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抬头看她,眼底恢复了清明,看着赵国公被抓,大哥二哥被制服,皇后哼笑,“你不懂,有一天你坐在我这个位置上了,你就会舍不得放手。”

她是不懂。

不管是作为一个母亲,还是作为一国之母,蒋茹茵都不懂。

蒋茹茵看着被带出去的人,容哥儿带着一小队的士兵走了进来,看到她站在那,快速到了她身边,“母妃您没事吧。”

蒋茹茵摇摇头,六王爷走了过来,对蒋茹茵和容哥儿下跪,直接奉上了苏谦阳当初让他保管的盒子,“臣救驾来迟,还望娘娘赎罪,这是皇上离开前交托给臣的东西。”只是没来得及用,贵妃娘娘就自己把事情给解决的差不多了。

蒋茹茵示意容哥儿打开盒子,里面赫然躺着一道圣旨。

容哥儿又将这盒子合上了,推到了六王爷手中,沉气道,“如今这旨意用不上了,本王要等父皇回来,亲口说。”

皇上当时给六王爷的时候告诉的是,也许用得着。

只是最后这立太子的诏书,还是没有用上。

蒋茹茵走下了阶梯,五皇子被人带回去了,迎面蒋大学士他们走了过来,这一场仗,赢的真不容易。

蒋大学士在宫外联系了程太傅他们,今日受召冒险入宫,他们其实是做了死的准备,宫外还有六王爷和秦将军在,成王还在宫外,最坏的结局就是宫内溃败,宫外强攻之后立太子拥护成王。

蒋贵妃内宫的防备给了皇后措手不及的一击,无需出现皇宫内血流成河的画面。

蒋茹茵却无心去想其中的究竟,走出了这大殿,容哥儿跟在她身旁,看她出神的看着远处的天空,“母妃,接下来要怎么做。”

“接下来的事,由你自己做主。”蒋茹茵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神情里一抹柔软,“母妃要去把你父皇找回来。”

 

189.大结局(三)正文完结

蒋茹茵找到皇上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后的事了,她沿着南巡的路线,按照他信中所说过的地方,直到了朔都,终于看到了还没撤走的巡船。

大部分的官员都已经回临安城了,当时这里经历了什么,蒋茹茵也只是大概的听过,巡船上只有看管船只的人,蒋茹茵继续往下走,在朔城和西阙城之间的一个小村子里,找到了受了伤的皇上。

平王爷也在,周身照看的人都是乔装成了村妇村夫,蒋茹茵看到他躺在简单木板床上,还搁着一条翘着老高的伤腿,在看到自己时一脸惊诧的神情时,悬了二十几天的不安终于放下了。

下一刻,蒋茹茵没等他说半句话,直接转身离开了这屋子,上了马车,冷冷的吩咐冯盎,“回临安。”

那屋子里传来噼里啪啦一声响动,平王爷先跑了出来阻拦,冯盎一脸难色的看看主子,再看看一瘸一拐被陈奉扶出来的皇上,小心劝道,“娘娘,好不容易找到了皇上。”

“看到了,所以回去。”蒋茹茵直接看向阻拦的苏谦默,“平王爷,还请你让开。”

“嫂子,你就听听大哥怎么说。”苏谦默怎么能让,他找到堂哥的时候,他可比现在还要狼狈。

“茵茵。”苏谦阳无奈的喊了她一声。

蒋茹茵是气啊,见到他没事之后,所有的担心放下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他以身试险的生气。

六王爷的诏书是怎么回事,他能提前留下这个,难道会没有预料到皇后和赵家由此一举,他预料到了,却只言片语都没告诉自己,要不是她对他的了解,在承乾宫里找到了禁卫令,提前得知了他出事的消息,这会她这一家子都还被绑在宫中,看着皇后带着五皇子登基,看着唐将军和赵家共享苏家天下了。

陈奉扶着他到了马车旁边,苏谦阳一手抓住马车门框,看着坐在里面一脸沉色的蒋茹茵,“朕不该瞒着你,朕有不对,你先下来,好不好。”

