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这么自顾自的说话,一边的马氏就不乐意了,不甘示弱道:“大嫂,怎么能这么算,照你这么说,我们家千儿还和娇娇年纪相当呢。他们年纪相当平日里又玩得好,千儿虽然性子淘气了些,可是胜在贴心,和娇娇这样一同玩耍的情谊才是最好。还有我们家潭儿,潭儿和丘哥儿不也正好一对么,这样的话,大可亲上加亲了!”说完马氏就看向罗雪雁:“小姑,你觉得怎么样?”

罗雪雁:“…。”

两双殷切的目光看着她,罗雪雁硬着头皮道:“这还得看孩子们的意思…”她是没想到余氏和马氏竟然是这个想法,不过罗雪雁仔细一想,却也并没有觉得糟糕。首先都是自家人,罗家的几个小辈却是都是人品没的说,样儿也生的不错。正是她喜欢的“官不用太大,银子不用太多,最重要的是对沈妙好,将沈妙放在心上”。她也是从怀春少女这头度过的,且不说沈丘那边,便是罗家这几个儿子,罗凌温柔,罗飒勇武,罗千开朗,最重要的是心地善良,若是沈妙和任何一个人好了,以后的日子也只会甜不会苦。

不过,罗雪雁还得看沈妙的意思。她也不知道沈妙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原先晓得沈妙喜欢傅修宜那样的,可这两年来,沈妙一点儿也未曾提起过傅修宜,也渐渐让她放下心来。可是自家女儿又是这么一个沉闷的性子,罗雪雁也犯愁啊。

“要不找个时机问问娇娇的意思?”马氏急急忙忙道:“若是娇娇真的能看上咱家一个,无论是谁,咱们罗家都是烧了高香的运气。得早早的将亲事办了才好,生的儿子定聪明,女儿定漂亮。”

罗雪雁都被她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了,嗔怪道:“嫂子,哪有最小的先成亲的道理。”

马氏挥了挥手:“我这不是怕娇娇被人捷足先登了嘛。”

正说笑成一团,突然见门口小厮来报:“夫人,宫里来话了,将军让夫人们赶紧去前厅。”

“宫里的人不是刚走,怎么又来?送赏赐了么?”马氏一边起身,一边随口问道。

“好像是要沈姑爷回京呢。”小厮答道。

罗雪雁起身的动作一僵。

罗家的前厅乱成一团。

倒不是说厅里的人手乱,而是人心乱的不行。文惠帝的一封圣旨,要沈信携眷回京,重启威武大将军的名号。还说要将沈家军的虎符还给沈信。

文惠帝两年前当着天下人的面打了沈信一个巴掌,如今又弄得这样声势浩大的给甜枣吃。不过这甜枣沈信愿不愿意吃,又是另一回事了。

罗隋坐在高坐上,两年以来,因为重整罗家军让他操心不少,鬓角白发更多,然而却威风不减当年,或许是因为有了斗志,反而看起来更加有武将勇猛。他道:“明齐朝贡要开始了。皇上让你回京,是让你赶在朝贡之前。”

百年朝贡,一个王朝隔百年会有朝贡,明齐这个年号之前的那一次朝贡,差点就被秦国钻了空子。老先皇当时依仗着谢家和沈家方才勉强度过。如今除了秦国,连凉朝都来了。

如果说秦国只是让明齐忌惮的话,大凉朝便足以令明齐,大凉地处南边,国力富强,兵强马壮,永乐帝更是一代明君,同明齐乌烟瘴气的朝廷不同,大凉朝中任人唯贤,忠义之士更多。大凉若是有野心,将明齐吞并是迟早的事,只是永乐帝也不知道为何,这么多年似乎并未有这个企图。当然,还有一个可能,便是永乐帝想要一并灭掉秦国和明齐,让天下统一。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凉齐三国分立的日子终究有一日会打破。只是不知道那一日什么时候会到来而已,文惠帝显然不愿意在他活着的时候看到这一日。可是谢家自从谢景行死后,谢鼎已经无心朝政。唯有剩下的沈家,也被夺了虎符赶到了小春城。

文惠帝是不是后悔了无人知道,不过眼下,文惠帝却是希望沈信能撑一撑场面的。尤其是沈信帮衬着罗隋将废弃的罗家军都重组起来,让人更看到沈信出色的带兵能力。

文惠帝在表明一个意思:明齐需要沈信。

需要的时候出现,不需要的时候默默退下。或许从前的沈信有这样的觉悟,可是遭到皇家无情对待的沈信,却未必会那么无私了。士为知己者死,明齐的皇家就算得上是知己么?

