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好像可以汲水。”姜武看到墙角有一个一人高的大木桶,上面没有开口,也挪不动,他绕着转了一圈才在后面看到一个圆盘,试着转动几下,跟着就听到了水声,再看桶底,有一处隐藏的小口正在往外泊泊的冒出清水。

  姜姬跑过去,姜武继续转那个木盘,清水越流越多,水漫延开来,往窗户流去。

  “原来如此!”她拍了下手,“继续转!”她绕着二楼转了一圈,又发现了六个背后有圆盘可转动的汲水装置!对嘛,二楼摘星,一楼也不是建来白放着的,想像一下,如果在盛夏,二楼的窗户全打开,再不停的这么放水,水流下去就会形成水帘,这样在一楼的鲁王多凉快啊。

  不过现在不说凉快不凉快,只说这样擦地有多方便吧。二楼这么一冲,打扫就事半功倍了。

  姜武把圆盘转到底,水就不停的冒出来了。二楼哗哗的往下流水,很快,一楼就形成了水帘。这让在一楼的姜旦高兴坏了,在水帘里冲进冲出。姜姬在楼上都听到了,冲着楼下喊:“姜粟!把姜旦扣在筐里!”

  这是以前在家里没人看他时用的招数,拿个筐倒扣,把他关在里面,大家就可以先去忙别的事了。

  姜旦还记得小时候被扣在筐里的事,一听就尖叫着跑了,姜粟在后面追都追不上。

  姜姬从二楼探出头去,先是被目之所及一望无际的莲花荷叶给吓了一跳,顾不上吃惊就先喊姜旦:“你敢跑!回来我打你屁股!!给我站住!”她一急,家乡话就冒出来了。

  远处正往这边来的冯瑄听到,抬头一望,见姜姬趴在二楼的栏杆处,赤着双足,清水泊泊的从她的脚间穿过,洒落下来——如果不是她蓬头垢面,衣服上全是灰,嘴里还说着家乡话的话,这一幕就美多了。

  “公主。”冯瑄拱手而笑,身后是浩浩荡荡的箱子和无数的从人。冯家从人见摘星楼现在成了水帘洞,水和着积攒多年的陈尘都和成了泥,也不舍得把这一箱箱珍贵的布匹就这么往里抬,于是全堆在楼前的庭院里。

  “先生。”这么短的时间,她也不可能再换一套衣服,何况昨晚上进宫来时他们的箱子都放在车上了,也没得换,她也就坦然的用这副面孔来见冯瑄了,仔细想想,冯瑄头一次见他们时,她的打扮也不必现在强多少,就不必强求外貌了。

  “这是什么?”她问。

  冯瑄一副理所当然,“当然是公主的行李。”

  行李?

  冯瑄带来的从人都很厉害,不等主人吩咐,放下箱子就自动自发的去打扫卫生了,一百多号人一起动手,不但把摘星楼给打扫干净了,还重新布置好了。

  姜姬再次走进去,见微风轻抚,送来微微凉意,水帘从高处落下,在一楼就只会看到如碎玉、宝珠般的大颗水珠,凉意浸骨。

  地面不知是涂了什么油还是别的什么,赤脚走在上面,反倒足底生温,触感如美人肌肤。一楼正中是个不说该说是座还是榻的东西,目测够姜姬带姜武再加姜谷姜粟姜旦全坐上去都够。榻前是案,左右也各有一个小方几,方几上摆着三足宝鼎,正烧着香料。

  距离座榻不远挂了一方帘帷,冯瑄道:“公主日后坐在这里,如果有不想见的人来,只要把这帘帷放下就可以了。”

  那么多箱子全都放到二楼去了,床榻是现成的,也打扫干净,铺上了被褥,挂了上帘子。

  姜姬到二楼看过后,让人多拿了几个铺盖过来。冯瑄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见都收拾好了,笑道:“我见公主这里没有役者,特意带了几个来。”

  姜姬刚要拒绝,冯瑄就指着八个人说,“这个,擅制饼;这个,极擅炖肉;这个,公主别看他生得不好,最擅制衣,制成的袍服就算在鲁王面前也绝不会失礼。”

  原来是做饭的、烧火的、做衣服的,那就真不能不要了。

  姜姬接收了这些役者后,役者们立刻就做出一桌美食来,早上只啃了两口干饼的姜姬难得能大啖一番,吃得满足极了。

  用完饭后,冯瑄就要告辞了,临走前问姜姬:“公主可是打算在二楼起居?”