围着看热闹的村民是越来越多了,苏谦阳改口喊夫人,俨然是一副犯了做的丈夫在求原谅,蒋茹茵看站的近的一些村民,这神情也板不住了,终于下了马车。

到了屋子里,陈奉退了出去,苏谦默也去外面守着了,把屋子留给他们两个,苏谦阳搁着一条伤腿在凳子上,看着坐在对面的蒋茹茵,思念之意蜂拥。

“朕以后不会再瞒着你,茵茵,你过来让朕抱抱你。”

苏谦阳就是在求她,软着语气,软着态度,蒋茹茵看他脸上似乎还有些没有褪去的伤,心肠硬不下去了,坐到了她旁边,苏谦阳如愿以偿的把她抱到怀里,熟悉的味道。

是互相思念的两个人,这样的拥抱在安静中传递着无数想要对述的话,半响,蒋茹茵轻轻说道,“这些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早有安排的,怎么还受了这么重的伤。

苏谦阳把她从怀里推出来,看着她,摸了摸她的脸,叹了一声,“朕也是始料未及。”

皇后禁足之后,赵家是消停了一段日子,但后来暗地里就开始小动作不断了,金家田家本来都是安安分分的人,怎么会忽然就要去谋害成王和二公主,不就是皇后派人怂恿了金昭媛么,有点心思的,就这么被翻出来了。

“只是金家田家没有达到皇后要的效果,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这赵家私底下还联系上了唐将军。”苏谦阳拉住她的手,“只有在他们有所动作的时候才能一举歼灭,这样私底下就算是抓出来了也不干净,朕不能给他们时间继续不断的扩大势力,唯有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提早跳出来。”

于是他决定用南巡做引子,拟好了立太子诏书留给六皇叔,南巡官员也都是挑选过的,等到南巡中这些人动手了,他就能即刻抓捕,悄悄回临安城,赵家和唐将军一动手,内宫中有禁卫军听令,和六王爷里应外合即刻就能拿下他们。

本来这边动手,他是及早撤离的,和平王爷都书信说定过,但在撤离途中,他却遭到了吴王的人追杀,逃的狼狈,幸好平王爷来得及时,但却还是受了严重的伤。

“吴王被平王爷就地处决了。”苏谦阳说完,屋子里沉默了一会,蒋茹茵握了握他的手,苏谦阳摇了摇头,“当时金家田家如此后,他自请去封底,朕以为他放下了,要好好过日子。”

蒋茹茵知道对皇上而言,要处决儿子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当年定王爷谋反,直接想杀了皇上夺位的时候,先皇也只是把他囚禁在宫中,还给他机会,要让他离开。

先皇也不是什么心软的人,就是在自己的孩子这边,做父亲的,都无法多狠心的要了他们的命。

“朕不是个好父亲。”苏谦阳叹了一口气,看着她,“朕也不是个好丈夫。”世事难全,他这辈子唯一觉得自己没做错的,就是做了个好皇帝,其余的身份,他都没有做好。

“不是每个人,站在您这个位置上,都能做成这样的,您已经做的很好了。”蒋茹茵安慰他道,“吴王有这样的心思,即便是赵家没有动作,他瞒着这份心,在封地中也会培养势力。”就像当年一样,有野心的,不是距离远就能阻止的了…

苏谦阳的伤经不起长途跋涉,所以在才这里养了这么多天,距离成王大婚也就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巡船一路回去不停歇,也得十来天。

所以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出发去停在朔城的巡船上。

一路上苏谦阳问及她是在宫中是如何突破重围的,蒋茹茵偏就是闭口不答,要罚他对她瞒着这么大的事。

苏谦阳也自知理亏,还是让陈奉悄悄去和冯盎打听的,这才知道,是她在承乾宫找到了自己藏在那的禁卫令牌。

那东西说难找,除了他之外没人知道,但说好找,其实也很容易,苏谦阳曾经在不同时间和她提起过有关于这个的事情,串联起来就能想到禁卫令牌到底放在哪里,她能找到,说明她对自己的话都很上心。

