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胡子太医替沈妙把脉,沉思了许久,才站起身来,躬身对着沈妙行了一礼,又对着显德皇后行了一礼,笑道:“恭喜亲王妃,脉如走珠,乃是喜脉。亲王妃怕是怀了身子一月有余,亲王府要添丁啦。”

沈妙仍旧是有些不可置信,她追问:“真的?”

显德皇后难得见沈妙这般犯懵的模样,倒是“噗嗤”一声笑了。她佯作严肃的道:“亲王妃问你,可是真的,若是有误,重惩不贷!”

白胡子御医笑道:“老臣不敢说谎,亲王妃若是不信,可再请几位来瞧瞧。”

这本是打趣儿的话,沈妙却道:“好,那就劳烦再请几位来瞧瞧吧。”

倒将那太医惊得一愣一愣的。

贤德皇后乐不可支,知道沈妙这是不肯相信了,非要再三确认。不过当初她怀身子的时候,亦是这般不敢相信。想到自己,目光暗了一暗,随即又很快回过神,笑道:“那就照亲王妃所说,再去请几位太医来。”

显德皇后真的很照顾沈妙,果真是请了好几位太医来为沈妙把脉。把脉的结果都是一模一样,沈妙的确是怀了一个多月的身孕。

这可真是巧极了,谢景行前脚刚走,不过十几日,沈妙这头倒是怀上了。怎么说,在一个人的时候,至少不那么寂寞,不过,也有可能更寂寞。

显德皇后高兴坏了,大约整个皇家,本就只有永乐帝和谢景行两兄弟,永乐帝无子,谢家本就没有小辈。沈妙怀着的这个,算是谢家的第一个小辈。显德皇后让人将永乐帝也请来。

永乐帝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亦是有些不可置信。显德皇后笑着道:“想一想,日后便有一个小男孩或是小姑娘,唤着你叫皇伯伯,唤着我叫皇姑姑,是不是很有意思?”

“有什么意思。”永乐帝还有些别扭。他对沈妙实在算不得很喜欢,因着沈妙还与谢景行起了争执。不过永乐帝从来就没扭转过谢景行的想法,又拿谢景行没办法,因此对沈妙也是怀着几分看红颜祸水的态度。

“你呀,”显德皇后看他一眼:“这可算是咱们皇家的喜事。亲王妃日后要是多生几个就好了,亲王府热热闹闹的,真好。”她的眼中很有几分羡慕,显然,显德皇后也是很喜欢小孩子的。

显德皇后话中的羡慕之情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沈妙便是顿了一顿,永乐帝目光中闪过一丝沉痛。片刻后才开口道:“你今夜收拾东西,搬到宫里来。此时不能外传,宫里能护你周全。”

沈妙微微一怔。

显德皇后也连忙道:“不错。陇邺城虽然看似平静,但是如今这关头,一点儿闪失也不能有。还有此事须得保密,不得被外人晓得。至于景行那头,私下里与他传信…”

“皇后娘娘,”沈妙突然开口:“臣妇有一事相求。”

显德皇后道:“你说。”

“此事请先瞒着殿下。”她道:“殿下如今正在征途,若是得知此事,难免心中牵挂。若是被有心之人利用,甚至会被钻了空子。倒不如瞒下来。”

显德皇后和永乐帝对视一眼。显德皇后道:“你想的不差。可是亲王妃,若是你不肯告诉景行,关于这个孩子的苦乐便要独自一人承担。景行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你要忍受很长一段时间的孤寂,本宫见过许多女子,也因为种种原因而将有孕的消息瞒了下来,然而那过程却是极委屈的。你可受得了这份委屈。”

“臣妇不委屈。”沈妙微微一笑,双手下意识的抚上自己的小腹。得知自己有了身孕的时候,便觉得体内还有一个小生命在于自己同呼吸,那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她道:“如果结果是好的,过程辛苦些,都很值得。”

“好。”开口的却是永乐帝,他看着沈妙,道:“既然如此,就不告诉他。”

显德皇后还想说什么,沈妙已经对永乐帝微微颔首,道:“多谢陛下。”

