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容貌出众之外,这个年轻人谈吐有致,举止文雅,一看就是经历过良好的教育,身上的气度也颇为俨然。作为太子,司徒毓几乎见过京中绝大多数青年才俊,如果真有这样出挑的人,那么,他肯定会有印象,但是既然他没有这个印象,这位自然应该是外地来的。

这个年轻人自称姓许,名子唯,司徒毓与他相谈甚欢,听他说如今正游学天下,打算参加下一届的会试,更是大为赞叹,甚至都琢磨着,专门在詹士府给这位许子唯留下一个位置了。

司徒毓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许子唯表示与司徒毓一见如故,解下腰间的一柄折扇赠予司徒毓,司徒毓干脆也将随身携带的折扇回赠给了许子唯,这才回了宫。

回宫之后,司徒毓才解开了扇套,将其中的折扇取了出来。折扇看起来非常精美,扇面虽说不是什么名家所绘,看起来却也颇有些章法,司徒毓赏玩一番之后,又去看扇面上的印章,印章上赫然是“子虚散人”,司徒毓听得不由有些好笑,结果很快就觉出了古怪之处,他再次念了念许子唯的名字,倒过来却是魏子虚,子虚又有子虚乌有的意思,分明这就是个假名!

司徒毓顿时就觉得自个受到了愚弄,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他又仔细查看了一番折扇,一时半会儿却是看不出什么名堂来,犹豫了一番,他看了看天色,直接吩咐道:“去,请恩侯入宫!”

贾赦这辈子,在四书五经上头,离不学无术也就一步之遥,但是论起品鉴金石古玩,比起那些浸淫多年的人,却是一点也不差,没办法,他接触得太多,不管是在自家,还是在宫里,见到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因此,司徒毓想要找这折扇上头的问题,第一个就想到了贾赦。贾赦心急火燎地过来了,进门就问道:“殿下,可是有什么急事召唤?”过去传话的太监只说太子传召,却没说到底是什么事,贾赦还不知道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呢,干脆直接骑马到了宫门外,快步进来的。

司徒毓顺手将那柄折扇递了过去,说道:“恩侯,你看看这个!”

贾赦眼睛一亮,顿时眉开眼笑起来:“还是殿下知道我,弄到把好扇子都想到我!呃,殿下你这是被人骗了吧!”贾赦一打开,就发现,这绝不是什么古扇,扇面用的纸是高丽纸,这纸倒是有了年份了,这墨也是好墨,贾赦闻了闻,就叹道:“这墨油量厚重,里头还掺了金粉和冰片,闻味道,应该是前朝广化年间御制的,这可是难得的很!”

司徒毓眯了眯眼睛,然后问道:“恩侯,你看看这折扇里头可藏了什么文章?”

贾赦一听,顿时明白司徒毓的意思了,当下,拿着折扇就到了窗前,推开窗户,就对着阳光开始检查起来,翻来覆去好半天,又打开合上,在手上掂量了半天,这才说道:“臣觉着,这折扇有几根扇骨有问题,重量似乎跟其他的扇骨不一致!”他算是

司徒毓冷哼了一声,说道:“打开看看!”

既然不是古扇,虽说这画技还算不错,不过贾赦破坏起来也没什么压力。不过出于一贯对于这等玩物的重视,他还是叫东宫的宫人准备了一些材料,然后打水净手,小心翼翼地将扇面从扇骨上整体揭开,然后,就发现了贾赦所说的问题,有几根扇骨上,赫然用细针刻出了一些字迹,贾赦与司徒毓一看,顿时知道,这事闹大了。

“呵,前朝余孽?”圣上看着扇骨上细细的几行字迹,顿时冷笑起来。前朝都亡了多少年了,居然还有余孽?

当年taizu定鼎天下的时候,前朝末帝带着一众嫔妃子女举火自焚,最后,朝廷从前朝宗室中挑了一个还算老实听话的,过继给了末帝,然后封了侯爵,世袭罔替,一直守着前朝皇陵,当然,一直也在朝廷监视之下,除了空有侯爵的名分,并无半点实权。

如今突然冒出来一群自称是前朝太子之后的人,这就有意思了。

扇骨狭窄,写不下几个字,那位大概也不方便多写,因此,不过是写了几个简短的关键词而已,这也足够叫人警惕了,这些人潜伏至今,为什么如今冒出头来了?

?“去查!”圣上雷厉风行,直接吩咐道。

那位许子唯显然也没有藏匿行踪的意思,几乎是大大方方地露了面,然后就被皇城司的人用最快的速度进了宫,因为他表示,他只肯对圣上和太子说。

到了御书房,许子唯整理了一下衣衫,从容行礼:“小民梁学彦拜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拜见太子殿下,殿下金安!”

“不叫许子唯了?”圣上淡淡地说道。

梁学彦从容说道:“小民本就姓梁,本是山东济南人士,小民四岁的时候,就被人掳走,他们说小民乃是前朝太子之后!”说着,他脸上露出了讥讽的神色,然后说道:“他们说得信誓旦旦,说我是父母的亲子夭折之后,从路边捡回来的,一开始,小民也信了,还为此愤恨不已!直到我见到了那位真的前朝太子之后!”

