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叶楣又怎么会甘心给叶恪铺路。

叶恪走了后,叶楣站起身来,在屋里走了两圈,这显得她有些焦虑。

但是她也明白,叶恪现在,在某些方面,算是她的敌人了。

她想了很久,最后终于下定决心一般的站起身来,却是将屋里的箱子打开。那是叶夫人在她回来的时候为了补偿她给她做了几十套衣裳,都是时下流行的款式,料子也是顶顶好的。叶楣在箱子面前蹲下身来,开始认真挑选起来。

另一头,沈妙也得知了从莫擎嘴里打探回来的消息。

“金星明?”沈妙皱眉问。

“除商铺之子的身份外,其他都无甚特别之处。”莫擎道:“不过从钦州突然到了陇邺,似乎在处理几笔生意,都是金家的几处长线生意。就这么处理了,预示着近几年金家都不打算接生意。”

“不打算接生意?”惊蛰忍不住开口道:“那吃什么呀?”

“看来是准备离开了。”沈妙沉吟:“那有没有消息,金星明最近有离开的动向?”

莫擎一怔,道:“夫人猜的不错,他还变卖了一些东西折成银票,似乎要远行,准备了大量银两。”

沈妙了然:“你再去查一查,这个金星明最近有没有和哪些人有关联。还有他准备的一些衣服,去哪里,准备出行的东西总能看得出端倪。短行还是长行,北地还是南国。若是有和他联系密切的人更要注意。也切勿放松对叶楣姐弟的查探,若是金明星和叶楣私下里有往来,一定要跟住。”

莫擎领命离去。

惊蛰和谷雨一边在灯下缝衣服,谷雨一边道:“夫人,可是那叶家小姐和商铺之子能有什么关系?莫非她心悦那金少爷,所以便是连对方的商户身份也不在意了,非要与他在一处?”

沈妙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道:“你知道藤草吗?”

“这个奴婢知道!”惊蛰一听连忙道:“奴婢以前住在乡下的时候,院子里到处都是藤草,一到春日,须得一株株拔掉,若是不拔掉,就将旁的树缠死了。”

沈妙道:“叶楣就很像那藤草。”叶楣就很像藤草,这藤草有极强的生命力,无处而不在,最重要的是,随便哪个男人都能成为她的“树”,她依靠着这些树不断向上爬,汲取着阳光雨露,不断强韧的生长着,直到攀到最高的那一株。

而在她生长的过程中,那些树都被她缠着耗尽养分,最后枯死了。

惊蛰和谷雨面面相觑,半晌后,惊蛰小声道:“她有那么厉害么?”

“这种藤草乍一看很强,却也有一个致命的特点。”沈妙道:“一旦她的最后一颗‘树’死了,没有其他东西可以给她提供养分,她也就随之而去了。”

“依靠什么,最后被剥夺的时候,才会最惨。”她说。

毋庸置疑,叶楣一定是想要在金星明身上得到什么。一个商户之子,既然到处了结生意,似乎要离开,那显而易见,叶楣是想要搭上金星明这艘船上岸,离开叶家这个深渊。

不过,沈妙又怎么会让她如愿?

叶楣的结局,这一次,就让沈妙来替她注定吧。

一连好几天,谢景行都未曾回府了。就连铁衣也不在,问起从阳,一问三不知,感觉府里的侍卫们都要比往日里更忙些。

再不多时,京中突然传来一个消息。原镇南将卢家正淳带兵造反,屯兵于汝阳城,在汝阳城占地为牢。与皇室正式作对。

这消息几乎是让陇邺百姓都震惊了,听闻那卢正淳本来手下的兵就不少,加之这么多年一直在暗中招兵买马,扩充兵力,汝阳城本就地势广大,被他这么占领下来几乎让人意外。卢家的确有和皇家对抗的勇气。

沈妙带过来的沈家侍卫们都对此有些惊疑,倒是沈妙不疾不徐,古人云先抑后扬,谢景行和永乐帝大约想做的就是这样。先给卢家一点甜头尝尝,卢正淳那般的武夫,自然会因为如此就觉得皇室惧怕与他,掉以轻心,越发自大,这样才能让皇家更好的布置,给卢家来个一网打尽。

虽然对谢景行极有信心,沈妙也不认为卢家真的有和谢家抗衡的能力,沈妙担心的是另有其事。虽然卢家张狂,可毕竟只是针对皇室,在百姓眼中,卢家就和当初的谢家一样,有着当初打江山的汗马功劳。虽然如今说是造反,可是卢家也有嘴,卢家的红口白牙,张嘴就说是皇室逼他们反,甚至说当初孝武帝之死也和永乐帝脱不了干系,敬贤太后算是外戚专权,和永乐帝母子合谋害死孝武帝和其他皇子,这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

天下哗然!