“既然如此,那便罢了。”显德皇后叹了口气:“不过,你明日起,便搬到宫里来。本宫就说要你进宫陪着,省的那些夫人隔三差五的找你来说话,耽误你养身子。”

这一回,沈妙也没有推脱了。的确如此,睿亲王府如今只有她一个女人,便是有墨羽军的一些护卫,但是难免会有一些虎视眈眈之人。相反,因为卢叶两家的事,皇室如今的威信倒是前所未有的大,住进宫里,的确更为安全。

为了腹中的骨肉,沈妙并不介意自己如何。

显德皇后见她答应下来,便立刻吩咐陶姑姑去寻离未央宫最近的偏殿,腾出来给沈妙居住。

因为这一打岔,回去的时候,竟也是晚上了。

唐叔见她总算回来,这才松了口气。罗潭也从外头回来了,从惊蛰谷雨那里得知沈妙怀了身孕的事情,俱是又惊又喜。

唐叔喜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沈妙告诉他们不要告诉谢景行,如今正是打仗的关头,谢景行分心才不好。唐叔便点头,不过心中还是觉得唏嘘,说着要去给萧皇后上柱香,让萧皇后也晓得这个好消息。

罗潭倒是很惊奇,有些想摸沈妙的小腹,又不敢。最后小心翼翼的将手放上去,感受了半晌,才泄气道:“怎么没感觉到动静呢。”

“才一月余,哪有什么动静?”沈妙失笑。

“不过,”罗潭看着她:“小表妹,也不告诉姑父姑母他们么?他们若是知道,也定然会很高兴的。”

沈妙想了想,才摇头:“如今爹娘大哥亦是和傅修宜在对峙,这个时候,我反倒是他们的软肋。若是多了个孩子,更是束手束脚。况且谢景行迟早到了明齐,是要与爹娘他们会和的。若是爹娘知道,谢景行便也知道了。”

罗潭想了一会儿,便也觉得有道理。就道:“虽然他们不知道,可我这个姨母是知道的。”她小声道:“虽然不知道是小侄儿还是小侄女,不过想到一个小肉球,就觉得很喜欢啊。”

罗潭这些日子都显得有些沉寂,她本来性子活泼,倒让睿亲王府的人有些意外。如今总算是又恢复到往日的活泛劲儿了。

“这可算是这些日子以来的大喜事。”唐叔笑道:“是得该热闹热闹。”有一拍脑袋:“差点忘记了,有些吃食也该注意一下,夫人如今养着身子,可别出什么差错。还有那些阶梯门门角角,要拿布包起来。”

活脱脱的紧张的不行。

沈妙失笑。前生她怀傅明和婉瑜的时候,可从没有这样的待遇。便是董淑妃也只是例行公事般的问一问她可有什么不好,送了些补品,若不是沈家来关心着,沈妙只怕是自己也是一团忙乱。

如今她倒是镇静了,可睿亲王府的人却是各个紧张的不行。

她笑道:“不必麻烦了。唐叔,你也收拾收拾吧,因着我怀了身子,皇后娘娘要我进宫去,这府里留一些护卫,再留些人,重要的人都跟我去宫里。”

唐叔一愣,随即似乎也明白了沈妙的意思,就道:“好好,老奴这就去安排。”

“小表妹,我也要去么?”罗潭问。

“自然要去了。”

“可是我…不懂宫中礼仪,会不会不大好?”罗潭问。

沈妙道:“哪里会不好?你拳脚功夫比划几下,大家都晓得你武功高强,对我忌惮有加,我便更安全了。我和孩子的安危,全靠你保护。”

“小表妹,你就别打趣我了。”罗潭赧然:“不过你说的也没错,我和你在一起,两个人总要好过一个人。我跟你进宫。”她站起来:“我先去收拾一下。”

