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钰林对上公孙羽。

梁心铭见王亨一席话引得文臣武将对上了,吵得不可开交,又吃惊又好笑,王亨还只顾问她“腿疼不疼?”她正要说话,忽听上面厉声叱喝:“住口!”

皇上龙颜震怒。

混乱声戛然而止。

众人全部跪下:“皇上恕罪!”

靖康帝冷冷地看着他们不语。

皇后忽然问:“苏相哪年做的右相?”

苏相道:“微臣靖康元年任右相。”

皇后再问:“你做了这些年的宰相,竟没发现有人要谋反?就没发现左相谋害诚王的阴谋?”

苏相叩首道:“微臣失察。”

也不敢挑皇后干政了。

皇后高声斥责道:“荒谬!你自己都无法做到的事情,让谁来做?你所谓的能人又在哪儿?”

苏相冷静道:“皇上乃天命所归,没有梁心铭,也会有其他能人出现,不然天命岂不成了空话。”

王亨之前的言论被他利用了。

皇后叱道:“皇上乃天命所归,是要着落到满朝文武身上,不是靠某一个人!梁心铭应运而生,恰在此时破了反贼阴谋,不论她是男是女,又是以何种方式出现,都说明她是皇上天命所属的臣子,是上天派来辅佐皇上的!”

好一个应运而生!

好一个天命所属的臣子!

正合了广惠方丈的预言。

靖康帝神色更加严峻了。

崔渊等人心惊不已。

苏相更道:“微臣无法苟同!”

皇后犀利道:“那你等所说的能人在哪儿?等皇上三顾茅庐去请吗?就算皇上求贤若渴去请,只怕也来不及!你不以朝廷社稷为重,竟煽动群臣,蛊惑皇上杀了这样的人,是要绝皇上、绝大靖吗?你有何资格做宰相?”

苏相震惊道:“娘娘…”

皇后霍然站起,凤目凛寒道:“皇上若杀了梁心铭,将如何取信于天下?你等敢陷皇上于不仁不义!”

苏相急叫:“娘娘!”

皇后喝道:“闭嘴!”

她今天就要干政!

誉亲王出列,断然道:“梁心铭绝不能杀!”

他早就想出头说话了。

一是因为白虎王妃和先帝的私情,虽被瞒了下来,但皇上却告诉了他,他听后惊得魂不附体。因为之前悠悠郡主跑来告诉他白虎纹胎记的事,还提到林子程。两厢对照,他这才明白,悠悠并不是先帝血脉。梁心铭分明知道真相,却没有说破,他十分感激她手下留情。

其二,英武帝已经开了女子入朝的先例,后世子孙有什么可为难的?比照着做就对了。况且梁心铭是真有才学,又是王亨之妻,王家乃世家大族,如何能动她?

其三,他还有案子在梁心铭手上呢。

因此几点,他出面助皇后。

他说完,靖康帝便高声道:“周昌拟旨!”

周昌急忙道:“微臣听旨。”

沈海急忙捧了空白的圣旨过来。

靖康帝威严道:“梁心铭女扮男装、扰乱科举,虽犯下欺君之罪,朕念及她身负冤屈,混入科举乃是想查明当年被害真相,非有狼子野心和不可告人目的,且她为朝廷立下大功,又曾救了朕,特赦免欺君之罪!”

他这边陈述,周昌自在心里整理措辞,再按照圣旨的文法格式拟出来,捧给沈海,送去给皇上盖玉玺。

********

小肥章,一口气写到赦免圣旨下,美女们,原野体贴不?(*^__^*)感谢各位朋友打赏和投票,爱你们,群摸摸!

第743章 本官要撂手了

王家父子翁媳齐声叩谢皇恩。

靖康帝抬手道:“起来吧。”

王亨急忙去搀扶梁心铭。

梁心铭腿上虽然绑了护膝,那也抵不住这金殿上金砖的寒气,加上又饿了,当真是饥寒交迫、瑟瑟发抖,依着王亨搀扶才得以爬起来,那腿还僵的。

王亨害怕极了,紧张问:“怎么样?”

老阎王忙道:“跺跺脚,动动。”

梁心铭哪敢跺脚,只敢轻轻活动。

然根本没人注意他们,因为大家又被苏相吸引了,苏相终于抢到说话的机会,正急切道:“谁说要杀梁心铭了?微臣等谏言,并非要杀梁心铭。”

金殿上一静,从皇上、皇后到下面的文武群臣都错愕,梁心铭和王亨更错愕,只有王谏一副了然相。

靖康帝沉声问:“那你们要怎样?”

苏相严正道:“将梁心铭罢官!”