  姜姬指着一楼说:“难道还能住这里?”一楼格外空旷,一看就不是让人住的,而是唱歌跳舞,宴客的地方。

  冯瑄笑道:“我见公主在二楼放了许多铺盖,我有一言,望公主不要见怪。”

  姜姬沉默下来,半天才说:“……先生请说。”

  冯瑄不免放柔声音,轻声道:“公主身份贵重,自无不可为。可是公主身边的人,却不能这么自在。公主待他们好,更要为他们考虑,免得……”

第46章 姜武离开

  冯瑄走后,姜姬坐在榻上半天都不能平静。

  摘星楼已经打扫干净,再也嗅不到那积存的尘土味。纱帷轻轻飘动,送来莲花的清香。案几上摆放的香鼎、香瓜、玉盘,另一边则是堆放的箱子,姜谷和姜粟正把替换的衣服找出来。

  “……做几件衣服。”她说。

  姜谷说,“冯公子不是送了衣服来?”她指着另一边的一个大箱子。

  这是冯瑄今天来的任务:冯家送给她的衣服与首饰。至于那些行李,大半都是各种布匹。一小部分是从家里来出来的,早年冯丙送的;大部分都是她这一路上收的“礼物”,龚獠送的最多,冯瑄也送过一些。还有一些其他人给的。

  “给你们做些新衣穿。”她笑着说,指着箱子:“开了那个箱子,用那里的布做吧。你和姜粟都要做几套。姜旦也需要几件,还有姜武与姜奔。”

  冯家只给她一个人送了衣服,姜谷他们现在身上穿的全是当时在家里做的,虽然都是新布,也没有补丁,但跟昨天她穿的那一套相比,真的差得太多了。

  “姜武和姜奔的衣服,照着姜旦的那一套做。”姜姬翻出姜旦在冯家穿的那一件,后来从冯家出来,担心他在路上弄脏衣服就换下来了,“你们俩的照着我的做。”

  姜谷惊讶的瞪大眼,“我和姜粟就不用了,你的衣服,我们不会做啊。”

  “也没有那么难。”姜姬想了想,把冯家送来的那个会制衣的役者叫了进来。

  这些役者都没有姓名,冯家能把他们送来,当然不会给他们姓冯。这个役者身材矮小,手指短粗,看起来不像擅长制衣的,他一进来就拼命把头低下来,不肯让姜姬看他的脸,趴在地上说:“奴参见公主。”

  他脸上有一块胎记,黑青色,整个横在右眼与鼻梁上,还有些隆起。现在似乎认为脸上有胎记的是天生的罪人还是什么的,这种孩子在生下来后有的甚至会被扔掉或杀死,少数能长大的也只能隐姓瞒名过活,这个人却学了一门手艺,能以此为生,真是很厉害。

  姜姬说:“你看我这衣服,你可会做?”她平举双袖。

  那人速度看了一眼,继续死死压低头说:“这件正是奴的手艺。”

  “能不能再做几套?”姜姬指着身后的箱子,“这些随便你用。”

  那人连连点头:“奴立刻就动手!十日!不……十一日一定能再做一套!”

