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亨问:“贤弟心中可有眉目?”

方磊郑重道:“请大人容我些时日,必定查清此事。”

王亨点头道:“本官也有些账目要与你仔细核对。今日天晚了,暂且不提,等你们歇息过来再忙不迟。”

简略说过公务,他便不再严肃一张脸,转而笑着问候他们路上辛苦、住宿安置可合心意等等。

那两人也笑着一一回了。

王亨随口道,梁心铭在青华寺山下遇见去进香的林郡主和苏姑娘,如今她们正住在将军府。

方磊一惊:“苏姑娘来徽州了?”

严楚瑜也露出关注的神色。

王亨点头,道:“是。”

方磊见梁心铭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脸色微红,解释道:“郡主爱玩,这我知道,没想到苏姑娘也跑出来了。”

梁心铭微笑着,没接腔。

苏莫琳逃婚的事,不便说。

方磊又问及二女安全。

他们一路过来,已经听说青华寺被反贼霸占多年的事,听说二女去进香,自然要问。

梁心铭道:“两位姑娘并未上山。”

她发现,方磊听了这话明显松了口气,也不知是为了苏莫琳,还是为了林千梓,或者都有。

王亨却等不及,直问道:“听说郡主还有个姐姐?”

方磊道:“是有个。后来没了。”

王亨盯着他,似乎还等下文。

方磊心狂跳起来。他也有些定力,楞是没露出异样。但王亨这样问他,显然是跟他打听林家的事。他想起那日无意中听见母亲说的话,心中百转千回。

他努力忽略那一丝挣扎——也许是为林千梓——告诉自己:钦差问话,当如实回答。他的父兄都被皇上召回,委以重任,他难道还能跟他们反着来?

他便笑道:“听三婶说,林大姑娘与威海大将军耿忠定了亲的。定亲后不久,林大姑娘便没了。两家才没作成亲,也没对外宣扬。说起来,挺可惜的。”

梁心铭如醍醐灌顶:林千雨与耿忠定了亲,忽然死了。若牛夫人就是林千雨化身,那她想要和耿忠结儿女亲家,是对耿忠余情未了吗?牛将军不答应亲事,是否发现了这私情,因此愤怒?所以他留下线索,指出溟州海盗案背后的主谋是耿忠,要置耿忠于死地!

王亨显然也想到这些。

他如同闻见血腥味的凶兽,目光炯炯的盯着方磊,沉声问:“贤弟见过林大姑娘吗?”

方磊摇头道:“没见过。林大姑娘很少进京,只在小时候去过,那时小弟刚出生呢。”

王亨忽笑道:“本官听了几次郡主提起贤弟,与贤弟兄妹情深的很。说她在京城时,常去忠义侯府小住。怎么郡主与姑姑感情很好,反倒不亲近王妃呢?”

严楚瑜听这话暧昧,侧脸暗笑。

梁心铭观察方磊,少年毫无羞涩之意,甚至神情过于严肃、郑重,回道:“这个小弟也不清楚。想是王妃常进宫的缘故,与郡主少相处,母女情分生疏些也难免。”

王亨道:“王妃常进宫?”

方磊道:“是。”

说完垂眸喝茶。

梁心铭心下电转:白虎王妃常进宫?方磊绝不会无缘无故地说这话。常进宫干什么?

又闲话几句,王亨端茶送客。

方磊和严楚瑜便起身告辞。

梁心铭身为学生,代王亨送他们到议事厅外。

********

感谢朋友们投票和打赏,继续求本月保底月票!

