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伟道:“多谢大王关心,臣只是老迈,精神短了些。”

  姜元道:“我日后还要多多仰赖蒋公,蒋公可万万不能言老啊!”

  这下殿中的气氛好多了。蒋伟也松了口气,脸上不免露出睥睨之态,他看向蒋伟,有些焦急,此时此刻不正好将婚事定下来吗?

  可蒋伟说自己精神短了,说了那两句话后竟然就闭上眼睛,一副睡着的样子。

  姜元也恰好不想再跟这些人说了,免得又被逼迫,道:“蒋公怕是累了,今日你们就先回去吧,我也想早些休息了。”

  那些因为跟着蒋淑去迎接姜元而在今日得已一同入宫的小家族们都精明得很,刚才亲眼看到冯营与蒋伟逼迫鲁王,个个都心惊胆战,恨不能早早离开,一听姜元这么说,马上就纷纷告辞了。

  恰在这时,冯营的童儿跑进来。

  冯营吓了一跳,忙招手叫他过来。因为宫中人少,现在只是堪堪找出一二百人可供驱使,其中大半都是蒋家、冯家的人。这些人当然不会拦童儿,可童儿竟然能在鲁王宫室畅行无阻,这本来就是个大问题!

  可童儿为难的看了一眼冯营,竟然不过去,而是跑到姜元身前,跪下磕了个头,脆生生的说:“公主到了。”

  一些原本要告辞的人都站起来了,听到这话连忙又坐回去,都往殿外看。

  姜元想了一下才想到这大概指的是姜姬,他笑得慈爱,站起道:“我儿在何处?”就要举步去迎。

  但姜姬已经进来了。

  冯瑄留在宫门外,此时只能让姜姬一个人进去。

  姜谷几人都只能留在外面。

  姜姬跟她们说:“你们捧着匣子,谁叫都不用理,若是有人来拉扯你们,就把匣子用力往地上砸!我在里面能听到声音,会立刻出来找你们的!”

  冯瑄在旁边听到,不免暗暗发笑。一点小心计,却立竿见影,又简单易行。

  姜姬再对姜武说:“只怕你不能进殿,把姜旦给我。”

  冯瑄忙道:“公主休急,此时领进去只怕对小公子并不好。”

  姜姬怎会不知道?伪王一个儿子都没有,不就是赵后和蒋夫人干的吗?生出来的都杀了,没生出来的也没放过。姜旦跟她不一样,女儿不会继位,却可以笼络他人,所以她这个女儿没关系;但姜旦是男孩,姜元现在还没王后,如果今日她把他领进去,异日不管何人为后,必除姜旦!

  可这也是让姜旦有身份的最好的机会!过了今日,再把他领出来就没用了。

  前后权衡,姜姬还是无奈放弃了带着姜旦一起进去。因为她现在还没有保护姜旦的能力,先保证他能够活下去吧。

  冯瑄道:“童儿刚进去,公主快进!”

  这个姜姬懂,她也没犹豫,壮着胆子就往里走了。说起来也是稀奇,好歹是个王宫,怎么殿门口连个侍卫都没有?就让他们这么长驱直入,现在她都要进去了,也没人来问一声。

  带着这一丝不解,她走进去,沿着长长的昏暗的道路,前方一点明亮,风从那个方向吹来,渐渐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空旷的回音隐隐传来。

  “我儿在何处?”

  她听到姜元这么说,于是加快脚步迎着声音跑上前去,在眼前豁然开朗的那一刻,她大声喊道:“爹爹!儿在此!”

第44章 明日

  众人只见一个穿玄色深衣的小孩子叫了一声就跑向姜元,姜元蹲下将此子抱起,回座,两张脸一起转过来时,眉眼之间十分相似。

  蒋盛目光火热,炙炙逼人。

  周围的人一看,彼此交换了个眼神,都不由得皱起了眉。

  这蒋家小儿太露相了!

  就算人人都知道姜元归国,出了大力的冯家与蒋家肯定会占大便宜,而不管两家私底下怎么不对付,在对待姜元的事上,两家肯定会站在一起。就像刚才,二家联手逼迫姜元。

  可知道归知道,你一副已经将公主装进口袋的模样也难免令人厌恶。那毕竟是鲁王!以臣欺君,大逆也!

