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不见皇上。

听说他宫里添了好几位佳丽,包括那个罗巫衣。

白凤凰感到自己心情不佳,突然有些不想回京述职。

第 32 章

和白凤凰的心情恰恰相反,皇上每日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算一算小白今天到了哪里,还有几天能回京。皇上一想到今年终于可以见到小白了,晚上睡觉都能笑醒。

听说白将军即将回京述职,大臣们大约都感受到了皇上这几日的变化,于是一个个纷纷上书提出自己对国家的各种自认为颇有建设性的意见。更有甚者,在奏折中明目张胆地说家中人口颇多恳求皇上能给涨点俸禄。皇上看了他的奏折后颇为动容,将他唤来宫中彻夜促膝长谈。哦,据说此人次日归家后哭了一整天,然后休掉了三房侍妾。

第二天,言官就递了折子,洋洋洒洒上千字,引经据典,文采斐然,中心思想就是在批驳白凤凰身为女子不能入朝为官。

皇上的好心情瞬间被这几个言官给弄得阴郁了。

要说这言官也真是能憋,皇上圣旨刚出来的时候,他们都沉默着,眼看这白将军要回京城,一个个都跳出来横加指责,而所有的指责不过是围绕在白将军的女儿身。

皇上看着这些奏折,差点就要把这几个言官叫过来揍一顿了。

他想,自己真是倒霉,费心费力又培养了一批白眼狼。

这天的早朝,皇上脸上挂满了两个字:不悦!

那几个言官刚要说话,皇上便说:“诸位爱卿都想好了再说话。”

言官听闻皇上这句话,心里都在猜测皇上这样子大概是十分不满意他们的意见了。

可是没办法,哪怕是掉脑袋他们也会说,谁让他们是言官呢,别说白将军了,哪怕是皇上,皇上他老婆,皇上他亲妈,有不对的地方也照骂不误。

大周朝历来是不允许斩杀言官的。

但是建安时期,也就是当今皇上的亲爹当朝的时候,因为十分忌恨言官,但凡是提出相反意见的言官,不是被廷杖就是被撤职然后找个由头给处理了。

十几年下来,言官也就慢慢消失。

不过自打武宁纪元开始,皇上渐现明君风采,言官们总是稍稍活跃了点。

言官一启奏道:“启禀皇上,大周历来没有封女子为将的说法。”

皇上驳道:“那大周律法可曾明令禁说不能封女子为将?”

言官一想了想,好像大周律里也没说不许,恩,皇上是对的,于是退回队列里。

言官二又说:“但白凤凰有欺君之嫌。”

皇上再次驳道:“欺在哪?朕自己怎么不知道。她根本没有欺君,是朕欺你们,一开始没说清楚她是女子罢了。”

言官二:“…”

言官三上前一步。

皇上呵呵笑着,手指轻轻抚摸了一下身边的佩剑,问:“罗爱卿,你又要说什么?”

罗言官迟疑了一下,最后说:“既然白将军身为女子,起初怎可日夜侍奉君侧。”

他的话一落,诸位大臣纷纷对他侧目。

大臣们一致认为罗言官是真汉子,这话都敢问起,果真是不怕掉脑袋啊!

罗言官的问题表面看起来是说白凤凰行为不端,身为女子竟然敢公然侍奉皇上,再喜酒便是在骂皇上和白将军之间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俩人的行为不符祖制,也有违道德,更是对不起后宫佳丽们。

“皇上,皇嗣为国之本,可您膝下无子,臣等甚为忧心。”

大臣们听完罗言官这一番言论,纷纷把头埋进脖子里,生怕被皇上的眼神给误伤。

皇上冷笑几声。

“罗爱卿,你可真是长了胆子了。”

朕跟谁睡觉你也敢管?

当初大家误会白将军好男风,甚至怀疑朕也是好男风之流,现在朕告诉你们真相,一个个居然又换个法子来多管闲事。

皇上十分想叫人把罗言官给拖出去扔得远远地,好叫他眼不见心不烦。

皇上瞥了一眼罗言官:“罗爱卿,你多大了?”

罗言官表示自己此时此刻也十分心虚。他其实从内心非常佩服白将军,一个女子能在军中混出如此好的成绩,那可真不是一般人。

他现在除了怕皇上挟私报复,也怕白将军回来后把他揍得不能下床。

但是没有办法,他身负皇命,就得负责任地时时刻刻提醒皇上,免得皇上步了建安帝的后尘。

“回皇上,微臣今年三十又五。”

“膝下几子?”

“三儿一女,皆是正室所出。”

“你是独子吗?”皇上又问。

罗言官搞不懂皇上这时是要做什么,只好一一作答。

最后皇上终于问到了罗言官的胞弟去年娶亲至今未有所出,于是他说:“罗爱卿身为长子,胞弟至今无子,应当要负起责任,从明天起,你就不用来上朝了,回家求子去。”

罗言官傻了眼,怔怔地立在大殿中,直到皇上退朝离开,他仍然十分不解地念念有词:我胞弟没儿子关我什么事儿呢?我虽是他哥,可又不能替他生啊!