第511章 吃醋

方磊想找梁心铭探听郡主和苏姑娘的消息;严楚瑜仰慕王亨的才学和人品,私心里想交结于他,无奈对方虽年轻,却已经身居高位,不好随意攀交,又见梁心铭人品不俗,又是王亨的门生,便立意交结她,再通过她交结王亨,岂不一举两得,于是,两人都拉着梁心铭说话。

梁心铭也是意犹未尽,还想从他们口中再打听些消息,也愿意同他们攀谈,于是三人站在院中闲聊开来。

从北疆的局势扯到湖州的纺织买卖,从忠义侯府扯到姻亲白虎王府,从牛将军的灭门案扯到他岳父严家…那话头一时收不住,谈热烈了,仿佛相见恨晚。

屋里的王亨等不耐烦了。

双喜去请林巡抚的空挡,他便等梁心铭进来,要同她好好分析刚才获得的消息,然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

梁心铭送客竟一去不回!

王亨想起严楚瑜那精致的长相,方磊也不差,顿时心里就跟晚上吃的酸笋似得,酸溜溜的。

他也不是乱作酸,馨儿的脾气他很了解:当年在他面前就从不讳言对美男的青睐和欣赏,常说内外兼具的美男“看着养眼”,为此还常帮他打扮修饰呢。

他便怀疑她被美男迷住了。

他沉着脸吩咐一安:“请梁大人进来。”

一安答应一声,忙就出来了。转身之际,心里不免嘀咕: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忽然就撂脸子了?

出来一看,梁心铭正跟两少年在院子里说话,那严楚瑜正对梁心铭抱拳邀请,“不知梁大人今晚可有闲暇,学生想请梁大人赏月,再请大人指点一二。”

一安心里咯噔一下,心想“你好大的脸!让我家少奶奶陪你赏月!”又抱怨梁心铭“跟这两个毛头小子有什么好谈的?难怪少爷生气。我也很生气!”

他就跑过去,先对梁心铭赔笑道:“梁大人,钦差大人立等大人查案,已经等了半天了。”

梁心铭忙向那二人告辞,转身进去了。

一安一句话支走了梁心铭,又对方磊和严楚瑜殷切道:“两位爷,可要小的送二位回去?”又抬头看看天上月亮,道:“虽有大月亮,还是要点个灯笼,照着些脚下的路。”说到这把声音压低了,“二位爷还是早些回去歇着吧。这将军府死了许多人,不干净,晚上最好别出来。”

方磊虽没有随父兄上疆场,却也是个耐摔打的性子,不怕事,闻言不由挑眉,勾起一腔好奇心。

严楚瑜文雅读书人,哪里经过这些事,顿觉周围阴森森的,月色凄清,寒意浸骨,忙要催方磊离开。

“怎么不干净?”

方磊却在追问。

一安想吓唬这两家伙一番,惩罚他们“勾引”自家少奶奶,于是满嘴胡说,什么“半夜听见女人哭、小孩笑”,什么“醒来看见床前站着一个长发女子”等等,把这将军府说成了鬼宅;更兼反贼猖獗,常有高手夜探将军府,顺手杀个人、放个火什么的,叫他们晚上别出来。

这一回,连方磊也变脸了。

严楚瑜更是俊脸煞白。

正要仔细问,双喜领着林巡抚来了。

一安忙对两人告辞,找了个禁军送他们回去客院,自己迎上去,和双喜一起引着林巡抚进议事厅。

再说梁心铭进了议事厅,见王亨剑眉微蹙,听见自己进来,只抬眼扫了一下,便又垂眸。

她以为他正思索方磊之前的话,不敢打断他思路,便放轻了脚步走过去,站在他身边,也默默回味刚才听到的消息,并循着一条暗线把几件事串联起来。

王亨见她进来,以为她定有话要同自己说,至少该告诉自己,刚才跟方磊和严楚瑜都说了些什么——于公于私她都该告诉,不是吗!结果等了半天,她也没动静,站在那不知想什么,想的出神了,顿时气闷不已。

他倒没有怀疑梁心铭的品行和操守,只是她这样关注别的“美男”,他心里很不好受。他巴不得她眼里只有他,心里只有他,把别的男子都一概漠视。

他想,是自己不够好,所以她才会欣赏别的少年,若他足够出色,那她对别的男人就不屑一顾了。就像他,觉得她是天下一等一的女子,别的女子再好,比如苏莫琳和林千梓,在他眼里也是不及她的;再差些的,他便当成庸脂俗粉了。

