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刘文上辈子是什么人?计算机系的教授……当然,现在教授多了,教授慢慢有叫兽化的嫌疑,但刘文,最起码从表面上看,还是很符合人民心目中对教授的印象的。

在他穿着西服,夹着书本,施施然的走上讲台,微笑着面对下面的师生的时候,哪怕是对他知之甚深的萧二,也不由得会想到风度翩翩,温文尔雅,每当这个时候,萧二总是要愣愣,才能再想到衣冠禽兽。

萧二尚且如此,更何况郑定辉了,在受刘文压迫的这点上,无论是深度还是时间的长度他都无法和萧二相比,因此,当刘文这么一笑,他直觉的就有些发蒙。

“你知道大户人家的管家都是如何来的吗?那是要卖身为奴,成为家生子的,若你愿意也卖身给我刘家,我也给你工钱,一天五十文好不好?”

他这一句的声音很低,听起来简直像呢喃,郑定辉就感觉耳朵发热,差点就要点头了,不过总算他在刘文手下被调教了两年,因此一愣之下,马上醒悟了过来,立马向后退了两步:“姓刘的,你、你不要欺人太甚了!”

见他没有上当,刘文心下遗憾,脸上的笑容就收了:“怎么样,还要工钱吗?”

郑定辉瞪着他,刘文吃下最后一口玫瑰糕:“若不要,就回去把昨天的字再写五十张。”

郑定辉立刻跳了起来:“为什么是五十张!”

“那就六十张。”

郑定辉嘴唇动动。

“七十张。”

“我什么都没说!”

“八十张。”

郑定辉脸色一变,见刘文仿佛还要再开口的样子,当下不敢再多言,立刻转身向外走,走到门边的时候,听到刘文仿佛是自语的喃喃:“我不过是想问你的玫瑰糕还要不要吃了,你走什么?”

郑定辉形一顿,开口:“……不吃了。”

说完这一句,他拖着自己的身体,慢慢的挪了出去,背后,是张英和刘武同情的目光。

他走了之后,刘武自觉地收拾了起来,张英给他打着下手,他们现在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足以买几个小丫头了,但他们家毕竟有太多别人家没有的东西,也不敢随便的招外人,而且刘文对于自家人,哪怕是自家人也是有诸多要求的,因此一时也没能碰上合适的,好在他们人口不多,郑定辉又是个能干的,因此倒也不是迫切的需要招揽家人。

收拾好了碗筷,刘文泡上一壶茶,开始教授刘武英儿,在学习这件事上,两人都不如郑定辉,不过这两年也都学完了千字文,一些基础的算术问题也都学的不错,他们两个都是不考秀才的,因此在认识了一般的字词之后,刘文就开始教他们诗词歌赋,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陶冶情操。这些学习,英儿也就罢了,对刘武却是苦不堪言,他是这么给刘文说的:“大哥,你说这月亮啊,落花啊,有什么好叹的。那花要是不落,还怎么长?那月亮几千年来不都是这个样子吗?它亮的时候,也就是走路方便点,他不亮的时候,也就是走路麻烦点,它亮不亮,这都不影响吃喝啊。”

这一番话说完,刘文看了他片刻,从此以后再不逼他学这些东西,反而给他找了一些历史典故,每天看了之后写感想,对于这个,刘武更是不能理解,但他是个听话的,刘文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刘家的安排,向来是晚饭后学习一个时辰,在这一个时辰中,英儿学习指定的诗词,遇到不懂的,就让刘文给她讲解,其实刘文原本的中文功底也很一般,但好歹也在学校里度过了二十多年,虽然是理科生,大学以前,也没少背诗词,对于这些东西,他自己也许没多少领会,但现在的学生,学这些都是连带着意思、出处、含义、背景的,学的多了,自然就知道了这个套路,更何况,现在这个身体,在这上面却是侵淫多年,虽然过去注重的是文章考试,但在这上面,多少也是有些底子的,不说别的,辅导起张英,还是绰绰有余。

