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上书房,与诸多皇子一并跟随太傅读书学习,这样的事情可谓史无前例,还从没有听说有哪个公主进上书房读书的!

这样的念头,就算想想都觉得荒唐,而现在,那个叫孟夏的九公主却是一本正经无比认真的向孟昭帝求取着这样的恩典。

“九公主,你还懂不懂规矩?自古便无公主进上书房读书的先例,这未免太胡闹了!”

回过神后,蒋皇后倒是最先发话,当众便呵斥着孟夏,神情很是不好。

身为后宫之主,她自然无法忍受有人不守规矩,企图挑衅规矩。

“就是,你一个公主没事跑去跟着皇子一起读什么书?你这眼中还有半点规矩可言?”

刘贵妃见状,自是紧跟着训斥,要多不屑便有多不屑:“别以为刚才皇上夸了你两句,你就真以为自己有多了不得了,竟然还异想天开的要进上书房,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就连宁贵妃都变了脸色,一时间也顾不得那么多,当下朝孟夏劝说道:“阿夏,你别犯傻,赶紧换个别的吧…”

“宁母妃,我看九皇妹才不傻呢,她这分明是觉得自己聪明透顶,有着足够的能力与资格可以跟皇子们一并去上书房吗。”

孟锦笑得格外开心,直接当众嘲讽着孟夏,这一回还真是半点都无需顾忌。

想想这孟夏还真是蠢得可以,她正恼火着不好整治这个小贱人,却不曾想到这么快这小贱人便自个做死一头撞上来了。

一时间,嘲讽之声四起,哪怕当着皇上的面,不少人都忍不住议论起来,看着孟夏的眼神如同看着个傻子似的。

唯有孟朗紧紧攥紧着自己的拳头,替孟夏担心不已。

虽然他清楚阿夏完全有那样的能力跟得到上书房的学习进度,甚至比着大多数的皇子都不会逊色,但这些却并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丫头现在挑战着的是宫中一成不变的教条与规矩。

他有心想替孟夏说话,可一时间想不出任何有说服力的言辞来。

看着阿夏孤零零地站在中央,几乎是众夫所指,他这心里跟火烧似的又急又恼。

与此同时,孟夏此刻却反倒是整个怡庆殿里头最为镇定平静之人。

面对众人的训斥与嘲讽,她完全不为所动,好像那些人说的根本就不是她一般。

从头到尾,她都耐心无比地看着孟昭帝静静等着,目光执着而期待。

孟夏的反应再一次让孟昭帝暗自称奇。

他从来没有见到过一个像孟夏这样特别的女孩子,小小年纪竟然给他一种身经百战、荣辱不惊之感,完完全全超乎寻常想象。

“阿夏,你当真想求这样的恩典?”

片刻后,孟昭帝出乎意外的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ps:先跟大伙通个气,过几天估计会改个书名,报告完毕,祝大伙周末愉快~~

  第七章 破例

一时间,整个怡庆殿安静得诡异无比。

众人各怀心思暗自揣测,表情神态亦是千秋,丰富无比。

唯孟夏从头至尾神情始终如一,镇定而毫无摇摆。

“父皇明鉴,这就是阿夏想向您所求的恩典。”她朗声而道:“恳请父皇可以恩准!”

“为什么?”看着眼前的孟夏,孟昭帝简短地发问,似是在思索些什么。

孟夏干脆利落地答曰:“一则是因为喜欢,阿夏自幼便喜欢读书。二则,阿夏渴望有朝一日能够与诸位皇兄一般,用自己的学识替父皇排忧解难,尽上微薄之力。”

“你能有如此志气与孝心,父皇深感欣慰。可是阿夏,不论是出于哪一方面的原因,都不一定非入上书房才能做到。更何况,自古也的确从没有公主入读上书房的先例。”

孟昭帝亦觉得孟夏心性非同一般,但这并不代表一个女孩子就非得跟着皇子们进上书房学习才行。

可孟夏并不退缩,反倒是继续争取道:“父皇明鉴,在阿夏看来,上书房是这天底下最好的学堂,无疑是最好的求学之地。父皇说得没错,自古并无公主入读上书房的先例,但也从没有任何一条祖制明确规定过公主就不能入读上书房。更何况…”

说到这,她冲着孟昭帝甜甜一笑:“更何况,父皇是天子,您的话才应该是所有人遵守的规则!阿夏知道父皇治国最是开化、英明,任用臣子向来只问才华不论出身,正因如此,所以才能引得天下才子奔走相告,竞相臣之。既然如此,父皇再多一个不爱女红爱上书房的公主又有什么不好呢?”

