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文和萧谨言走在前头,身后跟着三个姑娘,萧瑾璃只四周瞧了瞧,挑眉道:“我就说这庙里没什么好玩的,这么冷的天,一大早的,还不如在我的玲珑院里暖被窝呢!”

赵暖玉只笑着道:“听说这紫卢寺后山一眼状元泉,不然我们去打泉水去,我哥还说,等开春从军营里头回来,他还想去考个武状元呢!”

萧瑾璃听赵暖玉这么说,一双眼睛亮了起来道:“旷表哥年后要回来吗?是不是要在家住上一阵子,我听说最近北边也没有打仗,天寒地冻的在营地里守着,还不如在家的好。”

“这我也不清楚,守边的将士不能擅自回京,这回也老祖宗去求了太后娘娘,说我哥年纪大了,要回来…”赵暖玉的话还没说完,萧瑾璃的脸顿时就通红了起来,赵暖玉便改了话茬继续道:“反正他过完年会回来是真的。”

孔姝又往前走了几步,倒似心事重重的样子,只开口道:“听说欣悦郡主也要来,怎么这会儿还没到呢?”

萧瑾璃对欣悦郡主没什么好感,长着一张讨喜的脸,偏偏是个刁蛮的性子,对于同样被捧在掌心里头长大的萧瑾璃来说,欣悦郡主也没什么好的,不过就是仗着自己是当今太后的亲外孙女,便把眼睛长在了头顶上。

“欣悦姐姐那么爱睡懒觉,只怕这会儿还在被窝里孵小鸡呢!”

萧瑾璃的话音刚落,便听见有人大步从门外走进来,只开口道:“是谁又在人背后说坏话,这次可被我抓个正着了!”

“什么背后说人坏话,我不过就是实话实说而已,难道你不是我们中间来得最晚的人吗?”萧瑾璃撇撇嘴,瞧见欣悦郡主身后的洪欣宇,只笑着迎上去道:“宇表哥,你也来啦。”

说起来萧家和洪家并没有亲戚关系,不过孔家和洪家既然是姻亲,所以萧瑾璃也跟着孔姝一样,称洪欣宇一声表哥。孔姝见了洪欣宇,只微微欠了欠身子,那边洪欣宇抱拳还了半礼。

欣悦郡主瞧了一眼这四周白茫茫的一片,只撇撇嘴道:“这大冷天的,也没什么好玩的,不然还是进屋去,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萧瑾璃素来不爱与欣悦郡主为伍,只拉着赵暖玉的手道:“玉姐姐,我们去后山找泉水去,一会儿带些回去,就埋在梅花树下,等下次你们来我家,我用它泡君山银针给你喝。”

孔姝见萧瑾璃拉着赵暖玉的手走了,只能看着她们笑笑,上前去和欣悦郡主攀谈了起来。

说起来她们虽然是表姊妹,但是年纪相仿,孔姝不过比欣悦郡主大了一个月而已。欣悦郡主见孔姝迎上来,也还是那副不理不睬的样子,只转身道:“表姐,我们进去喝茶,这大冷天的,哪里还有泉水,只怕早就被冻成了冰块了。”

第14章

大殿里香客来来往往,络绎不绝,阿秀跟在兰嫣的身后,一个殿一个殿的参拜了起来。朱氏跪在佛前,虔诚的阖上双眸,口中难念念有词。阿秀将两只香囊放在了佛龛前头的佛台上头,自己也跟着跪下来,三拜九叩。

保佑世子爷这辈子长命百岁、福寿安康。阿秀心里想着,嘴角边忍不住露出笑意。朱氏已经起来,瞧见阿秀仍旧伏趴在佛像前,样子说不出的虔诚,只忍不住点头笑笑。这时候邢妈妈在殿外给朱氏使了一个眼色,朱氏只先提了衣裙走到殿外,邢妈妈便凑上去,小声道:“打听到了,国公府休息的禅院就在西边的菩提院,不过除了国公府,今儿孔家也来了。”

朱氏只淡淡叹了一口气道:“早就听说国公夫人有意娶孔家的姑娘做世子夫人,只怕这次也是有意为之,我们不必太过刻意,一定要让她们以为,这只是巧合而已,千万别让兰姨娘难做。”