末了,苏谦阳一路是美滋滋的想回去的…

回到了宫中,这距离成王大婚就只有四五天的时间了,苏谦阳的腿伤没有全好,能拄着拐杖站着,太后一听儿子回来了,这躺在床上病了半个月的身子才稍微好一点。

赵家和皇后意图夺宫逼她下懿旨的事对她打击很大,再加上皇上生死未卜,这一病,好几次都要去了,如今皇上回来了,太后这身子也就好了很多,这会再也不会对儿子所做的决定有任何意见了。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朝中该换的,该处置的都已经差不多了,但最终的处决还是要等皇上回来,人都还关在天牢里。

成王即将大婚,苏谦阳也不想把这事都拖到大婚后,这逆谋之罪的处决很简单,赵家唐家,斩首示众,皇后已经半疯了,在牢里的时候就一直抱着一个枕头说这是留王,还不许任何人靠近。

在赵家被拉出去斩首示众的时候,还在牢中的皇后得知自己不会跟着赵家一起死的时候,直接一头撞在了墙上,那时,她还死死的不肯松开怀里的枕头,手心里捏着一个凤冠上的金凤头。

这样处决过后紧接着就是太子诏书和立后诏书的颁布,隔了两天,太子大婚。

到处弥漫的喜庆盖过了赵家唐家连族被诛的消息,人们就沉浸在了太子大婚的喜气中,极少有人去探寻半个多月前唐家和赵家这一次逼宫,也不会这么没眼色,知道皇家不想再提起这件事,还到处去宣扬。

大婚第二天,太子带着太子妃进宫,这是蒋茹茵第一次看到这个儿媳妇范氏。

是个很端庄的女子,比同龄的看上去要成熟很多,蒋茹茵也不是什么恶婆婆,没什么要交代的,太子府的事情她不会插手,让他们小两口自己去处理。

这次太子大婚,也没有赐婚侧妃,太子以刚刚开始学政务为由向苏谦阳和蒋茹茵请求娶侧妃的事情放到三年以后,苏谦阳答应了,蒋茹茵自然不会反对,小夫妻能多培养培养感情,范氏若是个知事的,这时候就知道怎么把握了。

半年之后太子府传了好消息回宫,太子妃有孕,时隔九个月,太子妃生下了皇长孙,苏谦阳赐名缙云。

这终于是后继有人,别说苏谦阳了,朝中大臣也都是松了一口气,这皇长孙健健康康长大,太子妃能再生几个孩子,也算是安安稳稳了。

而这边,苏谦阳却还筹谋一件事,又是瞒着蒋茹茵。

陈奉很为皇上担心,他总觉得,皇上现在是越活越过去了,越来越懒了,自从皇长孙诞下后,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皇上把政务都扔给了太子,除了上朝是亲自去的,美名其曰,太子需要得到锻炼,是该好好学学政务。

而皇上自己呢,收着密信,也不知道在做什么,陈奉很想劝劝皇上,瞒着皇后娘娘到时候让她知道了,他可再也不去和冯盎打探什么消息了。

苏谦阳这回保密工作做的好了,又过了一年,太子太子妃成婚三年多,生下一双儿女时,苏谦阳忽然宣布,要传位给太子,他做太上皇。

继而下旨给其余几个皇子封王赐府邸封地,成亲的没成亲的,统统赶出皇宫去,他们的母妃愿意跟着去的去,不愿意的就留在宫中做太妃。

蒋茹茵这边,苏谦阳却催促她赶紧收拾东西,他们要先去北图看生了小王子的女儿。

他皇上当够了,把朝廷交给儿子,她也不用再为后宫为蒋家为孩子操什么心,余下的时间,他们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

(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接下来是容哥儿和范氏的番外,明天更新,番外日更

正文完结,大松了一口气,到此处,情节还算是和当初凉子开坑时候对结局的预计没什么偏差,虽然写文上还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多谢亲们这将近四个月的支持和陪伴,凉子会继续努力的。

190.番外一:最普通的日子

范初柔出生自名门望族,祖上是跟随先祖皇帝打过江山的,许多年前一场朝中变革,范家退出了朝中重臣的位置,和当时几个大臣,举祖离开了临安城,范家迁移到了距离临安城冚城。