“你应当回去。”罗隋道:“沈信,把你失去的东西,全都拿回来吧。给他们看看,罗家的女婿,沈家的儿子是什么样的人。”

沈妙猛地抬头。

她料到两年后文惠帝会再次召沈信回京,也料到定京城的局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却没料到那个一向古板威严的罗大将军竟然会说出有几分大逆不道的话。

她微微睁着眼睛,这模样落在罗隋眼里,罗隋却是笑了笑,看向她,道:“丫头,你也是这般想的,我说的对吗?”

厅中众人的目光都落在沈妙身上。罗连营和罗连台的神情微动,却终是没说什么话。

沈妙心中叹息一声,她的这点道行,终究是瞒不过罗隋这样叱咤风云多年的老将。罗隋有一双阅遍世情的眼睛,或许从一开始,从重组罗家军开始,就隐隐猜到过她打的什么主意。

她感谢罗隋的信任和支持,有家人在身后的感觉真好。沈妙看着罗隋,弯了弯嘴角:“是的,外公。”

罗隋哈哈大笑起来,罗凌看着沈妙,目光里似有微笑浮动,罗飒也扯了扯嘴角。罗潭和罗千面面相觑,有些摸不清头脑的模样。

罗雪雁和沈丘目光复杂,离开定京城两年,如今…还是要回去了么?

把失去的东西拿回来?兵力、声势、名头还有尊严。

得让他们看看,真正的沈家人是什么样的。老虎不会因为流落山崖就变成狗,游潜在水中的龙,也终有一日会翱翔九天。

沈信朝罗隋拱了拱手,道:“谨听将军教诲!”

------题外话------

昨天没拔成牙,因为伤口没长好张不开嘴…。PS:为啥大家觉得娘娘长得不好看昂,娘娘绝对是个小美人,只是不是妩媚挂,是清秀无害有点娇贵的美,重在气质大气端庄。容貌的话打个比方,软妹是邱淑贞那种眉眼深艳型,娘娘就是王艳那种温和清秀型。毒后里颜值都被谢哥哥承包了,娘娘毕竟不是靠脸吃饭的人,谢哥哥一个人撑起了整部小说的颜值_(:зゝ∠)_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回京

小春城到定京的路山高水长,跋涉千里,一来一去也要半年。沈信在接到圣旨的第二日便启程上路。同行的还有罗凌和罗潭。

罗凌是罗隋让他去的,作为罗家的长孙,罗凌未来将会撑起整个罗家,罗隋的意思是让罗凌跟着去定京历练,顺带了解明齐如今的局势。罗飒得留在小春城继续同长辈们一起操练罗家军。

罗潭和罗千本来是不能跟着一起去的,谁知道罗潭自己偷偷爬上了马车,躲在马车后头的箱子里,等到了半路上才突然钻出来。那时要赶走她已经来不及了,只得让人传信回去,将罗潭一同带往定京城。

罗潭对定京城充满向往,再三保证不会惹祸,终于和沈妙一行人同行。

除了当初带回来的沈家军前部,这次沈信还带了一部分罗家军的人。这一部分人是由沈信和沈丘亲自操练,也是最精锐的人,其中每一个放在别的队伍中,都能算作一个小头头。这一支在精不在多,是沈信自己培养的,以护卫名义跟在身边的。

从春日开始出发,一直到了深秋时节,沿途的绿树都变成枯叶,顺着风摇摇摆摆的落进泥土里。一行人开始添衣的时候,才即将达到定京城。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一行人在城外的客栈中歇息,沈丘道:“明日一早咱们就进城,介时先找一个宅子住下来。”

当初临走时沈家的那个家还是分了的,自然是不可能回沈府。

之前在罗家的时候罗雪雁就同罗隋说过分家一事,罗凌和罗潭也不意外。罗潭托腮一脸向往道:“姑姑姑父,咱们找个热闹的地方住好不好?我还从来没去过定京城呢。若是找个宅子,一出门就是热闹的点儿,那多好。”

罗雪雁笑道:“原先是城东的地方最热闹的,不过咱们也已经两年没回去了,不知道现在变了没有。”

“这简单呀?”罗潭问那上菜的小二:“这位小哥,你可知道定京城最热闹的地方是哪里?”

