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写什么”

佳佳走过去,从笔筒里抽出钢笔,在桌上的白纸上刷刷的写了一句: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我的座右铭,你可以参考一下”

门铃声响了起来,几人急忙出了房间,许绍辉打开门,一下进来了三个人,佳佳不禁有些尴尬,玉珍婶子她认识,后面是一个四十多岁的阿姨和一个三十多岁的气质美女,气质美女脱了外面的妮子大衣,里面是一套藏蓝色的西服,身材和气质都很好,个子高挑,许绍辉喊了声妈妈,佳佳才知道,这位就是许绍辉的妈妈,赵芸芸的亲姑姑了。佳佳跟着喊了一声阿姨,李玉珍看见佳佳不禁笑了:

“你这丫头,今天怎么在这儿,倒是真巧了”

赵芸芸说:

“佳佳来县城找她妈妈,我把她找来玩的”

玉珍笑着点点头:

“大姐,这就是我和您提过的小佳佳,对了,上次和绍辉一起参加县里硬笔书法比赛的那个小丫头,得了第二名的”

赵慧贤笑眯眯的打量了佳佳几眼,浅蓝色的半旧毛衣,下面是牛仔裤,干净整洁,五官秀气,眼睛明亮灵动,头发披散在脑后,带了一个镶着蝴蝶结的发夹,站在那里,文文雅雅的可爱非常,要是弟妹不说,赵慧贤绝对不会以为是个村里出来的女孩子,看上去比芸芸还漂亮几分,尤其那种氤氲在她周身的气质,那么特别。

第一次见面,赵慧贤就不禁很喜欢这个女孩,把年货都搬到阳台和厨房里放好,也到了中午,佳佳想起身告辞,却被赵阿姨坚决的留下吃饭,佳佳倒也没矫情,赵慧贤今天很有兴致,就让陈阿姨提前回家去了,毕竟年根底下,人家家里也要置办年货的,决定自己下厨给孩子们改善改善伙食。

玉珍婶子还值班呢,所以没留下,帮着搬好了东西就回去了,佳佳也终于知道,原来许绍辉的妈妈是县医院的主任医师,怪不得刚才她身上有一股子医院消毒水的气味,佳佳想了想,走进厨房去:

“赵阿姨,我来帮忙好了”

赵慧贤一愣,想起弟妹和她说过,这小丫头别看小,可是一手的好厨艺,不禁有些好奇的说:

“好”

赵芸芸急忙凑过来:

“佳佳,我要吃上次你做的那个鸡翅,我想了这些日子了”

赵慧贤不禁叱一声笑道:

“让别人听见,还以为你在姑姑这里,天天吃糠咽菜呢,真是的”

许绍辉也开口:

“我喜欢你上次炒的那个豆腐,你做一个吧”

赵慧贤放下手里的刀,笑着说:

“看来我的手艺,你们两个小家伙都不捧场了,好,让我也尝尝咱们佳佳大厨的手艺,小佳佳来吧,我给你打下手”

赵芸芸一阵欢呼。赵慧贤不禁摇头失笑。

正文 村子里的新年

腊月二十六,县城里的生意就停业了,工人们都放了假,佳佳的爸妈和小叔也都回了村子,享受一年里难得的清闲时光,清闲是指小叔而言的,妈妈爸爸其实并不轻松,王家的规矩,过年要在奶奶院子里一起过,至少除夕和初一要热热闹闹的,二叔二婶一向不管奶奶院子里的活计,作为大哥大嫂的任秀芬和王金山,就要一肩挑起来。

吃食都是提前做了的,只剩下一些零碎的活计,妈妈和小姑一起收拾屋子,王金山收拾院子里的犄角旮旯,往年早就跑的没影的小叔,今年却留了下来帮着大哥收拾,人手多,所以也轻松了一些,佳佳虽然小,但是也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奶奶虽偏心,但是爷爷却对她很好,时常塞给她一块芝麻糖什么的,令佳佳从心里感到甜丝丝的温暖,蒸馒头,蒸年糕,做什锦菜,牛肉干等等,乡村的新年虽然没有后来菜品丰富,但是却过得异常红火,年味十足。