罗潭走后,沈妙站起身来。

她没有想到会在这个时候有了身孕,却又觉得冥冥中一切又是注定了的。

推开窗户,秋日的月亮明亮的很,也渐渐地开始形成月圆,再过些日子不久,就要到中秋了。

中秋团圆佳节,不过她却与家人分隔两地。谢景行也好,沈信他们也罢,都不在身边。这一年注定是难熬的一年,不过…沈妙摸着自己的小腹,因为有了一个孩子,因为她又成为了母亲,所以这月亮的圆满,她似乎也能欣赏了。

上天不会对一个人永远冷酷的,至少这一刻,老天是个好人。他赐予了沈妙重生的一世,还赐予了她一个深爱的男人,和全新的生命。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这是完全不同的月色。

她轻声问腹中的孩子:“你看,你和爹爹,看的是同一轮月亮呢。”

沈妙住进了皇宫。

显德皇后待她极好,将未央宫旁边的偏殿给了她。沈妙还是用着自己的下人,便也不会不方便。寻常时候,显德皇后喜欢和沈妙说话,煮茶。罗潭也跟着,罗潭性子活泼,显德皇后也很喜欢她。

日子都过得很平静,若是有什么出人意料的,便是叶鸿光了。

叶鸿光也被接进了宫里。因着他迟迟不醒来,后来有一日倒是出人意料的醒了,可是醒来后,心智反如三岁孩童,什么都不知。太医看过,只怕是受了太大惊吓而近乎疯癫。

这下子,永乐帝便也懒得管了。养着个傻子,也费不了多少米。叶鸿光成日在花园里捉蛐蛐扑蝴蝶,欢快的紧。

有时候沈妙见了他和傅明肖似的脸,觉得叶鸿光的一生和傅明也一样悲惨。都是投胎没到好人家,平白误了自己的一生。

显德皇后见她目露沉色,还以为她是为叶鸿光而难过,便拍了拍沈妙的手,安慰她道:“不必难过了,其实这样,未必也不是好事。如今叶家已经不在,若是他是个清醒的,醒来后知道这些,内心不知道有多难过。便是没有仇恨,心中也定然是痛不欲生的。而皇上做事,又最是斩草除根,定不会留着他的性命。如今他这样,虽然傻了,却不必面对那些令人难过的事情,永远像个孩子一样过得无忧无虑,不是很好么?”

永乐帝也曾怀疑过叶鸿光是在装傻,不过太医看过,况且也派人暗中监视过,叶鸿光的确是真正傻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不良于行,因为这一次受伤,身体越发不好,能活多久,活多少岁,也都是未知数。

或许是叶鸿光的遭遇让永乐帝想起年少的自己,他也是少年时期就身负重毒,也不知自己能活多久。便是这一点相同的遭遇,让永乐帝生出了难得的怜悯之心,饶了叶鸿光一命。

不过叶鸿光如今是个傻子,并不晓得自己的生死被帝王拿捏着,自己已经在阎罗殿里滚了一遭,依旧每日无忧无虑的笑着。

可是,天下间不是每个人都能如叶鸿光一样,活的像个孩子,笑的开怀。

两个月后,谢景行到达明齐边缘,与明齐的军队开始交手。同时,罗家军与沈家军于函谷关会和,秦*队入关。

秦齐联手,和谢景行率领的大凉军队开始正式对峙。

战争总是无情的,一旦开始,结束并不是那么容易。况且两国对峙一国,本就是旗鼓相当。

沈妙每日都拿着当初给谢景行默的那一份兵防图研究,最初的时候尚且看不出什么端倪,然而渐渐地,苗头开始出现了。仿佛规定好棋路的棋子,正在按着对方设计好的路一步步的往其中走。

沈妙就晓得,那封兵防图,若是没有猜错,应当是到达了傅修宜的手中。

大凉和秦明的交战,输输赢赢,一时倒让人看不出谁胜谁负的端倪。谢景行并未像前生一样横扫千军,固然是因为前生秦明并未联手,当时的大凉是先攻打了秦国,再灭了明齐的。不过还有一点,沈妙晓得,谢景行改换了策略,他像是精明狡猾的猎人,正引着猎物往自己的陷阱里钻。