诚然,当初孝武帝过世,萧皇后以雷霆手段将其余的皇子一一处理,自然是没有落下把柄,可是落在有心人的眼中,到底是觉得奇怪。百姓们也是如此,只是虽有猜疑,却不敢说出来,后来敬贤太后过世,永乐帝继位,在他的治理下大凉昌盛繁华,于是过去的那些事情便没有人再提了。

可是这并不代表百姓们将此事全然忘却了。

相反,卢家的这一说辞出来,大凉的百姓震惊过后,便也开始犹豫了。小部分百姓是真的听信了卢家的说辞,大部分的百姓却是怀疑。然而一个帝王不能做到民心归顺,总会给日后埋下祸患。就如同当初的萧皇后,虽然她的确做的干净利落,可是却也给永乐帝现在带来了麻烦。

便是现在永乐帝用雷霆手段堵住百姓的嘴,截断市井中的流言,可还有道路以目呢,这辈子都要用这种手段镇压了么?

“卢家也实在太无耻了。”惊蛰道:“竟然敢将脏水往皇上身上泼。”

谷雨叹了口气:“都造反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倒一盆脏水算什么呢?”又道:“卢家可真狠,要两败俱伤,非要把皇家也拉进来,便是赢了,日后也未必就赢得民心。”

沈妙皱眉思索了片刻,道:“取纸笔来。”径自走到桌前。

惊蛰一愣,问:“夫人,要写信回明齐么?”

沈妙摇了摇头:“要一张很大的纸,比城门囚犯的告示还要大。”

笔走龙蛇,锋芒毕露,惊蛰和谷雨见过沈妙写字的,给明齐寄家书的时候,或是以前与裴琅传消息的时候,只是那时候的沈妙都是冷静,并未瞧得出什么不对。而今日的沈妙看着却有什么不同,她郑重,似乎在书写的是什么重逾千斤的大事,又激愤,让人想起翰林院里舌战群儒的老生。到最后便是越写越快,几乎是不假思索,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罢了,将笔一搁,左右两手拎起那张巨大的白纸抖了抖,似乎是要将那纸抖干似的。

惊蛰和谷雨一同凑过去看,便见那张巨大的白纸之上,是黑色的字。沈妙的字柔和圆润,然而这上头的字,却隐有凌厉,似乎要从纸上跃出的一把利剑,直捅人的心房。

“这…是什么?”两个丫鬟不识字,却隐隐觉得这是十分重要的东西。

“真相没有人在乎,”沈妙道:“但结果很重要。”她把那纸晾了又晾,等上头墨迹都要干透的时候,才对惊蛰道:“将这东西拿到书本点里,拓印三千份,再让这府里的侍卫趁着夜色四处张贴。”沈妙道:“要快!”

谷雨惊蛰不敢耽误,便是应了,小心翼翼的捧着那写满字的纸出了门去。

沈妙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轻轻松了口气。

世上之事,武能定乾坤,文能安天下。乾坤已定,天下未安,既然卢家要借此生事,倒不如反客为主,来壮己方士气。文武之道,本就想通,他卢家有口舌之乱,她也有诡谲兵道。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不仅要让卢家输,还让卢家输的憋气,一点儿好处都没有捞到。

这一夜,谢景行依旧没有回来。

沈妙一个人穿衣吃饭,将睿亲王府打理的井井有条,不时去定京的贵夫人们小聚,不动声色的安定他们的情绪,也只有在夜里睡觉的时候,才会觉得有些冷。想了一会儿谢景行,就将被褥盖上闭上眼睛睡了。

第二日清早,陇邺的日光洒遍城里每一个角落的时候,有眼尖的人发现自家门上贴着一张白纸模样的东西,那上头密密麻麻洋洋洒洒的写着满满一大篇字。主人家是个屠夫,并不懂,恰好见邻居的马秀才走过,就道:“马秀才,你是读书人,你且来看看这是什么?”

