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人知道这件事后倒是高兴了,可二夫人三夫人和四夫人就愤怒了,去向矛将军提出抗议,矛将军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二夫人那张嘴向来不输人,骂了许多难听的话,说她的儿子不会娶一个荡妇,情愿自动退出,三夫人和四夫人也都如是说。

等到朗月公主清醒过来后,面对其余四位皇子的鄙夷,她是欲哭无泪,即便恨透了算计她的大皇子,也只能选择委身下嫁了,即便如此,相信她在王庭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毕竟被四个小叔子同时恨上了呢。

第一百零七章 逃难

且不说矛将军如何商议朗月公主和大皇子的婚事,小风去看望乐雅的时候把这事说了,乐雅也是目瞪口呆,没想到小风会用这样的法子,小风笑道:“别管招数如何,管用就行,还给你出了一口气呢。”

乐雅心中一暖,虽然没说话,却冲小风笑了笑。

她觉得小风有时候的确可恶,不过那也只是你是她的敌人的时候,如果你是她的朋友,她就会自动把你纳入保护的范围,然后把你照顾的很好,绝对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你。

乐雅说不清道不明这种滋味是什么,只是隐隐约约惊讶,刚开始被小风强行带到凉州时的不甘愿,竟然已经慢慢消失了,她觉得这样并肩作战的日子也很快乐,总之比在长安时和一群贵女们赏花闲聊要快乐的多。

朗月公主和大皇子的婚事迅速而不怎么隆重的举办了,虽然矛将军请求不要外传那天晚上发生的事,但谁也不是哑巴,总有往外说的,大皇子也并没有因为娶了公主而得到什么好处,恰恰相反,朗月公主把他当成仇人一般,成亲后一次也没让他碰。

十分郁闷的大皇子把精力都放在了正经事上,而大夫人现在的最大乐趣则从怨妇便成了恶婆婆,朗月公主欺负她儿子,让她儿子不高兴,她就要欺负朗月公主,让朗月公主不高兴。

反正两个人是婆媳关系,做婆婆的管教儿媳妇,怎么着都是应该的,没嫁进来之前是如何的尊贵那也只是以前,现在朗月公主是新媳妇,就得忍气吞声!

可朗月公主也不是吃素的,吃了几次亏就开始反抗了,有一次居然把大夫人给推到在地,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二夫人她们与大夫人鉴于一个共同的敌人,居然抛弃前嫌,开始一致对付起朗月公主起来。

你骂一句不孝顺,我说一句不规矩。又都是长辈,朗月公主也不能还嘴,刚开始还反抗呢,可越反抗被骂的越厉害,到最后只是哭,那可怜样子连小风都觉得不忍心了,也由此越发觉得几位夫人的厉害。

眼见着进了十月份,天气越发冷了,粮食也越发的匮乏了,在小风这样的侍女身上体现的就更明显。以前好歹还能吃上面饼呢,如今连面饼都没有了,幸而有薛素青偷偷地接济,不然三个人铁定熬不过去。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劼利打胜仗的消息。这还是自打仗以来第一次听到的好消息呢,整个王庭都沸腾了,说的神乎其乎,什么歼敌一万,,活捉了主将。

小风听得心惊肉跳,转而去找薛素青。薛素青倒还算镇定,道:“没事,刘娘子和乐娘子也来问我呢,只是一时轻敌中了埋伏罢了,没什么大事,什么歼敌一万。活捉主将都是瞎编乱造来壮士气的。”

小风这才松了口气,道:“我估摸着劼利很快就没有粮草供应了,这场仗应该也很快就要结束了,你没有想过什么时候走啊。”

薛素青笑道:“你坚持不下去了?我倒是随时都能走,只看你们。”

小风道:“即便要走。临走前也要给他们烧一把火再走,如今还不是时候呢。”

