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这是她第一回参加皇室家宴,可是这其中的人她认识的不少了。别的不说,单单是同龄的女郎便认得好几位,到时候不愁寂寞。

“荷泽长公主和安泽长公主家里也有孙女,有两个和你年龄差不多,听说性情教养是很好的,一定好相处。”陵江王笑道。

“翁翁,您连和我同龄的有哪些人都打听了啊。”江城非常感动。

“那是自然。你是我最心爱的孙女,头回参回皇家的家宴,翁翁不得细心打听打听么。”陵江王自然而然的说道。

“翁翁,我呢?我呢?”阿倩忙攀起他的脖子,殷勤询问,“谁能和我玩啊?”

那急切的小模样,逗的萧冲、范瑗和江城都笑了。

陵江王眉头微皱,“萧庆归比你大一些,不过也可以在一起玩。太子的儿子萧仰、会稽王的儿子萧攸和萧庆归年龄差不多,都比你大,不知能不能玩到一起。安泽长公主家里倒是有一位小孙子,年方五岁,可是这两天拉肚子了,恐怕明天去不了…”

“都比我大呀。”阿倩未免有些失望。

“阿倩,到时候翁翁陪你一起玩。”陵江王见宝贝孙子失望,很不忍心,陪着笑脸安慰。

范瑗笑着提醒,“阿倩很喜欢阿璃姐姐的,对不对?阿璃姐姐亲笔做了请贴给你,上面画有很好看的画,你还记不记得?”

“记得。”阿倩用力点头,“阿璃姐姐画的可好看了,我喜欢画,也喜欢她!”

“这样就好。”陵江王见终于有了宝贝孙子喜欢的人,松了一口气。

“阿兄也会去,对不对?”阿倩喜孜孜,“阿璃姐姐的阿兄,也是我的阿兄呀,阿兄最好了,嘻嘻。”

“阿倩这么喜欢十三郎么?”陵江王惊讶。

“喜欢。”阿倩连连点着小脑袋。

萧冲见阿倩提起桓广阳这么高兴,未免有些不快,拉拉范瑗的衣襟,轻声道:“十三郎意图不轨,表面上喜欢小阿倩,其实就是个幌子,实际上他是为着什么,咱们都清楚。阿瑗,我不喜欢他。”范瑗低笑,“大概是因为十三郎帮过我的缘故,我倒还蛮喜欢他的。”萧冲皱眉,“他确实帮过咱们不少,有时我也很感动,但是想想他做这一切都是有目的的,是想把咱们的女儿拐走,我便看他不顺眼了。”范瑗笑话他,“你当年还不是一样啊?为了求我阿父阿母将我许配给你,不也是奇计百出,大显身手么?”说起这个,萧冲不好意思的笑了,人到中年的他,脸色微红。

“原来十三郎和阿璃这么讨小阿倩喜欢。”陵江王笑道。

“是呀。”阿倩快活的嘻笑。

他扭头看到江城,殷勤的问她,“阿姐,你喜不喜欢呀?”

他这话传到萧冲耳中,萧冲登时警觉起来,目光如电。

第134章

不光萧冲,就连陵江王和范瑗也同时愣了愣。

阿倩是童言无忌,小孩子的想法很单纯,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可不知道这句喜不喜欢会牵涉到多少人、多少事。可是他这问话让阿令怎么答呢?说喜欢吧,好像对十三郎动了情似的,说不喜欢吧,和弟弟想法不一样,说不定阿倩会失望,会追问,而且这里面还有桓昭,说不喜欢也太无情了些。但是若把十三郎和他的妹妹分开来说呢,又显得太刻意、太不自然了。总之,怎么回答都不对劲啊。

唉,小阿倩这是给他阿姐出难题了。

“阿倩,你脸上脏了,阿姐替你擦擦。”江城顾左右而言他,取出手帕替阿倩擦拭小脸蛋。

其实阿倩脸上干干净净的,什么也没有。

“脏了么?我不知道呀。”阿倩乖乖的一动不动,“阿姐,擦掉了么?擦干净了啊,谢谢阿姐。”

江城捧着他的小脸蛋笑盈盈端详了端详,“嗯,擦干净了,阿倩又成漂亮的小郎君啦。阿倩,你方才是不是在画画啊?画的一定很好看,拿来给翁翁看看,好不好?”

