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儿就站在窗户那里说:“让他慢慢拉,可能要拉几次。哥哥你别着急,慢点来。”

  漆离羞愤欲死,这味他自己都受不了,但腹下却确实隐隐觉得放松了些,腹中的疼也更清晰了。他掩住鼻,对阿江和阿九说:“这下,我与蟠郎当真是坦诚相对了。”

  阿江屏息,阿九捏住鼻子,一脸恶心,都顾不上说话,低头收拾残局。

  这时,门又敲响了,蟠郎在外面说:“我把热水放在这里了。”还很体贴,“我站远些,站到上风处,你们先把脏衣服扔出来吧。”

  阿九抢先一步,把脏衣一兜,开门抢出去,把热水往里一递,跑得远远的,才用力畅快呼吸。

  漆离已经很放松了,虽然腹上的伤口一直在疼,似乎越来越疼,但他却觉得自己能活下来了,见状就对已经憋紫了脸的阿江说:“阿九最狡猾。阿江,你先出去喘口气再进来收拾。”

  阿江点头,也冲出门去,过了会儿拉着阿九一起进来了。

  漆离被逗乐了,不敢笑,肚子也抽紧了,抽得疼得厉害,“这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到了晚上,漆离喝了半碗粥油,从喉咙到肚子全都舒畅了,停了一会儿又服了药,喝了水漱口,才沉沉睡去。

  再醒来时,精神反倒没有昨天好。

  蟠儿:“昨晚上没睡好吧?”

  漆离点头,“一直疼。要多久我才能坐起来?”蟠儿说:“不好说,总也要个十天八天的,现在天冷,伤口好长,不容易发臭。你好好喝药,多养一养,要不要先送信回去?”

  漆离摇头,“不送。倒是这里的人,他们要是想走,就让他们走吧。”

  蟠儿笑道:“他们哪里敢扔下你走?”

  漆离一脸颓意,“他们当然敢。”

  现在那些人应该会放弃他,转而去找漆原和漆尚了吧?

  漆离让阿九去传话,到了晚上,漆显和漆乌果然来辞行了,不过他们说的是要尽快回去把漆离遇险的消息告诉漆鼎,好叫漆鼎替漆离作主报仇。

  两人没能进屋,就在门外说完,阿江就进去了,一会儿出来说:“公子叫我代为祝二位一路平安,早日归家。”

  漆显和漆乌都明白漆离不可能不生气,但现在他们已经得罪漆离了,漆离已经对他们生了嫌隙,他们再怎么做都没用,不如回去想办法。

  漆鼎可不止漆离一个儿子啊。

  两人闻言再次行礼,然后就带着人离开了。

  阿江出去送他们,回来说:“公子,他们留下了七十个人。”

  漆乌和漆显哪敢把漆离一个人扔下?各自分出自己的大半侍卫,只带几个亲信走了。

  漆离听了阿江的话,默不关心。

  蟠儿照旧给他煮药,喂药,换药,道:“现在没了外人,你正好慢慢养伤。”

  蟠儿让阿九回去取来一些书卷,没事时就念给漆离听,阿九还抱回来一张琴,蟠儿也偶尔在庭院中弹一弹。

  漆离心中郁结渐渐消散,事已至此,他多想无用。

  过了十日,他已经能自己坐起,也可以吃饭,不必一直喝粥了。

  蟠儿这才对他说:“我有一计可助你。”

  漆离听了以后还是先把碗里的饭全吃完,才问:“何计?”

  蟠儿说:“那些人没有带走的粮食都还在,之前你给我的,我也还没有送回乐城。这些加在一起少说也有五六万石,我再找商人送些来,凑足十万石,你带回燕国,当为大功一件。”

  漆离的话都说不出来了,阿江和阿九在旁边也听愣了。

  蟠儿道:“你不必为我担心,我可以先跟商人赊账,等你回到燕后再把钱送来。”

  原来不是白给。

  漆离松了口气,但刚才是不信,还隐隐觉得蟠郎是不是心有诡计,但现在他却只剩下感动!

  蟠郎并不是没有底线的在助他,而是甘冒风险助他。

  如果蟠郎什么都不求,他反倒要担心。

  漆离犹豫了一下,问:“我有什么可助贤弟的?贤弟尽管道来。”蟠儿摇头,“你现在帮不了我分毫,是我能帮你。但日后你可以帮我位列人臣。”

  漆离瞬间明白了。蟠郎是奴仆出身,比不上世家子弟,如果没有助力,他永远都不可能登殿为臣。他现在这个公主府长史之职,不过是公主赏给男宠的,他照旧还是不能到大王面前,与公卿们同列一席,同殿为臣。

  蟠儿道:“公主对我已经没有爱意,我所求的,只能托赖于大哥了。等大哥成为燕太子后,我光明正大的出使,请大哥赏我一个虚职,这样我再回来,就可以更进一步了。”

  这样,蟠郎在燕国为官,回到鲁后,鲁王是不能默视的,最多给蟠郎一个比虚职小一点的官位,但不能当不知道。

  这个是漆离可以给出的承诺,也是他确实能为蟠郎做到的事。想来想去,蟠郎能从他这里得回的最好的回报就是这个了。

  漆离伸出手:“君子一诺。”

  蟠儿握上去:“生死不改!”

