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是个聪明人,只想了想,回道:“老太太放心,若是世子爷真的有事情,奴婢必定是第一个来回老太太的,若是奴婢没来,世子爷必定是好好的。如今世子爷大了,似乎不太喜欢奴婢们乱说话,便是我今儿来了老太太这边,回去还是要禀了世子爷,让他安心才好的。”

赵氏倒是没想到清霜想的如此周到,本来也是,偌大的一个国公府,人多嘴杂,清霜从文澜院一路走到这荣安堂,路上还不知道多少人瞧见了。便是那些人不去跟萧谨言说什么,自然也是要跟孔氏说三到四的,到时候又说她一个老太太,过问到了孙子房里的事情了。

赵氏只笑了笑道:“去吧,你回去就老老实实的告诉言哥儿,说我担心他身子,想请他过来瞧瞧,但这天寒地冻的又怕他冻着了身子,就喊了个丫鬟过来问话,也是一样的。”

清霜回文澜院的时候,果然院子里气氛就有些不对劲儿了。清瑶素来在府上人面广,又是太太的人,自然是消息通灵的。小丫鬟们见清霜回来,各自低着头不说话,散开了忙自己的活计去了。

清漪从房里出来,瞧见清瑶,只扯着嗓子喊:“有人攀高枝回来啦。”

清霜也不理她,她再清楚不过,清漪是个棒槌性格,没啥心机,不过就是一张嘴不饶人,平常都被人当枪使的。清霜只笑笑,上前掀开石青色万字不到头缎面门帘,见萧谨言也在屋里坐着,清瑶正端着茶盏奉上去,两人神色静静的,倒像是没事人一样。

清霜只上前欠了欠身子,大大方方的开口道:“回爷的话,方才老太太喊了奴婢过去问话,老太太听说爷前几日头疼,很是担心,让奴婢回来好好服侍爷。”

萧谨言听完清霜的话,心里头忽然有了个想法,既然清霜早已经心有所属,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尴尬,让她在贴身服侍着,总也比清瑶、清漪两个整天想爬床的强一些。至于孔文表兄那里,只要到时候完璧归赵,相信他应该不会有大意见才是。

“既然老太太这么吩咐你,那从今儿起,你不用一直呆在书房了,就在我跟前服侍着,我上哪儿,你就跟着上哪儿,明白吗?”

清瑶正端着萧谨言喝过的茶,冷不防听见萧谨言这么一句,只惊的手指一软,一杯茶盏就堪堪的摔到了地上。

第11章

紫卢寺和法华寺,是京郊的两大寺庙,素有东法华、西紫卢之称。许国公府正巧在京城的西面,所以去紫卢寺确实比去法华寺近上许多。再加上紫卢寺的后山有一眼状元泉,听说喝了他就能中状元,曾经有一个叫刘八顺的人,因为不信这个邪,所以虽来紫卢寺一游,却没喝这个状元泉,最后,好好的一个状元之才只被点成了榜眼。

当然这事故是外头人传出来的,按照刘家人的官方解释,刘八顺之所以没中状元,是因为皇上在钦点状元的时候,忽然觉得刘八顺这个名字实在和状元搭不上边,偏巧那一届前三有个考生,名叫宋明轩,皇帝一看,这名字好啊!便大笔一挥,让他当上了状元。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此时坐在马车里头的阿秀正怀着期待的心情,往紫卢寺来。

因为阿月绣花的技术不好,所以孔氏让阿月留在了家里继续练习刺绣。阿秀得以和兰嫣她们,一起来到紫卢寺上香。前世阿秀人在许国公府,平常也是不能出门的,偶尔世子爷心情好,会让她打扮成小厮,跟在他身后玩上一两个时辰。孔氏宽厚,便是知道了,也从不当面训斥,只是私下里找她过去,一边问着世子爷最近的饮食起居,一边旁敲侧击的,让她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跟着爷在外头跑,可不是一个大户人家姨娘的做派。

孔氏虽然这么说,但也从不苛责她,孔氏是典型的慈母,只要谁对世子爷好,她便能对她好。便是最后害死了自己的郡主,若是没有经历那一晚,阿秀也一直觉得,郡主是再宽厚不过的主母了。

阿秀摇摇头,甩去撒乱纷繁的想法,现在对于她来说是新的开始,不论结果如何,她已经和世子爷完完全全的错过了。

马车行至一个路口,忽然停了下来,邢妈妈挽了帘子向那赶车的问话:“前头怎么了?怎么不走了?”

