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舒怕他们会闹病,一一扯了他们起来,催着他们赶紧坐进等在旁边的马车里,并拿了干布巾挨个儿给他们擦汗。

青舒他们的马车经过孙家村时,卢先生和宋宪父子三人坐的马车与他们会合,一同回镇子上了。

第二天的时候,卢先生恢复了学堂,继续教授四个学生。宋宪父子三人离开了。他们已经勘察好了引水、修渠的路线,此次回去一为招集自己的修渠队伍,二为准备修渠所需材料。至于和官府交涉的事,听说周伯彥提前和某位大人打过招呼,不会有任何阻力。

日子翻过一页又一页,转眼就到了四月中旬,青舒的千里荒地已经大变样。

周伯彥托人送来的四车果树苗,加上卢先生帮忙联系买来的果树苗,还有荒地上的那些枣树小苗木与不知名的一些小苗木移栽下来,青舒的果园差不多有五十亩了。她的这五十亩果园,栽种的苗木的成活率大概有百分之八十六。

一排二十间的青砖房正在盖着。

宋宪带着自己招集来的队伍正在挖沟修渠。

租下的五十顷良田,种的全是苞谷。播种的时候,从荒地这边调去了九十人,从庄子上调去了十二人,并动用了五十个犁杖和三十一头黄牛。犁杖全是自己的。三十一头黄牛中,十七头黄牛是自己庄子上养的,其它是从别处花铜板租借来的。

庄子上的田地,除了冬小麦占去的那部分外,剩下的土地全部种上了春小麦。

还有百茂田这片荒地,已经翻整过两遍,还施了些许的农家肥。吴管事决定今年在这片土地上种下黄豆和红小豆这两种作物。不指望丰收,只希望种下的第一个年头里能有些收成,种下的种子和付出的劳力不会白搭就成。

大家都忙,青舒也不得闲。她忙着培育并伺弄红果秧子和辣椒秧子。荒地那边已经开好了一百亩的菜园。大家只等她一声令下,便会投入到移栽红果秧子和辣椒秧子的事情中去。

青舒头上戴了草帽,身穿布衣,右手抓了一把小锄头,正蹲在红果菜畦边上小心地锄杂草。

小娟蹲在另一个菜畦边上也在锄杂草。

突然,铃兰跑了过来,“小姐,小姐,府门前来了一名道姑。这名道姑非说与小姐有缘,想要见小姐一面。”

☆、No.233武木兰

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僧人、道士还是道姑上门,世人不是盛情款待就是好言请走,没有几个人敢对他们恶言相向,亦没有几个人敢无礼地赶他们走。

因此,道姑上门虽突兀之极,管家也没敢擅自做主把人请走,而是派了铃兰向青舒禀报。

对僧人也罢,道士、道姑也好,青舒可不会像世人一样盲目地推崇,她认真地锄着草,想也不想就说不见。

铃兰不解,可也不敢耽搁,忙回去向管家传话。很快的,她又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封信,“小姐,外边的道姑给您的信。”

青舒微愕,放下手中的锄头站起来,拿了信看。娟秀中又透着风骨的字迹:卢玄方是否戒了酒?伯彥近来可安好?

青舒掩去眼底的波澜,慢慢合上信,“人呢?”

铃兰答,“已经走了,说明日这个时辰会再过来。”

青舒若有所思地在原地站了片刻,打发了铃兰回去,而后拿着信去了学堂。学堂内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明显的先生和学生还没到课间休的时间。她有些等不及,扣门三声。

不多时,学堂门打开,读书声还在继续。卢先生亲自来开的门,脸色不是很好,看向青舒的目光中满是被打扰的不快。

这是意料中事。卢先生不喜欢被人打断课业。青舒二话不说,把信递过去。

卢先生脸色虽不好,但也伸手接了信。看罢短短的两句话,他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地问,“这是哪里来的?”