梁学彦露出了一个冰冷的神情:“我与那位正主足有五分相似,如果再稍微修饰一番,便有八分相似,也难怪我被找出来了!”

司徒毓冷淡地说道:“你怎么证明你是替身,而不是正主呢?”

梁学彦直接说道:“我当然能知道,魏家直系子嗣天生有异,他们身上会有一个鲜红的胎记,一般出现在胸部,若非如此,我也不能确定自个的身份!”

圣上对此却是不清楚的,毕竟这等前朝秘事一般也就是皇室内部流传,不会明确记载在史书上,不过,想要知道,也还是可以追查出来的,别的不说,没准前朝宗人府的记录里面会有蛛丝马迹,至于询问那位一直为前朝皇室守灵的顺安侯,本来也就是从旁支挑出来的,他们多半不知道内情。

因此,圣上也没有完全相信,只是点了点头,示意梁学彦继续。

梁学彦也知道自个空口白话是不可能获得信任的,不过,他还是继续说道:“知道了这事之后,小民就开始追查自己的身世,小民虽说被带走的时候年纪还小,但是还残存着一点记忆,通过这点记忆,小民查到了自个的家乡,甚至找到了家族的族谱,知道了小民的名字!”

梁学彦说着,脸上神情愈发阴沉起来:“他们带走了我,后来就制造了一场大火,杀死了我的家人,包括我的父母,跟着我父母生活的祖母,小姑,还有一个比我大五岁的姐姐!”

梁学彦眼中已经有了泪花:“他们毁了我就算了,也毁了我的家人,我的家彻底没有了,那么,我还有什么顾忌呢?”

圣上敲了敲桌面,然后说道:“说吧,你都知道什么!”

梁学彦舔了舔嘴唇,脸上露出了一丝近乎病态的红晕,嘴里说道:“他们想复辟前朝!其实想要这么做的,未必是魏家人,而是一帮前朝的老臣!”梁学彦说着,脸上神情扭曲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小民那个名义上的父亲,也是被那些人逼死的,他一点也不想复辟!前朝覆灭的时候,那位太子被心腹救出了宫,他有财产,有户籍,找了个偏远的地方,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做富家翁,干什么要复国呢?别的不说,那位太子当初地位也尴尬得很!”

在场的人,都是知道一些的,前朝末帝是个庸碌之人,其实到了皇朝的末日,皇帝的资质很多时候并不能改变问题,那位末帝就是属于那种破罐破摔类型的,末帝之前的皇帝为天顺帝,天顺帝只有两个儿子,但是一直没有一个孙子,后来就直接表示,两个儿子里头,谁先有了孙子,谁就是太子。

末帝就是占了这个光,做了太子,他的儿子,就是那位死里逃生的太子了。

末帝不是什么有多深智慧,多卓越才干的人,如果是太平盛世,他这个性子,做个守成之主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放到天下纷乱的时候,朝臣各有心思,末帝对于许多事情也是漠不关心,或者说,他觉得无能为力,也就听之任之。

前朝有忠臣进谏,末帝直接就表示:“天下未亡,朕自高乐,天下若亡,朕殉国便是,横竖也不算亏了!”他这般一说,自然也是这般做的。

末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有一个宠妾,对他千依百顺,只是,这个宠妾一直没有儿子,末帝直到登基,也只有一个儿子,因此,顺理成章地册封了这个儿子做太子,其母做皇后。

但是,过了几年,那个已经被册封为贵妃的宠妾怀孕了,太医诊断是个儿子,于是,这位贵妃就不甘心起来。这位贵妃出身不高,也没什么见识,对于许多事情,压根不懂,因此,想着既然圣上宠爱自己,那么,自个有了儿子,就该将皇位交给自己的儿子,而她也不满足于做一个贵妃,她也想做皇后,毕竟,贵妃听起来再威风,也不过就是个妾,日后只能葬在妃陵之中,而皇后作为正妻,却是可以与皇帝合葬在皇陵中的。

因此,她仗着肚子里这块肉,竟是悍然带着一帮人冲到当时皇后所居住的乐安宫,直接一条白绫将皇后勒死了!

