上,一股的脂粉味儿立即扑面而来。

官员胸腹之间一阵恶心,恨不得立即将冉六推开,一个大男人竟然满身胭脂水粉的味道,武朝早晚要亡于这些纨绔子弟之手。

冉六却仿佛并没有看到那官员的厌恶之情,反而手臂更加用力,凑到官员耳边道:“你是从哪里来的?这一身风尘仆仆…刚刚进京?”

官员不由地警惕起来,虽说他只是一个武备司的小官,经常来往于京城和边疆,可他毕竟是秘密向太子爷传讯,总不好弄得人尽皆知,于是他强忍着点了点头。

“那你可来对了,”冉六的吐沫喷了那人一脸,“能听这样一场戏,就算跑断了腿也值得。”

值得?官员眼睛一跳,好不容易才压住怒火,边疆一片惨状,这里的人却歌舞升平。

当年让他前往边疆的时候,太子对他说了那么多忧国忧民的话,否则他怎么会拼着性命为太子奔走。他这样思量着已经被冉六拖出了门。

戏台子搭起来,太子爷坐在椅子上盯着台上的女子,那优美婉转的唱腔仿佛早已经将他迷醉了。

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喧闹声中,他和那些边疆将士和百姓一样都被抛弃了。

辛酸、无奈、失落、绝望,各种情绪充斥他全身,官员一刻也不想呆在这里,他向门口走去,终于踏出了太子府的大门,这里不是他该来的地方,他宁愿赶回边疆就战死在那里。

拿定了主意,他挺直了脊背就向前走去,谁知还没有走两步,一条胳膊又伸过来,去搂他的肩膀。

他心情激荡中竟然没有防备就被搂了个正着,又是浓烈让人作呕的脂粉味儿,然后尖尖的声音唱着道:“你这是去哪里,还没给太子爷拜寿呢。”

他下意识地回过头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煞白煞白的大脸,眼睛周围和嘴唇又说不出的红艳,这张脸却长在一个男人的身上,他能看出来,这就是那个冉六爷。

呕,这都是些什么鬼东西。

那官员眼见那张脸离他越来越近,他顾不得身份会不会暴露,又会被多少人知道,因为他再也忍不住:“让你吓人,老子打死你。”

一拳就挥了过去。

第二百零三章 不怕打的都来

那拳头结结实实地打在了冉六的下颌上,官员刚觉得欣喜,只觉得脸上一凉然后就是火辣辣的疼痛,冉六在他脸上留下了抓痕。他正觉得恼怒,冉六趁着这个机会,狠狠地揍向他的肚子,他也恰时抓住了冉六的腿,用尽力气将冉六向地上摔去,冉六则攥住了他的衣衫。

随着“撕拉”的布条撕裂声传来,冉六胡乱蹬踹的脚踹在了他的小腿上,这下子力道很足,两个人全都跌倒在地。

太子府门口正是一片繁华,见到此情此景,所有人都顿足张望。

如果是平常的打架没什么可看的,这次的却不一样,其中一个人脸上抹的红红白白,头上盘着的假发在滚打中被扯下来,另外一个靴子破了底血粼粼的脚从其中伸出来,看着说不出的触目惊心。

两个人如同被激怒的野兽,手下全然没有任何的章法,却谁也不肯服输,打的难解难分。

太子府的管事回过神来正要上前拉架,人群中一阵骚乱,又走出个人来。

“这是不是冉六…”林少英指着地上的人忽然道,“还真的是。”

说完话就要上前拉架,却被另外一个人挡住,那人一瘸一拐走路微微有些奇怪,脸上满是玩世不恭的笑容,正是承恩公世子爷顾珩。

林少英皱起眉头看顾珩。

顾珩数落道:“打架自然是一对一,你还想上去帮忙不成?”

林少英顿时红了脸:“你什么意思?觉得我是在仗势欺人?”

太子府的管事见状立即道:“几位小爷,这可是太子府门前,你们…这样怎么得了,这若是传到你们府上,恐怕都要被责骂啊。”

林少英弯起嘴唇,似是在向顾珩示威:“听到没有?你赶紧走吧,屁股上别又添新伤。”

顾珩还没说话,冉六已经气喘吁吁地喊起来:“不用你们管,不打出个胜负,就算圣上来了我也不能住手。打不服这小子,爷的姓倒着写,太子府不能打,我们到街口去,你这个囊货敢不敢?”

