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四转念一想,不由哀嚎起来,“原来如此啊!”

他猛然想到,先前妹子丹姐儿打听出来,崔九小姐没有进过女学,也不曾学过针黹。

原先他还一个劲地对她不满意,觉得这女子什么都不会,不是懒必定蠢。

没有想到,原来崔九这是将满腔热血都投入到了做菜上头啊!

这样看来。想要用娶个崔氏女的法子来达到自己顿顿有美食吃的目的。是不靠谱的了。

纪都虽然是外邦人。但他也是世家大族出身,对这些弯弯绕绕心里清楚得很呢。

一听这对话,他也就明白了靠未来的妻子做饭这件事,恐怕连想都不要想。

于是。这对一路上因恨生爱结成至交的难兄难弟相视一望,纷纷都表达了想要受崔翎指点厨艺的意愿。

没有办法,求人不如求己。

与其将来望袁家的饭菜兴叹,还不如自己未雨绸缪,先提前掌握几门拿手小菜,也好聊作慰藉。

所以,这一路之上,这两位从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顶级贵公子,竟主动地承担起了伙夫一职。叫伙头兵小孟彻底地失了业。

小孟的失落暂且不提。

崔翎的心情却是十分愉悦的。

除了对石小四和纪都的表现满意外,她也想到了等回到盛京城之后,即将开张的那所酒楼。

在西北大军之中已经尝试了,绝大部分的人虽然头一次吃辣椒,但都是可以接受这种味道的。

有一部分刚开始无法承受。过一阵子就爱上了这滋味。

约莫有三分之一的年轻小伙,只要吃过一次,就对此欲罢不能,且口味还很重。

再联系到身边这群为了自己的胃不惜出卖形象的帅哥型男,她对未来辣菜馆的营业额就十分有把握了。

因为崔翎有了身孕,且军医说不得颠簸,所以这一路便行得十分艰难缓慢。

原本只需要走二十日的官道,他们磨磨蹭蹭竟然走了一月有余才到盛京城。

还奇迹般地,在盛京城郊偶遇了镇国大将军带的袁家军,等于胜利地和镇国大将军一起会师了。

大将军碰见五郎等人,先是十分惊讶。

因为这群小家伙先了快有半个月离开,且他们人少,不像调动大部队,行动自然缓慢。

原以为他们早就到家多日了,谁料到竟还能碰到,实在令他吃惊。

不过,后来听到袁五郎兴奋莫名地对他说,“爹,您又要当祖父了!”

镇国大将军高兴极了,他瞅着崔翎的肚皮微微看了一眼,“这看起来怎么像五六个月了?”

他的妻子为他生了五个儿子,所以大将军也算是经验丰富的。

一看崔翎这肚子就挺大的,他掰着手指一算,咦?好像月份不对!

不过他对儿媳妇的人品还是很信任的,而且这时候他突然想到了儿媳妇的外家。

说起来,罗家的那对双生兄弟,还与他是同窗呢。

他立刻双眼亮起,“莫非……是双胎?”

如今已经四月将末,正是盛京城一年之中最好的时节,春回大地,春暖花开。

崔翎衣裳也换了薄一些的款式,所以肚皮的隆起便很明显了。

她这胎因为是两个,所以肚子看起来特别大。

其实才不过四个月多月的身子,看起来就跟五六个月那么大。

她忙笑着回答,“嗯,爹好眼光,军医说了,是双胎,这会儿四个多月了。”