至于刘武,他已经看出自家弟弟在这上面是没有天份的了,不说考秀才,就连附庸风雅,恐怕也有些问题,因此他现在让他看这些,最大的目的,是让他知道,世态炎凉,人心险恶,将来遇到事情,也不会被骗了。

他们两个学的都简单,相比之下,倒是本来陪读的郑定辉成了主角,他本身就比较有天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刘文对他也比较能下的起手,罚起来打起来那都是丝毫都不手软,因此他倒是三人中成就最高的,目前已经像一般的学子那样,开始试着学写策论了。

今天他不在,刘文教的也轻松,一个时辰之后,三人结束了学习,用一直温在灶膛上的热水洗了手脸,就各自回屋睡了,现在他们经济宽裕,每个屋都烧炕,倒也不用挤在一起睡了。

在现代的时候,刘文还喜欢临睡前靠着床头看一会儿书,在这里,也没了这个嗜好,洗了手脚,就吹灭了蜡烛,他这边的光一熄,一直埋伏在外面的人终于长出了口气,一人对另一人道:“二哥,可以了吧。”

第22章

寒冬腊月,外面又是刚下过雪的,虽没有风,但那种冷气,也会冻得人从骨子里发寒,这种天气,轻易是不会有人外出的,特别是在刘家村,大多数人都吃过了饭上了床,就算有那出门办事的,也会匆匆来去,但在刘家的院墙外,则蹲着三个人,看他们个个脸色发青,嘴唇发紫,就能看出他们在这里有一定的时间了。

这三人中那个被人叫做二哥的,就是孙二狗,另外两个,一个叫张元,是邻村的浪荡子,说起来,还和英儿有着拐弯的亲戚关系,另外一个,则就是刘三蛋了。

这两个人都是孙二狗的拜把兄弟,其中刘三蛋是年龄最大的,也是三人中最有来头的,不过却是最没有主见的,张元最小,性格也最为急躁,一见刘家大多数的灯都灭了,就想进去,孙二狗道:“不急,没见还有一个灯的吗?”

张元跺了跺脚,打了个哆嗦:“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快了,他们一般都是在这个时候睡,等他们睡下,咱们再等一炷香,然后就进去,就记着我的话,咱们的重点,一是来看那些变蛋是怎么做的,二来,是把他们的变蛋都带走,其他的东西不要动,省的节外生枝,那刘武可不是个好相与的,这附近的也都和他们家相好,有动静那是必定要出来帮手的,咱们虽然不怕,但也要小心点。”

因为他一向都是三人中拿主意的,此时又说的如此在理,因此张元和刘三蛋都点头同意,但这次孙二狗却弄错了,他们左等右等,那个灯就是始终不灭,又等了将近半个时辰,这次连刘三蛋都忍不住道:“二弟,这咱们要等到什么时候啊,不行就明天吧。”

“明天说不定就晚了。”

“不是吧二哥,你看这天,说不定明天还要下雪,县城中的人,不见得能来呢。”

“关键不是县城中的人来不来,我看过了,刘家这里的变蛋夏天的时候是五天一成,秋天的时候是八天一成,现在则差不多是十天一成,明天,就是第十天了。”

张元和刘三蛋都长大了嘴看着他,不知道他突然说这个做什么,孙二狗恨铁不成钢的说:“我们来是做什么?只是为了拿刘家的一些变蛋?那变蛋才值几个钱?”