“去就去。”河北道的官员也红了眼睛,全然不顾冉六嘴里那不干不净的咒骂,扯着冉六的胳膊就向外走去,来京之前他是夸下海口,现在没有任何结果,他也没脸回去。

林少英上前将冉六扶起来,然后看向顾珩:“与其在这里凑热闹也不如动动手,活动活动筋骨。”

顾珩笑道:“奉陪。”

“知道你身上有伤,”林少英讥诮地道,“我让你几分,看看你有多少的本事,是不是只能欺负手无寸铁的大和尚。”

顾珩眯起眼睛:“只要你别半路逃走,就算让了我。”

四个人在街头站好,紧接着就又扭打到了一起。

消息很快就在京城里扩散开来,季嫣然看向旁边的林玉娇:“你哥哥也跑出去了?”

林玉娇点点头。

季嫣然不禁叹了口气,一个不留神就让林少英走掉了,她好像听李雍说,今天护国公林让回京,公爵爷若是进京就看到这一幕,还真是惊喜啊。

“你父亲打人疼吗?”季嫣然又问起来。

林玉娇仔细地想了想:“我没有挨过打,但是每次哥哥被打都会躺上个十天半个月的。”

看来有十天半个月见不到林少英了。

怎么说都是因为她,这样一想真是过意不去,毕竟这小子去太子府门口守着也是为了帮她。

那位官员从河北道带回的军情对她来说很重要,让人尽皆知才好,永昌侯四处凑军资,米粮不够也不敢声张,还盼着北方能有个好收成,现在不如就将这件事揭开,北方到底有没有粮食交出来。

季嫣然站起身看着林玉娇:“我跟你回家去给老太君请安。”

林玉娇不禁惊讶:“现在吗?”

“昨日我递了帖子给老太君,”季嫣然笑道,“你在宫中所以不知晓。”

不知怎么的林玉娇从心底里高兴,大约是觉得祖母一定会喜欢季姐姐。

两个人一起到了林家,林二太太笑着在垂花门等候,见到季嫣然她立即上前道:“太夫人和夫人都在花厅里等着呢。”

季嫣然向林二太太行了礼,林二太太端详着季嫣然道:“我们家阿娇定然给三奶奶寻了不少的麻烦,这丫头在家中都让我们头疼的很,多亏三奶奶与我们家有几分渊源,否则怎么能受得了。”

林二太太说着就去拉季嫣然的手,季嫣然刚被那指尖碰触到,不知怎么的心中油然生出一种厌恶的感觉,手下意识地向后躲去,随之而来盘旋在心头的是愤恨、怨怼以及谨慎的情绪。

这样的举动让季嫣然不禁一惊,但是这种如惊涛骇浪般的反应一下子又消失殆尽,不留半点痕迹,眼前的林二太太又变得亲善和蔼起来。

对于季嫣然的表现林二太太也是一怔。

季嫣然笑道:“老毛病了,总以为还在福康院里,不能随便让人碰触,”说着看向林二太太,“不过您放心我们出来的时候都净过手了。”

听得这话林二太太也释然地笑起来:“你们两个女孩子真是不易,也亏了你们喜欢,否则谁又能做这些。”

林玉娇去挽林二太太的手臂:“二婶人最好了,不像我爹说什么也不准我学医术。”

林二太太眼睛弯起来:“你爹是关心则乱,你还小不明白这个道理,我虽然也心疼你,毕竟比你爹要差许多。”

季嫣然不禁觉得林二太太真是很会说话,站在她身边都会让人觉得很愉快。

三个人向屋子里走去。

林二太太道:“李三奶奶小时候来过几次,那时候常宁就坐在那边用桂花给你们做手串,一转眼你们都这么大了。”

季嫣然点点头,可能就因为来过林家,所以这里的一切都给她种熟悉感,她还记得桂花手串,串完之后满手馨香。

不过…

“那棵桂花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