几十年下来,归德侯府的范家逐渐演变成了冚城第一大族。

范初柔出生长房嫡长,身份尊贵,八岁的时候她就跟着当时已经是范家主母的母亲学习内务。

女子重德行,尤其是这一代的名门望族,范家对每一个女孩的教育都十分看重,范初柔作为范家嫡长孙女,将来是第一个出嫁的,这就代表了整个范家的女子德行,她的一言一行,并不代表她自己。

十三岁那年,来范家提亲的人多了起来,以范家在冚城的地位,前来提亲的,基本都是冚城以外的名门望族,范家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范初柔以为自己的一生就是像母亲这样,嫁入另外一个名门中,做一个主母,继而像母亲那样,为一个家族奉献她的一生。

十四岁那年,一道圣旨,把她今后的人生彻底的给颠覆了。

赐婚给当朝的成王殿下为成王妃,明年及笄后成亲。

随之而下的还有父亲的升官公文,这意味着,范家很快就要迁回临安城,重新回到皇城根下。

祖父和父亲都很高兴,再度得到皇上的重用,她嫁的还是皇上最宠爱妃子的孩子,如今朝堂的形式,皇后被禁足,后宫中蒋贵妃主持着所有的公务,行的就是皇后的权利,而诸位皇子之中,成王还格外受皇上重视。

这一切隐含在内的东西,都似乎要把她不断往上推。

她从前学的那些东西足够担任为一个主母,但入了皇家要做皇家儿媳妇,却远远不够。

范家忙着迁回临安的事情,范初柔忙着学习宫规,学习各种大场合的礼仪,还有作为一个王妃该有的眼界和气度。

范家和朝堂走的也不远,过去她对这形式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待嫁的一年中,她没有进宫过,也没有在临安城别的场合出现,祖父说,这是皇家要范家低调...

十五岁,她即将出嫁。

出嫁前一个月,祖父把归德侯的侯位传给了父亲,这让父亲迅速的在朝中有了一席之地,范家的出现就是一夜之间的春笋,在朝堂中冒了尖,拔地而起。

而在她出嫁前,皇家闹出了大事情。

皇后和她的母族赵家,联合了唐大将军,趁着皇上南巡之际,逼宫要太后下懿旨立五皇子为太子。

宫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宫外的他们知道的很少。

她知道的,是蒋贵妃带着禁卫军闯入朝堂,与六王爷秦将军里应外合,攻破了皇后和赵家的计谋,把这一场即将爆发的杀戮遏制了下来。

也就是那天之后她知道,皇上曾经交给六王爷的圣旨,是一道立成王为太子的诏书...

太子大婚,范初柔最终以太子妃的身份嫁给了太子,新婚之夜,她第一次见到了只比她大了一岁,却胜她沉稳许多的太子。

就算两个人都比同龄人成熟稳定,面对这样红帐烛火的情景,都会不好意思,等着服侍的人都退下去了,范初柔起身要替太子脱衣服,这抓着衣领的手都有些发颤。

苏彦洐面上是镇定自若的,心里却也紧张的很。

少年夫妻,两个人就算是婚前都经历由嬷嬷教导,真上场了,苏雁菱解了半天的扣子,脸是越来越红了,可这扣子呢。

苏彦洐比她高了一个头,低头就能瞧见她颤抖的长睫毛,俏红的脸颊,红蜜的嘴唇微抿着,似乎在为那一直解不开的扣子烦恼。

一股异样的感觉冲上他的心头,苏彦洐轻咳了一声,拉住了她的手,声音哑了几分,“我来吧。”

范初柔抽了一下手,最终还是没有全挣脱,看着他自己解开了扣子,羞的不敢看。

窗台上的红烛跳跃,帐前的一对璧人,对视着,许是气氛中那点点的暧昧和羞涩促成了接下来的事,亦是顺理成章的,伴随着那罗帐落下来,范初柔躺着,他随之覆了上去。

青涩试探的吻,烫人的双手颤抖的抚/摸,还有两个人一而再再而三对视间绵延出来的情愫。

他是她第一个如此靠近的男人,她是他第一个母妃和姐妹之外接触如此贴近的女人。

画面转而旖旎,罗帐外一夜不灭的红烛照亮着帐内,苏彦洐那镇定的神情此刻是维持不住了,拉起一旁的小薄纱被子,轻轻盖在了两个人身上,罩住了所有,在被子底下端详着她。

赤/身相缠,少女身姿绰约在他眼底。

帐内温度不断攀升,直到两个人汗水淋漓,相较于屋内的缠绵,屋外的天还带着深夜秋凉的安谧...