这通话一出,效果奇佳。

孟昭帝的态度当下便松动了不少,看着孟夏高兴笑道:“好好好,说得好!没错,朕多一个不爱女红爱上书房的公主又有什么不好呢?”

“皇上,您怎么能由着九公主胡闹呢?”

刘贵妃见状,顿时有些急了,赶紧劝说道:“要是先例一开,往后公主们一个个全都有样学样吵着闹着要去上书房,那岂不是乱了套了?”

“就是父皇,要是九皇妹能去的话,锦儿也要去!”

孟锦当下便声援自己的母妃,心里头恨不得把孟夏这个抢风头的贱人有多远拍多远。

真是的,若是让孟夏独一份进了上书房,那往后岂不是要被这个小贱人给骑着脖子耍威风了?

“是呀皇上,臣妾觉得刘贵妃说得有理,此事断不可轻易开了先例。”

就连蒋皇后都出声了,看着孟夏略显嫌弃地说道:“不然的话,日后还不知道有些什么不着调的想法出来。”

皇后的话,更是引起了殿中众人几乎一边倒的反对之声。

就连宁贵妃,这会都只能选择沉默,打心底里也觉得孟夏的想法过于不知天高地厚了些。

“阿夏,父皇觉得你母后她们说得也挺在理,你说呢?”孟昭帝倒是半点都不曾被眼下的情况影响到心情,反倒是和颜悦色地再次询问着孟夏的意见。

他这样的态度并不常见,但处于极度不满中的众人并没有察觉到什么。

不过,向来最是了解孟昭帝的宁贵妃却是下意识的怔了怔,瞬间不由得重新打量起孟夏来。

听到孟昭帝问话,孟夏旁若无人的说道:“回父皇,阿夏以为此事很好解决。父皇可命上书房的太傅们先行对阿夏进行一番严格考核,父皇到时可以亲自监督,只有顺利通过考核,才能获得入读上书房的资格。”

“嗯,这个法子倒是公平公正得很,既然朕之前答应过要赏赐于你,倒不妨试上一试!”

这一次,孟昭帝点了点头,对于此事的态度倒是越来越明显。

“皇上…”

见状,刘贵妃下意识的还想再劝说什么。

虽然她觉得孟夏不过是在哗众取宠,根本不可能有那样的能耐通过太傅们的考核,但关键是皇上对于这个小贱人的态度却是让她极为不爽。

“父皇英明!”

可就在这时,孟朗却是适时而大声赞同道:“儿臣以为这样极好,父皇不但一诺千金给了九皇妹机会,而且也不会让此事于在今后衍生出什么不好的影响。更主要的是,这样天下人都将更加敬佩父皇不拘一格的为君之道,往后投靠我南孟的人才必将越来越多!”

“朗儿这番话说得不错,大争之世,不能过于墨守成规!”

南昭帝笑着点了点头,当下拍板道:“传朕口谕,三日之后,由上书房的几位太傅一起出题考核九公主。到时朕会亲自到场监督,至于考核的内容一律由太傅们决定。只有顺利通过所有考核,得到太傅们的认可,九公主才能破例入读上书房!否则,今后再也不许提及入读之事!”

“儿臣谢父皇隆恩!”

孟夏听罢,当下跪下领旨谢恩。

“免礼,起来吧!父皇很是期待,不知道朕的九公主到底有没有那样的能耐,可以让上书房为你破例一回!”

孟昭帝摆了摆手,提醒道:“不过阿夏,上书房那几名太傅可是出了名的严格,特别是唐太傅,,所以你得好生准备才行!”

