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音的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过意不去。

虽然这愧疚不过一点点大小,却足以让她肯搭理眼前之人了。

思来想去,对方那话不知道怎么接才好。最终阿音语气平淡地说道:“哦。”

眼前少年低低地笑了声,语气很是愉悦地道:“来罢。点心还有不少,快些吃。不然等会儿人都来了,你怕是吃不成了。”

说罢,他当先朝着桌边行去。

阿音这个时候方才抬起头来打量他。

三年不见,原本就十分隽秀的男孩子长成了小小少年,身姿挺拔清隽如竹,仅仅背影就已经相当好看。

她脚步顿了一顿后方才跟了上去。

离得近了,阿音才发现他长高了许多。本是和二哥同龄,却比二哥还要高了半个头。

…果然皇宫里的饭食比较养人。

阿音磨磨蹭蹭到了桌边落了座。眼睁睁看着那八宝盒被推到了她的跟前,这才抬眼去看他,“你不吃?”

这一打照面不要紧,她当真惊了一惊。原先的时候这家伙就长得很好看比女孩子还要漂亮,没曾想几年不见,这相貌更加惹眼了。也不知道往后长大了会招惹来多少桃花。

“我不用。就是听说你进宫了,过来看看你。”

冀行箴答了一句后看阿音不说话也未曾用点心,有些疑惑,“可是不知道哪种口味比较好?”

语毕,他朝八宝盒内扫了一眼,抬指拈了一块送到她的唇边,“这种栗子糕味道不错。你尝尝。”

冀行箴说这话的时候认真且诚恳,黝黑的双眸直直看过来,让人无法忽视。

阿音没有直接去吃,抬手接了过来,轻轻咬了口果然味道不错,就笑着朝他道了声谢。

冀行箴含笑着微微颔首,让人拿了水和茶来,他在旁慢慢烹茶给她喝。

少年穿石青色暗云纹锦缎长衫,因年岁不大未曾加冠故而墨发只用玄色缠枝纹丝带束起。他的手很漂亮,肤白指长。烹茶器具在他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一般,让茶与水慢慢交融,飘出阵阵清香。

这画面真是非常养眼。

阿音边吃点心边看他。

俞皇后带着俞家女孩儿们过来的时候,冀行箴刚刚给阿音斟了第二杯茶,正拿着茶盏搁到她的跟前。

阿音是俞家最小的女孩儿,家里人都很疼她,俞皇后亦是如此。更何况俞皇后从不娇惯着儿子,看冀行箴给阿音倒茶,她倒是没觉得不对,反而侧头过去与俞晗说道:“行箴素来懂得体贴人。这点最好。”

俞晗和太子殿下一向不太熟络,也不晓得皇后娘娘为何要和她说这话,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去接,只能微笑着点了点头。

俞皇后笑着打量她,对这个沉稳大方的侄女很是满意。虽说俞晗比行箴大了三岁,不过女大三抱金砖,这也没什么不好的。

一行人进到屋里,宫人们忙给俞皇后请安。

女孩儿们去给冀行箴行礼问安。

冀行箴淡淡地应了一声,并未去看她们,又顺手拿过了宫人们碰上来的丝帕,给阿音慢慢拭去手上残留的点心渣。

阿音自打俞皇后进屋后就下了椅子。见冀行箴给她擦手,她觉得他弄得不干净,索性把丝帕从他手里抽出来自己擦。

冀行箴无奈地轻摇了下头,却也随她去了。又和俞皇后道别,说是先生布置的功课没有做完,需得回去继续。

俞皇后阻止了他,笑着与他道:“你别忙着这些了,我自会和耿大人说。难得姐妹们进宫来,你带她们去御花园走走。”

一听这话,俞千兰苦了脸,小声问俞皇后:“娘娘,我们自己过去不成么?”

“怎么?”俞皇后讶然,“可是哪里不妥?”

俞晗生怕俞千兰再说出什么不得体的话来,赶忙道:“我们怕扰了殿下的课业。”

俞千兰抬眼看了看大堂姐,默默把那句“太子殿下好可怕我们和他一点都不熟”给咽了回去。

俞皇后笑道:“不妨事。一天而已,没什么。”说着就吩咐了段嬷嬷过去照顾着。

都遣了段嬷嬷跟在旁边了,那看来皇后娘娘已经铁了心。

俞千兰哭丧着脸,俞璃头垂得更低了些,俞晗默默地思量着等会儿该怎么应对。

唯有俞千雪眼睛晶亮,双拳微微握起,唇边扬起了一丝笑意。

只是当大家都往外走着的时候,俞皇后却将阿音给叫住了。

“阿音再陪姑母一会儿。”俞皇后笑着和她说道:“我和你说会儿话。”

其实俞皇后特意让阿音进宫,是为了几年前的一件事情。

那次若是没有阿音的话,行箴如今会是什么样的情形都还难说。

第五章

阿音不知道俞皇后为什么要留下她,不过能和姑母说说话她是很高兴的。

等到旁人都离开后,阿音迈着小短腿跑到俞皇后跟前,仰头关切问道:“姑母可曾好些了?”