小风回去后就看到大夫人喜气洋洋的正给大皇子收拾东西,原来是劼利来信了,要大皇子去帮他打仗,说什么大皇子已经成亲了,是大人了,该历练了。

把二皇子三皇子几个给羡慕的,可羡慕也没有法子,眼看着大皇子得意洋洋的带着人走了,二夫人三夫人也只能对着大夫人说几句酸话罢了。

又过了半个月,经过刘玉娘和乐雅坚持不懈的挑唆,终于,二夫人三夫人四夫人联合起来给劼利写信,要求让自己的儿子也能去打仗立功,甚至不等劼利的回信就把儿子给打发走了。

少了四位皇子,整个王庭就都安静下来了,但伴随着这种安静的,却是一种恐慌。

劼利的军队节节败退,粮草供应不足,王庭开始减缩开支,几位夫人的供给也都不如以前,而且一直没有打胜仗的好消息传来,是最令大家害怕的,连大夫人也开始学着五夫人的样子弄个佛龛,整天烧香拜佛了。

小风终于决定了要和薛素青离开王庭,可也不是就这么简单的走了,她让刘玉娘和乐雅寻了个借口先溜,让薛素青护送着先离开王庭,在王庭二十里外的地方等着她,薛素青一开始并不愿意,可他拗不过小风,也只能答应。

小风在薛素青带着刘玉娘和乐雅离开后,又待了几天,王庭里先是因为莫名的少了两个侍女,二夫人和五夫人吵嚷了一阵子,不过跟弥漫在王庭里的恐慌相比,也很快销声匿迹了。

终于有一天,大夫人做了个噩梦,一大早爬起来烧香拜佛,小风拿出了早就准备的信件,装作刚收到拿给了大夫人,那是一封伪造的非常完美的告密信,写信的人自称是大皇子的手下,说大皇子已经被二皇子三皇子联合起来陷害,落入敌人的陷阱,尸骨无存了。

大夫人正因为做了噩梦担心儿子呢,此时一看这信,不管真假,就先信了三分,当场就晕倒了,等她悠悠转醒时,小风在旁边一添油加醋,大夫人就疯了,披头散发的爬起来,提着刀就要去找二夫人三夫人算账,要给儿子报仇。

要知道,失去了孩子的母亲的愤怒是谁也承受不了的,整个王庭顿时乱成了一团,小风又偷偷添了把火,把大夫人的帐篷给烧了,这才骑着马一溜烟跑了。

要知道正值秋天,天气干燥,风又大,一个帐篷着了,一整片帐篷就都保不住了,王庭的人又是拦着大夫人杀人,又是救火,狼烟地动的,乱成了一团。

小风骑着马赶到约定的地点,却发现只有薛素青并刘玉娘乐雅三个人,好奇道:“其他人呢?”

薛素青道:“这么一大群人太显眼了,我叫他们先走了。咱们快些赶路,应该赶得上。”

小风看着那一辆小马车,果断道:“我还是骑马吧。”

薛素青只好充当车夫赶马车,刘玉娘和乐雅坐在马车上倒是齐齐松了口气。回想起在王庭的这些日子,好像还真是做了不少坏事,不过最坏的就是小风了,先是陷害朗月公主,继而又骗了大夫人,临走又放了一把火。

小风开玩笑道:“看在咱们为打胜仗也立了功劳的份上,回去得让李成璧按功行赏,哎,你们都想要什么奖赏啊?”刘玉娘笑道:“我想让父亲辞官,以后平平安安的过日子。”

小风道:“这么简单啊?那乐雅呢?”乐雅想了想。道:“我让他休妻可以么?”

小风忍不住一笑,经过这段日子的相处,几个人说话倒是不相互避讳了,薛素青笑着劝乐雅:“乐娘子,靖王不喜欢你。他就是休了妻,娶了你,还是不喜欢你,你又何必执着呢?”

乐雅道:“我知道,但我想嫁给他,我就一定要嫁给他一次,然后再和离。各过各的。”

小风笑道:“你这是明显你不高兴也不让别人高兴嘛,和我倒是很像,要我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你不嫁给他,让他一辈子对你歉疚。不也挺好的?等他成了皇帝,封你做长公主,皇帝的姐妹,多威风啊。”

刘玉娘笑道:“那薛郎君应该能封侯吧。”

薛素青笑笑,还没说话。小风嗤笑道:“封什么侯爷啊,封他做忠勇一品夫人好了。”

