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他回来,怜奴都坐在原地,站都不站起来。

  “怎么不起来?”姜元脚下有些发飘的倒在榻上,笑着说:“生爹爹的气了?”

  怜奴笑了一下,他是怕刚才如果站起来,姜元更要以为他要抢仙丹了。他此时才爬起来,走过去,看姜元脸膛红亮,已经是冬天了,他的脖子、胸口还全是汗珠,神色迷离,双眼像含了泪,炯炯有神,又像是喝醉了酒,酩酊大醉,正飘飘欲仙。

  怜奴在他耳边轻声说了承华宫和金潞宫所有的人都送到山陵去了。

  姜元轻轻点了点头,嗯了一声,也不知听见还是没听见。

  怜奴看他的眼睛又慢慢合上了,凑近一闻,他的嘴边有一股浓郁的药气,就知道刚才他去藏仙丹,只怕又吃了一颗。

  这室内燃着浓香,就是为了掩盖他服丹时的药气。

  他守了一会儿,“大王?大王?”

  唤了两声,见姜元不应,就轻手轻脚的出去了。

  傍晚,他才又进来,姜元服了两颗丹就睡了一天,现在黄昏了,他精神极好的坐起来了,一看到他就笑:“孤踢了你一脚,痛吗?”

  怜奴笑道:“爹爹打儿子还是不应该的?再说爹爹疼我,踢得轻,一点也不疼。”

  姜元哈哈笑道:“不疼就好!一想到踢了孤的莲儿,孤就心里不好受!”

  服过仙丹后,姜元大睡之后会连着兴奋好几天,不但不需要睡觉,连饭吃的也少了。用他的话说,服了仙丹之后,人间饭菜味如嚼蜡,只怕仙人的饭菜吃起来才会更好吃。他叹道,“就是山人总不肯予孤更多珍物。”想起那剔透甜蜜的玉蜜,清澈透明的仙酿,就让他向往山人吃的其他东西,让他更想把山人引到鲁国来了,最好就住在莲花台,住在离他最近的地方,他和仙人同吃同住,也好早日飞升。

  既然郑王都能成仙,他为什么不能成仙?

  怜奴说:“蒋太守还没走呢。”

  姜元冷哼,大声道:“这个人实在可恶!可恶至极!”他突然暴怒起来,抓起案几就给掀翻了。

  这种事最近一年很常见。

  怜奴等他平静一点了,才又道:“可是爹爹,还是让他快点走吧,让他留在这里过年,我都不安了。”

  姜元沉默。

  蒋后死后,按照他和蒋家的约定是要立蒋夫人为王后的。他也不是不愿意,只是觉得不该让他们这么轻松就达成心愿。

  怜奴很了解他的想法,道:“不如这样,我们就让蒋太守回去准备给新王后的嫁妆吧。”

  姜元点头,“也好。”

  蒋彪第二天就接到消息,大王示意他准备给新王后的嫁妆。

  “嫁妆?我还要给一个婢子准备嫁妆?也不看她配不配?!”

  他在屋里发怒,丛伯守在外面,一会儿禹叔回来了,听到屋里的动静也不进去。从伯问:“办好了吗?”

  禹叔点头,丛伯才提步进屋,“太守,阿禹回来了,事情已经办好了。”

  蒋彪出来,怒气仍未消,“走,去见母亲。”

  小马氏坐在屋里不说话也不动,从蒋后的死讯传来后,她就是这副样子。她没有哭,也没有悲伤,照常吃饭睡觉,好像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

  等蒋彪来了以后,小马氏提出她要回马家。

  “我的丈夫死了,女儿也死了,我不必再留在蒋家了。我要回去。”她说。

  蒋彪劝她不要回去。小马氏的父母早就死了,兄长也死了,现在当年的是她兄长的儿子,也就是她的侄子。可这个侄子对她这个姑母能有多少感情就不好说了。还不如留在蒋家,有他在,没有人可以欺负她。

  “母亲如果不想住在这里,不如跟我去樊城吧。”蒋彪说,“您就算不是我爹的妻子,也是我母亲的妹妹。姨母,跟我走吧。”

  但不管蒋彪怎么劝,小马氏就坚持要回马家,怎么都不肯留在蒋家了。

  蒋彪没办法,只好去威胁马家。

  他把钱给马家买了一个别院,买了役者、侍女和仆人,然后再留下自己的人手,再让马家接回小马氏。

  他还警告马家,小马氏就算是回马家了,她也是蒋淑的夫人,蒋彪的母亲,他们如果敢怠慢她,他一定不会放过马家!