这等事情,完全可以说是大逆不道了,毕竟,作为一个侍妾,杀了正宫皇后,跟弑君犯上也没多大区别了。偏偏末帝宠爱她,将事情遮掩了下来,只说皇后暴病身亡。

这种事情,也只好瞒瞒不知道真相的人,朝中有大臣表示要明正典刑,却被末帝直接打入天牢,当晚就没了命,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个本来就对朝廷的未来非常悲观,如今更是一个个都不乐意吭声了。

但是这事能叫别人闭嘴,那位太子那边却是交代不过去的。末帝想要顺势废太子,问题是,他又没有别的儿子,总不能废了太子,将皇位传给侄子吧,因此就决定等贵妃生下儿子再说,到时候直接废太子,让贵妃做皇后,然后册封小儿子做太子。

人算不如天算,贵妃生的却是个公主,因此,到头来,废太子的事情只能拖下去了。那位贵妃还是被册封成了皇后,横竖她能生第一个,也能生第二个,因此,对太子怎么也看不顺眼,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末帝再丧心病狂,也不能将唯一的儿子杀掉,但是,他也觉得,因为前皇后的死,自家儿子心中有想法,因此,这位倒霉的太子虽说顶着太子的名分,却是一直被幽禁在东宫,就等着新后生下儿子,他就没用了。

新后后来果然生了个儿子,可惜有些孱弱,保不准活不了多久就要夭折,因此,为了保险起见,大儿子这个太子的位置还得继续占着,这一占就到了前朝灭亡的时候。

末帝当初都说了国破之后直接殉国,他也是言出必行之人,很是干脆利索地将皇室的人都叫到了一起,叫心腹把大门一锁,自个放了一把火,一家子整整齐齐去了。

然而,那位太子可不是傻瓜,他自觉自个从来没享受过做太子的好处,干什么要给这个皇朝陪葬呢,因此,在心腹的帮助之下,叫一个太监化妆成了自己应命而去,自个却是打包了东宫的许多金银细软,然后装作是宫女的模样,趁着兵荒马乱直接跑了。

这位是识时务的人,他冒了别人的户籍,然后找了个比较偏僻的地方落了户,从头到尾都没有复国的心思,甚至,他的儿孙都不知道自个的身世。

按理说,这样的事情也就结束了,架不住还有前朝的一些旧臣。前朝糜烂,这帮人就算是将前朝打包卖了,也卖不出什么好价钱,而他们的利益在新朝建立之后又严重受损,家中有不少人在改朝换代中死了,因此,有人就起了复国的心思,别的不说,打着这样的旗号,他们能做的事情就很多了。

但是,想要复国,总得有个标杆吧,朝廷册封的顺安侯显然不行,这帮人也算是神通广大,在经营出了一定的势力之后,找上了那位太子之后。

他们都已经融入了当地,甚至在当地也算是有些名望的大户了,这天下承平,傻瓜才会听信这些所谓忠臣的话,去做什么复国的把戏,那不是螳臂当车嘛!

这帮人哪里是这么容易就肯善罢甘休的,因此,直接一不做二不休,将人弄走了。

结果那位也是硬气,竟是要发狠去报官,毕竟他也想得清楚,前朝都灭亡这么久,天下都安定下来了,遇到这种事情,就算是圣上,也是乐意看到一家安安分分做富家翁的前朝皇族的,因此,他们家还真不会有多少损伤,顶多也不过就是如同被过继的那一支宗室一般,被监视罢了。

这帮阴谋者一听,竟是将人杀了,只留下了年纪最小的一个,然后对他灌输自个的父祖有志于复国,被朝廷发现杀死的说法,然后又想着小孩子容易夭折,又怕不保险,干脆又将梁学彦弄了过来。

梁学彦说到这里,便是一声冷笑:“这些人口中喊着忠义,不过就是拿着复国做幌子,为了达成自个的利益罢了,说不定,他们要是真的复国成功了,还要玩一出禅让的把戏,自个取而代之呢!”

圣上也听得匪夷所思,这些人胆子也太大了,他们到底是凭什么觉得自个能复国啊,就凭他们这杀人不眨眼的手段,还有这替身的把戏吗?

梁学彦直截了当地说道:“不,他们一直在暗中培养死士,又勾结了不少官员,他们手里应该也有一支不弱的武装力量,只是,小民本来也就是他们培养出来的替身,所以具体的情况,是不知道的,小民觉得,即便是那位正主,应该也不知道!”

“死士?”圣上一听,顿时有了联想,然后问道,“那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培养死士的吗?”

梁学彦犹豫着说道:“似乎他们弄了一种□□,需要定期服用解药的那种,如果没有解药,对方就会抓心挠肺,涕泗横流,精神涣散,我见过一次他们惩罚一个没能完成任务,还企图逃跑的死士,那个最后简直是求生不得,就死不能,像一条死狗一样,趴在那里求着要解药!”

圣上顿时明白了,就是□□,他一下子将这些线索联系了起来,之前就觉得那些人所谋甚远,如今结合梁学彦的说法,居然是想要借着这等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复国?

司徒毓忽然问道:“你服用过那种□□吗?”

梁学彦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他们一直以为小民什么都不知道,名义上小民还是他们的主公,他们怎么好给小民吃什么□□!”

圣上却是意味深长地说道:“未必,朕应该告诉你,那所谓的□□,其实算不得什么□□,而是□□,□□用得少可以治病,但是多一些就会上瘾,如果不能满足瘾头,就会发作!”