那小二不清楚他们这一行人的身份,只是看他们带着这么多人,又穿的精细,尤其是坐在正中间的小姑娘,年纪不大却气度斐然,一看就知道是哪家贵人府上的小姐。当即也不敢怠慢,热情的回道:“小姐,定京城里热闹的地方可多了。城东和城南都挺热闹。城东有许多商铺,姑娘家买些胭脂水粉方便,城南多酒楼,想吃点什么就去城南。”

罗潭显然对这个答案不太满意,皱了皱鼻子,道:“就这样?”

小二生怕惹得她不悦,想了想,又道:“若姑娘真想要热闹,还是去城南。最近秦国和大凉朝的人来了,皇上给他们拨了城南的衍庆巷的府邸住。衍庆巷就在城南。”

“衍庆巷是什么?”罗潭问。

“衍庆巷是定京城里地价最贵的一块儿地,”沈丘解释:“皇亲国戚都住不到的好地方。就连几位皇子殿下出宫开府都未曾住到那一块儿,只有当初的国舅爷在衍庆巷住过一段日子。”

罗潭先是惊讶:“这衍庆巷竟然如此昂贵。”随即又有些失望:“不过这么昂贵,咱们也买不起那里的宅子呀。”

那小二闻言便是一惊,又仔细的看了看罗潭。衍庆巷这地方别说是买下宅子,便是住进去几日都是凤毛菱角的,见罗潭如此大口气,小二险些怀疑自己看错了人,这行人不过是头一次进城的土包子。

“没关系,”沈妙开口道:“衍庆巷隔壁处有一条街道,毗邻酒楼,是在巷子外头,价钱没有这么贵,总归是能付得起的。离衍庆巷也不远,退而有求其次也不错。”

此话一出,小二又是一愣,下意识的道:“这位小姐说的不错,的确如此。”

“娇娇也想去看热闹?”沈信问。沈妙自然不是个爱凑热闹的性子,今日这般说,倒像是有些兴趣的模样。

“觉得有些新鲜。”沈妙笑笑。

“好啊好啊。”罗潭双眼放光的看着沈妙:“小表妹你最好了!”她以为沈妙是为了她才故意这般说的,心中对沈妙感激不已。

沈妙抬眼看向店小二:“秦国和凉朝的人已经到了么?”

小二从一开始目光就没离开过这位年纪看起来最小的姑娘,总觉得她坐在那里,连椅子都变得金灿灿的了。听闻沈妙问话,立刻就恭敬答道:“是的。明齐朝贡就在几日后,秦国和大凉都派了人来道贺,如今这些人都安排在衍庆巷里的府邸住着。”

“秦国和大凉派了哪些人来?”沈妙问。

小二挠了挠头:“秦国是太子殿下和明安公主,大凉是永乐帝的胞弟睿王殿下。”

沈妙垂眸,道:“多谢。”

待那小二走后,罗凌问:“表妹对秦国和大凉来的人可有什么想法?”

沈妙一笑:“没什么,只是觉得有些稀奇罢了。”

罗潭笑眯眯道:“不管怎么样,明日咱们到了定京城,就能好好地瞧瞧热闹了。”

定京城的宫里,皇帝的寝宫内,浓重的药味弥漫着整个寝宫,香炉里点着的熏香更让人自心底感到一种沉郁。

龙床之上,文惠帝半阖着双眼倚在榻上,身边的宫装丽人动作温柔,正在一勺一勺的往他嘴里喂药。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董淑妃。

她喂得极为耐心而小心,文惠帝每次只能吃一小勺,她便一小勺一小勺的吹冷了,自己试过不烫,才慢慢的喂到文惠帝嘴里。一边喂还一边轻轻的拍着文惠帝的背,让他呼吸的更为梳顺。

好容易一弯腰喂完,董淑妃从一边的搪瓷碗里挑出一枚糖渍果子塞到文惠帝嘴里。文惠帝皱了皱眉,待咽了下去,将嘴里的最后一丝儿苦味褪去后,才道:“难为你还记得这个。”

“陛下不怕苦,是臣妾怕陛下怕苦,”董淑妃温柔笑道:“陛下就看在臣妾的面上,吃一点儿这果子吧。”

文惠帝被她逗笑了,眼中柔和几分,道:“这宫里,还是你最懂朕的心意。”

两年时间,可以改变的东西有很多。文惠帝再如何龙精虎猛,终究也敌不过岁月的侵蚀。更何况他还有这么多比他更年轻更强壮,野心更大的儿子。内外情势都危急,他老了许多,身子也渐渐变得多病。