到了三十这一天,妈妈一早就让佳佳穿上新衣服,收拾妥当了,任秀芬上上下下打量自己的闺女,心里不禁暗赞一声,水红色的马海毛毛衣,下面黑色的裤子,暗红色的小靴子穿在脚上,,外面是一个湖蓝格子的妮子半大衣,带着帽子,前面的扣子是皮子做的疙瘩扣,时髦又好看,头发没有扎起来,其实任秀芬发现,除了夏天,小丫头的头发好像都喜欢散着。

前面的刘海也是自己照着镜子修剪的,一开始看见小小的人儿,拿着大剪子在自己脸上比划,任秀芬还吓了一跳,就怕她杵到眼睛,后来给她买了一把趁手的小剪子才放了心,不过小丫头自己修剪的倒是很好看,整齐的刘海遮住光洁的额头,露出下面含着笑意大眼睛,可爱极了。

头上戴着一个蝴蝶结的发卡,要多漂亮有多漂亮,任秀芬觉得比在省城里见的那些丫头们还好看几分呢,不禁有些沾沾自喜,娘两个走出来,王金山扫了女儿一眼,慈爱的摸摸小丫头的脑袋:

“我们疯丫头长大了,知道爱漂亮了,真好看,走吧,咱们去奶奶院里过年去了”

佳佳微不可查的皱皱眉,她倒不是怕奶奶,而是想着又要和霞姐遇上,以二婶那个尖刻的性格,还不知道弄的多堵心。三口一进奶奶院子,就看见小叔在院子里拿着铁锨把据着,二婶家的堂弟王鹏在旁边一脸期待的看着,王霞离得远些,站在弟弟身后。

看见佳佳,王霞抬起头快速的扫了她一眼,眼中划过明显的嫉妒还有一丝难堪,王霞穿的是一件大红的条绒棉袄棉裤,头上扎着两个大红绸子,其实村子里的女孩过年一般都是这种打扮的,佳佳记得小时候,自己也是这样。

没有比较,王霞也觉得挺好看的,可是一看见佳佳这一身,比挂历上还时髦的衣服,在看看自己的棉袄棉裤,显得那么臃肿老土,遂感觉脸上如火烧一般,也不理佳佳的主动招呼,一甩脸子进屋去了。

佳佳对这种小孩子脾气,不过微微失笑,和她计较没必要,低下头去看小叔鼓捣啥,观察了半天纳闷的说:

“小叔,您还会做木匠活啊,我都不知道”

啪的一声,小叔终于锯下了一小截,拿在手里嘿嘿一笑,旁边的王鹏抢着说:

“小叔说给我做冰嘎呢”

“冰嘎”

佳佳想了想,哦!猛然记起,这是村子里男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类似陀螺一样的东西,在冰上用鞭子一抽,就飞快的转起来,发出清脆的响声,不禁笑了,小叔拿着小刀子坐在院子里的板凳上认真雕琢,王鹏却眼睛一亮,围着佳佳转了两圈说:

“佳佳姐,你真好看啊,就像前几天咱们村子里放的电影,那里面城里的小姐姐一样,小叔是不是”

王金强这才注意到自己这个小侄女,文文雅雅的站在那里,漂亮又可爱,小叔笑着点点头:

“是很好看,鹏鹏将来也要和佳佳姐姐、学习啊,佳佳姐可不止漂亮,学习也都是第一名哦”

王鹏听到这里脸色一暗,拉住佳佳的手:

“佳佳姐,你能不能以后别考第一了,让我姐姐考第一,不然她一哭我家......”