薛素青一听怒了,这不是讽刺他是个女人么?他大怒,使劲的抽着鞭子,想赶上小风,可小风轻轻巧巧的一夹马腹,哈哈大笑着跑远了。

把薛素青气的不轻,刘玉娘安慰道:“小风就是这个喜欢开玩笑的性子,薛郎君可别介意。”薛素青哼道:“一报还一报,肯定有一个人能制住她。”

四个人本来以为紧赶慢赶,不过四五天就能追上大队伍,可没想到过了十几天了,还是没看到队伍的影子,薛素青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生怕出了事。

小风的神色倒还挺轻松的:“他们在东边打仗,咱们走的是西边的路,虽然绕的有些远,可却是安全的,应该没事,估计是害怕,先回去了,或者是出了什么事,急着回去,这才没等咱们。”

薛素青道:“可咱们带的干粮都快吃光了,再找不到人,这天大地大的,非得饿死在这儿。”小风环顾四周,一望无际的都是草原,难道他们要学马儿都吃草不成?

小风想了想道:“我骑马比较快,先去前方探路,如果能找到人,回来接你们是最好的,可如果找不到人,也能找回一些干粮来救你们。”

薛素青道:“你这一来一回的,我们早就饿死了,再说了,茫茫草原,你怎么找我们?还是别分开了。”

又过了四天,终于断粮了,四个人饿了一天,可半夜生火围着马车休息的时候,澹台冠玉一身黑衣从天而降,丢下一只死羊就又离开了,速度快的让四个人都没反应过来,但见过澹台冠玉的乐雅和刘玉娘倒是瞬间明白了,都看向了小风,薛素青十分迷茫,道:“刚才是我做梦么?”

小风已经开始去收拾那羊预备吃烤羊肉了,听着话顺口道:“没错,做梦呢,继续睡吧。”

薛素青之前为了省口粮,一直和刘玉娘她们吃一样的分量,他一个大男人吃那么点,把他饿得不轻,此时晕晕乎乎的还真的信了小风的话,闭着眼睡着了,直到被一阵烤羊肉的香味给惊醒,这才喊了一声跳了起来,大快朵颐的吃肉。

刘玉娘悄悄对小风道:“那人一直藏在哪儿啊?我怎么没看见,你让他别藏了,出来烤烤火吧。”

小风笑道:“我九哥不喜欢见生人,再说他也习惯了那样,不用管他,他会照顾好自己的,倒是以后不用愁没干粮了。”

果然,每隔两三天,澹台冠玉就会弄点什么东西来给小风他们做干粮,一次也够两三天的口粮,人不用挨饿,也有精神了,也越发的急着赶路。

又过了*天,几个人总算走出了大草原,经过一整天的行程,总算是看到玉门关的城墙了,几个人几乎要喜极而泣了,要不是还有一辆马车一匹马,简直就跟乞丐没什么两样了,尤其是刘玉娘和乐雅,一直强撑着,如今一见玉门关的城墙就立刻昏睡过去了。

小风也是精疲力竭,剩下的一段路都不知道是怎么走过去的,反正她只记得自己从马上摔下来就失去了知觉,感觉过了好久,又感觉没有多久,她悠悠醒来,一睁眼便看到窦良箴趴在床边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她,这跳跃太大,把她吓得差点没从床上滚下来。

窦良箴赶忙把她扶起来,道:“总算是醒了,把我吓一跳,怎么会弄成这样呢?”

小风环顾四周,是在一个房间里,顿时就松了口气,道:“乐雅和玉娘呢?还有薛素青,都没事吧?”

窦良箴道:“没事,都好着呢,她们都已经醒了,唯独你睡了整整两天,倒把她们吓了一跳。”

小风放了心,一边听窦良箴絮叨一边狼吞虎咽的吃窦良箴给她预备的清粥小菜,然后又倒头呼呼大睡。

窦良箴无奈的摇摇头,给她掖好被子才出去,正好遇见乐雅被丫头扶着出来散步,乐雅道:“她没事吧?”

窦良箴摇摇头,道:“这一路可苦了你们了,薛郎君的商队五天前就回来了,就是不见你们,你们要是再不出现,我差点就去告诉靖王去找你们了。”

乐雅笑笑,这一路上,她的确吃了不少苦,但当时以为自己熬不过来了,可到最后还是熬了过来,如今细细一回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呢。

她笑道:“靖王怎么样了?仗打赢了么?”