一网打尽,不喜欢缠缠绵绵,干净利落,的确是谢家人的风格。

傅修宜正在上钩。沈妙对此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不得不为叶楣的手段叹服,许多东西改变了,但是她仍旧能够得到傅修宜的心,将那封兵防图呈上,并让傅修宜对她信任有加。

果然,在那不久之后,谢景行的信传回大凉。

信中是有明齐的局势。

文惠帝病重驾崩,由九皇子傅修宜登基为皇。傅修宜甫登基就同秦国皇帝交好,得了秦国皇帝支持,两国一同对如今式微的大凉发动攻势。明齐的其余几个皇子,包括周王静王,都已经被禁押在大牢,傅修宜的手段,在对付自家人身上,从来都是游刃有余。

沈家和罗家联合其他曾被文惠帝打压的老牌世家,公开造反,在明齐以内被冠上“乱党”之名,不过百姓们似乎并不买账。沈家的清名存在多年,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抹黑的。

谢景行的人手在和沈家的人暗中接洽,过不了多久,沈家便会以投诚名义,与谢景行结成同盟,正式倒戈大凉。

而信中的最后,被谢景行漫不经心的添上了几句,仿佛是可有可无的传说,随意添上的。

说是定京城如今正流传着一件皇家风流韵事。宫中来了位美人,是一位皇商的远房侄女,美貌如天仙,聪慧又解语,新帝爱若珠宝,捧在掌心,赐名楣夫人,短短时间里,势头远远压过后宫其他嫔妃。

沈妙合上信,就笑了。

罗潭问:“小表妹,不就是一封信么,颠来倒去看半晌,都笑了三回了。”忽而又看向另一头:“哎。那猫怎么爬上去了?还爬的那般高?”

不远处的花园树上,一只黑猫正顺着树干往上爬,越高处的树枝越细,仿佛承担不了这猫的重量一般,摇摇晃晃,危险极了。

“爬得快,爬的高,跌的才越快,痛得狠。”沈妙一笑:“慢慢看吧。”

又过了半年。

战争一旦开始,便不是那么容易喊停的。这一场涉及三国之间的大战更是如此。今日这头狼烟四起,明日那头兵戎相见。有输有赢,退退进进。秦国和明齐几乎是在破釜沉舟的打这一场战役,因此投入的也格外的多。

相比之下,大凉带的兵马,甚至能算得上是少的了。

不过尽管如此,明齐和秦国联手,也没能在大凉这头讨得什么好处。仿佛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大凉这头消磨的不紧不慢,秦国和明齐的步调却开始被渐渐打乱了。

尤其是近来。

之前的战役,大大小小的,秦齐总是胜了些,尤其是最开始的时候。几乎场场都能尝到甜头,虽然收获算不得丰盛,可却能极大的鼓舞士气。秦齐两国的将士都神气的很。

越到后来,秦齐两国反倒是显得优势不明显了些。虽然也有胜场,却渐渐已经倾显颓败之势。

一直到了幽州十三京。

幽州十三京位于明齐、秦国和大凉的三国交界之处。一直以来都是秦国的地盘,至于为什么是秦国的地界,就要追朔到很早之前,甚至于创国之初了。这么多年,幽州十三京都一直安稳着屹立在边界之处,并非因为大凉和明齐没动过心思,而是幽州十三京地势复杂,易守难攻,若是想要攻下来,只怕要大费周章,一个不好,还会连累到自身。

这么一块难啃的骨头,便是要啃,除了野心,还要有极大的勇气。

谢景行率领的大凉将士,正要对幽州十三京发动进攻。这一战至关重要,甚至于可以说决定整个战局的关键。若是谢景行顺利拿下幽州十三京,接下来便能再更短的时间里结束这场战役,对于明齐和秦国来说都能摧枯拉朽一般,顺利的出奇。

反之,如果谢景行没能啃下这块骨头,那么只会令大凉军队元气大伤,别说是对付明齐和秦国,便是要抗下这两国的夹击也很困难。

于是这一战,不管是大凉,亦或是明齐和秦国,都是下了十二万分的赌注,几乎是拿着身家性命在赌。

显德皇后一边与沈妙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一边还与她说笑:“到底领兵的也是你夫君,怎么到现在,竟是一点儿也不紧张的模样?”