“好多了。”俞皇后欣慰地摸了摸阿音的小脑袋,拉了她的手让她挨着在坐了,笑问:“阿音一路过来辛苦不辛苦?”

“自然不辛苦。路上好玩着呢。”

阿音知道俞皇后近来身子不好,就撇去了路途中那些奔波劳累之处,专捡了路上的趣事来讲给俞皇后听。

小姑娘说话的时候眼睛晶晶亮,描述所见所闻生动形象,不多时俞皇后就听得入了迷,眼中的笑意也越来越深。

俞皇后又问了她一些有关江南的事情,阿音也一一答了。

“江南很不错。”提起这个,俞皇后有些怅然,“当年我去过一次,只可惜没玩多久就回了京。”

说罢,她和阿音又说了会儿话,这就让小姑娘去御花园去寻其他人玩了。

看着阿音远去的背影,俞皇后的思绪慢慢飘远。

她今日特意让阿音过来一趟自然是有目的。这和三年多年的一件事有关。

那时候俞正明还没有去到江南,俞家三房尚在京中居住。那年的夏日里,冀行箴忽地病了,卧床不起,连日高烧不退。

这可愁坏了俞皇后,喊了太医们轮番看诊。可是冀行箴非但没有好起来,反倒是病得更重了些。

在冀行箴又一次烧起来后,太医一个个的都摇起了头,只说是希望这回能够挺过去。

俞皇后听闻消息后当场晕倒。

俞家的老太爷和老夫人紧张不已,命人进宫看望。来的刚好就是三老爷和三夫人,两人把阿音也带了来。

彼时俞皇后已经醒来。她生怕俞正明他们过了病气,不让他们靠近冀行箴的床前,甚至没让他们进屋。

可就在俞皇后和俞正明他们说话的时候,段嬷嬷急匆匆来禀,说是五姑娘跑到太子殿下那边去了,拦都拦不住。宫人们怕吵到太子,不敢和五姑娘说太多。求皇后给个准主意。

俞皇后和俞正明夫妻俩急忙过去看,却见阿音正趴在冀行箴的床前,好似在和他说着话。

程氏生怕阿音冲撞了病重的太子,好生训斥了阿音一番又赶紧把她带离了屋子。

说来也怪,自那一刻起,冀行箴的病竟然慢慢好转了。先是降了体温,而后慢慢康复。

后来俞皇后问起此事,冀行箴只说阿音给他口中塞了一片茶叶,其余的他也不知。

虽然一片茶叶应当是小姑娘的玩笑之举,但不管怎么样,说阿音给行箴带来福气让他痊愈也好,说阿音误打误撞不知怎地帮忙把行箴的病气赶走了也罢。俞皇后是认准了那事儿是阿音帮了忙。

