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嫣然看着这碗粥,不自觉的胸口一阵酸胀,这碗粥在这时候有多珍贵,他赶了一夜的路就为了看她一眼,将这些东西送给她。

“吃了吧,”李雍微微笑着,“你吃完了我就该走了。”

季嫣然不得不一口口地将粥吃下去,她早些吃完李雍也就能多些时间赶路。

时间过的飞快。

季嫣然将李雍送出门。

眼看着他骑马消失在黑夜中,季嫣然眼角不禁有些湿润。

要不是桌子上的碗筷还没来得及收走,她都要以为这是一场梦。

李雍说得对,他们都不是懦夫。

他勇往直前,她也会做好她的事,弄清楚从前的过往。

纵马出了村庄,李雍看到了小路旁等着的杜虞。

李雍跳下马,两个人到一旁说话。

李雍先开口道:“四叔那边有消息了。”

第二百七十章 满意

李雍看向不远处的天空,太阳还没有升起来,黑暗却已经渐渐淡去。

杜虞走到李雍身边。

李雍道:“四叔带着崔庆去了平卢,一定会与江家交手,我会想办法攻占契丹几座边城,一旦契丹要和谈罢战,就能从他们口中得知平卢之战始末,崔老将军不是死于敌军之手,而是被江冉陷害。”

听起来是个很好的主意,但是攻打契丹城池是很危险的事。河北道的兵马本来就不多…更何况还有吐蕃在一旁虎视眈眈地盯着。

杜虞皱起眉头道:“三爷这样有些太危险了。”

李雍神色平静,眼睛中透出一股坚定:“如今我们粮草充足,护国公也在这里,虽说有强敌在,也是稳固边疆的好时候,若是我们不动手,只怕吐蕃退兵的时候会侵扰平卢,这样一来就会成为四叔的负担,你让人将消息送给四叔,很快河北道的战报就会送到。”

杜虞愕然,没先到三爷已经下了这样的决心。

李雍说完话就去牵马,转身深深地看向季嫣然落脚的村庄:“保护好嫣然。”

这一眼让他的心弦再一次波动。

他没想到自己也会又这一天,为一个人牵肠挂肚到如此地步。

怀疑嫣然和常宁公主有关的时候,他努力回想起第一次遇见常宁公主时的情形,他受了风寒病的厉害,公主带着御医来为他医治,迷迷糊糊中他听到常宁公主和四叔说,他眼睛中的神采与四叔有些相像。

如果嫣然真的是常宁公主,那么之所以会接受他,会不会因为他某些地方有四叔的影子。

嫣然只是在下意识地选择。

真的是这样的话,他不过就是四叔年轻时候的影子。

李雍的心猛然疼了一下,这样自我否定就像是在心上划开伤口,他不该这样去想,只是控制不住,一遍遍地猜测。

会因为她细微的举动欢喜和忧伤。

虽然有时候会难过、心痛,却也让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欢喜。

只要想到她,他就忍不住嘴角上扬,仿佛从此之后永远不会再有让他难过的事。

盼望着能够与她相守、生儿育女,过完安宁的一生。

为此而努力就算付出再多也不会后悔。

也永远不会输,因为不管是什么结果,欢喜她的心永远不会改变。

李雍真是疯了。

林让站在城墙上看着李雍带兵与契丹人厮杀,战鼓隆隆声中,契丹人想要奋力地反抗,最终却再一次丢盔弃甲地逃窜。

李雍又一次胜了,契丹人的战意越来越弱,再这样反复几次,契丹人就会彻底退兵。

季承恩目光晶亮,立即道:“快开城门,迎我季家的女婿。”之前见到李雍的时候,他看到的是李雍英俊的面容,只觉得这人一表人才,也算有可圈可点之处,现在才发现李雍真正的长处并非这副皮相。

能够担起责任,舍命守关隘的人,至少值得托付。

就算嫣然之前没有嫁给李雍,见到这一幕,他也会想要如此的佳婿。

城内军帐之中,已经准备好了十几碗酒,李雍带着几个将士走进来,众人纷纷拿起了酒碗,饮下之后,他们今晚就会再次出城,只不过不会打败契丹人就回来,他们要一路攻下去,拿了契丹人的城池。

商议好了战术,几位将士先走出了大帐。

“千万要当心啊。”季承恩忍不住嘱咐李雍。

“岳父放心,”李雍躬身道,“我答应嫣然会打个胜仗平安回来。”

季承恩连连点头:“去吧,只要你打了胜仗,将来回京之后,我会跟那丫头说,不可轻易说什么和离。”

“就这样将女儿卖了?”