青舒留意着卢先生的神色答道,“府门前来了个道姑,声称与我有缘,想见我一面。我拒绝了,她便给了这个。”

卢先生关了学堂的门,而后来回踱了几步,突然说道,“快去,把那幅《晨露牡丹》拿来。”

青舒不解其意,带着疑惑亲自回去取了《晨露牡丹》的画卷过来,捧给卢先生。

卢先生带青舒进学堂,并让学堂中的四个学生出去玩儿。而后,他接过青舒捧在手中的画卷,打开后铺在书案上。接着,他展开手中的信,把信放到画卷上,将信上的字与画卷上的题诗作比对。须臾,他长叹一声,脸上喜忧参半,轻语,“果然是她。”

到了这会儿,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青舒心下忐忑,一时无言。道姑不是别人,恐怕就是以叛国罪诛三族的武家遗弃民间的庶女(即前皇后武氏六叔家的庶女),世人眼中的大安两大才女之一的牡丹仙子,即武木兰。

只是,失踪的武木兰为什么会出现在康溪镇上,而且还找上了她?按理,她与武木兰毫无瓜葛才对。

冲着卢先生来的?也不对,卢先生说与武木兰只有三面之缘,三面之缘能有多深的牵绊!

难道是冲着周伯彥来的?这也说不通。长公主与武木兰曾经的确很要好,情同姐妹不假。可中间出了长公主横插一杠点周桥为驸马的事,只要武木兰不呆不傻,定会和长公主反目。长公主也是,天下有那么多的男子,点谁为驸马不好,非得要抢好姐妹心仪的男子,点了周桥,生生毁了好姐妹的姻缘路。

前辈人把关系弄的那么复杂,中间最难受的非周伯彥莫属。周伯彥虽是武木兰心仪的周桥的儿子,同时也是武木兰憎恨的长公主的儿子。武木兰到底是如何看待周伯彥的?武木兰为何会登她的门?在她拒不见面的时候,武木兰为何又要提周伯彥的名字?

卢先生把画卷收起,“丫头,你准备怎么办?”

青舒一愣,“什么?”

卢先生再问,“她要见你,你准备怎么办?”

青舒脸上写满疑惑不解,“先生,您不觉得这事奇怪吗?我根本不认识她,我爹娘好像也不认得她。除您之外,没人跟我提过她的名字,也没人跟我提过她的画。您说过,她已失踪多年。此刻她又突然这样出现,总觉得太古怪了些。”古叶氏倒是曾没头没脑地提过武木兰三个字,当时的她并没放在心上。

后来洛尚书送她画,卢先生看画提起武木兰后,她回忆了很久才回忆起古叶氏说过的只言片语。古叶氏的话,再加上卢先生话中所传达出的一些讯息,她便大胆地猜测了一下,得到的结论是:长公子、周桥与武木兰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纠结的三角关系。

见她不说话,卢先生问,“你不想见她?”

“不想。”对她而言,武木兰只是个路人甲而已,同时很可能是个祸根。

“你不想见她,彥小子却非常想见她。”

“怎么可能?”她下意识地问出口。

“彥小子小时候生病哭闹的时候,是她抱着彥小子哄的。虽然中间发生了许多事,上辈人的关系错综复杂,但彥小子对她多少有份慕儒之情在。”

这关系,确实错综复杂的厉害。小孩子生病哭闹的时候,在旁边哄的不是亲娘,居然是个外人!

卢先生语重心长地劝了一句,“见见她吧!彥小子知道了会很高兴的。”

青舒没说见,也没说不见,告退出来,回到菜畦边继续锄草。红果和辣椒的秧苗长的很好,再有五六天差不多就可以移栽了。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她的生活忙碌而平静,只是身边少了一个他。一个月没收到他的信了,也不知他过的好不好?她承认,有些想念他。

午后,未时刚过,做娟花的刚散不久,天边飘来大片的乌云一点一点地吞没了晴朗的天空。在家的人们忙将晾晒在外边的东西收进屋里去;行人匆匆往家赶或寻找可以避雨的地方。

不多时,天空飘下绵绵细雨。一刻钟后,绵绵细雨转为瓢泼大雨。那些带着侥幸心理在户外做事的人们躲避不及,立刻被浇成了落汤鸡。

农人们躲在家中看着外边的雨,一脸喜色地讨论着这雨下的好,这雨下的及时等话题。

荒地上,张管事披着蓑衣挨个儿查看茅草屋的情况。因为茅草屋的顶上用了苫布,因此茅草屋的情况都很好,没有一间是露雨的。即便如此,张管事还嘱咐他们要时刻注意自己居住的茅草屋的情况。哪间屋子露雨,必须赶紧禀报,大家也好及时想办法处理露雨的情况。