窦良箴骄傲道:“有齐师兄和裴先生在,怎么可能会输呢?都说不到年底这仗就能打完,还有乐娘子的父亲护国公,真是勇猛非凡,他带着五千将士就歼灭了突厥的一万兵马,以少胜多,连齐师兄都尊称一句前辈呢。”

第一百零八章 陨落

乐雅淡淡一笑,心里却放心不少。

经过一段日子的休养,小风又重新活蹦乱跳起来,他们如今都在玉门关的小方盘城,连谭诚和齐子昂都过来了。

谭诚如今可是凉州城人人都尊敬的谭先生了,齐子昂也是和以前一样的嬉皮笑脸,没心没肺。

小风正琢磨着要不要去军营里见李成璧呢,李成璧就带着人回了小方盘城,小风很意外:“仗打完了?”

李成璧摇头,也非常疑惑的样子,道:“劼利手里应该还有五万精锐的骑兵,可不知道怎么回事,却匆匆撤退了,我原先还以为是陷阱,没敢追,可命人细细一查探,发现他是真的撤退了,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小风道:“难不成是王庭出事了?”

她想起自己临来前提着刀去为儿子报仇的大夫人以及那把火,难道正是这个原因?

李成璧却道:“说起王庭,你们在王庭做了什么?”

小风道:“要说具体做了什么事好像也没有,要说没做什么事,也的确有一点功劳。”

遂把自己以及乐雅,刘玉娘潜入几位夫人身边做侍女,挑拨几位夫人的关系的事情说了,李成璧听到小风欺骗大夫人以及放了那把火的时候,哈哈大笑起来,不无肯定道:“应该就是这个缘故了,这应该记你一大功。”

小风得意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可是上上策。”又问李成璧何时班师。

没想到李成璧却犹豫起来:“我也怕劼利会死灰复燃,而且我写了折子给父亲,问他何时班师,父亲却迟迟没有回音,我总觉得李元泰和李天佑会从中作梗。”

小风道:“他们看着你在外头风风光光的,自然嫉妒,不过这样大的事,你父亲应该不会被糊弄住吧?”

李成璧回想起父亲这几年的作为。还真不敢作保证。

小风看得倒是开,让李成璧先别操心这些事,最好让劼利永无翻身的可能才好,李成璧点点头。道:“过两日我会再探消息。”

小风应了,看李成璧要回靖王府看看,便也回了窦良箴那儿。

乐雅和乐武父女俩刚刚相认完,乐雅的眼睛通红,乐武也没好到哪儿去,也不知道乐雅是怎么说的,乐武见了小风竟然要感谢她,小风连连推辞,心里很是心虚。

乐武毕竟是跟着李繁君一起打过天下的,心胸和见识都非同一般。自打李繁君登基,他看着自己的姐夫从一个胸怀天下的霸主到安于享乐的昏君,心里也有过遗憾,刚开始也是劝谏的,可到后来却慢慢的沉默了。

他一直冷眼观察着四个外甥。希望能保一位明主,但到如今,李元泰他是不敢想了,这段日子跟着李成璧并肩作战,看着李成璧的英明睿智和谦虚谨慎,乐武做了一个迟来的决定。

也是因为下了决心,才会对裴叙和破军格外尊敬。因为他也看得出李成璧对裴叙和破军的与众不同,其次也因为,裴叙和破军的才能实在让他刮目相看。

裴叙那出神入化,指点江山的谋略是如此的胸有成竹,破军带兵又是如此的信手拈来,举重若轻。两个人配合的默契,连他这个实战锻炼出来的都忍不住要惊叹。

他相信,如果没有这两个人,即便这场仗可以打赢,也要拖上一两年。绝不会如此干脆利落,如砍菜切瓜一般容易。

但是等到打完仗回来,乐武却惊讶的发现不管是破军还是裴叙,都隐隐以小风这个弱女子为尊,这实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回想起在长安时,小风说自己和李成璧是合作关系,但却没有说的很详细,如今看来,这合作的事情绝对简单不了!

