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儿下了楼,看楼下的姜智几人都噤若寒蝉。

  “阿智,上去陪伴公主。”他道。

  姜智吓得脸色惨白,眼中含泪,摇头:“不、不……”公主生气了!他不要上去!

  蟠儿:“上去,让公主开心。”

  姜智在蟠儿冰冷的视线下勉强忍住眼泪,哆哆嗦嗦的向上走。

  姜义咬牙抢在姜智前面上去,迎着蟠儿说:“大兄,我去,我可以给公主讲燕地的事。”

  蟠儿越过姜智,对姜义点头道:“去吧,在我回来前,不要让公主一个人待着。”

  姜义上去了,姜智踌躇了一会儿,也壮着胆子跟上去。他小心翼翼的在楼梯口探头看,看到姜义跟在公主身边,而公主却并没有看他,窗户打开着,冷风嗖嗖的往里灌,她也不在意,一直向着远方眺望。

  姜义看到姜智来了,给他使了个眼色,姜智就站到了公主的另一边,握住公主的手:“公主,阿义可以给您讲故事。”

  姜姬被姜智冰冷的手惊回了神,伸手摸摸两个小孩子的脸蛋,解开虎裘,把这两人也裹进来。

  温暖的虎裘让姜智的身体回温,胆子似乎也大了一些。他看到楼下的蟠大兄穿着狐裘出了楼,很快跑远了。他看公主的目光跟着蟠大兄,问:“公主,大兄去哪里了?”

  姜义偷偷瞪了他一眼,赶紧说,“公主,我还知道燕地的故事,公主想听吗?”

  姜姬摇头,她现在什么都没办法做,也没办法想,整个脑子乱成了一团。

  姜智和姜义交换了个目光,姜智问:“公主是在担心小弟吗?”

  姜义也知道姜旦被人带回宫的事,他说:“公主,我们可以把小弟偷回来!”

  “他能被人带走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姜姬说。

  她更想知道姜旦被人带走的原因是什么。是承华宫的王后担忧玉腕夫人太受宠,所以才把主意打到姜旦身上的吗?既然进了宫,把主意打到姜元身上不更好?

  这很奇怪。

  以前是她钻了牛角尖,但事实上,就算姜旦是姜元的亲生子,他的身份也是很低的。因为姜元回来后,根本没有承认陶氏是夫人,那姜旦充其量也就是个私生子。除非王后打算收养姜旦,正式承认他是她的儿子,不然姜旦在她那里也只是奴仆而已。

  当姜旦没有姜元儿子这个光环的时候,他的价值在哪里呢……

  蟠儿很快就到了承华宫。这里比起照明宫,更加寂寥。雪地里落着几只寒鸦,看到蟠儿过来就惊走了,等人走过又落下来。

  这里的人少,所以鸟不怕人。

  前庭的雪清得很干净,地上结了冰霜,但仍依稀可见一些脚印,其中更有几只小儿的脚印更加清晰。

  蟠儿从役者的屋子潜入进去,在其他房间都没有发现姜旦。那姜旦就是在主殿和两个侧殿中了。

  他循着人声找过去,躲在暗处,看到左侧殿前有几个侍女进进出出,殿中有人声。因为离得远,听不清楚。

  庆幸的是承华宫只有十几个侍女,还是冯家的人。蒋家至今没有给王后送来嫁妆,既然王后都没有,茉娘更不会有。

  蟠儿避开人,躲了起来。一直躲到侍女们出去,跟着就看到王后与茉娘一起从里面出来。

  “姐姐,我们真的要照龚二郎的话去做吗?”茉娘担忧道。

  “没有坏处,为什么不做?”蒋丝娘道,她握住茉娘的手:“不知你何时才会有宠,那玉腕夫人日日陪伴大王,说不定不知何时她就会有孩子了。我们先养着他吧。”蒋丝娘叹道,“我不想落到姑姑的下场。”如果姑姑当时有一个像姜旦一样的孩子,哪怕不是亲生,也不会从将台跳下来了。

  蟠儿等人都走了才溜过去,却看到里面不止姜旦,还有姜仁!