梁学彦顿时脸色一变,自个也不确定起来,圣上却是笑了起来,直接派人去叫太医,说道:“你也不必担心,朕远比你想象的要知道得多,朕之前一直在追查□□还有关于你说的死士的事情,只不过之前并不知道幕后之人的来路与目的,如今却是明白了,朕也知道该向什么方向去追查了!你也不必担心,朕不管你是姓梁,还是姓魏,既然你觉得自个是大晋的百姓,那么,朕就相信你,也会保护你!”

梁学彦赶紧叩谢了,圣上瞧着他的样子,心中真的是觉得自个简直是天命所归,要不然怎么这边才陷入了僵局,那边就有人过来告密呢!

很快,太医过来了,圣上叫太医给梁学彦诊断了一番,做出的诊断叫梁学彦吓了一跳:“这位公子应该吃过一些用罂粟壳烹制出的食物,□□就是从罂粟果中提炼出来的,食物中增加了罂粟壳之后,能够增添鲜味,但是也能够叫人上瘾,好在这位公子服用的量并不算多,时间也不算很长,回头好好调理一番,以后不要再接触罂粟制品,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梁学彦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起来,他真是高看了那些人的节操,这会儿心中的愤恨简直更厉害了,他被那些人抚养长大,自然也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的,本质上来说,他是利己主义者,他虽说愤恨于自个的家人被杀,但是他被带走的时候还小,对于家人也没有太过深刻的感情,他真正想要反抗,还是因为他知道自个是个冒牌货,如今,对方显然还不想放过自己,企图用□□来控制自己,梁学彦更加不能忍受了。

他倒是没有怀疑太医骗自己,这根本没必要,而且按照太医的说法,他已经发现了异常,他在自个所居住的地方,吃到的东西入口都觉得非常鲜美,在其他地方吃到的,却没这种感觉,反而让他觉得索然无味,以前他还会觉得是厨艺问题,毕竟,他那边的厨子肯定不是什么寻常的厨子,如今他却是知道了,这完全是罂粟壳的作用,再一回忆时间,顿时更加气恼起来,他已经连续吃了一年多这样的食物了,想到那个将自个身上弄得头破血流,几乎不成人形的死士,梁学彦就不由打了个寒颤,他要是哪天落到这个地步,不如死了算了。

司徒毓对梁学彦不由很是同情,他也实在是太倒霉了一些,听他的名字,就知道他应该也是出身书香之家,结果就因为长相问题,被人偷走了,如今更是被人害得中了毒,他想了想,看向了圣上,说道:“父皇,既是如此,也得防着那些前朝余孽狗急跳墙,杀人灭口,那梁公子应该如何安置?”

圣上自然不能对梁学彦如何,人家毕竟是冒着风险告密的,你这边肯定得有一定的封赏,要不然,以后谁还肯这么做呢?因此,圣上琢磨了一番,说道:“梁学彦,你也该知道,你这次的功劳,其实是不怎么好拿出来明说的!”

梁学彦点了点头,说道:“陛下圣明,小民也不想背负这个名头,日后不得安宁!”

圣上直接说道:“也罢,朕回头会制造一个假象,让那些人以为你行踪泄露,而你那里伺候的人为了防止泄密,直接杀人灭口了!而你,暂时还不能露面,之后,如果你不愿意改名换姓,朕也可以让你回归自个的家族,对你将来科举出仕不会有任何问题!如果你不想要回归家族,朕也可以给你一个新的身份,只要你有足够的才干,朕并不介意用你,明白吗?”

梁学彦心中默默盘算了一番,看样子圣上没有给明确的赏赐,但是这反而是一件好事,这代表他在圣上那里挂了名,日后肯定要比站在同一条起跑线的人跑得更快。他琢磨了一番,对于回归济南的梁家,顿时踌躇了起来,归根结底,自个的父母之所以过世,就是因为自己与那位真正的前朝太子之后长得颇为相似,他回去之后,没有父母等直系的亲属,家族会真的接纳他吗?会愿意培养他吗?这都是问题。

梁学彦可是曾经仔细打听过梁家的情况,梁家在当地的确是大族,梁学彦的父亲当年是秀才,家中也有不少田地,而他们死后,这些田地都被族里收了回去,最后多半落到了族中那些大户的手上。而梁家这些年也出过一个举人,四个秀才,在当地也很有影响力,族中的资源几乎已经被那个举人还有另外几个秀才分走了,梁学彦哪怕自负才学,但是,他跟着前朝那些人,读的书虽然多,但是学的可不是什么科举的东西,因此,如果没有家族支持,他难道一辈子就做个富家翁吗?他对此是不甘心的。

因此,梁学彦犹豫一番之后,直接选择了第二条路。

圣上对于他的选择显然并不意外,之前说了几句话,圣上就知道梁学彦的性格了,他就不是那种甘于平淡的人,当下说道:“既然你已经选好了,朕回头就会给你安排一个出身,你稍等几日就可以了!”

司徒毓便问道:“父皇,那在这段时间呢?”