“刘家卖出去是两文钱三个,县城里都卖到一文钱一个了呢,刘家每次都能出来几百个呢。”

张元掰着手指头说,刘三蛋也点头道:“就算是三百文,咱哥仨每人也能落一百文了,倒够在县城里买件大花棉袄了,你嫂子早就念叨了。”

他大伯虽是刘家村的里正,但对他这个侄子却是厌烦的很,只是碍于家族的情面也没法不管他,也不能看着他真被人打死了,但平时却是连看都懒得看他一眼的。

真说起来,他本性倒也不是太坏,只是生了一身的懒骨头,从小就靠在自己的爹娘身上,后来又靠着自家老婆才没有饿死,因此他虽然在外面强势,对自己的老婆还是有些怕的。

他整日游手好闲,虽然能仗势欺人的顺人家一些瓜果饭菜,但转手间又可能输的要赔裤子,他们家全靠他老婆一个人维持,自然比较艰辛,他老婆原本也和刘茶花有几分类似,当初还顾忌着他大伯,这天长日久了,知道是怎么回事后也就变得不一样了,再加上生活的磨难,因此现在很是彪悍,虽还没发展到动手打他,却也是每日念叨喝骂,因她最近常常念叨自家妹子有一件大花棉袄,他就想着也给她买一件,倒不是因为疼爱,不过是想哄着老婆开心了,他的日子能更好过一些。

相比之下,张元的想法则更有“出息”了,什么婆娘他是不管的,反正他有自家老娘给做的新棉袄也不冷,至于家中的其他人,与他何干,他就想着拿了钱,到县里的酒楼里,要两个肉菜,喝几杯小酒,剩下的钱,就到赌坊中再去碰碰运气,若能时来运转赢上几手,他这个年,也就滋润了。

见他们这个样子,孙二狗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想着自己当初怎么会和这样的人结拜?若是和刘文……

想到刘文,他心中更来气,当初他那么给刘文面子,哪知道那刘文却是个白眼狼,发达起来竟然转眼就不认人了,他不过是想求个变蛋的配方都不给,还和他假惺惺的说什么,这是他们一家三口的保底线,是要留给后人的。

呸!

这话他去年还信几分,今年是怎么也不信的了,他可是有算计,刘家的变蛋,一个月大概能卖出一贯半,这其中的鸡蛋,有一半是他们自家产的,有一半则是在村里收购的,但村中的鸡蛋便宜,他又买的多,一文钱就能买三个,去掉各种开支,也还要有一贯!

一月一贯,一年就是十二贯!这笔钱在村里来说自然不少,可是比起他们的莲藕,却又不算什么了,他可是打听过的,县城中,一斤莲藕都要五十文的,就算是从刘家出手,也要卖到三十甚至四十文!

他不知道刘家卖了多少莲藕,但是他知道,刘家的地是靠卖莲藕买的,刘家现在要盖的猪舍,也是靠莲藕起的,还有那每日给人的工钱,送的吃食,只靠变蛋的话,哪里会够?

而就算这样,刘文也不把变蛋的法子教给他,这也太不给他面子了,刘文不给,他就自己来取,转手就卖给县里的大商人,怎么说,也能得个二十贯,到时候他也买上两亩上好的水田,看还有谁能说茶花嫁给他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想到这里,他有耐心的开口道:“我们今天去,还能看到那变蛋是怎么做的,若到了明天,最多也只能取变蛋了,而且还不见得取得到。”

这话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说了,刘三蛋和张元也知道若能得到那变蛋的法子才是正经的,但他们心下都有些不信,那法子,是看看就能会的吗?

“二弟,我知道,什么是大头,但这天,也太冷了。”刘三蛋说着又打了个哆嗦,“若是冻病了,这医药费都不少呢。”

孙二狗没有说话,张元是个胆大的,道:“二哥,要不咱们就这样进去吧,你看这都什么时候了,那灯还亮着,说不定那人早就睡了,就是忘熄灯了!”

这话也很有道理,四个房间,三个房间的灯都灭了,剩下的这一个人能做什么?何况又这么晚了。孙二狗想了想,若今日不去,明日说不定什么都没有,现在已经进入腊月了,刘家不知道还会不会做变蛋。

在现代,越是过年过节,商家越赚钱,但在这古代,别的节日倒也罢了,大年下却几乎是所有商家都要不营业的,因此人们连猪啊鱼呀的都要提前买好,虽然说现在离过年还有一定的时间,一般的商户还不见得就会休息,但孙二狗知道这变蛋还有个制作的过程,这一次出来了,下一次又要再等十天,刘家现在富裕,不见得就稀罕这几百文。

而如果过年前不能弄出来,年后又要等到出正月,在那之后,很难说会变得如何,想到这里,他看了下刘三蛋,心下一发狠:“好,咱们这就进去!”