太子的病情也岌岌可危,太子一派倒是渐渐不敌,周王静王来势汹汹,轩王离王虎视眈眈,连带着文惠帝看后宫中的女人也是十分厌烦,在这个时候,与世无争的董淑妃和定王傅修宜就入了他的眼。

帝王最放心的,便是这样没有野心的儿子和女人。文惠帝生病的时候,最爱召见的也是董淑妃来伺候他。而在这样的圣眷之下,董淑妃仍就如平日一般谨小慎微,更不会主动与文惠帝说定王的事情,文惠帝就更满意了。偶尔也会与董淑妃谈论些朝堂上不顺心的事。

“朝贡就要开始了。”文惠帝叹了口气:“传信的人说,沈信就在这几日回京。朕两年前将他逐出去,只怕他心中还有怨气。若非情势紧急,朕绝不会引狼入室的。”

“陛下,”董淑妃笑道:“沈将军是您的臣子,自然是要为您做事,您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陛下何苦折磨自己?”

“臣子?”文惠帝冷笑一声:“这臣子比朕的声威还要大,朕怎么相信他想当个臣子。当初的谢鼎亦如是,不过他失了儿子,如今谢家倒是不堪一击,朕也懒得赶尽杀绝。这沈家,朝贡一过,还是…。朕总觉得不安心。”

董淑妃不再说话了,在这个时候,她若是说话,便有后宫干政的可能。因此便低着头一言不发,只是摆弄着那搪瓷碗。

董淑妃的淑芳宫里,此刻也正站着一人。那人华服高冠,生的冷峻风华,正是傅修宜。比起两年前,他越发显得稳重成熟,有一种说不出的风致。

“沈信今日歇在城外,明日一早进京。”他面前的侍卫躬身正与他低声道。

傅修宜握紧手中的杯盏,不知道在想什么,片刻后,突然展颜一笑:“裴先生神机妙算,说的果然没错,明日到京…”他道:“传令下去,城门守卫都听着,沈信回京的时候,要满城奉迎。”

侍卫拱手称是,连忙退下了。

傅修宜负手而立,面上闪过一丝深沉。两年前沈家一招釜底抽薪,将他的计划全部打乱。如今再回定京,傅修宜有一种感觉,这也是沈家谋划的一步棋。或许沈信早就知道自己会有回京的这一日,所以当日离开的时候才那般潇洒果断。

既然如此,那就将沈家再放在赤火上炙烤一回如何?让沈家做个靶子,让文惠帝、周王一派、离王一派、甚至秦国和大凉的目光都盯紧沈信这块肥肉如何?他总归是个非常记仇的人,更讨厌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

敢算计他傅修宜,沈家就必然要付出代价。

第二日一早,沈信一行人就重新出发了。从这处客栈开始赶路,中午之前便能抵达定京城。因着还要找宅子,最好是越早越好。

等到了定京城的城门口,守城门的守卫一看沈信的腰牌,顿时肃然起敬:“原来是沈将军!”说着就让人快开城门将沈信一行人迎进去。

罗潭道:“姑父,他们好像很尊敬你啊,看来姑父的官很大。”

沈丘和沈妙却同时皱了皱眉头。当日他们离开定京城的时候,那些守卫一个个冷眼看人的嘴脸,巴不得落井下石。如今这般热情,定然不只是因为需要他回来震慑秦国那些人的缘故。大约是…受了某些人的指点。

罗潭撩开车帘子往外看,惊叹道:“这就是定京城啊,好大好热闹,比小春城的人多多啦。啊,小表妹,你们这里的姑娘生的真好看,怎么能那么水灵呢?天哪,连公子哥儿都白白嫩嫩的。”

她这般聒噪,就有离得近的人听见,转头往这边看来。不看不打紧,一看就惊叫起来:“是沈将军,沈将军回来啦!”

沈将军回来啦!

沈信在明齐老百姓心中本来就名声显赫,这两年来谢家出事,沈家也搬走,实在让人生出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甚至在秦国和大凉的人来到定京时,也会倏然生出一种无法自保的卑微感。而这个时候沈信的出现,无疑是让百姓们有了一个主心骨儿,登时越来越多的人围过来,皆是四处惊叹道:“沈将军回来啦!”