  蒋伟冷眼旁观,他早知道蒋家和冯家会成为第二个赵家,成为所有人的眼中钉。就算兄长已去,蒋家大乱,只要蒋家有人略微出格,就会立刻人人喊打。

  他再看蒋盛,见此子仍茫然不知,更觉心寒。早年将他送到樊城时,看着也是聪明懂事,这些年也是年年相见,在家时也不见他如此浅薄。现在看,是他一叶障目了。他在长辈面前乖顺,但在外人面前却是另一副面孔——自高自大。

  座上的姜元怀抱姜姬,疼爱非常,姜姬也配合着做小儿态,问一答一,说坐船怕不怕?她说不怕,水好大~

  问离开爹爹怕不怕?她还是说不怕,因为有兄姐相伴。

  底下的人听到还有兄姐,四下交头接耳,互相探问。

  “何来兄姐?”

  “是那养兄养姐吧?”

  姜元哄了一阵孩子,抱起她对众人道:“小儿渴睡,大家回吧,明日我在这莲花台恭迎各位。”

  蒋伟和冯营都起身告辞,其他人也跟着随大溜。

  冯营道:“大王安歇,晚间有侍卫执戟守护大王。只是宫中侍人少,要委屈大王了。”

  蒋伟趁机道:“臣有三女,粗姿陋颜,愿送给大王,任凭驱使。”

  姜元抱住姜姬道:“你有女,我亦有女,我怎么忍心让你的女儿来侍候我呢?蒋公快归家吧,多日未归,家人想必早就望眼欲穿了。”

  但蒋伟献女却是给其他人开了个头,见姜元拒绝了蒋伟的女儿,底下其他人家想到姜元不好用蒋伟的女儿,用他们的却是无妨的,一个个都不急着走了,争着要把女儿送进宫中。

  姜元颠颠姜姬,柔声道:“儿累了?”

  姜姬打了个哈欠,往他肩上一趴。

  底下纠缠的人不约而同的噤了声。姜元也压低声音,对众人使眼色,一边轻轻拍姜姬的背,一边冲他们摆手,蒋伟不动,冯营当先躬身退下,其他人也只得跟着退下去了。

  蒋伟留在最后,姜元当然不敢简直粗暴的把他撵出去,再看蒋盛就站在不远处,目光殷切的望着这里。

  “蒋公明日几时来?”

  蒋伟道:“臣多日未归,家中事务繁杂,更有家兄丧事未办,只怕这几日都来不得了。”

  姜元愣了下。他推测刚才蒋伟和冯营一搭一唱要他发国书,至少说明这两人对王玺的下落是有数的,不过在等他提出交易条件而已,他刚才那么说,明摆着是希望明日能跟蒋伟私下谈条件,他的姿态都摆的这么低了,蒋伟却说这几天都不进来了!

  姜姬感觉到姜元抱着她的胳膊都僵硬了,可见是被蒋伟的话吓着了。

  姜元沉默了一会儿,看了眼姜姬,叹道:“我儿年幼,以前还有陶夫人与她相伴,如今却无人照顾,实在叫我放心不下。蒋公家中女儿如果能给我儿做个伴就再好不过了。”才说不收人家女儿,现在又改口。被当成借口的姜姬在姜元背上翻了个白眼。

  蒋伟一改方才在人前荐女的积极热情,冷冰冰的说了句:“臣回家与老妻商量一二吧。”说罢一拱手,走了。

  姜元看着他走远,硬是不敢再叫回来,只好作罢。

  没了别人,只剩下“父女”二人,姜元也没有过河拆桥,他放下姜姬,笑道:“肚子饿不饿?在路上吃的什么?”

  姜姬:“干饼。”她想了想,加了一句:“有些干,不好咬。”

  姜元笑道:“爹爹也饿了,叫他们送些吃的来吧。”

  姜姬扯着他说:“爹爹,姐姐与哥哥还有弟弟都在外面呢。”

  姜元道:“我让你二哥去带他们吃饭,你跟爹爹吃。”

  姜姬浑身寒毛直竖,马上说:“我跟姐姐们一起吃,爹爹快休息吧。”她说完就站起来往外跑,姜元喊了两声见叫不回来,哑然失笑。

  怜奴此时方敢过来,他可真怕这小公主看到他,当众一口叫穿是他杀了陶氏,那姜元就是不想杀他也非杀不可了。

  “公主想必是离不开姐妹的。”他试探的说。他觉得姜元对姜姬的态度特别奇怪。说不珍惜,见谁都不忘把姜姬挂在嘴边;说珍惜,昨天到今天,他一个字都没提起姜姬,进城时也不见他想起还有个女儿没到。

  姜元笑着点头。

  怜奴道:“要让公主住在摘星楼……可是那里还没有收拾,现在一个人也没有。”

  摘星楼只有历代鲁王上去过,前面的朝午王也曾登楼赏星,自然是带着美人的,不过据说是楼太高,朝午王眼花头晕就下来了,后面他不再去,那里自然不会有人收拾,只怕现在里面的灰都积的有一尺厚了。

  他这么说,自然是想看姜元会把姜姬放在何处。如果说等摘星楼收拾好再搬,以宫中现在的人手而言那也不知是猴年马月,收拾好之前住在哪里呢?是会随便找个伪王的美人的屋子往里一塞,还是与姜元同住金潞殿?