邢妈妈只点点头道:“我方才已经捐足了香火钱,点名要了菩提院隔壁的明镜院休息。”

朱氏只点点头,看着里头还跪在佛祖跟前的兰嫣,心里多少还是有几分不舍。

兰嫣跪拜起身,阿秀上前扶了兰嫣起来,大殿门口的签筒里头放着竹签,白胡子的老和尚正翻看着手中的书卷。兰嫣走过去,手指略微碰了碰那签筒,却是不敢拿起来,只又缩了回来。那老和尚抬起头,捋着山羊胡子看了兰嫣一眼,只笑道:“小姐今日红鸾心动,难道不要求一签,看看姻缘?”

朱氏站在门口,听见这一句,心跳莫名就快了起来。这正主就在在紫卢寺里头,偏生这老和尚还说兰嫣红鸾心动,莫非有些本事?

“嫣儿,既然大师这么说,那你求一签也无妨。”朱氏进殿,看着兰嫣手下的签筒,倒是有了几分期待。

兰嫣眼中倒是透过了几分漫不经心,脑子里也不知怎么就想起了方才在马车上惊鸿一瞥的那个男人,只信手将那签筒拿了起来,递给阿秀道:“你去帮我求一签吧。”

阿秀抱着个签筒,真是进退两难,她两辈子也没求过签,万一运气不好呢?要是求了一个下下签,岂不是…阿秀看看朱氏,朱氏见兰嫣这样,也不强求她,只笑对阿秀道:“你去吧,心诚则灵,佛祖不会怪罪的。”

阿秀见朱氏也发话了,也到不担心了,便抱着个签筒,落落大方的跪在菩萨跟前,三拜九叩之后,拿起签筒摇了起来。兰嫣看着阿秀手中晃动的签筒,只抓着手绢,心里头也不由紧张了起来。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老和尚撵着山羊胡子,念出这两句经文。

兰嫣的眼梢一动,嘴角似乎微微翘起,朱氏并不知道这两句的含义,只又问道:“那敢问大师,这事情,到底是成还是不成?”

老和尚点点头道:“事情自然是成的,不过中间应该还会有些曲折,夫人不必操之过急,应耐心等待、静候佳音。”

朱氏听老和尚这么说,心里不由松了一口气,只笑着道:“那就好,那就好,只要事情能成,那就没白费了那些周折。”

说话间邢妈妈已经打点好了休息的地方,阿秀瞧了一眼供桌上的荷包,等攒够了香客们的叩首,这荷包也算是开了光了。

※※※※※※

萧谨言跟着孔文、洪欣宇三人出了禅院,往僧侣们住的地方去看望一位故人。只见小院洗扫的很干净,一把笤帚靠在院墙上,三人还未进门,便听见里头传出了声音道:“今日廊下喜鹊叫个不听,果然是有客自远方来。”

萧谨言只笑着道:“我们算不得什么远客,不过就是顺道来看看你而已。”

谈话见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和尚从禅房里头出来,眉清目秀、皮白瘦削,穿着宽大的僧袍,让人看着忍不住心酸。洪欣宇瞧见他,只上前在他肩上轻轻的锤了一把:“我听说和尚大多数都是白白胖胖的,怎么你越养越瘦了?”

那小和尚也不理他,一本正经的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只又笑着道:“心轻、则体态也跟着轻盈些。”

洪欣宇只笑道:“果然当了和尚就不一样了,说话透着一股子的禅味。”

萧谨言却不像洪欣宇那般玩笑,只开口道:“其实你又何必真的来出家呢,那些大臣们都是风言风语的人,你放着大好的前程不要,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你心里难道就高兴了?”

这小和尚不是别人,正是萧谨言前世的至交好友,已故恒王的世子爷周显。他母亲因生他而难产而亡、恒王又在几年后战死沙场,如今恒王府只留下这么一根独苗,前年太后病危,钦天监算出有人刑克,那刑克之人却正好是恒王世子,原本只等着封爵即位的他,抛弃了功名利禄,遁入空门。说来也奇怪,自那日以后,太后娘娘的身子果然就好了起来。

“何为高兴,何为不幸,本就难以言喻,我如今过的心静如水,未曾就不是一件好事情。”周显领人众人进室内,焚香煮茶,一派逍遥。

四人喝了一盏茶下去,孔文也开始劝道:“如今这两年太后娘娘的身子硬朗,不如你就请旨回京罢了,你堂堂的小郡王不做,来这里做小和尚,又是何苦呢?”