“好!”阿倩响亮的答应。

他从陵江王怀里机灵的滑下地,蹬蹬蹬跑过去拿他的画去了,什么喜不喜欢这样的话早忘记了,抛到了九宵云外。

不得不说,小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被转移的啊。

“慧黠的阿令。”陵江王、萧冲、范瑗都不禁笑了。

小阿倩无意中给她出了难题,她却从容的给打了岔,把小阿倩带沟里了…

阿倩拿来他的画,兴滴滴的给陵江王看,“翁翁,这是太阳,这是我,看我画的像不像?”陵江王还没拿着画,也没看着画,便笑咪咪一迭声的道:“像,像,像极了!”江城不禁一乐,小声跟萧冲、范瑗说道:“翁翁真不会哄孩子,应该是拿过阿倩的画仔细看上片刻,然后击节赞赏,这样才显得比较真实啊。这也就是阿倩还小吧,再大点便哄不住了。”

“顽皮。”萧冲和范瑗都笑。

陵江王这会儿显得脾气特别好,特别有耐心,和阿倩一起捧着他那了不起的画作看了又看,评了又评。

江城吐舌,“翁翁真是好耐性,陪着阿倩看画看了这半天。阿父,阿母,小阿倩画的那些我都看不懂啊。”

阿倩现在还小,那画法简直是抽象派的,风格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看的人云里雾里,一脸茫然。

说的萧冲和范瑗都笑了,“可不是么。”

他们在这儿笑的开心,陵江王和阿倩却看的津津有味,指指点点,时不时的发出惊呼声,显然是很投入的。

就在这时,范静带了范琛、范瑶兄妹一同来访。

阿倩见到舅舅、表兄、表姐,连画也顾不上看了,颠儿颠儿的跑过去,“舅父,表兄,表姐。”范静温和摸摸他的小脑袋,“阿倩,两天没见,你似乎长高了些,更俊美了。”阿倩被夸奖得非常高兴,咧开小嘴,笑的很可爱。

范静和范琛、范瑶见过陵江王,又和萧冲、范瑗等人见过了,坐下说话。

江城问候过舅舅,又和范瑶亲热的握手叙着寒温,对表兄范琛就平淡了些,含笑见过礼,之后就没有别的话了。

“郗家有亲友从安南带来的蜜望子和红龙果,知道阿令和阿倩爱吃,便带来了一些。”范静微笑道。

“蜜望子和红龙果啊。”阿倩惊呼。

“多谢舅舅,多谢舅母,我最喜欢蜜望子和红龙果了。”江城嫣然。

蜜望子就是芒果,果实椭圆滑润,果皮是柠檬般的黄色,果肉细腻,气味香甜,既能抗癌又能美化肌肤,红龙果就是火龙果,外表火红,果肉也是红色的,却又布满了黑色的小籽,质地温和,清香可口。这些水果产自南方,要运到建康来很不容易,非常珍贵难得,属于这个时代的稀罕物了。

婢女将两个木筐抬进来,阿倩看到黄色的蜜望子,火红的红龙果,喜笑颜开。

范瑗嫣然,“阿倩最爱吃果子了,阿兄阿嫂疼爱他,为了给他送果子,特地跑了一趟。”她谢过范静,又命人拿来了苌楚(猕猴桃)、郁李(樱桃的亲戚)、枇杷、杨梅、产自云梦的柚子、西域寒瓜(西瓜)等上来,围坐享用。

江城没有忘记杜大夫,命人将每样水果都拣了一些,给杜大夫送过去。

青云巷但凡有好吃的一定不会忘记杜大夫,这已是惯例了,大家都不以为异。

阿倩吃的最欢势,江城和范瑶平时就喜欢吃水果,这时当然也是一边吃一边叽叽咕咕说话,非常开心。其余的人就不是以吃水果为主了,尤其范琛,一本正经的坐在那里,好像是到陌生人家里做客似的,非常拘谨。

男子不爱吃水果的挺多,众人只当他是不爱吃这些,也没放在心上。

范静道:“阿妹和妹婿什么时候闲了,回五味巷一趟,范家要设宴招待你们。”