梁心铭脑中如雷轰电掣一般明白过来,瞬间想爆粗口,因为不爆粗口不足以发泄她的郁闷和强烈鄙视——闹了半天,这些男人并非想要她的性命,而是要把她赶出朝堂,因为以她如今的势头,他们压制不住,只能以退为进。

若王家父子舍她而取家族利益,若她稍软弱一点,顺水推舟要了她性命当然完美;若王家不让,皇帝也不让,他们便假意让步,再请罢她的官,就容易了。

算计得很好,可是没想到不但皇帝保她,连皇后都出面保她,朱雀王、玄武王、忠义侯都保她,皇帝更是一反常态、乾纲独断,当场下旨赦免她。

圣旨没说让她回家。

苏相急了,崔渊急了,都急了!

这道圣旨,不是终结梁心铭女扮男装、科举入仕的圣旨,而是开始,拉开了新一轮朝堂争斗。

梁心铭笑容淡了,获得这个结局她本应开心的,从此再不用掩饰,可以轻松地做人、做事、养胎,可是,为什么感到心堵呢?被人算计的滋味不好受。

耳边传来苏熙澈声情并茂的说话声,顺声看过去,只见苏相正对皇帝慷慨陈词,一时又转向誉亲王,一时又环视众位同僚:“…微臣岂不知梁青云立了大功?杀了她,会寒了功臣的心,正好授予反贼把柄,说皇上乃无情无义的君王,微臣身为宰相,怎会如此糊涂!然梁心铭欺君之罪绝不能恕,既然不能杀,就只能罢官,以示惩戒。

“其一,她欺君罔上,绝无再位列朝堂之理。

“其二,女子科举入仕,为科举制不允许,若不罢免梁青云,将会引起天下读书人抗议。

“其三,若不罢免梁心铭,反贼林啸天定会利用此事大做文章,说朝廷乱了纲常,煽动士子们对朝廷不满,竟容女子混入科场、混入朝堂,转而投向反贼阵营。

“微臣思索其中利害,不敢大意,这才同崔尚书苦苦谏言皇上,不能赦免梁心铭…”

众人都静静地听着,有附和的,也有沉吟的,却再不像之前哗然对阵、差点吵了起来。

誉亲王笑道:“你怎不早说?”

他并不知女子科举入仕到底有多严重,若留梁心铭在朝堂真会导致读书人投向反贼阵营吗?不过这事有皇上操心,反正梁心铭不用被砍头就没事。

苏相道:“这还用说吗?欺君之罪,怎能不惩戒!刚才皇后娘娘斥责微臣不该煽动群臣蛊惑皇上杀功臣,微臣方才明白说岔了,然后皇上下旨…”

梁心铭心里骂道:“放屁!”

苏熙澈,你个老奸巨猾的家伙!无耻的政客!封建卫道士!如此用心机,还真是给她脸呐!

王亨一心都在梁心铭身上,梁心铭获得赦免,他简直高兴疯了,是以根本没留心其他,等发现梁心铭神情不对,也明白了苏熙澈等人这手“以退为进”。

王亨脸就沉了下来。

梁心铭上前对苏熙澈笑道:“苏相真的没想过要本官性命?为什么不早说?本官怎么觉得,若皇上拗不过你们,下旨杀了本官,就正中你们下怀呢?苏相现在这样说,不过是以退为进而已。”她也不称“小女子”了,也不称“罪臣”,横竖皇上还没罢她的官呢,就称“本官”。

王谏暗赞儿媳反应快,朱雀王等人心一凛,狐疑地看向苏相等人,真是这样吗?太阴险了!

苏相急忙否认:“绝没有!”

王亨道:“真的吗?”

那尾音拖得九曲回肠。

王谏瞅着苏相道:“苏相的心思不是我等可以猜度的。”

梁心铭抿嘴笑道:“本官相信苏相。苏相不是卑鄙无耻的人,是我们想多了。只有无能的男人才会用这种手段来对付女人;真正有胸襟气魄的伟男儿,比如英武朝的文臣武将,绝不会把精力花费在踩踏女人上。”

苏相等人脸上都挂不住。

崔渊道:“青云,你不必有怨气…”

梁心铭打断他道:“不,学生没有怨气。恩师还算正直,没有血溅金殿,以死逼迫皇上杀了学生,学生感激不尽。”说罢,冲他深深施了一礼。

崔渊马脸迅速涨红。

苏相见她虽笑得明媚,杏眼却波澜不惊,透着轻蔑和不屑,知道把她惹火了,然此时他断不能再退缩,正色道:“梁心铭,你确有才干,然此事非同小可。”

梁心铭笑吟吟道:“本官明白。请苏相放心,本官今天出了这金殿便回家。除非左相右相同时上门相请,本官绝不再不踏入衙门半步,也绝不再过问朝廷公事!”