赶车的拉着缰绳,将车靠到一旁停稳了,只回道:“后头有官家的车队要过去,我们先让个路。”

商户人家就是这样,说起来什么都不缺,家财万贯、富贵吉祥,可是这地位偏偏就是低人一等的。朱氏闻言,只开口道:“那就等一会儿。”

官道说宽不宽,说窄不窄,正巧够三辆马车并排而过。说话间几辆马车已经慢慢的往前面来了,在前头带路的确是两个偏偏公子。两人都穿着厚重的鹤氅,但即便如此,也抵挡不了两人出众的容貌,一个丰神俊逸、温文尔雅;另一个眉飞入鬓、神采飞扬,两人正并辔而行,谈笑风生。

“听说最近你们府上又新进了小丫鬟,有没有看上眼的?”孔家世代书香,孔文更是谦谦君子,便是说这种话出来,也并不显得低俗。

萧谨言倒是很好奇孔文会这么问他,只笑道:“小丫鬟还没长开,有什么看不上看得上之说,再说我房里的四清,那已经是我们国公府拔尖的人了,倒也确实没看上更好的。”萧谨言说这话的时候,难免就有些落寞。自从萧谨言病愈后重回玉山书院,孔文就发现了萧谨言这个毛病,原本就沉稳的人如今除了沉稳之外,还越发喜欢叹气了。

“话说,我们府上,最近倒是新来了几个小丫鬟,虽然如今还未长开,只怕以后定是绝色,只可惜,都让你表妹给选了去。”孔文的话虽然这么说,可这言语中却听不出半点可惜之色来。

萧谨言眼神一闪,便问道:“那小丫鬟都叫些什么名字?”

“乡土人家的孩子,能有什么好名字,无非就是花啊草啊,只怕你表妹一早就帮她们给改了。”孔文控了缰绳,等着身后的马车上前,在外头对着马车里的人问道:“二妹,你言表哥问你,有没有给丫鬟取好听的名字。”

“丫鬟的名字要什么好听,朗朗上口就好,不过就随口胡诌了两个,一个叫文秀、一个叫诗韵。”

萧谨言听见一个秀字,握着缰绳的手抖了抖,只觉得额头上的冷汗都要冒出来了。孔文见萧谨言这大冷天的,没来由就冒出了冷汗来,只忙开口道:“本就说好了要坐马车来,你偏要骑马,前几日还听姨妈说你头疼,这次来紫卢寺也是为了这个,我怎么就被你给诓骗过去了。”

孔文说着,只翻身下马,身后跟着的小厮急忙上前,替他牵着马缰。萧谨言控着马缰前后看了看,只见天地之间一片白皑皑的,树枝上结着冰花,说不出的好看,不远处的路边,两辆商户人家的马车正一前一后的停在旁边,分明是等着他们先过去。

萧谨言翻身下马,跟着孔文一起上了最后的那一辆马车里头。孔氏和洪氏两姑嫂正坐在里头聊天,见两个半大的孩子终于受不住冻跑了上来,忙不迭就给他们让出了位置,将手炉递到两人手中。

“都说了让你们坐马车,非要学着别人骑马,这天寒地冻的,要是冻坏了可怎么得了。”洪氏只伸手拂了拂孔文头发上的寒霜,笑着道:“一会儿你表妹见了你,只怕又要笑话你了。”

“你说什么?欣悦也来了?”孔文闻言便将脸拉得老长,脸上顿时少了方才的那份谈笑风生。

孔氏这边也将将把手炉递到萧谨言的怀中让他暖着,听洪氏这么说,只开口问道:“怎么欣悦郡主也来了?”