堂弟的话没说完,就被二婶打断:

“王鹏,过来”

二婶有些尖利的声音响起来,王鹏一吓,急忙闭上了嘴巴,佳佳抬头见二婶端着一盆水出来泼在院子侧面,目光扫过自己,狠狠的瞪了王鹏一眼:

“就你话多”

佳佳目光一闪,礼貌的喊了声二婶,即使张桂香也不得不承认,眼前的侄女比自己闺女体面漂亮多了,衣服的样式和料子,都不是自己家舍得给孩子置办的,而且张桂香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个小丫头好像一点也不怕自己,那种看似礼貌的眼神,其实里面含着疏离和讽刺,令张桂香心里的那口郁闷之气,竟然一时发不出来,憋了回去,别提多难受了。

只得敷衍的应了一声,拉着自己儿子进屋去了,张桂香其实很清楚,过了这个年,她们二房里的地位估计就一落千丈了,以前婆婆不待见的大嫂,毕竟是个城里人,有心计,这半年来笼络的小叔子,已经完全倒向她那边了,小姑子瞧眼色也紧巴结着呢,再说大哥,刚才一下给二老孝敬的钱,就那一沓子,张桂香估计怎么也有一千块。看看婆婆那笑的眼睛都不见的样子,张桂香就知道婆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在看自己一向引以为傲的闺女和侄女一比,也比到天边去了,无论衣着气韵,和学习什么的,都差了一大截,一时间,张桂香觉得这个年,是自从自己嫁过来,过的最憋屈的一年,可是这满肚子的火气还没地方发。爷爷掀起门帘冲佳佳招手:

“佳佳来”

佳佳跟着爷爷进屋,里屋的炕桌上摆着毛笔和红纸,佳佳一愣,爷爷呵呵笑着说:

“你小姑说你的大字写的可好了,对子,你小叔都买来了,你给咱家写几个福字添添福得了”

佳佳不好意思的说:

“爷爷,其实我的毛笔字刚练不长时间,写的不算好,回头别人看了笑话”

爷爷摸摸她的头:

“都是自己一家人笑话啥,好看不好看不要紧,就涂个吉利兆头”

佳佳没辙,脱鞋上炕坐下拿起毛笔一笔一划的写了起来,佳佳平常临摹的就是颜体,有硬笔的基础,所以很快上手,虽然比绍辉差远了,但是在外行的看来,还是很不错的,二叔王金明在一边看着侄女写大字,目光不禁扫了自己闺女一眼,暗暗叹气。

不过半年的时间,自己这个侄女仿佛蜕变了一般,整个人变的亮眼而优秀,本来侄女长的就像大嫂,底子好,现在这一打扮,更是漂亮了十分去,一笔一划写出来的福字,怎么看都和卖的那些差不多。不一会儿佳佳放下笔,爷爷拿起来仔细端详了端详:

“金明,你上外间屋把打好的浆糊端来,把丫头写的几个福字贴在窗户和柜子上,这可是我孙女写的”

佳佳嘿嘿笑了:

“爷爷您不懂,其实我写的只能算工整,没有体儿的”

爷爷一挥手:

“什么体儿不体儿的,我不懂,但是我孙女才七岁,能写的这么好,我瞧着咱县里也寻不出几个来”

王金山看了佳佳一眼欣慰的笑了,王霞脸色有些难看,哼了一声低声嘀咕了一句:

“臭显摆”

一掀帘子出去了,佳佳却不以为意的笑了笑,王霞的小心眼在她看来也不过是小孩子气罢了,忙碌了一天,到了晚上,才消停了下来,提前做好的凉菜什么的都盛在盘里,摆放在桌上,农村的规矩,男的在里屋吃饭,女的和孩子在外间屋吃饭,但是王鹏却被奶奶搂着坐在炕头上,这就是男女在农村的地位区别。

外间屋坐着小马扎的佳佳,觉得别提多别扭了,心说一家人在一桌上吃饭多热闹,弄的这样三六九等的,小姑加了一筷子牛肉干给她:

“怎么不吃,这是小姑做的,尝尝好吃不”

佳佳冲小姑一笑,说了声谢谢,妈妈和二婶一向没什么话,不过就是客气几句,加上二婶今年不知怎么,脸色阴沉,也不像往常那样能咋呼能闹了,这顿年夜饭吃的倒是异常安静,佳佳吃了饭就跑到西屋的炕上看书去了,反正也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不过她昨天晚上听爸妈商量开春以后要翻盖自己家的院子,还打算买个电视机回来,估计明年就不这么无聊了,至少可以看春晚消遣。