他忽然厌弃起自己来:到底得过侏儒症的,虽然治好了,还是长得不够高大,和梁心铭站在一起,仅仅高那么一点儿。不像病刚好那会儿,他比她整整高一个头,抱着她柔软的腰肢,一低头就能亲到她的前额。

他眼前晃过赵寅修长挺拔的身材,还有赵子仪魁伟英武的身躯,就连方磊都比他高,不由颓丧极了。

忽然又想,当年他还是侏儒时馨儿都不嫌弃他,现在又怎会嫌弃他个矮呢?年幼时,她夸他像观音座下金童,说他们是“金童玉女”;侏儒症治好后,她夸他丰神俊朗,说他们“郎才女貌”。瞧,对他评价多高!

于是他又满心自责:神医费尽心思帮自己治好了绝症,他体内还流着馨儿的血,这是多大的机缘,还要自怨自艾,这般不知道惜福,是要遭天谴的!

想罢又鼓舞起精神,心道只要自己足够优秀,矮一点没关系。一面又自省:本来就不够高,更要注意仪表形象,这些日子他都忙昏头了,也没顾及形象,也许看上去很憔悴,不够俊朗、威严。忽又觉不对,做官要威严,做夫君可不能威严,要柔情似水,再说对着梁心铭他也威严不起来。

杂七杂八想了一堆,心情几番起伏。最终,他不自觉地嘴角一弯,两眼斜睨,对着心目中的馨儿露出温柔笑容,可惜不能照镜子,不知道效果。

那时,林巡抚正跨进门,恰好看见他对自己斜睨微笑,心里“咯噔”一下,这是个什么情况?

做官,最要善于揣摩人心,既要揣摩皇帝的心思,也要揣摩上官的心思。像王亨,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若他严厉斥责,说明事情反而不甚严重;若是对你笑嘻嘻的含糊其辞,打太极虚应故事,那才要当心呢。

********

美女们投张月票安抚安抚恩师呗(*^__^*)

第512章 儿女亲家

林巡抚一路奔波赶来,原仗着和王亨梁心铭有几分交情,李荆山又是他亲家,又主管徽州的刑狱吏治,他可以很容易的探知谋反案的内情,以及牵连在内的官员,从而早作准备,以免被波及连累。——作为徽州巡抚,一个失察之过是免不了的,但只要不被牵连进去,就烧高香了。

然而,他傍晚到达后,却连王亨的面也没见着,李荆山因女婿牵扯进去,要避嫌而被排除在审案之外,还不如黄知府呢,黄知府还跑前跑后、忙忙碌碌呢。

林巡抚心内极为震惊。

王亨命皇甫仁告诉他,让他先歇息一晚,有什么话等明日再说,可他哪里能睡得着,连衣裳也没脱,对着灯发呆,也在等。——他赌王亨今晚会见他。

终于,王亨叫人来请他。

他并没有因此松了一口气,反而更心惊。王亨这么晚请他去,特意避开了李荆山,这意味着什么?

跟着双喜前来,他心里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进门就接到王亨莫名一笑,心更沉了。

王亨哪里想到他这么一笑,让林巡抚想这许多东西,见他来了,忙站起身相迎,“林大人!”

梁心铭更是迎上前去。

皇甫仁见状也起身相迎。

林巡抚见状,受宠若惊。

寒暄几句后,林巡抚在右下首坐了,一安上了茶,王亨才玩笑般问:“怎么林大人不盯着乡试,倒来了我这里?是不放心本官吗?怕这案子破不了?”