东方明听到他念叨的话,拍了拍他的肩膀说:“罗老弟啊,我说你也真是糊涂。”

“东方大人,下官如何糊涂了?”

“榆木脑袋!”东方明无奈地摇了摇头,“你自己都知道你弟弟没儿子跟你没关系,那皇上现在无子又关你何事?”

罗言官道:“可这不一样!那可是皇上!”

他正想跟东方明好好讨论讨论此事时,看见东方明已经是一脸嫌弃地甩袖离去。

回到正明殿,皇上一面看奏折,一面在心里计算小白会是那天中午到还下午到,就听杨公公来报,罗妃求见。

皇上一楞,问:“什么罗妃?”

“回皇上,就是…就是去年皇后娘娘替您选入宫中的妃子之一。”杨公公说完,心里默默替这罗妃叹息一番。好一个美人,可惜在入了宫,将来保不齐是守活寡的命。

“是吗?”皇上放下奏折,仔细回忆了回忆,好像是有那么一回事。那段时间,江南发大水,汉中一带出旱灾,关城在为收复失地做准备…太后跟他面前一说,他只当没听见,没想到后来皇后真的就替他选了几位妃子。

政事繁忙,皇上至今连这几个妃子的模样都没见过,早就把这事也忘了。

他猛地想到,这事小白肯定听说了,她会不会误会自己!

皇上越想越生气,斥道:“谁把她召进宫的,就让她去找谁!以后这些乱七八糟的人就直接替朕回了!再有什么妃的到正明宫来,朕拿你是问!”

杨公公伸手摸了摸额头的虚汗,急忙出去回了罗妃。

看着罗妃面如菜色地离开,杨公公合十祷告:白将军,您快快回宫吧,老奴快招架不住思、春过甚的皇上了。

话说杨公公祷告完第二天,就听到了一个好消气。

白将军将在明日隅中抵达京城。

白将军带着师父徐将军的棺椁,一路慢悠悠的,历经四十四天,终于在武宁七年年三月初九到达京城。这一次回京,她的身份已经不一样了,她不仅是大家所熟知的白将军,更是大家有点儿不愿意接受的女将军。也是,一堆男人当政的地方,来了一个出类拔萃的女子压在头上,怎么都会有些不平衡。

皇上为了表示自己对朝廷重臣的重视,亲自领着百官在皇城上朝的正殿台阶上等候她进宫谢恩。

大家等了好一会儿,终于等到了白将军。

只见她穿着一身雅青色的长裙,头发简单绾起,头上插着一根鸭暖青的玉簪子,簪子上镶嵌一株紫檀色的佛珠。

白凤凰实在是不习惯穿裙子出门,但是刚才她到了家,心里想到罗巫衣居然成了皇上的妃子,便决定自己也换一换风格。不过她和白小七都不是懂得打扮的人,在府里好不容易找打了这么一件裙子,那跟簪子也是随便翻找的出来的。

明明不算是很好看的装扮,可她竟也驾驭得住。

用白小七的话说就是:哥…哦不姐,你就是套一件破麻袋那也是仙女!

白凤凰见他一个多月了仍然会喊错,说道:“没关系,你以后继续叫我哥。”

白小七窘迫地低下头,心里默念下次一定不要喊错!

说实话,要不是这身衣服,白凤凰觉得自己这会子都应该在跟皇上汇报战果。

她不擅于穿裙子,只能一步一步慢慢走着。

这在那些等着她的人眼中,就成了不急不缓,气态雍容了。

白凤凰走近后,跪下磕头行大礼,声音清亮:“微臣白凤凰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等了一会,没听到皇上让她起来,她不由得疑惑地微微抬起头,正好对上皇上的目光。

皇上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其实他有些不敢开口说话,生怕一出声,便已哽咽,见她抬起头看向自己,便挥了挥手,命她起身。

第 33 章

白凤凰起身的时候,顺手扯了扯裙摆,心里懊恼极了,尤其是当看见皇上那张似笑非笑的面孔时。

她觉得自己今日的穿着装扮一定是蠢透了。

当年青儿姐姐用心推荐张大娘好说歹劝都没能让她穿上裙子,这一听说罗巫衣成了皇上的妃子,她竟然鬼使神差般地就找了身这样的衣服穿上来入宫面圣。不过怨不得旁人,也都是当年罗巫衣那惊鸿一瞥,深深地刻在她脑海里。

这脑子一热人就犯晕,如今那一阵热过去了,她便要亲自尝一尝自己种下的苦果。

可不,连东方明都调侃了她两句。

不过这些对白凤凰而言,都不是重点。

她低着头小声问东方明:“东方大人,为何你们都在?”