佳佳手里的书是许绍辉那里借来的,安徒生童话选,其实佳佳更想借一本有深度一点的书,可是现在以她的年龄,若是捧着啥名著苦读,估计很诡异,于是只能看这个了,聊胜于无吧,不一会儿,外面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的响了起来,估计是吃过饭了,穿了新衣服,佳佳可以不用干活,倒也轻松自在。

王霞一掀帘子走了进来,在佳佳对面的炕沿上坐下来,佳佳也不看她,自己没必要用热脸去贴冷屁股,继续翻看手里童话书,思绪却飞到了前世那些除夕夜,在姥姥家,每次面对舅舅舅妈一大家子,都感觉自己是个格格不入的外人,那种站没处站,坐没处坐的尴尬境地,佳佳这辈子再也不想尝试。

“为什么你突然变得的这么厉害 ”

王霞一句话令佳佳回过神来,愣愣的抬头看着她:

“你说什么”

王霞重复了一遍:

“我说你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厉害”

佳佳看了她一眼,不禁微微笑了:

“霞姐,咱们村子里才有多少学生,整个二年级也不过两百多个,可是县中学有上千个,省里就更多,全国呢计算不过来,竞争是永远存在的,所以我也不能说厉害,也许我到了县里,就什么也不是了,所以我必须努力,如果你不想永远在村子里种地,那么除了努力学习,没有其他途径,所以嫉妒攀比这些我都没有,我的目标是尽我自己最大能力,来改变我的命运,因为我知道只有知识才能做到,霞姐,我看了你的语文试卷,就是最后的看图写话扣的分多,如果你想提高,我建议你多阅读课外书籍,会对你有帮助的”

王霞脸色有些发红,站起来说:

“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输给你,你等着好了。”

佳佳不禁摇摇头,在她的记忆里这个堂姐一向是高傲的,这样气急败坏还真没见过。但是也许有自己的刺激她变得更优秀也说不定。

正文 小姑的退亲风波

奶奶观念中不可动摇的重男轻女和固执,令小姑多次游说未果,反而带累的妈妈跟着挨了一顿数落,小姑只能偃旗息鼓,佳佳印象中的小姑就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考上大学那年回老家时,佳佳还记得小姑已经拖儿带女的了,完全一个不折不扣的传统农村妇女,倒是没想到原来老实的小姑也曾经争取过,有过自己的梦想,只不过没机会实现罢了。

佳佳以为小姑的命运大概就这样不会改变了,可是佳佳这次却猜错了,大年初四这天,佳佳一家三口收拾停当就过来奶奶院里,还没进院子,就听见一阵吵嚷声传出来,二婶的尖利嗓门高出八度,想让人忽视都难,令佳佳错愕不已。

王金山夫妻对看了一眼,急忙快步进到院子里,院里有些噪杂,除了拜年的街坊,还有三个佳佳没见过的陌生人,一对老夫妇拉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人,脸色有些气急败坏,佳佳一时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奶奶脸色灰白,爷爷蹲在院子的墙根底下,一口接一口的抽着烟袋,佳佳默默站在后面。

王金山毕竟是是大哥,平常看着憨厚,可是关键时刻,还是很有大哥威望的,王金山脸色一沉:

“这是怎么回事”

小叔颇为气愤的抬手一指对面的年轻男子:

“大哥,孙连生这小子今天来退亲,你说这像什么话,这小子欺负咱们王家没人......”

王金山大声吓止他要出口的谩骂,回头冲妻子使了个眼色,任秀芬会意,急忙招呼着来拜年顺便看热闹的街坊邻居,都先回去,紧紧关上院门,外人走了,院子里瞬间清静了下来,王金山严厉的目光望了望对面的三人:

“咱们有话屋里说吧,不管是什么原因,弄的这样人尽皆知,也都不好看,又不是什么光宗耀祖的事情,吵嚷啥”

对面的三人急忙点头,一众人进了屋里,佳佳被妈妈发到二婶家里呆着,大概这话题不适合小孩子听,二婶屋里,小姑正坐在炕头愣愣的看着窗外出神,王霞悄悄一拉佳佳去了西屋,自从除夕和堂姐说了那番话后,佳佳觉得王霞好像变了一些,虽然对自己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淡,但是大面上基本能过的去。