洪氏便道:“是我昨儿接了你的信,派人去广安侯府说了一声,年节前孩子们也就这么一个见面的机会了,所以我便让郡主也来了。”

孔氏听洪氏这么说,便也没再说什么,既然豫王妃说了,明慧长公主嘱意的是孔文,她到底还是放心些。再说看洪氏的意思,似乎对孔姝和萧谨言的婚事,也是很看好的。

洪氏帮孔文理完了头发,这才抬起头,视线又落在了萧谨言的脸上。她这个外甥容貌随自己的小姑子,又结合了国公爷的英气,两者优点凑到了一起,倒是越发瞧着出挑的。

“言哥儿过了年就十七了,我家姝儿也十五了,她是大月份生的,二月里就及笄了,到时候你们可都得来参加她的及笄礼。”洪氏这话说的一点不含蓄,两个男孩子都大了,如何听不出这其中的意思。萧谨言发现前世的剧情果然在重演,而唯一改变的,只有未按照剧情出现的阿秀。

只可惜前世的孔姝,后来不知为何病了一场,再后来,孔文闹出了和清霜的事情,广安侯府那边知道了,当下就退婚了。孔姝一病不起,这时候太后娘娘忽然为欣悦郡主和萧谨言赐婚,其实直到现在,萧谨言都没弄明白,前世的自己到底为什么会浑浑噩噩的就娶了欣悦郡主。

孔氏见洪氏这么说,也只笑着答道:“是呢,十七了,我这两天正打算给他房里放两个人,服侍他的那几个丫鬟你也都熟识,你倒是瞧瞧,哪两个稍微出挑点的,我回去就让她们开了脸,放在言哥儿的房里。”孔氏当着洪氏的面这么说,明摆着就是想让她选人,既然以后你家女儿要进我家门,我不能保证我儿子不纳妾,至少也能让你在这方面做个主吧。

洪氏自然也明白孔氏的意思,像孔家这样定下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人家,在京城毕竟少数。孔氏何等厉害,苦熬了十来年,最后国公爷还不是一个接一个的妾氏纳进门。洪氏想了想,只开口道:“我瞧着今儿言哥儿带着的那个清霜,模样性情都不错,看着样子便不是那种油头滑脑心思灵活的,若是非要我选一个,那就她吧。”

这话才说出口,孔文怀里的手炉噗通一下,就掉到马车夹板上去了。

阿秀跟着兰嫣和锦心在马车里头等着,也略略觉得无聊,外头路边上的一棵老梅树开的正鲜艳,远远的就能闻到那香味儿来。阿秀挽着帘子瞧那梅花的样子,想记住了回家描了花样给绣下来。锦心瞧她这一脸认真的模样,只悄悄撩开帘子,见后头马车走的慢,只怕一时半会儿的还她们还不至于启程,便索性跳下马车道:“阿秀,你等着,我帮你去折一枝回来。”

兰嫣心里头也想着那梅花,见锦心下车,忙不迭喊道:“多折两枝,回去插在我房里那青花白地瓷梅瓶里头,可以香好一阵子呢。”

锦心只应了一声,一脚高一脚低的往那老梅树边上走,才走了几步,脚下一打滑,哧溜一下就滑了一个跟头,索性地上是厚厚的雪,也没弄脏什么。阿秀见了,忙不迭也从车子里头跳了出去,一蹦一跳的上去想把锦心给扶起来,谁知这雪太滑,阿秀还没靠近,小身子也跟着往前直搐,脚底跟抹了油一样,也跌倒在锦心的身旁。

车里的兰嫣瞧见了,只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笑着道:“还指望你们折梅花呢,倒先坐化了一屁股的雪花。”

这时候萧家的马车正从这边经过,萧谨言听见声音,只微微的侧了侧头,瞧见一个娇小的背影,正扶着另外一个人,从雪地里爬起来。那小姑娘扎着双垂髻,两条雪青色的丝带在风里头飘呀飘的,比着前头那一树开得正缠烂的腊梅花,当真是一副美不胜收的风景。