大将军又掐指一算,四个多月,这便该是儿媳妇刚去西北时怀上的。

他心里暗暗对崔氏女容易地胎一枪命中的传闻点赞,也十分庆幸老太君当时的英明之举。

哪怕自己膝下孙儿孙女已经满堂又绕膝,但多子多福嘛,他对五郎的孩子还是十分期待的。

跟着镇国大将军一起打仗归来的那些家里有儿子的副将们,私底下也偷偷地存了心思。

这次得胜归来,朝廷一定会给他们加官进爵的。

安宁伯府的嫡女那是不敢肖想了,但是旁枝的那些崔小姐们还是可以动动脑筋的。

如此,崔翎和五郎几个跟着大将军一样浩浩荡荡地入了盛京城。

因为捷报早已经传了过来,百姓们都知道袁家军又一次打了胜仗,保护了国家的安宁。都纷纷出来夹道欢迎。

大将军要先入宫面圣,先是陈上请功表,然后再跟皇帝提一下解甲归田的事儿,所以就让袁五郎陪着崔翎先回府去。

三郎四郎没有在表中居功,自然也不必进宫,也随着弟弟弟妹一块回家。

镇国将军府门前,袁家老太君早就收到消息亲自等着那了。

与她并列站着的,还有大嫂宜宁郡主,三嫂廉氏,四嫂苏子画。以及众位侄儿侄女。

与家人久别重逢。总是分外感人的。

祖孙团圆。夫妻团聚,父子相拥,老太君一个劲地说好,笑得满脸生花。

她老人家没有想到这次战争会这么快就结束。而且儿孙们都完好无整地回了来,她真是既感慨又欣慰还万分高兴。

尤其是看到崔翎那高高隆起的腹部,她简直都快笑得合不拢嘴了。

一问之下,还是一胎能得两个,老太君直呼“阿弥陀佛”。

她心里想着,姜皇后非要安排小五媳妇去西北,是没安好心的,但没有想到,小五媳妇不仅毫发无伤地回来了。还怀着袁家的孩儿。

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老太君心里高兴又得意,想着府门口还有许多外人围着看热闹的,便招呼着孩子们进了屋。

一家人聚在泰安院老太君的正堂,叽叽喳喳说着在西北的见闻。

三郎和四郎滔滔不绝地讲诉着他们行军打仗过程中遇到的惊险刺激的事儿,引得大伙儿一阵惊呼。三嫂和四嫂更是扶着七八个月快要生产的巨肚连连惊叫。

老太君瞅见了别瞥了两个孙儿一眼,“行了,这些事儿留着跟你们孩子说去,没有见你们媳妇儿肚子那么大,都快要临盆了,还吓唬她们?”

她的目光慈祥和蔼地望着三个孙媳妇的肚皮,就差亲手去抚摸呵护了。

三郎和四郎连声说好,然后收住了话头,只说些有趣的事儿逗大家。

一时间,屋子里欢声笑语一片。

只有崔翎发现少了一个人。

她趁着大伙儿不注意,偷偷地去问杜嬷嬷,“二嫂怎么没有来?”

二嫂梁氏虽然性子有些孤僻,但其实生就了一副热心肠,她不会因为自己的丈夫没了,看着别人的丈夫回家,就耍性子不肯过来迎接的。

从前言谈之中,也能看得出来,她对这个家很有感情,对几位弟弟也十分爱护。

杜嬷嬷冲着崔翎摇了摇头,“二奶奶病了。”

崔翎急道,“病了?怎么病了?”

她对二嫂的事很上心,之前她就判断二嫂得了心理疾病,若是不及时带她走出心理阴影,恐怕以后得出大事儿。

但是她的诊治计划还没有开始,姜皇后就让她去了西北。

这会儿听说二嫂病了,她心理是很担心的。

杜嬷嬷悄声叹了口气,“前些日子还没有暖和起来的时候,有一回二奶奶不知道怎得,受了点风寒,这就一病不起了。再加上……”

她顿了顿,压低声音说道,“二奶奶娘家又出了事儿,她娘家人进来求了她几回,她自个还病着,也无能无力,越发便消沉了。”

这人的身体,和心情有着很大的关系,若是心情好,病就容易好。

可是若是自己心存死志,都不想活了,那么这病也会越来越严重。

崔翎脑中顿时敲响了警钟,不行,绝不能叫二嫂心生死意,她得想法子叫二嫂好起来!

ps:

说好的第三更来了,今天都没有休息,一门心思赶更新呢!勤劳吧?哈哈哈,我是勤劳的小蜜蜂!所以,粉红呢?有粉红的亲不要再犹豫了,小胭脂,值得你拥有!

108 答应

袁老太君向来最是体贴不过,晓得孙儿们和媳妇儿久别重逢,不晓得有多少话要说。

她便也不再将这些孩子拘在身边,又说了一会儿话,就遣他们散了。

五郎既已经归家,那么崔翎自然不好再睡在她的泰安院了。

她满脸慈爱地望着这对情意绵绵的小夫妻,催促着他们也回自个的院子去。

崔翎因为心里还记挂着二嫂,便也没有多说什么。

她蹭了蹭老太君的手臂,“祖母,我的东西先放在这儿吧,改日再来拿。”

袁老太君瞅了她一眼,又好气又好笑地说道,“放心,没人要你的东西!”

一边说着,一边往外赶崔翎和五郎。

崔翎拉着五郎的手出了正堂,都快到了院门口,忽然又停住。

她小声地问送他们出来的杜嬷嬷,“藏香园那边的小厨房里,我素日常用的东西都准备了吗?”

到底是吃货,这种时候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屋子里的床铺好了没,而是厨房。

藏香阁其实是设了小厨房的,不过从来没有用过,算是尘封状态。

她如今和五郎搬回了自个的院子住,若是还要用泰安院的厨房,就有些麻烦了。

杜嬷嬷笑眯眯地说道,“五奶奶您放心,老太君啊,什么都想到了!”