又过了半个月,李成璧派去探听消息的人终于回来了,原来小风临来前的那一场大闹,让大夫人和二夫人三夫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导致二夫人死了,三夫人伤了,大夫人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再加上那把火,几乎把整个王庭的帐篷都烧光了,劼利闻讯立刻赶了回去,却不想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看到自己的母亲死的死,伤的伤,又拔剑相向,积累了那么多年的矛盾如今一朝爆发,劼利想上去阻拦都被混战中的三位皇子不知道是谁踹了一脚。

如今只怕劼利无暇顾及其他了。

李成璧听了一阵无语,他是真没想到小风本想恶心一下劼利的恶作剧,反倒成了压倒劼利的最后一根稻草。

正在这时,李繁君的批复也终于到了,而且还是李元泰和李天佑联袂送来的,李成璧面无表情的看着面前两个假惺惺的朝他点头微笑的兄弟,头一次有了想骂娘的冲动。

李元泰和李天佑在长安听说李成璧把劼利打的节节败退,眼看着李繁君越来越多次数的夸奖李成璧,以及朝中越来越多的人称赞靖王殿下威武,李元泰终于坐不住了,私下里去求乐皇后,又是哭又是闹,说什么总要建立一点功业,不能被弟弟给比下去。

乐皇后一时心软,这才说动了李繁君,让李元泰和李天佑去一趟凉州,一来是替李繁君颁布封赏的圣旨,二来也是想捡个漏,借机立下一点战功。

其实这就是*裸的抢功了,但因为他们是皇子,谁又能说什么呢?

可李成璧却气的不轻,偏偏当着人还不能发作出来,一回到靖王府就摔了两个杯子。

关秋娘一看李成璧气的脸色都白了,心中大概有数,估计和刚到凉州的李元泰和李天佑脱不了关系,遂劝道:“王爷也别为这个气坏了身子,打赢了劼利,究竟是谁的功劳,皇上心里一清二楚,大唐的百姓也一清二楚,绝不会因为他们临时掺了一脚就有所改变的,依我看,王爷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大度一些。让皇上看看您容人的雅量。”

李成璧没说话,想起了裴叙和破军特地请求让他在请封赏的折子上把两个人的名字去掉,他一开始不同意,裴叙和破军的功劳是最大的。依他看封个国公侯爵都不为过。

但也因为两个人的身份特殊,一个是澹台庆的发小和军师,一个是澹台庆的义子,万一被人认出来,闹出什么事,又要牵扯到小风。

他们的谨慎小心李成璧也明白,可更佩服两个人这种舍得了放得下的心胸和气魄,泼天的功劳,说不要就不要了,可他的两个兄弟呢。千里迢迢赶过来抢功劳,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这让他对比之下只觉得羞愧。

毕竟,千里奔袭突厥大营,在最前线奋勇杀敌。浴血奋战的是破军,而不是李元泰和李天佑,殚精竭虑两天两夜不睡,出谋划策的是裴叙,而不是李元泰和李天佑。

李成璧提起笔,犹豫多时,才终于在请封赏的折子上把破军和裴叙的名字划掉。添上了李元泰和李天佑的。

写完后李成璧就把折子远远地扔到了一旁,连多看一眼都觉得恶心,他越来越频繁的想,如果是自己做了皇帝,一定不会容忍这种情况发生,该赏的要赏。该罚的要罚,绝不会偏私!

但目前这也仅仅是想想罢了。

李元泰和李天佑来凉州的名义便是犒赏三军,不过这犒赏也是名不符其实,也就第一天跟凉州及玉门关的大小官员一起吃了顿饭罢了,毕竟谁也不是傻子。两位皇子来这儿的真正目的谁都心知肚明,而且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功劳被抢了,遂都对二位皇子敬而远之。

时间长了,李元泰还沉得住气,李天佑就沉不住气了。

这一天,李元泰正在书房练字,李天佑跑了过来:“大哥怎么也不着急。”

李元泰慢悠悠道:“该我的抢不走,急什么?要急也该是靖王殿下着急才是啊。”

李天佑不忿道:“他也就会收买人心,如今从凉州到玉门关,人人都只认二皇子,却没把大哥放在眼里,真是气人。”

李元泰道:“他毕竟镇守在这儿这么些日子,老百姓说他好也是在所难免的,等到日后回了长安,长安城的百姓都人人说他好的时候,我再着急也不迟。”

李天佑犹自不忿,却见李天宝跑了过来:“大哥,三哥,我要跟齐大哥去跑马,你们去不去?”