第399章 百姓

  鲁国已经迎来了春天。

  草木生发, 遍地春芽。

  市场上有买不完的货物, 百姓饿不着肚子,又多了许多谈资,说说公主, 谈谈大王,论论将军, 日子过得很是逍遥。

  乐城现在最热闹的地方就是球场了。

  自从姜旦在这里踢过球之后,他不来的时候,这个球场人人都能进去踢, 因此名声高涨。于是围绕着这个球场已经生成了新的住宅区和商业区。

  姜姬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 也早就安排了好一切。在建设二环流民区时的种种经验都可以套用在这里, 不知不觉,二环区的规则正在慢慢向外延伸,变得更具有权威性。

  这是她想看到的一幕。

  当人人都开始习惯二环的那一套时, 反推到乐城本地居民身上时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龚香也发现了这个征兆, 不得不说, 这让他感到非常新奇,提供给了他新的思路。

  在以前如果想在一个新城建立秩序, 最好的做法就是让新城跟旧城学习,旧城的声望越高, 历史越悠久, 这种模仿越容易成功。

  最简单的,就是从旧城的世家中借出一二子弟到新城任官,就能把旧城的一切习俗带过去了。

  但让旧城去跟新城学习, 新城不管是规模上还是历史上都比不上旧城,那这就是天方夜谭,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如果是他,就根本不会浪费时间去尝试。何必要白费功夫呢?

  但公主就用二环向他证明了,其实改变旧城的规则也没有那么难。哪怕乐城比二环更富有,哪怕乐城有世家,二环只有流民百姓,但现在就是乐城在被二环影响。

  “公主,现在有世家想占流民区外面的地了。”龚香在发现有这个苗头后,没有拖延,直接禀告了上来。

  以前乐城外荒芜一片的时候,没人关心那些荒地;现在乐城外处处是小村庄,村民们开始种地以后,就有人盯上了这些还没有开发出来的地方。

  姜姬拿过纸牍,上面很清楚的标出已经有哪些地方被某几家给占了,比她想像的要多,也比她想的要快。

  世家的欲望一直都是这么强烈。因为对大王来说,整个鲁国都是他的,用不着去占。但鲁王显然不能像狗撒尿圈地盘一样把整个鲁国给撒一遍,所以他这个占有,更多的是象征意义上的,事实上他并不真的拥有整个鲁国。

  但对世家来说,他们只拥有自己家族以内的财产,扩张就成了他们发展的本能。

  “胡氏、段氏、蓝氏……”她一个个念,手指在纸牍上划过,“还挺多的。”

  在这方面,世家从不落于人后,只有一个闻着味了,其他就会蜂拥而至。

  “他们用的是什么手段?”她放下纸牍。

  龚香道:“倒是并不酷烈。”

  姜姬就顺便上了一堂“世家是如何鲸吞蚕食”的课,总的来说,世家的手段在数百年的进化之下是非常温和的,润物无声,甚至带着一丝慈悲为怀、怜贫惜弱的味道。

  ——如果他们没有拿税赋来吓唬人的话。

  对百姓来说最可怕的就是税赋了,一个收钱,一个收命。如果是种地的,可能辛苦一年,最后却填不饱家人的肚子,如果此时家中的男人再被拖去服役,那就是雪上加霜。

  百姓们都畏税如虎。

  所以,如果这时有一个坐着马车过来告诉你,只要你当他家的仆人,税,他们交了,抽丁的话,你觉得是一个小村庄二十几户更容易抽到你和你儿子,还是当了我家的仆人后,在几千上万人中更容易抽到你呢?

  如果再告诉你,你儿子看起来长得很高大强壮,愿不愿意随我家的护卫学一点拳脚弓箭呢?以后就算不在我家当护卫,当个猎户也能糊口啊。

  如果再告诉你,你儿子看起来聪明伶俐,如果愿意,可以到我家去跟公子们一起念书,虽然只是跟在公子身边当个童儿,但也可以识几个字。

  经过这一番组合拳打下来,少有还能坚持不答应的。而且这种奴仆只是等于把自己种的田给卖了,出息都归主家,祖宗姓氏还是能保留的。

  姜姬听了点头,怪不得百姓们都要答应了。

  龚香又提起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现在那些村子里,倒是以女为子的事越来越多了。”

  姜姬听愣了,随即明白了,笑道:“也算阴差阳错了。”

  对世家来说,当然是男子更有用处,所以游说时也都尽量说服百姓们把家中男子交给他们带走,他们不要女子。

  以前女子不能当家,说服起来就要花上更多心力,有时也不得不使一些手段。

  但姜姬搞的那个提升女性地位的事就被他们利用来了。

  首先,女儿在家可以多领一份粮食,这等于是干活就有钱拿,所以百姓们倒是都愿意家里的女人越来越多;

  其次,女儿也可以招赘继承家业。这样,儿子可以出去学本事,建功立业,女儿在家孝顺双亲,招来的女婿也不怕他不听话,只要把女婿的姓也给改了,从此叫他认这边的祖宗不就行了?