她要撂手了,回家享福去!

除非左相右相同时上门相请?

众人听了神情怪异。

严暮阳笑道:“老夫是很愿意上门请的。”

苏相又喜又忧,总觉梁心铭在给他设陷阱,可是他也顾不得了,先把这女人弄走再说。

可是,他想的好,皇上不答应。

“朕不能罢免梁心铭。”

金殿上方传来靖康帝的声音。

众人齐刷刷将目光投过去。

苏相不可置信道:“皇上要留梁心铭在朝堂?”

崔渊等人都一脸不敢相信。

靖康帝点头道:“正是。”

苏相大声道:“皇上万万不可!梁心铭欺君罔上,绝不能不惩戒!”

靖康帝点头道:“是不能不惩戒。”

苏相追问道:“如何惩戒?”

靖康帝道:“罢官!”

跟着又道:“再夺情留用。”

苏相等人脸上的笑容来不及展开,便又僵住,且嘴角抽搐——夺情能用在这吗?左端阳怎么当的帝师?

夺情原指父母亲长去世,官员需得丁忧守制,朝廷若在他丁忧期限未满时召回任用,或者干脆令他不弃官去职,以素服治理公事,称夺情。

苏相、崔渊等又跪下了。

这次,态度十分坚决。

********

抱歉,更晚了!

第744章 告御状

靖康帝听他们洋洋洒洒说了一大篇后,没有斥责,而是慎重道:“众位爱卿说得有理。崔渊,你是礼部尚书,主管科考,你便负责找一个有才能的人来接替梁青云任京都知府。要像梁青云一样将京城治理明白了,要能预先察知隐患,别等出了事才告到御前。还有,再找人负责修水泥路。还有,再找人研究不用马拉自己会跑的车…”

梁心铭越听越郁闷:机动车还没发明呢,皇上就满嘴跑火车了。她不过是画了张图纸而已,又没说自己会造机动车?这牛皮吹出去,让她如何善后?!

崔渊则越听越心惊:这分明刁难,他上哪儿再找一个梁心铭来?就有这样的人,也要历练数年才行。还有,不用马拉自己会跑的车又是怎么回事?

靖康帝继续道:“…苏相主管吏部和礼部,令苏相监督此事。你们什么时候找到合适的人,什么时候梁心铭罢官。”末了还加了一句“朕也不想用女人”,所以,你们去找得用的男人来代替梁心铭,给朕用吧!

苏相忍无可忍道:“皇上,那水泥路只需梁心铭…”

靖康帝打断他的话,严肃道:“若梁心铭不在朝为官,就是王大奶奶,凭什么再管朝政?又如何管?”

说到这看向俞希文道:“俞爱卿总理西北官道修建,需要烧制水泥。你问问小王尚书,可能容你没事跑去他家内宅找他妻子说话?你再问问老王尚书,可许你去王家内宅找他儿媳商量事?不拿大棒子赶你才怪呢。”

俞希文一脸尴尬。

众人低头抿嘴偷笑。

苏相和崔渊看向王亨,这事简单啊,梁心铭有才,就不能告诉王亨,让王亨出面吗?

王亨板脸道:“别看本官。连皇后还被你们阻谏呢,说后宫不得干政。你们问问皇上,平日可会向皇后讨教治理朝政?本官也不会把公事带回家请媳妇帮忙,丢人!”他原本也没想到馨儿能留在朝堂,可是苏相等人这样欺负馨儿,他当然要为馨儿出气,偏要留下!

苏相狐疑地看着皇帝,这是成心要留下梁心铭了?

靖康帝却宽慰他道:“慢慢找。大靖人才济济,定能找到。朕也觉得梁爱卿留在朝堂不合适。”

王谏也道:“皇上此举将青云推到风口浪尖,实在对她不利,然替君分忧乃为人臣本分,微臣不敢推辞,只求苏相尽快找人来接替青云,使她脱身。”

王亨也道:“青云最近太累了,该好好休养一段日子。苏相、崔尚书,二位大人一定要尽快。”他父子说的句句都是真心话,因为梁心铭要养胎呀。

苏相不知道啊,觉得他父子挤兑自己。

梁心铭妙目一转,也往苏相心上插了一刀:“苏相是要尽快。迟了的话,本官再一不小心升到宰相位置上去了,那可就…”可就打你的脸了。

苏相和崔渊等人心一凛,他们可不就担心这种情况,若朝堂出一位女宰相、女阁老,这也太荒谬了!