一听他这话,张元和刘三蛋都很是高兴,这种事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做,倒也没什么害怕担心的,当下活动了一下手脚,就两个当脚垫,另一个踩了上去。

刘家的院墙是不低,可也防不住像孙二狗这样的老手,他们又带有工具,又有三个人,一个上去了,自可把另外两个人也拉上去。刘家的院子,孙二狗留心不是一天两天了,对于要在什么地方落脚,早就想的一清二楚了,因此他们很顺利的,就来到了刘家的院中,孙二狗做了个手势,三人散开,然后分别向不同的房间摸去。

刘家当初富裕,将近三亩的地,盖有三间上房,两间耳房,此外还有下人居住的杂屋以及库房、厨房、茅厕,后来刘文将院子隔开,用了有五分的地去养鸡,现在又在后面的空地上盖了猪圈。

不过照孙二狗来想,那变蛋怎么也不会放在鸡舍猪圈里,最有可能的不是库房,就是耳房,因此他第一个去的,就是那库房。村中人没有太多上锁的概念——在这个铁器管治的时代,铁链子锁也是一种稀罕物,因此刘家的库房,只是用门闩插着,他小心的拨开门闩,然后一点点的推开门,进去后又连忙关上门,一片漆黑。

他从怀里拿出火折子,弄出火星,然后拿着四处看,库房里的杂物却是不少,铁锨、榔头都放在那里,他看了几眼,也没看出什么,正要转身走,却发现角落里有一处好像有些不对。

第23章

“小白脸,坏心眼!”

“小白脸,一肚子坏水!”

“小白脸!小白脸!”

……

郑定辉每写一张,就在心中咒骂一遍,同时哀怨的想着,自己今晚恐怕是睡不成了,那小白脸对谁都宽容对谁都优待对谁都满面笑容,只有对他!只有对他这么苛刻!

“我上辈子到底是欠了他什么啊!”

第一万次的,他想到这个问题,同时第一万零一次的哀叹自己当初为什么那么不长眼的去威胁他。他这样想着,手一抖,然后一滴墨水就滴到了纸上,瞬时,染黑了一大片,他的脸也在同一时间变得和那纸一样黑了。

他黑着脸将那写了一半的纸拿起来,然后扔到了一边,刘文对他向来是高标准严要求,别说黑了这么一大片,就是错一笔一划也是不行的,同样的一张字,刘武英儿写也许只需要盏茶的功夫,他却要用一炷香,一定要写的没有一点错,否则就等着重写吧。

将那团废纸扔到一边,他重新来写,正写到最后一笔的时候,突然就听到一声惨叫,然后就是一阵铃响,他的手又是一抖,而那一划就跑到了纸边,这张字,却是又废了的。

郑定辉的火猛地冒了起来,正要破口大骂,就领悟到这铃声不对,这声音……应该是库房的!

这样一想,他也顾不得写字了,立刻向库房跑去,正好就见到急匆匆向外跑的孙二狗。

“站住!”

猛打一个照面,他也认不出来人是谁,但见那人形迹仓皇,他也知道不是好人,立刻就叫道,但那孙二狗虽然平时嚣张,但这时候哪敢停留,只管闷着头往前跑,不过郑定辉哪会容他出去,一个纵身就扑了上去。

此时院中还有雪,孙二狗被他这一扑,顿时身形不稳,脚下一滑,就摔了下来,不过他这事是做习惯了的,人一摔倒,立刻就翻过了身,抬脚就去蹬,郑定辉也是个有经验的,抱着他就开始大叫,不过他还没有叫两下,就感觉头上一疼,眼前就是一阵的发黑,手不由得就松了开了。