等到李雍离开,卫将军才拍着季承恩的肩膀道:“是谁听说李雍三年不归家,气得直跺脚,发誓若是能够回京,定然立即将女儿领回娘家,再狠狠地揍那小子一顿。”

季承恩神情自然:“怎么算是卖女儿,我这是多了半个儿。”至少现在这女婿怎么看都让他很满意。

李约摩挲着手中的棋缓缓地落下,崔庆急得满头大汗,他们回到平卢之后,开始整顿崔家留在平卢的兵马。

虽然一切很顺利,但是边镇之外仍旧可以看到吐蕃和契丹的斥候,万一在这个关头打起仗来,他们顶多只有一半的胜算。

崔庆到现在也没有弄清楚李约手中到底有多少人马能用。

“四叔,”崔庆随着李雍的辈分称呼李约,“我们是不是该整合兵马,城外的情形恐怕一两日之后他们就要攻城。”

“不会,”李约抬起头,清澈的眼睛如同雨后的天空说不出的通透,“河北道应该快有战报传出了,契丹人会随着退兵,平卢不会起战事。”

崔庆一脸惊诧。

李约道:“若是他们准备举兵,就不会只要两个斥候在周围打探,契丹人大营向东挪动三十里驻扎,就是随时准备回援河北道。”

说完话,李约慵懒地靠在引枕上:“现在就将弹劾江家的奏折送去京中,平卢回到你们崔家手中了。”

李约料定的事从来不会有错,听起来像是随随便便地说一句,但是却有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崔庆不自觉地露出笑容,上前拜倒在地:“四叔,崔家不会忘记李家的恩德,您…帮忙我们都记在心里,将来若是有机会定然效犬马之劳。”

“不用念我的情,”李约抬起眼睛,“是李雍的功劳,他带兵攻打契丹才会有这样局面。”

崔庆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又看了李约一眼,李约显然不想再多说什么,他也就不敢再问,静静地退了下去。

崔庆出了门,李约身边的人就上前禀告:“杜虞送信回来了,季大小姐已经在定州见到了人。”

这丫头真不知道自己在查些什么。

就这样放任不管,或许她会依靠一己之力,将所有一切都弄清楚。

第二百七十一章 美人

李约将手中的茶杯放在桌子上。

她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否则不会就这样查下去。

不论是谁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觉得困扰,可是这么快就下定决心,果断又干脆地动手去做,不是寻常人能够做到的。

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努力去争取,就像在京城中遇到死士时一样。她有些地方和常宁相像有些地方却有很不同,他也曾思量其中有什么缘由,如果是十年前的他,或许会怀疑她和常宁相似不过是因为都来自于同一个地方。

可是经历过这么多事,见过那么多的人之后,他明白一个道理,时间和处境可以造就不同的脾性,但是最重要的心性却永远都不会变。

他心中最想知晓的是,她这些年到底经历过什么。

李约坐在那里,月白色的长袍,头上那紫檀木的簪子,古朴而简单,却让他整个人看起来似高空流云,又如同一块清透的琉璃发着柔和的光彩。

定州突然起了瘟疫,消息这么快就传到了卫所,这其中自然是有人在安排。

河北道打胜仗,崔家收回平卢,江冉战死,江家不可能没有动作。

宫中的那位惠妃娘娘惯会用的伎俩,就是藏在背后运筹帷幄。

定州是咽喉要地,那位太子爷一早就握在手中,江家表面上并没有站在东宫那边,私下里却不一定就分得那么清楚。

太子这些年不在朝堂上说话,不轻易搅进任何一件事中,不会得罪冉家这些中立派,也不会让太后娘娘不高兴,更没有针对五姓望族的意思,就是想要不动声色地收揽所有的势力为他所用。