一时间欢呼的人群声几乎要将整个马车前进的道路都封住,百姓们的呐喊狂热,面上也尽是追捧之色。罗潭捂住嘴巴:“天哪,姑父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声望好高。”

外头的罗凌等人却是面色有些难堪。有人夹道欢迎固然是好事,被人追捧也不赖,沈信每年凯旋回京的时候,都是这副模样。可是如今沈信可不是带着满身功勋回来的,而是被逐出京后两年被皇帝召回来的。百姓们的欢呼声越大,就仿佛打在文惠帝脸上的耳光越响亮,这不是在对着和文惠帝干嘛。

马车里,罗雪雁和沈妙也面色微沉。尤其是沈妙,目光突然就冷了下来。只有罗潭还不晓得出了什么事,一心为沈信的威望而欣喜。

道路都被堵成这副模样,沈信只得让身边的几个护卫同百姓们解释,百姓们闻言,虽然还是站在街道两边观望,却没有方才那般激动,也让开了路。

莫擎和阿智先骑了马去找宅子,就如沈妙说的城南衍庆巷的隔壁有条街道,那上的宅子还不错。如今沈信的银子在重组罗家军的时候花了不少,手头不如从前宽裕。尽管如此,沈妙想住城南的宅子,沈信还是二话不说答应下来。

马车便往城南驶去。

离衍庆巷越近,人便越是稀少。只因为居住在衍庆巷周围的人大多都时达官贵人,非富即贵,平头老百姓是住不起那头的地皮的。方才来迎接的老百姓到了这里也都散了许多,马车行驶的顺利。莫擎他们很快就回来禀明,已经找到一处宅子,先住进去,回头再谈银两。那宅子原先的主人也新人沈信的名头,并没有要求交付多少银子抵押。

待离衍庆巷只有一墙之隔的时候,外头忽然起了一阵风,不偏不倚,恰好将沈妙坐着的马车帘子吹开,飞快的将车帘吹得一飞,又极快的落下来。

沈妙的目光微微一凝,罗潭见状,问:“怎么了?”

沈妙扫了一眼马车帘,摇头道:“没什么。”心中却暗自警醒,方才有一瞬间,竟是觉得被人窥伺的感觉。那种被人注意的目光,让人极为不舒服。

远处某个高楼上,有手持玉笛的年轻男子和女子并肩而立。那女子生的如花似玉,一身金色衣裙,大眼小嘴,满身珠玉琳琅,这有些俗气的首饰落在她身上竟也不觉得难看,反而令她有种精致的娇美。她瞧了一眼远处的马车,不屑道:“这就是威武大将军沈家么?这样大的声望,也不过如此。”

她身边的男子大约二十出头,眉目生的与她有几分肖似。算的上俊朗,却因为鼻子有些略勾,整个人便又多了几分不好相与的戾气。他笑了笑:“能让明齐皇家都忌惮的,可不是简单货色。”

“太子哥哥又说笑了,”那少女眉眼一横,十足骄纵的模样:“当初临安侯府谢家亦是无法无天,到现在还不是如丧家之犬。那谢景行连个全尸都未曾留下呢,保不准沈家就是第二个谢家。”

男子笑了笑,并未接着那女子的话继续说下去。

另一边,有人倚在楼头,郁郁葱葱的常青树将他的身影遮掩一半,只露出一边流金袍角,一只手端起面前茶盏,那手清俊有力,一个白玉扳指落在中指上,衬得整个手都如玉雕出的佳品一般。端着茶盏凑近嘴边,便又顺着瞧到形状优美的下巴上,薄唇微红,因沾了茶水而显得几分湿润,却越发的勾人心魄。

他慢慢弯了弯唇角。

莫擎找的宅子与衍庆巷隔着一条街,转过一个胡同,就是城南最热闹的酒楼商铺连绵不绝,位置倒是好得很。那主人家也是很好说话,罗雪雁和沈信都是爽快人,主人开的价格也公道,当夜里就买了地契,将宅子易了主。

结果这头才刚刚安定下来,宫里就有太监传了圣旨过来要沈信第二日进宫面圣。文惠帝如此迫不及待,显然是如今真到了情势危急的时候,接了圣旨,忙碌着将东西搬好后天色已经晚了,吃过晚饭后,因着赶了这样长久的路终于可以安定下来,众人都各自去休息。

沈妙和罗潭住在相邻的院子里。这里的宅子不如将军府宽敞,不过也算得上整洁干净,造型别致。只是沈信和沈丘有些惋惜,不能在院子里练兵了。罗雪雁和罗潭还是极为满意的,沈妙自来就不看重这些,自然没什么异议。