第12章

许国公府,文澜院最后排的后罩房里头,清瑶正捏着帕子哭的伤心,她斜前方正坐着两个年纪相仿的中年妇人。其中一个正是萧谨言的奶娘张妈妈,她身边坐着的,是清瑶的娘亲、她的嫂子林氏。

两人见清瑶哭的伤心,只劝慰道:“你也不用一味伤心,世子爷如今大了,待你们自然不会像小时候一样亲厚,你是太太赏下来的人,他就是对你不满意,也得先回了太太。”

清瑶只吸了吸鼻子,稍稍擦了擦眼泪道:“他也不是对我不满意,只是处处回避,见了我便格外生疏,以前他房里的事情,里里外外哪一样不是我打点的,如今倒好,反倒让那从来只知道在书房躲懒的清霜给揽了去,我以前可真是小看了她的。”清瑶说完这句,眼中已是有了浓浓的恨意。

张妈妈倒是淡然的很,只拧眉想了想,摇头道:“我看未必,你们这四个小丫鬟,当初老太太和太太把你们送过来的时候,心里自然是有打算的,除去清珞不算,她不过就是仗着自己奶奶,想混个清闲位置罢了,只怕其他三个,太太和老太太都有把你们收房的意思。这两年清漪那脑子也没见变聪明,太太对她已经很是不满,如今太太眼里也只有你一个了,你只尽管放心罢了。”

“叫我如何放心?世子爷原是与我最亲厚的,如今却处处躲我,难道是我生的不够好,入不了他的眼吗?”清瑶说着,又忍不住嘤嘤哭了起来。

林氏见女儿哭的伤心,只安慰道:“你也别太难过,横竖世子爷房里的事情还得太太做主,如今你只一味听太太的话就好,我前几日天荣安堂那边传出来的消息,似乎老太太和太太又在商议世子爷的婚事了,世子爷过完年可就十七了,房里还没有个把个的通房,说出去也不像话。”

张妈妈也跟着劝慰道:“你放心好了,是你的逃不掉的,太太是铁了心的要娶孔家的大姑娘当儿媳妇的,那孔小姐的脾性都是一等一的好,以后你在世子爷的房里,自然是不会受委屈的,我们不求你跟兰姨娘一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好歹也帮衬着点家里,让你那不争气的哥哥可以有份像模像样的差事。”

这话说到了林氏的痛处,又跟着叹了一口气,只憋着火气道:“你那不知死活的哥哥,前几日跟着那帮人去赌钱,如今要债的都找上门来了。”

清瑶听了这话,也频添出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怒意,只愤愤的起身,从墙角的一个五斗柜里头,翻出一个小包裹,双手递给了林氏道:“这几个月就只有这些了。”

林氏掂了掂包裹,只疑惑道:“怎么只有那么一点?比上回少了好多。”

清瑶只站起来,又气又恨的说:“他要是再这么赌下去,便是有金山银山,也不够他赔的,母亲,不是我说你,养儿防老,他这样的儿子便是养了,你老了还指望能靠的上他半分,这是最后一次了,下次若是没有钱,也别来找我了。”

林氏闻言,只气得嘴唇发抖,指着清瑶骂道:“还没当上通房呢,你倒是先有了姨娘的架子,别忘了是谁把你养了那么大。”

清瑶只背过身,撕扯着丝帕默默饮泪,那边张妈妈劝林氏道:“这不正想办法吗?等清瑶当上了世子爷的通房,我向太太美言几句,让大侄子进府上来当差,有了正经差事,他准能学好的。”

张妈妈送走了林氏,进来见清瑶还在房里擦眼泪,只上前劝慰道:“你也别伤心,你爹娘自生下了你之后,便别无所出,你上头又就这么一个哥哥,他们不指望你,还能指望谁?”

清瑶只用丝帕压了压眼角,委屈道:“我不怨他们,是我自个儿心里难受罢了。”

张妈妈只上前,拍了拍她的肩膀道:“放心吧,有姑妈在,你在这房里准能长长久久的待下去,不要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世子爷好,他如何会不知道呢!”

清瑶只点点头,摸出一旁的针线篓子,拿起来做女红,张妈妈走上去瞄了一眼,只笑道:“这是绣的什么,这么好看?”

