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足够的种子。”姜温说。

  应该说,没有足够的、确定可以在商城这里的土地上有收获的作物的种子,因为虽然有很多粮种,但他们不知道哪一种可以适应本地的气候和土地条件,万一下了种子不发芽,那一耽误就是一年功夫。

  为了保证最大的成功率,现在商城附近的田里种的都是经过调查确实都是本地的旧有作物。

  等一个月后再看它们会不会发芽吧。她可以接受30%的失败率,再多就不行了。

  去年只是建立起了商城的骨架,今年就要看看这幅骨架到底结不结实,能不能经得住风雨的侵袭。

  相比而言,商城里的商人们倒是都发展的不错,也很快见到了回报。

  时候长了,连卫始都不免动心,觉得这种地是没有行商来钱快。种地种一年种出来的粮食也未必能填得饱肚子,还不如直接拿钱去买呢。

  可公主说这样是快,但这会让商城永远受制于人。

  商城如果一直靠商人活下去,那过不了多久,它就变成另一个辽城了。所以哪怕种地不讨好也要继续种。

  “到目前为止,今年冬天共死了一万一千九百九十四人。”姜礼说。

  这个人数比姜姬预料的要少得多。

  姜礼说商城外的流民死得多,但各村的田奴却大半都活下来了,就算是暂时没有煤可烧的地方也没死多少人。

  而且另一件可笑的事是,在三月时还有燕奴不停的从燕地往商城跑。从去年到今年,商城收留的燕奴就有一万多人,里外正好打平了。

  不过现在燕人那边开始抓奴隶了,因为斗春开始了。

  斗春是燕国的习俗。春季到来的时候,各国都有各种庆祝春天的节日,燕国就是斗春,顾名思义就是比试、比武。

  这个比武会一直持续到四月才结束,各城都会办。所以这个时候,燕人就开始抓奴隶了,就不会再把自家的奴隶赶出去了。

  听说天暖和以后就没奴隶可捡了,姜姬还挺失望。

  另一个消息就是漆四说好要送过来的煤,终于送到了。

  他是故意的,故意在冬天过去之后才把煤送来。

  姜姬还没有见过漆四,但这段时间听了太多他的消息之后,有一种已经认识他的感觉。

  姜温道:“我让人去找白城的城主了,看他有没有反应。”

  他用的办法很简单,找一个商人去收买燕国边城白城城主的亲信,他的宠妾、宠仆一类的人,说动白城城主“帮”漆四好好的把这些煤送到商城来“赚外快”。

  只要打通这条路,以后燕地的煤运到商城就容易多了。唯一的问题是漆四那边可能会穿梆。

  “白城城主可能不会直接跑去找漆四说穿此事,但他也可能会试探漆四。”姜姬说,所以这一招要能用得好,就要真找一个漆四身边的人来做桥梁。

  她看中的人是马商。

  去年,马商从魏地回来后根本没进商城,直接回了燕。

  这也是商城被动的地方。商人们来,他们才能利用商人;商人不来,他们就束手无策。

  “不能只指望他一个人。”姜姬说,“白家的其他人呢?看看能不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

  蟠儿答应会再派人去燕国。

  现在商城的事是越来越多了,以前他们是有事才来沧海楼,现在不得不规定下来每五日有一次议事。

  在这一天,卫始和蟠儿都要把最近的工作做一下汇报,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当面讨论出一个结果,并立刻制定出计划来。

  不过事情总是越讨论详细的,所以一天通常不够,一旦制定下来计划,需要讨论的就更多了。

  姜姬看了一下外面的天色,对姜温说:“今年需要统计一下商城的常驻人口,做到心中有数。”

  姜温答应下来。

  她对姜礼说:“城中的库房现在有几个了?”

  姜礼说:“共有十四个。”

  “够吗?”

  姜礼摇头,城库是肯定不够的。

  “你把还缺什么库房,该建多大,建在什么地方考虑好之后下次报上来。”她说。

  姜礼额头冒汗的应下了。

  她再看姜俭:“城中的税目现在共有多少种?”

  姜俭说,“今年年初二月、三月各有四种新税,目前税目是二十四种。”

  “有大家反对特别大的吗?”她问。

  姜俭说:“商人们对于卫生税……”牛马随地大小便这个是管不了的,但城里居然因此收卫生税,商人觉得这个税是最没道理的。

  “那就改个名字……”姜姬想了想,说:“叫道路管理税吧。”

  姜俭把这个记下来。

  姜姬说:“税目你好好看一看,二十四种里有没有重复性高的,如果有高的就合并一下,下次报给我。”

  她再看向卫始,“现在城中所需官吏数目还欠多少?”

  卫始忙道:“五十三人!”

