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她点头,“不会了。”

  两人又继续沉默下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两人忘了怎么说话了。怎么对对方说话,怎么开口,像是忘得一干二净。

  每回他到姜姬这里来,在见不到面的日子里充满他胸中的种种叮咛、担忧,在路上的急迫、期待,在见到她的时候一句也吐不出来。

  “……你要几车盐土?”他说。

  “……盐土,我正好有个主意。”她道,“杨云海有很多钱和金银,我拿这个换你的盐土,然后……”

  “不用换。”他突然打断她,“我给你。”他重重的说,“你要多少,我都能给你。”

  姜姬才发现他误会了,说:“不是。我是想用这些金银和盐土,换你我都需要的粮草、铁器、牲口、布等东西。”

  她用杨云海的钱去买,其中必有折价,因为除了可以当成钱花的金银之外,其他贵重之物要先换成钱,再换成粮食,中间就多了一道手续,也就意味着要多找一个商人。

  而姜武的浦合就像以前的辽城,空守宝山,却没吃没喝。姜武必须要用盐土去换粮食,换一切浦合没有的东西。

  盐土在离开浦合后才值大钱,在浦合买卖的话,价值是非常低的。

  如果把浦合的盐土运到这里来,价值会大不一样!

  她的意思就是她来做个中转,以手中金银买姜武的盐土,但金银不必给姜武,直接在商城换成粮食,但她这里也不收货,而是让商人直接送到浦合去。

  姜武的盐土送到浦合来,她再在这里把它们变成钱,然后转手买成一切可以买,她和姜武都需要的东西,再让商人送到浦合。

  这需要姜武百分之百的信任她,相信她不会在背地里坑他。

  幸好,这份信任,他们都不缺。

  姜武其实没听明白,但他知道姜姬想把盐土卖得贵一点,值钱一点,好替他的浦合多买些粮食,不想让他继续吃亏。

  “好。”他道,“那我就让他们往浦合送盐土。”

  她道:“春天各处都缺粮,马一类的牲口应该会便宜点,这次我就先替你买一些马吧。”

  “好。”姜武只管答应。他不敢告诉她,其实在她终于又替他出主意,告诉他要怎么做之后,他的心里安定多了。这几年她对他说的话越来越少,他在浦合一天比一天更不安,总害怕自己做错了什么,又惹下大祸。

  现在终于又跟以前一样了。

  “大王召我回乐城。”他说。

  “确定是大王?”奇怪,难道现在姜元有功夫找姜武的麻烦了?

  姜武一脸茫然。

  看他的表情,她就知道他只是接到这个消息,根本没有去乐城打探过。

  姜武还真想不起那个传令的人是什么样的了,他也没有问那人从何而来,是不是莲花台的人,仔细回忆起来,他也不能确信那人是不是大王派来的。

  姜姬有点头疼,突然想起她让商人去给姜武送信,他也是马上就到的。早知道应该让蟠儿跑一趟。

  “以后,除非是我的亲信之人,你见过的,认识的,带着我的信物去,不然不管别人说什么,你都不要信。”

  亡羊补牢吧。

  她抓住他的手,在地上写出她的名字,“记住这两个字。”

  简体字的“林渊”。

  纪字都能记得住,简体字小意思。

  在他记住后,她把字抹去。

  “见到这两个字才是我。”她道,“先让商人去打听一下,看看最近大王有没有出现,乐城最新的流言是什么,还有蒋、龚、冯三家最近有没有发生什么事。”

第217章 公主

  “今天大将军来了,你也该随我们一道去给大将军问声好。”卫始道。

  卫开低着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想去向公主认错,哪怕公主骂他打他,他都愿意。但公主一句也没骂,一下也没打,就让他“想做就去做”。

  这样一来,做不出成绩来,他还有何颜面去见公主?

  “……我就不去了。”他道。

  “阿开!”卫始怒道,“你也不小了!这不是在你家!可以由着你的性子……”他话没说完,卫开已经站起来出去了,“阿开!!”他追到门外,卫开已经走远了,只能做罢。

  吴月带着两千人紧跟在姜武后面也已经到了,在他身后还有两个各带一千人,正在往浦合赶。

  吴月激动得很!以为大将军终于要打辽城把公主夺回来了!谁知来了以后……杨云海已经死了?公主已经安全了?不是,公主的侍人已经接管辽城了?

  那些没蛋的家伙竟然……

  就算是想破脑袋,吴月也想不通公主和十几个连蛋都没有的男人是怎么把辽城拿到手里的。

  后来才听说,原来是杨大将军出去打仗时被人杀了,公主才带着侍人“机缘巧合”之下把辽城给拿到手里了。

  叫吴月羡慕坏了!这这这、这种事好怎么不叫他们也碰上一回!