  姜旦睡着了,姜仁坐在一旁守着他。他看到蟠儿,左右一张望,立刻溜过来。

  蟠儿隔着窗说:“把小公子抱给我!”

  姜仁点点头,过去抱起姜旦,不想姜旦醒了,左右一望,看到蟠儿,立刻大叫起来,“我不回!不回!”

第106章 暗流

  “怎么了?”

  等侍女们跑进来时,姜仁抱住姜旦,说:“小公子做恶梦了。”

  姜旦不通鲁言,没有反驳。

  侍女前后左右都看过后,没有看到外人就走了。姜仁放下姜旦,悄悄去窗外张望,蟠儿已经不见了。

  蟠儿回到摘星楼时,姜礼也回来了。摘星宫里已经翻了天,昨天晚上姜谷与姜粟发现姜旦不见后,摘星宫的侍卫就跑到流民窝去了,他们在墙外发现了有人徘徊的脚印,还有姜旦垫脚的石块。他们以为是流民把姜旦偷走了,冲到流民那里闹了一夜,把搜出来的小孩子全都抱回了摘星宫,里面倒有不少是流民拐来准备卖掉的,但是没有姜旦,那些小孩子吃了东西以后,争先恐后的跟姜谷和姜粟说:“有个小孩子”

  “长得很好看”

  “衣服没有补丁”

  “他还穿了鞋”

  “被人抓来”

  “然后又走了”

  因为不知真假,付鲤带人往城外追去,胡鹿留下继续在城中寻找。一些在昨夜被拐来的孩子则由带到北市上,呼喊后被无数涌来的父母长辈带回。

  姜礼去了以后,姜谷和姜粟都瘫软在地。

  “既然在宫里就好。”

  “有公主在就没事了……”

  她们都这么说,可姜姬却在听到蟠儿的话以后,心渐渐下沉。

  她一直都知道姜旦害怕她,她也下意识的去扮“黑脸”,不是说父母中一定要有一个让孩子害怕的人不是吗?姜谷和姜粟只会溺爱他。

  可现在她却后悔了。她跟姜旦不亲密,而姜旦不肯回来,正是因为害怕她。

  姜义出主意道:“不然就让大姐和二姐进宫来?”

  “……没有用。”姜姬摇头,她不想再让姜谷和姜粟牵扯进来,而且她也不觉得姜旦会听她们的。如果姜武在就好了,姜旦会听他的。

  “那就等大兄回来。”蟠儿道,“公主不必着急,才二十多天,大兄很快就会回来了。我会让人一直盯着承华宫的。”

  承华宫在宫里像个小透明,明明住着一个王后一个夫人,却几乎没什么人愿意去那里。蟠儿无法买通承华宫的侍女,她们都是冯家出身,不像这宫中的宫女一样哪里的人都有,庶民出身的侍女最好买通,一盒胭脂就能让她们听话。

  蟠儿只能让人远远的看着承华宫,找机会和姜仁见面。

  姜姬也无法出宫了,她让姜礼回摘星宫送信,让姜谷和姜粟不要担心。可实际上她的心却一天一天沉下去。

  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承华宫的侍女会陪姜旦在前庭玩球,姜旦照样用球砸她们,她们比姜谷和姜粟灵活,很少被砸到,但如果砸到了,其他侍女都会拍手叫好。

  姜仁说一直都是侍女在陪姜旦,王后和蒋夫人很少见他。姜旦爱吃糖,侍女就给他很多糖,但如果姜旦不听话,比如大声叫嚷,她们就会把糖收起来,几次以后,姜旦就学会了听话,她们教他在王后和蒋夫人面前乖乖听话,这样就有糖吃。

  姜姬心中五味杂陈,如果她也用这种办法,是不是早就可以把姜旦教好了呢?

  蟠儿看到公主面色沉郁,道:“公主,阿仁说承华宫的人对小弟百依百顺。”

  “……用糖。”她道。

  蟠儿道:“公主是说用糖把小弟骗出来?”他犹豫道,“也不是不行,但这样一来,就不能把小弟送到摘星宫,只能把他留在公主身边。”再送出去还会被人骗走,那就可能找不到了。

  “留在这里也可以。”既然别人可以用糖来教好姜旦,那她也可以!