第二天早上醒来,枕边多了一个人的感觉,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苏彦洐醒的比她早,看着她侧身睡着,呼吸安稳的酣睡样子,伸手轻轻摸了摸她的脸颊,拉开罗帐,窗外的天已经亮了。

进宫请安的时间不能拖,也不能让父皇母后对这新媳妇的印象不好,苏彦洐想叫醒她,这一出口,忽然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自己的新婚妻子。

最终,苏彦洐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初柔,该起来了。”

范初柔睁开眼,对上他的眼睛,一瞬间错愕了一下,继而就是满满的不好意思,昨晚实在是太累了,但一想到昨天夜里发生的事情,范初柔避开他的视线,这脸颊又泛红了。

苏彦洐先起来换好了衣服。

服侍的人鱼贯而入,两个人穿戴完毕,苏彦洐带着她进宫请安。

新婚的羞涩出了太子府就收回去了,她是太子妃,就该有太子妃的样子,进宫拜见皇上皇后,这也是范初柔第一次见。

皇上给人敬而远之的感觉,皇后娘娘却是出奇的好相处,第一次见面就表示了不会插手任何太子府的事情,却先关照了她的身体,不急着要孩子,先调养一□子,和太子好好相处。

范初柔在出嫁前听说过很多关于皇后娘娘的传言,出嫁前是临安城远近闻名的蒋家大小姐,出嫁后为皇上生下二子一女,女儿平宁公主还嫁去了北图做王后。

皇后娘娘一生算不上平顺,其中也诸多波折,但她听到的话中,皇上盛宠皇后娘娘,一直到现在,两个人都还很恩爱,皇家之中有这样的感情,如何不让人羡煞呢。

但是她依旧很清楚自己的职责,出嫁前母亲就告诉过自己,嫁入名门,做了主妇,也要容纳的住丈夫纳妾,嫁给太子,更要有国母风范,能够容纳的住侧妃,良人,将来更要大度的容纳那些妃嫔,切不可有太子只可以有她一个,所有人都容忍不下的心态。

她只要让太子心向着自己。

这么小心翼翼的过了头三个月,范初柔才觉得自己有点想多了,去宫中请安,皇后从来不问自己关于太子府的事情,太子回来,和自己也是像寻常夫妻一样生活,太子府中没有侧妃没有良人,加起来人也不多,这日子过的,除了太子很忙之外,好像和她想象的不太一样。

太子府三年内不会有新人,她能够安安稳稳生下嫡长孙,太子的一切安排,都是为了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无忧一些。

范初柔感动着,也不敢忘记自己的身份,尽力尽力的照顾着太子。

小夫妻的感情这样的时候最容易培养,三年的时间足够让他们两个眼里只容的下彼此,苏彦洐像皇上,性子内敛不外露,对太子妃的好从来不说出口,幸运的是遇到的一个彼此能够理解的人,范初柔把他这些默默的好都记着,用心的回报给他。

半年后她有了身孕,九个多月后,生下了嫡长孙,太子更忙了。

有时候甚至两天都见不到人,有时候太子回来,她已经睡着了,早上起来,太子又出门去了,但她知道,他回来就会过来陪自己和孩子。

而当她生下第二个孩子的时候,三年一过宫中要大选,但在这大选之前,皇上忽然下了传位的诏书,要传位给太子,他直接做太上皇。

范初柔终于明白为什么太子这两年是越来越忙,而皇上是越来越闲,她疑惑呢,太子却表现的很在意料之内,拍拍她的肩膀,让她准备当皇后,要进宫去了。

范初柔觉得,自己大概是第一个抱着两个孩子,后面还没跟着妃嫔进宫去的皇后,而大典之后,太上皇带着太后娘娘,直接离开了皇宫,到处游山玩水去了。

这是她见过最奇特的一家子了,太上皇不眷着皇权,说是皇上当太久了不愿意了,传位给儿子,而皇上呢,顺理成章的接下来,一点都不意外,登基之后立了太子,继而才是宫中大选。