清瑶便笑道:“替世子爷做个香囊,过了年便开春了,到时候在里头放写香球什么的,带在身上既提神醒脑,又防蚊虫。”

卐卐卐卐卐卐

兰家的马车在马路上等了好一会儿,只等孔、萧两家的马车都过去了,这才重新启程。锦心折了两大枝的腊梅花带到马车里头,小小的空间里头弥漫这腊梅的香味儿,当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阿秀拿出赶制了几天的两个荷包,摘了几朵腊梅花偷偷的放在里头,想等一会儿去上香的时候,放在佛龛,等香客们都磕过了头,开过光了,把那兰花纹样的送给兰嫣,还有一个青竹图样的,自己留着。

阿秀刺绣的工艺一般,但是前世世子爷爱竹,所以唯独这青竹的绣艺,阿秀可谓是炉火纯青的。闲来无事,就索性又多做了一个青竹荷包,随身带着,只当是世子爷还在自己身边一样。

兰嫣和锦心正在那边欣赏那两枝腊梅,兰嫣更是如水的心思,闻着花香,还不时蹦出两句诗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锦心瞧着自家姑娘这般的才情样貌,想到最终也不过就是做个妾而已,心里头便生出几分哀叹来,只稍稍偏过头,却正瞧见阿秀正小心翼翼的往两个荷包里头塞东西。锦心正要开口,阿秀忙不迭就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那人会意,便没说话,只凑到阿秀的边上。阿秀指了指那个绣兰花图案的荷包,又指了指兰嫣,锦心顿时就明白了,只接过了阿秀的荷包翻来覆去的瞧了眼,小声道:“你以前学过女红?这手艺倒是比我和琴芳看上去还好些。”

“只学过一点点,瞧见孙绣娘以前留下来的样子,照着绣的。”阿秀一边说,一边又塞了两朵梅花往那青竹的荷包里头。锦心的视线也跟着落在了那上头。阿秀忽然觉得心虚了起来,忙不迭道:“我爹以前最喜欢竹子了,我绣一个放在身边,就跟我爹陪着我一样。”

锦心便问她:“你爹把你卖了,你不恨他吗?”

这问题若是问前世的阿秀,答案无可厚非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恨,如果非要说三个字出来,那就是:非常恨。可阿秀现在重活一世,很多事情都看穿了,父亲卖了她,也不过就是因为身不由己罢了。阿秀只低头想了想,说出两个字来:“不恨。”

锦心瞧着阿秀,眼里便又多了一份关爱,只伸手揉揉她的发顶,笑道:“其实能投生做一家人,已是很不容易,便是卖了你,何尝不是想为了你好,如今你到了姑娘跟前,不是我说,单单这些吃用穿着,只怕也比你以前在家强了不少呢。”

阿秀抬起头,感激了看了一眼锦心,小声问道:“锦心姐姐,你说姑娘以后会嫁给谁呢?”阿秀来府上也快半个月了,那些闲言碎语自然是听得不少的,只知道说兰家已经在为兰嫣物色人家了。可是看孔氏对兰嫣的教养,这分明不是为了培养一个当家主母,倒像是…阿秀不敢说,但是心里头少不得多多少少有了些猜测。

锦心闻言,忙不迭往兰嫣坐着的地方瞧了一眼,见兰嫣抱着那腊梅花枝,正在那边小憩,只上前将她身上的斗篷盖了盖严实,转身压低了声音,对阿秀道:“这些事情不是我们这些当丫鬟的能知道的,你只管服侍好姑娘,反正姑娘离及笄还有些时日,究竟会是个什么结果,眼下谁也不知道。”

阿秀从锦心的话中,依稀听出一些端倪,只怕锦心也是舍不得自家姑娘去做小的,所以虽然回答的模棱两可,但还是不愿意将事情告知。阿秀只点点头,装作一脸懵懂的样子,再抬起头看锦心,那看着兰嫣的一双眉宇,分明是微蹙着的。如此看来,兰嫣的婚事,在她们这几个知情人看来,定然是不如意的。