  五十三个……

  姜姬深深的叹了口气。这就是说,她还需的五十三个至少会数数,会写字,会做简单的表达的人来当官。这种人在商城是不可能找得到了,从流民中挖掘也不太可能。

  是自己教……还是抢回来?

  她对卫始说:“你来考虑。如果要抢,从哪里把人抢回来,叫卫开去办。如果要咱们自己调教,这人又该从哪里找。”

  卫始一怔,犹豫了一下,道:“我倒是有几个人选……”

  他说的是辽城以前的人。

  杨云海在最后几年也算是为祸一方,为了强大自身,他先把辽城的自己人给抢了个遍。

  男人都死了,妇孺守不住家业,于是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财产被抢走,军队被夺去。

  杨云海还是要脸的,他的洗劫套着一副光明正大的皮,理直气壮的很。所以他还是会给他的“兄弟”们的后代留下一点东西的,比如房子,比如命。

  可一群妇孺怎么可能守得住?当没有军队的保护,一座大房子里只住着一群女人、孩子和老人,这样的家还安全吗?

  他们要么死了,要么逃了。

  活了下来的人成了流民、军奴,被混到杨家的军队中,而那些军队又都被姜姬继承了。

  当辽城变成了商城,杨云海不知去向,公主横空出世。这些人就更没有跳出来的必要了。

  报仇?

  杨云海失踪了。

  杨家家业被公主夺了——也有人认为是姜武夺的。

  但不管怎么说,毁了他们家的人早就不在了。

  他们这个仇,似乎也没记到姜姬头上来。

  而卫始也早就找到了他们。

  “我只是让人看着,看他们想干什么。”卫始说。

  他觉得这些人对公主是没有仇恨的,对姜大将军也没有恨。他们倒是恨杨云海,杨云海就算没死,现在也是丧家之犬,也犯不着去恨了。

  这些人有一些走了,有一些还留在城里。

  “他们留下来干什么?”她问。

  “守着自家的祖地,祖坟吧。”卫始感叹道。

  “你要是看着好,就叫过来用吧。”姜姬点头了。

  她觉得卫始的眼光还是可以相信的。

  “把这个端去给大王试一试。”奇云从巨大的铜炉中盛出一碗似金似玉的膏状物。

  金潞宫的侍人捧走之后,奇云伸了个懒腰站起来,走到外面去。

  不远处就是摘星楼,到底,他也没能住进去。

  奇云有些感叹,不过他在鲁国的日子倒是比在郑国强多了。

  别看郑王最后是很听他的话,其实他刚到郑国时,郑国的上上下下都很反对他,所以,他才会住在小山包上。

  哪里像在鲁国,鲁王一句话,他就在宫中有了一个“仙馆”,可以在这里修行炼丹,光明正大!

  “快来啊!”

  一个声音突然从北边传来,奇云一转头就看到一个少年跑过来,他的衣服穿得乱七八糟的,头发也没梳。他一边奔跑,一边大笑着呼喊后面的人快跟上。

  那是大王的大公子,也是唯一的公子。

  不过这个公子,可是荒唐极了。

  奇云站在远处,面带微笑,远远的望着他,他看到那个公子看了他一眼,然后就跑远了。

  如果能说动这个公子也信他就好了。

  可惜,这个公子看似荒唐,却油盐不进。上回见面,他身边那个侍人对他说了句什么,公子本来还笑着,脸色突然变了,气哼哼的对他说:“你想住摘星宫?”

  然后就扬长而去。

  奇云无奈,只好慢慢来。他也奇怪,这个宫里据说人人都不喜欢摘星公主,好像公主得罪了很多人,但说起她来,又好像人人都护着她。

  他可真没见过这种事。

第248章 求官

  “那个老家伙又来了!”看到奇云,姜旦愤恨的说。

  姜仁与姜智刚刚跟上来,听姜旦这么说,两人看了奇云一眼,上前拉住姜旦说:“公子,不要理他,我们走吧。”

  三个少年穿入树丛不见了,过了一会儿,一群气喘吁吁的宫女跑过来,为首的一个气哼哼的说:“又叫他们跑了!”

  “抓住了又拿他没办法。”一个宫女抹了把汗,没好气的说。

  姜旦这个公子好像没什么人理,可他也是莲花台的公子,别说只是埋伏在承华宫周围捉弄她们,就算是真把她们怎么样了,也不过是风流韵事而已。

  而且来追姜旦的宫女中不少都是春心荡漾才来追着玩的,这叫情趣,哪是真想抓住姜旦问罪的?