马秀才走到屠夫门口,见了那字,先是叹了一声“好字!”,又凑近,一字一句的念出来:“告天下同胞书…”

不过短短几日时间,《告天下同胞书》便传的大街小巷人尽皆知,大凉别的地方都知道了。那雪白的纸片到处都是,读书人大多是将其收藏在怀里,更多的人却是想结实一下那位写字之人。

翰林院里的年轻人们正扯着那书读。

“昔王朝弱微,尚且安居,而今昌盛,反其乱乎?盖陛下在即,粮仓钵满,风调雨顺,今为贼子,疑其主,反其君,背其理,覆其道,惭愧乎?羞脸乎?不忠不义不仁乎!”

读书的人周围便是围着大群学子,听闻这里,俱是露出羞惭的神情,也有激愤之人。这书里便是先说了近来卢家造反之事,先是大骂卢家贼子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后说贼子传信谣言,这谣言竟然被许多人信了,实在令人心寒。永乐帝在位时间,大凉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安,比孝武帝在位时有过之无不及,百姓不思量着皇帝的恩德功绩,却要偏听偏信一个贼子的妄言,不惭愧吗?不脸红吗?又说了如今文武之道,大凉人才辈出,有读书人也有武举,武举的便应想法子对抗奸臣报效郡主,文人就更应正视听,而不是火上浇油。

这篇《告天下同胞书》文采斐然,语句犀利,便是撇开其中的政治看法而言,也是一篇上等的华章,更何况他说的这些都极有道理,让人不禁惭愧的同时还有反思。对于那卢家的谣言,却是不攻自破了?

永乐帝这么一个好皇帝,对百姓尚且如此仁厚,何况朝臣,卢家既然造反,定然不是忠人,可怜他们还差点被蒙昧挑拨,实在是太惭愧了。

那些个读书人便是自觉无颜,又觉得写这书的人定是才华横溢之人,很想与之结交一番,可惜却找不到幕后之人。至于那些武举的小生,更被这书撩的一颗报国之心顿起,只恨不得加入讨伐卢家的队伍之中,亲自斩下贼子的首级。

于是那一时间甚嚣尘上的永乐帝弑父篡位之事,便无人再提了。

从阳贴了一夜的告示,倒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应和,更没想到竟然如此轻易地就解决了谣言一事,对沈妙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道:“夫人,您这手,倒是和宫里的那些状元郎有的一比了。可从未见过这些读书人有这般追捧一个人的,若是知道了夫人的身份,定然惊讶万分。”

沈妙一笑,道:“卢家如今在汝阳,陇邺的事情管不着,最多也就是安排一些鼓吹谣言的人在百姓群中。可是大凉的百姓也不是傻子,两个假话,一个空穴来风,一个有理有据,你会信哪一个?”

从阳若有所思。

“不过,那也是因为百姓的心里本来就更偏向皇上一些,所以很轻易就能将他们拉过来。若是卢家得了民心,本就在百姓之中地位坚不可摧,加上这些谣言,我便是写十张这东西,也是徒劳。”

从阳挠了挠脑袋:“不管怎么说,夫人都是下了一步好棋。等主子回来了,一定也很高兴。而且夫人原先是从将军府出来的,没想到如此有才华。”

沈妙不置可否。

才华么?《告天下同胞书》,不过是一封欺骗天下人的书信而已。人心是需要经营的,若是卢家想,自然也能做到。当初傅修宜登基,自然也有怀疑之声,可不就是裴琅凭借着一封《告天下同胞书》,将黑的说成白的,将傅修宜洗的濯清涟而不妖,倒成了明齐独一无二的明君。

如今她将这一招用到了卢家身上,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卢家想要因此毁了皇家的声誉,那是不可能的了。

与此同时,大凉永州的一个小镇上,青衫男子正负手从街道路过,路过的地方恰好有一学堂,那学堂的夫子是个年过六旬的老翁,正摇头晃脑的读:“昔王朝弱微,尚且安居,而今昌盛,反其乱乎?盖陛下在即,粮仓钵满,风调雨顺,今为贼子,疑其主,反其君,背其理,覆其道,惭愧乎?羞脸乎?不忠不义不仁乎!”