他不知林巡抚可有涉案,但以对方的身份、双方之前的交情、以及不想打草惊蛇的考量,便摆出这副姿态。

林巡抚无奈苦笑,忧心忡忡道:“钦差大人胸有成竹,才有闲心说笑,本官都快急疯了。自牛将军被灭门,先是蔡永说朱雀王谋反,最后却是贼喊捉贼,他自己就是反贼。幸亏梁县令追回了藏宝图,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些日子以来,本官夙夜不寐,生恐一个不慎,祸及满门,上愧对皇上信任,下愧对父祖栽培,又辜负妻儿依赖…”

他见王亨摆出这个阵仗对他,虽看不透其用心,却也无明显恶意。再就是梁心铭,眼中的笑意真切,不似伪装。他便稍稍放了心,想着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不至于心机深沉到如此地步,应该是真心对他。他便索性对王亨坦诚以对,也不拐弯抹角,也不敢耍花腔,实话实说。

他这招凑效了,王亨收了戏谑之色。

他盯着林巡抚,认真问:“大人觉得本官胸有成竹,那大人相信本官吗?”

林巡抚道:“本官当然信。”

王亨道:“如此,大人还有什么可担忧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休要生些不该有的心思。本官审案,绝不会冤枉无辜!也绝不会放过一个奸佞!这桩案子若与大人无关,竟可放心,大人顶多落个失察的过失,而不会被什么人连累。”

他一番话掷地有声,信心十足。

梁心铭侧首看他,不由花痴荡漾:自信的男人散发的风采无与伦比,小亨亨这一刻帅呆了!不是她定力不行,而是这个男人是她的,她没必要保持定力呀。

学生崇拜老师,也很正常。

她心里给自己找理由,但众目睽睽之下,她还是怕自己失态,不敢盯着王亨,便看向林巡抚。

林巡抚站起身,郑重道:“本官明白了。”

王亨道:“现正是乡试的时候,三年一度的秋闱,事关万千学子的前程、我大靖的人才选拔,考完还有一段日子阅卷,半点大意不得。你明日便启程回去,若被反贼钻了空子,扰乱了乡试,本官也保不了你。”

林巡抚凛然道:“是。”

又道:“大人放心,本官也不糊涂,来时也做了安排的,若是反贼敢在乡试中兴风作浪,正好落入算计。”

王亨鼻子里哼了一声,没吭声,心里却道:“反贼在徽州经营多年,到底收买、胁迫了多少官员,现在一概不知。连你本官还不敢信任呢,你的安排有什么用?说不定早落入反贼的算计了。你还做美梦呢。”

接下来,王亨又问了林巡抚一些问题,都与徽州地方政务有关,看似无心,又好像有目标的。

林巡抚都认真回答了。

王亨道:“也难怪你担忧。这谋反罪非同小可,沾上就祸及满门。你儿女成群,担忧是自然的。”

林巡抚忙道:“可不是。为人父母者,也不指望给儿女多大富贵,只求他们能平安健康就心满意足了。”

王亨话题一拐,问:“见过李大人了?”

林巡抚心一突,道:“见过了。”

王亨道:“说起来,大家都是亲戚。你跟他是儿女亲家,他跟本官的三爷爷也是儿女亲家,他大女儿本官要叫一声八婶呢,本官比他矮了两辈。”

林巡抚忙笑道:“正是,叙起来都不是外人。”心里却想,长两辈又如何,他还敢占你便宜不成?

王亨又问:“大人对这亲家印象如何?”