  “不必这么赶,如果简单点做,不做这么复杂,能快点吗?”她指着姜谷与姜粟,“她们可以帮你。”

  那人反倒不愿意了,一边找借口:“奴制衣时不喜人观。”一边打量姜谷与姜粟,又道:“二位娘子一看就不是做活的。”

  姜姬后知后觉的想起应该是怕人偷师,只好做罢。又赶紧请他给姜旦也做两套,那人不知是不是被冯家交待了什么,答应是答应了,却宁愿先做姜姬的,道:“等给公主制出两件衣裙后,奴再给小公子做吧。”

  她倒是想请他给姜武与姜奔做衣服,但他就一个人,先做她的,一套要十一天,两套下来就要二十天,再做姜旦的,衣服虽小,时间却不会少,最多算十天,就是一个月。

  这么一想,还不如她们试试。

  那人先来挑选了一些布料,四下找不到奴仆抬箱子,急得一头汗。

  姜姬让他在这里做,他却死活不应,连连磕头说:“奴在这里,只怕性命不保!”

  联想到这摘星楼只有鲁王上来过,难道冯瑄说的那话是指她不该让姜谷他们都住在摘星楼?

  姜姬问他去哪里做,役者道:“那边就有小屋,奴在小屋里做。”

  姜武帮他把箱子抬过去,回来说:“走到那边,有一排屋子是给他们住的。”姜旦抢话道,“我也可以进去!”

  什么意思?

  姜武推了下姜旦的脑袋瓜,说:“那些屋子都盖得很低。”他比了一下,“大概这么高。”

  刚到人的腰那么高?为什么盖这么低?

  姜姬好奇了一下,就忘到脑后了,让姜武陪姜旦玩,她去和姜谷、姜粟一起做衣服。

  摘星楼周围有数条直通通的通道,宽窄大概可供一辆车通行吧。上面没有盖子,下面没有栏杆,姜姬坐在那里手上做着事,跑神的想这些道路难道是用来走车的?可是为什么要建这样的通路呢?

  话说一楼这里真是凉快啊,明明是盛夏,却像是坐在空调房里,水帘带来了凉意,湿气却都被风吹走了。

  顺风吹来的莲花香也不会积在室内,而是在你身边打个转,又顺风飘去了别的地方。

  这时,姜姬看到冯瑄送来的役者担着几担东西从石道上过来,有柴炭、有水瓮、还有鲜肉,最后一个人捧着一篮香果。他们绕过大殿时,遥遥向姜姬行了个礼。

  姜谷抬头,庆幸道:“看来今晚有好吃的了!”

  “这些人来的真是时候。”姜粟说,“我本来还想着要去找姜奔要吃的呢。”

  姜姬问她昨天跟姜奔去哪里拿的食物,她说:“在那座大宫的后面,有一排屋,屋前有火灶和大锅,还有很多饼。”

  姜谷有些担心姜奔,“他今天没过来,是不是在爹爹那里?”

  说话音,姜奔就来了,姜谷看到他从通道走过来,忙站起来跑过去,招手呼唤他,“姜奔!”

  可姜奔带来的却是个坏消息,“姜武呢?爹叫我带他过去。”

  姜姬看看外面的天色,已经快到黄昏了,姜元叫姜武过去肯定不会是请他吃饭。

  “爹叫他干什么?”她问。

  姜奔很兴奋,激动的说:“爹让我和姜武一起做他的侍卫!还给了我们刀剑!新衣服和新鞋子!”

  他前后张望,“姜武呢?快叫他来!”

  可哪怕是姜谷和姜粟都没有像他一样高兴,两个女孩全都紧张起来,一起问姜姬:“爹爹这是不让姜武回来了吗?”

  姜姬心里火烧一样。姜元这是打算要用姜武了!他这样做了以后,她再想像现在一样就不可能了,只怕是见姜武一面都难!

  姜奔反问她们:“当了爹爹的侍卫,怎么会再回来?”

  听了他的话,姜谷和姜粟都沉默了。姜谷抹了把眼泪,鼻音浓重的说:“那我去给姜武收拾一下衣服。”

  姜奔有些嫌弃的说:“不用了,爹爹给了我们新衣服!”

