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量了下,冀行箴又接道:“让无相务必找到此人。”

听到冀行箴特意加重语气来说此事的重要性,川青脸色一整,肃容说道:“殿下请放心。小的一定把话带到。”这便出屋去了。

待到屋门重新合上,冀行箴踱步至窗边,看着透窗而入的阳光。好半晌后,他忽地抬手,把窗打开。

之前因着阿音在,他怕她吹了冷风不舒服,所以将窗户关牢,屋子里也因此而聚集了不少的暖意。

现下窗户大敞,冷风忽地灌了过来,刚才聚起的那些暖意就消散了大半。

冀行箴忽地发觉了这一点,赶忙就要把那窗户关上。可是手刚触到窗棱还没来得及使力,就被阿音抬手制止了。

“不用关。”阿音晓得他的打算,轻声说道:“这样透透气挺好的。”

冀行箴侧首看她,片刻后揉了揉她的发顶,轻笑着“嗯”了一声。

他刚才就是想要透透气所以开窗。

一想到当年的事情,一想到那个在众人口中十分聪慧机敏的兄长,一想到这些年母后因着那兄长而受到的诸多委屈,他的心里就泛起阵阵的难过。

心里揪着揪着,不由自主就过来开窗了。待到清醒反应过来,窗户也已经敞开。

可是他还是心疼自家小妻子。

她身子弱,能少吹点冷风还是少吹点的好。

冀行箴探手把阿音搂在怀里,半侧着身子为她把冷风挡住,这才开口说道:“其实我觉得二皇兄应该是个不错的人。”

能够被大家交口称赞,连母后也说他“聪慧”,想必真的是不错罢!

阿音想了想,说道:“其实皇上更喜欢你多点。”

“嗯?”冀行箴垂头看她,在她额上落下一个轻吻,“为什么这么说?”

阿音又提起了那日和晟广帝的谈话,说起了当时晟广帝谈及二皇子与冀行箴的话语。

“皇上还是很喜欢你来即位的。”阿音道。

冀行箴目光柔和地听她说着,待到她停歇下来,他动作轻柔的抬手为她把鬓边的乱发捋好,别到而后。

“他不过是喜欢由我来即位而已,不见得是喜欢我。”冀行箴微笑着道:“倘若二皇兄在的话,事情就不一定了。”

阿音明白,往年晟广帝做过的许多事都让冀行箴记忆犹新。两个人间的隔阂已深,有的时候很难用言语来解开这个结或者是信服什么。

其实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幼时的一些经历,让她和晟广帝无法亲近。至今唤他还是皇上,“父皇”二字都开不了口。

阿音面露惆怅。

冀行箴见状,轻笑着捏了捏她的耳垂,不再多说什么,只和她紧紧相拥,看着窗外的无限美好风光。

阿音和冀行箴多待了会儿便回了景华宫。

往回走的时候,她因着心里有事,就很少去留意周围的环境如何。左右有宫人们在旁陪伴着,不走错路的话就没甚大碍。

一时间考虑着明日到了山明寺该如何行事,一时间想着那孟阳的消息不知何时才能来到宫中,她心里又是期盼又是紧张,不知不觉地就有些神游天外了。

正兀自想着事儿,忽然就听旁边有人不住轻唤。

“太子妃。太子妃。”

听出来是玉簪的声音,阿音回头望了过去,“怎么?”

玉簪指了指她前面不远处,“太子妃,您看,那儿好像是三公主?”

三公主?冀薇?

阿音反应过来后,顿时望了过去。

不过,她只看到了个一闪而过的一角消失在了旁边的小道上,并没有看到人。

“咦?人不见了?是躲起来了?”玉簪踮着脚左顾右盼地看了好半晌,“刚才我瞧三公主在那儿站着,一直在瞧着太子妃,还想她是有事要和太子妃说呢。谁知道还没来得及走过去问几句,人就不见了。”

“莫不是你看错了罢?”走在玉簪后头的珍眉快言快语道:“最近风有点大,吹得是花杆也晃,细树也晃。会不会是哪里正来来回回摇着呢,就被你看成了是人在闪?”