周显见众人都劝他,只笑着摆摆手道:“那可不行,我在这里还有要事,等你们都完婚了,我再出去,也好省我几两礼金。”

众人闻言,都哈哈大笑了起来,却只有萧谨言眉宇紧蹙,想要大婚的人还没找到呢,他跟谁大婚去?萧谨言揉了揉眉心,一时间又想起这些恼人的事情。

周显见了,略略低眉笑了笑,只开口道:“最近我们寺中来了一位解签的高手,尤为会看姻缘,你们若是有什么想求的,倒是可以去观音殿那边,让他帮你们瞧一瞧。”

洪欣宇想起马车里那眉目带笑、恍若天人的兰嫣,顿时起了兴致道:“好好好,眼下就是年关,顺便看看来年的境遇。”

孔文对这件事情表示不热衷,倒是萧谨言也难得站了起来道:“既然是小郡王引荐的,那我们去看看又何妨。”

※※※※※※

阿秀跟在兰嫣的身后,往前头的明镜院里头去,朱氏和邢妈妈走在前头,兰嫣有些心不在焉的走在后面,不远处忽然传来几个男子的声音。朱氏听见了,只忙带着兰嫣几人,低头站在一旁。阿秀忙不迭也跟在后面,远远的看见一个面目清秀的小和尚带着几个锦衣华服的年轻公子从远处走过来。见人渐渐近了,阿秀忙低下头,不敢再去瞧。

兰嫣只垂首等在一旁,稍稍抬起眸子,却正瞧见那洪欣宇跟着一众人一起过去,顿时只觉得面上一片酡红。

只等那一行人走原来,朱氏才从墙角出来,邢妈妈小心上前扶着朱氏,朱氏只压低了声音道:“方才走在中间的那个,便是国公府的世子爷。”朱氏去国公府看望兰姨娘的时候,依稀见过萧谨言几次,虽然那一行人各个容貌出众,但朱氏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来,因为萧谨言的身高,比起同龄人都要高上那么寸许。

阿秀见那群人已经走了,便上去扶了兰嫣继续往明镜院去,才上前便瞧见兰嫣那涨得通红的脸颊。阿秀有些疑惑,只回眸朝着方才那些人走过去的地方往过去,只见一个熟悉的背影忽然一闪,消失在了墙角。

阿秀的手颤抖了一下,咬着唇瓣,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空荡荡的巷子里,哪有萧谨言的人影。

※※※※※※

老和尚捏着签文,山羊胡子早已被撵得油光可鉴。只摇了摇头道:“这一个时辰之内,两个人摇了同样的签文,百年一遇啊!”

洪欣宇抢过签文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写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这是什么意思?”

“大约是说,你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结果,忽然之间那个人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孔文接过洪欣宇手中的签,一边看签文一边道。

萧谨言只垂着头默默的想了半天,在大殿里转来转去,忽然间只觉得有什么东西在眼前晃过一般,他竟然就移不开眼了。

那是一只小巧秀气的荷包,上头绣着青竹的图案,做工虽然算不上精美,但是一针一线可以看出用心来。萧谨言一下子就伸手拿起了那只荷包,转身跑了出去。

第15章

孔氏捏着帕子,站在禅院的门口远远探头望着,见王妈妈回来,忙不迭迎上去问道:“王妈妈,找到言哥儿了没有?”