所以俞皇后就想求了陛下封阿音个乡君,赏她些封地。

可当时如果立刻做这事儿的话,有些太过惹眼了。俞皇后就将这事儿稍微搁了搁。结果那年的冬天,俞正明就被调去了江南。阿音自然也跟着去了。

如今小姑娘回来,俞皇后就又想起了这事儿。

可是今日瞧见了后,俞皇后愈发喜欢起阿音来,觉得只封个乡君好似不太够,就打算和皇上商量下,看看能不能让皇上给封个县君。

*

阿音虽然很喜欢去御花园玩,但一想到冀行箴也在那个地方,她就有些迟疑。

那家伙看着文质彬彬的,其实道貌岸然得很。没惹了他还好,一旦惹了他,可没什么好果子吃。反正宫里沿路的景色也不错,不如在路上多走走,能和他少待一会儿也好。

这样想着,阿音的脚步就慢慢缓了下来。又思量着要不要转一条道走,免得这条路太短走不了太多时候。

正当她犹豫着要去选旁边那条岔路时,岔路另一头忽然出现了一行人,正步履匆匆地往这边儿来。

当先那少年不过十三四岁大,身材中等,带着微笑看上去十分得平易近人。

阿音认得那是大皇子冀符,万分不愿意和对方碰到,于是果断继续朝着自己刚才前行的方向走去。而且还特意加快了步子,免得对方走得太快而遇见。

结果一个不小心行得太快,好似才过了一转眼的功夫,御花园就到了。

*

御花园中春.色初现,梅花开得正好。冀行箴信步而行,不时地回头看着。

他知道母后身体不妥,想必私下里说话也讲不了多少时候,小丫头不多时就会往这边来。可他等了半晌没见到人,就和身边的内侍低语了几句,遣了过去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刚刚吩咐完这些内侍还没来得及离去,冀行箴抬眼就看到了院门口那个犹豫不定的小身影。

左右人已经来了,他也就不再担心。和内侍说了声收回之前的吩咐,冀行箴好整以暇地缓步前行。

俞千兰小声和俞千雪说:“姐,你看,太子殿下刚才还冷若冰霜,突然就春暖花开了。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啊?”

俞千雪嫌妹妹这话说得太大声,斜睨了一眼以示警告。而后她快速的环顾四周,望见周围梅林后,心里有了主意。

太子性子清冷疏淡,在她看来,他正如这梅一般,孤高而又清雅。

莫不是他因喜梅而高兴?

俞千雪隐隐有些兴奋,强压住满心的喜悦,努力让声音放平稳幽幽然地道:“梅香四溢,沁人心脾。到了这样雅致的地方,自然心情舒畅。”

她特意将这话说得声音略大了点,这样的话,不管刚才太子听见没听见俞千兰的那番话都能听见她的言语。

倘若太子听到了俞千兰的,那她这句就是在帮太子和俞千兰解释。倘若太子没听见俞千兰的话,那她这番感慨想必也合了他的心意。自然也很好。

俞千雪因着有些紧张双手不由地握紧,忙掩在了宽大的衣袖下,免得被人发现。又微微低垂着头,现出柔和恭敬的姿态。

俞晗觉得俞千雪有些失礼,不悦地回头看了她一眼。但见她眉目低垂好似知道错了,就没再多说什么,只低叹了声。

冀行箴倒是真的听见了俞千雪的那番话。他下意识地侧头看了看,见周围梅花果然开得不错,心下一动,抬手折了一枝绿梅下来。

他手里捏着绿梅枝丫,又朝院门口看过去。

一个小小的身影正贴着墙边走着,好似打算绕过了他们这一行,去往院子另一头。

冀行箴知道,院子那一头有一丛红梅开的正好。可他记得,小丫头分明最喜欢的是绿梅。如今却怎的舍了绿梅往红梅那边去了?

思来想去,冀行箴忽地反应过来,顿时脸色微变。他虽然性子颇为沉稳,可到底不过才十岁大。看到阿音那样刻意远离的样子,他心里就有些不太爽快。

旁人家的妹妹和哥哥都是关系很好的,偏他,心里头只认准了这一个妹妹,还是个不将他当回事的。

他哪里不如俞林琛和俞林安了?

为什么小丫头只喜欢她那两个哥哥不喜欢他?

冀行箴抬手就把那枝绿梅扔了出去。

好巧不巧的,那枝绿梅就落在了俞千雪和俞千兰的旁边。

俞千兰避之唯恐不及,嗷地叫了一声赶紧跳到旁边去,拉住俞璃的胳膊不撒手。

俞千雪强压住满心的喜悦,上前躬身将绿梅拾起来。

这绿梅一看就是精心挑选过的,上面的梅花开得正好,枝丫的形状也十分不错。拿在手里好看,插在瓶中亦是不错。

俞千雪觉得自己刚才那番话定然是说对了。说起来她们和太子见过的次数不少,只不过太子性子冷,很少和她们说话。

她鼓起勇气上前,摆弄着那枝梅花,柔声细语地说道:“太子殿下可想饮茶?不若我分茶与你吃?”

冀行箴就想到了自己刚才烹茶给小丫头吃的情形。枉费他对她那么好,她却不领情。于是心情更差,冷声道:“你会分茶?”

他话中的寒意让俞千雪顿了顿,有些犹豫地道:“会一点。不过才疏学浅,略知一二罢了。还望太子殿下不要介意。”

话到这个份上,莫说是冀行箴了,就连俞晗都发现了俞千雪的刻意讨好。

俞晗轻喝道:“二妹妹!”

俞千雪看着眼前的梅枝,不肯退缩,继续去问冀行箴:“太子殿下要不要吃茶?”