  他让马家好好孝顺小马氏。

  马家诚惶诚恐的答应了。

  “母亲,就是这里。”蒋彪把小马氏扶下马车,“这里小了些,但还算干净。”

  旁边还有小马氏的侄子,他对小马氏行了一礼,也上前搀扶,“姑母,快进来吧,你这是回家了。”

  蒋彪说了一车话,小马氏不为所动。这个侄子说了一句,小马氏就露出了一丝笑。

  蒋彪气怒,也不敢发。

  收拾好以后,小马氏让人都走了,她取出木简和小刀,刻下了蒋淑的生辰八字,然后在背面描绘上恶鬼。这种板子,从蒋后死后,她已经做了七面,以后她活多久,就做多久,每天做一个,在阴间的蒋淑一定会不得安宁的!

  “母亲,我想起……”蒋彪走进来,一眼就看到了,小马氏想藏,他推开小马氏一把夺过来,看清以后,目眦欲裂。

  “母亲!你这是为什么?”

  “我恨他!!我要咒他!咒他永世不得安宁!”小马氏大喊道,“还我!”

  蒋彪把木板藏在怀里,推开小马氏,“母亲,你疯了吗?父亲哪里对不起你?”他的眼睛也发热了,“父亲对你还不够好吗?父亲他对你有多好啊!这些你都忘了吗?!”

  怎么能忘?

  怎么会忘?

  她嫁到蒋家以后,蒋淑对她既尊重怜惜,小时候蒋彪给她捣乱,他亲自教训,直到蒋彪把她看成亲生母亲一样。她生不出孩子,他就把蒋盛要过来,说这样也是他的儿子了,蒋家男孩多,让她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蒋伟、蒋珍都四处沾花惹草,他除了一个被人送上来的茉娘的母亲之外,没有纳过一个妾侍,他常说:“我能娶到你们姐妹,现在还有你这朵小花陪着我,再去看别人干什么?”

  直到她发现他是如何培养丝娘的,她才对他离了心,开始发觉这个男人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

  他察觉后,竟然惊喜的看着她:“阿鹿,阿鹿……只有你,只有你了解我……”

  她也发现了,可能这整个蒋家,唯有她看穿了他。

  但丝娘死了,还是死在了他手上。

  她才惊觉,她自以为的看透,其实还是在他的掌中吧。

第170章

  在第一场雪落下的时候,蒋龙回来了。

  他一回来就看到了满城缟素,他的从人是其父蒋珍从人的兄弟,从小带着他长大,惊骇道:“这是怎么了?”他们才出去几个月,鲁国就发生了大事!这样的情形,如果不是大王……那就是王后!

  “小公子,我们快回去!”他把蒋龙放到车上,命人把车前马头上的蒋家名牌暂时先遮起来,匆匆赶回蒋家。

  “小公子!小公子回来了!”开门的下人看到蒋龙惊喜落泪,一边命人将门全都打开,一边跑进去报信。

  少顷,蒋固、蒋良出来迎他了。

  蒋固是蒋伟第三子,是个唯唯诺诺的人,从小就跟在蒋奇身后当个小跟屁虫。在蒋奇不良于行之后,他才变得多少长进了些。

  蒋良是蒋盛的独子,在蒋盛死后,蒋伟对他也就是普普通通,这让他在很短的时间里成熟了起来。

  见到蒋龙,这两人都上来拉他。

  蒋固道:“快去见爹爹!”

  蒋良却道:“四叔慢一点,小叔叔一路赶回来一定累坏了。”他转头轻声对蒋龙提点道,“小叔叔走了以后不多久,鬼殿的冯氏女就刺杀王后,还被人揭出冯乔冒名顶替玉腕夫人,最后她阴谋下毒,结果大王被王后推了出来,王后为了不让冯氏女伤害大王,命人紧闭殿门,除掉了冯氏女。王后也于上个月初十去世了。”

  比起蒋良,蒋固就只会跟在蒋龙身后。

  两人一路跟着蒋龙来到蒋珍房门前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蒋龙进去,对蒋珍施了一礼:“儿子回来了。”

  蒋珍说:“随我去见你二伯。”

  蒋伟看着蒋龙不住的点头,“好,看起来是长进了。”

  比起几个月前的蒋龙,现在的他看起来仿佛大了几岁,身上褪去了稚气。

  蒋龙道:“不知家里出了事,我回来晚了。”

  “不晚。”蒋伟道,“你二哥刚走,不过年前还会再回来。到时大王应该会立你六姐姐为后。”