沈妙微微一笑:“臣妇自然相信殿下的。”谢景行这人,实在是很狡猾。叶楣那一封错误的兵防图能顺利到达傅修宜手中,并且为傅修宜所相信,这固然是她的本事。可谢景行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小。

在战争最初的时候,谢景行可是一直不轻不重的输输赢赢,让傅修宜得了好几次甜头。事实上,便是那几次胜利,与明齐和秦国来说,并没有占得什么实质上的便宜,却给人一种错觉,好像秦齐十分厉害似的。

这样长此以往,傅修宜反而会越来越信任叶楣送上来的东西。即便后来大凉又胜了几回,在傅修宜眼中也不过是偶然。他却忽略了,谢景行输的战役,都是无关紧要的城池,而赢下来守住的城池虽然少,却都极为重要,甚至仔细去看,仿佛点连成线,隐隐的还有合纵连横之势。

不过傅修宜和秦国皇帝大约是不会注意到这一点的,因为最近的几场战役,他们都有小胜,大凉军队似乎士气在渐渐低落,他们进攻的越发猛烈,似乎是想要一鼓作气拿下对方。

所以,傅修宜将幽州十三京看的分外的重。从如今的战局和沈妙自己画的那副兵防图比对来看,傅修宜似乎是谨慎的根据着那封兵防图来安排自己的人马。

没有比这个消息更让人觉得愉悦的了。傅修宜在这上头花费的人力和财力越多,最后得到的打击也就会越大。谢景行就像是在诱拐一个赌鬼,先是让他小赢一些钱财,输输赢赢,让赌鬼觉得自己运气不错,手艺也不错,最后赌鬼心一横,全部赔上自己的沈家,到这时候,谢景行在不紧不慢的收网,一网打尽,赌鬼自然是输的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傅修宜已经在开始上钩了。至于秦国皇帝,他要比傅修宜谨慎一些,或许在幽州十三京上面有别的安排。不过,一旦傅修宜这头一开始溃败,对谢景行来说,秦国怎么样并不重要。仿佛打开一个缺口,各个击破,剩下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罗潭伸出手,小心翼翼的覆在沈妙的小腹之上,道:“可惜幽州十三京那边的消息只得靠传信才收的到。不过,小家伙倒是长得很快。”

沈妙垂头看着自己的小腹。八个月的日子,就这么平静的度过了。似乎和往日没有什么不一样,哪怕是硝烟战争,都能以很平和的态度去面对。不仅是因为对自己亲人和爱人的信任,更因为她明白,腹中还有一个小生命在与她一同成长。

因为成为母亲,所以更勇敢和坚强,担负起责任,也能稳得下心神。

正与显德皇后说着话,陶姑姑却是匆匆忙忙的自外头赶来,她似乎还有些急,面上却是怎么掩饰都掩饰不住的喜意,笑道:“恭喜娘娘,恭喜亲王妃,方才前朝传来消息,幽州十三京传来捷报,亲王殿下胜了!”

“真的?”显德皇后一下子站起身来。她自来沉稳,这会儿也有些微微无措。

陶姑姑猛点头:“陛下很是高兴,正大赦天下呢。”

“苍天保佑!”罗潭双手合十,喃喃道。

幽州十三京攻下来,传来捷报,那代表的是什么?代表着这一场持续了大半年的战役,或许在不久之后就能彻底平歇。士兵们都能归家,而另一方面,这混乱的天下,终是一统,宏图霸业,或许在不久之后就能成真。

沈妙抚着自己的小腹,心中也有欣喜油然而生。她就知道,谢景行一定能做到。

那陶姑姑又笑着看向沈妙:“亲王妃别着急,亲王殿下还让人捎了信过来,一会儿送信的人会把信送到您手上。”

“可真教人羡慕死了。”显德皇后打趣沈妙:“这不给本宫和皇上捎信,就念着自己媳妇儿,倒是白白的担了个手足的名头。”

罗潭也道:“就是就是,也不晓得考虑考虑旁人的感受。”

“罗小姐也别失望。”陶姑姑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儿个还破天荒的继续接话道:“也有您的信呐,似乎是高家府上的少爷叫人捎的。”

罗潭疑惑:“高阳?他给我捎哪门子信?”