结果到了夜里,罗潭又溜到了沈妙的房间里说话。

罗潭裹着披风坐在沈妙的榻上,道:“小表妹,我睡不着,你陪我说说话吧。”

“你想说什么。”沈妙让惊蛰她们退出去,自己将油灯的灯芯剪短了些,此刻也是无心睡眠,就随手找了本书放在桌上翻着,却也没认真去看。

“没想到定京城是这个样子的。”罗潭语气里说不清是失落还是欣喜:“我在小春城长到这么大,以为外头也和小春城是一样的。没想到定京城比说书人嘴里的还要大,还要热闹。小表妹,我还有些怕。”

无法无天的罗家大小姐竟然也会有怕的一日,沈妙微笑:“这有什么可怕的。”

“孤身一人在外,当然害怕了。虽说还有凌哥哥也在,可这毕竟不是熟悉的小春城呀。小表妹,你有过这种害怕的时候么?当初姑姑姑父在西北,留你一个人在定京城的时候,你害不害怕呀?”

“没什么好怕的。”沈妙淡淡答道。留在沈府对她来说并不可怕,因为当初在她眼里,沈府的人都是足以信任的亲人。不知所以无惧,像罗潭说的因为孤身一人在外而感到害怕…。当初在秦国的时候,可不就是么?

想到秦国,沈妙目光闪了闪,忽而又想到今日小二说的话。秦国和大凉的人都来了。前生这个时候,她就是在朝贡的时候见到了秦国太子和大凉的人。大凉那时候已经冒出了蠢蠢野心,明齐皇室一直有所忌惮。而为了制衡大凉,明齐和秦国一直在有所相互试探,直到后来傅修宜登基,秦国和明齐结盟,让她这个皇后去秦国做人质…。而秦国太子皇甫灏是个十分恶劣狠毒的人,也不知是为了什么,总喜欢与她对着干,明安公主更是骄纵的让人觉得可怕。她在秦国那段艰难而屈辱的日子,很多都是拜这兄妹二人所赐。

至于大凉的睿王…。沈妙皱了皱眉,当初明齐朝贡的时候,大凉朝派来的使者似乎并不是这位睿王。而是另一位皇亲国戚,这位睿王的名声却是早已远播的,是永乐帝的胞弟,却不怎么在皇室露面,外界对他更是一无所知。沈妙前生便是明齐皇后,也对这位睿王殿下知之甚少,傅修宜也未曾多提起此人。

到底还是有些事情改变了。

罗潭没有注意到沈妙的出神,自顾自的说话:“原先我还想着,有生之年若到定京城一趟,一定要拜会那位明齐临安侯府谢家的小侯爷,不曾想如今到了,却是再也看不到。”说到此处,居然有几分伤感:“怎么就不晓得等我来了见上一面呢?”

沈妙微微一愣,两年里鲜少想起的身影在脑中倒是渐渐清晰起来。方回定京城寻了个原先宅子的下人说着两年发生的事情。临安侯府便是其中一桩大事,自从谢景行死后,谢家军元气大伤,谢鼎更是一夜间老了十岁,谢鼎本是向文惠帝请辞官归去的,奈何文惠帝却是不许。谢鼎虽说还保着官位,却是一点儿斗志也没有了,整日浑浑噩噩的混日子。倒是他的两个庶子,皆是入了仕,在朝中虽然官儿做的不大,却是风评颇好,想来再过几年,便也能成为明齐年轻一辈里的佼佼者。

倒是谢景行的死讯传回定京城时,荣信公主去临安侯府闹了一回。大骂谢鼎无情无义,好端端的一个侯府没了玉清公主又没了谢景行,实在是吃人的魔窟。荣信公主一边哭一边怒,几乎将临安侯府砸了个干干净净。而后越发深居简出,不怎么出来了。

同临安侯府交好的苏家这两年也是越见式微,莫说是苏煜,便是那家原本看着前途甚好的儿子也渐渐沉寂下去。总的说来,谢家的式微是随着谢景行的陨落一道的,百姓提起来也是惋惜不已。

风流少年,桀骜英勇,本在战场上英姿矫健,最后却死的惨烈。也难怪明齐的姑娘们听到谢景行的死讯时,皆是哭的不能自已。

沈妙瞧着那跳动的火苗,敛下眼眸,一转眼却瞧见罗潭已经倒在榻上,呼呼的睡着了。

罗雪雁用梳子将长发梳开,她虽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头发却仍然又黑又亮,一根白发也无,抵得上二八少女了。