佳佳坐在炕上,王鹏拉拉佳佳的衣角,小声的说:

“佳佳姐,啥叫退亲”

佳佳一愣,看着人小鬼大的小毛头,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王霞却开口说:

“就是姑父不要小姑,要娶别人了,这都不懂”

佳佳不禁失笑,其实堂姐也还是个孩子,东屋里二婶劝小姑的声音清晰的传过来,二婶的声线高,即使她自己觉得声音不大,其实也算不上低声细语:

“金丽,你可拿准了主意,咱不能便宜了孙家那小子,凭啥他家想退亲就退亲,把咱老王家当啥了,刚才孙家那老婆子可说了,那小子不地道,早就和城里糖厂的一个丫头勾搭上了,咱就不同意,看她家能咋滴,金丽,你就听二嫂的没错,金丽!哎呦!金丽!你干啥去啊!快回来.....”

佳佳一听,急忙掀开帘子,正看见小姑风风火火的冲了出去,二婶在后面喊着也追了过去,佳佳跟着也快步跑到奶奶院子里,刚进院子,就看见靠着院子里光秃秃的槐树抽烟的孙连生,二婶叹口气拉着王霞和堂弟回去了,佳佳却躲在门垛的拐角处偷偷向外看,这个孙连生长的不错,目测大约有175的身高,比起村子里常见的庄稼汉,有一股少见的白净。

衣着也较为时髦,藏蓝的裤子,裤线笔直,妮子半大衣里面是一件深驼色的毛衣,应该说不像个农村青年,浑身散发出一股城市气息,加上长得浓眉大眼,引来桃花倒也并不意外,孙连生看见小姑,不由的直起身子,颇为愧疚的看着小姑嘴里喃喃的喊了声:

“金丽......”

小姑倒是褪去了刚才的怔楞,冷冷的看着他:

“我只问你一句话,我二嫂说你在城里有了别人,是真的吗”

孙连生脸色有些涨红,低声说了句:

“对不起,金丽,她......她爸爸是厂里的保卫科科长,她说我们如果结婚,她爸爸就把我从临时工转成正式工人,所以......我!我对不起金丽,我和我爸妈说好了,彩礼我们家就不要了…"

小姑脸色瞬间变得雪白,一听见他说彩礼,抬头盯着他咬咬牙:

“孙连生,我们家再穷,也不差你这点彩礼钱”

说着头一甩冲进屋里去了,事实证明,小姑很有头脑,并没有听二婶的和对方耗,而是痛快的选择了退亲,而且彩礼如数退了回去,这令佳佳不禁对一向不黏不语的小姑刮目相看,也因为这个原因奶奶心里愧疚,同意了小姑去妈妈的供销社上班,佳佳觉得,有时候人的命运真是不可预测,也许退亲对小姑来说是一个转机也说不定。

开了春,佳佳家开始翻盖房子,供销社刚刚包下来,妈妈忙不过来,就让爸爸回来监工,爸爸有一点好,对佳佳的建议从来不会忽略,一门心思的宠着女儿,所以佳佳说不要盖成里外瓷砖的,王金山也同意了,并且应小丫头的要求,给佳佳分出了一个独立的房间。

佳佳分外兴奋,有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是佳佳两辈子梦寐以求的事情,佳佳暂时住在奶奶家和小姑睡在西屋里,小叔现在几乎没时间回来了,退亲风波后,小姑经过短暂的难过,立即回转过来,因为妈妈承包下来的供销社,人手少,事情多,小姑去了,也没有时间难过,一心投了进去。

对小姑来说,这是一个自己二十年来,从来没想过的世界,新奇而有意义,毕竟是自家人,熟悉以后,任秀芬发现小姑子其实是个天生的人才,心思细,做事稳妥,交给她的事,能办的很妥帖,几个月后,已经成了任秀芬离不开的左右手。