李天佑不吭声,李元泰道:“四弟,齐大哥是谁?”

李天宝道:“齐大哥就是齐大哥,他勇猛非凡,打仗的时候一直冲在最前面,嘿嘿,我最佩服他了。”

李天佑不耐烦的挥挥手:“行了行了,你要跑马就自己去吧,我和大哥可没时间跟你一块胡闹。”

李天宝不高兴了:“这怎么是胡闹呢,我们说是去跑马,其实可是忙的正事,你们要是不去就算了,本来还想给你们一个立功的机会呢。”

李天佑和李元泰对视一眼,把正要离开的李天宝给拉住了:“四弟,你说说,是什么正事啊?”

李天宝挠挠头,道:“二哥吩咐我的,不让我乱说,不过我看大哥三哥闲着也是闲着,都说打仗亲兄弟,我想和大哥三哥一起打仗。”

李元泰笑道:“好四弟,你和大哥说说,大哥跟你一起去便是了。”

李天宝眼前一亮,道:“真的?”

李元泰笑着点头道:“真的!”

李天宝自打跟随乐武来到了凉州,就一直充当着先锋的角色,立下了不少功劳,这次回长安,至少也能封个王,这次是李成璧得到信儿,说劼利可汗回到王庭看着自己无家可归的惨象,决定收拾人马,来找李成璧复仇。

李成璧想,劼利最多也就五万骑兵,他也不想硬打,便设了个陷阱,让自己做饵,引诱劼利带人前来,到时候让李天宝和破军左右伏击,来个前后夹击,瓮中捉鳖,把劼利给一举消灭。

李天宝自然答应了,他虽然童心未泯,却不是傻瓜,也听到了营中有人说李元泰和李天佑是来抢功劳的。

虽然这两个哥哥对他不是特别亲热,可也是他的哥哥呀,他想让这两个哥哥也立一次功,这样别人就不会说闲话了。如今见两个哥哥答应了,他自然高兴,让两个哥哥先准备一下,喜滋滋的出去了。

李天佑却和李元泰交换了个眼色。李天佑低声道:“大哥,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战场上刀枪无眼,只说是劼利的人干的,保管没人发现破绽,我们来的时候还带了一千亲卫军,足够了。”

李元泰犹豫片刻,李天佑着急了:“大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李元泰道:“还是先看看情况吧。”

破军一听说李元泰和李天佑要参加,就借口有事脱不开身。把这次立功的机会让给了这两位皇子,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不想和这两位皇子共事。

李天宝天赋异禀,又待人诚恳,他倒是挺喜欢的,可对于李元泰和李天佑。他实在没什么好印象,裴叙的意思是也不想让他淌这个浑水,反正李成璧的计划很周密,即便没有破军,也不会有什么意外。

李成璧哪里看不出破军的意思,心里即便有一万个不同意,可还是要答应。遂将李元泰和李天佑找来,兄弟四个细细的商议这件事,最后决定由李成璧做饵,李元泰和李天佑李天宝负责伏击,

到了出发的那天,李成璧和李天宝同时出发先走一步。李元泰和李天佑紧随其后,没想到还没出发多远,李成璧骑着的马突然跟发了狂似的上颠下颠,李成璧一时不妨,居然摔下马来。腿部顿时传来钻心般的疼痛。

李天宝赶忙下马把他扶起来:“二哥,你没事吧?”

随行的有大夫,立刻赶了过来给李成璧一瞧,道:“靖王殿下这是骨折了,轻易别走动,不然可要留下病根的。”

李成璧道:“出发在即,我怎么能临阵退缩呢。”

大夫有些为难,不说话了,李天宝笑道:“二哥尽管回去养伤,二哥的事情我替二哥做了,反正就是假扮成你的样子,容易的很,等大哥三哥去了,我告诉他们一声就行了。”

李成璧思量再三,道:“也好,四弟,这次就辛苦你了,等回到长安,我让父亲好好地奖赏你。”李天宝嘿嘿笑了笑,带着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