沈妙和显德皇后对视一眼,笑着摇了摇头。

幽州十三京的捷报,让陇邺上下都俱是欢喜不已。永乐帝甚至还破天荒的办了许久不办的宫宴,热闹非凡。

沈妙没有参与这场宫宴的。

一来,她怀着身孕的事情并未外传。一直住在宫中,虽然外头也一直有所猜测,不过显德皇后将她保护的很好。到了后来,人们对其热情渐渐消退,便也不再好奇了。二来,宫宴那种场合,如今怀着身孕的沈妙本就不适合参与,若是中途再出什么岔子,就更不好了。

况且,她还想早些回去读谢景行的“家书”。

谢景行的“家书”,自从战局吃惊,局势紧张开始,便很少传来了。大约是传一封信也很麻烦,这都两个月没给她写信来了。

沈妙打开信来。

信里倒是没什么特别的,都是说他自己过得还不错,又很自得的夸耀了一番自己的功绩,顺带将傅修宜批了个一文不值。说傅修宜除了在夺嫡一事上手腕还行之外,于治国之上,实在是乱七八糟。明齐的朝堂乱的不成样子,根本不用太过操心。

然后提到了楣夫人。

说傅修宜将楣夫人捧得很高,明齐的朝堂之中都有人在议论,楣夫人之前只能算是在后宫中纵横。不过短短数月,竟也能随意出入傅修宜的御书房中了。傅修宜似乎不仅仅将她视作一个美貌的女人,还视作一员福将。甚至于好几次“胜利”的战役,都是拜叶楣所赐。

叶楣如今在明齐朝堂之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真是除了傅修宜之外,谁也不放在眼中了。傅修宜也纵容着她,一方面似乎真是觉得她美又聪明,另一方面,定然也是因为叶楣的本事了。

只是谢景行说起这些来的时候,字里行间都是讥嘲,简直将傅修宜当做是个傻帽儿一般。罢了还十足狂妄的宣称万事俱备,只等着对方来自投罗网。这次幽州十三京胜了之后,想必定京那头,都不须得他出手,叶楣只怕也要被傅修宜给折磨死了。傅修宜心眼本就不算宽广,之前当着朝臣们的面亲自夸赞叶楣“福将”,这员“福将”如今在至关重要的一战中让他吃亏,傅修宜怎么会善罢甘休。

当然,谢景行还安排了一点儿额外的趣事,营造出叶楣是大凉的探子,来到定京接近傅修宜本就是为了给大凉做棋子。傅修宜那么无法容忍背叛的人,自然会不留余力。

看着谢景行的字迹,沈妙几乎都能想到他懒洋洋叼着笔,幸灾乐祸的神情。

她将信纸折好,却觉得信封里似乎还有些别的什么东西,晃了晃,将信封倾倒过来。果然,从里面“滴溜溜”的滚出两粒红豆来。

红豆者,最相思。

他不在信里写些相思之语,偏又要用两粒红豆来证明他的确是没有一刻忘记沈妙的,真不该说他是端着架子还是幼稚。

沈妙想了想,又将一边的香囊拿出来,将两粒红豆珍而重之的放进去。

“第五封。”她说。

明齐,定京,皇宫。

阴森森的地牢里,四处都是弥漫着浓重的腥气,似乎还混合着别的什么味道,令人作呕。

牢房的最里面,一个女人赤身*的坐在地上。她的双手被镣铐拷在墙上,双脚浸在冰冷的污水中,污水中还有一些肥硕的老鼠,不时地顺着她的脚背爬上爬下,还去啃她的脚趾头。有些脚趾头已经被啃的血肉模糊,血腥气却像是吸引着那些饿疯了的老鼠,越发啃食的卖力。

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身体被老鼠啃食,别说女人了,便是男人也会觉得心悸。而这女人却莫不吭声,可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并非是不想尖叫,而是嗓子几乎已经哑了,而尖叫,只会换了更深的折磨。