玉簪疑惑地想着,“真的是我看错了?不会罢。”

说着话的功夫,一行人又往前走出了好长一段路。

阿音没有多言说什么,只指了那小道与玉簪道:“你去那里看看。若是三公主藏在里头,就带了她来见我。”

冀薇做事遮遮掩掩地,让人心里不爽快。这次不见了,下次保不齐她还要被冀薇拦住。与其这样有着不确定性,倒不如现在就把人见了,把话说清楚。也免得到时候更加麻烦。

玉簪听闻阿音这样说,顿时咧开嘴笑了,回头和珍眉道:“怎么样?我就说我没看错罢!”而后快步往那小道里去。

那个小道上种满了迎春。平日里的时候,迎春花枝收敛一些,且没有什么花朵,那条道上就显得很是冷清。

可是如今正值春季,迎春花开得灿烂。满条道上都是鲜艳艳的黄色。赏心悦目得很,却也把那条路给遮了个严实,乍一看过去瞧不见路的那一头,只能望到密密实实的大片金黄。

若是旁的地方,许是这样占道的花就会被砍了。可是这条道是条死路,后面路的尽头处就是高墙。这处迎春是个难得的好点缀,反正这条道也不用来走,就也没人动这些花儿,任由它们好生长着。

别的路四通八达,一个人从这边溜到了路上,从路的另一头就能跑走。可是这儿不成。

这儿堵人,一堵一个准。想要不被抓到,还真是不成。

没多久,玉簪就把身上挂了好些朵迎春花的冀薇给“请”了出来,带到阿音的跟前。

冀薇比起往年来憔悴了许多。原本圆圆润润的双颊已经消瘦下去,眼圈儿有点发黑,不知是熬夜所致还是心中思虑过多所致。

不过冀薇也长高了些,比起阿音来已经高了半个头去。

“太子妃也来这儿?”冀薇低着头讷讷说道:“好巧。”

阿音静静地看她,片刻后方才语气平淡地说道:“一点都不巧。”

冀薇搓着衣角的手不由得停顿了下。

阿音微笑,“你本来就知道我会在这里,所以特意等着的,不是吗?既然是故意的,何至于来的‘巧’字?”

“太子妃恐怕是误会了!”冀薇急急地抬头,急急地摆手,急急辩解,“我是看着现在迎春花开得好,就想要折一些给母嫔带回去。谁知走到这儿刚要折花就发现了太子妃在这儿,赶紧避开。却不料还是晚了,别你给发现——”

“当真想避开,就不会往这一条路上跑了!”

阿音毫不留情地打断了她的话,指了那条小道旁边的两条小路,“那里,还有那里。无论你去的是这两个路的哪一条,你都能顺利地走开,不被我寻到。既然如此,你为何偏要择了这样一条死胡同走?”

这条小道之所以没有被打通,也是因为它旁边有两条路可以行。那两条路虽是通往了不同的方向,却畅通无阻,十分好走。

冀薇张了张口,还欲再言,阿音笑了笑又道:“这迎春花,宫里到处都是。倘若我没记错的话,顾嫔娘娘院子旁边就有好几丛。三公主为何还要绕个大圈子来这儿采花?莫非是这儿的迎春特别好?又或者是,知道我必然走这条路从昭宁殿回景华宫罢。”

接连的一串串话语让冀薇哑口无言。

她抿了抿唇,最终放弃了辩解和寻找借口,低着头说道:“太子妃自己已经有了主意,那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罢。我说了你也听不进去。”

阿音看她还在那边绕圈子,也懒得和她多说什么了。

当初冀薇陷害冀茹的事情,她可都记得清清楚楚。跟冀薇,她是真的没有什么话好说。

阿音当即举步往前行去。

两人擦肩而过。眼看着将要越行越远,冀薇终是忍耐不住,开口说道:“太子妃请留步!”

阿音只作不知,懒得搭理她。

冀薇匆匆忙忙地小跑着追了过去,赶在阿音走远前把人拦住。

“太子妃请留步!我,我是有事儿想要问问你,所以这才斗胆过来见你一见。”冀薇生怕自己再没了机会,口不择言地如此说道。

阿音看她终于说了实话,就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你说。”

“我、我,我想问问,就是,那个——”

冀薇吞吞吐吐许久后,很有些艰难地道:“你看,春日里本该是冀茹出嫁的日子。如今冀茹的好日子推到了夏日里。我是想说。我,那个——”

她三番四次想要说起,却把话说得颠三倒四让人摸不着头脑。

好在即便是这样,阿音依然听明白了。

冀薇当初暗害了冀茹后,俞皇后把这事儿就告诉了她的未婚夫冯晔的母亲,冯夫人。

冯夫人随即病倒。冯家就把亲事往后推了推。相应的,冀薇妹妹冀茹的婚事也往后挪了下,定在了夏日里。

结果这一推,冀薇的婚事就没再说起过。

反倒是冀茹,心里没有担忧,男方家人已经和她们说起过好几次,商议大婚的事宜。因此冀茹开开心心地等着出嫁。

阿音明白,眼下冀薇是急了,所以才特意拦了她想要细细追问。

“三公主想要问亲事的事儿?”阿音说道。

冀薇听了后,脸色先是一红,继而白了白。

“是。”她轻声说道:“我就是想问问,这事儿该怎么办。”