卐卐卐卐卐卐

因的今日是十五,紫卢寺香火旺盛,山门下早已经停满了各家的马车。孔家和洪家的马车才到了山门口,便早已经有接待的僧人出来相迎。

孔姝和萧瑾璃两人由丫鬟扶着下车,孔姝带着白狐镶边的猩猩毡大氅,一张鹅蛋脸肤如凝脂,端庄贵气。萧瑾璃则稍显瘦削,身量较小,但是粉雕玉琢,一双杏眼顾盼神飞,一派小姑娘的天真可爱。

“表姐表姐,你快看,这寺院外头的红梅开的可真好看呀,比方才路上那一株腊梅树好看多了,可惜了…”

“可惜什么?”

“可惜一会儿那两个小丫鬟来了,这儿的红梅只怕也要遭殃了。”

孔姝想起方才摔在雪地里的那两个丫鬟,也忍不住掩嘴笑了笑,“我瞧着,你只怕不是可惜这些梅树,而是羡慕的紧那两个小丫鬟吧?”

萧瑾璃翘起唇瓣,一脸不服道:“姝姐姐最没意思了,要是赵家表姐在,断不可能这么说我的。”

另外两辆马车上,孔氏和洪氏也相继下车,和出来相迎的和尚见过了礼,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寺院里头去了。

第13章

萧谨言才走了两三步,忽然后背被什么东西给砸到了,紧接着只觉得脸颊上冰冰凉一片,便听见有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言表哥也真是的,出来玩也不喊上我。”

清漪和清霜就跟在萧谨言身后,听见声音便知道是赵家表小姐来了,清霜忙不迭上前向赵暖玉行礼,清漪素来不喜欢这个没规没矩的表小姐,只上前拿帕子为萧谨言擦去脸上未化开的雪花。

孔氏听了这声音,也不由就后背一凉,强忍着拧眉的冲动,转身瞧了赵暖玉一眼,只见她穿着一声鲜红的骑马装,头上毫无冗饰,不过是将辫子编成了攒心小辫,拢到头顶,用一圈白珍珠络住了,诈一看还有几分男孩子的英气。

萧谨言对这个表妹倒是不讨厌,在前世两人就相交甚好,不过老太太总是想了把两人凑成一对儿,好在那时候没两年前线告急,赵将军奉命出征,赵姑娘巾帼不让须眉,跟着他爹一起打鞑子,还混出了一个女将军的名号。

赵暖玉两三步走到孔氏和洪氏跟前,只微微福了福身子,抬起头俏皮的看了一眼孔氏道:“给舅母请安、给洪夫人请安。”

孔氏对赵暖玉本就有三分成见,再加上老太太一味夸赞她好,就又多了两分,倒是洪氏对这样机灵古怪的姑娘并不排斥,孔姝从小文静,洪氏倒是觉得,女孩子灵巧些,也很讨人喜欢。

两人还未及喊赵暖玉起身,那边萧瑾璃只拉着孔姝过来,孔姝一边走一边笑着道:“欣赏你的人来了,这下你可高兴了。”

萧瑾璃忙迎上去,拉着赵暖玉的手道:“玉姐姐,你瞧瞧,这寺外的红梅开的多好看,一会儿我们去折两枝好不好?”

赵暖玉想了想道:“折两枝,过两天就谢了,我哥院子里有一株红梅,种了好些年了,如今他正在边关练兵,鲜少回来,不如明儿我让下人起了出来,送到你府上,直接种到你的玲珑院里头,你说好不好。”

赵暖玉的兄长赵旷,正是前世萧瑾璃所嫁之人,萧瑾璃此时已经情窦初开,听见赵暖玉这么说,只红着一张笑脸道:“那…那怎么好意思呢,万一旷表哥哪天回来了,想要赏花了那怎么办?”

“那就让他去你的玲珑院赏呗,反正他也难得回来,留着那树一个人孤零零的在院子里,也怪可怜的。”

孔姝站在一旁,早已经将萧瑾璃的表情尽收眼底,只笑着凑上去道:“这梅树放在你的院子里,除了赏花,实在是还有别的好处呢!”