林巡抚见他直问了出来,一丝预感变成血淋淋的现实,想起当初,心中如黄连一般苦,后悔不及。

当初,李家来求娶他小女儿,他本不十分满意的,但老妻却十分满意这门亲事,立刻就答应了。

老妻说,他们的小女儿娇惯大的,若嫁与谁家长子为妻,难以撑起长媳的责任。再者,将来夫君外放,做妻子的说不定就要留在公婆身边伺候并掌家,和夫君分离不说,还要眼瞅着他纳妾、生一堆庶子庶女,除了名声好听,日子苦透了。现是李家为次子求亲,便少了这一桩担忧。第三,李家的家世也算不错,李荆山和夫人为人也和气,不似那严厉的公婆,喜欢苛责小辈。——这些她都打听过的。最后,那李家的次子人品长相都好,正是女儿良配。

林巡抚见她说了一篇大道理,半晌无言,最后道:“我只不喜李荆山,为人圆滑,太过钻营。”心中浮现李荆山无懈可击的笑脸,总觉不真实,以他宦海打滚这些年的城府,竟然看他不透,觉得不可琢磨。

第513章 一幅字背后的故事

老妻反驳他:“老爷这话妾身不赞同。老爷不是常说,人品端方是好,但也不可太过方正,否则难以在官场上立足。就是老爷自己,不钻营能做到巡抚位置?当初在京城到处钻,只愁没门路,要看人脸色。之前老爷看上梁心铭,赏识他才学只是其一,最重要的还不是看王家大少爷对他另眼相待,有这样座师当靠山,稍稍提携,凭他的能耐发达是迟早的事。这一番打算倒好,可惜人家已经娶妻了。李家二少爷虽比不上梁心铭有才,家世上却胜过他。李家和左相、王家、牛将军、严家都有亲,根基深厚,人脉广泛。这样的人家你还挑拣嫌弃,哪里再找好的去?”

林巡抚一个没留神,被老妻揭了老底,不由恼羞成怒,想是年纪大了,平日在家中含饴弄孙的,贪图天伦之乐,把那威严收敛不少,以至于妻子竟不怕他了。

他拍桌道:“妇人之见!你只瞧他家世好,却不想想凡事都有利有弊。家世好人脉广固然是好事,然一旦有事也会受连累。我看中梁心铭非是为了他有靠山,而是因为他不仅人品才学都好,处事能力还强。这种人,不需要靠山将来也能出人头地。只看他在毒老虎一案中的巧妙应对,便可看出他的手段。他又重情义,当日乡试时,他头场出了贡院,便以自己的名声和前程为抵押,在卖首饰的铺子那为妻子赊了一发簪,放榜时书字一幅作赔。后来他果然得了皇上青眼。如今他写给掌柜的那幅字,人家出到二百两银子那掌柜的还不肯卖呢。——这事已成为徽州城的美谈。”

二百两是当时的价,自从梁心铭中了状元,又得皇上下旨要她修路,那幅字的价格一路飙升,现今有人出到八百两了。非是她字写的多好,而是她的身价涨了。

然她的身价再涨,若现写一副字,也卖不上这么高的价,当日那幅字之所以能一路飙升,乃是因为世人喜欢收藏古物的心理。梁心铭人未作古,但那段感情作古了。当日才出贡院时,她尚未高中解元,两袖清风,押上自己的前程和名声,以两文钱的价格买了一根梅花簪送给妻子。患难夫妻,这份情义多难得,早已传为佳话。如今梁心铭发达了,花再多的银子为妻子置办好的头面,又怎能抵得上这一根梅花簪呢?相应的,那一幅字也跟着水涨船高。若她随便再另写一幅,怎比得上这一幅字背后蕴含的动人故事?

当日那卖簪子的老汉也深知这道理,任凭别人出多少银子,他只捂住不肯卖,只说这是梁状元勉力他子孙的。别人也不敢强买他的。梁心铭正平步青云呢,若知道有人夺了她的字,还为难这老汉,那人能得好下场?

此是题外话,且说林巡抚。

林夫人听了老爷的话,抢道:“梁心铭再好,不已经娶妻了吗?你总不能把女儿送人家做妾,那也要人家肯纳才成。听说他对媳妇情深义重,是不纳妾的!”