  姜姬看到他身上的衣服果然不是陶氏、姜谷和姜粟给他做的那些了,比起家人的手艺,自然是他身上这件更精致漂亮。

  “……你原来的衣服呢?”她抬头问他。

  姜奔刚要说扔了就看到她的神色,一下子竟然不敢开口。

  “拿回来,那是……谁做的,你还记得吗?”她望着姜奔,一时竟然有些不确定他是不是还记得陶氏?还记得他也曾叫她“娘”。

  姜奔悚然一惊,整个人都不安起来!他早就忘了那衣服是谁做的,只是在有新衣后,更觉得旧衣破烂不堪,想着以后不会再穿就扔掉了。但、但如果是陶氏做的……

  姜奔掉头跑了,姜谷和姜粟没有叫住他,以前不管姜奔对她们的态度如何,她们对姜奔就像对姜武一样。但这次,姜谷回来坐下,姜粟继续低头缝衣,两人就像姜奔没来过一样。

  天渐渐暗下来了,没办法再缝衣服了。殿中已经点了火烛,但仍然很昏暗。

  晚饭很丰盛,但姜姬已经想不起都吃了什么,她靠在姜武的身上,什么也不想做。他已经知道姜奔来过的事了,也知道他说了什么,从那时起,姜谷和姜粟都很沉默,姜武也没有说话。

  “你去那边之后,要听爹爹的话。”她说。

  “嗯。”他默默点头。

  “要机灵一点,爹爹吩咐的事,要在心里想一想,要知道他想做什么,然后再考虑要不要去做。”她说。

  “如果我不懂就回来问你。”他说,仰头望向金潞宫,心中既有忐忑,也有激动。他本以为爹爹已经把他忘了。

  但他也放心不下姜姬,她既聪明,又幼小,还要照顾姜谷、姜粟和姜旦,他在的时候还能帮她,他不在以后,就只有她一个人了。

  “你也可以来找我。”他说,抱住姜姬,“你要记得,我是你的大哥,你起过名字的大哥,什么时候你叫一声猪哥,我不管在哪里都会跑回来的。”

  姜姬握住他的手,“嗯。”

  第二天,姜奔神色消沉的过来了,姜谷和姜粟都没有跟他说话,而是给姜武包了很多干肉和干饼。

  姜奔一句话也没有说的把姜武领走了。

  摘星楼突然变得更加空旷。

第47章 宫女

  姜武跟着姜奔来到金潞宫,还没走近就看到了络绎不绝的人,这里和摘星楼完全不同,殿外有了站岗的侍卫,也有了往来穿梭的宫女、宫侍。

  站在宫殿门口,姜奔没有领他进去,而是带着渴望看了一眼殿门,说:“你我都不能进去,不过晚上爹爹说要见你。”他看了眼姜武,有点埋怨的说:“爹爹本以为你昨晚就会来。”

  姜武没有答话。姜奔:“跟我来吧,先把你手里这堆东西放下。”

  姜奔带他去的是他们这些从人暂住的小屋,就和他在摘星楼附近看到的一样,只有人腰高矮的小屋,爬进去后能躺平睡觉,但醒来后就只能出来。

  姜武把带的干饼和肉饼放下,姜奔把衣服和鞋给他,“快换了吧!这都是新的!你肯定没见过!”

  新衣服确实非常漂亮,还有一条镶着铜片的腰带,闪闪发光。

  姜武却看了两眼就把衣服放回去了,也不肯放衣服。

  姜奔有很多话想跟人说,可这里除了他之外,全都是冯家与蒋家送来的人,那些人都不屑跟他搭话,出来进去,眼里好像永远没有他这个人。这让原本因为爹爹成了鲁王而兴奋不已的姜奔特别失落。

  现在姜武来了就好了,他们兄弟两个在一起,什么也不用怕!

  姜奔想了想,说:“你会说爹爹他们那种话吗?”