青衫男子脚步一顿,不由自主的往那头望去。便见那老翁方念过一段后,道:“这可是如今陇邺里流传甚广的《告天下同胞书》,老夫手里的拓印也只有一份,你们统统抄录一遍,明日交上来。”

裴琅愣了愣,随即想到了什么,不禁轻声笑出来,笑了一会儿,眸光又黯然下来,再看了那学堂摇头晃脑的夫子一眼,离开了。

未央宫里,显德皇后也手持着一份书信,笑着一字一句给永乐帝念完。永乐帝坐在椅子上,他的神情有些苍白,表情却是从未有过的柔和。

“景行也真是娶了个宝了。”显德皇后笑道:“以为是将门出来的女将军,却是个能搅乱人心的女状元。如今陇邺里的书院都在暗中打探这写书之人是谁,却不知道是个女子。”

永乐帝轻轻哼了一声,道:“狡猾如狐。”

“人家帮的可是你。”显德皇后不以为然:“托她的福,外头那些乱七八糟的传言也都下去了,这不好么?”

“朕又不在乎。”永乐帝道。

显德皇后道:“你是不在乎,但是你总要为景行他们打算。”

永乐帝不说话了。

又过了片刻,永乐帝喊了一声“晴祯”。

显德皇后“嗯”了一声,忽而愣住,转过头来看着永乐帝。晴祯是她的闺名,然而这个名字,她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人喊过了。

永乐帝没有看她,而是专心盯着桌上鹤嘴里燃着的半截熏香,道:“后悔么?”

晴祯皇后笑笑:“臣妾从未后悔。”

“朕死后,你跟着景行,若是遇到了不错的人,就改嫁吧。”永乐帝道:“换个名字,换个身份,你很好,也会过得不错。”

显德皇后闻言,眼中就有了泪光,她硬生生的将那点子泪光逼下去,看着永乐帝道:“在陛下眼中,臣妾便这么不值得么?”她似乎想到什么,又自嘲般的笑笑:“也是,在皇上眼中,臣妾一向不重要的。”说罢便站起身来,对着永乐帝道:“臣妾晓得了,臣妾会如皇上所愿的。”率先离去了。

陶姑姑看在眼里,有些想劝,可是最后却终是没能开口。显德皇后性子很好,似乎没什么值得她生气的事情,在和永乐帝相处这么多年,更是从没和永乐帝脸红过,今日还是头一回对永乐帝发脾气。

永乐帝看着那燃烧的熏香,半截熏香都化为尘埃,那空中弥漫的香气,终有一日也会散的。

就像人的记忆,和情意。

叶楣在屋里打扮了许久。

她本来就很美,自从到了叶家之后,加上叶夫人汤汤水水的补着,本来应当越发娇艳的,可不知为何,却觉得并无来时那般的光彩照人了。或许是眉目间已经有了疲态。

今日她在屋里挑了许久,才挑了一件桃粉色的薄纱长裙,上头星星点点的绣着桃花,再仔仔细细的梳妆打扮了一番,便是有些眼波流转,绝色尤物的感觉。

走出门去的时候,恰好遇着叶恪,叶恪诧异的看了她一眼,问:“姐,你这是要去哪里?”

“去孙家小姐府上喝茶的。”叶楣笑道。

叶恪不疑有他,况且还有叶家的侍卫跟着。叶楣便带着侍卫一起出了门,她将面纱戴上,果真是去了孙家小姐府上。那苏家在陇邺的官儿虽然不大,却也不是平民百姓。

叶楣进了孙府里,由人将她领着去了一间小房。待进了那小房,一眼便看见久等多时的金星明,金星明见了叶楣,登时眼睛一亮,目露惊艳之色,很有些痴迷的道:“楣儿,你真是越来越美了。”

叶楣心中越是恶心,面上越是笑的甜美,委委屈屈的道:“今日出门亦是很不容易,差一点就以为不能见到金大哥你了。”