  蒋淑的两个女儿都出生的晚,蒋家排在前头的女儿都是蒋珍的孩子,早在蒋淑还在,蒋家如日中天时早早的都出嫁了。

  蒋伟的意思显然是虽然没赶上大蒋后的丧礼,小蒋后的大礼却没有错过。对乐城其他家族来说,王后仍然是蒋家的囊中之物,上面的是姐姐还是妹妹,根本不重要。

  蒋龙就咽下嘴里的话,转口道:“我这次去魏国,倒是赶上了魏公子继位的大事。”

  这才是最重要的,蒋伟和蒋珍都坐直了身。

  蒋龙清了清喉咙,从头说起。

  他这一路没有招摇,所以到魏国时,也没有惊动任何人。而魏人也早就被魏公子继位的事占去了全部的注意力,没有功夫理会其他人。

  蒋龙带着从人暂时寄居在魏都。魏人多身材修长,喜酒、喜肉,不喜谷米,和鲁不太一样。蒋龙到了以后吃不惯当地的食物,命人采买了大批的谷米,立刻就被人认了出来不是魏人。他就假称是带着家人出来游历的,因为年轻,几乎没有人怀疑。他混在魏都的少年人中间,跟他们游戏玩乐,饮酒唱和。

  “魏人竟然不为魏王服丧吗?”蒋珍奇道。

  蒋伟道:“你不曾去过魏国,不知那里的习俗。他们那里,人人可唾骂大王公卿,受人尊重的反而是一些乡野之人。”

  “正是。”蒋龙当时也奇怪他们怎么不为魏王服丧,怎么还言笑无忌,结果那些少年全大笑起来。

  “他的老婆孩子都不替他服丧伤心,何况我们这些闲人?”

  魏王后的兄长驾车出宫时,竟然不敢拉开车帘,一旦被人认出,就会有人当街斥骂,还有人追着车砸。

  “但是这又有什么用?等公子撑不住了,豫城自然会落到他的口袋里。我们除了骂一骂,还能干什么?”一个少年说完以后伏案大哭。

  蒋龙惊奇的发现,虽然魏人似乎对魏王、魏公子与王后都很看不起,但他们却都很爱魏国。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向魏公子投书、自荐,他们无不想帮“仁弱”的魏公子一把,帮他抗击王后和其兄长的野心。

  在魏王入陵后,魏公子继位,蒋龙才投书拜访。

  “你观新魏王如何?”蒋伟问。

  蒋龙停了一下,轻轻叹了口气:“气色红润,不带悲容。”

  他见过的那么多魏人都认为魏公子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可他见到的这个年轻的魏王却一点也看不出伤心难过的样子,哪怕他的父亲刚去世。他不但气色很好,也不像是正被魏国王太后和他的兄弟逼得焦头烂额,他面见魏王的短短时间里,王太后就让人来探问数次,问魏王头还疼不疼、脚疼不疼、殿中火炬晃不晃眼睛等等,简直就是一个慈母。而魏王也很感动于王太后的关心,一点也不嫌烦的温柔回答侍人。

  “他还让人去探望了他的王后。”魏王的王后是晋国公主,去年刚生下一个幼子。从魏王的表现看,他很喜欢王后,一次让人去问王后起来了没有,一次让人去问小公子醒了没有。

  他去拜访魏王多次,觉得魏王宫中这一“家”人亲密无间。

  “那你觉得如何?”蒋伟问。

  蒋龙坦言道:“再过几年,等王太后与其兄的野心更加膨胀时,只怕魏王就算把王位让出来也满足不了了。”粗看之下,魏王好像已经解决了问题,其实不过是他在用他的王权来换取这片刻的宁静,这样下去,结果就是王太后与其兄的野心会越来越大,他的不断让步,只会把自己逼入死角。

  蒋伟笑着点头,“那你见了大王要怎么说呢?”