  姜元道:“我儿当然是住摘星楼。”

  怜奴好像明白了点什么,道:“自该如此。”他露出个笑来,看来这个公主住进摘星楼后,再出来就是出嫁的时候了。

  天早就黑了,冯营出来后就把冯瑄给带走了。姜武和姜谷的身体都还很虚弱,特别是姜谷,站在殿外让风吹上一阵就站不稳了,只得避在背风处蹲下,姜粟抱住她,希望能让她暖和点,姜武也站在风口挡着风。

  姜旦是早就困了,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却死撑着不肯睡,一直念着“炖猪肉”。

  姜姬跑出来一下子竟然没看到他们,因为这宫里竟然晚上是不点灯的,外面一片漆黑。

  还是姜武看到了她,过来把她给带过去,“见到爹爹了?怎么样?”

  姜姬看到姜谷蹲在那里,过去摸了摸她的额头,见又烫起来了,发愁道:“见着了,说要留我吃饭,我担心就来找你们了。”省得你们被姜奔不知道带到哪里去,进了莲花台才发现,这里真的太大了,人却不见几个,简直像个空城。

  姜武说:“那我们现在去哪里?”

  姜姬也不知道,前后左右一个人都没有,不说宫女、宫侍,有个侍卫也好啊。

  幸好过了一会儿,姜奔举着一只火把跑过来,左右一望,指着前方黑洞洞的一个地方说,“那里,爹说让姜姬住在那儿!”

  然后他就要领大家过去,姜姬问:“晚饭一会儿给我们送过去?”

  姜奔明显卡了壳。

  她就知道。这么少的人,连个领路的都要叫姜奔来,他今天才到,能知道个屁的路。一会儿怎么可能会有人特意去给他们送饭?

  姜奔犹豫说:“爹说过让我带姜武他们去吃饭。”他看向姜姬,明显没提姜姬,可让姜姬和姜武吃一样的也不对。

  姜姬对姜武说:“那你就先跟姜奔去把饭端过来,干脆带走吃。”

  姜粟忙道,“我也去。”

  姜武和姜粟抱了一大筐饼,又提了一瓮汤,姜奔则是抱了一筐的烤肉,肉应该是烤好有一段时间了,全凉了,但也有香味飘出来。姜旦闻到香味就精神了,一下子坐起来,“肉!”

  姜姬引诱他:“你跟着二哥走,一会儿二哥给你吃肉。”

  姜旦就去抓住姜奔的衣角,亦步亦趋的跟着,姜奔的筐抱得高,他也看不到里面是什么肉,一个劲的喊:“炖猪肉!”

  姜奔为了照顾他,走得很小心。这样反而更安全,因为第二天早上姜姬才看到,他们走的路两边都是水,回廊是没有栏杆的,石廊下就是细细的水流,莲花就开在他们的脚边。

  而晚上走的时候,她只闻到了不知从何处飘来的莲花香气。

  姜奔一手举着火把,等走近她才看清,他带他们来的是一座两层的高楼,很意外,她到这里来以后所有的房子都是平房,最多建得高大些,这竟然是一座两层的楼。还是木头的。

  “就是这里。”姜奔快步跑上玉阶,玉阶凉滑,还有干枯的荷叶落在台阶上。宫殿无门,径直可入。他跑进去想找到在金潞殿里看到的那种油盆,可这里的盆是空的,这下怎么点灯?

  姜姬跟在姜奔身后慢慢走进去,里面更黑了,伸手不见五指。脚底下踩到了各种东西,脆脆的像是干枯的树叶,另有一种软绵绵轻飘飘,一踩一空的不知是什么。

  她跑到姜奔身边,拉下他握着火把的那只手往地上照,才看到地上有很多巨大的灰团,她蹲下仔细看,原来是已经破到不成样子的布,可能是原来挂在这里的帘帷。

  姜武几人也都进来了,因为殿里没有风,但却更阴冷。

  “去二楼吧。”姜姬仰头看,二楼应该会更亮一点。

  二楼应该是用来赏景的,窗门全部打开,月光照进来,明亮如昼。摸黑半天的几人全松了口气,姜武把陶瓮往地上一放,把姜粟抱着的饼也接过来,说:“先吃饭吧。”

  姜奔想走,被姜武叫住:“一起吃吧。”

  姜奔犹豫一下,说:“你们这里的灯没有油,我去找些油来给你们。”