王妈妈上前,一边喘气一边道:“太太别着急,山门外头的车夫都在,说明世子爷没有离开这寺庙,可能是一时迷路了,所以还没回来。”

孔氏只按着胸口,忍住泪道:“这紫卢寺也不是头一次来,怎么可能就走迷路了呢?分明是他有意要躲着我们。”

那边孔文见孔氏着急,只上前安慰道:“姑妈,我瞧着表弟似乎不是故意要走的,而是想起了什么事情,找了出去,当时我们几个在解签,一时也没在意,就看着他往外去,以为他一会儿就能回来,谁曾想过了好一阵子也不见他回来,便以为他已经自己先回了菩提院里来了。”

孔氏只走到房中,斜斜坐在罗汉榻上,歪着头道:“你不知道你这个表弟,最近也不知是得了什么魔怔,天天心不在焉,还时不时犯头疼的毛病,我带他来这里,本意也是为了让大和尚为他念些经,让他早些好起来的。”

洪氏听孔氏这么说,倒是也有些担心了,这可是女儿要嫁得人,万一身子不好,可不得毁了闺女一辈子。洪氏只开口问道:“我瞧着言哥儿的精气神倒是好的很,会不会也是被什么人给…?”

孔氏才想接话,看见周显还站在那里,深怕他忌讳了,只强笑道:“那应该不会的,家里头逢年过节也时长请了道士和尚做些法事,应该干净的很,至于人吗?国公府几十年也都一直平平安安的,也不像是有什么人…”

洪氏见孔氏这么说,索性又把话说开了,只凑过去道:“我不是说有什么人克言哥儿,我是怕会不会有人暗地里拿了什么东西害他,毕竟今年言哥儿过的可不顺遂,又是掉河里,又是生病,如今又出了这样的事情,你小心些总是好的。”

周显见妇孺们的想法不过就是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心里不由苦笑,可一想到自己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还是那些饱学之士的功劳,便也不觉得孔氏和洪氏可笑了。

孔文送周显出门,外头洪欣宇已经找了一圈回来,身后跟着赵暖玉和萧瑾璃。

洪欣宇累的上气不接下气,只一屁股坐在了院子里的石桌上:“我可是跑不动了,整个寺院都快翻遍了。”

“后山也没有吗?”孔文问道。

“我们两就从后山回来的,那儿也没什么人去,表哥,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洪表哥说我哥丢了?”

“我看你哥不是人丢了,是魂丢了。”孔文只甩了甩袖子,也跟着坐下来道:“我们也不用再去找了,这紫卢寺就这么大的地方,哪里就能丢得了他。”

孔文正说着,忽然抬起头来,见清霜端着茶盘从厅内出来,手肘下还夹着两个蒲团。清霜放下了茶盘,拿着蒲团低头道:“天这么冷,就这么坐下,小心受了凉,回去坏肚子。”

孔文忙站起来,看着清霜垫好了蒲团,那白玉一般的脸颊上微微泛着粉色,透着少女的芬芳。

“两位表哥,我脚程快,再出去找一圈,你们两个就在这儿歇歇脚,喝喝茶吧。”赵暖玉说完,迈着轻快的步子又往外头去了。说起来赵暖玉其实对萧谨言虽然没有什么意思,可是按照赵家老太太的话,闺女大了总归是要嫁人的,找一个能看得过眼的嫁了也就算了。赵暖玉在京城这一行公子哥里头比来比去,发现也就萧谨言是属于自己能看得过眼的行列。

赵暖玉走到菩提院门外,瞧见周显穿着僧袍,正一个人走在前头,颇有些寂寥。

“喂,小郡王,我问你,当和尚有什么好的,你非要来当和尚。”

周显看了赵暖玉一眼,双手合十,文绉绉念了一句:“贫僧法号忘尘。”

赵暖玉扑哧笑了一声,只跟上去,走到他身旁道:“我爹说,让我经常来瞧瞧你,当初王爷战死沙场,我爹说是他护驾不利,没有保护好王爷。”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赵将军不必自责,贫僧也不会怪罪于赵将军,惟愿将军安好,保我大雍江山永固。”周显说完,又念了一句佛号,远远的就走了。

赵暖玉只慌忙跟了上去道:“哎你别走啊,听说言表哥走丢之前,就是跟你们在意,你好歹告诉我,他为什么就忽然走丢了呢?”

※※※※※※

萧谨言寻遍了前殿、后殿、客堂、祖堂、山前山后,连僧侣们住的禅房都找过了,还是没找到阿秀的人影。那手中的荷包分明就是真的,可怎么就找不到人呢?萧谨言握着荷包,想起那两句签文:得来全不费功夫…看来是要自己等了?