圣上瞧着司徒毓的样子,不由笑了起来,他之前就发现,司徒毓对梁学彦显然很欣赏,而梁学彦并非无能之人,如果他肯给司徒毓帮忙的话,应该能给东宫带来不少助力,对此,圣上也算是乐见其成,毕竟,梁学彦这种人,若是不放在眼皮子底下,谁知道他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圣上直接便说道:“你七弟的王府不是正在修吗?叫他先在你七弟那边住几日,回头朕就有安排!”

梁学彦心中一松,当即又叩谢一番,又谢过了司徒毓,瞧圣上的样子,的确不是杀人灭口的架势,若真是要杀人灭口,犯不着再牵扯进一个人进来。

司徒瑾对于自个还没有建好的王府中多了一个人是半点也不知情,毕竟,有圣上的口谕,还有太子的叮嘱,横竖这位就是在角落里的屋子住几天,又不是进主院和正院,有什么好说的,平常的时候,内务府的许多人也是住在那些地方啊!

圣上却是雷厉风行,当天,梁学彦之前居住的小院就失了火,那帮人喜欢搞走水这种事情,其实朝廷也不例外,火一起,很多线索也就没了,或者是别人以为没了。

等到火被扑灭之后,按照皇城司的人故意留下的痕迹,那些人很容易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就是梁学彦白天的时候遇见了太子,太子有意招揽,然后就有人出面调查,估计这是圣上派出来的人,他们做贼心虚,觉得是被发现了,院子里的下人想要带着梁学彦逃走,却已经来不及,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杀死了梁学彦,然后自尽了,自尽之前放了一把火,将残留的线索都烧掉了。

那些人还从官府那边透出了仵作做的尸格,疑似梁学彦的尸体的致命伤口是胸前一刀,直接刺穿了心脏,而其他人在之前已经服了毒,火势起来时还没有来得及死,还吸入了不少烟雾。

最后,官府得出来的结论是熟人作案,有人先是在饮食之中下毒,结果其中一人没有来得及吃,就发现了不对,这个人见状不妙,直接持刀杀人,然后为了遮掩痕迹,一把火将整个屋子都烧着了,而□□此时才开始发作,一些人想要逃跑却也来不及了。

官府这边明面上做出的判断看起来也很符合逻辑,再一看尸体的数目,并没有多大问题,毕竟一个都没有少。只是,对于这些前朝余孽来说,这时候不能光遗憾于死了一个替身,他们必须做好被发现异常的准备。不知道之前找到这个院子的人到底发现了什么问题,导致院子里的人不得不自杀以求不被抓走,但是很显然,对方应该已经发现了一些异常,甚至是发现了一些敏感的东西,要不然也不至于闹得这般地步。这事闹大之后,哪怕官府明面上只会追查那个杀人放火的,实际上暗中肯定要追查这个院子的来路。

因此,这帮人如今简直是焦头烂额,将原本京城的路子都蛰伏了起来,希望先隐藏一段时间,等到对方追查力度没那么大了,再恢复他们的行动。

可惜的是,他们小看了朝廷的反应能力。以前是朝廷在明,他们在暗,因此,朝廷一直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如今,朝廷这边已经掌握了线索,再想要继续暗中隐藏,就非常困难了,尤其这里头还有一个梁学彦在。梁学彦虽说在他们看来就是傀儡,实际上知道的事情也不少,因此,在这些人还没来得及将尾巴收拾干净的时候,皇城司,锦衣卫就联合出动,将他们在京中的据点拔除了大半,剩下的都是梁学彦不知道的。

这下,他们再蠢也知道,有人泄露了秘密。他们倒是没有联想到梁学彦身上,毕竟,他们一直就当梁学彦是个替身傀儡,自以为梁学彦知道的事情不多,实际上,梁学彦知道的事情比他们所想的多多了,甚至,他们中的一部分中高层,知道的事情都未必比梁学彦多。

这帮人原本就是靠着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其实对他们来说,复国这种事情,也就是一个比较遥远的目标而已,他们中的很多人,如今其实就是借着这个所谓的复国组织的路子给自家谋求好处。

比如说,他们安插在官员权贵后院的死士,总能够传递出一些关键的消息,他们很容易就能从中牟利,哪怕是跟那些商人之间的往来,掌握了信息上的优势,也是可以给他们带来足够的好处的。

他们可以用更小的付出,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在海外有根基,在海上有足以保障自个利益的力量,因此,如果能够复国,自然是好,如果不能,借着这面旗帜,也能为自家谋求足够的好处,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别的什么好说的,那就继续呗,说不定,他们以后真的能够操作皇位更迭,改朝换代呢!