“多谢父皇提醒,阿夏一定会精心准备,不会辜负父皇的期望!”孟夏沉声而对。

此刻,她的脸上笑意盎然,自信而坚定。

与此同时,除了孟朗真心替孟夏感到高兴外,这殿上却没一个人再真正看好孟夏。

各式各样的目光集于一处,有妒忌、有鄙夷,有嘲讽、有不屑…

但更多的,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在等着孟夏三天之后的彻底丢脸。

因为他们知道,孟夏绝不可能有机会成为破例的存在。

莫说他们压根就不相信一个小丫头能有什么真正学识,就算是个天才,想在这宫中以这样的形式冒头也是千难万难!

但不得不说,今年的寿宴的确算是最为不寻常的一次,因为素来默默无闻的九公主的确突然一鸣惊人了一把,让人不议论都难。

“孟夏,你给我站住!”

寿宴结束出了怡庆殿后,还没走太远,五公主孟锦便一脸气势汹汹的带人挡住了孟夏的去路。

  第八章 谁的意思

“五皇姐有事?”

孟夏就站在那儿,平平淡淡问了一声,并不曾将孟锦那张写满不善的脸放在心上。

看到孟夏的态度,孟锦愈发不悦,从小到大,她何曾被人这般漠视过?

她虽不是嫡公主,但皇后并无亲生的公主,是以这么多年以来,她几乎与嫡公主没有什么区别。

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她永远都是所有公主之首,还从没有任何公主敢盖过她的风头。

可今日,这个自以为是的孟夏竟然敢当众哗众取宠,妄想博得父皇的关注取代她在父皇面前的位置,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

“大伙都瞧瞧,看她这神情,怎么就跟已经进了上书房似的?”

孟锦冷笑着,朝着跟在身旁的其他几位公主毫无顾忌地嘲讽道:“看来咱们以往还真是小看了这位九皇妹,瞧瞧人家这心思,密得都快赶上蜂巢了。我说你们几个,真得好好跟着学学,不然怕是用不了多久,父皇就只知道有个九公主,连你们一个个是谁都不记得啦!”

“五姐你也别太高看她了,耍耍嘴皮子谁不会?三天后才是动真格,到时看她那一套溜须拍马、投机取巧的手段能有什么用处!”

“就是,也不知道有些人脸皮怎么就能那么厚,整晚上真是费尽心思吸引父皇的注意,为了抢一时风头,什么牛都敢吹得出来。我倒是要看看,到时等父皇看清她的真实面目后,她还有没有脸在这宫里头呆下去!”

几位出身并不高的公主当下便附和着孟锦的话,一并尖尖刻无比的嘲笑着孟夏,摆明了故意给其难堪。

这些话真是难听得不能再难听,好在三皇子孟朗一早就便被宁贵妃给叫走,此刻不曾在孟夏身旁,不然非得当众把这一堆子人好好教训一番。

“几位皇姐想多了。”

孟夏却是半点都不恼火,只是不愠不火地打断那些人七嘴八舌的聒噪:“阿夏不觉得说出心中所想是什么羞耻之事,至于三天后我到底能不能入上书房,那是我自己的事,几位皇姐无需替我太过激动。”

“啧啧,看看这心气多高呀,还真以为自己才高八斗与众不同吗?”

孟锦当下笑了起来,斥责道:“别做梦了,三天后你就会知道什么叫想出风头想疯了、什么叫肠子悔青了都来不及!”

可孟夏根本不在意地这些口舌之争,也不准备再搭理孟锦这波人,转身就要离开。

见状,孟锦更是心中不快,再次将人拦住,居高临下的警告道:“孟夏,别说我没提醒你,就凭你这样的身份也想在宫中强出头争高低,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我劝你早些收起那些不应该有的心思,老老实实呆在你原本应该呆的位置上,不然的话,迟早有一天你会跟你那没用的娘一个下场!”

孟锦的话瞬间便触到了孟夏心中最大的逆鳞,让她陡然间变了色。

“哦,终于生气了?我还以为你是水火不浸之身呢,原来还是有软肋的吗?”孟锦十分得意地笑了起来,看着孟夏寒了脸,这心里竟是说不出来的痛快。

这如同憋了好久的一口气,总算找到了发泄口,舒畅无比。

“这世上,从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东西!”孟夏面无表情地盯着孟锦,一字一句寒气逼人:“你想做什么随意,我等着!”

说罢,她冷笑一声盯着孟锦,那神情诡异得吓人。

孟锦有些始料不及,一时间竟下意识的往后退了退,真有些被孟夏的举止给吓到。

仅仅就在这片刻间,孟夏却是不再理会任何人,孤傲地转身径直走人。

“好你个孟夏,你给我等着!”