萧谨言只叹了一口气,略显无奈的往菩提院去,外头的雪忽然就大了起来,纷纷扬扬的落下来,萧谨言踩着满地的雪花,在冗长的巷子里一步一个脚印的走着。不远处清霜清漪正打着伞迎出来,瞧见萧谨言一步一摇的往前走,只慌忙就跑了过来,迎到萧谨言的身旁,萧谨言只觉得眼前一黑,两眼顿时看不清什么东西,就着两个丫鬟的搀扶,倒了下去。

老禅师握着萧谨言的脉搏,眼眸中含着慈爱的光芒,一看就是得道的高僧。那人松开手,向孔氏念了一句佛号,只开口道:“萧夫人不必担忧,贵公子只是急火攻心、外染风寒,所以一时间病倒了,他底子不差,吃上两幅药,必定没有大碍。”老禅师说完,只喊了门外的小沙弥进来,吩咐道:“去拿几贴寺中常备的驱寒药来,交给萧夫人。”

孔氏千恩万谢,把老禅师送到了菩提院门口,转身脸上早已经又蒙上一层忧愁,只慌忙进到里间,看着两个丫鬟为萧谨言擦汗退热。

“好端端的,反倒又病了,早知道就不该走这一趟了。”

洪氏从外间进来,只看了一眼炕上的萧谨言,上前搀着孔氏一起到外间厅里。

“到了庙里还生病,只怕那东西厉害着,你听我的,回去之后请几个道士到府上再念一念,最好是到言哥儿住的地方念一念,眼看着就要到年关了,年节里头,也不兴动药罐子的,这样拖下去可不行。”

孔氏只抹了一把泪,点点头,外头小丫鬟送了些点心过来,方才为了找萧谨言,众人都没有好好用过午膳,这会儿倒是都有几分饿了。

孔姝从外面进来,只向两位福了福身子道:“姑妈,表哥的身子好些了没有?”

“好是好些了,眼下还没醒过来,外头又下着大雪,只怕我们一时也走不了了。”

洪氏只将孔姝拉到了身旁,笑着道:“你表哥病了,我们在这儿也帮不上什么忙,出去跟你哥哥说一声,我们先回去,顺道再去城里请个太医过来,让他给你表哥好好看一看。”

孔姝只应了一声,往外头去,这时候外头下着雪,天空灰蒙蒙的,隐约却传来了一阵阵悠扬的琴声。

※※※※※

阿秀正抱着手炉坐在窗前的杌子上,看着兰嫣的指尖拨过琴弦。兰嫣只撇了撇唇,笑道:“没想到这小小的禅院里头,还有一架能弹得起来的琴,虽然音色比我那架绿漪琴差了一些,不过也算不错了。”

阿秀只笑着道:“那是姑娘你琴艺好,随便什么琴拿到手都能弹起来,要我就只能看着它干瞪眼了。”

兰嫣扭头瞧了阿秀一眼,眼底微微有些笑意,其实她并不知晓,这琴是朱氏一早命人预先在这里准备好的。萧谨言就住在隔壁的禅院,身份有别,自然不能亲临拜访,唯一的办法,就只能看看能不能用兰嫣的琴声将他吸引过来。

兰嫣随性的弹奏了两首,颇觉的无聊,再加上天寒地冻的,她的手指也有些僵硬。阿秀忙不迭把怀里的手炉递过去,拉开帘子,外头鹅毛大雪铺面而来,阿秀站在廊下道:“雪下这么大,只怕今日要回不去了。”

“回不去,那就不回去罢了。”兰嫣有些悻悻然,这时候邢妈妈从外面回来,见阿秀站在门口,露了一条缝,忙不迭喊:“阿秀快进房里去,仔细灌了风,着凉了。”

邢妈妈进了偏厅,朱氏正坐在炕头暖手,见邢妈妈进来,只将暖炉递给了丫鬟道:“快拿过去让邢妈妈暖暖身子。”

邢妈妈接过了暖炉,只上前道:“打听到了,方才那边院子里乱糟糟的,原是那国公府的世子爷也不知怎么忽然发了邪风,一个人跑出去了,这会儿人总算是找回来了,听说是病了,请了寺里行医的老禅师瞧过了,说是着了风寒。”

朱氏眉梢透出一些喜色来,只微笑道:“那这么说,他们今儿必定是不回去了,这样一来,倒是老天爷给嫣儿留了个机会,这样看来,那一签果然没有白抽了。”