“若非这孙家大哥与我有过旧时交情,以她妹妹的名义与你下帖子,只怕与你见上一面也是不容易。”金星明叹了一声。

叶楣笑道:“都是金大哥的本事。”

她嘴儿又甜,脸儿又俏,直把金星明哄得心花怒放,正在高兴的时候,突然又听叶楣道:“只是金大哥什么时候才能带我离开叶府呢?叶府我真是一刻也不想呆了。”

金星明道:“虽然如此,却也要细细筹谋。毕竟叶家不是平头小户,必须得想一个万全之策。”

叶楣心中冷笑,世上焉有万全之策,不过是金星明的推脱,想来他大约是私下里对叶府有了查探,晓得叶茂才的势力,打了退堂鼓。

她抬起脸,楚楚可怜道:“这样拖下去何时是个头,我什么也不求,叶家的荣华富贵也不想,我只想和金大哥快快乐乐的生活…”

没有几个男人能抵得住这样的甜言蜜语,更何况说话的人还是这天下罕见的绝色尤物,她眸光动人,言语盈盈,一举一动都是挑逗,仿佛无声的邀请。金星明就觉得嗓子有些发干,却见叶楣更加无助的舔了舔嘴唇。

他再也忍不住了,也没有继续忍下去,一下子握住叶楣的手,冲动的开口道:“为了楣儿,我自然是什么都不怕的,可是楣儿这么美,我的一份心怎么能被楣儿捧在掌心。”他又使了些力气,一把将叶楣抱紧在怀里,道:“楣儿,你若是成了我的人,我一定会尽快将你救出来。”

叶楣几欲作呕,可是那犹豫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她的脑中飞速盘算着一些事情,下一刻,便双手如蛇一般的攀上了金星明的脖颈,在他耳边吐气如兰道:“好啊。”

------题外话------

告天下放在现代就是找个营销号再找一群免费水军(¬_¬)

第二百二十七章 秦齐联手

良宵苦短,若是白日,便觉得更加意犹未尽了。帐子里尽是旖旎味道,半晌后,传来窸窸窣窣穿衣服的声音。

金星明一边抚着叶楣光滑的后背,面上还带着些饕鬄后的满足,一边道:“楣儿,要不再与我呆一会儿,天还未黑,这样早回去做什么?”

叶楣背对着金星明,眼中划过一丝怒气,转过头来时,却又是媚眼横生,笑道:“金大哥如此舍不得我,就将我从那叶家赶紧接出来啊。叶茂才将我管得紧,这些日子又时常催促着我进宫,若是进了宫,那与金大哥这辈子却是有缘无分了。”

金星明一听叶楣要进宫,立刻坐直身子,道:“不可以!”若是从前,金星明还未识得叶楣滋味,如今颠倒鸾凤之后,却是再也舍不得放手了。他在叶楣身上简直欲仙欲死,日后再遇到别的女人,只怕都已成了木头。

男人一辈子所求的也无非就是钱权色,吃过了精细的米饭,窝头就再难下口。金星明怎么都不愿意将叶楣拱手让人,自然是急了。

叶楣依偎到他的怀里,轻声道:“我自然也是不愿意的,我心里只有金大哥一人,奈何如今身不由己。所以想赶紧离开,等我与金大哥到了明齐之后,便能做一对神仙眷侣,日日逍遥,好不快活。”

佳人有情有义,金星明又得了甜头,心中得意,一时间豪情万丈,就道:“说的不错。今日回头我便让人将东西备好,为保稳妥,咱们便走水路。这水路隐蔽,虽有危险,却比其他路子快些。”

叶楣点头:“为了防止叶茂才生出疑端,咱们五日后再在这里会和,在那之前,金大哥你且打点好离开的事宜,我也好与叶府众人周旋。”

金星明应了,二人又痴痴缠缠一阵,叶楣整理好衣裳,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的走出门去。出了孙家府门,上了马车,叶府的侍卫见她无碍,便也没多想。叶楣上了马车,掀开自己的衣袖,嫩如白藕的玉臂上尽是斑斑驳驳的红痕。

金星明猴急又粗鲁,折腾的叶楣也是分外疲惫,她看了一会儿,又将衣袖放了下来。

她自来都是雁过拔毛的主,今日却竟然委身于金星明那样的人,这一切都是拜叶茂才所赐。若非叶茂才骗着她上了一艘贼船,她又何至于此?既然要离开叶府,叶府也总要给她一些补偿的东西,否则这么多日子以来的委曲求全岂不是白过了?