萧冲当然第一天和五味巷认识,但是他之前的身份和现在的身份差别很大,自他受封为伏波郡王之后还没回过五味巷呢,范静这次来是给阿令、阿倩送果子,也是邀请妹妹、妹婿回娘家做客的。

“都闲,什么时候都闲。”萧冲笑道。

“是啊,陪阿母回娘家是大事,我阿父什么时候都有空的。”江城也笑。

这父女二人说出来的话倒还没什么,表情却非常生动,语气更是含义丰富,范瑗不由的红了脸,众人都笑了。

“好,那我回家之后和兄长们商议定了日子,再来送请贴。”范静笑道。

“别啊,舅父,您定了日子,让我阿父上门去拿请贴吧。”江城嘻嘻笑。

阿倩扑到范静膝上,仰起小脸,殷勤备至,“让阿父去拿!”

范静忍俊不禁,“那就这么说定了,范家定好了日子,妹婿自己到五味巷拿请贴。”

众人笑得更加欢快。

范琛红着脸站起身,恭敬一揖,“还是我送过来吧。”

本来大家都是在开玩笑的,他这么正经八百的插过来一句便显得有些突兀了,陵江王等人不由的愣了愣。范瑶正和江城絮絮叨叨的说着悄悄话,听了范琛的话却快活的冲江城眨眼睛,“哎,阿令,让我阿兄来送请贴,好不好啊?”江城笑,“无所谓,表兄来送也行,我阿父去取也行,其实舅父若想我和阿倩了,或是有时令鲜果要送给我俩品尝,亲自来送也未尝不可啊。”她这话一出口,立即被萧冲和范瑗嘲笑了一通,“瞧瞧我们阿令馋的,这便跟她舅父预约下一次了啊。”范瑗柔声对范琛说道:“好孩子,你姑父和我去取也行,你和你阿父来送也行,咱们自家人,怎么着不一样啊。来,琛儿,这寒瓜很甜,给你。”拿牙签插起一块寒瓜,递给了范琛。

这种吃法也是江城提议的,将寒瓜去皮切成小块,拿牙签插着吃,又文雅又方便。

范琛接过寒瓜吃着,食而不知其味。

他偷偷看了江城一眼,只见江城正和范瑶说着什么,应该是正说到了有趣处,双眉挑动,兴奋愉快的表情跃然脸上。

“表妹和阿嫣会这样,对着我却从来不会。”范琛未免有些下气。

想到郗氏交代过他的话,他心中生出无限烦恼,“阿母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却也未必啊,表妹都不怎么看我。”瞅着郁李的样子红红的很可爱,取过一枚放入口中,酸酸甜甜的味道溢满了整个口腔。

范瑶告诉江城,“荷泽长公主的孙女陆若桐,安泽长公主的孙女安青,这两位我虽称不上熟识,却也见过几回,都是很温柔端庄的女郎,言谈举止非常得体。”江城笑吟吟,“这么说,明天我遇上的同龄女郎全是讲究风度的了,个个好相处。”范瑶点头笑道:“对,明天你到皇室之后的第一回家宴,会很顺利的。”

桌案上放有各类水果,还有茶水,两人说到高兴处,举起茶杯碰了碰,一饮而尽。

“我也要,我也要。”阿倩忙不迭的过来了。

江城和范瑶知道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就是爱凑热闹,便笑着也替他倒了清水,然后举起杯子分别跟他碰了碰,阿倩眉花眼笑把水一口气全喝了。江城含笑打趣,“阿倩,是不是和姐姐碰过杯之后,水特别甜,特别好喝啊?”阿倩乖巧的点头,“嗯,很甜。”可爱之中又带着几分傻气,逗的大家笑个不停。