定州有不少的朝廷驻军,太子爷却吃着一多半的空额。定州知府不是个手眼通天的人,如何能够偷偷摸摸为太子敛财多年不出纰漏,那是因为定州知府根本就是江家人。

他查江家的屯兵,发现河东道的驻军并没有那么多,江家聪明地将军户“藏”在了河东道周围。

这些年定州开了不少的荒地,突然迁移过来许多人口,太子爷还特意为此上过奏折,为这些开荒的民户减免了三年税赋。

太子从来不会为百姓思量,这般做法定然是为了利益,他已经让人查清楚,搬迁过来的民户壮年男子居多,这些人就在朝廷查驻军时充填那些空额。

太子以为此事做的天衣无缝,殊不知这些是江家人的安排,江家就这样不动声色地将手中的兵马留在了通往京城的咽喉要地。

只要定州有慌乱,江家人定然会顺利接手。

平卢就是这样落入了江家人手中。

李约微微一笑,江家的确比别人高明些,但是却瞒不过他,季嫣然这丫头也知道所谓的瘟疫应该是引她前往的陷阱。

只不过,陷阱也有它的好处,抓到诱饵而不会落下去,输的人就不是他们。

李约道:“准备一下,明天一早我们就去定州。”他还是放心不下那丫头。

京城东宫内。

太子张开嘴,旁边的美人立即将蜜饯送了上去,这美人生得眉清目秀,刚刚从岭南到京中,祖上是杏林世家,手指间总有一股药香的味道,勾起了太子的一些回忆。

他还留着一只迎枕,那是从慈宁宫拿出来的,常宁在摆弄药材的时候总会将它靠在背后,上面有种淡淡的香气,似是薄荷的香气又仿佛夹杂着药材的气味儿,他好不容易才弄到了手中。

想到这里,太子向前一凑喊住了那美人的手指,脸上是欲仙欲死的神情。

这一刻丢掉所有的烦恼,放纵自己,他不再是为江山社稷日理万机的东宫,也不是天下才俊的表率,他只是他自己。

“太子爷,定州传来消息了,季氏已经开始为流民看症。”

太子微微抬起眉毛,脸上是惋惜的神采,一个女人不留在内院侍奉夫婿和长辈,在外抛头露面,自然不是什么品行端正的妇人,就算死在那里也是咎由自取,就算他替季家族中惩办了不守妇道的女眷。

季家着实可恨,他多年在江南布置的一切,那些土地和粮食,如今被季家人送到了父皇眼前,往后都会变成朝廷征收的赋税。

季氏为季承恩翻案不要紧,还让他损失了心腹能臣,如此种种季家就算灭族也换不来他丢掉的利益。

这些还不够季氏竟然将手伸去了定州,当年他与林家商议,想要林家接手河北道,帮他养兵额,将来他与林家都有好处,林家得到了朝廷的赏赐,东宫也可以有稳固的利益,林家扶持他,他登上皇位之后必然不会亏待他们,林家却不识时务。林让折了他的面子,常宁拒绝嫁入东宫那一刻,他至今记忆犹新,该死的林让没有战死在河北道,季承恩也要平安归京,他怎么想都不痛快。

“让定州知府看着办,季氏不能治好瘟疫就将她和李家一起弹劾,不过…提醒他…李家和季家都不是善茬,让他不要主动惹事。”

说完这些太子挥了挥手,这些琐碎事他不想去管。

“太子爷,定州知府大人就在门外。”

太子惊讶地扬起眉毛,没想让到定州知府会…来了。

“还有,”下人接着说,“江大小姐来了,说是要谢太子爷为她做主,太子妃已经将江大小姐让去了花园。”

晋王退婚,江大小姐羞怒之下自缢,多亏江家发现的早,才没有酿成大祸,他在父皇面前为江大小姐说了句话,也是想要趁机撩拨江家对付晋王,没想到江家放在了心上,江瑾瑜还亲自来道谢。

江家来人他也不好不见。

太子微微思量,觉得应该先去见江瑾瑜。

“让定州知府等着,一会儿我再见他。”

太子说完走向了花园,江家这样上门道谢,是不是想要投靠他。天底下能够对付晋王的人也就是他而已,他不妨试着探探江瑾瑜的口风。

刚刚走到了月亮门,就听有人喊了一声:“大小姐。”

太子爷还没有反应过来,紧接着整个人被撞了一下,他下意识地伸出手,身前的人影登时被他抱在怀里。

“嘤咛”一声软软的叫喊,淡淡的清香味儿立即传入他的口鼻,他正要细细体会这般感觉,那温软的身体却推开了他,慌张地向后退去。

太子定睛一看面前的人正是江瑾瑜。

“太子爷,”江瑾瑜脸色难看,又是羞臊又是慌张,“我…我没有瞧见…”她的脸上还挂着泪痕,可就是这样让她看起来更加的我见犹怜。

太子心中不由地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