沈信脱下厚重的甲衣,听得罗雪雁道:“明日进宫,我心里总觉得一坠一坠的。”

“怕什么?”沈信走到她身后,按住她的肩膀,宽慰道:“咱们又不是头一次进宫,莫不是你害怕乐?别怕,还有我在。”

“我哪是怕这个。”罗雪雁白了他一眼:“咱们这次回来,你我心知肚明。宫里那位怕是心中有疙瘩的。原先我与爹说过此事,爹说,怕就怕陛下拿东西牵绊住咱们沈家。”

沈信眉头一皱“夫人此话是何意?”

“娇娇和丘儿如今可还未成婚呢。”罗雪雁提醒道:“若是在小春城这两年,他们两个成了亲倒也还好,总归了却一桩心事。可是没想到皇上的圣旨来的这么快,如今咱们沈家重新得势,京中怕是不少人都看的紧,皇上会不会为了绑住沈家,拿丘儿和娇娇的亲事做文章?”

沈信吓了一跳:“这怎么行?胡闹!”无论如何,沈丘和沈妙的亲事,在沈信眼里都决不容许参杂政治的私心。更勿用说利用他们的亲事将沈家置于别的势力之中。

“丘儿便罢了,我觉得娇娇却是等不了。”罗雪雁道:“娇娇如今都十六了,小春城那头不说,咱们定京城里,这个年纪到了该说亲的年纪,说亲了等两年到了十八,嫁人正合适。得趁着宫中没消息的时候给娇娇定下来。”

“这么急?”沈信迟疑道:“这周围哪有什么好人家?更何况还要了解对方人品。”

“你觉得…”罗雪雁看向他:“凌哥儿如何?”

第一百二十四章 睿王

第二日一大早,沈信和罗雪雁随着沈丘便进了宫去。一直到了下午才回来,文惠帝恢复了几人的官职,也将虎符还给了沈信。那些充入御林军的沈家军再次收回沈信手中,沈信却不见得有多高兴。

痛苦是最能磨练人意志的东西,在小春城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将一盘散沙的罗家军训练成优秀出色的境地,沈信比起两年前更加显得宠辱不惊。对于文惠帝这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做法,倒是并未表现出太多的神色。

倒是沈信和罗雪雁进宫不久后,沈府竟然派了人来到沈妙这里,邀沈妙回去坐坐。沈妙懒得理那些人,直接让下人当他们不在,沈家来知会的人等了好久都没信,先是在门口求软说当初都是一场误会,到了后来就大骂沈信夫妇无情无义,不肖子孙。听得罗凌连皱眉头,罗潭是个性子冲动的,立刻就冲出门口将沈家的人大骂了一通。罗潭是从小春城从小跟姑娘们打嘴仗长大的,说的自然也是刁钻无比,把个当初沈家人落井下石的嘴脸又重复了一遍,说的沈家那些人都是面红耳赤,终是受不了周围百姓的指指点点,夹着尾巴逃走了。

待沈信他们回来后,沈妙将此事告知,沈信默了片刻,招手吩咐莫擎日后在府门口多安排些护卫。竟是一点儿情面也不讲的铁血模样。这倒是正对罗潭的口味,让她拍手称快。

罗雪雁在饭桌上道:“三日后是朝贡日,咱们都要去宫里的。下午让裁缝过来裁些新衣,尤其是潭儿和娇娇,咱们两年都未在定京,不晓得这时兴的又是什么布料款式。总归不能落了后。”说到最后,看着沈妙目光又颇为满意,若说两年前众人还对沈妙有着草包之称,如今两年后再看,沈妙却是已经脱胎换骨。这般秀美清丽,再加上通身气度,怕是公主也要逊色三分的。

“进宫去!”罗潭有些兴奋:“那不就可以看到宫里的人嘛。是不是还能看到秦国和大凉的人啊?我听闻秦国人皆是生的高大,大凉皇室的人更是美貌无比,不知道这回能见着几个?”