她眼中闪过一丝狠意。

五日后,谢景行归来。

汝阳城的战役,卢家溃败的彻底。

卢家这么多年自以为招兵买马,暗中积蓄力量,殊不知他的对手也是一样。甚至于他的对手比他更勤奋,从永乐帝登基的那一日就开始在策划如何将卢家拉下马,这么多年的筹谋,又岂是一个卢家能比得过的?

而永乐帝展露出来的真实力量也让朝野之中一些蠢蠢欲动的臣子震住,仿佛被兜头浇下一盆冷水,他们终于明白,当初那个被孝武帝打压的,还要靠敬贤太后扶持的少年帝王已经不知何时成长为一头凶兽。

卢正淳是个疯子,汝阳城破,他自知大势已去,无可奈何的时候,竟是冲进屋里将自己的妻女亲手屠戮,包括他自来宠爱的卢婉儿。当时高阳和季羽书也在场,瞧着那卢婉儿瞪大眼睛慢慢倒了下去,似乎到最后一刻都没想到会死在自己的父亲手中。

谢景行了结了卢正淳。

卢正淳死的时候狂笑不止,大喝道:“老夫一生纵横无敌,鞍马天下,今死于竖子之手!不甘心!”

谢景行砍下他的首级,淡淡道:“无知。”

至此,在大凉盘踞两朝百年世家卢家,就此销声匿迹,卢家的残余势力四处窜逃,都交给了墨羽军一一斩杀。

沈妙听起这些的时候,很是感慨,一个世家的兴起和没落,看上去十分简单,其实却是在许久之前就有兆头的。卢家狂妄,生出逆反之心,皇室便不留余力的斩杀。

谢景行道:“不过我回来的时候听闻市井中流传一则《告天下同胞书》…”他看一眼沈妙,唇角一勾:“天下文人皆想结识,不知道是哪路才子豪杰?”

沈妙忍住笑:“不知道。”

“得让墨羽军找找。”谢景行挑眉:“要是找到了,若是男人,就结为兄弟,若是女子,就…”

“就什么?”沈妙凉凉的盯着他,好似他只回答的不满意,便磨刀霍霍一般。

谢景行正色道:“就拖出去斩了,什么人大胆至此,竟然敢比我夫人还有才华。”

沈妙没忍住笑了。

谢景行见她笑的如玉兰花开放,温婉而俏丽,心中一动,突然站起身将她打横抱起,走到床边放下。沈妙挣扎:“你还没洗澡。”

“别动,让我抱一会儿。”他翻了个身,沈妙便趴在他身上,谢景行抱着她,脸埋在她肩窝里,沈妙被他的气息弄得有些痒痒,却听见他说:“明齐可能要打过来了。”

沈妙一怔,怀疑的开口:“什么。”

“卢正淳临死之前道出了皇兄的秘密。”谢景行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他道:“似乎傅修宜也知道了。这个机会,傅修宜不会错过的。”

原来,卢正淳临死之前,对谢景行说了一句话,他说:“你猜,明齐皇帝知道你那短命大哥活不过今年,会什么时候出兵?”

沈妙惊讶:“卢正淳怎么会知道的?”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况且宫中本就复杂,可能是从宫里传出去的。”谢景行道:“卢家应该想用这个消息来要挟皇兄,但最后不知怎么的改变主意,选择向傅修宜告知。”

“通敌叛国?”沈妙皱起眉。

“算不上。”谢景行道:“卢正淳的个性,应当是想鱼死网破。”

沈妙闻言,倒是有些赞同。之前卢正淳还四处张贴告示来说永乐帝弑君夺位,不过就是想要毁掉皇室的名声。当时他未曾将永乐帝活不久的秘密一同宣扬,或许为的就是保留这个秘密,到最后成为他的杀手锏,最后的致命一击。