林巡抚很生气,并非因为错过了梁心铭这个好女婿,而是说不过老妻,难以拒绝李家的亲事。他本能地不喜李荆山,又说不上李荆山哪里不好,纯粹直觉而已。

也是他不够坚定,老妻说,李荆山会做人,处事平稳,有这样的亲家帮衬,对他只有好处。最后他便让步了。小女儿嫁过去后,李荆山夫妇确实待她很好,女儿和女婿小夫妻感情也好,成亲好几年,女婿居然没纳妾,添了一儿一女,日子和美,他也渐渐放松了对李荆山的戒备。

如今王亨问起,他除了后悔,那真是心苦口也苦。

他又不能说半句李荆山不好,一来这人行事四平八稳,没甚么让人说的;二来女儿嫁在李家,他能眼看着李家破家吗?三来,他就是想撇清,也要有实据,总不能平白地诬陷李荆山,王亨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因此几点,他只能实话实说。

李荆山到底大伪似真、大奸似忠,还是真君子,只凭王亨去查罢了,他相信王亨能查清楚。

他便道:“李大人为人行事最稳妥的,官声也好…”

他细细说起有关李荆山的点滴,并举例说:前年徽州府的官仓有个缺,小女儿受婆婆娘家人所托,来找他,要为婆婆娘家侄儿谋那个差事。他见那人做事很诚实,便顺水推舟答应了,想卖个人情给李亲家。结果李荆山反拒绝了,说不能让他为难,并向他举荐了另一个妥当人。

说实话,那时候他也疑惑,难道他以前真是小人之心,错看了李荆山?其实这人并不奸猾。

王亨深深地看着林巡抚不语。

林巡抚被他看得心底发毛。

梁心铭很同情地看着林巡抚,能做到一方大员,这也是个厉害人物,竟被李荆山利用,可见李荆山的心机之深。

那个妥当人,其实是反贼的心腹。

李荆山先故意让妻子出面,求小儿媳去找林巡抚。等林巡抚要送亲家这人情,他却义正言辞地拒绝,另举荐了他人。林巡抚感动之余,不免放松了警惕,何况李荆山举荐的那人的确行事稳妥,明面上看不出问题来。

李荆山此举,是借林巡抚之手在官仓里安插内应,为牛将军以陈粮调换新粮提供了机会,让反贼毫不费力地囤积粮草,若出了问题,却丝毫牵连不到他的身上。——因为人是林巡抚选的,李荆山不过是举荐而已。

李荆山一向小心谨慎,绝不留把柄给人,但凡这类事,都是让与他不相干的人去做,若出了事,他顶多落个“识人不明”的责任,而不会深陷其中。

但是,洪流掀了岳父的老底。

李荆山和王瑾成为亲家,很有缘分:李荆山的大女儿去黄山游玩,路上不幸马车出事,正好被王瑾的小儿子王谅救了。——王谅是王亨的八堂叔。这李姑娘有些才貌,是个极为灵动的人儿,后来的事便顺理成章了。当初,林巡抚答应李家的亲事,也有看在这门亲的份上。

李荆山几个子女,嫁娶都费了心思:和左相是姻亲,和王家是姻亲,和林巡抚是姻亲,和严家是姻亲。这些人家,有的家世显赫,有的家世豪富,还有的在地方上有实权,他一个出身平庸、才学平庸的人,短短十来年,便牵起好大一张网,仕途顺遂,平步青云。

最后一门姻亲就是洪家。

洪家也并不简单。

********

二更求月票哟朋友们。

第514章 牵手

别看现如今洪家普通,若往前追个一二百年,也是权倾朝野。永平年间,洪家祖上是荣郡王。永平末年,荣郡王谋反,想扶持养子洪霖登基,洪霖其实是先帝之孙、宁王之子秦霖(见《果蔬青恋》)。谋反事败,洪霖逃往北方,建立安国,就是后来声名赫赫的青龙王。

因这场谋反,洪家差点被诛九族。

为什么说差点呢?