范静和范琛、范瑶坐了一会,也就起身告辞了。

萧冲、范瑗带着江城和阿倩一直把他们送到大门口,依依惜别。

送走范静等人,阿倩在前面跑,江城在后面追,姐弟二人嘻嘻哈哈的回家去了。萧冲缓步和范瑗一起回去,问道:“你觉不觉得琛儿今天和往日有些不同?”范瑗微哂,“是不大一样,好像对咱们阿令另眼相看了似的。”萧冲隐隐有不悦之色,“若是咱们甫一回京阿嫂和琛儿便有这个意思,也未尝不可。”可偏偏郗氏和范琛是在江城被封为县君、郡主之后才有了这个意思的,这就发人深思了。难道江城是任家女郎的时候他们便看不上,身份改变之后,才觉得江城终于匹配得起了么?范瑗推了他一把,“哎,这么一看,是不是十三郎还算不错的了?他的态度可是始终如一啊。”萧冲板起脸,不肯接她的话。

范瑗粲然。

唉,这有成见就是有成见,从前说是陵江王府和桓家有宿怨,现在两家的宿怨渐渐化解了,他的心情却依旧不改啊。

“反正不管怎样,你就是不肯喜欢十三郎。”范瑗笑。

萧冲忿忿,“他想拐走我女儿,我当然不喜欢。你见过谁喜欢拐子的么?”

范瑗笑弯了腰。

傍晚时分,桓昭来了。她是来给范瑗和江城送一份名册的,名册上有明天皇室家宴上所有人员的姓名、喜好、禁忌等,就连这家宴摆在温泉宫哪里、什么地形,都画的清清楚楚,务必要让江城心里有数,心知肚明。

“我外祖母人很好的,在她老人家面前,你不必有什么忌讳。”桓昭笑吟吟,“她还没见到你,已经很喜欢你了,知道么?就和喜欢我阿…就和喜欢我是一样的,一样的。”

她明明是要说“就和喜欢我阿兄是一样的”,可是硬给改成“就和喜欢我是一样的”,居然也挺顺的,没让人听出毛病。

阿倩跑到她身边,一脸期盼的看着她,“阿璃姐姐,明天没有和我一样大的小郎君小娘子,我能和你一起玩不?”

“可以呀。”桓昭拉过他的小手,亲呢说道:“不光我,还有我阿兄是可以陪你一起玩的呀。”

“阿兄,阿兄。”阿倩又是蹦,又是跳,别提多高兴了。

桓广阳来接桓昭,虽然萧冲刻意的不许他见到江城,可江城送桓昭出来的时候他还是远远的看到了江城的倩影,痴痴看了许久。

萧冲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叹了口气。

好吧,虽然是拐子,却是用情甚深的拐子…

这晚伏波郡王府诸人早早的便安歇了,次日一大早起来沐浴更衣,盛加妆饰,一同到温泉宫赴宴。

家宴是在温泉宫银桂苑举办的,这里遍植九龙桂,枝条自然扭曲生长,造型奇特,呈圆弧状,宛如“龙”一般,树叶是悦目的绿色,花冠却是银白色的,花梗细长,有如串串白色银铃悬挂在枝头,清香宜人,洁白可爱。

因为这个原因,江城今天穿了件浅绿地蜀锦博袖上衣,和一条星星点点绣着白色桂花的丝缎长裙,亭亭玉立,袅袅娜娜,虽然还没到最美的年纪,却已有了惊世的芳华。

王皇后见到这样的江城,乐不可支,拉起她的手掌上下打量,怎么看也看不够,“世上竟有这样的小美女,今天我算是见着了。”寿康公主和桓昭都在她身边呢,寿康公主不悦的清了清嗓子,小声提醒她,“头回见面,阿母,您莫把阿令羞着了。”桓昭却撒娇的问她,“外祖母,是我可爱,还是阿令可爱啊?”

“自然是阿璃更可爱啊。”江城笑盈盈的道。

桓昭淘气的笑着,拉拉她,“阿令,咱们都不说话,听外祖母怎么说。”

这下了可让王皇后作了难。

“阿璃可爱,还是阿令可爱啊?”王皇后故意做出深沉的模样。

寿康公主和范瑗都含笑看着她,心中未免有些好奇,不知这位外祖母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王皇后看看桓昭,看看江城,“从前谢光禄有子特为聪慧,故抚其背曰‘真吾家千金’,我看着阿璃和阿令也是千金,珍贵的很,一时分不清高低上下。若真的要分,那没有其余的办法,只有将你俩分别上秤称上一称,谁更重,谁便值得更多,我这见钱眼开财迷心窍的俗人便更喜欢谁好了…”一番话,说的众人都是忍俊不禁。