萧瑾璃只不解问道:“什么好处?”

孔姝只笑了笑,拿帕子半遮容颜,小声道:“睹物思人呗!”

萧瑾璃顿时就气的脸红脖子粗,不等孔姝逃走,便要追上去,倒是被赵暖玉一把给拉住了道:“你就说吧,到底要不要?”

萧瑾璃撅着嘴,咬了咬唇瓣,只羞答答的点了点头。

※※※※※※

阿秀挽起帘子,瞧了一眼车外,方才还天光大亮,这会儿天色倒是暗了下来,空中飘下了鹅毛大雪。索性马车里头铺着厚厚的羊毛毡子,她们每人捧着暖炉,倒也暖和。兰嫣似乎对这次紫卢寺之行并不是很期待,一路上都在打瞌睡,锦心只上前,帮她把盖在身上的斗篷又掖了掖好,这才又静悄悄的跟阿秀说起的话来。

“阿秀,你是想跟这姑娘去姑爷家呢,还是比较想以后能出府找个老实本分的人做正头夫妻呢?”

阿秀抬起头想了想,其实这问题在阿秀进兰家的第二天开始,她就不想了,因为总觉得现在去想这个问题,远了点,不过既然锦心这么问起了,阿秀倒是又想了想。

“我自然是想出去做正头夫人的,但若是跟着姑娘去了姑爷家,姑娘肯定还是会给我们陪个正经人家的。只不过那样,就更能长长久久的服侍着姑娘了,这样也好。”作为一个下人,实在没有资格枉论自己的幸福,能靠着主子,主子幸福自己便跟着幸运些罢了。

锦心见阿秀这一本正经的表情,只伸手捏了捏阿秀的鼻子道:“小小年纪,一本正经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七老八十了一样。”

阿秀慌忙低下头,装出一副冏样,这老芯子装在这嫩肉里,一不留神就忘了自己几岁了。

忽然间,从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驾车的人拉长着嗓子大喊:“闪开…都闪开…”

阿秀只觉得马车一震,便慌忙的向路边靠过去,紧接着马蹄声越来越靠近,外头赶车的大汉扭头吩咐道:“姑娘们坐稳些,这儿路窄,有人超车。”

阿秀慌忙就抓住了栏杆,兰嫣被震了一下,睁开眸子,揉了揉发疼的后脑勺,脸上带着怒意道:“京城就这些不好,仗势欺人的狗腿子太多了,到哪儿都能遇上,上个香而已,让了官家的车队,这会儿又要让超车的了。”

锦心一边上前替兰嫣理了理松散的鬓发,一边道:“以前在老家,姑娘不也经常让陈叔超车的吗?此一时彼一时,既然到了京城,多知道一些京城的规矩也是好的。”

兰嫣只哼了一声,也不说话,将身子稍稍的挪到了窗口,只撩开帘子,探出头去看了一眼。

只见一个轻裘缓带、神态潇洒的男子策马扬鞭,从马车旁边呼啸而过,他的身上似乎还隐隐带着檀香的气息。那人似乎也惊叹于马车中佳人突如其来的惊鸿一瞥,只回头过去,远远的看着。

佳人凭栏、眉目如画,雪花点缀了她乌黑的鬓发,这一幕美的让人窒息。洪欣宇刹那间就忘了挥动手下的鞭子,只挽着缰绳恨不得将时间定格。

忽然前头有人从马车的车窗里探出一个头来,对着他大喊:“哥,你还说你最近骑术精进,看来都是骗人的,连个马车都跑不过。”

洪欣宇这才缓过神来,朝着马背又扬了一鞭子,赶上前面的马车。兰嫣松开帘子,脸颊微微泛红,锦心见了,忙不迭送了手炉上去,小声道:“姑娘,外头风大,仔细呛了风,晚上又要咳起来。”

兰嫣嗯了一声,有些心不在焉的,只抱着手炉靠在马车一角,眼神却止不住的往那帘子外头瞟了瞟。

※※※※※※

进了山门,拜过了各个大殿里头的菩萨,孔氏和洪氏两人只入了禅院闲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