  姜姬说:“今天太晚了,吃过早点休息,明天再找油。你也过来吃吧。”

  姜奔这才坐下来,几人围坐在一起,汤里放了很多东西,有肉有菜有米,喝一碗又解饿又解渴,干饼是今天新烤的,吃起来很软很香,这面肯定筛过好几遍,烤肉最硬最咸,姜姬吃了一口就不碰了。

  几人吃完后,姜奔还是走了,带过来的东西都没吃完,明后两天没人给他们送饭也饿不死人。姜姬今天也累惨了,虽然地上都是灰,但看这里桌榻也都积了几尺后的灰,躺哪里都没关系,所以吃完她找了个地方就躺下准备睡觉了,却看到姜武拿了几块饼和几块肉,提起陶瓮,一起摆在一张桌上,跪下磕了个头,才回来关门关窗。

  门窗都关起后,屋里不再进风,纵然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他们几人挤在一起睡,也觉安心。

  姜姬睡在姜武怀里,小声问他:“那是祭品吗?”给陶氏的。

  姜武:“嗯。”他停了一下,叹道:“我爷爷死之前跟我说,让我一定要记得给他供饭,别让他饿肚子。”

  姜姬沉默了,这些事是她不知道的,“……以后我们给他们供饭,一定不让他们饿肚子。”

  “好。”他搂住姜姬,“快睡吧。”

  冰冷的地面,前途未卜的明天。但至少此时此刻,她仍有一个温暖的怀抱是属于她的。

  姜姬闭上眼,不愿意去想明日醒来后还会面对什么。

第45章 摘星楼

  这一夜,姜姬却睡得格外踏实。比起在路上的惶惶不可终日,现在到了莲花台,一切尽在眼底,人反倒踏实下来了。

  早上起来,也没人来找。姜谷和姜粟一早就醒了,正在打扫卫生。姜武也醒了,站得高高的,怀里抱着一堆看不出颜色的破败的帘帷,看到她醒了就跳下来说:“汤没热,这鬼地方也找不到柴火,饼还有,你饿了就先吃点饼吧。“

  屋里的空气中飘浮着灰尘,就算窗门都没开,也能隐约看到这里有多脏。

  姜姬看了下自己的腿和胳膊,因为昨晚就这么躺在地上睡的,衣服上沾了厚厚的一层灰,厚到把衣服原来的颜色都给盖住了,金纹也看不见了。

  “……这灰肯定有二尺厚。”她喃喃道。

  除了她以外,大家早就醒了,却都没吵醒她,现在除了姜武外,其他人都在一楼。

  “把门窗都打开吧。”她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说,“今天别的不干,先打扫房子吧。”

  姜武把门窗全都推开了,这二楼的门窗是双层的,奇特的是窗在外,门在里,门是平推打开,窗是对开,如果没注意到,会以为上面这层只有镂空的窗门,没有实门。她走过去看,如果所有的门都隐藏起来,会让人以为就是墙壁。但如果有危险,将门全部合上后,这就是个堡垒。

  她仰起头看,天花板是拱形,从下往上望,交错的房梁像万花筒一样,上方肯定有透气孔,昨晚还有月光洒下来呢,只是这么看竟然看不到。

  姜武把门窗都推开,二楼大亮,他看她仰着头,说:“上面有什么?”

  “上面应该也有机关。”她道。

  姜武:“真的?”他左右一张望,见没有攀登的地方,干脆抱着一根柱子往上爬,柱子光滑得很,他手脚一出汗就滑下来了,奋力几回,才伸着脖子看到一点,忙冲她喊:“上面有很多小窗啊!窗外还有屋檐!窗前还有窗台!”

  他跳下来比划给她看,奇怪道:“这么大的窗户,难道是给鸟钻的?”

  那窗口最多半张脸大,绕着殿顶一圈全是这种小窗。

  “可能是射箭的地方。”她猜道。

  这样如果有刺客,鲁王身在二楼,把门一关,让侍卫从上而下射箭,也能解一时之危。

  然而这么精巧的设计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怕火。

  木造的楼,只要被人在楼下放火,鲁王就成现成的烤猪了。

  大概这才是这座摘星楼成了宴戏之所的原因吧。如果它再不怕火,鲁王就该拿这摘星楼当寝宫了。

  毕竟造来给鲁王用的,除了破败一点,基本设施都是好的。她还是很满意的。

  姜武把门窗都打开,等把挂在窗前的那些烂成破絮的帘子都摘下来后,整个二楼似乎也显出了一丝当年的不凡气质。

  当姜姬又发现所有的桌、椅、榻、柜全是钉死在地上之后,更觉得这楼当年造时肯定是花了大力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