第135章

“外祖母,您真是深谙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啊。”桓昭笑靥如花。

“难得见您这样呢,简直敷衍得风雨不透。”寿康公主也笑道。

王皇后得意,“其实这一手吧,我没做外祖母之前也是不大会的。我只有阿婧这一个亲生女儿,喜欢她一个人、偏心她一个人便好了,哪用得着什么中庸之道制衡之术的啊。我是做了外祖母之后,有两个外孙子,有一个外孙女,三个孩子都是心肝宝贝,我既要顾这个,又不能忘了那个,久而久之,这个本事便练出来了。阿璃这个问题可难不倒我,十一郎、十三郎和阿璃三个孩子从小到大我一直哄着他们,到如今已是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出神入化了。”

“失敬,失敬。”桓昭一脸淘气。

“多么慈爱的老人家啊。”江城心中感动。

怪不得阿璃说王皇后面前不必拘束,不必有什么忌讳,她虽然是皇后之尊,可现在也只是位和蔼可亲的外祖母罢了。惯起外孙子、外孙女来,比平常人家的老夫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皇后殿下,您这个本事认真不得了。”范瑗笑盈盈的道:“我记得我小时候也和我阿兄常常在先父先母面前争宠,先父先母即不忍伤了我阿兄,也不忍冷落我,左右为难,进退维谷。若有了您这个本事,便不至于这样了啊。”

“说起来这个,我还要拜您为师,好好跟您学学呢。”寿康公主笑道:“我也是一样的啊,不能偏着这个,也不能向着那个,要一碗水端平的。”

“不用拜师。”王皇后眼眸中笑意闪动,“都是一家人,你们不用拜师,我也是倾囊相授的。”

“那以后可要常常向您请教了。”寿康公主和范瑗都笑道。

王皇后拉过江城满意的看了又看,慷慨大方的答应,“尽管常来温泉宫‘请教’,我不仅不收束修,还负责佳肴美酒招待,满腔热忱、无微不至,务必要让你们有宾至如归之感,亲如一家,天下大同。”风趣又温馨的话语,说的众人心里都是暖融融的。

“阿倩呢?”桓昭没有看到阿倩,好奇问道。

范瑗忍笑,“别提了,阿倩以前出门总爱跟着我的,今天不知怎么了,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小郎君,应该跟着翁翁和阿父,不要跟着我了…”

“知道自己是小郎君了啊。”王皇后、寿康公主又觉好笑,又觉可爱。

王皇后笑道:“五六岁的小郎君,说话行事正是有意思的时候呢。当年十一郎和十三郎…”说到这里,她脸色忽地变了变,有些阴暗,就仿佛阳光灿烂的大晴天忽然阴了下来,晦暗不明。

寿康公主神色柔和,“阿母,十三郎六岁的时候病已经好了啊。”

王皇后脸色渐渐恢复了光明,微笑道:“看我,也不知想到哪里去了。是啊,十三郎福大命大,已经全好了。”

范瑗和江城知道这是一段不愉快的往事,很知趣的没有开口说话。

江城更是心中嘀咕,“十三郎不是三岁的时候要寻找穆神医么?怎么王皇后和寿康公主却会这么说?难道他那一病直病了好几年,方才痊愈了不成?十三郎真是可怜啊。”不觉生出怜悯、怜惜之心。

桓昭一脸殷勤,“外祖母,阿倩小表弟很可爱,我最喜欢他了,趁着现在人少,只有咱们自己人,命人把小阿倩叫过来您见见,好么?”王皇后微笑,“好啊,我们阿璃最孝顺了,知道外祖母喜欢漂亮小郎君,这便想让外祖母见见小阿倩了,真是好孩子。”

阿倩跟着陵江王、萧冲先到建章宫拜见老皇帝去了,王皇后便差了宫人过去,也没说单叫阿倩,只说王皇后想见见萧冲父子。过了一段时间,陵江王果然带了萧冲、阿倩来到温泉宫拜见王皇后,王皇后仔细打量过萧冲,对陵江王叹息道:“小叔,这孩子乍一看和你生的并不是很相像,可细细看过去,神韵却是一样的,形不似而神似啊。”陵江王大喜,“阿嫂,您有眼光!”扳过萧冲感慨的看了看,眼中有泪光闪动。