  由于这股“邪风”吹着,女子招赘的事在底下的村庄里前所未有的兴盛起来。

  甚至现在还催生出了一桩职业,专替人介绍赘婿。甚至连程序都成熟了。

  赘婿,不能是家中长子,长子要奉养双亲,以次子、三子为佳;

  赘婿,入门要改姓,要奉养岳父岳母,生子要继承岳家姓氏。

  这些是放在明面上的,还有一些“条款”是私底下的。

  龚香也绘声绘色的给她学。

  赘婿,要年轻,俊美,健康。毕竟招回来是生孩子的,是要承家立业的,面相不好,生出来的孩子能好吗?

  还有,赘婿招赘前,需要验身。

  姜姬:“……验身?”验哪里?

  龚香:“毕竟是招回来……”生孩子的。

  自然是要验其阳具是否大、长、久。

  姜姬:“……”百姓们好朴实哦。

  而且这个赘婿不是说招进来了,就把岳家的财产给继承,人家有儿子的。其实就是将女做男,就是把女儿当儿子了,赘婿,其实就是另一种的媳妇。

  如果赘婿不听话、不孝顺怎么办?

  打。

  现在女子的嫁妆里都多出一条粗棒,就是为了这条新生的“家训”。

  因为现在还是女子少,男子多,在外面的村庄里,男人永远比女人多,所以赘婿不止在女方家庭受欢迎,在有许多儿子的家庭里,也同样很受欢迎。他们通常会只留下长子,而把剩下的儿子都送出去做赘婿。如果家中有女儿的,也是宁可招赘,而不愿意把女儿嫁出去。

  龚香说,还是那份白得的粮食让人舍不得嫁出女儿。再加上招赘,又能再白得个劳动力,这一套下来,百姓们对招婿的接受意愿出人意料的高。

  他说完,就等公主发话接下来该怎么对付这些胆敢占公主便宜的世家。

  姜姬的做法也很简单,“免税赋。”

  免税赋的理由是很好找的。天气好啊,天上的云彩是横的还是竖的,大王做了个梦啊,等等。

  姜姬给的理由是姜旦与郑姬的婚事,也该举行个公开的仪式了。

  她需要郑王对鲁国深信不疑,所以行动上就需要不停的给郑王信心,让他相信“鲁国是绝对不会背叛他的”。

  她说了第一句,龚香就自己领会了下面的话。

  大王说要免税——大王没想加税——外面说加税的都是在造大王的谣。

  其心可诛!

  这是在阴害大王!

  在挑拨大王和郑王的关系!

  这些人全是鲁奸!

  总之,不是世家去占那些百姓的便宜,把他们骗为家奴,把他们开出的地都据为已有才收拾他们。

  收拾他们是因为他们要害大王。

  只要无限拔高这一“罪行”,再稳固的世家都会被推倒的。

  当他们成了“罪人”之后。

  公主可以收割一部分世家来缓解压力;也可以把那些百姓再给放出来,让他们继续为民。

  哪怕当百姓没有当世家家仆舒服,他们也只能继续当百姓。

  因为公主要他们当百姓。

  姜姬也很无奈,奴仆是世家的,百姓是鲁王的。只是当百姓没好处,才会没人愿意当百姓。她现在还不能给百姓太多好处,只能先逼着他们当百姓,再慢慢把世家推倒,这样他们就只能永远当百姓了。

  永远只做大王的人。

第400章 殿上风波

  姜姬一向信奉已经干掉的敌人才是好敌人, 那时再反省再补救再如何如何都来得及, 但在干掉敌人之前,这一切都不重要。

  所以她先跟姜武透了个底:“今天半夜,你让人围住这几家。”姜武点头, 问“围”这个字的程度。

  “一只狗也不要放出去。”她道。

  姜武就明白了,他举一反三, 连这几家在外面的旁系血脉、情人私生子等等都给围了。

  如此动作,月至中天时,龚獠火烧屁股一样跑进了宫。

  龚香还没睡, 他正在琢磨明天殿上如何才能骂惊四座, 骂得人人都知道这几家委屈但人人都不敢开口替他们说话。

  这个技巧很重要。

  龚獠来了, 龚香正好找个人帮他参详参详,披衣煮茶:“请他进来。”

  阿悟出去请人,但进来时龚獠硬是把阿悟挤到一边, 强先挤进屋来。阿悟一看, 干脆也不进了, 就守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