如今遭遇了挫折,很明显,一部分事情泄露出去了,许多据点被攻破,里头的人变成了俘虏,这里头说不定就有人知道所谓的□□的秘密,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让那些人保守秘密,实在是太困难了。见识过□□威力的人都知道,当犯了瘾头的时候,哪怕只是给他们一点希望,他们恨不得连自个的祖宗十八代都出卖掉,何况是他们这些人。

因此,这帮人许多都慌乱起来,他们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经营多年,也只能偷偷摸摸做点小文章,真要是如今起事,那纯粹是寿星老吃□□,活得不耐烦了。

这几年天下的变化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就算是遇到什么旱灾水灾什么的,朝廷也没出现过饥荒,相反,现在是处在一种粮食产量过剩的情况,粮食多得都可以用来制作烈酒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指望着百姓跟着造反,那完全是不切实际的事情,只怕他们旗号一打出来,首先就有一帮百姓跳出来,要将他们捉送官府了。

这不是开玩笑的,就像是从隋唐时候就有的白莲教一样,这个宗教组织在民间一直有着不小的潜势力,每个朝代都在想办法打击白莲教,但是这个组织却一直兴旺发达,甚至可以说是蒸蒸日上。

但是这几年的时候,白莲教显然已经不行了,百姓家都吃得饱,穿的暖,就算是病了,也有钱去看病,从神农庄里头传出来的先进的耕种方法也更强调精耕细作,而且丰富的作物也让这些农民一年到头也不怎么歇得下来,何况,朝廷要制作土化肥,一直平价向百姓收购原材料,只要是想要过好日子的,恨不得从年头忙到年尾,估计等到日后各种工坊出现之后,就算有农闲的时候,大家也都忙着做工去了,谁有空去参拜白莲圣母,想象什么真空家乡呢?

因此,白莲教之前想要搞事,立马就被人告密,一个白莲教的香主才在那里喊着“白莲圣母,真空家乡”,立马就被人抄起锄头,直接砸破了头,扭送到了衙门。白莲教可是因此受到了很严重的打击,连同白莲圣女都被抓了起来,被明正典刑了。

白莲教这等根基深厚的组织尚且如此,何况他们这些人,大家谁不知道谁啊!堂堂太子之后,才说了不愿意造反,想要告密,就直接把人干掉了,他们要说对前朝忠心,那完全是狗屁,他们忠心的是自己,是自己的家族,恨不得自家能够称王称霸,谁乐意毁掉如今美妙的生活呢?

因此,如今出了事之后,一个个都惊惶不安起来,有的没有泄露现实中身份的还算淡定,但是一些曾经露过面的,就着急起来了。

不过,他们这些人也算是神通广大,发现不对之后,立马通过各种渠道出了城,毕竟,朝廷因为担心引起恐慌,或者说是怕打草惊蛇,并没有对外宣布有前朝余孽想要复辟,意图制造混乱的事情,在这些人看来,朝廷大概一开始也还没有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因此,一番商议之后,干脆决定先将黑锅扣到白莲教头上,回头再收拾一下残局,将应该斩断的线索都斩断,免得有人找上门来。

这些人想得倒是很好,却没有想到,圣上知道了他们的来路之后,已经打算想办法将人一网打尽了,如今,已经派了人暗中追踪,就等着拔出萝卜带出泥,将幕后的人都揪出来。

第50章 第 50 章

太虚幻境,警幻仙子从闭关中醒来, 看到风月宝镜中映出来的景象, 气得几乎要暴跳如雷,顺手就将手边能摔的东西摔得干干净净。

警幻仙子其实是风月宝镜的器灵, 风月宝镜乃是仙器, 警幻仙子因此化形便是仙人,便能司掌风月之事。

只是法宝化形起点高, 想要进步却是难之又难。这是因为有着本体的限制, 法宝想要更进一步实在是太难了, 尤其在这等小千世界,灵气不足,资源太少, 警幻仙子也没有办法给自个的本体内炼入什么天材地宝, 自个也没办法感悟什么特别的天地法则, 提升本体的本质。因此,一开始的时候, 警幻仙子也就只有借助于谋取神职之后获得的功德慢慢提升修为。

问题是, 司掌男女风月,许多还都是那等孽缘, 能有多少功德, 警幻仙子一向颇有野心, 因此, 对于自身的修为进步情况很是不满。她作为仙器的器灵, 自有记忆传承, 仙器也不是凭空就有了,风月宝镜自然也是有人炼制出来的。警幻仙子原本的主人是谁,警幻仙子也不知道,不过她却是知道,这里只是一个小千世界,天庭中稍微强力一点的仙人都不过是来自真正天庭的投影而已,普通的仙人才是本土的修行之人飞升上去的,他们却是不知道真相,因此一直过得挺幸福!

而对于警幻仙子来说,知道真相的她却很难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她想要进入真正的天庭。只是她不过区区一个地仙,便是天仙也未必有那个机会。要知道,在那个真正的天庭,简直是天仙不如狗,不知道多少本土飞升的仙人到了天庭都混不到一官半职,只好做个散仙呢!