  姜礼每两日去一次摘星宫,但这日他再去,宫内的侍卫却很惊讶。

  付鲤匆匆出来说,“你怎么来了?”

  姜礼奇怪道:“公主让我来看望大姐和二姐啊。”

  付鲤:“可是大王让人把大姐和二姐接走了啊。”

  姜姬叫来役者,问他能不能用黄糖、花生、芝麻、红枣等做出更好吃的糖。

  不管是制糖还是炖肉,在这里都是各家家传的绝技。当日冯家送来的役者中擅厨的役者有四人,屠豚擅制肉,而常常给姜姬做各种汤饮的役者就会做糖,他叫桂花糖。

  名字虽然是这样,但人却长得很普通。他道:“公主,奴奴只会做桂花糖。”这是他的独门绝技,也是冯瑄挑中他的原因。

  姜姬让他把花生和芝麻炒香,花生碾成粗粒,然后将黄糖熬成糖稀,混合三者,“也可以加红枣,只是要先把红枣的干枣去核切片。”姜姬说,“对了,还有红果,红果去核以竹签串起再裹上糖浆。”

  桂花糖听得一愣一愣的,渐渐激动起来,什么也不敢说,对着她磕了几个头就冲下了楼。

  蟠儿笑道:“公主是打算做出更好吃的糖来吸引小弟吗?”

  姜姬长长叹了口气,“……有什么办法呢?”只能这样做了。

  这时姜智冲上来,气喘吁吁的说:“阿礼回来了!他说有事告诉公主!”

  姜礼是被姜义给扶上来了,他跑得太急,喘不上气了。

  蟠儿马上知道有大事发生了,他抱起姜礼放在姜姬面前,替他抚胸顺气,轻声道:“慢慢说,不要急。”

  姜姬直起身,突然,她有些不敢听姜礼说的是什么。

  姜礼是这群孩子中最大的一个,也是最机灵的一个。人贩子一直想把他卖到大户人家去,为了让姜礼表现得更好,他告诉了他很多发生在世家中的故事,那里的父子兄弟、母女姐妹之间,有的像仇人一样,有的互相利用,亲兄可能会害死亲弟,丈夫可能会杀死妻子。

  自从他跟在公主身边后,很快就发现了公主和大王之间并不亲密。至少公主不亲近大王。公主只喜欢住在摘星宫的姜谷、姜粟、姜旦和姜武。而大王也从未来看望公主,或因为想念公主而叫公主去金潞宫。在宫中时,金潞宫从没有侍人到摘星楼来;而出宫后,大王却又时常让冯司甫来看望公主。

  但不管什么时候,大王也没问起过姜旦、姜谷和姜粟。

  所以,姜礼一点也不相信,大王会让人去摘星宫接走姜谷和姜粟。

  “……被大王的人接走了。”姜姬喃喃道,“什么人?长什么样子?”

  姜礼也问过了,道:“是一些苍衣人。”

  金潞宫的侍人是绿衣与赤衣。苍衣……

  蟠儿轻声道:“可能是某一个世家的仆从。”

  “就是说,不知道是什么人,也不知道是哪一家。”姜姬突然觉得脑海一片清明,一切都非常清晰的显露出来。

  姜旦、姜谷、姜粟——这是有人在针对她!

  姜武的离开也在算计之中!

  蟠儿看着公主沉静的面容,心中忐忑:“公主……”

  “……他们总会把目的露出来的。”既然是针对她,那是不是就可以放心了?

  她让姜礼下去休息,姜智和姜义想陪着她。“你们也下去吧。”她说。

  她需要好好的想一想。

  深夜,蟠儿擎着一盏油灯,端着新制好的花生糖上来,“公主,这是新制的糖。”

  甜香在空旷的楼阁中弥漫开来,带着一股暖和的气息。

  姜姬却不想碰。

  蟠儿坐在她身边,轻声说:“公主想做什么?奴奴愿为公主解忧。”

  “……我告诉自己要等下去。要有耐心,只要他们的目的是我,就不会伤害大姐和二姐不是吗?小弟也很好不是吗?”她喃喃道,“但我又害怕,大姐和二姐跟小弟不同。我不能冒险……我等不下去。我想做点什么,可发现其实我做不了太多事。”