她掩着嘴,“晓得您就要回来,老太君不只叫人将藏香阁的小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还特地将刘师傅拨了过去给您,刘师傅一早就将那些瓶瓶罐罐搬了过去。”

刘师傅,就是曾经在宫里头当过御厨的那位,后来崔翎的许多想法,水煮鱼啊,香辣猪蹄啊,都是借由他的巧手烹饪出来的。

崔翎听了自然惊喜万分,她鼻尖有些酸酸涩涩的,“祖母对我真好。”

她原本还想着。以后若是想吃什么,还总要跑到泰安院,略显麻烦呢。

祖母就如此贴心,不只给她收拾了厨房,还赐了得用的大厨给她。

等回到藏香园,和木槿桔梗两个丫头互相诉说了一番别后离情,她便拉着五郎的手去了厨房。

五郎以为是她饿了,连忙说道,“不是闻不得油烟的味儿吗?赶紧止步。”

他微微叹了声,“你想吃什么。说给我听。我去做便罢。”

自从沦为家庭煮夫。他就自动自觉承担起了妻子的饮食,虽然手艺算不得好,但寻常的汤面也能做一些了。

崔翎瞥了他一眼,“你没有听杜嬷嬷说么?祖母将刘师傅给了我呢。”

她傲娇地昂起下巴。“刘师傅可是御厨出身,有了他,谁还稀罕你给做的那些?”

这当然不是她的真心话。

虽然论厨艺,十八个袁五郎也比不上一个刘师傅,但袁五郎做的饭菜里,却藏着满满的爱心。

不过,经过这些日子的朝夕相处,崔翎逐渐对她的丈夫了解地深了。

五郎这个人啊,虽然外表看起来十分高大上。又帅气又有内涵,但实际上,他心里却还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少年。

她晓得,若是这会儿她说出两句赞美他的话,他立刻就能顺着杆子爬到天上去。

不行。不能叫他这样嚣张得意!

袁五郎立刻不满意了。

但他表达不满意的方法,不是斗嘴吵架,也不是推搡打闹。

而是……

他一把将娇妻抓进怀中,照着她的脖颈就是一口,“到底稀罕不稀罕我?”

光天化日,众目睽睽,藏香园里的婆子丫头们虽然都知趣地躲开了,但难免不会藏在哪里偷看,真是丢死人了!

崔翎连忙讨饶,“别,别这样!我稀罕你,我稀罕你还不成吗?”

她是一个要脸的人,对于不要脸的人这种不要脸的手段,她真的是一点招架之力都没有。

五郎自觉是战胜的一方,不由连走路都雄纠纠气昂昂了。

他拉着崔翎坐到了小厨房门口的石凳上,“里头难免有油烟,你还是别进去了,想要吃什么,怎么做,就在这儿告诉我。”

崔翎笑着点了点头,又忽然摇了摇头。

她想了想,还是说道,“其实我自个不饿,就是听说二嫂还在病中,想要给她做点粥羹送过去。”

杜嬷嬷说了,太医给二嫂梁氏诊治过,其实风寒早就已经好了,一直缠绵病榻主要是心病。

说是心病,又不全然只是神思恍惚,倒也还有虚劳咳嗽,气喘,失眠的症状。

不知道用了多少药,一点都不见好。

崔翎晓得,二嫂其实就是患了忧郁症,失眠惊悸多半是神经衰弱。

她前世最艰难的日子,其实也有过类似症状,那时候有朋友推荐她食用养生粥灵芝银耳羹和灵芝枸杞粥都不错,她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发现的确是有所改善的。

所以,便也想给二嫂做点试试看。

哪怕力量微小,但也是一份心意。

五郎听了崔翎这话,目光里不仅有惊诧,还有感激。

他神色微动,握住她的手说道,“二哥没了,只留下二嫂一个人孤苦伶仃,膝下连个孩子都没有。亏你还能想着她,真是心善纯良。翎儿,谢谢你!”

他不说这话还好,说了就勾动了崔翎心底一段心事。

她立刻就想到了当初杜嬷嬷说,五郎曾经答应过二嫂,要将自己的次子过继给二房。

从前没有孩子时,她且当这只是句玩话,可现在,她独自里恰巧一胎怀了两个呢,假若两个都是男孩儿,岂不是被五郎许出去了一个?

她气不打一处来,便恶狠狠地剐了五郎一眼,“混蛋!”

话音刚落,也不再理他了,一句话不说径直便走进了厨房。

刘师傅见崔翎来了,十分高兴,连忙迎了出来,“五奶奶,您可回来了!”

这些日子来,他可是日盼也盼着五奶奶回来,毕竟,知音难求嘛。

崔翎心里还生着闷气,但是这闷气只是针对五郎的不靠谱,她对二嫂是没有什么意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