东方明摸着胡须,讳莫如深地冲她笑了笑。

白凤凰扯着嘴角对他尴尬地笑着,知道自己是不太可能从别人嘴里知道答案了。

这次皇上不光带着百官在殿前迎她,还特别命御膳房备下丰盛的宫宴。宫宴十分丰盛,那什么南乳松鼠鱼、烧鸳鸯、玉板翠带珍珠、雪耳清炒鳝丝等,白凤凰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菜名字,至于后面的那些个什么凤戏牡丹、凤凰展翅、凤凰出世、龙凤柔情、凤尾群翅、凤凰趴窝、凤凰鱼肚、白梨凤脯等等,光听名字白凤凰便感受到了来自御厨们的热情。

只不过这热情让她有点儿糊涂,皇上刻意让人把带凤凰二字的菜肴接连不断地端到她的席位上,寓意为何?难道皇上是打算把她也煮了吃了吗?

她小心翼翼地品尝佳肴,目光却下意识地看向皇上。

真是巧,皇上竟然也在看她。

皇上见她把视线转向自己,那嘴角便不由自主地翘了起来,那眼光柔得快要让白凤凰不饮而醉了。

白凤凰低下头,默默地想,怎么自己每次去看皇上,他也都在看自己。

这在座的百官可都是看得清清楚楚了,皇上今日的目光,由始至终就没离开过白将军。言官们一面幸福地享受美味,一面在心里已经打了七八个草稿,打算好好逮着皇上骂一番,毕竟这么多年下来,真是难得见到皇上奢侈一回。

不过言官们这次不打算扯上白将军。

这事儿已经在明白不过了,言官骂皇上倒不一定惹皇上生气,但如果还跟罗言官一样骂白将军而且还要去管皇上什么时候生儿子的话,那…可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前朝和后宫不过是隔着几座宫殿而已。

正陪着太后娘娘用午膳的皇后也知道了皇上正在宴请百官。

皇后娘娘看着一桌子饭菜,忽然觉得一口都吃不下去了。

“皇后,心要放宽。这皇上难得宴请一回百官,甭管是什么理由,那都是前朝的事情。”

皇后听太后这么说,旋即笑了,说道:“让太后见笑了,媳妇只是想着,长这么大还未吃过那样盛大的宫宴。这一听他们说起,嘴巴不由得也馋了,恨不得自己也能带兵打仗。”经过五年的沉淀,皇后也变得心口不一。

太后听此,目光轻轻飘过她紧锁的眉头,说:“有些时候,不争就是争。”

“媳妇儿晓得的…”皇后不敢当着太后的面儿叹气,只能忍下了那口气。

一想到白凤凰居然是女子,她觉得胸口更加沉闷。

为了试探皇上到底是不是就不喜欢女子,她到处寻觅美女,罗巫衣可以说是大周第一美人了,可皇上不禁不关心这些新入宫的妃子,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

她失望万分,已经要认定皇上不喜女子,打算就此认命在宫中安静地年念佛守活寡一辈子的时候,皇上的一纸诏书让她瞬间明白了什么。

叫她难受的是,不管大家认为皇上是喜欢女子还是喜欢男子,皇上喜欢的那个人从来没变过。

皇后觉得自己好天真啊,她真的以为皇上当初是喜欢自己的。

当年皇上还是太子,她跟母亲入宫,远远地就看见了太子。那时候,她隐隐约约知道皇上会将她指给太子为太子妃,便不由自主地更加关注太子。

太子看上去总是那么从容。

太子是那么好看,比她见过的所有男子都要好看。

后来,太子大约是有事,提前散席。太子经过她身边的时候,对她微笑着,还问:“这位便是陆家的文慧小姐吗?”

当时她脸都红了,声如蚊蚋地回道:“回太子殿下,臣女正是。”

“长得比孤想得还要好。”说完太子又对她笑了笑,然后离去。

两年后,当皇上废了太子,太子失宠最后失踪之后,她仍旧不肯出嫁,这一来二去她便成了京城之中独一的高门老姑娘。她每日都在家里祈福,希望上天能保佑太子平安无事。她想,菩萨一定是听到了她的祷告,因而在她快二十的时候,他就那么突兀地出现了,并且成了皇上。

她以为自己苦苦守候的幸福终于来临,却不曾想,如今自己是这般情景。

这五年过来,她乌黑的秀发中竟能翻出几根白发。

回到正宁宫的皇后娘娘久久不能平息自己的情绪,在杨嬷嬷的劝慰之下,喝下了安神汤好不容易才躺下小憩片刻。

而这个时候,这场盛大的宴席才进行了一半。

白凤凰作为一位行军打仗好几年的人,已经习惯了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吃饭这项任务,她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菜,前面的饭菜太好吃,她已经吃撑了,这会子只能安静地看别人吃。

东方明摸了摸胡子,对她说:“小白,其实这后面的更好吃。”

白凤凰听此,冲他瞪圆了眼睛,一副你怎么不早说的遗憾表情。

皇上看见她放下筷子,朝身边的太监伸了伸指头,吩咐道:“让御厨给白将军做一道消食的汤羹。”

小太监领命,飞也似地朝厨房跑去。

没多久,白凤凰面前就又多了一道十分吊人胃口的汤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