他们可不认为梁心铭在说笑。

唐朝不是还出了个女皇帝吗!

但武则天是从后宫转前朝,身份是她的便利;梁心铭却从男人队里、从最底层杀出一条青云路来,如今暴露女子身份,还赶她不走,也太打男人脸了。

皇上让他们找人,看似容易,其实难。若他们随意找个人来代替梁心铭,一旦出了问题,不但他们脸面无光,梁心铭也会再次被请回来,那时可就没理由赶她走了。

众人都不满梁心铭:若真是个贤良的女子,得了赦免应该怀感激之心,就此退出朝堂,纵怀有不世之才,也该隐在夫君身后辅佐,借夫君之手为国尽忠,以报皇上赦免之恩。眼下却故意撂手为难皇上,如此刁滑又有野心的女子,假以时日,真坐上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还不知要怎样兴风作浪呢。因此,更坚定要赶她走。

见苏相神情难看,皇帝很满意。

他并非不计较梁心铭的女子身份,也不想开女子参加科考的先河,他为梁心铭打破祖制,因为她是梁心铭,换一个女人来,未必就能得到他这般纵容。

皇后说的对,不论梁心铭是男是女,也不论她以何种方式出现,她挽救了大靖,就是应运而生。

这正符合广惠方丈的预言。

这预言早在几年前就下了,而白虎王谋反十多年前便已经准备了,诚王被害也是他登基前的事,当这些事全都汇集到梁心铭身上,靖康帝不能不关注她,认定她就是自己天命所归的臣子。他不想放梁心铭回家。就像皇家选皇陵,找到一块上好的风水宝地,倘若截断了龙脉,或者破坏其中任何一处山水树木,风水就被破坏了,是要影响皇家运势的。他怕梁心铭走了,他的天命会被改变。

这话他绝不会对第二个人说。

他只能运用策略留下梁心铭。

梁心铭温水煮青蛙一样,一步步走上朝堂,最终破解了欺君之罪的危机,给了他启发,他便也这样行事。

他一面答应苏相罢免梁心铭,一面让苏相找人接替梁心铭。在这期间,梁心铭是女子的消息将传遍天下,不服气的人肯定很多。那就来呀,若比梁心铭做得好,他一样重用;比不了梁心铭,就别多嘴!久而久之,人们习惯了朝堂上有个女官员叫梁心铭,便麻木了、认可了…

这一场纷争终于落幕。

不论怎么说,这对王家来说是喜事,众人纷纷向王谏王亨祝贺,连苏相和崔渊等人也不例外。

王谏笑容满面,王亨由衷喜悦。

梁心铭更是众人目光的焦点。

接下来便是乾阳殿宴会。

靖康帝请皇后一起去,皇后摇头。她是个谨守规矩的人,皇上下旨赦免了梁心铭,对于是否罢免梁心铭,她便再也没插嘴了,任凭皇上裁夺。

凤驾离开,群臣躬身恭送。

梁心铭特地上前拜谢。

皇后忙搀扶起,微笑打量她,并没有热络地拉着她说这说那,只轻轻点头,心里想:深宫寂寞,往后本宫可以召梁大人——不,是王大奶奶进宫喝茶、下棋了。

皇后始终认为自己不同于一般的宫妃,非是以色事君王,而梁心铭以才智改变了命运,洗清了冤屈,以女子之身博得如今地位,她深为敬佩,所以引为知己。

梁心铭对皇后也很敬佩、感激,能容忍女扮男装、秉公说话,这国母胸襟气魄都不寻常。

梁心铭送走皇后,一回身,正与青龙王秦伊凡目光相碰,觉得这人看她的目光沉沉的,暗自警惕。

秦伊凡自进了乾元殿便谨慎地沉默,哪怕心里十分想架桥拨火,也忍住了。因为他发现,大靖的文臣武将并不平庸。这个时候,靖康帝心情不好,对峙的两方大臣心情也不好,他若是敢撩拨,没准就都冲着他来了,因此在旁看着。看得心痒痒的冲动,巴不得他们再吵凶些。

最后,靖康帝对梁心铭的处置,让他又喜又忧。喜的是梁心铭留在大靖朝堂,必定会招致天下士子反对,可以利用这来做文章;忧的是梁心铭太厉害,不能除掉这个隐患就罢了,她居然还要继续做官,十分棘手。

梁心铭回身,王亨接住,低声问:“可熬得住?熬不住再吃一颗。”梁心铭摇头,她要留着肚子。虽然这种宫廷宴会没什么好吃的,那也比吞一颗药丸子强。

靖康帝刚要起身,率群臣去乾阳殿,忽然殿外报:大理寺少卿卫凤祥有要事见驾。

梁心铭立即警惕,卫凤祥这名字她熟悉,这次京城百姓上告的官员中,很不幸有此君。再者,今日太庙祭典,三品以上的官员都在宫中,各衙门就算有大事,也该等主官出宫以后再行处置。卫凤祥以“要事”之名求见皇上,必不是小事,不然等见了皇上他吃不了兜着走。

靖康帝也想到了,又坐了回去。

“传卫凤祥!”