镇上的古府。青舒觉得这样的天气最适合吃汤面,于是传话给厨房说晚上要吃面。因为是阴雨天,屋中的光线并不好。青舒怕伤了眼睛,既不敢看书,也不敢做女红。她自己不做女红,也不允许身边的丫鬟做女红。于是,没事可做的她带了丫鬟嗑瓜子喝茶水,再加闲聊。

正在她们说笑的时候,铃兰撑了油纸伞冒雨过来。她推开屋门,可担心湿漉漉又沾了些许泥巴的鞋子会弄脏了屋地,于是站在门口说话,“小姐,奴婢有事禀报。”

围着青舒坐的小鱼、小娟和小丫赶紧起身。青舒也站了起来,“冒了这么大的雨过来,有什么紧要的事不成?进来回话。”

“小姐,奴婢的鞋子脏,奴婢站在这里说话便成。”铃兰说着话,竟还退后两步,“小姐,嘉少爷冒雨来求援,说是璃小姐不见了,想让小姐派些人手出去帮忙找人。”

“古璃又不见了?”青舒蹙眉。逃婚那次之后,古璃还出走过一次,不过很快就被找回来了。这是出走上瘾了不成,居然还来?可笑。再说,古璃的死活与她何干,外边下着这么大的雨,她凭什么要派人找?

“是的。嘉少爷与管家说,看天色要下雨,他忙收了字摊回家去,不想家中却已乱成一团。他娘倒在地上人事不醒,婆子出去请大夫不在,只剩一个丫鬟与几个年幼的孩子在家。丫鬟哭着告诉他,璃小姐拿了几样金银首饰出走了,其他人全都出去找了。他顾不上璃小姐,等大夫来了说他娘没有性命之忧,他这才放心地出来找人。他们在镇子上找了许久没有结果,担心人已跑出镇去了,于是想借用府上的人到镇外找找。”铃兰把自己听来的组织好了,前后都说清楚了。

青舒淡淡地说道,“回去告诉管家,让他看着办。”

铃兰得了令,告退,撑起油纸伞去传话。

管家听到青舒的原话,再看看前头门廊下避雨而立的古青嘉湿透的衣裳,摇头。他叫来四个家丁,嘱咐他们几句话,并让他们披好蓑衣随古青嘉去了。

到了用晚饭的时间,因下着雨,天色比平日暗沉许多。青舒就着两样炒菜吃了一碗热汤面。丫鬟收桌时她问派出去的家丁回来没有,丫鬟说没有。

天已经黑透,桌上点着油灯,青舒坐在桌边试着下棋。她不会下棋,这只是无聊之下为打发时间才试着下的。她有想过学下棋,但因为一直很忙,不得闲,便也只是想想而已,还没匀出时间去学它。她会有学棋的想法,实在是身边人都爱下棋,她这也算是受身边人影响了吧!

卢先生不仅自己爱下棋,如今正在教青阳、灏和洛小荣三个下棋。因此,她不指望自己成为高手,但至少也要做个懂棋的人。省得哪天弟弟想让她陪着下盘棋的时候,她两眼一摸黑什么也不知道。

还有周伯彥,他爱下棋,时常自己和自己对弈。那样子,让她觉得他很寂寞。过年那段时间,他说过要教她下棋,当时她没答应,他似乎有些失望的样子。她现在想好了,等他回来,她就找他学棋。

她胡乱在棋盘上摆了一通棋子,突然觉得很没意思,于是一颗一颗地拣了棋子丢进装棋子的木盒中。外边有隐约的说话声,接着小娟扣响了内室的门。她把小娟叫进门,“什么事?”

小娟凑近小声答,“派出去的人回来了,璃小姐找到了。”

“嗯。”

“我听到管家与家丁说的话了。家丁说,璃小姐这次胆大包天地要和人私奔,结果被人骗了,差点就让人卖去了花街柳巷。不过,就算没被卖去那种地方,可也好不到哪里去。找到她的时候,身上的衣服……”小娟有些说不下去。

“身上的衣服怎么了?”