这场谋反后,英武帝登基。

雄才大略的英武帝赦免了洪家,只诛杀了洪家父子两个首犯,妇孺皆饶其性命。英武帝大气魄,不但赦免了洪家,后来还收服了青龙王,将安国变成大靖的附属国,将大靖的疆土拓展到远超历史上任何一朝代,开创了长达三十年的英武盛世,是威震海内外的英明君主。

洪家虽谋反,但因为青龙王的缘故,后来无人敢践踏洪家子孙。英武帝和青龙王归天后,再无人有他二人的胸襟和气魄,安国便和大靖反目了,洪家也才艰难起来。

可以说,洪氏家族大起大落。

这一次,被卷入谋反的洪家,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和他们的祖先相比,又有什么样的手段呢?

洪稼和李荆山,到底谁才是猎者?

这要等洪稼来后,才能明白。

林巡抚离开时,梁心铭也送他到门口。

这回,王亨也起身了,跟她一起送了出来。虽然林巡抚年纪大了,梁心铭未必会欣赏他的“美色”,但王亨还是不放心。想也想得到,林巡抚肯定会私下追问她一些问题,试图从她这里探听些消息,一扯就是半天。他跟着一块出来,林巡抚就不好拉着梁心铭闲扯了。

总之,把人送走他才宽心。

林巡抚见王亨亲自送出来,更加受宠若惊,出了门在廊下站住,回身请他止步,然后告辞。

回到房中,林巡抚将王亨对自己的态度,以及那句“休要生些不该有的心思”品了又品,一夜未眠。

再说王亨和梁心铭,送走林巡抚后,还站在廊下,望着夜空不语,月光皎洁,照在空荡荡的院中。

梁心铭不知他想什么,轻声叫“恩师?”

王亨侧首,看向她。

月光虽照不进廊下,廊下却悬着灯笼,昏黄的灯光下,她的脸有些模糊,像在雾中。

他很想用手去摸她一把。

刚才在堂上,他敏锐地察觉到她关注自己,目中掩饰不住的赞赏、爱慕,还有自豪,顿时如三伏天饮了冰水,通体舒泰,也信心倍增。他觉得自己之前的酸味有些莫名其妙:已经官居三品,又正审查谋逆大案,跟两个尚未入仕途的楞小子较什么劲?简直不知所谓!

听见她叫自己,他想说“夜了,回去歇息吧”,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他舍不得和她分开。不如留下她一块处理公务,虽不能卿卿我我,却抬眼就能看见她。他也不是不心疼她,若她困了,他会安排她睡觉,就在他身边睡!

他便道:“今晚还要辛苦青云。”

梁心铭道:“这是学生应该的。”

他看着她,明亮的目光渗进她的心底,仿佛问:是应该的,还是甘愿的?也舍不得跟他分开吗?

梁心铭避开他灼热的目光,转身跟皇甫仁说话。

王亨又嘱咐一遍白骁、方智荣和范勇谨守驻地,命方智荣:“严防林子明,调集弓箭手埋伏,再架两门小型火炮对准他所在的客院,一旦他暴起,炮轰客院!”

方智荣凛然:“末将遵命!”

他知道背后主谋是谁了。

王亨这才进去,将梁心铭、皇甫仁等召集到议事厅。

总结了一番,他又布置给黄知府和皇甫仁新的任务,交代他们往几个方向去追查,有些涉及严家,有些涉及洪稼,而他们身后,都有李荆山的影子。

黄知府和皇甫仁得令去了。

王亨将碍眼的人都支走了,以为可以和梁心铭单独相处,共同追查线索、分析案情,享受心灵交汇。

可是,很快他便觉得郁闷和焦躁:在议事厅,常有人来找他回事,他根本无法和梁心铭好好独处,别说做什么亲密的动作,便是眉目传情也没工夫。

怎么就有那么多事呢?

他想了想,索性跟梁心铭去丹桂苑,丹桂苑远,又有重兵把守,不到万不得已,属下是不会去打搅的。

“得让他们学会自立。”他这么对梁心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