卫凤祥进殿见驾,从袖中掣出一本奏折,奏道:

一大早,城外的登闻鼓被敲响,有人告御状;同时,大理寺的堂鼓也被击,两处均告同一人,乃是京都知府、都察院左都御史梁心铭,亦是王家大少奶奶林馨儿。

苦主为徽州华阳镇乡绅童世贵,称十年前林馨儿逃离王家时,被王家发狂的猛虎追踪,林馨儿为求生,将他的庶女翠儿推出去喂了老虎,自己逃走。

说罢,双手捧着奏折呈上。

沈海急忙跑下来接了,呈上去。

梁心铭猛转脸,看向卫凤祥。

其他人则一脸震惊地看着她。

王谏和王亨第一反应是要去梁心铭身边安慰她,告诉她不用惊慌,然金殿上按班排列,容不得他们放肆乱窜,只好按捺住一腔焦急,静候皇帝发落。

卫凤祥见众人一脸震惊,仿佛在意料之中,暗自舒了口气。只是他没想到:就在刚从,梁心铭的女子身份已经公开,并获得皇帝下旨赦免。众人震惊的非是她的身份暴露,而是她金蝉脱壳这件事。若此事属实,那时候她才十二岁,太令人惊悚,不但难逃律法惩处,更要身败名裂!

********

谢谢亲们打赏和投票支持哟!表拍我,这个梗很早很早很早就埋了;之前我也在一位书友的帖子下回复说,最紧张的时候还没到,现在到了(*^__^*)

第745章 亮爪(1)

靖康帝看了奏折,面沉如水。

他盯着奏折,好一会不出声。

群臣屏息等待,仿佛过了很久。

终于,他们听见上方传来问话声:“梁心铭,此事可是真?苦主所告是否属实?”

梁心铭出列,从容回道:“皇上,微臣‘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若真有此事,怎的当年不见他找女儿?若真有此事,怎的早不来告?微臣连番破坏反贼阴谋,又惩治了奸佞,得罪人太多,难免有人记恨。”

她内心可不像外表那么从容。

她无愧于天地,但对翠儿有愧。

哪怕翠儿当时死了,她也无法忘记自己将翠儿递出去时罪恶、恐惧的心理;更何况,这里不像她前世人死后烧成灰,这里的人们对死者遗体怀有一份尊重。

现在,对手利用翠儿来对付她了。

她既女扮男装冒用梁心铭的身份现世,又怎会不警惕当年留下的隐患。既警惕,便要防备。她却未做任何行动。简而言之,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她这样做,出于几方面考虑:

第一,当年在山中,除了吴繁,应该没有任何人亲眼看见猛虎吞噬翠儿,若有的话早就传开了,王家也不会认为林馨儿被虎吞噬,王亨也不会伤痛六年。

第二,吴繁也没能分清老虎吃的是翠儿还是林馨儿,只是见梁心铭长得像林馨儿,才怀疑馨儿没死,故而在会试时试探梁心铭。孟家也好,林家也好,都怀疑梁心铭就是林馨儿。馨儿既没死,老虎吃的是谁?敌人只要去华阳镇排查,便能查出翠儿在那之后再也没出现在镇子上,进而怀疑翠儿被老虎吃了,而林馨儿逃了。

翠儿是如何被虎吞噬的,真相并不重要,哪怕她是主动扑向老虎的呢,都洗刷不了梁心铭的嫌疑。

无论梁心铭怎么解释,也难以取信于人,若再出手掩盖,比如弄一具女童的尸骨丢在山中伪装成翠儿的尸骨,都是不智的,等于授人把柄,坐实了她想掩盖事实真相。

因此,她不敢轻举妄动。

她只能以不变应万变。

和王亨相认后,她让王亨派人去华阳镇,留心是否有人追查此事,希图抓住暗中的敌人,揭穿对方、反制对方,除此外,她真想不出任何对策了。

当然,她还可以编一套完美的说辞洗清自己,证明自己清白,然多年的人生经历告诉她:一个谎言,需要用无数个谎言去遮盖,最终遮不住,暴露自己。

她不敢撒谎、不敢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