在那个真正的天庭,便是玄仙,一般也只有一个勉强算是看得过去的神职,多半还都是那等仙府附属的仙官,至少也得金仙一流,才能混到一个不错的神职,有了一个强力的神职,对于仙人来说,也是好事,起码可以借助功德气运修炼,另外,天庭也会提供大量的修行物资,比如果周天星力,还有仙力结晶之类的。

在这个世界,警幻仙子之所以能够争取到司掌男女风月的神职,无非就是月老看不上这点香火功德,她又没什么竞争力,算是施舍给她的,月老哪怕在这个小千世界,完全撂挑子不干,对他也没太大损失。

警幻仙子自从知道真相之后,心中的怨愤不甘就日益高涨,几乎酿出了心魔。然后,就叫她发现,在大荒山青埂峰上居然还有一块补天石,虽说当初是女娲娘娘多炼制出来的,不过也沾染了一点补天功德。

补天功德可与警幻仙子每日里累死累活,编织人间男女风月孽情得来的那点功德不一样,补天功德是天道功德,警幻仙子弄到的只是人道功德。人道功德与香火相似,都是需要过滤一番才能用来提升修为,或者是炼制法宝,要不然的话,光是里头的人间念力就会对神魂造成污染。

警幻仙子曾经想要将补天石炼入她的本体之中,一方面提升本体的强度,另一方面还能获得其中的补天功德。不过,这仅仅是妄想罢了,光是一想,心中就警兆频现。补天石是何等身份,算起来几乎可以说是女娲娘娘造化出来的后裔了,又有补天功德护身,她要是敢胡乱动手,不用女娲娘娘出手,其他人就能一巴掌拍碎她的本体,叫她形神俱灭。

只是,警幻仙子这般却一直心有不甘,她一直想要利用补天石之中的功德,机会很快来了,她没多久就认识了赤瑕宫中的神瑛侍者,慢慢心中便有了计划。无非就是借助风月情孽,污染补天石的本质,然后悄悄盗取其中的功德。为此,警幻仙子才大包大揽,揽下了神瑛侍者下凡历情劫之事,总之,出了事,还有神瑛侍者顶缸呢!

补天石是女娲娘娘亲手炼制的,哪怕仅仅是那三万六千多颗补天石中遗落的一颗,但是意义也是不一样的。别的不说了,有一颗补天石因为落在了花果山这等福地,如今可是已经成了天庭大圣,佛门佛陀了,那可是太乙道果!而这位运气不好,流入这等小千世界之中,但是跟那位勉强也算得上是兄弟,被那位知道了,警幻仙子这点道行,可扛不住人家一棍子!

而神瑛侍者就不一样了,人家可是女娲娘娘身边的饰物所化,这就是女娲娘娘亲近的人了。女娲娘娘身边的近侍就算是对补天石有所损害,那也该是娲皇宫内部的事情,可是跟警幻仙子无干的。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人间改朝换代了,天上还没过年呢!神瑛侍者的情劫勾起在天上也有一阵子了,因此,早在百多年前,警幻仙子就已经开始在人间布置起来。

警幻仙子既然打算叫神瑛侍者渡劫的时候顶缸,又要借助人间的红尘情孽污染补天石,自然不能随意将人安排了。因此,自然得选了太平盛世,膏粱脂粉之家,叫神瑛侍者度情劫的时候好好享受一番人间富贵。何况,情劫这种事情,本来也只有富贵时期才更加容易一些,那等乱世朝不保夕的时候,你就算是想要度什么情劫,也得考虑一下是不是第二天就有乱兵来了啊!乱世之中,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都是比不过现实的压力的。

于是,开国初期的时候,警幻仙子就精挑细选了几户人家,准备将太虚幻境中的情鬼一一投入这些人家,与神瑛侍者的转世发生交集,女人多了,才容易产生纠葛。男人都想着什么齐人之福,左拥右抱,又用什么三从四德叫女人不许嫉妒,这根本就是违背天性的!对于女人来说,不是东方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后宅之中,就是战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再配合一下家族的剧变,稍微一引导,神瑛侍者不勘破情劫才叫奇怪了呢!

为了保证这些人家的命运按照警幻仙子的预定剧本变化,警幻仙子自然要做一些手脚,毕竟,她已经预定了将神瑛侍者投入贾家,要让贾家盛极而衰,又要正好处在神瑛侍者长大成年的时候,这可就很考验警幻仙子的本事了。

不过,没关系,人间的邪门外道都有本事靠着风水堪舆之术坏了人家的气运,警幻仙子在这上头只有更厉害的,她正好还能借着这些培养自个手底下的情鬼,增加手中情鬼的实力。

没错,太虚幻境中执役的都是情鬼,毕竟,警幻仙子也就是地仙修为,也没驱使小仙的资格,能分配几个仙童就算是不错了。因此,警幻仙子干脆自个培养了一批情鬼出来,这些情鬼原本多半是草木精怪一流,按理说,她们开启灵智,化形之后,就会被瑶池那边接引走。

不过,警幻仙子却取了巧,她一般发现有草木通灵之后,便直接将其移入太虚幻境之中,为其浇灌灌愁海的海水,使得这些草木精怪一开始的时候就沾染上了情孽,等到化形之时,警幻仙子再以自个的本体风月宝镜点化,将其从草木精灵化作鬼灵,供其驱使。