冀行箴虽心里头不太高兴,却因教养而能刻意压制住。但他平生最讨厌这样谄媚讨好之人,看这个不熟悉的表亲如此,他心下厌恶,嗤了声轻声道:“既然才疏学浅,就莫要献丑了。免得——”

话没说完,他瞧见了那红中带金的小身影在不远处闪过,话锋一转扬声道:“包子!给我过来!”

小身影晃了晃,最终停住了。

冀行箴知她听见了,心情转好。低低笑了下,缓声道:“包子,本宫要喝茶,你来给本宫分杯茶罢。”

第六章

包子…

阿音全身僵了僵,脚步停住,慢慢转过身去。远远看着神色各异的堂姐妹们,欲哭无泪。

她特别爱吃流沙包。

其实她有点挑剔,流沙包一定要沙沙的味道正宗的才喜欢吃。偏偏那是南方口味,到了这里后没有吃到过,所以久而久之地十分想念。

后来皇上这儿来了个会做南菜的御厨。刚好那天她进宫的时候这御厨做了流沙包,又好巧不巧的是她最喜欢的口感、最爱的味道。

一不小心,她吃了三个。

可比她大了四岁的冀行箴也才吃了俩。因为他不爱吃甜的。

结果从那以后他有事没事就叫她“包子”,原因是她喜欢包子,她又刚好皮肤白白、皱起的小眉头特别像包子上的褶子…

这也是阿音为什么不愿和冀行箴多待的重要原因之一。

她们两个人气场不和。

天生的,无解。

阿音一步一挪磨磨蹭蹭走了过去,视线里再次看到那双玄色锦靴的时候方才抬头一笑,“殿下,怕是不能呢。”

冀行箴滞了下方才想起来这个“不能”说的是他让她分茶一事,挑眉笑问:“怎么?”

阿音笑容甜甜地说道:“我那么小,哪里会那么复杂的技艺呢。”

俞千兰想说前两天阿音刚回来的时候她明明看到过五妹妹在试着分茶。虽然技艺不算特别好,但也有模有样了。

可话到了嘴边,被旁边的俞晗瞪了一眼后,她终究摸摸鼻子没说什么。

冀行箴也没指望一个六岁大的女娃娃能做这么精巧的事儿,他抬手摸了摸她头顶上软软的发,“那就给我端一杯茶来。”

想她是娇宠着长大的,他就在旁温声解释道:“就跟丫鬟们给你端茶似的,给我拿一杯过来就成。”

刚才阿音低着头没防备,冷不丁就被他揉到了头发。偏了头想躲,结果刚刚侧到另一边去,他的手就跟上来了。

一想起这个,她就心生悲凉。

身高差这东西真是无法逾越的。他一向长得高,而她又是同龄人里身量比较娇小的。结果造成他做这动作易如反掌。

想当初他拽坏了她一对小揪揪,害得她半散着头发让段嬷嬷给帮忙重新梳了一回。于是入宫她改梳辫子了。谁知他嫌麻花辫不好看,伸手抽掉了辫稍的头绳。这还罢了,他还头绳都不还她。后来更是愈演愈烈,甚至她编个花冠戴头上都留不住一个时辰就被他给偷了…

这家伙真的是太坏了,蔫坏蔫坏的。

阿音不理他,轻哼道:“我不会。”

冀行箴早知道她会这么说,暗暗欣喜,面容平静语气温和地道:“你不会,没关系。走,本宫教教你也就会了。”

于是他理所当然地头前走一步,理所当然地缓步离开。

阿音朝着俞晗歉然地笑了笑,心不甘情不愿慢慢吞吞地跟了上去。

离了众人,阿音懒得再给他面子,头一扭就要跑到旁边去玩。

冀行箴反应很快探手一把拽住她的细胳膊,“说好的教你,怎么乱跑。”不由分说把她给拽到了旁边的一个暖阁。

原本冀行箴是想喊了她去东宫走走的。他满了十岁方才能够单独执掌一处宫殿,况且他的东宫可是几兄弟里面最为尊贵的象征。

她这刚刚回京城,都还没看过。

只是他打算得再好,瞧这丫头却不像是肯乖乖听话的样子,也是没辙。他就弃了那个打算,把人带到了最近的一处院子。

刚才和那些人说了片刻,口干。他就遣了内侍拿了茶具来,慢条斯理地烹茶喝。

“莫要生气了。”冀行箴把烹好的第一杯茶给阿音,“这不是觉得无趣方才如此么。”

他知道她能明白他的意思,故而并未将话说得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