不过这时刘文刘武已经起来了,刘文拉住英儿不让她出来,和刘武一人拿着门闩,一人扛着椅子的向外跑,这时候刘三蛋和张元正将孙二狗从地上拉起来,三人一起向外跑,他们不比刘文刘武,还要披衣服拿东西,因此一听动静立刻就出来了,再看到孙二狗和别人扭成一团的时候,张元想也没想,顺手捡了块青砖,就拍到了郑定辉的脑袋上。

他们三人跑的迅速,但是来到门边的时候他们出不去了。

村中的大门一般都是由一个横木挡着,了不起了,也就是再放一个柱子由后面顶着,因此从外面也许有点为难,但要从里面的话,却是很容易打开的,但刘家的这个却是上了一把大铁锁的,这时候几人怎么能弄的开?

“快快,先送我上去。”

孙二狗是个脑筋灵活的,一见这样,就立刻道,刘三蛋和张元平时听他的话听习惯了,此时慌忙之下也来不及想,当下就搭了人墙送他上了墙头。

在上去的时候,孙二狗倒是想着要把自己的两个兄弟也拉过去的,但他见刘武刘文已经赶了过来,左邻右舍的灯好像也都亮了,当下也不敢迟疑,只叫道:“大哥三弟,从来的那边走,我在外面接应你们!”

他说着,就从墙头上跳了下去,下面虽有积雪,但在这仓皇下,他也崴了脚,只是此时他也顾不得这些了,当下就拖着自己的老残脚向外跑。

冬天寒冷,左邻右舍的人虽然听到了声音,好歹也要批件衣服,再穿上鞋跑出来,也就只能看到孙二狗的背影了。不过孙二狗虽然跑了,刘三蛋和张元却被留了下来,他们俩个送了孙二狗上去,虽然也想自己向上爬,但这时候两人都反应了过来,谁也不愿意再做踏脚的那个了,都一起向上爬,不过此时哪还能爬的上去?

刘武一个大步冲上去,就把刘三蛋拉了下来,刘文没有动手拉人,却将手中的门闩挥了出去,正打到张元的腿上。

这时候邻居也赶了过来:“大郎二郎,怎么了?怎么了?”

“有贼!”

刘文一边回答,一边不断的用木栓打张元的腿,只把张元打的嗷嗷叫,其实两人真打起来,每天只拿书本毛笔的刘文不见得是每日就想着怎么偷鸡摸狗的张元的对手,但张元第一心慌意乱,第二失了先手,再加上刘文手中还拿着木栓,他哪里还有还手之力?而刘武那边也差不多少,比起文弱书生型的刘文,刘武这个每日还在田间劳作的更有战斗力,挥舞着椅子直把刘三蛋打的话都说不出来。

“大郎二郎?”

门外有邻居叫喊,刘文一边应答,一边让张英拿钥匙开门,门一开几个孔武有力的汉子就冲了进来,七手八脚的,就把刘三蛋和张元按住捆上了,再之后就有人要去请里正,刘文道:“这个先不忙,哪位大哥帮个忙,先去请郎中。”

他这么一说,众人才发现郑定辉也倒在地上,当下就有两人去抬他,又有人去请郎中,剩下的三四个,不等刘文说,就去架刘张二人,而这一离得近了,也就发现这两人的身份了:“这个不是刘三蛋吗?”

“这个是张元,我认识!邻村的!”

“那跑的那个一定是孙二狗了。”

“一定是!”