这本是犯忌讳的事情,草木能够通灵本就不容易,想要化作精怪更是不容易,而且中间还不能走上歪路,不过,一般人也不往太虚幻境这边来,也不知道这边的勾当,何况,就算是天庭的仙人,也懒得理会那些草木精灵,毕竟这些草木精灵修为不高,而且正常情况下,一般也就是在瑶池执役,寻常仙人压根见不到,因此自然是漠不关心,就叫警幻仙子一直隐瞒了下来。

警幻仙子原本打算得很好,如今已经陆陆续续叫那些情鬼投胎转世,就等着几日之后,时机到了,就叫神瑛侍者带着那块补天石投入贾家。

结果,短短几日时间,人间的情况就发生了剧变。所谓的前朝余孽,也是警幻仙子搞出来的,一开始的时候,不过就是拐卖一些资质比较好的女子,叫其沦为娼妓一流,产生更多的情孽,这些情孽都能够化作风月宝镜的养料,后来警幻仙子就发现,她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在不动声色的情况下,改变一些人家的命数。

没错,在神仙眼中,命数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就算你去看生死簿,生死簿上许多人的命运也是会变化不休的,如果什么都按照生死簿来,那么一切就像是按照既定程序向前,管理这个世界也就没有意义了。因此,很多人的命运往往因为一个念头的变化就会发生改变。最简单的,一个人肚子饿了,他想要乞讨,想要抢劫,想要盗窃,也有可能强忍着饥饿,想要去帮人家做活换取一点食物,几种选择就会造成命运向着不同的方向转变。

因此,哪怕是积善人家,家中多出一个搅家精来,也是要败坏气运的,警幻仙子只需要暗中引导一番,这些事情在天庭那里,也算不到自个身上来,这就给了警幻仙子不少做手脚的余地。

警幻仙子找了两个人间的妖怪,赐了他们一点仙气,叫他们提前化形,虽说化形之后的形象有些糟糕,但是对于这等本体资质比较差的妖怪来说,化形本来就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当初要不是他们运气好,抢到了一点帝流浆,本来也饿轮不到它们开启灵智。

这等小千世界的妖怪多半很苦逼,灵气稀少,开启灵智就已经很艰难了,想要化形更是千难万难,还得面对那些能够接引神仙神力的道士和尚,总之,别说是得成正果了,就算是苟活保命都不容易,这两位得了一个真正神仙的提携,又表示只要他们听话,以后还会继续扶持,日后说不定还能得个正果,飞升成仙,哪怕是到了天庭做个杂役,也比留在人间强啊,因此自然屁颠屁颠的答应了下来,等上了警幻仙子的船,交出了一缕元神,想要做什么,他们也做不了主了。

这两个妖怪化身和尚道士,他们有点道行,又能说会道,很能骗到一些相信他们是奇人异事的信徒,有的时候顺便也能做个兼职,拐骗几个男女,然后在警幻仙子需要的时候,偷偷摸摸引导一下那些前朝余孽,让他们按照警幻仙子的意愿做事。

原本一切非常顺利,可以保证贾家再繁荣一代,贾赦一直压住贾政的太子中了秘药,已经有点精神不稳了,再用用力,就能扶持另外一个皇子上位。结果呢,先是人间出现了一个比即将下凡的神瑛侍者还像是真仙临凡的皇子,短短几年之间,就培育出了各种高产的粮食,真要是论起来,神农当年培植五谷的功绩也不过如此了,只是神农出生得早,生在人族蒙昧时期,人族因为食物充足,才算是有了稳定壮大的基础。

而这位不过就是生在小千世界,也就是能够惠及这个小千世界而已。

不过,天庭已经有人注意到了这位皇子,叫警幻仙子不爽的是,根据天庭的传闻,这位死后应该就能直接封神,而且应该会直接被那个真正的天庭所接引,凭空得到起码玄仙的实力,再让他在整个天庭的统治范围之内将这些粮食推广开来,光靠着功德,这位起码也能混个金仙的身份。

对于上头已经挂了号的大佬,警幻仙子也只能认了,但是,这对她的计划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最直接的,这位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功德的刺激,居然有了类似于天眼的神通,居然一眼就看出了林家的不对劲。

警幻仙子当初挑选林家自然也是有考量的,林家本身在子嗣上头就有些不旺,当年靖远侯又自个分了出来,林家本家对靖远侯这一支一支耿耿于怀,就算是出了什么事,林家宗族也只会帮着遮掩,因为他们能够得到好处。

结果,林家那边的风水局被破,警幻仙子还损失了一个情鬼,另外一个情鬼也暴露了她的身份,以至于她不得不低声下气,赔偿了那位张天师不知道多少好东西,才算是将事情压了下去。

紧接着,朝廷那边居然发现了那些前朝后人掠卖人口的勾当,然后还一路追查了下去,一系列的机缘巧合,警幻仙子之前的布置几乎作废了大半,问题是她已经将那些判词写好了放进了薄命司,甚至已经有几个情鬼陆续投胎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