小娟搔了搔头,“好像没穿衣服。”

青舒抓棋子的手一顿,皱眉,“你没听错?”

“管家发现奴婢的时候,就不让家丁说话了。可奴婢的耳朵灵,先头他们说的那些基本都听清了。”

青舒郑重嘱咐她,“走出这个门,就把它忘了,不许再提起。若让我知道走露了消息,绝不轻饶你。”不管她多讨厌古璃,可女子重名节。若传出某个姑娘清白已毁的消息,这个姑娘即便不轻生,可往后的人生路会走的异常艰难。

小娟也是个姑娘家,自然明白青舒的意思。不过,在她看来,古璃完全是自找的。古璃逃婚再先,离家出走再后,如今又来了一出私奔的戏码。哪个好姑娘会如此不着调儿地瞎折腾!

因着古璃的消息,青舒越发没心情摆弄棋子了。她把棋子与棋盘收起,洗漱了,早早上炕躺下了。现在的天气,两天烧一次炕,只为去去潮气,并不需要像冬天那样把炕烧热。临睡前她想着,该搬去西屋住床了,炕已经不需要了。

第二天清晨起床,发现天已经放晴,竟是个万里无云的好天气。雨后立刻放晴,这是老天对农人最大的恩赐。

地里长出的苞谷和高粱,还有冬小麦和春小麦,正有些悍,这场大雨来的正是时候,可是帮了大忙。没有连续阴天而立刻放晴,避免了庄稼生虫,这也是喜事一桩。

用早饭前,青舒换上布衣布鞋,还特意去菜畦里看了一眼。菜畦中有些积水,但并不多。这个积水不需要处理,估计不到中午就会全部渗入地下,涝不了秧苗。

青舒好心情地回去,换了衣裳与鞋袜,并在小食厅用过早饭后回屋去。她净了手,检查了双手上的茧子不会刮坏绸料,这才取了针线与料子出来做女红。如今她做女红的手艺越发好了,自己的贴身衣物都是自己在做,再不依赖许五娘或丫鬟了。

眼瞅着就入夏了,她除了要做夏季穿的贴身衣物外,还想试做几件背心类和短裙类的小衣物出来。背心和短裙,她想自己一个人在屋时穿。炎热的夏季在屋中穿的清凉些,想想就觉得很凉快。

与昨日差不多的时辰,前头来传话,昨日的道姑又来了。

☆、No.234净尘

武木兰的脸,是典型的瓜子脸,因不施脂粉显得干干净净的。

自自然然的没有修饰过的弯眉下有双大大的双眼皮,或许是经历了太多,沉静的眼神中带着难以言喻的沧桑。微挺的鼻子,小巧且唇角微微上挑的嘴巴搭配到一起,不笑也像在微笑一样。

她的头发用暗蓝色的发带高高束起似男子般的发髻,只额头上留了些散碎的刘海,据说这个时代的道姑必须这样梳头发。她身穿灰色的没有任何绣样的道姑袍,脚踩灰色的没有绣花的布鞋,道袍下露的裤腿到脚踝处绑着灰色的绑腿,并手持拂尘,似远离尘世的方士一般静静地立在前院的空地上。

青舒不紧不慢地走至,脸上没有热情迎客的笑容,也没有厌烦或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她一脸平静地施女子礼,“青舒见过净尘师傅。”因为武木兰报的道号是净尘,她自然而然地敬称净尘师傅。

净尘虚扶一把,声音温和中透着一丝空灵感,“施主不必多礼,直呼贫尼净尘便是。”

青舒说了声不敢,作了个请的手势,“净尘师傅请。”

前厅。上了茶水后,应净尘的要求青舒让跟前伺候的全部退下,而后静等净尘点明来意。

净尘细细地打量着青舒的眉眼,须臾才开口,“卢先生可在你的府上?”