  姜武在想姜姬,担心他这样走了之后,她和姜谷、姜粟加一个姜旦,不是女人就是小孩,在那空旷的摘星楼,没问题吗?

  听到姜奔说话也只是简单的嗯了一声。

  姜奔向前凑了凑,小声说:“我学了两句,我教你。”他清了清喉咙,小声说:“大王。”然后兴奋的解释,“这是在叫爹爹!他们都是这么叫爹爹的!”

  姜武不想搭理他,从屋里把干饼和肉干拿出来,凶恶的吃起来。

  姜奔还想跟他说话,姜武掏出一块饼给他:“给。”

  饼和肉的香味引来了一些人。

  从人们吃的东西并不好,姜奔一吃就吃出这跟他昨晚吃的饼不同,好吃多了!面是筛过的!肉也是更好吃的!

  姜武见有人围过来,也不吝啬,掏出饼和肉干分送。他跟姜姬学过鲁言,但姜姬只要求他听懂,不要求他学着说,所以这些人七嘴八舌说的话,他都能听懂,却只会点头而已,反倒惹得众人发笑,笑话姜武傻。

  姜武听到还是笑,姜奔听不懂,也跟着笑,众人就笑得更大声了。姜奔虽然听不懂,却能看懂这些人在笑话他们,脸色顿时变得凶恶起来,他看了眼姜武,见他还在点头,就给他使了个眼色,伸手去摸刀。

  谁知刀还没拿到手里,旁边一个蹲着吃肉的人脚一动,踩在刀背上。姜奔一怔,姜武也看了过来。而那人仍然头都不抬,继续狼吞虎咽的吃着肉干,一口就能吞下一块。

  姜武看向那人,站起来,那人仍然蹲着继续吃肉。

  周围的人有的散开了,有的却在看热闹。

  姜武没有去拿他的刀,那些看热闹的人都轻蔑的哧笑起来。可姜武却转身去拿他扔在地上的矛,当他把矛拿在手上时,那个蹲在地上吃肉干的人猛然弹起,一手狠狠抓了一大把肉干,一手握刀,转身狂奔起来,一下子就跑远了。

  姜武还没放开手中的矛,看热闹的人却在看到他持矛的姿势后不再发笑,警惕的看了他一眼,渐渐散开了。

  姜旦在楼梯上跑上跑下,以前姜姬会嫌他太闹了,但现在摘星楼多一点声音也是好的。而且,这个楼梯跑上跑下的声音竟然十分悦耳,每一阶的音色都不同,姜旦跑快跑慢,脚下重一点或轻一点,发出的都是不同的声音,哪怕不那么协调,也能当特别的音乐欣赏。

  她听说以前有响廊,这个大概可以叫响梯。

  越是住在摘星楼,越是觉得这里真是个享乐之所,不管是坐在二楼还是在一楼,眼前的景致都美不胜收,现在连一个楼梯都有机关,那个建摘星楼的大王真是会享受。

  姜武走后,姜谷与姜粟都沉默了不少,有时一天也不会说一句话,两人就收拾那些行李,一个个箱子都打开,每天都很忙碌。她想,她们是想让自己忙一点,再忙一点,这样就不会去多想,去害怕没有姜武之后的她们该怎么办。

  姜姬则是突然之间什么也不想做了。

  冯瑄来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像一个真正的公主那样,高坐楼台之上,无谓又无趣的望着楼下的人们。

  他上前道:“公主,长日无聊,我刚好有个趣事,可博公主一乐。”

  姜姬看到是他,拍掌两声,不一会儿一个役者就上楼来了,跪在她身后。

  “送些汤上来吧。”她道。

  那个擅厨的役者来的第一天就煮汤给她喝,她猜应该是喝来消暑的汤饮,她最喜欢的是一种酸甜味的,不知放了什么梅子还是别的酸果子,茶褐色的汤汁,微微有些粘稠,就总让役者煮这个来喝。

  冯瑄坐下,一看送上的汤饮,欣然饮之,微风送爽,正是说八卦的好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