王皇后冲着阿倩招手,“这位漂亮的小郎君是哪家的啊?快过来,让阿婆好好看看。”阿倩是个不经夸的孩子,见王皇后很慈祥,又夸他是漂亮小郎君,便羞涩又喜悦的走到了王皇后面前,冲她咧开小嘴笑,软软糯糯的叫道:“阿婆。”

“阿倩小郎君生的精致绝伦,又这般知礼懂事,真是好孩子。”王皇后本来是看在江城的份上才对阿倩另眼相看的,可是见他天真纯净,这么讨人喜欢,便真的喜欢上了,眼睛咪成了一条缝。

阿倩亲祖母早已亡故,所以并没有亲人可以叫“阿婆”。他年龄虽小却很机灵,见王皇后很喜欢他,便一口一个“阿婆”的叫起来,把王皇后哄的满心欢喜,笑的合不拢嘴。

这个时候,客人们陆续来了。

最先到来的是乐康公主一家人。乐康公主对江城虽然向来没好感,但是当着王皇后和陵江王的面她是不敢放肆的,对萧冲这位新认回皇家的表弟以及范瑗、江城、阿倩都很和气,笑容可掬。不过,听到江城和阿倩一起叫她“姑母”,乐康公主还是心里一阵不舒服,眼角不由的抽了抽。姑母,她竟成了江城的姑母,这个她丝毫也看不上眼的小娘子,现在是皇室郡主,和她是亲戚了…

安东将军很是感慨,“阿令从宣州到京城的时候和我们一路同行,当时我便觉得她实在太出色了,聪慧果决,智计过人,没想到竟是皇室的血脉啊,怪不得,怪不得。”江城和阿倩叫他“姑父”,安东将军露出欣慰笑意,“阿令,阿倩,好孩子。”

瘐涛今天刻意打扮过,浅浅的青色大袖衫,如天空一般的颜色,明净幽远,他的眼神也是深沉,“表妹,阿倩小表弟。”江城对他很冷淡,冷声叫了“表兄”便再也没有别的话了,阿倩机灵,见江城冷淡,他本来打算冲瘐涛笑笑的,嘴角都已经翘起来了,但是又把笑容收回去了。

到和瘐涵相见的时候,江城便是亲呢又随意,阿倩畅快的咧开小嘴,笑的很是开怀。

“阿敏表姐。”他乖巧的叫道。

瘐涵喜的弯下腰,“几天没见,表姐很想你。阿倩小表弟,咱们现在是亲戚了啊。”

“嗯,是亲戚了!真好!”阿倩一脸欢喜。

瘐涵见他可爱,忍不住在他小脸蛋上亲了亲。

阿倩不好意思的躲到了江城身后。

众人都捧腹大笑。

紧接着灵寿公主一家人也到了。灵寿公主虽然也和乐康公主一样并非王皇后亲生,但她的夫婿是王家子弟,所以王皇后对她也便不同,比乐康公主要亲厚不少。灵寿公主是位活泼俊俏的女子,她的驸马王冠之风流倜傥,对灵寿公主却是很体贴的,对他和灵寿公主的唯一爱女王湘也极为纵容。

灵寿公主一直是追随王皇后和寿康公主的。早在江城被封为县君的时候她已经知道寿康公主对江城是什么态度了,自然对江城一家非常礼貌,对江城尤其亲呢,拉着江城的手开起玩笑,“民间的俗语仿佛说的是侄女赛家姑,意思是倒女和姑母总是相像的。今天见了阿令,姑母觉得此言不虚啊,阿令果然生的有几分像我。”江城虽然觉得自己和她容貌并不相似,但知道她是亲近之意,便含笑说道:“和姑母生的相像,阿令深感荣幸。”

“阿令真会说话。”灵寿公主喜悦,笑的花枝乱颤。

王冠之和王湘也笑吟吟的,对江城添了好感。

有眼色又会说话的人,总归是比较讨人喜欢的。

太子和会稽王这两家人是前后脚到的,太子、太子妃倒还罢了,神色如常,谈笑风生,会稽王和会稽王妃看到江城便想到他们那小小年纪便被迫远嫁异国的女儿淳安公主,便没好气了。