青舒立刻说道,“净尘师傅若想见,我这就派人去请。”

净尘徐缓地说道,“这事不急。贫尼冒昧来访,只为了结一桩多年前许下的心愿,是关于伯彥那孩子的。”

青舒回以疑惑不解的一眼。

“按理,贫尼不该找上古小姐。贫尼决定拜访古小姐,只因贫尼听说了一些事。有人告诉贫尼,近两年来伯彥那孩子在康溪镇上徘徊不去,原因是康溪镇上多了一个令他牵挂的姑娘。当下,贫尼心下欢喜,想着伯彥的爹泉下有知,一定会觉得欣慰。只是,当得知令伯彥牵挂的女子是故去的忠武将军古云虎之女时,贫尼再也欢喜不起来了。”说到此处,净尘的脸上满是愁色,看向青舒的眼中有泪光闪烁。

青舒什么也没说,一脸平静地迎上表现古怪的净尘,只等净尘自己说出登门的目的。

“古小姐,可以冒昧地问你一句你的生辰是何时的吗?”

青舒不答。因为她知道,在古代,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一般是不会轻易说出去的。尤其是未出阁的女子,更不会轻易将自己的生辰八字透露给他人。

“景菲,也就是伯彥的娘,她与你一个属相。更巧的是,除了生年不同外,你们出生的日子、时辰均相同。”说到此处,净尘语带哽咽,“这本不是你的错,可有人并不这么认为。”

青舒听的一头雾水,这关生辰什么事?

净尘稳了稳情绪,“你既是伯彥选定的女子,贫尼不能假装不知,贫尼不能坐视不理。有句话,你要谨记于心:未满十九岁万不能出嫁,切记,切记。”

青舒眼露问号,一脸的茫然。当然,神色中也带出了几分的警惕。她心里在想,昔日的才女、如今的道姑会不会是因受刺激过大而神志不清了?否则怎么会满口的胡话?

“不想步景菲的后尘,那就好好记住我的话:未满十九岁万不能出嫁,即便伯彥如何着急,你都不能在满十九岁前出嫁。”说这话的时候,净尘目露寒芒地望着屋中的某一点,而且不再自称贫尼。

青舒吓了一跳,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北墙上只有一幅普通的山水画,其它什么也没有。

“上边所言之事万不能传出去,即便是卢玄方也不能告知。”净尘郑重地提醒,而后叹了口气,“若不是为了伯彥,我不会走这一趟。帮我转告他,我过的很好,不必惦念。”她拿出一物,放到桌子上,推到青舒手边,“在我手里,它分文不值。对你而言,它却价值连城。收好它,利用好它,让自己变成不可或缺的人,这样你才能保住性命。”

青舒无法再沉默下去,“净尘师傅,可以解释一下你到底在说些什么吗?”

净尘突然语出惊人,“你是哪所大学毕业的?学的什么专业?是关于农学的吗?”

青舒被以上三个问题彻底震蒙了,脑子打结不说,舌头也打结,“什,什,什么?”

净尘见了她的反应,脸上写满失望之色,接着便气馁地叹了口气,一脸悲戚地低语,“原来不幸的人一直只有我们三个而已。曾经恨你们的百般算计,如今却希望你们能活着。你们活着,我便不会是一个人,不会一个人如此寂寞地寻找着回去的路。”

青舒用震惊无措的眼神紧盯着净尘,说不出话来。

净尘突然一把握住青舒的手,眼中泪光点点,“虽只是奢望,可我仍然来了。即便你听不懂,我也要说,我父亲是华光集团的懂事长宁泽,我母亲是著名的画家武素锦。我,我是武木兰。我与景菲、周素结伴去旅行,我们三人途中遇险,醒来却到了这里。我们……我们失散了,后来又寻到了彼此,我们三个痛哭流涕。可团聚的快乐是短暂的,她们都变了。”

青舒的手抖的厉害。

“我,我依然醉心于丹青,我还是那个傻气的武木兰。她们不同,景菲醉心于权势,周素为情百般算计,忘记了我们要一同回去的约定。待我看透她们的变化时,一切已经来不及。到头来,我们没人得到幸福,我们爱的男人,因我们而不幸。我们痛苦地挣扎,在恋情与姐妹情中无法抉择,最后个个落得凄凉的下场。告诉我,我们为何会如此不幸?告诉我,相爱的人为何不能在一起?”