只是卢正淳到底不是沉得住气的人,也不知谢景行怎么的就刺激了他,或许他觉得现在谢家也回天乏力,干脆临死之前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谢景行。

沈妙道:“不错,傅修宜的确不可能放弃这个机会。”傅修宜的性子,擅长于“抓住”。抓住可以利用的人,事以及机会。或许在他看来,一个命不久矣的帝王,一旦出事,大凉一定会一片混乱,这个时候出征最好不过。她想了一会儿:“只是现在的明齐尚且不足以和大凉有对抗的资格,傅修宜一定暗中做了什么,有了足够的底气之后才会动手。”

谢景行道:“在那之前,先收拾了叶家吧。”

“叶家?”沈妙道:“你打算将叶家一网打尽么?”

谢景行打了个响指:“不然留着过年?叶楣姐弟我会定下来,送给你,怎么处置都行。”

沈妙把他的手拿过来,谢景行的手腕处还带着她的红绳子,她道:“你要小心。”

谢景行和沈妙关于傅修宜的猜想,在第二日就得到了证实。谁都没有想到傅修宜竟然会如此急不可耐,甚至称得上有些不管不顾了。

沈丘的家书到了。

和之前的家书不同,之前的家书大多都会写一些沈信他们平日的生活,向沈妙表明他们过得不错。而这一封家书看着却是潦草得很,显然写信的时候十分匆忙,再看时间,亦是很久,意味着这封信到沈妙手中,耽误了很多时间。

打开信来,沈妙和谢景行一目十行的看完,看完后,俱是沉默。

傅修宜动手了。

倒不是对着大凉来开火,而是对着沈家。

文惠帝重病不起,托傅修宜全权监管朝廷众事。傅修宜便是捏造了沈家的罪证,直接对沈家进行围剿。而沈家的沈家军在之前被明齐皇室收回兵权的时候,也改的面目全非,其中还掺杂了不少探子,沈家军却是废了。

傅修宜欺瞒明齐百姓,直接对沈家这般粗鲁的动手。沈信这一回却是早有准备,早在之前便已经开始私下里联合其他对明齐皇室有着不满的朝臣,虽然那些朝臣亦是小官儿,可到底比单枪匹马来的力量大。其次,远在小春城的罗连营和罗连台也带着罗家军赶来定京。罗家军可算是被罗家人手把手的养起来的,与其说是皇帝的兵,倒不如说只听命于罗家,加上之前几年在沈信手下也被调教了不少,沈信用起罗家军也算得心应手。除了这些,还有谢景行当初留在定京的人马。

至此,沈家众人终于知道了谢景行的身份。

虽有震惊,却因为如今的局势而并未觉得反感,加之之前谢景行对沈信亦有坦白,便也顾不上责难了。谢景行的那些人马虽然不多,却是极为精。尤其是在探听消息这一行上十分出色。

傅修宜大约以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拿下如今渐渐微弱的沈家,却没想到沈家老早的就在为这一日做准备,非但没有在期望的时间内将沈家一网打尽,似乎还胶着进了一个死胡同,耗着他的兵力。

沈丘在信里说,沈家如今是和皇家扛上了,也离开了定京,虽然傅修宜的人马一直穷追不舍,沈家却一直没让他们捞着好处。如今沈信正在和诸位臣子商量,是否要掀了这混账皇权。

对于这事情最后是什么结果,沈丘却是没有提了。沈妙也晓得,沈家世代忠义,尤其是沈老将军更是一颗忠义之心。如今和皇权反目成仇已经是大逆不道,掀了皇权之后,就算是成功了,那皇位谁来做?重新拥立一位新君,明齐的皇子个个绝非善类,干脆自立为王?沈信绝没有那个想法的。

信的最后,沈丘却是提了一件事情。

如今的沈家没有呆在定京,因为定京到处都是傅修宜的人,沈家只会处于劣势。他们退守到了函关谷一带,却在函关谷周围的村庄里,发现了不少秦国人。

信到这里就结束了。

沈妙沉默了许久,才道:“傅修宜开始动手,函关谷出现秦国人,很有可能秦齐已经联手,便是没有,傅修宜一定是打着这个主意。”

谢景行点头,又看向沈妙:“你不担心你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