对于嫂子的器重,以及自我价值的体现,使得小姑意气风发,没有人唠叨自己心里的喜悦,于是晚上就和佳佳絮叨,看着这个一日比一日发生着巨大变化的小姑,佳佳觉得命运真是万分神奇,王金丽很快发现,自己这个侄女别看小,心思可不一般,自己和她说的话都听的懂不说,而且有时有意无意说的一两个点子,都令人眼前一亮,所以更愿意和她说话,有时甚至忽略了佳佳的年龄。

什么时候都一样,有了钱啥都好办,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佳佳的家已经换了一个样子,青色整齐的院墙,院里面的猪舍鸡笼都去掉了,猪和鸡以及两个大白鹅都送给了奶奶,毕竟王金山夫妇经常不在家,留着这些也没大用,房子的格局没怎么变,但是里面却变得干净清爽起来,四周落地的白墙,原木色的玻璃窗。

爸妈习惯睡土炕,所以东屋依旧盘了炕,佳佳却强烈要求睡床,说实话,炕真的有点太硬了,有了前世的经历,还真有点不习惯,于是强烈要求自己屋里要一个床,小叔自从过了年就被嫂子派出去专门跑外,去省城联系个货源啥的,倒是合了心思,如鱼得水的很,而且见识多了,眼光和观念自然有了很大提升,又一向对佳佳宠的很,所以一听侄女要个床,遂专门从县家具厂找了个相熟的师傅来。

佳佳原本想的弄个老式的大衣柜和写字台就满足了,可是小叔找来了专业的木匠师傅,佳佳大喜,在纸上划拉了一晚上,交给木匠李师傅,李师傅惊讶的看这这个孩子画出来的东西,虽然以他专业的目光看,远不够标准,但是这样式,他是知道的,省城的大家具厂里已经有和这个相似的式样了,不禁暗暗惊讶。

不过这个小丫头,说实话,也不大像个村里的孩子,佳佳特意叮嘱只要原木色就好,所以也很简单,做好了,上一层清漆就完活了,按照佳佳的说的摆好,佳佳四下看看满意的笑了,小姑帮着了很大忙,小姑的手巧,会踩缝纫机,佳佳自己挑的布,让小姑按照自己的意思做成了窗帘、床罩和被罩。

弄好后,真是漂亮,靠墙是一溜高高的大柜子,床放在中间,窗子下面是写字台,放着小巧可爱的台灯,是小叔从省城给她捎来的,旁边有一个立式的书柜,上面稀稀落落的几本书,浅蓝色格子窗帘床罩,显得屋里明亮干净又简洁大方。

小姑又一次折服于自己这个小侄女的审美观,这么一收拾,真是洋气漂亮的很。小姑笑着点点佳佳的脑袋:

“怪不得三哥说你这丫头鬼灵精,真难为你怎么琢磨出来的”

佳佳嘿嘿一笑,糊弄了过去,最添乱的是赵芸芸那丫头,自从参观过佳佳的新房间,回家就死活磨着玉珍婶子,非要把她自己房间也折腾一遍,玉珍婶子没辙,只得来烦佳佳妈,也找了那个李师傅比照佳佳的做了套一模一样的才罢休。

佳佳对于赵芸芸的跟风行为,非常无可奈何,这丫头如今就是样样比照自己,除了学习之外,说到学习,不得不说王霞,过了年后,王霞仿佛突然开窍了,外表看上去依然是那个高傲的王霞,可是却悄悄发生着改变,首先她一下课就去佳佳阅览室看书,而且上课更加认真,成绩很快追了上来,挤下了年纪第二名的赵芸芸,紧紧追在佳佳身后。

佳佳对这为不服输的优秀堂姐,从心里开始敬佩,如果自己不是重生的话,估计拍马也赶不上,这也促使了佳佳认真的来对待自己的小学生活,其实扎进去才发现,知识虽然浅显,但是有很多都是以后的基础,不容忽视。

佳佳让小叔在省城给她买了英语磁带和书籍,开始自学英语,她不想这一世自己还输在语言上面。随着妈妈的生意越做越大,佳佳家的地位也在村子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到了佳佳五年级的时候,妈妈的生意经过三年的扩充和发展,俨然已经不是当初的规模了,而佳佳也面临了第一次的人生转折。