不待阿音开口,她又急忙道:“我也不是为了我自己。太子妃您看,茹妹妹将要出嫁了,按理来说没有妹妹在姐姐前面出嫁的道理,所以我想着总不能因为了我的事情而耽搁了她。就想着能不能给我个准话,看看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合适些。”

“这话我也没法给个准数。”阿音说道;“冯家不定日子,冯夫人至今未曾痊愈,我能如何?且等一等罢。看看冯家那边的情况再说。”

“可是,冀茹她…”

“她的亲事不受影响。”阿音的笑容加深了些,“她依着先前定下的时间出嫁就是。”

冀薇的脸色终是开始愈发地白了起来,慢慢地成了惨白。

“但是这样不合规矩啊。”冀薇眼圈儿开始泛红,声音里也带了哭腔,“没道理她按时出嫁,我却不能。没道理。我是姐姐,她是妹妹!”

说到这儿,冀薇心里头的怨气和恨意忽地一并冒了出来。

她大声喊道:“这样不行!我没出嫁呢,她凭什么就先嫁了!我要去找皇后娘娘去!”

阿音也不拦着她,看她拔腿就跑,只悠悠然道:“哦?在三公主开来,这事儿非得有个先来后到不可。若是不成的话,那这亲事就不能成了?”

冀薇拎着裙子快速跑着,根本不搭理她到底说了什么。

阿音也不着急,看着她的背影,不紧不慢地道:“若我说,你心里有这话,跟我讲讲就罢了。倘若和皇后娘娘说的话,只怕会惹恼了她。往后你再想嫁人,恐怕就更难了。”

冀薇原本还是不想搭理。可是那软软糯糯的声音虽然已经停住了,却不住地在她脑海中回响着,让她无法不在意。

最后冀薇脚步还是慢了下来,扭头看过来,“这话怎么说?”

她的目光中带着还来不及收回去的凶光。显然是如果听不到合心意的答案的话,她就能够当场翻脸不认人。

阿音看着她的样子,只觉得可悲可叹。

可悲的是,她已经为了亲事而打算不管不顾豁出去了。偏这事儿并非是凭着一腔热血就能做成的。

可叹的是,即便身为公主,却也做事该有个底限。比如陷害手足之事,那就是触及了底限,断然做不得的。偏她做了。

“你忘了我和行箴。”阿音浅笑着看向冀薇,“当年的时候,我和行箴是怎么成亲的,你忘了?”

冀薇脑子里乱哄哄的。听了这话后,很是努力地想了想。多想起一点来,身子就越是往下沉,最终瘫坐在了地上,半晌未曾言语。

当年皇后娘娘病重,眼看着就不行了,太子和太子妃就在太子妃年纪尚小的情形下成婚。

而当时年长的大皇子依然单着,未曾娶妻。

这可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的事儿,她怎么就忘了!

冀薇再也忍受不住,掩面痛哭,“那我怎么办?”她止不住地泪流,“我不过是放了个镯子而已,明明什么别的事情都没做,为什么就遭遇了这样的事儿!”

想到这里,她抹了一把脸,先是喃喃自语了声,继而恨声道:“这不公平!”

作者有话要说:太子:你说不公平?呵呵…你敢和本宫的媳妇儿硬抗?来,本宫教教你什么叫做公平~【撸袖子气势汹汹上场】

第163章

不公平。

听到冀薇口中说出这三个字, 阿音微微笑了。

对于这样一个人,她真的是懒得与之多谈。当即不再理会,绕过冀薇往前行去。

冀薇哽咽着喊道:“你们不顾兄妹亲情,总有一天,你们会得到报应的!”