青舒的杏眸瞪的大大的,一时忘了抽回手。

“我以为,你和我们一样,来自同一个地方。我惴惴地前来,可得到的依然是失望。我很害怕,以前梦到回家,梦中的高楼大厦清晰无比。如今梦到回家,一切都变得模糊,高楼大厦也罢,父母的面孔也罢,早已模糊一片。告诉我,跳崖的景菲真的回家了吗?中毒身亡的周素已经回家了吗?如果死真能让我回去,我,我……”

青舒回神,惶惶不安地抽回被净尘握紧不放的手,“净尘师傅,你怎么了?你没事吧!要不要请个大夫过来?”

净尘却神情恍惚地看着青舒,脸上现出爱恋的神色,“周桥,周桥,当初我若是有景菲一分的狠辣,有周素一分的心计与手段,我们是不是就不必分开?我若能聪明一些,不要太过相信姐妹情深的话,你我大概早已成婚,如今都该儿孙满堂了吧?周桥,对不起,周桥……”她突然从椅子上滑落,摔倒在地。

青舒吓了一跳,赶紧离椅,蹲到地上抓住她的胳膊猛摇,“净尘师傅,你怎么了?净尘师傅,你醒醒。”

净尘的眼睛强睁开一条缝儿来。她盯着青舒,嘴唇微动,好像在说着什么话。

青舒贴了耳朵去听。

“……周桥,我答应过你,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会选择轻生。我做到了,可你为何不入我的梦?”她说罢,闭上了眼睛,似是失去了知觉一般。

青舒吓到了,慌乱地摇了她几下,见她没反应,大声喊,“来人,快来人,快情大夫。”

两刻钟后,净尘躺在古府的客房内,仍昏睡不醒。

青舒跟着诊完脉的周大夫到外边说话,“如何?”

“小姐放心,此人没有性命之忧。只是,依脉相来看,此人忧思过重,再加上劳累过度,身体虚弱非常。想要恢复如常,至少得休养一个月。”周大夫尽责地说明情况。

青舒提着的心总算放下了。若是净尘死在她的府里,她可是有嘴说不清,指不定会惹出什么风波来。无论如何,人没死就好,万幸,万幸,“周大夫,先开方子吧!”

周大夫给开了三日的药方后,告辞。不用青舒吩咐,管家派了负责接周大夫的马车出去,原路把周大夫送回慈济堂去。

等药抓回来,青舒立刻着人煎上。

青舒坐在净尘的床边,接过小鱼递来的湿布巾,为净尘擦脸。

这时候,青阳来了。他蹑手蹑脚地走过来,小声说话,“姐姐,先生让我问你,她好些没有?”说话间,他好奇地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人。

青舒离了床,带了青阳到外头说话,“告诉先生,人没有大碍,休养些时日便可痊愈。”

青阳扯了青舒的袖子,让青舒蹲下来一点,然后跟青舒咬耳朵,“姐姐,先生要我悄悄告诉你,你若照顾好了她,非但不会获罪,还能得个大人情。”

青舒诧异,“先生还说了什么?”

“没了。”青阳办完先生交待的事,小跑着回去了。因为还有一堂课要上,先生要他快去快回。他不能迟到,否则会被先生罚。

青舒目送弟弟远去的背影,仰头看天,轻叹一口气。她只当长公主是穿越而来的,没想到武木兰也是,还有一个名为周素的。她收回望天的视线,不安地按着心口的位置。

☆、No.235往事(上)

净尘,也就是武木兰在古府养病三日了。她大多数时间总是闭着眼睛躺在床上,脸色虽然不好,可情绪稳定、呼吸平稳,看上去就像一直在睡觉一样。可是,按常理来讲,谁会整日整日地睡觉?即便是病人,也不会在一日十二个时辰里有十至十一个时辰都在睡觉的。不过,她每日都会按时吃药,即便吃的不多也都有按时用一日三餐。