正文 返城与否是个难题

因为是五年制的小学,所以五年级的七月就正式毕业了,即使是乡村小学,这也是一个最紧张的时期,佳佳很努力,许多小学的知识,即使重生一次,优势也不是太明显,语文还行,数学却要真的从头来学,而且还有佳佳从小最讨厌的应用题。

佳佳第一次自审,自己真的不算是个很聪明的学生,最起码不像老师和家长们心里以为的那样聪明,而面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佳佳也只能用高考时的法子,题海战术来应对,不停的做题,一遍遍的练习,小叔托人找来了省城各小学的试卷,毕业考前的两个月,她几乎天天沉浸在题海中。

最令佳佳欣慰的是,英语终于有了质的飞跃,成了她的强项,五年级学校开了英语课,不过一周的课也不算多,老师是从县一中借调来的,姓江,很年轻,但是脾气很好,面对一群不知英语为何物的学生,颇有耐心。

江老师是县一中的王牌老师,来这所乡村小学帮忙,完全是补空,在新的英语老师来之前代一下课而已,当初教育局的领导动员他们县一中的英语老师帮忙的时候,他就欣然同意了,不为别的,只为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他知道村子里的学生想改变命运是件多难的事情,他还记得自己当年在房顶上背书的日子。

英语是近一年才开始被县里重视起来的科目,其实大城市里已经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功课了,改革开放的今天,和世界接轨的中国,英语将是以后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对于把普通话都说的不是很标准的乡村学生来说,英语无异于和天书一般。

但是来这里的第一堂课,他就震惊了,大多数的学生和他预想的一样,但是却有两个特别的,王佳和赵芸芸,尤其王佳,第一堂课他打算轻松教学,引领出同学们对英语的兴趣,因此教了一些简单的英语对话,发现这个王佳不禁发音准,而且非常流利,相比别的孩子羞涩的不敢开口,,她总是第一个举手发言。

赵芸芸也不错,虽然不如王佳流利,但是看的出来,对英语并不陌生,江老师下课后留下了两个孩子了解情况,才知道王佳已经自己在家对着录音机自学了三年,而赵芸芸的英语是她上县一中的表哥教的,仔细问了一下,才知道所谓县一中的表哥,正是自己的学生许绍辉,这倒也怪不得了。

许绍辉很有语言天分,是自己最得意的学生之一,而且所有学科的成绩都非常优秀,组织能力也强。是个前途不可限量的孩子,而这个王佳,江老师不禁笑了,不知为什么,他在这个王佳身上仿佛看到了许绍辉的影子,同样优秀的孩子,而且多了一份不属于她年龄的稳重,使得她在一堆乡村孩子里鹤立鸡群,显得那么出色。

即使赵芸芸站在她身边,都有些暗淡无光,而且江老师试探了几次,竟然摸不到这孩子的底,江老师试着用简单的英语和她对话,对答流利,反应机敏,这个孩子的英语,已经大大超出的小学生该有的水准,爱才惜才是老师的通病,从这时起,江老师的心开始偏了,他给佳佳吃小灶,单独给她留作业,找来对应的磁带借给她,让她在家练习听力,还有每次课后,自己都和她进行全英语的对话,由易到难,逐渐增加难度。

江老师觉得这个王佳就像一块干瘪的海绵一样,把自己传授的知识迅速的吸收了进去,融会贯通变成了自己的财富,老师教的认真,有了前世失败经历的佳佳,学的更是努力,在加上毕竟有基础,一年后,毕业考的前夕,江老师信心满满的拍拍她说:

“老师在县一中等着,你考上来,还是我的学生”

佳佳很感动,有时候她总觉得这个江老师是冲着她才带他们班的,因为半年前,新的英语老师就已经到任了,可是江老师仍然坚持带他们班直到毕业,一年的接触,佳佳觉得自己和江老师已经不是简单的师生关系了,更有些朋友和亲人的感情交织在内,不管怎么说,江老师是她重生后第一个最感激的人,在他的帮助下,自己的英语基础打的异常扎实,这对她以后的人生,太有帮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