  不过这样一来,他们这么多人不白来了?

  “也不算白来。”姜姬对姜武说,“正好,我打算带着人去周围走一走,走得远一些。”

  商城现在能拿刀,能骑马的兵都是杨家旧人,她还不敢把自己的安危放在这些人手中。卫开要收服他们,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她从杨云海屋里找出的地图中看到辽城附近应该还有三五个小城,但她记得这三五个小城早就被杨家给“吞”了。百姓被当丁抓光了,库房被征粮掏空后,城自然而然就“死”了。

  也就是说,辽城的实际面际比地图上标示出的要大得多。

  她想去看看那到底是有多大。

  她现在有七万人,过了春天可能会死一些,但到今年年尾,人口必须要达到十万。

  她会继续像杨云海那样买人,但她需要知道,她有多少地方可以安置他们。

  “我不打算在城内放太多百姓。”她骑着轻云,对姜武说。

  百姓还是应该在城外种地,土地对百姓的吸引力是远胜一切的。她用田籍取代户籍,就是为了让百姓对这片土地产生感情。像杨家那样,一旦没有钱发粮饷,士兵立刻就能跑光。

  这是杨家的错,他们让百姓只能靠他们维生。

  时间久了,这一片成了空白区,燕人想入侵不是轻而易举?

  姜武说:“如果这样,那现在的人就太少了。”

  是啊。人太少了,而且人口单一,全是男性。短时间里,她没办法让商城的人口自动繁衍,进入良性循环,只能靠买人口来慢慢填充人口空洞。

  所以这些人,暂时都必须做她的“奴隶”,她才能建立起一个可以流传下去的秩序,这样就算日后她离开了,这个城市自已也可以运转下去。

  “慢慢来吧,本来就不是一天能做完的事。”她说。

  姜武却觉得今天听到的话,让他好像懂了一点姜姬——但又有更多不懂的地方。

  他懂了姜姬想做什么,就好像明白了她的世界是什么样,明白了她在想什么。

  可她想的是什么,他半点不懂。

  辽城成空城,燕国会入侵?

  这个他懂,鲁国的这块地上没有人了,这里又跟燕国相邻,自然燕人会来占鲁人的地。

  ——可这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杨家做得不对,占城掠民。姜姬想让这个城市重新活过来——他听得好像是这个意思。

  但城市是活的吗?姜姬说的好像是这块地是活的,百姓是这块土地的血,因为杨家把这里的血都抽尽了,都抽到自己家了,所以这块地就死了,她现在想重新在这块地注入血,让他活过来。

  因为这个目标,她才想除掉杨将军?

  如果说不是这样,可她在除掉杨将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这个。

  为此,她开始训练那些军奴,让他们去开荒,她说以后这些军奴会变成田奴,他们开荒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地,她还会让他们在这块地附近建村庄,而这块土上的出产全都归她,所以,没有田税,而她还会一直养着这些田奴。

  就算是只种过几天地的姜武,就算他早就想不起来家里还有地种时他有没有吃饱过,他也知道现在这些荒地到能种出可以喂活这些人的粮食要花上几年,而在这几年里,姜姬等于要白养着他们!

  而她这样白养着他们,只是为了让田奴们有一个意识:种地,有吃的,有住的。

  让他们养成这样的习惯后,以后他们就会继续种地了。这样这个商城就活了。

  可这跟她有什么关系呢?

  他带兵占浦合,是因为姜姬让他做,更是因为他明白不管是兵,还是浦合,都是能让他活下去,活得好,活得有力量的办法!

  他是为了活命才养着那么多人,才占住浦合的。

  姜姬却不是为了自己活命。

  他突然发现,他和姜姬不是在身份上不一样,不是在其他地方,而是从头到尾都不一样。

  “横经竖纬。”姜姬用手指在地图上画着,“按照这个标准把这里划分成几个区,按区放民。”

  卫始记下。

  这二十多天,姜姬带着人走遍了辽城原址附近,找到了那几个旧城的遗址,有一个还是姜武带路,据说他以前来的时候曾经去过。

  原城建址的地方显然都是适合人类群居的,大多数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旧址中还有一些砖石,梁木早就腐朽了,但砖石还在。她拿人把城墙砖和比较完整的砖都拆了运回来,修建商城。