庆元郡主和平时一样端庄雍容,脸上一直挂着得体的微笑,语气中却微微带着怅惘之意,“阿令,从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我便觉得与众不同,但是,没有想到我和你竟然是姐妹…”

庆元郡主含笑和江城说着话,心绪复杂难言。她对江城并无反感,如果十三郎不曾对江城青目,那么,哪怕江城忽然变成了陵江王的孙女,忽然变成了她的堂妹,飞上枝头做凤凰,青云直上,前途不可限量,她也是可以欣然接纳江城、喜爱江城的。但是,偏偏人前如冰山般的十三郎对江城是不一样的,庆元郡主就算再大方,也接受不了这样的江城,也接受不了这样的事。

“我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呢。”江城微笑道。

她才穿越过来的时候因为任家的家庭关系很是烦恼了一阵子,哀叹自己为什么会到了这样没有关心和爱护的人家,那时候哪里能想到会有今天呢,慈祥的祖父、开明的父母、天真可爱的弟弟,还有可以让人引以为傲的郡主身份,这一切来的似乎很顺利,很自然,但回头想想,简直像做梦一样啊。

庆元郡主浅浅一笑,“现在你和我一样是郡主了啊。”

她神态语气还算自然,心里却是一阵酸楚难受,如果不是当着这么多的人面,说不定便会哭出来了。从前她还可以安慰自己,“虽然他待八娘子不同,可是以八娘子的家世和出身,是万万没有可能嫁入公主府的。任家和桓家之间隔了何止十万八千里。”但是,现在江城和她一样是郡主了,江城和十三郎之间再也没有身份上的差距。如果哪一天传来桓家和陵江王府成了亲家的消息,庆元郡主会伤心欲绝,却不会觉得惊讶和不可思议的。

身份是横亘在十三郎和江城之间的一个大障碍,这个障碍消除了之后,他们当然会越走越近,渐渐走到一起,这还用问么?

太子的儿子萧仰和会稽王的儿子萧攸,一个十岁,一个九岁,一个斯文瘦弱,一个皮肤白皙,却都是看不去身体不大好的样子。江城还是第一回见他们,不由的心里打了个突突,“老皇帝这基因是不是不太好?只有两个孙子,还一个比一个弱,没一个看着健康的,可是庆元郡主和淳安郡主看着倒还行啊。他们这一家是怎么了,孙女身体正常,唯独孙子不行?”疑惑不已。

阿倩看到萧仰和萧攸本来还是有几分高兴的,毕竟萧仰和萧攸比他大的也不太多,如果真要玩也能玩到一起。可是等他和这两个人相互见过礼认识了之后,却发觉这两人似乎不大好接近,身上有着阴郁之气,便想躲得远远的,不和这两个人亲近了。

会稽王妃恨恨,小声和会稽王说道:“殿下,我看到这任八娘便没好气了,是她害了咱们的阿珠。”会稽王一惊,低声警告,“陛下执意认回这家人,又为他们举办了这次家宴,可见还是很重视叔父的。王妃,今天不可生事,免得扫了陛下的兴。”会稽王妃暗暗咬牙,“好,不扫兴。”

她一边承诺着会稽王不扫兴,一边还是仗着老皇帝不在,酸溜溜的开了口,“叔父,怎么没有见到叔母和弟妹啊?有些天没见到她们了,还怪想念的呢。还有庆归这孩子也没见着面,攸儿一直嚷嚷着要找他玩。”

她这话不能算挑衅,听着就像普通的说家常。可是陵江王府的情形和普通人家不同,现在是陵江王认回原配嫡子之后便和王妃、世子生疏了,一直住在伏波郡王府,和陵江王妃已是多日不曾团聚。她这时候特地提起来陵江王妃、世子妃等人,其实是特地指出陵江王妃和陵江王已经是分头行事,有裂痕了,说轻点是糊涂不晓事,不会说话,说重点儿就是故意想揭开陵江王府的伤疤,让大家看陵江王府的笑话了。

陵江王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听了她的话,怒气冲冲瞪了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