这女人不是别人,正是叶楣。

短短几日,仿佛从天上摔到地狱,叶楣从来没有想到过她自己竟然会有这么生不如死的一日。更没想到傅修宜是这么一个绝情的人。

她只晓得幽州十三京的一战败了,心中便已经暗自觉得不妥。可是她觉得,凭她的智慧,并不一定就到了最糟的地步,或许还能稳住傅修宜。可是傅修宜根本就没给她机会,他心狠的可怕,直接当着后宫嫔妃的面让人抓着叶楣进了地牢。

然后严刑拷打直至今日,逼她说出大凉还给她指派了什么任务。

叶楣尚且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希望能解释。可是她的容貌这一次不再是她的武器了,因为在进了地牢的第一日,傅修宜就十分厌恶的,让人用烧红了的烙铁烫伤了她的两颊。

她的一只眼睛甚至还因此而被灼伤,在地牢里得不到大夫的救治,算是瞎了。

叶楣从来不怕,她不怕绝望的环境,也不怕情势再如何糟糕,哪怕当下被人践踏,也能生机勃勃,顽强如野草。她唯一怕的,就是自己的容貌。因为那是她唯一永恒的兵器。

这把兵器无往不利,凭借着它,可以在绝望的环境下生存,扭转糟糕的情势,踩着践踏她的人往上,游刃有余的活着。但是一旦她的容貌被毁去,她失去能利用他人的纽带,事情就变得绝望了。

她也的确感到了绝望,甚至失去了斗志,觉得老鼠啃食脚趾头,发出什么声音都不可能改变什么了。

一个瞎子,脸颊还被烫伤,她都能想到自己如今这副模样有多恐怖。她可以诱惑着人不顾性命,世上总是不缺那些人的,悬崖上的鲜花,便是失去了性命也要采摘。可是如今鲜花变成了野草,甚至是长着癞疤的野草,谁还会拼着性命去采摘呢?

傅修宜真的够狠。他和叶楣痴缠那么多日,或许正是了解叶楣蛊惑人心的本事,干脆一了百了,直接毁了叶楣的容貌,让她什么都做不成。

叶楣好恨!

外头传来“啪嗒啪嗒”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地牢里传的分外清晰。

她有些费力的扭过脖子,用仅剩一只的眼睛去瞧外面。

傅修宜站在外面。

他冷冷道:“叶楣,朕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把你知道的统统说出来。”

“臣妾知道什么?”叶楣问。她仍旧自称为“臣妾”,似乎这样,就还能证明她仍然是傅修宜宠爱的嫔妃,在明齐的后宫中如鱼得水一般。

傅修宜厌恶的皱了皱眉,似乎被她丑陋的模样恶心了,撇过头去:“朕都查得一清二楚,你既是大凉的细作,就该有与他们传信的渠道!”

叶楣放声大笑起来。

她笑的声音喑哑,早已没有往日的婉转动听,反倒十分刺耳。她也不知道为何傅修宜要说她是探子,或许傅修宜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失败找个理由。他自己布置错了兵,却要把所有的罪名都安在她的头上。

她说:“臣妾说什么陛下都不肯信,那么臣妾要是说出渠道来,陛下又是信还是不信呢?又或者,陛下觉得这也是臣妾在说谎?”

“你说出来,朕赐你全尸。”傅修宜冷冷道。

叶楣笑了,她如今笑起来,容貌可怖,肖似厉鬼,偏偏自己还不觉,更是搔首弄姿,她道:“陛下这生意做得也太坏了吧,赐全尸算是什么条件?若是陛下说放臣妾一条生路,再想法子治好臣妾脸上的伤,臣妾倒是可以考虑考虑,说出臣妾知道的所有事。”

傅修宜不怒反笑:“背叛了朕的人,从来没有活着的!”

“所以陛下就干脆毁了臣妾么?”叶楣道:“听闻当初睿亲王妃也曾苦恋陛下,追寻不已,可惜陛下待她冷若冰霜,后来便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