  蒋龙这回垂下眼,“大王问我什么,我答什么。”大王不问的,他也就不必多说了。

  蒋伟到这里才放下了心,对蒋龙说:“虽然你才刚回来,不过大王失去你五姐,一直很伤心难过,你还是尽快回宫去吧。”

  “是。”

  蒋龙又去见过母亲后,重新洗漱更衣后才回了莲花台。

  以往这个时间,金潞宫里应该有很多来见大王的人,可蒋龙一路走来,不但一个人也看不到,连以前在门前的侍人和宫女也都不见了。

  他走到大王的殿门前,正准备入内拜见,身后突然传来呼唤声:“阿龙。”

  他回头一看,原来是怜奴。

  蒋龙肃容行了一礼,道:“见过莲兄。”

  “不要客气,什么时候回来的?”怜奴拉着他就拐到了西边的房里。蒋龙从善如流,没有坚持要去拜见大王,跟怜奴一问一答,两人聊了许久才听到正室那边传来动静,怜奴告罪出去了,他等了一会儿,也不见怜奴回来。他听到那边传来宫女的声音后,才起身离开,回了自己的房间。

  他的房间积满了灰尘,床榻坐几帐幔全都是灰,甚至还有蜘蛛网挂在上面。他看了一眼就退出来了,想找侍人来清扫,却四处都看不到人。半天才在廊下看到一个宫女走过,他叫她上来,让她打扫房间,谁知这个宫女翻白眼给他:“我不干这个,我是摘星宫的人!”

  摘星宫——

  蒋龙一怔之下,宫女转身就溜了,一边走一边还回头瞪他。

  等怜奴来找蒋龙时,发现这位公子哥就坐在廊下最干净的地方吃晚饭,他伸头往里一看,哑然失笑。

  他也坐下来,招侍人替他也拿一份晚饭来。

  蒋龙道:“宫中少了许多人?”

  “王后新去,大王哀伤不已,就想让这些熟面孔下去侍候王后,也免得王后寂寞。”怜奴道。

  蒋龙小小吃了一惊,没想到大王连自己宫里的侍人和宫女都舍下去了,以前也没发现他这么喜欢王后啊,从王后进宫来以后,大王一次都没去过承华宫,更没有让王后在金潞宫留宿。这样的“深情”还真是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怜奴陪蒋龙吃了一顿饭,他的房间也打扫好了,怜奴带着一丝恶意说:“龙儿快休息一下吧,等大王叫你后,你就没时间休息了。”

  他还留下了一个侍人供蒋龙差遣。

  这个侍人年纪不大,一双眼睛又圆又亮,就是很沉默。蒋龙问他什么,他不是摇头,就是答“不知道”。

  蒋龙不知怜奴话里的意思,但这不妨碍他照作:既然知道对方要看你的好戏,哪能不事先做好准备?

  所以他吃过饭,也不读书,也不梳洗,直接躺下睡觉了。侍人说:“我就在西边,公子醒来后唤我一声就行。”

  他拿着灯出去,蒋龙闭上了眼睛。但好像他才刚刚睡着就被人推醒了,一看,是那个侍人,侍人轻声说:“公子快起来吧,大王唤你。”

  侍人点亮了满室的灯,蒋龙披衣坐起,看向窗外,见月至中天,他睡了大概有两个时辰吧,但整个金潞宫就好像活过来一样,外面到处是人声。

  侍人已经提来了热水,也准备好了香精、香油等物,连他的衣服都挂好了,腰带、配剑、靴子都放在一旁,就像他早上一样。

  蒋龙洗漱完毕,站直了让侍人侍候他穿好衣服,正准备走,侍人又给他在袖中藏了一个香包。

  他沉默的把香包抓在手中,走到正殿去。

  正殿灯火通明,站在走廊上都能听到大王的声音,他停下,心里奇怪:大王莫不是很开心?是有什么消息吗?可他走到门前问侍人龚香和冯瑄在不在,侍人摇头,道:“二位公子都不在,蒋公子快进去吧。”

  蒋龙走进去,还未走到大王身边,大王回头看到了他,张口喊道:“阿龙快来!”

  蒋龙便加快脚步,来到大王座下刚准备行礼,大王就一把将他拉到怀中,眼泪说掉就掉,“看到阿龙,孤就想起王后……”

  怜奴在旁边说,“大王节哀,王后一定不希望大王太过忧伤。”

  姜元便收了泪,放开蒋龙,“阿龙今天刚回来就回宫来了,阿龙在外面时,孤每天都会想起阿龙。”

  蒋龙用袖子掩住口鼻低下头,一副感动的样子,狠狠大吸了两口香包的香气才缓过来。刚才大王一说话,他就闻到了大王口中喷出的药臭味,混合着酸腐臭气,熏人欲呕。

  姜元看他这样还有些得意,倒是怜奴知道是怎么回事,心中暗笑。

  蒋龙本以为大王叫他来是想知道魏国的事,结果大王也就开始问了两句,然后就开始说他辛苦,夸他小小年纪就能出使他国,实在英雄了得,最后就开始怀念王后,泪洒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