  商城目前暂定了三种籍。田籍,自然就是辽城原来的百姓和军奴,都被归到此籍中。

  商籍,大多是外来的商人,辽城原来还真没出过大商家,小商人活不下去,也早跑到别处去讨生活了。

  最后一种是工籍。其实是罪籍。

  卫始报称有一些人有罪要砍头,她就定下商城无死刑。

  “有那么多需要人命去填的活儿,杀了多可惜?让他们去清河泥吧。”开春正是清河泥的时候。

  卫始道:“公主,没有死刑,无法震摄宵小之辈,况且有罪当罚,这样才能召示人间正理。”

  “不,商城不同。”她道,“没有死刑,而且允许以财赎罪。”

  “公主!”卫始忍不住劝诫道,“公主三思!这样绝对不行!这样一来,只会让一些无法无天之辈逍遥法外!公主,身居上位,要心怀慈悲,要怜悯百姓……”

  他的话渐渐消失了,因为公主正在对着他笑。

  公主说:“阿始,可愿任太守之职?”

  就像他坐在一个铜钟中,钟声长鸣,震耳欲聋,他一时什么都听不见了,好像万事万物都从身边消失了。

  不知过了多久,卫始回神,却看到公主仍然含笑望着他。

  他喉头干涩,喃喃难言。突然退后三大步,行五体投地大礼,再起身时,满脸是泪。

  他捂住脸,趴在地上,哽咽道:“某容颜不雅,不敢有辱公主清目,还请公主容某先行告退,稍后……”

  他听到公主轻声说:“好,那三日后,我要听你的回答。”

  用不了三日,三刻后,卫始重新沐浴更衣,来到姜姬面前。

  进门,三拜,迈过门槛,从右侧进,立于右侧位,再拜,口称:“卫始参见公主。”

  “请坐吧。”姜姬请他坐下。

  卫始端正坐下,第一次,直视姜姬,“敢问公主,为何要以财赎罪?”

  姜姬笑道:“商城田籍是我的奴隶,工籍是罪人,商籍是外人,而且多是商人,杀了他们又有什么用?罚他们掏出钱来,或者抄了他们的仓库才是最好的。”

  卫始心中大定,他回去沐浴时就觉得公主不可能突然提出商城没有死刑,还能以钱赎罪,原来这个赎罪是专为商人设的!

  而且,商人们听说商城没有死刑,还可以以财赎罪,何愁他们不来商城?何愁他们不以商城为家?

  他再起身,退后三步,行大礼:“愿以残躯为公主驱策,此生不改!”

第218章 新年快乐!

  黄老叫阿布,”收拾一下咱们的东西。”

  阿布和黄老住在沧海楼也有一个多月了,日子是过得真舒服!有吃有喝,还不用干活。以前帮人看个病、卖个药都怕挨打。

  而且才来了一个多月,衣服和鞋都赚好几身了!

  阿布听话的把最近收到的衣服鞋打了四个大包!

  黄老看着这四个比人都大的包袱:“……”

  “爷爷,我们干嘛去啊?”阿布收拾完了才想起来问。

  黄老一撑膝盖站起来,“我去见公主。”

  阿布兴奋的直蹦:“我也去行吗?我也去!”

  黄老指着包袱小声说:“你看着咱们的东西!”

  阿布顿时守在包袱前不动了!这都是好东西啊!他都多少年没穿过新衣服了!更别提因为他剃光了头发,公主还让人给他做了一顶狗皮帽!现在天变暖了,戴帽子热得他直冒汗,他也舍不得脱。

  黄老走出屋子,来到楼前,对楼前一个侍人一揖,“劳驾,某想求见公主。”

  侍人还了一礼,还笑道:“老丈稍候,坐在台阶上等一会儿,某这就去禀告公主。”

  侍人们都知道黄老和阿布是和蟠儿一起回来的,而蟠儿是公主的旧识,听说名字都是公主所赐,所以不敢怠慢,立刻就去告诉了姜姬。

  姜姬刚见过蟠儿,他和龙涎两人最近一直在和商人打交道,最近商城的商人已经超过三百人了,她划了个区给他们安置这些商人,两人最近忙得脚不沾地。

  “请黄老进来。”她不知道黄老是不是特意等蟠儿走了才来的,不过大概猜得到他的来意。

  黄老走进来,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泌人心脾的清香,猛得去嗅,却又什么都闻不到了。

  一个少女站在那里迎接他,看到他来,敛祍行礼。

  黄老连忙避开,五体投地:“不敢当公主的大礼。”

  姜姬上前,亲自将他扶起,“黄老救我亲人,怎么当不起?”

  黄老惊讶的被这个少女亲手扶到上座,看着这个公主以大礼拜他。

  此时室内一个人都没有,连片刻不离左右的侍人和宫女都不见了。

  这个公主是真心要谢他。

  察觉到这个,黄老就坐着受了她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