罗雪雁失笑:“咱们明齐的人也是不差的,若是潭儿在朝贡宴上看到了心仪的公子,姑母和姑父也会为你打听的。”

罗潭听闻自己的终身大事,丝毫不觉得赧然或是害羞,反是道:“我可不急,倒是小表妹得认真考虑考虑。小春城的那些个人小表妹瞧不上,定京城的勋贵公子可多了,若是小表妹有瞧得上的,得先为自己考虑呀。”她促狭的看着沈妙一笑。

沈妙扫了她一眼,没说话,倒是一边的罗凌,拿着筷子的手一顿,目光有些迟疑。

待到了下午,果真是有裁缝来与她们做衣裳了。文惠帝为了拉拢沈信,刚回来的那次进宫也赏了沈信不少赏赐。其中有几匹成色极好的布料,刚好可以用来裁衣裳。刚好已经是深秋,罗雪雁让裁缝量好尺寸,给两个姑娘一人做了好几件,连冬衣都做上了。又挑了好些首饰让人送过来,端的是要将两个姑娘打扮的光鲜动人。

其实不是罗雪雁故意要这么做的,朝贡本就是大事。明齐必须在秦国和大凉面前展示最为富强的一面,文武百官携妻带子,各个都要穿着华贵,不能丢了明齐的脸面。否则便是天下的罪人。

罗凌也会一同前往,这一次沈信打算在兵部给罗凌谋个差事,也算是锻炼他的能力。在这之前,自然是要先带罗凌熟悉一下自己的一些同僚,日后也好有个帮衬。

在这等待的三日里,沈妙每日都听着惊蛰和谷雨在外头打探的这三年里发生的事情,权当是听个玩意儿。不过令她诧异的是,京城的沣仙当铺在沈信去小春城的不久后也就关门了,不知道为何,前些日子才重新开张,说是掌柜的出了趟远门,才回定京城不久。

冯安宁晓得她回来了,倒是让人给她捎了封信,说是本想亲自来找沈妙的,可是反正朝贡宴上会见面,倒是不必走这一趟了。除了冯安宁,苏明朗竟然也给她下了一封帖子,歪歪扭扭的字迹,还是背着府里人让自己的小厮给她送过来的,瞧着也让沈妙哭笑不得。

就这么打打闹闹陪着罗潭逛酒楼,转眼就到了三日后的朝贡。

明齐朝贡是整个王朝的大事,一大早,南山的钟鼓声就响了起来。

街道上商贩们谈论的也都是此事,然而皇家法典,百姓们无法进宫,只得在宫墙外听着声响和动静,大多人都羡慕官家,官家的家眷能进宫,若是官再大点的,连朝贡宴都能一同参加。

看着江山富贵华宴,总归给人一种盛世歌舞升平的错觉。百姓们总是十分质朴,他们只看得到眼前,觉得这明齐江山真的能千秋万代的一代代绵延下去,鲜少有聪明人看的明白,这外敌未清,内忧加剧,不过是风雨飘摇之态,便是做足了脸面,又哪里真的能高枕无忧?

沈信的车辇在宫门口停下,早已有外头准备好的宫人将他们一行人领进去。罗潭好奇的四处张望,被沈丘按着脑袋免得她冲撞了宫里的贵人。罗凌倒是显得十分稳重,虽说是第一次进宫,做的也是妥帖无比。

等到了祭典的高低,文武百官也都来的差不多。撞鼓声,奏乐,百发礼炮冲天而去,端的是隆重威严,赫赫天威。

帝后高坐正座之上,沈妙抬眼看去,文惠帝龙袍在身,神色稳重威严,恍惚和两年前并未有什么不同。可若是仔细瞧去,如今行走间却要身边公公搀扶,脚步也不若从前一般有力,到底是老了许多。

傅修宜跟着诸位皇子站在一侧,如今他风华渐生,在一众皇子间显得极为出色,本就是最年轻的一个,如今这般俊美修长,也惹得在场不少高官女眷偷偷的往那头瞧。傅修宜终究是到了连光华也掩饰不了的地步,想来他的各位兄弟,也不若最初的那般放心与他了。

沈妙也往傅修宜那头看去,只是目光落在的地方,却是傅修宜身后,一众朝臣里的青衫男子。那人气质清高出尘,在一众朝臣中也有一种格格不入的别扭感,看着不像是个官儿,倒像是个读书人,正是裴琅。

裴琅所站的地方是傅修宜的身后不远处,这样的场合,以傅修宜这般谨慎的态度,显然如今是十分依仗信任裴琅,才会给裴琅如此大的体面。似乎是察觉到了这头的目光,傅修宜忽然侧过头看过来,沈妙眼光流转,一瞬也不曾停歇。傅修宜在人群中看了片刻,又转过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