  冯瑄、龚獠,这两个人都靠不住。

  “……我想把水搅浑。”她推开窗,寒冷涌进来,只着单衣的她打了个寒战。蟠儿把虎裘拿来,她推开虎裘,“混乱会让他们跳出来。”

  蟠儿轻声道:“公主,奴奴有一计。”

  蟠儿在蒋家学会的不止是吃喝玩乐的技艺。在他小时候,也不止是赵氏一人想要他的命。在他长大后,赵氏不杀他了,也不意味着别人不想害他。

  他一直都知道,爱他容貌的人没有恨他这张脸的人多。

  而赵氏身边也不全都是对她忠心不二的人。

  曾经就有一个侍女有了身孕,她背着赵氏与蒋彪有了私情。她就非常恨他,总是挑拨赵氏打他,甚至还劝赵氏杀了他。

  蟠儿与这个侍女的密友交好,得知了这个侍女的秘密,然后寻机让赵氏看到这个侍女与蒋彪在榻上纠缠。

  赵氏怒极,当场冲上去踢打这个侍女,蒋彪恐她受伤,将侍女踢开,把赵氏抱起哄劝,赵氏非要亲手杀了她,蒋彪无奈,令人缚起此女,塞口蒙眼,才让人把刀给赵氏——他躲得很远。

  蟠儿上前相劝,道此女腹内只怕已有了蒋彪的骨肉。如果说刚才赵氏只是狂怒,之后却冷静了下来,她亲手剖开此女之腹。

  蟠儿知道赵氏会愤怒,但那次他觉得,赵氏不是发怒,她憎恨侍女。

  冯乔一直躲在照明宫,半子常去金潞宫,回来后总是对她很愧疚,但她连半子也不见。

  半子又难过又委屈,找姑嬷说:“姐姐是不是在怪我?”

  哪知姑嬷也让她不要去找冯乔。

  “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陪伴大王。”姑嬷盯着半子的小腹看,等半子走后,她暗暗叹了口气。如果半子也有了身孕就好了。

  承华宫多了一个小公子的事,姑嬷知道后,对冯乔说:“不知他们怎么把小公子抓到手里的。公主不肯把小公子给你,却愿意给王后。”

  冯乔两手虚护在小腹前,她这几日总是觉得腹下坠胀,所以连动也不肯动,每日就卧在榻上盖着被子。

  姑嬷让她多喝些姜汤,“天气太冷了。”殿中有火道取暖,这几日更是烧了更多的柴炭,殿内关紧门窗,更显得闷热。

  冯乔皱起眉,突然说:“姑嬷……姑嬷!!”

  她感觉到一股热流涌下!

  姑嬷连忙过来,冯乔已经把锦被掀到了地上,拉起裙子,看到裤子上有暗色的血流渗出。

  半子刚从金潞宫回来,却听到冯乔在殿中的号哭声。她立刻冲过去,见殿门紧闭,她只好在门前喊,“姐姐!姐姐你怎么了?”

  冯乔在榻上用锦被包住头哭号,姑嬷正帮她换衣服,还要把脏污的衣服被褥都拿出去。

  此时,姑嬷才发现可能……那不是一个孩子,而是月事。

  不知为什么,大概是环境变化,冯乔的月事不知不觉就停了,她偏偏在此时做了与大王幽会的梦,就相信自己有了孩子。

  姑嬷想告诉冯乔实情,又不忍心拆穿她。

  她走到门前,小声对半子说:“半子,有我在这里,你不要管,快回去吧。”

  半子心焦如焚,“姑嬷?姑嬷你快告诉我,姐姐怎么了?”

  姑嬷说:“没有事,她只是做了一个恶梦。”

  半子再问,姑嬷只让她快走。

  半子只好离开了。

  姑嬷回到榻前,抱住在床上缩成一团的冯乔,“阿乔,不要哭了,姑嬷在这里陪你。”

  冯乔抬起涕泪横流的脸,“姑嬷,我的孩子没有了。”

  姑嬷轻轻哄她:“就是没有孩子,你也是冯家阿乔啊。孩子以后会有的。”

  冯乔摇摇头,眼泪不停的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