阿音没回头, 只淡淡地撂下了一句话。

“若真有‘报应’二字, 也该是三公主担忧自己才对。毕竟污蔑妹妹这样的事情,一般人也是做不来的。”

冀薇气得七窍生烟,气头上狠狠地抬手拍了下地, 却被地上的数个小砂石硌疼了手心,痛得眼泪都要下来了。

*

第二天一大早冀若莲就来宫里寻阿音。

她这次共带了三辆车子出行。其中两辆车子分别是自己还有丫鬟婆子坐, 另一辆则是装东西。

阿音也准备三辆车子出行。不过冀行箴不放心她, 多准备了一辆车。这个却是遣了四个会武之人跟着,两个宫女两个嬷嬷。另还派了八名侍卫扮作家丁模样跟随。

冀行箴本想着腾出时间来被阿音过去。无奈最近事情太多脱不开身,而晟广帝现在又是万事不管的状态,他也只能留在宫里处理政务。

临别前, 冀行箴很是依依不舍地拉着阿音的手说了好半晌的话。

刚开始冀若莲还在远处等着,想着小两口将要分开一两天,而且很有可能晚上回不来要在寺里借住一宿,多让他们道别下也好。

可是等了又等,那两个人还缠缠歪歪的没有个尽头。

冀若莲终是忍不住了, 几步迈过去高喊一声:“妹妹走啦!”彻底打破了两人间的旖旎气氛。

冀行箴一想到晚上或许将要看不到阿音了,心里还是惦记得很。又低声说了句“若是能早回的话今晚就回来罢”,在她额上轻轻一吻, 方才真正和她说了再见。

上了车子后,阿音和冀若莲两人分别坐在自己的车子上,倒是互不打扰。

阿音躺在车上补眠,一觉醒过来,已经到了山明寺的山脚下。

冀若莲求子心切,执意要走上去。不过她并未为难阿音,说是阿音想要坐了轿子上去的话,尽管按心意行事便可,不用管她。

但阿音也是诚心来为吴欣妍求一个平安,自然也是打算步行上去。

冀若莲意外且惊喜,两人就有说有笑地一路举步前行。

因着走路较慢,所以两人都是贴着右侧而行,空出左边的道路来方便坐轿的人往上走。

没过多久,刚刚越过她们而上的一个轿子停了下来。而后轿帘掀开,有人探头出来与她们打招呼。

“阿音妹妹,若莲,你们怎么在这儿!”

二人抬头看过去,望见对方后,就也笑了。

居然是常云涵。

常云涵自幼陪伴二公主冀若芙读书,与大公主也是极其相熟的,常以姓名相称。

冀若莲拎着裙摆跑了几步追过去,“云涵你怎么在这儿?”说完这句,她觉得这话可是问得太傻了,一拍额头叹道:“瞧我这脑子。既然从这儿走,自然是上山礼佛。我怎地还这样问。”

常云涵笑着下了轿子。她今日是独自往这里来的。原想着孤身一人还了愿就回去,如今遇到了阿音和冀若莲后就准备多待会儿。

她吩咐车夫回山下等着,这才与冀若莲道:“我最近心情好,想着往日来这儿许愿,合该挑个好日子来还愿才对,就选了今日。这么巧遇见了你们,可见今天果真是好!”

她刚刚说完,阿音也已经走了过来。三人便一同前行。

阿音也有短时间没见到常云涵了。如今看到她面色红润气色极好,心里就放心了许多。

常云涵自己也和她们两个讲了,自打休夫之后,她吃得多睡得好,当真是惬意无比。

说着说着,看冀若莲脸色不太好,常云涵就慢慢止了话头。

“没事儿。”冀若莲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我就是想着,原本是我们两个久无子嗣,现在只我一个这样了。心里头有点难受。”

说罢,她又朝常云涵歉然道:“姐姐说话就是这样,好的坏的都是张口就来。不是怪你什么,你别放心上。”

常云涵道:“我早知你好,又怎会怨你?无妨。有什么直说便是。”

听闻冀若莲又是一叹,阿音笑眯眯地挽了她的手臂,“姐姐莫要如此担忧了。刚才常姐姐不是说了?今儿可是个好日子。好日子自然万事顺遂,说不定今日求了就能成真呢。”

这话让冀若莲心里踏实了不少。她朝阿音点点头道:“托妹妹的福。姐姐今儿一定顺心如意。”

阿音和常云涵一起道:“正是这样。”

三人说笑着,许久后便来到了寺门外。

现下已经有了不少香客,她们往里行去,有不少京中过来的官家氏族的女眷识得她们,就过来行礼问安。

阿音和冀若莲和大家说了会儿话。等到众人渐渐散去,她们正待叫了常云涵往前走,却见常云涵正静静地看着不远处刚刚进到寺里的一行人,脸色有点不太好看。

顺着她的视线望过去,阿音这才晓得她为何会是这般的模样。

——那边刚进寺庙的,恰好就是崔大将军府的女眷们。

阿音下意识地就回头朝跟着自己的随从们看了眼。见青枫正静静地立在后面,头也不抬恭敬地弓着身子,她这才稍稍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