  此时就有几个宫女在嘻笑着推其中一个面若桃花的宫女:“阿米,公子为什么来偷看你啊?”那个宫女脸带羞容,一看就没生气。她刚才洗澡时发现窗外有人,一叫出来引来了很多人,追出来后她才知道是姜旦,以为姜旦对她有情才来偷看她,心中也是小鹿乱撞。她看大家都来追了,连忙追过来也是害怕大家伤害姜旦,此时被人打趣,心头更是羞得厉害,一转身道:“我不理你们了!”甩手跑了。

  抓不着人,宫女们也只得回去了。说实话,这莲花台也就两个男人,一个是大王,一个就是姜旦。大王在金潞宫里已经闭宫不出有五年了,听说是要修行。别说她们,连风华绝代的王后,大王都不见。

  幸好姜旦渐渐长大,青春而慕色,时常躲在暗处惊吓宫女,或推翻她们手中的东西,或跟在她们身后掀她们的裙子。因为整个莲花台只有王后身边有很多年轻宫女,所以姜旦就常常埋伏在承华宫附近——不过因为有戏弄宫女的事,倒没人觉得他居心不良。

  何况,王后虽然姓蒋,可大王不爱,蒋家也像是早就忘了她这个人,除了一张脸,她也没什么好叫人图谋的。

  姜旦带着姜智和姜仁回到他暂居的摘星楼。

  这莲花台空置的宫室很多,姜智建议姜旦不要固定住在一个地方,隔一段时间换个地方住住,反正没人管他到底住在哪里。

  在整个莲花台,他们常住的地方不是摘星楼,而是烧死小冯氏的照明宫和大冯氏自杀的启和殿。这两处在宫中是绝对没人去的。

  而摘星楼太多人注意它了,所以他们不能住在这里。

  不过,虽然不能住,但姜旦还是喜欢到摘星楼来。好像躲在这里就不会有人伤害他了。

  在姐姐和大哥离开之后,他就成了这个宫里一个不存在的人。

  没有住的地方,没有人关心他有没有饭吃。

  但他却是公子,所以他才能活着。

  姜智来之前,他和姜仁是靠偷来的食物活下来的——还不敢偷多了,怕被人发现,被人打。

  等姜智来了之后,他告诉他虽然现在好像大王不管他,所以人人都当没他这个人,但也没人敢对他做什么。

  “公主都安排好了,小公子,在莲花台,没人敢伤你性命,而不管你做什么,都没人敢动你一指头!”姜智当时受了刑,还躺着不能动,他跑回来时被人发现了,可他仍坚持要回到他身边。

  他教姜旦和姜仁去抢吃的,尽管抢,光明正大的抢——绝没人敢拦!

  姜旦还有些害怕,姜仁就照做了,他“抢”回来了他们的第一顿饱饭。

  从这一天起,他们就再也没有饿过肚子。

  没有衣服?

  按住一个侍卫把他的衣服剥了。

  结果这个侍卫得知是姜旦剥他的衣服穿,竟然大笑着主动把裤子和鞋都脱给他。

  等下次他们再偷袭侍卫想抢衣服时,那侍卫竟然说:“等等,我自己脱!”

  他们抢了几身衣服后,就被人知道了,那个抓住姜智打得他不能动的姜莲被几位大人问话,他就说是他“忘了”,因为他要侍候大王,忘了给姜旦准备衣食与宫室。

  他给姜旦安排了住的地方,也给了他侍候的人。可姜旦不敢住,他听姜智的,姜智说他们不能住,要躲起来。等他们不去住以后,那个宫里的侍人也渐渐都不在了,也没再送吃的过去了。

  姜智说,那个姜莲想害他,又不想亲手杀他,就用这种方法。所以绝不能接受姜莲给的任何一样东西。

  姜旦听姜智的,就算一个大将军来找他,说他是他二哥,要带他去见姜莲,让他听姜莲的话,被他吐到脸上,又带着姜智和姜仁把他打了一顿,然后三个人就跑了。

  他才不信呢。他知道大哥,知道姐姐,这个二哥他根本不记得!如果他真是他的二哥,怎么不早来救他?怎么不帮大哥和姐姐呢?这个人一定是个骗子。

  姜智说这个人确实是他二哥,不过他是个坏人。

  姜旦点头,“他就是坏人!”这个世上,只有大哥和姐姐对他好。

  可是,他们现在都不在这里,他才会没人管,才不得不东躲西藏。

  这几年,他看得很清楚。姜智说的对,这个宫里的人都不是真心对他。

  那些来教他读书的“先生”,他们难道不知道他在宫中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吗?可他们除了让他孝顺大王,听从大王以外,别的什么也不会做。

  然后,他就不听他们的了,连课也不想上。

  姜智说,他不上课也可以。

  “公子如果会读书,就要做一个软弱的人,就要事事听从他们的话,不然他们是不会对公子放心的。”姜智说,“到那时,公子反倒会受制于人。现在这样,公子任性一些,不但管束少了,他们也会对公子更放心。”就是日子会难过点。

  姜仁担心这样下去,姜旦过于顽劣会被这些人放弃。因为他是公子,就必须要像个公子才有用,如果他太不像公子,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