第16章

萧谨言又梦到了八年后的那个早晨,他从衙门回来,看见阿秀冰冷的尸体躺在血泊之中,腹部还高高的隆起,可腹中的孩子却已经死了,再也不会隔着肚皮,蹬他父亲的掌心。

服侍阿秀的丫鬟们一个个含着泪站在门口,就连郡主也都红着眼圈,在一旁劝慰道:“一早上宝育堂的人来过了,说是孩子太大,林姨娘生不出来,折腾了一晚上,人还是没了。”

萧谨言从睡梦中吓醒过来,脑门上渗着细密的汗珠,忽然有一张熟悉的脸出现在他的眼前,让他一瞬间以为自己还活在八年后,以为回过来的这半年,才是他的一场梦而已。

“娘…娘子…”萧谨言张嘴,有些艰难的喊了坐在他床前的欣悦郡主一声,忽然又觉得有些不对劲。她的容貌虽然没有改变,但脑后长长的秀发,分明昭示着她还是一个尚未及笄的小姑娘。

欣悦郡主偶然听见萧谨言这么喊她,也略略吓了一跳,脸上绯红起来,只低下头,装作没听见而已。外头的丫鬟们听见里头有响动,忙不迭就从外面进来。萧谨言见清霜进来,只有些结巴的问:“我…我娘呢?”

清霜忙倒了一杯热茶,送过去给萧谨言道:“太太去前头庙里让老和尚为世子爷念经祈福了,吩咐奴婢们好好服侍世子爷。郡主说一会儿就要回去了,这才进来瞧了瞧世子爷。”

萧谨言这会儿的神色却有些复杂,索性欣悦郡主已经从他的床前站了起来,往房外头走了几步,扭头看着萧谨言道:“言表哥方才说过的话,欣悦可已经记在了心上了,那欣悦就在家中静候佳音了。”

萧谨言顿时脸色就起了变化,奈何当着下人的面,一时也不知道如何辩解,便索性冷着脸道:“郡主大概是误会了,方才我并没有说什么话。”

欣悦郡主毕竟是还是姑娘家,哪里知道萧谨言居然脸皮厚这个程度,直接就把自己说过的话给吞了回去。欣悦扬起头,正打算辩驳,想了想忽然就把话头给压住了,只笑着道:“没事,我会想办法让你再说一遍的。”

萧谨言还想再说什么,那边早有丫鬟上前为欣悦郡主掀开了帘子,两人一行就走了出去。

清霜上前,见萧谨言额头上还渗着汗珠,只拿了帕子上前为他轻轻的擦了起来。萧谨言伸手摸了摸身上,忙问道:“方才你们服侍我更衣的时候,有没有瞧见一个东西?”

清霜只笑着,从袖中拿出一个银白色的荷包,上面绣着浅碧色的青竹,甚是精细。萧谨言忙不迭就荷包拿了过来,只放在掌心反复的看来看去。那边清霜见了,只笑道:“这种荷包,也不知清瑶做了多少给你,从没见你这样宝贝的,怎么房里人做出来的东西你不懂得珍惜,偏就喜欢这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

这话还当真说到了萧谨言的痛处,他还当真不知道这荷包的主人现下在哪儿,只小声的把清霜喊道了门口道:“你悄悄的帮我出去打听打听,今儿都有哪些人家来紫庐寺上香了?”

“世子爷,你该不会真的连这荷包是哪家姑娘的都不知道吗?”清霜见萧谨言一脸的为难,只劝慰道:“爷,凭她是哪家姑娘,难道国公府的门第还不够高吗?便是一般人家的小姐,能进到国公府做个贵妾,那也不算糟蹋了,爷何必要受这相思之苦呢?依我看不如回了太太,等爷和孔家表姑娘大婚之后,让太太和少奶奶提一提,抬进了门也就是了。”

萧谨言却是不说话,反而抬起头问了清霜一句:“那若是我要纳你做妾,你可愿意?”

清霜冷不防见萧谨言问出这么一句话,顿时涨红了脸,一时间无言以答,怔了良久,才认命的开口道:“奴婢本就是爷房里的人,爷要怎么样,自然都是听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