宫中的日子比她想的平静很多,皇上尊重她,支持她,她为皇上生下了三子一女,地位牢不可破,皇上登基多年,一共就大选了两次,宫中妃嫔加起来仅有八人。

她和皇上之间的感情被世人传颂,她的一生平顺的没有过任何磨难,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当初的太皇上和如今的皇上努力保持下来的,为了这些来之不易的,她努力向当年的太皇太后看齐,向太后娘娘看齐,为苏家,奉献了她的所有。

直到她和皇上都年老了,他们能够相伴一起看子孙绕膝,她和皇上都是不善表达的人,但这些都不重要,只要一个眼神,她就知道他想什么,这就够了。

谁说皇家不能有真情呢...

作者有话要说:从范初柔的角度讲述了她和容哥儿,比较平淡没什么起伏,不喜欢看的可以直接跳过,不影响剧情的,明天写平宁的,平宁的番外有点多,大概三到四个章节,大家愿意看,凉子尽量会多写一点番外~锦绣早上十点更新,贵妃的番外就放到下午了,尽量早点更新,可以让亲们不必等太久

第192章 .番外二:平宁

当这送亲的队伍越来越远去,平宁在马车内终于克制不住的哭了,马车外锣鼓升天,没人听见她在车内的哭声,平宁赚头掀开马车后的小帘子,只见临安城的城门距离自己越来越远。

刚刚她不敢看,是怕看到父皇和母妃的声音,怕自己会不想出嫁,会想要回宫。

送亲的队伍到了临安城外几十里路远的地方是停了一停,平宁知道外头是要一路祭祀烧香的,安静的呆在车内,锣鼓声停了,那官司的声音尤其的突兀。

平宁想要翠儿进来添点妆,手刚刚碰触到那帘子,又给放下了,谁知道情绪上来还会不会哭,没人看到,也就算了罢。

倒是翠儿时刻惦记着,在马车外问她要不要喝水吃东西。

白天赶路,晚上是歇脚在庄子里的,没有一个晚上歇在野外,一路过去,庄子都是及早安排妥当。

九堂叔和堂弟送嫁,有几个夜里,平宁睡不着,就和堂弟隔着门聊天。

从他的口中,她得知了关于北图王的一些事。

当年的事情她都是听来的,篡位,杀戮,逃亡,复国。

人生经历这些已经是足够的不平凡,更何况当时的北图王,也还是个孩子。

每个人肩膀上都有责任,或重或轻,与她而言,那北图王肩膀上的,比她来的重多了...

送亲去北图,路途遥远,得要将近两个月。

路途中苏彦昊不止一次的问她,为什么答应嫁去北图,她不愿意,皇上和贵妃娘娘都会护着她,不会逼她嫁。

可她总是笑着摇摇头,\\\"我不嫁,也会有人嫁,昊哥儿,我不能那么自私,我已经得到了很多,总不能什么都不付出。\\\"

人生的前十五年短暂,后五十年才漫长,苏彦昊佩服这个堂姐,也相信她在北图能够过的很好。

有些人,不论嫁给谁,她都能生活的很快乐。

六月底的时候,送亲的队伍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就能到阳关了,那日从庄子里出来,平王爷派去探路的士兵来报,说是就在小镇外十几里路的地方,北图王的迎亲队伍到了。

刚准备上马车的平宁一怔,当初不是说在阳关迎亲的么,怎么这么快就到了。

来报的士兵还给平王爷送了一封信,看完后,平王爷挥手让送亲队伍进发,自己到了平宁的马车边上,对她说道,\\\"提早半个月来迎亲了,这一带有时候会乱,看来是担心的,一起也好。\\\"

小半天的路程后,送亲的队伍和迎亲的队伍碰上了。

没有大婚行礼之前,按理来说平宁是不能和北图王见面接触的,平宁呆在马车内,马车外传来他的声音,隔着这厚厚的帘子,就当是见面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