现在的她很平静,再没发生过情绪失控的事情,可也不提离开,就这样住在古府上。她来古府前,原本在镇子上的石记客栈留宿。她也不是一个人,她的身边带着五六岁模样的一个名叫阿琛的男孩子和一个名叫阿珍的女孩子。来古府的时候,她把阿琛和阿珍这两个孩子留在了客栈里,并拜托了客栈的东家娘子帮忙照顾一阵儿。清醒后的她非常惦念阿琛和阿珍,问青舒能不能把他们带到她身边来。

青舒也说不清自己当时的心态,竟交待管家亲自去接了阿琛和阿珍过来。当她明白过来自己做了什么的时候,阿琛和阿珍已经围在床前一边哭一边姑姑长、姑姑短地与净尘说话了。于是,三天了,净尘和阿琛、阿珍呆在她府里三天了,没人提离开。

青舒觉得,总让净尘这样住在府里不是办法。可净尘自己不提离开,她还能硬把人赶出府去不成?其实她的内心很矛盾,一边想亲近净尘,一边又想远离净尘。想要亲近,无非是为了周伯彥。想要远离,因为净尘穿越者的身份及其身上所背负的一些危险的东西。

她百无聊赖状地歪靠在椅背上,把玩着净尘交给她的榨油秘技,心中百转千回,一时半会儿竟是拿不准主意。净尘将它交给她时曾说,要保住性命,她就得利用好它,要让自己变成不可或缺的人。净尘还莫名其妙地告诫她未满十九岁前不能嫁给周伯彥。她这几天一直在想净尘话中的含义,思来想去,她能想到的便是:有人想对她不利,原因很可能在周伯彥身上。

再说这个榨油秘技,里面详细地写着榨油方法,可偏偏就没有写明用什么榨油。她不确定净尘这是在试探她,还是什么。可她清楚地知道,这是榨大豆油的方法,也就是用黄豆榨油的方法。她会知道,不是她会榨大豆油,也不是她知道榨大豆油的所有流程,而是她曾在网上看过这方面的大概知识,对此稍微有点印象而已。仅凭着这点印象,再加上这所谓的秘技里的描述,她稍微一琢磨便和黄豆联系到一起,于是答案就出来了。只是,即便她知道答案也不能承认,只能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第二天的上午,青舒决定去看看净尘。她的运气很好,今日净尘没有躺着睡觉,正坐在床上颂经文。她不好打断净尘颂经,也不想转身回去,于是选择坐下来等待。

大概过了一刻钟左右,净尘念完一段经文,睁开了眼。见到坐在椅子里的青舒,她脸上带出浅浅的笑纹来,“这几日承蒙古小姐照顾,贫尼的身子已好了许多,下床走动已无碍,明日便能带了阿琛、阿珍继续修行之路。”

青舒是巴不得净尘走,可不知怎么搞的,话一出口竟与脑中所想相左,“大夫说师傅需得修养月余方可痊愈。如今只修养了四日,病还没养好,师傅拖着病体要如何照顾阿琛和阿珍?府中虽说比不得大富大贵的人家,可是留师傅修养一段时日的能力还是有的。师傅若不嫌弃,在此继续养病便是,过个十天半个月的,等恢复的七七八八后再继续修行之路也不迟。”

净尘听了,怔怔地盯着青舒出神片刻,轻语,“既是古小姐的一片心意,贫尼便要厚着脸皮再叨扰古小姐几日了。”

青舒将心底的懊恼掩藏好,“师傅言重了。”然后把用帕子包着的榨油秘技还给净尘,“虽然看不懂上面写了什么,可是我敢肯定它确实如师傅所言那样价值连城。如此珍贵的东西,晚辈不敢收,请师傅收回。”

净尘不接,竟然自顾自地讲了起来,“在你之前,大安王朝的百姓与官员只当豆子是喂牲口的,却不知它是可以食用的。大安百姓每年将种植的豆子以极低的价格卖给粮商或草料商。而购置大量豆子的粮商或草料商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豆子都运去了边境上,转手卖给了楚国。这些商人自以为从楚国人手中赚了一笔,实则不然,他们可悲地被楚国人耍弄了而不自知。”

“怎样一个耍弄法儿?”青舒感兴趣地追问一句。

“你应该听说过,大安权贵府上经常吃一种来自楚国的油,大家都称其为楚油。”