好一会后,孟锦这才回过神来,她冲着孟夏已经走远的背影狠狠咬了咬牙,这才愤愤离开。

今夜月色不错,孟夏带着彩衣一路往回走,连照亮的灯笼都显得可有可无。

走到半道,三皇子孟朗匆匆追了上来。

“阿夏,你怎么不等三哥送你?”

寿宴结束时,母亲单独叫他过去说了几句话,所以这才耽误了。

本来他叮嘱了这丫头等上一会,可没想到转眼便看不到阿夏的影子。

“三哥,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自己能回去。”

孟夏微笑着说道:“这么晚了,你应该陪你母妃直接回穆清宫的。”

“没事,母妃刚才也让我送你来着,你住的地方太过偏僻了些,大晚上的又没带什么人,她也不放心。”

孟朗拍了拍孟夏的肩膀:“走吧,三哥送你,咱们边走边说。”

孟夏见状,自是点了点头,很快跟着孟朗往和铃宫的方向再次漫步而去。

“阿夏,母妃让我告诉你,今晚上你表现得十分之好。她还说,三天后上书房考核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再借那天的机会,让父皇对你愈发刮目相看。”

孟朗转述完母亲的话后,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可我知道,你想入上书房,不仅仅只是为了让父皇对你刮目相看。所以,这几天三哥会好好帮你准备,到时咱们顺利通过考核,让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通通气个半死!”

想到很快就能跟阿夏每天一起在上书房学习,孟朗打心里头觉得日子愈发让人期待起来。

“三哥,你就这么确信我一定能够通过考核?”听到这些,孟夏不由得反问了一句。

恐怕,如今这世上,也就只有三哥才会如此毫无条件的信任于她了。

“那当然,别人不知道,三哥还能不知道?”孟朗极为肯定:“这些年你看的书可不比三哥少,太傅师教过的东西你都知道,太傅们没教过的,好些你也知道。你就是天生读书的料,到时那些太傅一定会被你震惊到的。”

不过,说完这些,他的神情反倒是慢慢凝重了起来。

想了想后,孟朗继续说道:“若是正常的考核,一切自然没有问题。但,眼下这宫里头只怕没几个人愿意让你顺利进入上书房。所以,除了一些正常的准备之外,三哥觉得咱们私下里还应该再做点其他准备才行。”

孟夏自是明白孟朗的意思,顿了顿问道:“这个,是三哥的意思还是宁母妃的意思?”

她知道孟朗想帮她,不过若是要动用其他的一些手段暗中左右的话,肯定只能靠宁贵妃身后的背景势力才行。

而事实上,宁贵妃之前对她的态度一直比较模糊、中立。

就像今晚上在宴会上同意帮她说上几句话,那也完全是冲着自己皇儿的面子与请求罢了。

  第九章 心志

“阿夏只管放心,这既是三哥的意思,也是母妃的意思。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也知道我母妃做事向来更喜欢计算得失利弊。”

孟朗朝着孟夏露出一抹笑意,坦言道:“不过你得承认,母妃是个极有眼光以及远见之人。你今晚的表现足够让她伸手拉你一把,毕竟对她来说,将来能够多个得宠的公主站在她自已皇儿一边,当然是只赚不赔的事。”

这番话,的确足够开诚布公。

见孟朗把事情说得如此直白,孟夏也否认什么。

她同样坦然回道:“宁母妃愿意同三哥一起帮我,我自是高兴。不过,阿夏以为,除了正常的准备以外,其他的咱们什么都不必做,也不能去做。”

“为什么?你是担心反倒弄巧成拙?”

孟朗聪明得很,一下子便猜中了孟夏的话中之意。

孟夏点了点头:“反正一定会有人从中做梗,不会让我轻易通过考核,所以宁母妃倒是没必要插手此事,免得让人抓了把柄把她给连累了。再说,到时父皇也亲临监督,以父皇的英明睿智,只要他想知道的,一切又怎么可能瞒得过他的眼睛。”

“这倒是,只要父皇在,到时考核难度也应该不会太过离谱。你说得不错,以不变应万变,或许才是最好的做法。”