“那现在怎么办啊。”

不知道谁问了这么一句,当下众人都沉默了下来,虽然这种事属于官府管,可是对于衙门,众人都有一种天生的畏惧,而且再怎么说,这也不是杀人放火的大事,所以一般都是由里正来处理,因为这里正也是他们刘家村大多数人的族长,可以说但凡姓刘的,在这里都归里正管。

一般的小错,里正会罚那人给被害的一方劳动几天,或赔点铜钱,而要严重一些呢,就有可能把他家的一部分地,判给另外一方,再严重一点的,甚至有可能被开出族谱。

刘三蛋过去没少做偷鸡摸狗的事,但大多都是偷人家田地或鸡舍猪窝里的东西,这当然也是偷,但性质却不怎么严重,现在偷到了房里,则是另一回事了,而且还是在这种晚上,他若是白天顺个鸡蛋什么的倒不算什么了。

这要换成别人,起码也是要陪另一方一些地的,更严重的,甚至有可能被真的送到县衙里,但是这次的这个是刘三蛋,现在里正的亲侄子……

“这事,还是要给里正说的吧。”

“是啊是啊,干脆就把刘三蛋送进去得了,我看里正也不见得……”

他们对刘三蛋都没好印象,过去是没机会,现在这么抓住了,就都想一劳永逸——先前他们就算知道一些事是刘三蛋做的,但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不能找他对质,而现在,就不一样了。

这么说着,当下就有人想去请里正,却被刘文拦着了:“这么天寒日冻的,路上又黑,还是明天早上再说吧。”

此时路上的确不好走,虽然也有人觉得这事应该趁热打铁,但他都这么说了,众人自然也都应了,因郑定辉还昏迷着,刘文也有些担心,和众人寒暄了两句,就过去看他。

郑定辉虽然只是刘家的长工,但大家平时都没少从他这里获利,因此就跟他一起去了,只是一行人没一个懂医术的,看了也是白看,倒是刘文在现代的时候知道一些急救的办法,上去帮他解了领子的扣子,又让众人散开的远些,过了一会儿郎中来了,拽了一通文词,最后的中心意思就是郑定辉被敲了脑门,如果能醒就没问题,如果不能醒……就严重了,这话说的刘文直抽抽,觉得这和没说一个样子。

“那现在到底要如何?”

“老夫开两服药看看,不过家中最好熬一些参汤,帮他吊吊元气。”

一听这话,刘武的脸色就白了,他还记得,他爹当年,郎中就是这么说的,他们家,好像就是喝参汤喝败的,一根拇指粗的人参就要几两银子,那真是金山银山都不够喝的。

刘文倒没有说什么,只是点点头,让刘武给郎中封银子。

待那郎中走了,左邻右舍的人也纷纷告辞,刘文亲自一一将他们送到门外,回过头就看到刘武有些凄惶的看着他:“哥,怎么办?”

刘文笑笑:“若我估计没错,也许不到天明,里正就要过来的,放心,没事的。”

“我不是在说刘三蛋,我是在说郑定辉,他、他……”

“放心吧,祸害遗千年,他死不了的。”他说完,见刘武的脸色还不怎么好看,就有些明白了,“怎么,你舍不得给他买人参?”

刘武摇摇头:“我怕他喝了参汤也……”

刘文看着他,慢慢的笑了,拍了拍他的肩:“放心吧。”

他嘴上这么说着,但眼中,却没有一点的笑意,那祸害……应该和萧二一样,长命的吧。

第24章

翻天覆地!

这就是郑定辉此时的感觉,他觉得从自己醒来后,这天地好像都换了个颜色,刘武好像对他更友好了,英儿对他好像也多了些崇拜……当然,这些都不算什么,郑定辉想想,自己为了保护刘家的家产,奋勇抗敌,脑袋上挨了这么一板砖,差点连小命都被敲没了,刘家人对自己有些感谢,这完全是应该的,令他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刘文竟然对他也不一样了!

刘文啊,那是在他无论做了多少努力,都只会斜眼的人,那是每天就以敲打他为乐的人,那是恨不得将他的骨髓都给吸干的人,那是……

郑定辉怎么想,都不认为自己那一板砖有这么大的价值,而且,听人说,自己昏迷了五天,刘家天天给他熬参汤呢,这参汤是什么东西,他虽然没喝过,可也知道贵的厉害,就算是里正有补偿吧,但是刘大郎会舍得让他喝?

郑定辉觉得,这是比太阳出来还稀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