这事青舒还真就知道,因为她的小厨房里还摆着这样的两壶油。她起先并不知道楚油是什么,她出于好奇,从锦阳城买了两壶昂贵的楚油回来。食用过后她这才明日,所谓的楚油不是别的,就是大豆油。她当时很震惊,不明白为何楚国人会榨大豆油,而大安人却不会榨大豆油?楚国人知道黄豆的价值,而大安人却不知?对此,她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如今净尘提起这个话题,她自然上心,“听说过。”

“有人告诉我,楚油其实就是黄豆榨出的。楚人多奸猾,他们发现了黄豆榨油的秘技,于是全力将其隐瞒了下来。他们每年以购置大量草料为幌子,从大安商人手中以极低的价格购买黄豆。而后,他们会用这些黄豆榨油,并以昂贵的价格把榨得的油卖给大安。”

青舒轻呼一声,楚国人真是奸商中的奸商。他们竟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从大安人身上赚取暴利,并把大安人耍的团团转!

“楚油秘技不曾流传至他国,原因便在此。”净尘指着送给青舒的榨油秘技的小册子,“即便他国处心积虑地得到了榨油秘技,可不知楚油是由何榨得,这份榨油秘技根本发挥不出它的作用。”

“这……”

“如今你已知楚油是由黄豆榨得的,还有榨油秘技在手,一鸣惊人对你而言很容易。”

“我为什么要一鸣惊人?”

“你要成为大安的功臣,你要成为大安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唯有如此,上位者才会护你周全,确保你与你府中上下的安全。”

“即便听不懂师傅的话,但还是要说一句多谢师傅的好意。以我愚见,一鸣惊人属于权贵,平常人合该平凡无奇,否则死的会更快。”青舒说着,把榨油秘技放到净尘手边,然后退开。

净尘似乎想到了什么,长叹一声,“你活的比我明白。”她推回榨油秘技,“转交给伯彥,留下还是丢掉,随他。”

青舒没有当场拒绝,若有所思地将其拿起,收进袖子里,转身要走。

“别走,可愿陪我说说话?”净尘挽留她。

青舒不解地回头。

“可愿陪我说说话?若是你不爱说话,你可以静静地听,我给你讲个故事。”净尘语带祈求之意地说道。

净尘身上流露出的沧桑与寂寞让青舒心生不忍,她坐到了椅子里,面色平静地望着净尘,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景菲是长公主,是伯彥的亲娘。周素是周桥身边的大丫鬟。我是被名门世家遗弃民间的庶女。我们的出身不同,可我们私下里姐妹相称,非常要好。景菲聪明而霸道,占有欲十分强,她一直如此,一直没变,即便两世……”

她顿了一下,蹙眉,“大概是出身高贵的关系,她不懂柴米油盐、女红等女子该会的一切,她只会权术。周素,她是糕点师,我一直以为她是温柔而善良的。直到那天,我们摊牌的时候,我才知道,我错了。很可笑,当时的我真的很可笑。”

“我擅画牡丹,那天我一个人坐在牡丹花丛后头埋首画牡丹。突然下雨了,我来不及去避雨,因为太过着急,一下把笔墨与画了一半的画弄掉了地。他撑着一把油纸伞走过来,对我善意地笑。他把伞给了我,然后蹲下来帮我拣东西。那时候,我不懂情,不懂自己为何会脸红心跳。几日后,景菲邀我去踏青,同去的还有周素。我只顾着注意周围的花草,不小心与景菲她们走散了,竟误闯了年轻公子们的诗会。”

“当时我觉得很尴尬,并在众多年轻公子中一眼就认出了他。我很傻气地当众向他道谢,害得他被众公子笑话。我恼自己太笨,对他觉得很抱歉,于是说要画一幅牡丹给他当赔礼。众公子笑的越发大声,我不知如何是好。他并不恼,笑着说好,称我为牡丹仙子。”说到此处,她温柔的笑。

“我是个说话算话的人,第三次偶遇他的时候我当真送了他一幅牡丹。他大笑出声,说我是傻姑娘,然而看了我送他的画后,他说‘你果真是牡丹仙子’,之后又说,‘若有缘再见,我定娶你为妻’。我当时半天反应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